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1-26 17:54:08

维奥蒂 长笛、夜曲、小夜曲
维奥蒂(G·B·VIotti,1755~1824)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55年5月12日生于丰塔内托波,1824年3月3日卒于伦敦。幼年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十三岁时被德拉·锡斯特纳王子看中,被安排从师于普格纳尼。1780年随师到德国、俄罗斯进行长期旅行演出,1782年起经常在巴黎教会音乐会上演奏。1789年曾去意大利歌剧院,之后成为法国女皇玛丽·安东妮特的宫廷乐师。自1792年以后定居在伦敦。1819年任歌剧院音乐指导。作为一个演奏家,他享有盛誉,作为教师又颇有影响。前后共创作了二十九首小提琴协奏曲、十首钢琴协奏曲、二十一首弦乐四重奏、两首双重小提琴协奏曲、五十一首小提琴二重奏、二十一首三重奏以及其他一些小提琴与低音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夜曲等等。从上述作品数量看,其创作精力是十分旺盛的。他是在科雷利(Corelli)的意大利传统的基础上,在塔蒂尼(Tartini)和帕格尼尼(Paganini)的风格之间最有影响的小提琴家。他被法国小提琴学派尊为“现代”(特指19世纪)小提琴演奏的缔造者。他的作品强烈地影响着19世纪的小提琴演奏风格,同时也被作为古典小提琴音乐的最后范本。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2-11 09:20 A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1-26 18:01:12

韦伯长笛三重奏
钢琴四重奏
完成于1819年的《三重奏》是韦伯较晚期的、也是最浪漫的一部室内乐,在这一作品中,韦伯已经完全进入到了浪漫主义的领地。
《三重奏》的第一乐章“适中的快板”,由钢琴和大提琴的低沉音调引出长笛的乐音,长笛演奏出的如歌的主题旋律美到令人心碎,整个乐章高低起伏,显得十分自由,情绪始终在不断地变化着;第二乐章“谐谑曲”,一个短小的乐章,音乐像是在狂欢般地舞蹈;第三乐章“牧羊人的悲伤之歌(富于表情的行板)”,音乐是异常深情的,淡淡的悲伤与浓浓的情感相交织,特别富于幻想色彩;第四乐章“终曲(快板)”,长笛主奏出富于民间舞曲性质的旋律,并在大提琴和钢琴的参与下不断地变化,整个乐章自然清新,仿佛在田野中舞蹈欢歌,全曲结尾处热闹非凡,直到曲终之后这样的欢乐仍然延续着,一份好心情已经随着音乐潜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1-28 20:04:01

《长笛与吉他对话 》MDG302 0061-2
          世界顶尖的长笛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保罗.三十年前,当时还只是 Detmold 音乐学院毕业生的 MDG 创办人达布林豪斯(Werner Dabringhaus)与格林( Reimund Grimm),来找当时已是世界知名长笛独奏家的保罗.梅森(Paul Meisen, 1933~)提出灌录专辑的计画时,没想到保罗.梅森竟然爽快答应了。这几张 MDG 初期的录音不但奠定了这家公司的基础,也让两位创办人顺利建立了公司的制作流程与规模,保罗.梅森可说是功不可没。
    保罗.梅森成长於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低音号演奏家,继母则是一位竖琴演奏家。关於他与长笛的相遇,他回忆道「当这个声音从管弦乐团发出,我立刻就深深被打动。一开始,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乐器,后来有一回,我的继母正在準备一首竖琴与长笛的协奏曲,来自汉堡的长笛演奏家约翰内斯.罗伦兹(Johannes Lorenz)到我家练习,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件乐器,不但让我浑身震颤,同时也让我满心欢喜,至今依然。」Johannes Lorenz 后来成为保罗.梅森的啟蒙老师,他的演奏不同於当时德国流行的厚重音色,而是以来自法国的简洁吹奏传统,让长笛发出一种独特的优雅音色,这种吹奏方式深深的影响了保罗.梅森。15 岁时,他在约翰内斯.罗伦兹的建议下,到德特莫尔德(Detmold)向纳迪尔学习。在学习了两年半之后,他接到了来自汉堡音乐学院的入学面试许可,最后他顺利的通过面试而获准入学。在这里他跟随长笛大师尼可莱(Aurrle Nicolet)与格拉夫(Peter-Lukas Graf)的老师
    安德雷.乔奈(Andre Jaunet)(1911~1988)学习,技巧更加精进。1954 年展开他的独奏家生涯,1960 年赢得了「慕尼黑 ARD 国际音乐大赛」。1972 年,他转往德特莫尔德音乐学院任教,成为欧洲知名的长笛教育家。今年不但是 MDG 唱片的三十週年,同时也是保罗.梅森的七十五岁大寿,MDG 唱片特别将他所有在 MDG 发行过的专辑集合成一套珍藏纸盒版发行,彰显这位音乐家对 MDG 唱片的杰出贡献。
    莱因贝克·埃伯斯(Reinbert EVERS)是德国最著名的吉他演奏大师、教授。1949年出生在德国的多尔德文特。师从於德塞多坡的科斯丁和维也纳的沙伊特学习,1976年文思特音乐大学创办了吉他系。
    他精研现代音乐和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尤其喜爱现代音乐,而且世界上许多现代作曲家为他作曲。其中有贝克尔、迪尼索夫、提罗·梅黛克、隆巴迪、曼佛雷德 · 特罗亚恩等,将汉斯·维尔纳·亨策的《皇家冬乐》作品在布鲁塞尔首演,获得成功。他演奏的曲目广泛,为扩展吉他曲目,将60多名作曲家的作品改编成吉他曲来演奏,他演奏的足迹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常到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及东欧、南美、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吉他独奏音乐会。
    他与世界著名的莫斯科交响乐合作演出,录制的CD唱片约30多张,曲目内容包括巴洛克时期到现代音乐。莱因贝克·埃伯斯现任德国文思特国立音乐大学学长、古典吉他教授。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1-28 08:06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1 09:20:43

