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1 18:09:35

冷门音乐之——哈特曼.卡尔.阿尔迪厄斯《葬礼协奏曲》《第一、二组曲》《第一、二奏鸣曲》俄国青年小提琴家艾丽娜·伊波拉吉莫娃,唱片编号:hyperion CDA 67547

    哈特曼.卡尔.阿尔迪厄斯—1905年生于慕尼克,1963年死于慕尼克,卡尔·阿玛德乌斯·哈特曼(德语:Karl Amadeus Hartmann,1905年8月2日-1963年12月5日),德国作曲家。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少年时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23年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又师从韦伯恩。希特勒上台后,他因反对纳粹而停止了创作,二战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新音乐的推广。哈特曼的作品时代风格鲜明,擅于运用对位,多采用无调性而不流于晦涩,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奥交响曲作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歌剧《质朴的青年》,八部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 06:16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1 18:11:49

冷门音乐之——韦纳.莱昂《小提琴奏鸣曲》

hyperion CDA 67735。韦纳.莱昂《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沙汉姆
钢琴/阿尔农.埃雷兹,这对黃金拍档,联袂夺得德国慕尼克ARD国际音乐大賽的小提琴、钢琴二重奏头奖,打破十八年从缺紀录。
    韦纳.莱昂匈牙利作曲家、教师。1885年生于布达佩斯;1960年卒于布达佩斯。在1908年起为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教师(1912年起任作曲教授,1920年为名誉教授)。著名室内乐教师。据说与著名指挥家弗里茨.莱纳是同窗。编辑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小提琴奏鸣曲。作有交响诗。2首小提琴协奏曲。3首弦乐四重奏。2首小提琴奏鸣曲、戏剧配乐和管弦乐《匈牙利民间舞蹈组曲》。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10 18:23:45


hyperion CDA 67764。肖邦《船歌》、《马祖卡》、《波洛乃兹幻想曲》、《夜曲》、《奏鸣曲》《摇篮曲》钢琴/斯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

钢琴/斯蒂芬.霍夫就读于英国皇家北部音乐学院和在曼彻斯特的朱丽亚音乐学院。1983年他获得了瑙姆堡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20世纪90年代末,他开始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作曲家和钢琴音乐家。他一直是英国广播公司年度逍遥系列的常客,出现了12次。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10 18:26:11

