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大家来谈谈流行音乐如何?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10:14 AM
标题: 大家来谈谈流行音乐如何?
一切皆因这个帖子引起无限感慨: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1353&extra=page%3D1
希望籍此抛砖引玉,大家多聊聊对流行音乐的感受。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4 10:25 AM
男歌手中我喜欢齐秦,文章,庾澄庆,李宗盛,周华健。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10:51 AM
小肖还是偏重台湾歌手,还都是男同志,有没有关心一下像潘越云、辛晓琪这些女同志呀?
作者: jckgao1976    时间: 2008-11-4 11:18 AM
听音多了,反而没去在意哪首歌是哪个人唱的,我觉得听着好就行。一些你认为好的歌手弄出来的一些歌也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是引起共鸣的东西。音乐,还是牵引着心灵、传达着感动就好!有些时候,我甚至这样认为:不期望自已能和歌者获得某种交流和共鸣,只希望歌者能够告诉给我们一些什么东西,并且是好东西就好了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4 11:26 AM
女歌手我喜欢苏芮,辛晓琪,潘越云,齐豫,王菲,林忆莲,许茹芸,许美静.....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11:34 AM
是呀,听音乐有感动有感触就好,记得今年春节时一个人在家里听歌,在那种特定的氛围下,我忽然觉得辛晓琪的《两两相忘》特别好听,忍不住一连听了四五遍,听得眼眶都有点湿润了,让我想起了许多人和事。歌曲中描写的意境是那么的洒脱、豁达,后来才知道这是《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曲。里面的歌词写得是是在太精妙了,堪称歌词中的精品。相信如果不是对人生、哲学有深刻认识、感悟的话,是写不出这样的歌词的: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变换
到头来输赢有何妨
日与月互消长
富与贵难久长
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
眉间放一字宽
看一段人世风光
谁不是把悲喜在尝
海连天走不完
恩怨难计算
昨日非今日该忘
浪滔滔人渺渺青春鸟飞去了
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风潇潇人渺渺快意刀山中草
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飘
作者: jckgao1976    时间: 2008-11-4 11:48 AM
楼主,听听《向天再要五百年》如何?它不经典,也少要介绍,但它的大气磅礴至少能让我们找到一些崔人奋进或者热血沸腾的东西。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4 11:50 AM
厉曼婷--最王牌的词作者
作者: Kandy    时间: 2008-11-4 11:53 AM
.喜欢陈百强,喜欢那那首《偏偏喜欢你》每次听都能产生一丝共鸣。喜欢《一生何求》那种对社会的洒脱.还有《喝彩》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听着这首歌能够给自己鼓励和信心。
.喜欢区瑞强,那种享受大自然的心情,清新而流畅的音乐,简单的旋律徐徐地飘向耳朵,使人有一种回归自然、洗涤烦恼的感觉。
还有卢冠廷,beyond,陈惠娴.
作者: 晓仔    时间: 2008-11-4 01:07 PM
想起以前的歌,还有许冠杰的对现实社会的状况通过浅白的粤语表达,半斤八两什么的,陈百强的念亲恩、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谭咏麟酒红色的心、张学友的一颗不变心等等很多八十年代90年代初的歌手所唱的歌曲,让人回味无穷,特别在看着歌词所共唱的时候,能带给心灵所产生的共鸣等等,最重要是能让人产生“回味”,旋律动听“韵味”十足。回看现在的大歌星的流行歌曲,直白得来让人听不明白(可能是代沟的问题?),不知歌 曲里所想表达何意,词不达意。社会的转变现在的流行歌可能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心态所改变,只要旋律好听就行,听到里面表达一点意思就所满足。我也经常听听周杰伦的歌,觉得旋律好听,不过一直以来都听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8-11-4 01:12 PM
80-90年代的流行歌曲,歌星自身的经历较为丰富,加上当时的词作者很多都有相当功力,所以才留下了许多经典.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的流行歌曲还未走过西方流行乐那么长的岁月,便进入了现在这个造星时代,不管歌手还是歌曲,都显得比以前肤浅而不耐听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01:13 PM
原帖由 小肖 于 2008-11-4 11:50 AM 发表
厉曼婷--最王牌的词作者

厉曼婷,真好听的名字,想不到她那么厉害,据网上介绍:

厲曼婷是當下臺灣歌壇最活躍的女性作詞人,出道超過10年,她曾合作過的歌手有周華健、林志炫、張信哲、辛曉琪、伍思凱、陳淑樺等,一直是很多大牌歌手爭相邀約的重量級作詞人。
像她散發著古典溫婉的名字一樣,厲曼婷的詞向來透著女性的婉約之美,她的個人風格也許不夠鮮明,但她的填詞與簡約精緻的曲相配搭總有古典飄逸的獨特美感,適合傳唱又不落俗套。1994年厲曼婷為周華健所寫的《花心》,以花心喻人心,清新雋永,一推出便大受歡迎,讓當年的周華健達到事業又一高峰。

个人认为这首《两两相忘》写得比黄沾的《沧海一声笑》更加深远、隽永,相比之下《沧海一声笑》则写得太直接、肤浅,甚至有些造作。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01:39 PM
原帖由 juncool 于 2008-11-4 01:12 PM 发表
80-90年代的流行歌曲,歌星自身的经历较为丰富,加上当时的词作者很多都有相当功力,所以才留下了许多经典.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的流行歌曲还未走过西方流行乐那么长的岁月,便进入了现在这个造星时代,不管歌手还是歌曲,都显 ...

是的,现在国内确实没什么好歌,不过在90年代初期至中期内地原创兴旺的时候,还是好个不少的,那时我经常听广东音乐台由马国华(骆华)、周兵主持的原创音乐榜,不知有多少朋友还能记起李玲玉演唱的《黑色的太阳镜》?不过我倒是更喜欢另一个由男歌手演绎的版本,因为显得更加不羁、洒脱,可惜不知道歌手的名字。94年我参加了广州电台举办的年度金曲颁奖典礼,真是好歌太多太多了,连那些没有被评上金曲、只获一些小奖项的歌曲也比当今所谓的“金曲”好听不少!例如《爱你真的很不容易》。最后出场的是叶倩文,她演唱了《我的爱对你说》让整个会场都沸腾起来了......。
现在港台的歌已经听得很少了,陈奕迅有些歌还不错,例如《十年》、《富士山下》。但我认为这不是陈奕迅唱得好,而是歌写得好,换另外唱功更好的歌手,例如古巨基(他的《爱得太迟》还可以),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内地的歌手更少听,只是听一些他们的精选歌曲,有些歌手像那英、满文军还是不错的,那英《白天不懂夜的黑》、满文军《懂你》我还是挺喜欢的。满文军演唱的另一首在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尾曲——《风中泪》也挺好听的,可惜由于电视剧出了一些问题,这首歌曲也没有传唱开来。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01:49 PM
原帖由 Kandy 于 2008-11-4 11:53 AM 发表
.喜欢陈百强,喜欢那那首《偏偏喜欢你》每次听都能产生一丝共鸣。喜欢《一生何求》那种对社会的洒脱.还有《喝彩》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听着这首歌能够给自己鼓励和信心。
.喜欢区瑞强,那种享受大自然的心 ...

我也是“博爱”之人,基本上所有港台歌星的精选集都有。
作者: lxw.10    时间: 2008-11-4 02:45 PM
怎么没有人提一提“达明一派”呢?
丝丝点点计算 偏偏相差太远 兜兜转转 化作段段尘缘
以至于有人说“刘以达写的歌,只人黄耀明才能诠释”。
港台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流行歌曲,曲写得好,词也非常棒,如:这纷纷飞花已坠落 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几年无论是港台、国内的流行歌我基本都没买了,真的是“不管歌手还是歌曲,都显得比以前肤浅而不耐听”,而且写得俗。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08-11-4 03:04 PM
女歌手里面林忆莲很是喜欢,越到后期的歌越好听,当然李宗盛的功劳大大的有陈椒桦也不错,可惜家中巨变,整个人已经自闭,可惜了一个实力歌手。 陈洁仪的声音很好,可惜也不唱了
男歌手嘛俺喜欢的居然也是以台湾的居多,不过俺可没有那么专一,比较泛爱
赵传、伍斯凯、童安格、陶喆、伍佰、黄品源听的较多,当年

悲衰的是现在香港的男歌手居然我基本上都不太欣赏,陈奕讯有实力但总觉得这家伙的形象不太好。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03:43 PM
原帖由 lxw.10 于 2008-11-4 02:45 PM 发表
怎么没有人提一提“达明一派”呢?
丝丝点点计算 偏偏相差太远 兜兜转转 化作段段尘缘
以至于有人说“刘以达写的歌,只人黄耀明才能诠释”。
港台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流行歌曲,曲写得好,词也非常棒,如:这纷纷 ...

达明一派确实有许多寓意深刻的歌曲,例如《石头记》、《今天应该很高兴》、《长征》、《禁色》等,可惜乐队解散得太早,没有留下更多的精品。而达明一派的风格也过分突出,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有“曲高和寡”之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号召力。相比之下,BEYOND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在个人风格和商业运作方面取得较好的平衡,既有风格独特的《阿拉伯跳舞女郎》,也有浅显易懂的《喜欢你》、《真的爱你》,还有励志的《光辉岁月》、《海阔天空》、《大地》、《长城》等,因而影响力更大。
说到填词,老一辈的香港填词人的文学功力还是不错的,像卢国沾填词的《人生于世》的一句:“人生于世,有若寄尘;韶华如梭,岁月老人”,寥寥数字,就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 jp    时间: 2008-11-4 04:22 PM
原帖由 HiFi123 于 2008-11-4 03:04 PM 发表
女歌手里面林忆莲很是喜欢,越到后期的歌越好听,当然李宗盛的功劳大大的有陈椒桦也不错,可惜家中巨变,整个人已经自闭,可惜了一个实力歌手。 陈洁仪的声音很好,可惜也不唱了
男歌手嘛俺喜欢的居然也是以台湾的 ...

哈哈,林忆莲可是我们斑竹的至爱呀,他认为林忆莲的演唱功力已臻一流,无论是运气吐纳、假声与真声的转换衔接,均已达致化境,她那张《伤痕》专辑首首精品,也是我的至爱。可惜作品数量偏少,好象在《至少还有你》之后就没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歌曲了。
陈淑桦也是我很欣赏的女歌手,她将女性对爱情的感慨发挥得淋漓尽致,《梦醒时分》、《你走你的路》、《滚滚红尘》自不必说,记得94年我去张家界旅游,一个人脱离大队到处瞎逛,不经意来到一处小溪旁,周围是满目的青翠,但寥寥几所破旧的土屋,显示出这里的生活还是相对贫瘠。有一土家族妇女正蹲在溪边洗衣,身上还背着熟睡婴孩。这女人穿得很破旧,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但看得出她并没有因生活的艰辛而憔悴失落,因为在它的身边有音乐陪伴着她,试问,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连洗衣服都要听歌的人,生活怎么可能会灰暗?是的,音乐就从她身边的小录音机里放出来的,是用电池那种,播的正是陈淑桦的《一生守候》!一首很城市化的、充满知性女人感慨的歌曲,此刻在这么一种环境、这么一种氛围下播放,反差是巨大的,但我更钦佩这位妇女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霎那间心中竟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
刚听陈淑桦的《爱的进行式》时,我还很年轻,对歌曲意境并没有太深的认识,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越能越品出歌曲的精彩之处:
从相识到现在从冷淡到关怀
从拒绝到依赖从陌生到相爱
从深信到疑猜从疼爱到伤害
从炫烂到苍白从厮守到分开
从感动到感概从体谅到责怪
从期待到无奈从狂喜到悲哀
一段情宁愿短暂精彩
还是先去问它会不会有将来
一份爱如果消逝的太快
你可不可以当它是命运的安排?
作者: Dongd    时间: 2008-11-4 04:45 PM
   “记得94年我去张家界旅游,一个人脱离大队到处瞎逛,不经意来到一处小溪旁,周围是满目的青翠,但寥寥几所破旧的土屋,显示出这里的生活还是相对贫瘠。有一土家族妇女正蹲在溪边洗衣,身上还背着熟睡婴孩。这女人穿得很破旧,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但看得出她并没有因生活的艰辛而憔悴失落,因为在它的身边有音乐陪伴着她,试问,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连洗衣服都要听歌的人,生活怎么可能会灰暗?是的,音乐就从她身边的小录音机里放出来的,是用电池那种,播的正是陈淑桦的《一生守候》!一首很城市化的、充满知性女人感慨的歌曲,此刻在这么一种环境、这么一种氛围下播放,反差是巨大的,但我更钦佩这位妇女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霎那间心中竟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


    真实,感人,精彩!
感人的歌曲真的太多,比如张学友的“只愿一生爱一人”的那种爱情至上与执着真的很感人。要知道,鲜花满眼,诱惑太多,爱上是缘分,一生追随讲的是境界。   

[ 本帖最后由 Dongd 于 2008-11-4 04:56 P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4 10:13 PM
喜欢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陪伴我们渡过了曾经最难忘的岁月,。。。 。。记得那时很小。好像才初中吧。。87、88年左右,有次在一个亲戚家看到一盘谭咏麟的《爱在深秋》精选磁带,当时听的那首《爱上你》就是歌词是很温馨的有句“我中意你,笑眯眯”。。。一下子喜欢上了谭咏麟。。这一发不可收拾了。。从此开始听歌岁月,记得大学时期,几个好友抱着录音机躺在校园的球场上看着晚霞听着谭咏麟的《迷痴的心》。。。记得用打工攒的钱去买校长的唱片《爱的根源》那时原版唱片125一张,好像是93年吧。。几乎等于一个月的打工钱了。。说起来很奇怪,虽然我在重庆,但我从小只听香港流行音乐,因为读书的时候重庆电视二台和香港电视台才搞了友好电视台,所以那时我们可以从电视上看到香港最新的歌曲MV和颁奖典礼等等。。。那时就认识了唱“恰恰恰”的叶倩文、“每段路”的吕方还有总觉得人很多的太极乐队,还有潇洒的Raidas、呐喊的beyond,才华横溢的达明一派。。。等等。。。后来升级音箱走上hifi这条路也是因为喜欢流行音乐,最初的目的只是想用音响放好我喜爱的唱片而已。。因为那时不满意那套老式的熊猫组合音响的声音。。一玩hifi十多年过去了,我并不觉得玩hifi和流行音乐有什么冲突,我也不喜欢那种一说玩hifi就必须只听古典和歌剧的发烧友,古典音乐的魅力是很经典可以传承,比如马勒的交响,可以让我们深思人生、古典音乐有他的经典之处,但流行音乐同样如此,其实我觉得好的音响能让我找回心灵深处曾经的感动,找寻那一份记忆,能感动自己的音乐和音响就是自己喜欢的。。。呵呵。。扯远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4 10:25 PM
原帖由 Kandy 于 2008-11-4 11:53 AM 发表
.喜欢陈百强,喜欢那那首《偏偏喜欢你》每次听都能产生一丝共鸣。喜欢《一生何求》那种对社会的洒脱.还有《喝彩》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听着这首歌能够给自己鼓励和信心。
.喜欢区瑞强,那种享受大自然的心 ...