博凯里尼 长笛五重奏 六首
      1997年Auser Musici是在意大利比萨成立,其团队本身的名称就是声乐和器乐组合之意。是有比萨当地,乃至意大利声乐器乐界不少精英组成。这是他们与Hyperion录音公司的首次合作。也是他们用自己对器乐和声乐的理解诠释Boccherini的长笛五重奏,其作品本身也是作曲家鲜为人知的室内乐作品。
    博凯里尼(Luigi Boccherini,1743-1805)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1743年 2月19日生于卢卡,1805年5月28日卒于马德里。父亲是低音提琴家。初从其父和D.F.万努奇学习,1757年赴罗马深造大提琴。1757~1764年曾 3次去维也纳,树立了大提琴家的声望,并初露作曲家的才华。他的 6首三重奏受到C.W.格鲁克的赏识。1764~1766年在卢卡教堂任职期间,演出了他的第 1批创作清唱剧和康塔塔等。自1766年起,在国外长期巡回演出,次年抵达巴黎,出版了他的第 1批室内乐作品,名声大振。1770~1785年在马德里任路易斯王子的宫廷乐师。1787年在马德里贵族贝纳文特-奥苏纳宫廷中演出了他唯一的歌剧作品《克莱门蒂娜》。1783年应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亲王(1787年继承王位)的要求谱写室内乐,因此传说他自1787~1797年曾在普鲁士国王宫廷任职。晚年妻女相继去世,他精神失常,在贫病交迫中逝世。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1 09:22:39

本达、斯塔米茨、罗塞蒂 长笛协奏曲
本达;波西米亚音乐家族,活跃于18世纪。弗兰蒂谢克.本达(1709年—1786年)。在布拉格做唱诗班歌手,后成为小提琴家,移居德累斯顿。1732年在柏林普鲁士太子、即后来的菲德列大帝的宫廷获得职位。1771年为菲德列大帝的乐队长,,为他伴奏过长笛协奏曲,。作有三重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奏鸣曲、2集小提琴练习曲。他的兄弟伊日.安托宁.本达、约瑟夫.本达都是音乐家,都在普鲁士宫廷任职。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2-9 11:15 A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6 17:57:38