hyperion CDA 67673
冷门音乐之——博胡斯拉夫.马尔蒂努两首《协奏组曲》、《乐队狂想曲》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指挥捷克爱乐乐团
博胡斯拉夫·马尔蒂努(捷克语:Bohuslav Martinů,1890年12月8日-1959年8月28日),捷克作曲家,常被视为雅纳切克的后继人。7岁开始学小提琴,1906年进入布拉格音乐院,后又转入管风琴学校,后被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下,开始作曲,1923年至法国向作曲家阿尔伯特·鲁塞尔学习作曲,1932年他作的弦乐五重奏获得柯立兹奖,1940年离开法国,1941年到美国纽约,在美国期间写下六首交响曲及其他许多乐曲。
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Christopher Hogwood,1941—),英国指挥家。霍格伍德于1941年9月10日生于英国诺丁汉。早年就学于剑桥大学,师从英国著名羽管键琴演奏家、音乐学家莱帕德(R.Leppard)和达德(T.Dart),也曾随哥伦比亚羽管键琴演奏家普亚纳(R.Puyana)和荷兰羽管键琴演奏家莱翁哈特(G.Leonhardt)学习过。1964年毕业后又赴布拉格进修1年。1967年以羽管键琴演奏家的身份加盟由古乐吹奏家芒罗(D.Munrow)主理的伦敦古乐合奏团。同年他还与英国男高音(Countertenor)鲍曼(J.Bowman)等组成四重奏团,又参与由马里纳领导的圣马丁室内乐团。1973年创办了古乐学会乐团(The Academy of Ancient Music),翌年在伯明翰首演,广受欢迎,引人注目。该乐团首次录制的阿恩(T.Ame)《八首序曲》(L´OISEAU-LYRE)十分畅销,广受赞扬,被认为是真正再现了古乐时代的淳朴风格。1976年和1977年,他带领AAM赴中东、远东、澳洲和新西兰巡演,所到之处,备受好评。1978年,AAM/霍格伍德首次在伦敦举行逍遥音乐会,非常成功,名声鹊起;是年他联同AAM开始录制莫扎特《交响曲全集》,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1982年完成全集。80年代,又计划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自1983年开始分集录制发行,至1989年全集完成。1983年,霍格伍德被选为“最受欢迎的世界十大音乐家”之一,排名第三。AAM成立15周年之际,他带领乐团首赴南美洲、北美洲以及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为了集中精力主理AAM,1991年霍格伍德辞去圣保罗室内乐团音乐总监一职,改任为客席首指挥(至1993年)。此间,他继续联同女中音巴托莉、男高音海尔曼、女高音邦妮(B.Bonney)录制莫扎特歌剧《蒂托的仁慈》。1993年8月,他与钢琴家罗伯特·莱文(Robert Levin)合作,开始录制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次年3月,他在墨尔本指挥演出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广受好评;6月他联同罗伯特·莱文、AAM赴奥地利、以色列巡演,也很成功;年底又赴美国、日本举行音乐会,更受欢迎。在1995年珀塞尔300周年冥寿纪念演出活动中,霍格伍德在伦敦巴比肯中心指挥演出的《印度女王》、《迪奥克西恩的经历》,受到舆论界的高度称赞;同时,他还到剑桥大学演讲珀塞尔的音乐成就及其演绎特色。是年发行的珀塞尔《狄多与埃涅阿斯》、莫扎特《蒂托的仁慈》,一上市就轰动乐坛,且获得德国唱片大奖。
   霍格伍德除指挥古乐之外,还指挥过大型现代交响乐团,包括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等。除指挥、演奏之外,霍格伍德还是位音乐著作家,著有《宫廷音乐》、《三重奏奏鸣》、《海顿在英国》、《18世纪英国音乐》、《亨德尔》等。还参与撰写《葛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有关18世纪英国音乐的条目。他为英国BBC电台制作的古典音乐节目,很受欢迎.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0 06:27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16 16:45:46

刚收到两张CD的音频,发上来分享:
冷门音乐之——罗伯特.辛普森《弦乐四重奏》DELME弦乐四重奏   CDA66905
         辛普森生于英国里明顿(Leamington)矿泉疗养地,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Wesminster)市立学校读书。七岁学吹短号。遵从父母旨意,他起初学医,但不久即放弃,从1941至1946年随赫伯特•霍威尔斯(Herbert Howells)学习和声及对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反战而拒服兵役,被登记在案,在流动外科手术队工作间隙抽空钻研音乐。
       1946年,辛普森的作品首次得到认可。与此同时,他开始其《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定稿前曾有四次失败的尝试,原稿均毁。辛普森因这部交响曲而于1951年获得杜哈姆(Durham)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加入英国广播公司,担任音乐监制,直至1980年因抗议公司艺术方针而辞职。
      辛普森撰写过多部音乐评论和理论著作,包括论尼尔森(Nielsen)、西贝柳斯(Sibelius)、布鲁克纳(Bruckner)和贝多芬交响曲的专著。贝多芬的交响曲对辛普森自己的交响乐创作(至今已写出十一部)影响最大,为其作曲风格提供了最充分的表达方式。辛普森的创作虽然个性极强,但却回避前卫的作曲技法,认为“把握人类持久的本性,比跟随潮流重要的多”。
         辛普森追捧贝多芬的风范,尤其体现在以精炼的旋律动机之内在的紧张和气势营造出宏篇巨制。其《第九交响曲》(1986年)确实相当宏大,据称是西方以单一不变的动机谱写出的最长的作品。当此无调性和序列主义的时代,辛普森的音乐顽强地保持调性,并规避梅西昂等作曲家静态的曲式,而崇奉尼尔森的原则:不“流动”,非音乐。
    辛普森创作的另一主要形式是弦乐四重奏,迄今已写出十五部,且同样有意识地依据贝多芬的原则。《第四》、《第五》、《第六》四重奏(1973-5年),严格效仿贝多芬的三首《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而为单簧管和弦乐四重奏写的《五重奏》开头,则明显征引贝多芬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号)的旋律。离开英国广播公司后,辛普森更专注地投入创作,写出四部交响曲、七首弦乐四重奏。其《第九交响曲》的一个录音荣获《留声机》杂志1989年最佳当代作品奖。他还曾获得美国布鲁克纳协会颁发的吉莱尼(Kilenyi)荣誉奖章、丹麦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金奖。1986年至今,他和第二任妻子在爱尔兰的克雷郡(Kerry)定居。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6 04:47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16 16:48:35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英国纳什室内乐团   CDA 67745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26 18:10:54