丹尼仔我也很喜欢,丹尼总给我一种紫色的高贵和忧郁,可惜了。。。许多朋友喜欢丹尼的慢歌,其实丹尼的劲歌一样出色,比如《神仙也移民》里面的“好想见面”、《一生何求》里面的“HOT NIGHT”等等。。。。丹尼的歌我喜欢的太多了。。《一生何求》、《神仙也移民》、《梦里人》、《Love in LA》这些专辑张简直是精选集。。那首向雪怀作词的《寂寞的感觉》每次听总让人显得比较落寞,也不知是什么感觉会这样。。。还有那首”当晚梦见是你吗“每当唱到那句“谁令我甜蜜的心痛。。。。”总让人想起许多人许多事。。。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4 10:28 PM
原帖由 晓仔 于 2008-11-4 01:07 PM 发表
想起以前的歌,还有许冠杰的对现实社会的状况通过浅白的粤语表达,半斤八两什么的,陈百强的念亲恩、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谭咏麟酒红色的心、张学友的一颗不变心等等很多八十年代90年代初的歌手所唱的歌曲,让人回味 ...


第一次听“双截棍”一直不知是啥语言。。后来看了电视才知居然是国语。。晕死。。不过周杰伦有几首歌不错的词也很好。比如魔兽世界的主题曲“半兽人”,里面那句“面对魔界的邪吻  不被污染的转身”。。。以前还用过签名。。哈哈。。。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4 10:41 PM
原帖由 lxw.10 于 2008-11-4 02:45 PM 发表
怎么没有人提一提“达明一派”呢?
丝丝点点计算 偏偏相差太远 兜兜转转 化作段段尘缘
以至于有人说“刘以达写的歌,只人黄耀明才能诠释”。
港台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流行歌曲,曲写得好,词也非常棒,如:这纷纷 ...


达明一派也是我的至爱之一啊。。。。一直觉得他们真的是才华横溢、又带着唯美甚至一点迷幻,达明诞生于对于香港前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1984年,到了《我等着你回来》与《你还爱我吗》时期,所印证的是当时港人的矛盾、疑虑与猜疑,抑或是对所谓末世的阴影。而到了《意难平》时期,地暂且跳出时政题材而以描写肉欲与爱情为大前题的《意难平》,是达明的一个缓冲区,所打造出的是乐迷心目中达明最唯美最糜烂的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和那张充满反叛的《神经》是我最爱的两张达明。。。。。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4 10:45 PM
原帖由 HiFi123 于 2008-11-4 03:04 PM 发表
女歌手里面林忆莲很是喜欢,越到后期的歌越好听,当然李宗盛的功劳大大的有陈椒桦也不错,可惜家中巨变,整个人已经自闭,可惜了一个实力歌手。 陈洁仪的声音很好,可惜也不唱了
男歌手嘛俺喜欢的居然也是以台湾的 ...






我倒是比较喜欢前期的林忆莲。。。。


一、85-88年的忆莲 新力唱片公司
初出道的忆莲总的来说走的带点叛逆的日本偶像路线,这段时间的唱片是[1985_林忆莲(粤)][1986_放纵(粤)][1987_忆莲(粤)],虽然大部分是改编歌,但旋律比较符合东方人味道,年轻的忆莲唱着这种清新少女味的歌曲虽然唱功还不够成熟,但声音的表现还不错。最让人有深刻印象的是忆莲有着和日本女星田中裕子(“阿信”的扮演者)一样的单眼皮!这让大家很快记住和接受了这个唱歌的林忆莲(也是电台的“陆一一”)。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最后一张可以看做是早期和全盛时期的一个过度,但其实相当精彩,这张大碟里的忆莲开始学会建立自己独特的忆莲风格,各种乐风开始出现和融合,封面上的忆莲在盛开她的妩媚和性感,忆莲的独特女人味开始散发出来。“滴汗”“最佳男主角”“不醉夜”“下雨天”“命运是否这样”都是很出色的作品,特别是“不醉夜”,迷乱的气息和音符在肆意的流动,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滴汗”中的忆莲确实很SEXY,虽然LESLIE后来在那张著名的[SOLUTE]里也翻唱了此曲,但并不防碍忆莲的演绎在我心中的地位,LESLIE的翻唱只是让这首歌有了两个经典的版本,一男一女,一样的曲调,两样的性感!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4 10:50 P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4 10:46 PM



华纳时期的忆莲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期,都市触觉3步曲和过渡性的[疯了梦了倦了]及艺术性集大成的[野花]是忆莲创作欲望最旺盛的一个时段的作品!随着ALAN、LESLIE等巨星的退隐,使忆莲等一批新锐走到了乐坛的第一线,对事业的把握和进去心使忆莲的天赋在新制作人伦永亮、DICK LEE、许愿等的打磨下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忆莲迅速以新都市女子的形象和歌路脱颖而出,填补了巨星离去后留下的真空。忆莲的表现初俱大将风范,不仅在歌坛地位上成为真正的一线歌手,而且在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上都给当时的香港乐坛带来了新的风貌。
都市3步曲为忆莲成功树立了都市新女性的形象,在商业和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功。在今天看来,仍是出色之作,也是很都老歌迷最怀念的一段忆莲。忆莲的形象多变,如果说阿梅是百变的话,忆莲就当是99变,宜静宜动的忆莲成为乐坛最受瞩目的女歌手,连同忆莲的特有的单眼皮也改变了人们审美的标准。在音乐的风格上开启了香港乐坛和国际化接轨,JAZZ、BLUES、SOUL等音乐类型的大量引入使香港乐坛摆脱了以往以乐曲小调为主的乐风。音乐呈多元化,大众对各种音乐的接受能力还是增强。乐坛百花齐放,一片繁荣!
作者: jp    时间: 2008-11-5 09:00 AM
香港在造星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就那么一个城市,和广州差不多大小,竟然可以容纳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星,最后还能把影响力辐射到内地、台湾、韩国,甚至日本!
作者: jp    时间: 2008-11-5 11:23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8-11-4 10:25 PM 发表


丹尼仔我也很喜欢,丹尼总给我一种紫色的高贵和忧郁,可惜了。。。许多朋友喜欢丹尼的慢歌,其实丹尼的劲歌一样出色,比如《神仙也移民》里面的“好想见面”、《一生何求》里面的“HOT NIGHT”等等。。。。丹尼的 ...

陈百强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歌手。陈百强的好歌实在太多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精选集并不能完全囊括他的好歌。例如《梦里人》专辑中的《挥不去的你》、《地下裁判团》(改自英文歌《it is sin》)。这张专辑中的《水手无语》是改编自日本歌,除陈百强外,张学友和杜德伟也有各自的演绎版本,张学友的应该叫《沉默的眼睛》。
陈百强在华纳和DMI唱片公司呆过,最早是在华纳,像早期的《偏偏喜欢你》、《今宵多珍重》、《涟漪》等。87年陈百强的好友潘迪生开了DMI,陈百强便友情过档。我认为陈百强在DMI时期,所演唱的歌曲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内涵更好,更值得回味,像《梦里人》、《烟雨凄迷》、《我的故事》、《错爱》、《从今以后》、《无声胜有声》《昨日近日明日》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在1989年左右,陈百强再次回到华纳,但我感觉这时他的声音条件有所衰退,所选的歌曲也没有以前好了,例如《天生不是情人》、《对酒当歌》、《一生不可自决》、《试问谁没错》等,这样与谭、张二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 本帖最后由 jp 于 2008-11-5 11:36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5 11:46 PM
曾经打动我的歌曲之————————吴国敬之《我说过要你快乐》





今晚想起听这位歌手的唱片。。吴国敬。。不知大家还有无印象呢?,,最早认识他是凭借一首《我说过要你快乐》。。至今这首歌都是我比较中意的,当年读书时还凭歌寄语在学校电台给同学点播过这首歌。。即使现在听起来仍不胜唏嘘啊。。。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吴国敬也算是一位有才华的创作歌手,他给许多歌手写过曲、做过词,自己也是夹band出身,据说后来还收了谢霆锋做徒弟,吴国敬曾参加1985年新秀歌唱大赛,可惜落选。但于1986年被唱片监製赏识加入百代唱片,1987年推出首张唱片《玩火》,这张唱片反映不是很大,不过玩火这首歌就在今年出的《大串烧》中还有收录了一个remix版本。。吴国敬应该在香港乐坛算是一个摇滚青年了。。但没想到他的一首不算是他主流风格的《我说过要你快乐》会唱的这么真挚感人。。。而到了90年代初期,吴国敬处于事业高峰期,他更以《我说过要你快乐》这一曲,夺得不少奖项,其专辑《Gemini Dream》销量达到白金数字,是他唯一一张销量最理想的专辑。。。专辑里面的那首《Nancy》也属上乘之作还有那首《快些》一首不错的硬摇滚的佳作,事实上吴国敬还有不少佳作,比如1989年《摇摆这东西》大碟里面的《心病》。。如果说《我说过要你快乐》是一首真挚、朴实的真情打动人,而林夕作词的《心病》则是一首反映那个时期人在恋爱中患得患失的佳作,对心理的刻划微妙深刻,那个时期的林夕确实有才。能写出如此细致入微刻划深刻的佳作“点起香烟侵蚀年华  灿烂尽时随处躺下
烧伤的烟灰上乱爬   似是挨尽我的旧爱吧”。。“繁华突然暂停是生气吧  推窗远望算是烦厌吧  从前大谈未来是否想到  活到今晚竟已无说话”。。。。1993年与EMI满约后转到星光唱片,转投新唱片公司推出首张专辑《想飞》,口脾不俗,但似乎不好卖。然后由于星光内部的问题,他又转投正东,期间还学习了作词作曲。。。在正东就反映平平了。。只推出过《《吴国敬的主题曲》一和二。。。就消失了,最近一次听说是在北京奥运前由吴国敬作曲、向雪怀填词的《奥运北京》,成功击败全东南亚300多首创作人所提交的歌曲,早前由08年北京奥运会筹委会,挑选成为北京奥运宣传活动主题曲。而谭咏麟将会担任这首歌的统筹,并希望找李克勤、刘德华、内地及台湾的歌手合作演绎。 从这一点也印证了他的创作实力,我想以足矣。。。。。。


我说过要你快乐。。

作词:向雪怀 作曲:伦永亮 编:Day Leung

生命似 无数连续细小故事
即使伤心了一次 再有更多梦儿
想着你 才会明白许多世事
得不到的一些爱 却永远埋藏深处
今天生活似写意 我也似忘掉往事
你那影子退出了 谁人知 在我心中的爱意

我说过要你快乐 让我担当失恋的主角
改写了剧情 无言地飘泊
我说过要你快乐 换你一生开心的感觉
原谅我 原谅我 求原谅我

今日我 还有许多许多故事
当中一位女主角 与你有些相似
消逝了 时间磨灭许多往事
得不到的一些爱 却永远埋藏深处
今天生活似写意 我也似忘掉往事
你那影子退出了 谁人知 在我心中的爱意





心病

作词:林夕 作曲:徐日勤 编曲:Fabio Carli

繁华突然暂停是生气吧
推窗远望算是烦厌吧
从前大谈未来是否想到
活到今晚竟已无说话

点起香烟侵蚀年华
灿烂尽时随处躺下
烧伤的烟灰上乱爬
似是挨尽我的旧爱吧

前夜二时未曾在家里吧
当然说是探望朋友吧
然而近来未来什么境况
现已不再需要回报吧

不必解释 不是调查

隔膜令人 难以听下
即使讲的都是实情
也像假

什么可医治我心病
什么使心灵渐瘦削
将一世追忆各样
来将昨日拼命延长

是怎速即这心病
什么使感情渐变相
不可救药 谁都一齐
唯独你令我脆弱
(情令我自觉脆弱)

front.jpg (75.6 KB, 下载次数: 317)

front.jpg

front.jpg (53.11 KB, 下载次数: 319)

front.jpg

作者: jp    时间: 2008-11-6 09:03 AM
吴国敬当年《玩火》、《酒店大堂》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觉他有点偏离当时香港的主流风格了。
作者: Kandy    时间: 2008-11-6 09:46 AM
有没有听过东山少爷的歌呢
东山少爷是这两年来以广州本土文化为背景创作流行音乐的一位才子,他的《唱好广州》1、2集把传统与现代结合,把流行与文化结合,的确是值得一听。
<肥仔个头>这首歌是昨天晚上无意在广播里听到的。
开始就感觉很有广东气息,那些儿歌的韵味加到流行音乐中,的确让人回味许多。还有广州队,落雨大长堤1973.月光光,照羊城 北京路情缘.......

