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6:50:32

撑撑我国的演奏家

在我国乐坛上,活跃着一批在世界上颇有实力的演奏家,从钢琴家郎朗、李云迪、王羽佳,到小提琴家盛中国、薛伟、李传韵等等,都令世界乐坛刮目相看。可惜,他们只是少数人能与国际性唱片公司签约录制唱片,大多都是在国内的唱片公司录音发行,以至知名度有一点落差。这里,我们在此力撑一下这些演奏家。我先从小提琴演奏家开始,抛砖引玉,还望网友加入力撑中国钢琴、小提琴演奏家们。

马思聪(1912—1987),中国第一位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1912年5月7日,出生在广东海丰县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1923年,11岁的马思聪随大哥来到法国,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1929年初,因家境突变回国。在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 后1930年再次赴法,向毕能蓬(Binembaum)学作曲。1931年,广东省政府官费资助,再次赴法留学,第二年归国,任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音乐学院”院长,主要在广州、香港、上海、南京、北平等地从事演出;同时,又先后在广州音乐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1932年马思聪与他的女弟子王慕理结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多年转辗于华南、西南各地坚持从事频繁的演出,并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华交响乐团指挥、贵阳艺术馆倌长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由于文革原因,1967年1月,赴美国定居,从事作曲、教学工作。1987年5月20日美国费城逝世。2007年12月14日,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广州,同日《马思聪全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周总理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Lsjt.org)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去美国,我很难过。”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9-26 05:11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6:53:37

    俞丽拿(Yulina 1940—),中国女小提琴演奏家;浙江鄞县姜山镇人(今浙江宁波市),生于上海。幼年学钢琴,1951年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就学,先后师从窦立勋、谭抒真,曾被选入外国专家班学习,1962年在该院毕业。现任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任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上海宁波经促会副会长、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董事长。
    只要说起俞丽娜就联想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是中国题材西洋演绎的一个尝试。俞丽娜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者和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她不仅在《梁祝》创作期间多次向曲作者何占豪、陈钢先生提出宝贵意见,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在1959年作品首演时担纲独奏;数十年来她演奏了无数次《梁祝》,技艺炉火纯青,感情细腻丰富。其间俞丽娜曾和不同的指挥家、乐团合作,数度将这部作品灌录成唱片,均是非常优秀的版本。
    其中,俞丽娜在1996年与BMG唱片公司合作录制的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担任协奏的是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指挥则是俞丽娜的爱子李坚,在这个版本中,俞丽拿的琴音宏大、坚实有力,刻划了一个爱憎分明、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祝英台”形象,艺术风格较之从前更加成熟。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9-26 05:11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6:54:37

盛中国(1941-),男,祖籍江西临川,出生于重庆。“杰出的音乐表演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Menuhin)”——这是世界音乐界权威人士对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的赞誉。著名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来华访问时曾与盛中国合作演出,并称赞他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将他列入“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行列。代表作品有《梁祝》等。作为中国交响乐团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盛中国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 他的演奏活动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6:56:14

    薛伟,小提琴家。1963年出生。先在启蒙老师腾茂隆指导下学习,后随金仲平、周彬佐、陈新之、谭抒真、郑石生等学琴,受到严格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相继在1981年中国全国小提琴大赛、1982年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及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1985年前往英国乔凯音乐学院随利亚民学习。同年考入英国格尔浩音乐学院。师从尼曼教授。1986年在莫斯科赢得柴科夫斯基小提琴比赛银奖,两星期后返回伦敦参加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囊括首奖及其他奖项,包括奏鸣曲演奏奖和乐团及观众大奖。同年,他又获英国青年独奏家年奖。
    薛伟赢得了来自各方面的热情评价。英国著名的《留声机》杂志称他是“当今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伦敦《卫报》认为他是“一位所向披靡的演奏家,技术超凡,表达能力雄浑,变化多样。”他经常与英国各大乐团合作,活跃于欧洲音乐舞台。他为ASV等唱片公司录制的许多唱片都得到很高评价。《高保真新闻》由于他录制的布鲁赫和圣.桑的协奏曲而称他是“本年度炙手可热的小提琴家;”《古典CD》的一位评论家在称赞他演奏柴科夫斯基协奏曲的录音时认为:“无论在唱片录音中还是在音乐会上,我都难以记起有对这部作品如此出色、如此难忘的演绎。”薛伟由于他录制的施特劳斯与海廷顿的小提琴协奏曲而被提名为1992年布烈斯奖的古典音乐家最佳录音奖。对于这两部协奏曲的录音,《留声机》杂志评价为:“这位当今杰出小提琴家之一的演绎,带有自信和充分的音乐完整性。”自1989年起,薛伟被聘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6:59:04