巴赫长笛奏鸣曲1969/1973录音

      J. S. 巴赫的长笛奏鸣曲,根据斯密德《巴赫作品总目录(BWV)》的记录,共有8首:(3首长笛与大提琴奏鸣曲),BWV1030 - 1032,《3首长笛与弦乐奏鸣曲》,BWV1033-1035,《C小调长笛独奏组曲》,BWV1013,《为双长笛与弦乐而作的奏鸣曲》,BWV1039。这8首中,BWV1031和1033两首,从现在的研究结果来分析怀疑是伪作。
    三首《长笛与大键琴奏鸣曲》BWV 1030-1032 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可能是为当时德累斯顿著名的长笛演奏家布法尔丁(Pierre GabrielBuffardin, 1689-1768)而作,巴赫的长笛奏鸣曲,基本是协奏曲形态,即由三个乐章构成。这一套3首奏鸣曲:
    第一号,b小调,BWV 1030,三个乐章是:1. 行板,其长笛展示的第一主题是巴赫表哥J.B.巴赫(Johann Beenhard Bach,1676-1749)《G小调管弦乐组曲》的赋格主题。2. 温柔的最慢板,各段分别反复的二段体,长笛主旋律有丰富的装饰和巧妙处理的减七和弦。3. 急板,此乐章由前半部的急板与后半部的快板两段构成,急板部分为三声部赋格曲,快板部分是吉格舞曲节奏。
    第二号,降E大调,BWV 1031,这一首现在认为可能不是巴赫的作品,研究者认为,此曲在整体技术上缺少巴赫复音音乐的严密性,未充分利用长笛的高音区,在终乐章中出现巴赫作品中不曾有过的近于十八世纪后期奏鸣曲的方式,风格最不像出于巴赫之手。研究者认为,此曲可能是十八世纪后期的作品,作曲者最大可能是巴赫的儿子或弟子。全曲三个乐章是:1. 中庸的快板,总奏主题由大键琴呈示,主奏主题由长笛呈示,如协奏曲般交替。2. 西西里舞曲,类似C.F.E.巴赫的多愁善感风格。以唯一主题的三段体作成。3. 快板,前半部和后半部分别反复的二段体。
    第三号,A大调,BWV 1032,三个乐章是:1. 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的后半部遗失,乃由后人所修订。2. 温柔的最慢板。3. 活泼的快板。
   《C小调长笛独奏组曲》,BWV 1013,大约作于1722-1723年,克滕,共四个乐章:1. 阿勒曼舞曲,开始部分十六分音符分散和弦的不断律动,演奏有相当的难度。2. 库朗舞曲,快速,明朗而又雄健的风格。3. 萨拉班德舞曲,抒情而徐缓。4. 英国布列舞曲。(林逸聪)
      g小调小提琴(长笛)奏鸣曲,BWV 1020,共三个乐章:1.无速度标记,2.柔板,3.快板,如今也被视为伪作,这里Nicolet和Richter用长笛和大键琴演绎了这首奏鸣曲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2-6 05:58 P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9 10:54:57