作者: jp    时间: 2008-11-6 10:01 AM
哈哈,这些歌我也听过,感觉不错,但我也担心这种只固定在“广州本土文化”的模式会限制了东山少爷的歌路。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6 05:25 PM
似乎广州以前出过一些不错的歌手。。比如陈汝佳、林颐好像也是。。不过似乎都未能大红。。。。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6 10:51 PM
还有张萌萌也非常不错。
作者: jp    时间: 2008-11-7 09:19 AM
张萌萌确实不错,有些歌从作曲到演唱都有独特的风格,张萌萌本身的唱功也好。
作者: season713    时间: 2008-11-7 02:40 PM
男歌手比较喜欢张学友、陈奕迅、费玉清
张学友胜在一流的技巧和一流的乐感,嗓音不算完美,但表现力非常强。
陈奕迅也是声音有点糙,好在技巧掩盖了一些先天不足,另外他的声音叙事性非常好,低吟浅唱表达起歌曲的意境非常到位。
费玉清和罗文一样,学院派,声音一流,技巧纯熟,只是曲风不太受当今年轻人喜欢了。
最近突然比较喜欢王力宏,他的音乐活力四射,节奏感强,演唱方式非常的西化,可以说是华语男歌手中唱法比较先进的,只是他在中国风和hip-pop之间摇摆不定,当年一度想走黑人音乐的风格,无奈华语市场接受不了,最终还是回到中国风上来,耽误了大好年华,有点可惜。
大陆男歌手比较喜欢韩磊,有技巧,声音有力度,非常的man,有点像迈克尔波顿。满文军也不错,声音很好,技巧不错,就是败在他比较朴实的外表,怎么包装都没有“星”味。
女歌手,喜欢蔡琴、王菲,这2个就不多说了
张惠妹当年不错,不知道现在声音为什么这么暗哑,估计是发声不科学唱坏了嗓子。华语女歌手声音普遍缺乏力度,不知道是否和亚洲人的体质有关。
另外非常喜欢彭佳慧,声音与张惠妹类似,但嗓音条件比张惠妹好太多,光滑而有金属感,可以说是非常成熟性感的声音,而且此人演唱会比CD还要好听。
所以女声还是倾向于欧美歌手,因为欧美流行歌曲唱的好的实在太多了,当年唱《珍珠港》主题曲的费斯。希尔,声音就相当有力度,至于那三大流行天后,就更不用说了。
作者: jp    时间: 2008-11-7 03:07 PM
赞同楼上的观点,就流行音乐而言,我们的女歌手与欧美歌手相比,在声音的厚度、穿透力、明亮度、高亢性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可能是人种的关系吧。外国的女歌手中,我比较喜欢CELINE DION,97年时也是我首先提倡用她的《THE POWER OF LOVE》来试音。
作者: season713    时间: 2008-11-7 03:27 PM
国内的流行音乐为什么不行,就是因为没有一套成熟的流行音乐演唱理论,现在很多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教师,本来就不是从事流行音乐演唱的。有的是唱美声没有唱出来的,有的是唱民族没有出路的。
没有成熟的方法和理论,就不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歌手。甚至一些所谓的教授,翻译国外的资料都译不准确,我记得曾经读过一本天津音乐学院一教授写的《流行音乐演唱技巧》,上面讲到所谓的“关闭唱法”,讲到软腭和声带的配合,要达到所谓“关闭”的状态,高音才能漂亮,当时我是一点不理解,声带都关闭了,还有声音吗?后来看到另外一片说流行音乐演唱的文章,作者当年也为“关闭”所困惑,后来读了国外的原文以后,才知道这关闭原词是close,这close的字面意思可不就是关闭吗?后来作者请教了一些老师才知道,这个close应该翻译成“掩盖”,这就很好理解了,美声唱法里常提到的掩盖!!
真是汗啊,国外起源的东西,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还真容易被误导啊。
就像当年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时候有个软件术语 handle,被国内译者翻译成“句柄”,其实就是指事件的处理过程。。。。。
作者: Kandy    时间: 2008-11-7 03:30 PM
请JP兄介绍一些好听的外国流行歌给大家拉
作者: jp    时间: 2008-11-7 03:45 PM
好多呀,我觉得CELINE DION的歌曲比较容易被一般的中国人所接受,可以先从她的《十年精选集》开始,每一首都很动听,另外SONY、UNIVERSAL、EMI公司都出有给自旗下歌手的精选集(指那种一人一首或几首热门歌曲那种),只管放心去买。这两张CELINE DION属于必买精品。

[ 本帖最后由 jp 于 2008-11-7 03:47 PM 编辑 ]

om-Celine_Dion11.jpg (4.25 KB, 下载次数: 309)

om-Celine_Dion11.jpg

061263_8.jpg (7.09 KB, 下载次数: 283)

061263_8.jpg

作者: chengshuang    时间: 2008-11-7 06:10 PM
CELINE DION,我的最爱!还有《FALLING INTO YOU》专辑,一首《ALL BY MYSELF》绝了,唱出了孤独者的心声!

还有Sarah McLachlan,那首《Angel》更绝,简直是万听不厌,甚至有想哭的感觉(如果看过电影),到时准备带上这张CD去老梁那试机,呵呵!

外文的好歌还有好多好多啊!
作者: jp    时间: 2008-11-7 10:13 PM
感觉外国流行歌曲比中国流行歌曲更大气一些,而法语歌曲也很好听的,非常优美委婉,无愧于“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语言的称号”。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10:58 AM
作为发烧友,喜欢听流行歌的话,当然希望唱片的录音质量好,但实际上很多流行歌碟的录音都很一般,我听了这么多流行歌碟,选择了这么几张,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大家不妨都上自己的心头之好。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11:15 AM
第一张是巫启贤的《太傻精选》。这张碟里,歌很动听,巫启贤演绎得也是七情上面,唱功一流,我仿佛能看见他演唱时的表情!这张唱片的中频比较厚实,高频不刺耳,音场较宽,声像定位比较清晰实在。

wqx.jpg (199.83 KB, 下载次数: 368)

wqx.jpg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11:38 AM
第二张就是张国荣的《SALUTE》了。这张专辑评价很高,这是网上的一段评价:http://www.lesliecheung.com.cn/article/music/view-626.html

网上另一段评价:一种伤感,痛苦却不失凄美,那份美,绵绵地沉睡于回忆;有一种歌声,能穿透时光的冰墙,透进心底,唤醒记忆,它本就属于这记忆,属于这伤感中的美。这歌声便是哥哥的《SALUTE》。
这份专辑是新艺宝公司在1989年为哥哥出的。专辑中包括了《童年时》、《但愿人长久》、《纸船》、《明星》、《从不知》、《滴汗》、《漫天风雨》、《这是爱》、《雪中情’89》、《似水流年》十首歌,全部都是哥哥翻唱的经典老歌。悉心听来,歌曲中平稳、多情,浅唱低吟的风格让哥哥演绎得入木三分,而哥哥沉迷浓酽的嗓音也在这些老歌中得以张扬,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闭上眼睛,让心灵畅游于《SALUTE》中,很容易便能感受到《童年时》的神往,《但愿人长久》深情,《纸船》的期待、《明星》的迷惘,《雪中情’89》的纯情,《滴汗》的性感,《漫天风雨》的温柔,以及《似水流年》的怀旧。特别让人难忘的是,有一种情感,始终贯穿于整张专辑中,那便是淡淡的忧郁。在这黯淡愁云中,我品味了《似水流年》中的怅然若失、《纸船》中的欲语还休;感伤于《但愿人长久》中的默默祈愿,《从不知》中的蓦然回首;恍惚于《明星》中的彷徨迷惑,《漫天风雨》中的深情款款。即使是《滴汗》这样一曲充满了诱惑的情歌,都飘忽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煎熬
夜深时,独听《SALUTE》,沉眠于记忆中的情感会不自觉地被歌声唤醒,旧时的点点滴滴,一种颜色,一种气味,一个单纯明净的笑容,都会于脑海中不经意间苏醒,让人在歌声中感动,在伤感中沉醉。
能把伤感变成美,变成一种沉醉的,一直以来都认为只有哥哥,而这张《SALUTE》,更是把这种伤感之美张扬到了极致。专辑中《漫天风雨》、《似水流年》、《但愿人长久》有很多人曾经翻唱过,可是真正能唱到让人心醉神迷,笑亦流泪,哭亦沉醉的,只有哥哥。哥哥的歌一直都是多元的,时而浪漫,时而洒脱,时而妖娆,时而多情,可是不论是这张翻唱的《SALUTE》还是后来完全出自于自己的《红》、《大热》等等,他歌声中的那份淡淡的伤感与优雅,始终都不曾改变过,这也是别人所无法模仿的。
“当你见到天上星星,可有想起我;可有记得当年我的脸,曾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当你记起当年往事,你又会如何,可会轻声凄然唉谓,怀念我在你心中照耀过?”
现在说起伤感与忧郁,显得是那样的残酷,可正是这份伤感,正是这份忧郁,打开了我们情感的阀门,震撼了我们的心,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享受,在我们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与我们的青春融在了一起,永远无法抽离。多年以后,当我们回过头再听这份《SALUTE》,再次融入哥哥情深几许的歌声中,记忆的门还会为之敞开吗?留于我们心中的哥哥,将会是怎样的一副容颜?我们今日的沉迷、悲痛与怀念,历经时光的洗礼,又将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光景?
当红尘掠过,芳华渐老,记忆中随风飘散的是浮尘,是世俗,而沉淀下的,是凄美,是精髓,是《SALUTE》,是张国荣
现在说起伤感与忧郁,显得是那样的残酷,可正是这份伤感,正是这份忧郁,打开了我们情感的阀门,震撼了我们的心,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享受,在我们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与我们的青春融在了一起,永远无法抽离。多年以后,当我们回过头再听这份《SALUTE》,再次融入哥哥情深几许的歌声中,记忆的门还会为之敞开吗?留于我们心中的哥哥,将会是怎样的一副容颜?我们今日的沉迷、悲痛与怀念,历经时光的洗礼,又将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光景
当红尘掠过,芳华渐老,记忆中随风飘散的是浮尘,是世俗,而沉淀下的,是凄美,是精髓,是《SALUTE》,是张国荣。

我用的是黑胶版,从录音质量来说,这张碟声音有些硬,也不算很细腻通透,不过张国荣的嗓音质感还是录得不错的,只要听听第四首《明星》,你会发现哥哥的嗓音竟是这样厚实真切,仿佛就在你面前吟唱一般!

zgr.jpg (53.04 KB, 下载次数: 377)

zgr.jpg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01:34 PM
第三张是林子祥《影视金曲16首》。我觉得这张碟的录音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略低于巫启贤那张。不过这张碟里面的第一首《长路漫漫伴你闯》是一定要听的,开头的大鼓可以测试系统的低频量感和冲击力,系统好的话还能感受到鼓皮振荡的余波。歌曲过门的连续电子鼓不仅听起来很过瘾,也可以测试低频的瞬态。

lzx.jpg (53.78 KB, 下载次数: 406)

lzx.jpg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1 01:46 PM



怎么可以忘了这张呢。。。。。。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01:59 PM
第四张是齐秦的《97狼黄金自选集》。个人认为这张碟的录音水准在4张碟中是偏高的,选曲好,演绎也好,很值得拥有。里面的经典好歌很多,像《这一刻我绝不放手》、《无情的雨无情的你》、《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爱情宣言》  、《不如这样吧》等等。要测试效果,可以听听第六首《大约在冬季》现场版的观众欢呼声所形成的包围感,还有鼓声的运行轨迹。第13首《夜夜夜夜》更是一定要听的,这首歌曲的录音电平比较大,人声能量充沛,配器数量多,如果系统的失真偏大或者背景不够宁静,就会有毛躁、“堵塞”(太多东西一起发声,系统似乎容纳不了)之感,一试便知,非常灵验。另外,歌曲中还有丰富的低频“暗涌”。如果你的音箱低频不行自然放不出来,即使能放出来了,如果你的功放控制力不行,或者摆位不好、房间声学条件不好,低频就会轰隆一片,满屋子都是,所以能播好此曲乃是对系统的一大考验!

qq.jpg (44.11 KB, 下载次数: 385)

qq.jpg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02:03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8-11-11 01:46 PM 发表
2665


怎么可以忘了这张呢。。。。。。

哈哈,真的差点忘了,记得96年头一回听到便立刻给迷住,里面的演唱、歌曲和录音均属上乘,当即买了下来。这张碟的录音比较平和、精致,没有什么夸张的效果,但是越听就越有味道。另外,王菲那张《天空》也是不错的。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1 02:14 PM



这张也不错,录音很开扬且细腻,整体听起来没有什么毛躁的感觉比较平和,由于乐器多,定位也不错,声场也很开阔。。。。。最主要的里面的歌也很好听哦。。。。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1 02:19 PM
好,有空搜搜这张碟。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3 11:35 PM



   推荐关淑怡的一张,其实许多人都喜欢关淑怡的比如《冬恋》、《难得有情人》这些专辑,其实在关淑怡的专辑里面,还有这张不得不说,这张也是一张翻唱专辑,可是翻唱的很有水准,私下觉得这张《Ex' Shirley Kwan All Time  Favourites》和张国荣那张《Salute》就翻唱的水准来说可以被誉为香港中文乐坛两大翻唱专辑之一,当然还有一张《致敬大碟》也不错,但那张是刘美君、卢冠廷等人的合集走的爵士路线,和这两张不可同日而语。。。。