海顿的钢琴三重奏八首:
hyperionCDA 67719 、hyperion   CDA 67757
海顿《钢琴三重奏》四首(Hob xv:24、25、26、27)弗伦斯坦(FLORESTAN)三重奏团   hyperionCDA 67719

    海頓一生一共寫有四十五首鋼琴三重奏,不像他的弦樂四重奏和交響曲,奠立了古典奏鳴曲的四樂章型式,他的鋼琴三重奏則都是採用三樂章的型式,由頭尾較快、中間較慢的樂章所組成。一般學者咸認他的早期三重奏不像後期作品那麼重要和有代表性,所謂的後期三重奏,指的是一七八零年代中期以後的作品,隨著海頓樂風漸趨成熟,這些後期三重奏也處處是讓人激賞的音樂珠玉。海頓鋼琴三重奏不像後代作曲家的三重奏那樣,給予三種樂器同樣的地位,而是以鋼琴為主,小提琴部演奏的聲部則多半重覆鋼琴的主聲部,但不如鋼琴常出現。大提琴的地位又比小提琴部低,只重覆鋼琴的低音部。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海頓時代採用的是古鋼琴,其音量較小,在面臨小提琴和大提琴夾擊的情形下,若讓後兩者都擁有獨立的聲部,將會蓋住鋼琴的聲部。一般認為,海頓後期的鋼琴三重奏,其鋼琴聲部的寫法,有著和莫札特鋼琴協奏曲一樣,出色的表現。這套錄音很特別地將前期三重奏以古鋼琴和古提琴的方式呈現,並請來知名的古樂小提琴家曼澤擔任;中期三重奏有三首還改以長笛取代小提琴,這在海頓時代是被允許且被鼓勵的作法。後期三重奏則由知名的封特奈鋼琴三重奏(Trio Fontenay)擔任演出。

海顿《钢琴三重奏》四首(Hob xv:28、29、30、31)弗伦斯坦(FLORESTAN)三重奏团   hyperionCDA 67757
    佛伦斯坦三重奏团担任演出,这个1995年才成立的英国团体,短短几年内已成为当今最佳的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组合,乐评家一致推崇他们的高超水平媲美老字号的美艺三重奏,此专辑便是他们最亮眼的代表作之一。本片担纲者佛伦斯坦三重奏团,1999年以舒曼专辑赢得英国Gramophone唱片大奖,2000年更获颁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的室内乐大奖,水平之高无庸置疑。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26 06:12 PM 编辑 ]

只有情永在 发表于 2011-12-29 11:03:35

:76 :78 :78

jp 发表于 2011-12-29 13:23:10

不知情迷版主对“冷门”作品的看法如何?:)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1-12-29 22:07:44

原帖由 jp 于 2011-12-29 01:23 PM 发表 http://www.changye.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情迷版主对“冷门”作品的看法如何?:)
其实所谓“冷门音乐”一是指很少录音的作品,二是指一些作曲家因为各种原因沉浮于历史的长河,人们对于他们的作品知之甚少。只是后来的音乐学者发掘出他们的作品,由乐团把这些作品再现与人们的面前。我听过部分这些“冷门音乐”,确实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名鼎鼎的作曲家的作品缺乏点感染力。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阿连斯基的钢琴协奏曲和萨列里的钢琴协奏曲、序曲,个人认为这些作品颇具可听性,不乏浪漫与精彩。大师的作品固然要听,但听得多了,也要开阔聆听的范围,寻找那些被认为“不入流”的“冷门音乐”作品,才不枉此生呢。:lol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30 05:40 PM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Hyperion唱片公司和它的“冷门作品”录音(P6起2月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