    吕思清(1969年11月26日出生于青岛),男,中国小提琴家。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这位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吕思清,男,青岛人,1969年生。著名旅美小提琴家。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这位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目前是是拿索斯远东录音公司旗下的专属签约演奏家。
    吕思清四岁随父亲及叔叔学习小提琴;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被誉为"乐坛神童";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4岁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7岁夺得举世瞩目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是第一为夺得此奖的东方人。19岁赴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康先生。吕思清曾赢得过北京、英国及美国的多个国际比赛奖项。目前他还应邀担任北京交响乐团,昆明交响乐团特邀独奏家及香港拿索斯音乐中心小提琴系主任。
    为表彰吕思清在国际乐坛取得的杰出成就,美国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授予吕思清使用一把名琴,成为第一个接受斯特底瓦里名琴协会赞助的中国小提琴家。
    吕思清在1986年去意大利参加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时,用的一把法国的小提琴,价值几万美元。当时的吕思清还没有机会演奏世界名琴。他获得了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金奖之后,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他。作为比赛的第一名获得者,吕思清有机会用帕格尼尼生前使用过的那把意大利名琴来举行音乐会!帕格尼尼所使用的小提琴,是出自意大利克列蒙娜驰名世界的制琴世家之一的瓜奈利家族,他们的制琴工艺世代相传,这把名贵小提琴是瓜奈利家族第3代、制作工艺达到顶峰的基塞佩·瓜奈利(Giuseppe Guamefi Del Gesu 1698— 1744)于1742年制造的,取名为“大炮(CANNON)”。帕格尼尼临终前把他最心爱的小提琴遗赠给意大利热那亚市(他的出生地),留作永久存念。这把名贵的小提琴一直保存在帕格尼尼纪念馆内,视为意大利国宝,绝对难以借出。在吕思清使用它以前,已经许多年没人使用过了。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7:01:53

    李传韵,祖籍东莞,有“小提琴王国中的鬼才”之称的李传韵,是一位与郎朗、李云迪在国际上齐名的年轻一代的中国演奏家,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小提琴国际大师。07年他将登台东莞玉兰大剧院,为东莞父老乡亲演奏。07年李传韵来莞演出,是为完成外祖母的遗愿,届时东莞市民将可在东莞玉兰大剧院聆听“‘春之声’杰出小提琴家李传韵独奏音乐会”,聆听小提琴家李传韵的绝美旋律。
  李传韵1980年4月30日生于青岛的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是专业小提琴演奏家。他三岁便随父母学习小提琴并显示出过人的天赋。2001年,李传韵以香港最杰出小提琴家同香港小交响乐团赴法国音乐节演出,被誉为2001年法国音乐节最吸引的音乐会,他被誉为最天才的青年音乐家,此后他活跃于世界各大舞台。
更值得关注的是,李传韵现在使用的小提琴,是于1784年制造的GB瓜达尼尼意大利名琴,这把GB瓜达尼尼小提琴是瓜达尼尼系列名琴中最好的一种,被誉为全球十把意大利名琴之一,由世界名琴协会·斯特拉底瓦里协会主席杰里夫·富什先生提供并让李传韵免费使用。
    被《纽约时报》称为“一流小提琴家”及“有机会听到李氏演奏小提琴已不枉这个晚上”的李传韵,是香港人的骄傲。 他自六岁起成为香港居民,并获得企业家蔡建中先生赞助,随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林耀基教授学艺超过10年,其后获全额奖学金往茱莉亚音乐学院习琴,又在辛辛那堤大学音乐学院及纽约深造。李氏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魁,包括于11岁时获20位评委一致选为第五届维尼亚夫斯基国际青年小提琴大赛青年组冠军,及于1998年在艾斯本音乐节赢得小提琴协奏曲比赛冠军。
    李传韵经常在中国、日本及美国作巡回演出,2007年在香港与天津民乐团、法国里尔国家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合作;2008年李氏将前往新西兰演出,亦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及与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音乐会。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9-26 05:13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7:05:20