   关淑仪早期以偶像歌手身份出道,宝丽金希望以她代替当时退出歌坛的陈慧娴,在经过“难得有情人”“夜迷宫”“爱恨缠绵”等歌曲的走红之后,关淑仪渐渐开始摆脱偶像地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她有这一把相当别具一格出色的声线,给人的感觉并不是结结实实发出来的,而是很不经意的飘出来的,很有些虚无缥缈的迷离色彩。当她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特色的时候,这张代表歌手演唱功力和个人风格的翻唱专辑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张专辑中最为有名的作品可能就是起首的那首“忘记他”了,本来是邓丽君用她甜甜腻腻的声音演绎一首中规中矩的哀怨情歌,给关淑仪唱来才真正显出神韵,在王家卫的“堕落天使”中也选择了这首歌做配乐,当酒吧中响起“忘记他”的时候,此情此境一下子就把整个人完全罩住,这首歌的选用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专辑中有2首合唱歌,分别是与宝丽金的2位大哥大合唱的,一首是由谭咏麟参与合作当年他自己的“唱一首好歌”,谭咏麟的声音温暖而醇厚,关淑仪的声音轻灵中透着一丝冷艳,阴阳相济,配合天衣无缝;另一首是和张学友合作的“问”,张学友的声音低沉而实在,关淑仪的声音高佻而有些需无,一虚一实,相得益彰。(说开一点,结合日后和黄耀明的那首“万福玛丽亚”,关淑仪的可能是香港歌坛最善于和男歌手合唱的女歌手了)

  很巧的是,这张专辑里面,她也翻唱了张国荣在《Salute》里面选过的“这是爱”,当然也就很自然地会去做一个比较。对她来说,选唱这首作品简直可以说是“双份珠玉在前”。;-)张国荣的版本是沉到底,而关淑仪的版本是飘到顶,2人用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各走2个极端的方法来演绎同样的一首作品,但竟然都能将那种醉生梦死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实在是难分高下,只能各打100分。更令我吃惊的是,专辑中她还翻唱了张国荣的经典作品“拒绝再玩”,总所周知,张国荣就是靠着这类不羁的快节奏作品走红的,谁曾想关淑仪的版本竟然更胜一筹,把那种都市青年看似放荡不羁,实则内心空虚苦闷的感觉用她那种迷幻的声音和那种看似一切都轻飘飘无所谓的唱腔唱得入木三分,相比之下,张国荣的版本只能说热闹有余,浮于表面了。

  专辑中最为出彩的作品还算是那首“深夜港湾”,制作人非常别出心裁的在左右声道分别用她在2个音域唱的混合,一高一低,到高潮部分才并为一个声音,听觉效果相当好。那种“长裙随急风飞舞似浪漫,却在别时人渐散,黑色丝巾,风中飘满寂寞,荡入这港湾;随霓虹千盏风里我读站,远望渡轮随浪去,身边呼呼北风,已经不感觉冷,今晚最冷已是我心间。”的凄冷、孤清、决绝、寂寥都随着歌声飘入听者的心底,回味无穷。

  纵观整张专辑,除了“李香兰”略逊于学友的原版本,其他都有青出于蓝的表现。关淑仪的个人风格相当之浓厚,一方面归功于她独一无二的声线、唱腔和她对歌曲炉火纯青的拿捏,另一方面10首作品在编排上的改编也是功不可没,事实上,这些改编人都是乐坛鼎鼎有名的人物,正是他们为关淑仪度身定做的这些编排,才最后成就了这张值得在整个中文乐坛被永远记住的出色专辑。
  这张专辑虽然当初的销量并不算很好,知名度也不高,但有趣的是,1997年宝丽金在那个开热热闹闹再版专辑风潮先河的“88极品音色系列”中,第一批就再版了这张专辑。联想到华纳也为林忆莲再版了当初销量奇惨的“野花”专辑,似乎用事实在告诉我们,一时的销量和流行实在说明不了什么,真正的好东西在岁月流逝中自然会沉淀下来的。说句大白话就是,别以为唱片公司都是傻子,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拥有的东西哪些是宝贵的财富,哪些是骗钱的垃圾。:-)


唱片名称: EX' All Time Favourites
唱片公司: 宝丽金唱片公司
歌曲曲目: 10
唱片编号: 527309-2
发行年度: 1995-02-28
唱片类型: 粤语专辑

01 忘记他—改编:Donald Ashley
02 梦伴—改编:刘志远
03 唱一首好歌(关淑仪、谭咏麟)—改编:徐日勤
04 把歌谈心—改编:林慕德
05 李香兰—变编:刘诺生
06 这是爱—改编:林敏怡
07 深夜港湾—改编:杜自持
08 问(关淑仪、张学友)—改编:苏德华
09 印象—改编:杜自持
10 拒绝再玩—改编:Donald Ashley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3 11:54 PM


打动过我的专辑之潘美辰————————是你


  这张专辑一直我都是爱不释手,最早购买的是磁带,后来终于买到台湾原版唱片,这张专辑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不说当年《我想要有个家》在校园疯狂的流行程度,单论这张专辑的制作和选曲都可以被誉为经典,里面十首歌可以说首首珠玉,基本不用快进,且台湾版的录音还不错哦,即使现在听来音质也比许多现在出的流行唱片耐听。。

  里面除了收录风靡全国的《我想要有个家》之外,主打歌《是你》也不错,潘美辰那种带点冷漠阳刚的声音唱情歌倒不会让人觉得冷反而是冰冷中饱含的热情和真挚,真觉得有点奇怪。。。。听她的情歌总会让人想起一袭黑衣冷傲的潘美辰,仿佛是在用歌声唱出心中的情感,真情而不世俗。。。


发行年代:1989

发行公司:台湾蓝白唱片

曲目:

01-是你

02-我想有个家

03-舍不得你离去

04-我不能想你

05-只要一丝温柔

06-我不愿

07-我往南方去

08-我想有个家(自弹自唱)

09-痛苦是你孤独是我

10-请你试着了解我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4 12:09 AM



曾经打动我的专辑之张国荣——————————1987Summer.Roma

  这张专辑的名气太大了,我私下觉得如果评选港产十大经典唱片,这张很有实力入选哦,作为一张专辑这张专辑简直就是一张精选集,除了歌曲好听之外,张国荣的演绎也很精彩,比如那首《倩女幽魂》。。一开声就给人一种苍凉萧瑟之感,曲中的吉他也很好听,哥哥对此曲的把握相当好,“一丝丝梦幻般风雨,路随人茫茫。。。。”一分萧瑟、时过境迁之感油然而生。。。真不知现在这些作词的怎么就做不出这么有意境的歌词了呢?快歌中我喜欢《无心睡眠》和《妄想》,前者自不必说,当年风靡全城,也是当年的年度金曲,《妄想》曲风明快上口也属佳作,而里面那首《情难自控》。。性感的色士风、性感的嗓音,舒缓的道来很容易让人沉沦、迷醉。。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4 12:25 AM



曾经打动过我的专辑之Face to Face————————————情迷Milano

  这个组合名气倒是不大,组合成员是两个女生,分别叫吴少芳、蔡惠玲,她们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嗓音,轻盈、洒脱,仿佛如穿梭在都市中的精灵,Face to Face于1990年底组成但出过三张专辑就销声匿迹了,很让我惋惜,不过也属自然,在那个年代竞争太激烈了,而一对弱女子想杀出重围确实不现实,她们的三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张,里面收录了她们的经典名曲,比如那首我最喜欢也是她们名气最大的《情迷Milano》。周礼茂做的歌词太优美了,整首歌充满欧洲异国风情,听起来犹如微香扑面,Milano,意大利语“米兰”之意,也许是对欧洲情怀的写照吧....Face to Face的歌没有任何刺激性的节奏,即使快歌也是,也许只能叫轻快,比如那首《继续跳舞》,而《绝代卡门》也属一首曲编皆佳的作品。。。专辑里面还有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听起来很有意思。。。


情迷Milano


作曲:Davis/Beennu/Uozumi 作词:周礼茂


依依心想起你 幽幽的古典气味
曾在梦里倚在花街下 回味仍令我心静死
灯影中缤纷美 衣香飘洒轻扑鼻
人独处咖啡座心昏睡 迷梦里仿佛是你
爱上Miano 梦在浪漫街道
啖着Cappucino拥抱你
爱上Miano 梦幻独自编造
但愿梦内倾慕只有你

翩翩的欧洲空气 轻轻的牵起旖旎
怀念是你相伴拥抱夜 迷漫同在看小雨飞

风舍不得推醒我 心痴痴的飘堕
凝望大理壁上的俏像 仍是你依依绋掠过
爱上你Miano 梦在浪漫街道
啖着Cappucino拥抱你
爱上你Miano梦幻独自编造
但愿梦内倾慕只有你


曲目:

1991

Golden Pony

午夜节目
情迷 Milano
Falling In Love的女子
他是谁
继续跳舞
是意外还是爱
绝代卡门
在那遥远的地方
倾倒从生
追梦
情迷Milano(Radio Mix)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4 12:28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4 09:07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8-11-13 11:35 PM 发表
2676


   推荐关淑怡的一张,其实许多人都喜欢关淑怡的比如《冬恋》、《难得有情人》这些专辑,其实在关淑怡的专辑里面,还有这张不得不说,这张也是一张翻唱专辑,可是翻唱的很有水准,私下觉得这张《Ex' Shirl ...

这张关淑怡的翻唱专辑我手头上也有,听过一遍,没什么感觉就放入冷宫了,而且当年我也不怎么喜欢关淑怡对《忘记他》的演绎,还是喜欢邓丽君的版本多一些,现在听了Z版的剖析,倒是要好好拿出来再听一遍了。关淑怡我还有她的精选,是96年时88系列的,基本上她的好歌都收录了,例如《星空下的恋人》、《爱恨缠绵》等,很有味道,越听越有味道,特别在昏暗的灯光下去听。讲到有韵味但又名气不大的歌手,Z版有留意到蔡国权吗?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4 09:11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08-11-14 12:25 AM 发表
2679


曾经打动过我的专辑之Face to Face————————————情迷Milano

  这个组合名气倒是不大,组合成员是两个女生,分别叫吴少芳、蔡惠玲,她们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嗓音,轻盈、洒脱,仿佛如穿梭在 ...

FACE TO FACE的歌我听得很少,只有一首歌词中老是出现“FACE TO FACE”的还有些印象。说道女子乐队,我倒是对梦剧院印象深一些,像《四分三日》、《飘去夏天》、《天生一对》等。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4 12:47 PM
原帖由 jp 于 2008-11-14 09:07 AM 发表

这张关淑怡的翻唱专辑我手头上也有,听过一遍,没什么感觉就放入冷宫了,而且当年我也不怎么喜欢关淑怡对《忘记他》的演绎,还是喜欢邓丽君的版本多一些,现在听了Z版的剖析,倒是要好好拿出来再听一遍了。关淑怡我 ...


美丽安唱机搭配音乐之旅 ECI-3推AE、单拿放冬恋这首歌很毒的。。。。。让人一听中毒。。。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4 12:52 PM
原帖由 jp 于 2008-11-14 09:07 AM 发表

这张关淑怡的翻唱专辑我手头上也有,听过一遍,没什么感觉就放入冷宫了,而且当年我也不怎么喜欢关淑怡对《忘记他》的演绎,还是喜欢邓丽君的版本多一些,现在听了Z版的剖析,倒是要好好拿出来再听一遍了。关淑怡我 ...


蔡国权喜欢一些歌,这个人其实很有才华的词曲皆佳,除了自己唱歌之外,还给其他歌手写了不少好歌,声音也不错,只是可惜。。蔡国权的作品我觉得时代气息很浓,这个不是时尚而是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比如听一下《尽叙心中情》。。。仿佛时光倒流。。我还喜欢他的诸如《最后的一班渡轮》、《烽烟情焰》、《怀念你一世纪》。。。。等作品。。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4 12:57 PM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4 12:59 PM
哈哈哈。。没想到JP版主居然还知道梦剧院呢,有点意外。。这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女子组合。。。。当年由一首《红天灰雨》入道。。。

梦剧院我觉得有点民谣的感觉,和Face to Face比起来少了一分都市气息多了一分淳朴。。。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14 11:24 PM
大家来谈谈齐秦,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了。
齐秦的叛逆和狂野之中总是渗透着成长的孤独和流浪的荒凉。
    出版《纪念日》时,他减少了对无助的年少情怀的渲染,代之以冷静的无力感:面对庞大的世界和纷纭的苦闷,任何个人的努力都是微弱的。但是,人类可以用自由的心灵超越凡俗的种种。
    《纪念日》是齐秦音乐生涯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专辑,音乐中也充满了最多的激情和创意。同时,这又是他音乐风格转变的分水岭--纯粹的民谣与摇滚逐渐融合,乡村摇滚的分量逐渐加重。于是,歌曲变得更加质朴有力,简洁的歌词也更加意味深长。
     《纪念日》把齐秦从优美简单的民谣中解放出来,开始拥有了飞鸟的开阔眼界和野马的矫健狂野。比如说在神秘旷远的《战鼓》中,吟唱已不是那么重要,只是乐器的一种。另外,《荒》激越狂放的摇滚节奏和情绪,《飞行鱼》机械而沉重的节拍,《虹》凄美忧伤的梦幻感觉,《纪念日》深邃且充满归不去的惆怅与感喟的内涵,《在遥远的天空底下》中远隔万水千山的呼唤,《思念是一种病》里宿命的凄凉美丽、执著的无悔痴情......专辑中的每一首歌都有独特的魅力,让人看见一个成熟而理智的齐秦的各个侧面。
     正因为《纪念日》,齐秦在歌坛的地位已经改变:从一个声音优美、情调凄美的歌手,变成拥有独特个性的创造歌手和音乐人。

DSC01344改.jpg (72.47 KB, 下载次数: 316)

DSC01344改.jpg

作者: Kandy    时间: 2008-11-15 10:23 AM
Z版,失恋后有什么歌好介绍听下?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15 12:11 PM
恋爱症候群--黄俊舒
作者: 小肖    时间: 2008-11-15 12:12 PM
齐秦这张也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小肖 于 2008-11-15 12:13 P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5 01:57 PM
原帖由 Kandy 于 2008-11-15 10:23 AM 发表
Z版,失恋后有什么歌好介绍听下?