尼尔森:单簧管协奏曲,单簧管∕潘与绪任克斯, Jan Caeyers指挥Beethoven Academie乐团

    卡尔·尼尔森出生于欧登塞南部小村庄Sortelung的一个贫穷画家和油漆匠之家,他的父亲会演奏小提琴。他在十二个孩子中排第七。8岁的时候他就在他父亲和当地的一位教师那里学习小提琴。但很快他就转到吹奏乐器上面,而且在一个军乐队里供职14年。这段日子在他的自传《菲英岛上的童年》(1927年)里面有所描述。
       1883年他到哥本哈根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他的专业是小提琴,并曾得到过作曲家如尼尔斯·加德的鼓励。1888年他的初次创作弦乐小组曲 op.1获得成功。1889年他成为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小提琴手。而他获得了一份奖学金,使得在1890年他可以去到德国深造。
      1891年尼尔森在巴黎认识了雕刻家Anne Marie Brodersen,同年两人结婚。两人白头到老,虽然不无危机。1892年尼尔森写成第一部交响曲,1898年创作“Hymnus Amoris”(爱之颂),是为妻子而作的。1902年他的歌剧《扫罗与大卫》首演,他亲自指挥。同年完成了第二交响曲“四种气质”。
      1903年他偕同妻子去希腊旅游,途中创作了序曲“Helios”(赫利俄斯)。1905年他辞去了小提琴手一职,但1906-14年间一直在皇家剧院担任指挥一职。1906年歌剧《化装舞会》首演,根据路德维希·霍尔堡的喜剧写成。1912年才首演的第三交响曲“开阔”和他同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使他名扬海外。
      一战期间,他写了第四交响曲“不灭”,但同时他个人和事业方面都遇上危机。当雨过天晴之时他写了第五交响曲和康塔塔 《菲英岛上的春天》,这是丹麦人非常喜爱的一部作品,1922年两部作品首演。同年他和作曲同僚Thorvald Aagaard,Thomas Laub和Oluf Ring出版歌曲集“Folkehøjskolens Melodibog”。同样在1922年他为五位音乐家朋友写了管乐五重奏,他还打算为其中的每一位写一部独奏乐曲。但他只写成了其中两部长笛协奏曲 (1926)和单簧管协奏曲 (1928)。
      1925年,他的60大寿,丹麦举国庆祝。他在外国登台更频繁。他的晚期作品,如两部管乐协奏曲、第六交响曲(1925)和《三首钢琴作品 op.59》(1928),音乐语言更现代化。他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Commotio”(1931),他唯一一部大型管风琴作品。1931年10月3日他因心脏病逝世。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2-10 10:00 AM 编辑 ]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11 09:13:49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 《双长笛音乐》长笛 许茨&阿姆斯勒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J.S.巴赫的长子。威廉·弗里德曼·巴赫于1710年生于魏玛,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二个孩子和长子。10岁起受其父教育,进步神速。23岁起在德累斯顿等地任管风琴师等职位。虽然才华惊人,但由于疏懒成性,致使他于1764年失业,晚年穷困潦倒,靠出卖父亲作品为生。威廉·弗里德曼·巴赫的作品体现了巴洛克风格向古典主义风格过渡的特征,其键盘乐作品技巧高超,善于使用对位手法,受其父影响较大。他特别擅长即兴演奏管风琴,可惜由于懒于记录,其作品传世较少。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等都是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所写的教材。
主要作品:八部交响曲,六部键盘协奏曲,大量键盘幻想曲,奏鸣曲,宗教康塔塔等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22 11:03:03

亨德尔 长笛奏鸣曲全集


完整收录巴洛克时期作曲大师亨德尔所有长笛协奏曲作品,与古大提琴、大鍵琴等十八世紀的乐器一同演出,呈献給您最华丽典雅的巴洛克风格。
   长笛演奏家 Konrad Hunteler 演奏十八世紀古典銘器,活生灵巧的乐器质感,听來十分耐人寻味。

2002 年国际亨德尔录音大奖获奖作品。

MDG GOLD系列精品,最佳的演奏、权威的詮析加上顶尖的录音,表现出巴洛克时期各种活生的质感与在空间中独特的回响。
亨德尔与音乐之父巴哈同年出生,同样都是建构璀璨光辉的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重要功臣。除了歌剧与神剧之外,亨德尔也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室內乐曲,不过为长笛这项乐器创作的乐曲卻不多,而且差不多都在同一时期完成。这张专辑非常难得的收录这六首罕见的长笛奏鸣曲,亨德尔以當时流行的意大利抒清风格创作,旋律优美流畅是这六首曲子的最大特色。担任独奏的 Konrad Hunteler 不但是一位知名的长笛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八世紀音乐的专家,在这张录音中他演奏的是由纽伦堡知名的木管乐器制作名家 Jacob Denner 所制作的十八世紀古长笛(横笛),音色轻盈飄逸,完全不同与现代的金属长笛的质感。

音乐情迷 发表于 2014-2-25 20:38:43

莫扎特《魔笛》长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重奏
长笛演奏家沃尔夫冈·舒尔茨Wolfgang Schulz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生于维也纳,从小师从维也纳音乐学校Gottfried Hechtl教授,之后随维也纳音乐艺术大学。Wolfgang Schulz教授,1985年获得美国Michigan Interlochen艺术学院奖学金,1991年以优越的成绩毕业于音乐会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维也纳私立音乐大学任教,从1998年始,作为独奏家与奥地利著名的萨尔斯堡维也纳室内乐团,维也纳Kontrapunkte,以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维也纳爱乐等乐团合作活跃于国内外。
生于1940年的舒尔茨,被人称为“长笛上的帕格尼尼”。在卡拉扬访谈录中曾提及此人,卡拉扬说,他是个天才型人物,有一次为了提高柏林爱乐的木管组演奏水平,把他请来了,结果还未做指导,就往乐团里一坐,整个木管组的演奏水平神奇地提高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长笛协奏曲及其他作品的“稀品”( 6 月 26 日 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