   宁峰(1981-)四川成都人。2005年初,宁峰在国内的第一张专辑--《炫技燃情-宁峰小提琴独奏专辑》在国内发行。发行过宁峰录音的还有日本的“Triton”公司,比利时的“Cypres”公司。著名的荷兰的“Channel Classics”唱片公司以SACD形式全球发行一张宁峰演奏的帕格尼尼作品的专辑和一张二重奏唱片。
  2007年,宁峰在中国的音乐盛会--中国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上演奏。宁峰多次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俄罗斯、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地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宁峰还跟世界各地的许多知名乐团合作过,包括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澳门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匈牙利爱乐乐团,伦敦莫扎特演奏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蒙特利尔I Musici室内乐团,温尼泊格交响乐团,卡尔加里爱乐乐团,奥克兰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等等。 1998年秋,宁峰被世界著名音乐学府-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跟随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胡坤教授继续深造。在胡坤教授的精心教导下,宁峰在小提琴演奏和音乐修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9年初,大师梅纽因勋爵在皇家音乐学院举办了巴赫作品大师班,在听完宁峰演奏的巴赫-“恰空”舞曲后,大师评价他的演奏“几乎如我想象的一般完美!”。紧接着,梅纽因邀请了宁峰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梅纽因基金会”的庆典音乐会。1999年三月八日,大师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封推荐信里写到:“他(宁峰)的演奏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音乐天赋与才能将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5天以后,大师在柏林与世长辞了。
       1999年末,宁峰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弗朗索-斯卡博”奖。2000年在英国举行的“梅纽因国际青年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一个星期后,宁峰又获得了英国皇家爱乐协会颁发的“艾.安德森”奖。2001年2月,宁峰获得了“皇家音乐学院–威格莫奖”,并于6月4日在这座世界知名的室内乐音乐厅-威格莫厅里举行了音乐会。同年五月,宁峰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伊莉莎白女皇国际音乐比赛”这项世界顶级音乐赛事中,与近百名优秀年轻小提琴家经过五个星期的角逐,获得了第五名,这也是继其导师胡坤教授于1985年获得第四名以来,中国大陆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两个月之后,宁峰又获得了“伦敦奥利多里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2002年,宁峰获得了英国“音乐家慈善基金会”颁发的“艾.英国”奖学金,并在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现代作品演奏优秀 奖。(更多相关资料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679708.htm)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9-26 05:13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9-26 17:10:35

    杨天娲, 1987 年出生於北京.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五岁起已在中国各大比赛中包揽各 项金奖,被誉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十一岁起开始受邀与国内外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说起杨天娲可不简单:她14岁的时候就灌录了帕格尼尼《随想曲全集》唱片。《随想曲全集》是帕格尼尼惊世骇俗之作,是对演奏者体能、耐力、思维、技巧、音乐表现所承受的极限考验。杨天娲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录制该唱片的纪录保持者。而杨天娲所灌录的萨拉萨蒂作品集,也是众多爱乐人争相收藏的唱片版本。
    如此辉煌的成绩让很多人坚信杨天娲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小提琴神童之一,不过杨天娲自己却不太喜欢别人称她为神童。“我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的生活、练琴,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在台上一面,而台下的辛苦是别人不知道的。努力和耐力,我依靠的是这些而不是天才。”
   杨天娲的成功源自父亲的坚持。
如果称得上天赋的话,杨天娲最初的天赋就是上幼儿园学电子琴时,老师发现她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听绝对音高了,建议父母让她去学更专业的乐器。于是喜欢音乐但是不懂音乐的父母便把四岁的杨天娲送到专业老师那里学小提琴。令所有人惊喜的是,八个月后,她就赢得了北京市华姿杯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10岁时,杨天娲又幸运地遇上了林耀基老师。杨天娲学琴的十几年里,父亲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其实如果没有父亲的监督,可能我早就已经去做其他工作了。开始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发现这将是我的职业。”    杨天娲16岁独自闯德国。 2001年,14岁的杨天娲被邀请参加德国的一个小型音乐节,这次机会让她认识了现在德国的老师。2003年她获得了德意志文化交流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本来是设给大学毕业生去德国读研究生的,而当时杨天娲还在上高二,对方颁给了她一份特别奖学金,两年之内可以有六个月的时间去德国学习。2003年冬天,16岁的杨天娲独自一人来到了德国。由于对德国的环境适应得很快,2005年10月杨天娲决定在德国上大学。    杨天娲的琴盒里贴了很多照片,有她13岁演出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和家人的合影,有爸爸妈妈、林耀基老师和妻子、林丁丁老师,她在中间笑得十分开心;一张面容忧伤的女子的黑白肖像,是她喜欢的法国女小提琴家内弗;一张男人拉小提琴的照片,是同样以拉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而成名的美国小提琴家拉宾,这都是她所喜欢的大师。杨天娲说,这两位都命运悲惨,他们的演奏对她来说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无论是音色还是激情都让她深深着迷。“我相信我今后也会拥有这样的琴声。”杨天娲说,这是她最大的目标

flightjinn 发表于 2011-9-26 17:40:00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jd/j_0006.gif

纯粹HIFI人 发表于 2011-9-26 22:42:18

吕思清几月前到星海音乐厅欣赏了他的表演,拍烂手掌
:victory: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撑撑我国的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