这个有点难度哦。。我的建议是如果失恋就别呆在家里。。出去玩。。。。。。。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12:41 AM






从今天开始慢慢给大家介绍谭咏麟的中文唱片。。从第一张开始吧。。


1979年,就在温拿解散后的第二年,谭咏麟便在宝丽金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反斗星》。封面上的谭咏麟一脸活泼,里面收录的歌
曲也多是节奏轻快,如主打歌《反斗星》《爱在阳光空气中》,除了这两首歌外,我听过得还有《唱一首好歌》和《孩儿》。《唱一首好歌》曾在97年的金曲回归演唱会上演唱过,并有他和关淑怡的合唱版本,是一首歌词比较积极的非情歌,而且在编曲形式上很有独到之处(不知道最初在专辑里是怎么编曲的)。而《孩儿》无疑是这张专辑里的最佳作 品,即使在谭咏麟整个演唱生涯中,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歌,表达孝心的歌一般就很讨好,再加上简明的吉他伴奏和张弛有力的歌声,并借第三者的劝告表达出来。这首歌获得第一届CR SONG AWARD,是谭咏麟第一首得奖的个人作品。不过整张专辑看来,谭咏麟并没有走出温拿时的形象,没有明确自己的歌路,而且歌曲水平整体不高,只得到了金唱片,这是他唯一一张在香港发行没有获得白金唱片销量的唱片。 。。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6 12:53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12:45 AM





1980年,谭咏麟又继续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爱到你发狂》。在整体风格上仍然延续《反斗星》,不过在选曲质量上有所提高,所以销量
上有所突破。主打歌《爱到你发狂》是一首很没有意义的快歌,歌词简单,曲调没有变化,应该算是谭咏麟几十张唱片里最失败的主打歌。倒是里面的另一首快歌《我爱DISCO QUEEN》更值得一听,尤其是后来收录在宝丽金出的合辑《舞池中》的混音版,更具动感。里面称得上优秀,仍然是几首慢歌,《莫说爱情重》获得了当年的CR SONG AWARD,《相识非偶然》也是经常在演唱会上唱起,还曾被张学友在其爱与交响乐演唱会翻唱过。还有一首《人生满希望》是首很好听的作品,不过我只听过凤姐的演绎版本,没听过alan的,也不知道谁的版本在前。另一首励志歌《成功需苦干》一般。

同年谭咏麟还在台湾推出他的第一张国语专辑《弹起来唱起来·寻找》,里面大多歌是翻唱前两张粤语专辑里的歌曲,并没有什么新意。
还有第二年推出的《你的凝望》也是大抵如此。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6 12:54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12:46 AM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6 12:55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12:50 AM






《忘不了您》是谭咏麟在1981年推出的第三张粤语专辑。前两张大受欢迎的是节奏舒缓的情歌,敏锐的监制和他本人自然能够很快捕捉到
这个信息,并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这张专辑的整体水平自然是大上一台阶。事业的春天即将来临。 《忘不了您》在我看来是一张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专辑。里面的歌曲在演唱上仍显得不足,对于慢歌的处理表现得不够成熟,像《想将来》《情两牵》里面的拖音显然假声运用得不好;而快歌方面,一个是因为创作的关系,历风、泰迪罗宾等人创作的大多是80年代初期比较风行的轻快节快的作品,这样的歌曲造就了区瑞强这样的香港歌坛经典人物,但对于谭咏麟并不适合,像在《反斗星》中收录的《爱在阳光空气中》区瑞强也曾唱过(不知道谁的版本在前),但区瑞强纯净的声线演绎比谭咏麟更具有田野气息;再一个就是谭咏麟的演唱并不成熟,经常给人拖沓甚至“发喋”的感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天边一只雁》,其实从词曲方面都是不错的作品,拿给区瑞强去演绎也许更好。

但从总体上看,这张专辑的水准大大超越了前两张粤语专辑,无论是歌曲的选择还是歌者的演唱水准。改编自五轮真弓作品的《忘不了您》是主打歌,也的确是最好听的一首歌,也是第一首标准的伦式情歌,钢琴独奏开场,深情的前段,旋律舒缓过渡到高潮,其实以后的他的不少经典作品都是这样的,如《一生中最爱》《痴心的废墟》等。由于这首歌的经典地位,已成为他的演唱会上必唱歌曲,尤其在1997年的金曲回归演唱会上,听起来更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感。《小风波》改自Air Supply的名曲《out of love》,大概算是他改编歌曲里原唱最著名的了,但这首翻唱歌本身却名气不大。这张专辑被评为81年最佳唱片奖,主打歌《忘不了您》获得第三届CR SONG AWARD(商业电台金曲奖),里面的《想将来》获得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天边一只雁》获得次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奖。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01:17 PM






爱人·女神》是他返港后的第一部电影,同时在1982年4月,也推出了同名专辑《爱人·女神》。由于返港后,谭咏麟一直忙于电影拍摄,在
演唱上并未投入全部精力,而这张专辑的推出从一定意义上只是应景之作,所以只是基本保持了上一张的水准,并未有太大突破,虽然歌曲的选择比《忘不了您》更加成功,但可惜的是谭咏麟的演唱技巧进步不大,《雨丝 ·情愁》这首也是改编自五轮真弓的作品,无疑是里面最成功的作品,简单的吉他伴奏,清脆的雨滴音效,还有谭咏麟深情演唱,将一个雨夜中独立在窗外缅怀失去的爱的男人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柔柔河畔》《无法不想你》《离别酒》也是专辑中的值得一听再听的作品,《将军抽车》则属于带有寓意的歌,节奏轻快但可听性不强。主打歌《爱人·女神》诙谐幽默,也许配着电影效果更好,据说当年这歌红极一时,传唱大街小巷,连当时最红的邓丽君在节目中也被观众点唱这首歌,这首歌入选当年商业电台金曲奖,而《雨丝·情愁》则获得十大中文金曲。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01:20 PM






1983年4月19日,经过全新打造后的谭咏麟推出了全新专辑《春……迟来的春天》。大碟封套上,谭咏麟头戴白色礼帽,双手抱在胸前,信心十足的望着前方,旁边写着个大大的“春”字。的确,年过30的他方才真正攀登上事业的第一个高峰,这个春天来的不可谓不迟。主打歌《迟来的春天》固然是不错的,并同时入选当年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和CRSONG AWARD,然而最优秀的当属《幻影》--这首我的最爱。

《幻影》是谭咏麟当年主演的电影《阴阳错》(一部人鬼情未了类型的浪漫爱情片)的主题曲。一片风沙声扫过耳边,然后在寂静中响起Alan的歌声:“怎去开始解释这段情……”,钢琴声渐起,在错落有致的起伏,歌曲自然过渡到高潮:“幻象似的爱情,埋藏我心深处”,最后在反复吟唱中结束。整歌一气呵成,深情却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而最值得称道是谭咏麟的演唱,我觉得这是谭咏麟唱功走向颠峰的开山之作,而在97年演唱会上,这首歌经过重新编曲,谭咏麟的声线又明显在高音部分有打颤的感觉,听来就没那么舒服了。林敏怡的曲也的确是上乘之作,以及他弟弟林敏骢的词也写得甚是动人。以后在谭咏麟的歌曲词曲名单中,这两人的名字经常出现。这首歌在当时排行榜首位置占据五周,并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

这张专辑里的其他歌曲如《小珊瑚》《我心只有您》也是不错的慢歌,《少爷威威》《天降财神》则延续了《爱人·女神》这样的诙谐幽默的风格,而且同样也都是同名电影的主题曲。

事业的春天在1983年来临,然而真正使谭咏麟走到事业的颠峰,成为香港歌坛乃至华语歌坛一代巨星,还是84年到85年初连续推出的“爱情三部曲”。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6 01:25 PM






1984年是谭咏麟最成功的一年,也是香港歌坛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谭咏麟连续推出两张极其成功的唱片,而香港歌坛也真正走
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以谭咏麟为代表的第二代歌手占据了唱片的主要市场,也占据了年终颁奖礼上的主要奖项。

1984年2月1日,《雾之恋》发行。首先在形象上,第一次完全摆脱了以前的顽皮神色,而转为体现着难以抹去的沧桑和忧郁。里面的
歌也减少了像《天边一只雁》《爱人·女神》这样的诙谐式的歌,而由忧伤的情歌为大多数,并辅以《火一般眼波》《创造命运》这样的
快歌(但这首歌还并没有确定他以后的快歌路线,只是较之以前像《爱到你发狂》这样的歌无论是歌曲本身或是演唱技巧上都有所进步)。

专辑中最好听的歌当属主打歌《雾之恋》,一首翻唱作品。迷雾般的伴奏,从平静的前段直接过渡到澎湃的高潮,显示爱情的波折迷
离。虽然《傲骨》比起《雾之恋》来要稍逊,但其意义却重大了许多,这是谭咏麟第一次作曲的作品,(其实他的第一个曲作是《精工体育
》,是首单曲,作于1982年,但没有正式发行,在《爱人·女神》中他还有首词作《无法不想你》,至于Wynners时期他有没有创作就不得
而知了。而且第一次的作品这么令人满意,而他以前几乎没唱过的这种充满壮志的歌,就是向雪怀的词功力显得差了点,太过直白,没
营造出丝毫意境,尤其是最后一句:讨厌加讨厌,更是让人听来不爽。《爱的替身》和《雾之恋》一样,也是出自铃木之手。《午夜丽人》
是周启生的早期作品,虽然比起他后来给自己的《浅草妖姬》《天使魔鬼混合体》少了很多迷欢色彩,即使比起后来给谭咏麟写的《Elaine》也要差不少,但还是体现出了一些他自己的特色。《创造命运》是名导演黄百鸣(就是《家有喜事》里的老大)作曲,估计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爱是这样甜》很有意思,不仅是歌本身,而且还有词曲编曲,三个人分别叫卢国沾、卢冠廷、卢东尼,都各自在这三个方面算是顶级的人物,把这三卢集合在一起的作品,估计也就只这一个了。《火一般眼波》和《但愿不改变》曾在95年被收录在内地引进的《独一无二》专辑(内地引进的版本改名《情在雪天》),其中《但愿不改变》是李寿全的作品,不过听来一般。剩下的两首歌,《爱火》是与张淑玲(就听过她这半首歌)合唱,《亮了红灯》在谭咏麟的情歌当中显得太过普通了,但分开来看也是精品啊。。。还有首歌则是
上一专辑中的《幻影》同一首歌不同演绎。。。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6 10:00 PM
Z版对谭咏麟真是了如指掌呀,我对那张《雾之恋》也是情有独钟。《爱的替身》、《雾之恋》、《傲骨》、《幻影》都是我的至爱,唱K时是必上的。记得在98年左右出过一张群星向谭咏麟致敬、翻唱他的歌的唱片,其中苏永康唱的《午夜丽人》很有味道!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7 09:30 AM
呵呵。。其实《雾之恋》这张专辑还有一个优点是这张专辑是校长专辑里面难得录音很好的一张,可能是西德制片得原因,这张专辑整体听起来温润细腻,没有火气,平和耐听,后来环球出了一个DCS版反而搞得有点不伦不类,数码味重了不耐听。。。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7 09:37 AM















1985年初的颁奖礼上的丰收并没有让谭咏麟陶醉于成功之中,没过几个月,新专辑《爱情陷阱》推出。这张专辑一改前几张以慢歌为主打
歌,而是重新又以快歌作为主打歌,但快歌质量明显提高。不过,专辑中的歌曲仍以慢歌为主。

《爱情陷阱》延续了上张专辑中《夏日寒风》的成功,继续改编了芹泽广明的作品。在很多演唱会,谭咏麟都喜欢将这首歌和《夏日寒风》连起来唱,不过的确这两首歌节奏、旋律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全场同时高呼“这陷阱,这陷阱,这陷阱,偏我遇上”和“狂呼我空虚,空虚”的场面经常成为谭咏麟演唱会高潮。《火美人》是一首编曲上风格诡异的快歌,原唱是韩国80年代著名的音乐人赵容弼,也是被谭咏麟多次翻唱的歌手,这个版本的编曲显得节奏太过拖沓,而在后来推出的Remix版中更显得强劲。《此刻你在何处》也是芹泽广明的作品,但属于中板节奏的歌,曲调上很有一种无奈的落寞意境,这种风格的歌在谭咏麟的早期作品大概只有《酒红色的心》和这首了。

专辑中的慢歌虽然到现在好象已经不为大多人所知了,但可听性还是很高的,并不比他的名曲《爱在深秋》等差多少。尤其是第二主打歌
《幸运星》,这首歌由杨云骠作曲,向雪怀作词,从我的理解看,这首歌应该是献给他的女友莎莉的(关于他的私生活以后再说),这首歌的成功主要还是曲调的优美,但杨云骠的作品除了也收录在这张专辑里的一首很无聊的歌《恭喜发财》外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也是奇怪,像这样的创作人还有《爱的根源》的作曲陈斐立,陈百强的《念亲恩》的词曲作者杨继兴。这首歌曾在1987年的再续浪漫上演唱,当时全场灯光熄灭,首先是一段谭咏麟的独白(粤语,我听不大懂),大意是感谢莎莉多年来幕后的支持,然后这首歌的音乐响起,然后转换画面,台下一个女的正在偷泣(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莎莉)。还有两首改自铃木的歌曲也是很悠扬的慢歌《最爱的你》和《雨夜的浪漫》,都是适合晚上独自倾听的情歌。再就是林敏怡林敏骢兄弟的作品《情(是永愿着迷)》,和《幻影》一样的凄迷。

专辑中有五首歌是电影的主题曲或插曲,其中《情(是永愿着迷)》和《此刻你在何处》是电影《花仔多情》的插曲,但和剧情关系不大。剩下的三首放在专辑中,我实在觉得有点破坏专辑的整体性,降低了专辑的水准(幸好有其他的歌的弥补)。《花仔世界》没什么可听的,《恭喜发财》也许是因为这张专辑发行在农历新年期间,放进去说不定能刺激当时的销量,不过忘记了专辑的经典性(毕竟是商业社会下的唱片业啊)。而电影《恭喜发财》的插曲《我爱世界》是谭咏麟和一个小孩合唱,有些新意,我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很好,但放在《爱情陷阱》《火美人》这些歌当中总显得不伦不类。

《雾之恋》《爱的根源》《爱情陷阱》这三张连续推出的专辑奠定并巩固了谭咏麟的巨星地位,被称为他反应成功足迹的“爱情三部曲”。在99年香港评选的过去20年的20张最佳专辑时,这三张专辑同时入选。环球(前身即为宝丽金)为纪念这三张专辑发行15周年,还特地组织旗下的歌手推出了一张纪念专辑《谁可改变》,由众歌手分别翻唱这三张专辑中的佳作,其中谭咏麟和张国荣这一对当时的“冤家”合唱了《雾之恋/幻影》。

1985年七月十日,谭咏麟带着这三张专辑的成功,在香港体育馆举办了85超白金演唱会。虽然这1981年,谭咏麟已经成功的举行了个人演唱会,但这次的效应却比以前狂热许多。虽然那年夏天香港的气温颇高,但歌迷的情绪却不断上升。这次热潮一直持续了20天,令谭咏麟打破了当时香港歌星个唱场次的最高记录。在这之前,其实香港歌坛开个人演唱会的并不多,而能连开六、七场的少之又少,从谭咏麟开始,才兴起歌星开个唱的潮流,到现在如果哪个歌星连演唱会都没有开过,或者只连开个三、四场,已经是没有实力的表现了。后来,徐小凤曾在88年连开33年,谭咏麟也曾在87年连开了38场,不过最高记录当属歌神许冠杰的90情怀告别演唱会,连开了40多场。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7 09:41 A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09:35 AM
请Z版继续谈谈谭咏麟后面的专辑,甚感兴趣!另外,我觉得谭的选歌也帮了他许多,例如《雾之恋》由吕方、《爱的根源》由张学友、《爱情陷阱》由张国荣、《雨夜的浪漫》由陈百强、《夏日寒风》由蔡枫华他们分别演唱的话,是不是一样会红?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38 AM
呵呵。。这个问题就像如同校长唱吕方的《你的浅笑》、学友的《忘情冷雨夜》、哥哥的《风继续吹》、丹尼的《梦里人》、蔡枫华的《你的微笑》一样。。。 。。。歌是一方面,但那时校长的嗓音也起了很大的因素,校长那时的嗓音圆润而不失清晰,穿透力很强,还有本身对歌曲的把握,雾之恋和爱的根源非他莫属啊。。。。。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校长嗓音变了,于是曲风也变了。。。。我曾有一次面对校长,请他清唱了一曲“难舍难分”。。呵呵。。。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44 AM










演唱会的大获成功后,谭咏麟乘胜追击,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打造,85年的第二张专辑《暴风女神》在下半年推出。

也许是因为《夏日寒风》《爱情陷阱》这两首取得的巨大成功,谭咏麟在这张专辑中大肆的改编芹泽广明的作品,在总共11首歌曲中,芹泽广明的作品竟然占据了六首,然而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再加上两首改编赵容弼的作品,剩下只有三首原创,比起前面的三张专辑,很明显得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也很自然的降低了专辑的水准。

主打歌《暴风女神》延续了上面说到的芹泽广明的前两首作品的风格,但更为动听,的确能给人暴风般的感觉。特别是高潮阶段,谭咏麟不停顿的连唱,配着仿佛是一阵阵风扫过的音效,而后来出过的一个Remix版当中,这首歌更是长达10分钟,听起来很是过瘾。最后那一句:Lorelei,听起来也很是让人动容。这首歌也是他和成龙合演的电影《飞鹰行动之龙兄虎弟》的主题曲。

而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朋友》是这部电影的插曲,同样也是芹泽广明的作品。歌名叫《朋友》的歌很多,周华健、无印良品、臧天朔都曾经有过这个名字的作品,但风格各异。就我的感觉而言,最豪情的是臧天朔的,最忧情的是无印良品的,最动情的是周华健的,而最深情的则是Alan的版本。这是谭咏麟改编芹泽广明的作品中仅有的几首好听的慢歌之一(虽然芹泽写快歌很照,但慢歌水平的确一般,而他的一些中板歌更是不照),而且这首的确很好。向雪怀的词写得也不错,在他给谭咏麟写的那么多词中算是上乘。这首歌前面很舒缓,仿佛歌者正在仰视星河,缅怀旧事,高潮却是节奏紧凑,犹如情感一时突然迸发,而到最后一句“朋友……”更是给人一种将情感宣泄得痛快淋漓的感觉。

剩下的四首芹泽广明的作品,《命途战士》《午夜骑士》是两首比较一般的快节奏歌曲,主要是在曲调上太过简单,没有什么起伏,甚至给人在念歌词的感觉。《世外情》《你要等我》则是两首慢歌,《世外情》总体太过平淡,而《你要等我》则要动听些,是描述机场别离后,歌者在飞机上的离愁别绪,歌词的主题不错,但词作者向雪怀(又是他)的刻画却太过肤浅,而且曲调上有些拖沓,不过这还好,比较适度,不算很过,remxi专辑《最佳12》里面的另一个版本,竟然长达七分钟,中间的过门就几下简单的旋律,足足“过”了三分钟,实在佩服那个编配者。

两首赵容弼的作品分别是《编织》和《冬之寒号》,从谭咏麟翻唱的几首作品来看,赵容弼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创作人。他的作品曲调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听前面很难想到后面会发展如何。《编织》里我最喜欢那句反复两遍的“算了!我面对!”,仿佛能看穿一个失恋者痛下这个坚定的决心时的无奈心理。《冬之寒号》是我很喜欢的谭咏麟作品之一,虽然我看过很多伦迷的评论中显得好象不怎么喜欢这首歌。这首歌的作词是谭咏麟本人,不过歌词很短,后面都是“嗨呀嗨呀”的,让人觉得有偷工减料之嫌,但我觉得这么长的歌词足够了,因为后面的呼号才是歌曲的主体,前面只是交代了呼号的原因,而且后面的“嗨呀”更是体现谭咏麟唱功的高超。所以我觉得这首歌是一种实力和美感的交汇。

《问》是谭咏麟的老搭档蔡国权--我很喜欢的一个音乐人,代表作《顺流,逆流》《不装饰你的梦》应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作品了,--的作品,蔡国权和谭咏麟的第一次合作在《迟来的春天》中,当时他们合唱了一首《风中劲草》,而直到2000年底谭咏麟的新专辑中依然能看到蔡国权的名字。这首《问》比较一般,不多说了。《楚河汉界》则是元老级的人物顾嘉辉的作品,一贯的大气豪迈风格,很典型的香港古装电视剧的主题曲类型的歌。《吻别》(和张学友的那首著名歌曲除了歌名相同以外没有什么联系)则是隐藏在专辑之中一首最容易被埋没的好歌,林敏怡作曲,文井一作词,感觉是《幻影》《情(是永愿着迷)》的延续,一样的动听,一样的凄迷,个人感觉比张学友的《吻别》更能体现吻别时的伤感场面。。。。

1985年仍是谭咏麟辉煌的一年,各大颁奖礼的仪式上,他总是除了司仪以外上台下台最多的一个人。《爱情陷阱》获得商业电台金曲奖;《爱情陷阱》《雨夜的浪漫》获得十大中文金曲;《爱情陷阱》《雨夜的浪漫》《幸运星》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其中《爱情陷阱》更是同时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奖的金奖。在香港电台举办的“1985年第2届娱乐圈十大当红人物选举,阿伦再次蝉联榜首。而且投他的选票共有2万6千8百多票,占投票数的94%以上,今人惊叹不已。

整体来看,《暴风女神》专辑水准较之前面辉煌的三部曲有所下降,而且也受到不少媒体评论的批评,从年终的奖项评选中就可以看出,获奖的几乎都是因为《爱情陷阱》专辑,但由于属于趁热打铁,所以在销量上是大获成功,商业上的运作是成功的。可是,总是靠着前几张专辑的成功是无法继续朝更高发展的,简单靠这种商业宣传和抓住市场契机,也许能保持几年这样骄人的销量,但无法长期这么顺利,何况歌坛永远都不会是静止的,新人的出现往往是没有预兆的。求新求变,无疑是长葆生机的最佳出路。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多改编还是多创作,改编无疑会缩短制作周期,而且也省事许多,但《暴风女神》专辑受到的许多严厉批评不能不引起注意,而且作为当时歌坛旗帜式人物的谭咏麟也有责任多鼓励本地的创作人和带头创作。这也是以后谭咏麟专辑发展的一个变化。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10:45 AM
我觉得要是像吕方要是在选曲方面下一点工夫,还是有发展空间的,例如那些给张学友唱了的好歌。吕方本来唱得好好的,谁知当年黎小田给他选了一首《爱令我变炭》,当即一蹶不振!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49 AM
原帖由 jp 于 2008-11-18 10:45 AM 发表
我觉得要是像吕方要是在选曲方面下一点工夫,还是有发展空间的,例如那些给张学友唱了的好歌。吕方本来唱得好好的,谁知当年黎小田给他选了一首《爱令我变炭》,当即一蹶不振!


呵呵。。造化弄人啊。。。。有些歌手没怎么唱就很红,有些歌手一直很努力就是半死不活的。。吕方应该算是其中一个了,还有曾航生这些也是。。。其实吕方有许多好歌的。。。可惜了。。。。
作者: 搞搞震,无帮衬    时间: 2008-11-18 10:52 AM
你们都喜欢听香港歌手的
我现在喜欢听linkin park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10:52 AM
喜欢“暴风女神”中的《朋友》、《世外情》、《编织》、《吻别》。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54 AM












《暴风女神》专辑所受到的批评使谭咏麟和他的制作人们必须更认真的对待下一张专辑。因此直到1986年8月份,新专辑《第一滴泪》才面市。不过虽然上半年谭咏麟没有新歌,但每季的季选上,谭咏麟仍从不会空手而归,《朋友》《吻别》和《编织》相继名列其中,使人不得不惊叹他当时的风光。而在这期间,他还录制了日文专辑和三首英文单曲。

《第一滴泪》专辑一改前两张专辑快歌打头阵,并采用了当时并没有很大名气的刘以达的作品作为主打歌。刘以达便是香港乐坛上里程碑式的乐队达明一派中的“达”,是乐队绝大部分歌曲的作曲和编曲。从他给谭咏麟写的几首歌而言,相比起达明一派的歌,无论是曲风还是编配,都算是比较正统了,但比起其他人创作的歌曲来,却又显得很有独到之处。《第一滴泪》是刘以达作品中难得的正统之作,但在副歌部分,仍然可见他的功力,而谭咏麟的演绎也是丝丝入扣,“情是尖锥”和“无尽空虚”这两句假声的运用,我最是喜欢。《刺客》是专辑中另一首刘以达的作品。这首歌就很有后来达明一派的风格了,电子乐的拟音效果,停顿的恰到好处,都是刘以达惯用的手法,林振强的词功力也很深厚,比喻形象而丝毫不显得牵强(比喻牵强是粤语歌词中经常出现的毛病)。

不知道是否制作人有芹泽广明情结,这张专辑中仍然改编了他的两首作品,《旧信纸》不怎么令人满意,还好,《的士司机》挽回了我对他的信心。不过,这首歌的真正亮点还是在歌词上,风格上有点像《刺客》,通篇的比喻,作者是经常能在香港歌手专辑的歌词纸看到名字的潘源良。把自己比作的士司机,一路上前进的方向只能听从乘客的安排,只能在一个城市中不停的兜圈,听着听着,我真的感觉到他唱的就是他自己,在娱乐圈里打拼,虽然自己有自己的音乐理想,但却非得迎合潮流,唱一些自己并不是很愿意唱的歌,在歌曲的最后,他唱出了“始终会跳出这个圈”的心声。从这首歌中,也许就能觉得一年半后他的那个决定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歌曲的曲词搭配很好,节奏和编配上的确有种在马路上飞驰的感觉。

这张专辑虽然以慢节奏的歌为主打,但并没有减少快歌的比重。《世界停顿》就是首风格上接近《爱情陷阱》的快歌,不过作曲不是芹泽了,而是本地的创作人叶肇达。《冲线》其实旋律不错,可惜在编配上好象显得有点不大认真,匆匆两分钟就结束了,我每次听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首歌是86年禁毒宣传歌曲,好象前两年同样也有首很不错的禁毒宣传歌曲,陈百强的《摘星》,作曲是DonaldAshley,不过这首歌并不是翻唱的,因为Donald Ashley就是香港艺人,曾组过一个乐队,在谭咏麟的许多专辑中担任了鼓手。《梦想的幻彩》是一首浪漫的情歌。。。
林敏怡林敏骢兄弟也为这张专辑奉献了三首作品。由林敏骢作词作曲的《永不想您》是首旋律不怎么上口但好听的情歌。两兄弟合作的《最佳福星》是谭咏麟主演的电影《最佳福星》的主题曲,一改林敏怡作曲的一贯凄迷的风格,是首很乐观的歌曲,风格上和以前的《爱人·女神》《少爷威威》很类似,但无论是林敏怡作曲的功力和谭咏麟演唱的技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A面的最后一首歌《和平之歌》则又体现了林敏怡另一种风格,这是一首很有气势的作品,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香港举行了以和平为主题的音乐会,会上的主题曲便是这首《和平之歌》,由当时香港歌坛各公司的众多歌手一起演唱,包括谭咏麟、张学友、关正杰、陈美玲、林子祥、林姗姗、甄妮、蔡枫华、叶振棠、王雅文、周启生等11名歌手合唱,可谓声势浩大,而这首歌也的确很好的表达了主题,高潮部分的旋律也很好的烘托出了主题,郑国江这个老牌词作人也充分保证了歌词的质量。

剩下还有两首非常优秀的慢歌,都是改编自日本歌曲。《珍重》由黄沾填词,是首旋律动人的送别歌,而黄沾的词总是作的那么上口,作到压韵而又不显得勉强,三木的曲也很悠远,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跃然于乐韵之间。《无言感激》是这张专辑我最喜欢的歌,也是谭咏麟本人最喜欢的三首歌之一(另两首是《珍惜的珍惜》《一首歌一个故事》)。这首歌是一首答谢歌迷的作品,作为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非常合适。在1986年举行的“万众狂欢”演唱会上,就是以这首歌结尾:“偶尔倦透倦极或会说负累,每每念到是热爱却伴聚,欢呼声时常冲击我,教我踏步不畏惧,……,讲一声真爱你,歌声里竭力献尽每分,信念藏于心内,感激千千百句,即使我有泪笑着强忍!”唱到最后的高潮部分,他已经是泣不成声。

这张专辑无疑是成功的,得到了叫好又叫座的成绩,甚至被有的杂志看作是谭咏麟最具艺术水准的专辑之一。这坚定了谭咏麟音乐上的方向。虽然86年他只有一张专辑在香港发行,但凭着人气和上张专辑的余威(上张专辑《暴风女神》是在85年底发行的)在年终颁奖礼上仍然多有斩获,《朋友》《无言感激》都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第一滴泪》则获得商业电台金曲奖。他本人仍然轻易得到各大奖项的最佳男歌手奖,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但一帆风顺的时候不会常有,到了下一年的颁奖礼上,却是波折不断。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11:21 AM
Z版搞错了,林敏怡、林敏骢不是兄弟呀,是姐弟。林敏骢是陈百强的同学,样子傻乎乎的,但甚有才气,是港姐亚军李美凤的前夫。 这张专辑最喜欢《无言感激》和《第一滴泪》,记得第一次听《第一滴泪》时,父亲刚好看到歌名而没去听歌曲的内容,他说道:“第一滴泪当然是母亲为儿女流的。”虽然说的与歌曲内容无关,但却是说得很有道理,所以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却是历历在目。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2:16 PM
呵呵。。。原来是姐弟。。。还和丹尼是同学。。都是一个圈子的。。。 。。想不到JP版主对一个细节多年后仍记忆深刻。。。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12:52 PM
哈哈,我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四、五岁的事情不少还记得很清楚!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09:44 PM










86年虽然对于谭咏麟来说仍然是在发展,但速度明显减慢,而且面临的竞争也是与日俱增。虽然《第一滴泪》和前面的专辑一样,销量仍是榜首,但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张国荣凭借着《爱慕》,陈百强带着《凝望》都虎视耽耽着老大这个位置,而且以同公司的刚出道的张学友也显示出强劲的势头,第一年推出的专辑《Amour》和《Smile》就赢得满堂喝彩。在电影方面,他主演的电影《歌者恋歌》,一部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的影片,却是票房一败涂地,无疑是对他的一个不小的打击。在这样的压力下,1987年他只有四面出击,巩固他的位置。很快在年初,他便推出全新粤语专辑《墙上的肖像》。

《墙上的肖像》仍是以刘以达的作品作为主打歌,但却没有延续《第一滴泪》的风格。专辑封面即给人一种新的感觉,古老的墙壁,墙上依稀显着一个女子的画像,前面则是谭咏麟招牌式的愁眉苦脸。而这个唱片封面的设计则是谭咏麟本人。

《墙上的肖像》这首歌很有达明一派情歌的味道,但由于谭咏麟的嗓音和黄耀明完全不同,黄耀明的声线比较细柔,而谭咏麟则更富磁性而且音域要更为宽厚,所以演绎起来张弛有力,并不像黄耀明那样有点诡异的感觉。作词是经常给达明填词的陈少琪,所以这首词的风格也很接近达明的歌曲。而刘以达并没有担任他擅长的编曲,而是由同样擅长电子乐合成的周启生担任编曲,所以仍保持了风格上的统一,无论是开头的给人空旷感觉的音效,还是过门时的小提琴和小号的搭配,都很到位。

第一首歌《Maggie》由曾写出让张国荣一炮走红的《风继续吹》的宇崎龟童作曲,但却是一首有着迪斯科舞曲风格的快歌,歌曲简单上口,但动感十足,而且歌词很有趣味,说的是一个绅士如何拒绝一个女子的挑逗。

《无边的思忆》是这张专辑中我最“钟意”的一首歌,最早听它是在内地引进的《爱情故事》中,当时并没有感觉。但经历过机场送别后,才知道“多么想赶走飞机把你留住”这句话后面包含的伤心,经历过由于自己矜持错过所爱的人后,才知道“于风中高声高声呼你名字”的惨痛。曾经,我在一个晚上翻来覆去听这首歌直到天亮。现在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不忍多听。

又是芹泽广明的作品,而且越来越不照了,《千面女郎》这首歌怎么算怎么是这张专辑中最差的一首歌。第四首歌《根》是首表达思乡的歌,但在我听过的思乡歌中太过一般。第六首《计时炸弹》和第八首《千年埋藏》都是风格相似的快歌,《计时炸弹》大量运用叠字来增强节奏感,到后来更是被广泛运用。而第七首《我没法相信》是首比较一般的慢歌,是谭咏麟主演的电影《小生梦惊魂》的主题曲。第九首《情不变》则更为动听,从缓慢的前奏到缓慢的尾声,很平淡,但却很符合那种“心酸酸,心悲凄”的意境。

这张专辑的亮点在最后两首歌,两首谭咏麟自己作曲的歌,《曾经》和《痴心的废墟》,分别是无线长剧《黄金十年》的插曲和主题曲。自《忘不了您》当中的《傲骨》之后,谭咏麟一直没有自己作曲的作品收录在专辑中了。而这次一下奉献了两首优秀的作品。在这以后,谭咏麟的创作更加丰富,专辑中经常能看到他创作的佳作。《曾经》是首需要多听才能体会到意境的歌,这时会有一种找到尘封许久的心情的感觉,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而《痴心的废墟》则是一首一听就让人喜欢上的歌,非常的深情,也非常的动情,尤其是最后一句“谁人来定散聚”。而且这首歌很符合谭咏麟饱含沧桑而富磁性的嗓音,包括后来谭咏麟自己写的《小说人生》、《梦仍是一样》等等,可见他很能找到自己适合发挥的优点。

这张专辑虽然我感觉从整体上比之《第一滴泪》稍有下降,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六首非常优秀的歌配着五首难尽人意的歌。所以,这张专辑的获奖歌曲还是很多,有五首歌曲先后进入季选,在这点上与《雾之恋》和《爱的根源》持平,但却无法算入最经典专辑之列。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09:47 PM










1987年7月,谭咏麟又在红勘体育馆连开17场个人演唱会,这是继85年的20场超白金演唱会,86年的20场万众狂欢演唱会后,连续三年举办多场次的个人演唱会。在年底,他还转战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个唱,并取得巨大成功,谭咏麟这个名字在东南亚也是红透半边天。

87年下半年,经过紧锣密鼓的打造,谭咏麟推出当年的第二张粤语专辑《再见吧!浪漫》。这张专辑并没有因为《第一滴泪》和《墙上的肖像》两张专辑的连续成功而沿袭了前两张的风格,当然这也与刘以达专心于达明一派的创作有关。这张专辑是谭咏麟本人值得纪念的一张专辑,不仅因为这是他拒绝领奖前的最后一张专辑,更重要的是,在这张专辑中,他本人作曲的作品有五首之多,而且大都是上乘之作。

虽然专辑名为《再见吧!浪漫》,但实际上的主打歌中并没有这首歌,也从这以后,专辑名也不再是主打歌了,而取得更随意,更能反映专辑的主基调。第一主打歌《知心当玩偶》是由谭咏麟作曲,陈少琪作词。曲风自然而不显拖沓,用紧凑的节奏反映了失恋者感觉感情被玩弄后的懊悔和茫然。《迷痴的心》也是在谭咏麟的创作中值得一提的作品,旋律非常优美,特别是前奏响起的那刹那,不过我更喜欢国语版《沧桑的心》,这个词更好的反映了作品中透露的那种沧桑感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黄昏的声音》听起来有像《曾经》,都有着一种看着夕阳缅怀往事的心境,但这首歌却有《曾经》所没有表现的乐观:只要“找到那通道”,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C级爱情》和《吉他的季节》是两首风格比较独特的作品,也算是谭咏麟的一种尝试,曲调轻松但又不同于他早期的如《天边一只雁》《反斗星》一样的歌曲,因为这两首歌中,并不只是以前简单的诙谐,而且毕竟以谭咏麟当时的年龄和心境也不可能再唱这样的歌,而是多了些怀念的味道,怀念过去的年少轻狂的时光,让人听着感觉是一个中年人在讲他以前的有趣往事,但却同时在慨叹时光的变迁,这种歌在谭咏麟和温拿的老伙伴后来推出的专辑表现的更为明显。而这张专辑中的两首歌中尤其是《吉他的季节》更是明显在怀念过去Loosers的失败到Wynners的胜利的历程,歌词诙谐形象,但却流露着时光流逝的无奈。

虽然这五首作品在专辑中分量很重,但最为好听的却很可惜不是这五首歌中的,而是一首改编自铃木作品的《Don't Say Goodbye》,一首展现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场面的歌曲,也是一首很适合谭咏麟的歌曲,主要是在高低音的分开把握上很好。《倾我今生》也是首很不错的歌,也是专辑中唯一的励志歌,曲调不错,激扬中带着坚定,主要失败在词上--典型的口号式歌词。《黑色快车》听着歌名像是首劲歌,但其实却并没有什么劲感,还是一首忧郁类型的伤感情歌,动听程度也还可以,而且谭咏麟略带哭腔的演唱也很有特色。《你的背后我的手》是首主题接近于《无言感激》的歌曲,但在动听程度上还是差了几个档次的。《一个永远不好的伤口》曾在97年金曲回归演唱会上唱过,但我不明白这首歌怎么能算“金曲”,在谭咏麟的众多慢拍情歌中,显得太过一般了。

这张专辑中比之前面的专辑,少了谭咏麟从《爱的根源》开始就在专辑中必有劲歌热舞型的歌曲,可以说算是一种很大的改变。专辑虽然在销量上并没有太大波动,但却在与另一张势头更猛的专辑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只有两首歌分别进入两季的季选,在这前几张专辑中是没有的。而且这两年特别是87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让谭咏麟更清醒的看清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方向,想一直处在歌坛的顶峰位置只能是个梦幻,要清醒想想自己该做些什么,是否应该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唱些自己真正想唱的歌。虽然自己一直努力想保持这样的地位,从而整天生活在录音棚和宣传会演唱会当中,但有时还是被人误解,或者反而没有讨好到兴趣千变万化的歌迷,而在这种努力中反而迷失了自己,值得吗?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01 PM
关于退出领奖。。。。


从1983年开始,每年的最佳专辑无论是销量上或是评奖上的都一直是谭咏麟的专辑,但到了87年,这种情况嘎然而止。刚从华星转到新艺宝(宝丽金的子公司)的张国荣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赶了上来,而87年夏季推出的《87浪漫》更是获得一致好评,不仅在销量上略胜于《再见吧!浪漫》,而且在评奖上,谭咏麟是两张专辑斗不过张国荣的一张专辑,而且输得很惨,这显然让习惯了在颁奖礼上看惯了自己的偶像出尽风头的谭咏麟的歌迷大失所望,并且指责在评选上有猫腻。一时舆论也是哗然,并在报章大肆炒作,以及揭露所谓的内幕,更是在双方的歌迷中间火上浇油。

其实在87年初举办的香港无线台每年一度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双方的歌迷就发生了一次不小的冲突。当时由于谭咏麟正在澳大利亚登台演出而无法亲自到现场领奖,看着其他的歌迷可以上台给自己喜爱的歌手献花,可以更直接的互相交流,谭咏麟的歌迷不时发出嘘声。特别是在张国荣上台的时候,由于当晚在现场的歌手就属他最为风光了,更是嘘声越来越响,张国荣只能是勉强坚持唱到最后。事后谭咏麟虽然登报向张国荣道歉,但双方歌迷积下的怨恨已经慢慢开始积累。而张国荣在87年越来越威胁到谭咏麟的地位,谭咏麟的歌迷更是开始敌视张国荣,在这年甚至是只要双方歌迷一遇到就开始对骂,撕扯对方偶像的相片。虽然谭和张都进行过劝告,但都无济于事。

到了88年初,又是每年一度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事前报纸上则谣言四起,透露说为了搞平衡,以及接受了谭咏麟的其他的利益,无线台已经允诺给谭咏麟三首金曲入选并蝉联最受欢迎男歌手。到了颁奖的当晚,名单揭晓之后,谭咏麟果然有《无边的思忆》《知心当玩偶》《Don't Say Goodbye》三首歌入围,并蝉联了最受欢迎男歌手。于是台下许多观众特别是张国荣的歌迷一片嘘声,而当张国荣上台领奖的时候则掌声雷动,弄得两人都非常尴尬。谭咏麟的歌迷当然不相信他们的偶像会做这样的事,于是在台下甚至发生了双方歌迷互相斗殴的事件。事后,一位娱乐报纸的记者深入调查,并公布了事情的真相,证实了谭咏麟并未和无线台有什么黑幕交易。真相一经公布,谣言虽然是不攻自破,但谭咏麟的声誉受到损失不说,而且双方的歌迷更是积怨越来越深。

1988年1月,一名香港儿童晖仔在田径场上被运动员的标枪不幸掷中,枪尖深深插入了脑中,情况十分危险。在送医院急救的途中,晖仔于半昏迷中向家人诉说想见偶像谭咏麟一面,阿伦闻讯立刻放下手中的事。驱车赶往医院探望晖仔,使得晖仔的家人大为感动。没料到阿伦的这一举动竟招来一些人莫名其妙的非议,指他这麽做只是沽名钓誉而非真心。这一无理而明显带有刁难色彩的指责,使阿伦十分恼火。

1987年的风风雨雨,使谭咏麟开始思索他的音乐方向和在娱乐圈里的生活方式。

1988年2月13日,87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在香港歌坛当时最受瞩目的是三大音乐奖,也是在前面多次提到的:香港商业电台金曲奖CR SONG AWARD、香港无线台的十大劲歌金曲奖、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奖。而以十大中文金曲奖影响最大,因为这个奖创办时间长,评选方法最为公正,而且主办单位是官方性质的香港电台,从而更具有权威性和政府性。而又因为这届金曲奖是第十届,所以更为隆重,要分两晚上举行。2月12日是第一晚,谭咏麟首先得到了“金曲十年大奖”,这个奖是颁给十年来获得十大中文金曲次数最多的歌手,谭咏麟无可争辩的得到这个奖。到了2月13日第二晚,张国荣首先以《无心睡眠》入选一首十大中文金曲,并获得“CD镭射大奖”以及“全年销量冠军奖”。谭咏麟则有两首歌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分别是《 Don't Say Goodbye》和《知心当玩偶》。同时又获得“IFPI大奖”和“全年销量总冠军奖”。《知心当玩偶》是揭晓的第九首金曲,到了第十首的时候,由周润发颁奖。这时台下不少人高喊谭咏麟的名字。周润发当时则开了一个玩笑:“又是Alan?这次不会是假的吧?”虽然他本意只是想活跃一下气氛,但言者无意,听着有心,台下的谭咏麟听到这话以后神情立刻变得很是激动。只见他回头与关维麟耳语了几句,关维麟则是吃惊得看着他。

到了颁奖礼的尾声,最后颁发的“IFPI大奖”,得奖者是谭咏麟。他缓缓走上台,从国际录影协会主席钟锦沛先生手中接过奖杯。按照一般的惯例,他应该说一些礼节性的感谢辞。可他并没说,而是说出了一段令红勘体育馆中一万二千名观众以及收看现场直播的数十万观众吃惊的话:“我获奖,证明我付出的努力和你们的支持没有白费。对今次的奖,我特别珍惜。但是我每次获奖,都会有是非,因此,这将是我在乐坛最后一次领奖……”

主办机构的负责人以及颁奖的嘉宾脸色尴尬。阿伦继续说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决定不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任何音乐活动……”台下一时有不少歌迷开始叫喊,甚至有不少女歌迷哭了起来。谭咏麟继续说到:“多年来,我拿过许多奖项,我现在把机会让给别的新人。我希望有更多新人为乐坛带来新的冲击。我希望你们了解我,也都谅解我,日后,还支持我;给我掌声和鼓励,这是给我的最大奖。这个奖,我是会永远永远摆在心里面的。”说完,谭咏麟含着热泪深深地向观众鞠躬,并演唱了那首答谢歌迷支持的《无言感激》。

虽然谭咏麟退出了颁奖,但他的音乐并没有停止,反而因为退出了奖项的纷争,从而可以更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由于毕竟他始终是个商业歌手,不可能有突然性的转变,但从他每一张专辑的变化,可以经常看到他在音乐形式上的尝试和突破。


谭咏麟虽然退出了领奖,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歌迷支持的回报使他无法离开音乐。至于生计,其实如果他不唱歌他一样能够生活得很好,他在商业上和他在歌坛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投资广泛,在房地产、时装、电影业、唱片业,甚至包括天然气、渡假村等,以及像前几年开始搞的EastStar,都是为他盈利不少,他曾多次被选为“香港十大商业奇才”。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12 PM














就在他宣布退出的前一天,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十张个人专辑《迷惑》。这张唱片刚一上市,便击败了刚刚在一周之前张国荣推出的第十三张个人专辑《Virgin Snow》。张国荣的这张新专辑颇费心血,唱片封面在加拿大实地拍摄,所有歌曲在日本录制完成,唱片推出前的宣传声势更是排山倒海,声势浩大,但这张新专辑仅在销量榜上停留了一周冠军,待到《迷惑》一推出,即刻被拉下马来,而《迷惑》则连续在销量榜首的位置停留了十一周,长达三个多月。而张国荣的唱片销量则是直线下跌,在五月份就被挤出了前20名。《迷惑》的销量是惊人的,仅在香港就达到35万张,在台湾销量达到15万张,这是粤语唱片在台湾前所未有的好成绩,非法盗版的数目更是无法统计。宝丽金公司喜出望外,特地举行了一个庆功晚宴,谭咏麟当晚差点喝得不省人事。

的确,这张《迷惑》专辑的水平是够得上这个销量的。专辑封套的设计也很具美感,阴沉沉的天空下,古老的废墟旁,画面上的人物瑟缩于风中。而专辑中的歌,除了一首《Pa Pa O Ma Ma》,都很配合封面所给的意境。

专辑的名字叫《迷惑》,但专辑中并没有这首歌,但专辑中的确有几首带给人迷惑感觉的歌,第一首歌《玩出火》就是这样。歌曲的前奏即带给人一种很独特的感觉,整个歌曲则是在中板的节奏中度过,其实谭咏麟以前的中板歌可听性都不怎么强,如《你的背后我的手》,但这首歌却破了这个先例,我觉得主要是谭咏麟在唱法上有所突破,并不再是用他去唱他最拿手的伦式情歌的套路去演唱这类歌曲,而在拖音的处理带着一种慵懒的唱腔,这在他唱《酒红色的心》这首带点爵士乐味道的歌中运用过,当然也和这首《玩出火》的配乐有关,有点达明《你还爱我吗》里的味道。

《不见不散》是德永英明的作品,和《爱念》专辑中的那首《情义俩心知》是一样,而且两首歌的风格上很有些相似。这首歌是描写一个游子回到故乡却找不到原来许下诺言的她时的落寞心情,歌词写得不错,而曲调也显得很凄凉,比起孙楠的那首只会嘶声力竭的干吼的同名歌好听多了,可惜知名度相差也是很大的。

《Pa Pa O Ma Ma》是与这张的整体风格很不协调的一首歌,一首鬼马式的歌曲,由谭咏麟和泰迪罗宾、区瑞强、陈百祥合唱,四个人的嗓音各具特色,除了谭咏麟外,其他三人都曾是香港新民谣的发展时期非常活跃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这首歌最有意思的是陈百祥在歌曲中不停的“Pa Pa O Mow Mow”。

《万能的你》是首歌词很火但曲调很温的歌,所以听起来不温不火,没什么感觉。曾经出过Remix版,虽然在伴奏上更加强劲,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编曲家也没办法将这样的曲子改成一首劲爆歌曲。

《Baby》作曲陈美威在以后多次担任谭咏麟国语唱片的监制,这首歌也说明他也是个不错的作曲者。这首歌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很耐听,而且前段很适合谭咏麟用他深沉的嗓音去唱,高潮部分就逊了点。

《假刺激》是专辑中唯一的一首真正的快歌,虽然比起《暴风女神》节奏上还是慢了不少,但唱起所用的激情听上去没少丝毫。歌曲以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开场,然后是谭咏麟怒吼般的演唱,感觉是歌者在通过飞驰摩托享受那种极速的感觉去摆脱失去爱情的痛苦。这种演唱方式我想没有足够的功力是很难做到的,在后期谭咏麟又以同样但更激烈的唱法演唱过《追击》《呼呼风中痛楚》这两首歌,表现得更好。

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应该算是这张专辑中名气最大的,而且传唱的程度在谭咏麟所有歌里可以和《水中花》《爱在深秋》等歌媲美的,不过真正有名的好象是它的国语版本,这就是《半梦半醒》,虽然国语专辑的推出在后,但感觉这首歌应该是先有国语版,然后再有粤语版的,因为曲作者梁弘志是台湾大名鼎鼎的创作人,从邓丽君的《恰似你的温柔》到姜育恒的《驿动的心》都留下了他的名字,而最具经典意义的是他为邓丽君制作的一张专辑,里面主要是他本人为许多流传了千百年的唐诗宋词谱上曲,再配上邓丽君带着古典气息的嗓音,从而产生了一批经典歌曲,这些歌有不少曾被王菲在她的《菲靡靡之音》翻唱过。对于《半梦半醒》,毕竟是先听国语版起,而且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听的都是国语版,所以更多的感觉留在介绍《半梦半醒之间》这张国语专辑时吧。

谭咏麟依然坚持着他的创作,这张专辑中他又奉献出三首优秀的作品。《午夜·恋人·路》也是首带着迷惑的歌曲,曲调上有所突破,而不是以前所创作的他最典型的慢情歌。他主演的同名电影主题曲《爱的逃兵》倒还是他的风格,钢琴开场,柔柔的嗓音跃入耳膜,然后节奏稍有加快,但仍然透着无尽的无奈。《偏爱》是这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歌,由他和日本女歌手早见优对唱,对唱的形式很有特色,先是由谭咏麟唱第一段,而第二段开始则是一人一句,而且早见优一直是英语歌词。当然这首歌的长处并不是它的外在形式,主要还是它的旋律的确动人,能写出这样优秀的歌,我怎么能不“偏爱”他呢?没有了争夺奖项的压力以及《迷惑》的成功并没有让谭咏麟放慢步伐,更没有降低在音乐上的要求,而且更加放宽了努力的范围。这次他把眼光放到了国语唱片上面。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10:46 PM
感谢Z版的诚意分享,在这里唤起了我不少美好的记忆,好像在春晚谭咏麟用国语演唱过《半梦半醒(之间)》。《水中花》应该是在下一张专辑吧?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49 PM
春晚谭咏麟用国语演唱的是《水中花》。。。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50 PM
呵呵。。下一张就是说《拥抱》专辑了。。。。里面就有水中花。。 。。今晚加送吧。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0:59 PM



























谭咏麟曾在80年代初期出过两张国语唱片,不过都是由台湾本地的歌林公司发行,而且当时他的风头并不是很盛,在台湾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影星而不是歌星,而在香港这两张唱片并没有发行,所以听过的人不多。现在歌林公司早已不复存在了,这两张唱片也许已经是绝版了。回到香港后,谭咏麟一直忙于粤语唱片的灌录,并时而有日语和英语的歌曲来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粤语唱片在台湾是有一定市场的,而那时与内地的文化交流非常少,所以对于国语唱片并没有重视。到了88年,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随着86年一张《谭咏麟独唱精选》盒带引进到内地后,谭咏麟的名字已经为不少内地年轻人所知道。但粤语歌曲毕竟缩小了听众群,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甚至在新马也是这样而当时香港唱国语歌的歌手并不多,主要一个问题是普通话不怎么标准,张国荣和张学友则在这方面占了不小的便宜,但基本上都是翻唱一些自己的粤语歌,而在填词上功力不够(台湾当时的作词人一般都是按先有词再谱曲的顺序的),总觉得少了粤语原曲的几分韵味。不过谭咏麟好歹在台湾闯荡过三年,有一定的国语基础,所以发音上问题不大,但从他前几张国语唱片看来,咬字不标准这个问题还是不小,不过还好越来越有好转,到了98年的《在乎》中的《零磁场》等歌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了。

于是谭咏麟便在88年推出了成为巨星后的第一张国英语唱片《半梦半醒之间》,在年底又推出了第二张国英语混合的唱片《心手相连》。这两张专辑中各有国语歌曲五首,合在一起才算是真正一张国语唱片。

在《半梦半醒之间》中,谭咏麟就一改过去香港歌手出国语唱片只是将自己原来唱过的歌重新填词的惯例,演唱了两首国语原创歌曲,梁弘志词曲的《半梦半醒之间》和陈美威词曲的《一生只有一次》。不知道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还是的确原作在词曲上的协调性,我个人总是觉得原作要比重新填词后翻唱的作品听起来更具感染力,当然也会有少数例外的。

而剩下的三首歌则是分别改自《再见吧!浪漫》中的《知心当玩偶》(《爱情玩偶》)和《迷惑》中的《午夜·恋人·路》(《把我的爱留给你》)、《偏爱》(《千里情牵》)。在填词上有两首歌是我非常喜欢的填词人娃娃的作品,不过在这两首歌并没有太好的表现,只是《爱情玩偶》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特别喜欢那句“左脚还在笑,右脚便争吵,这脚步该向哪里好?”

《心手相连》则比起《半梦半醒之间》专辑来改编的歌曲来头更大,而且有几首改编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主打歌《心手相连》是一首配合当时情况的歌曲,是当年举行的汉城奥运会主题曲《心连心,手拉手》的国语版本,不知道为什么填词人居然有一大堆,不过认识的也就排在第一的刘虞瑞,他填过不少粤语歌改过的词,但说实话水平不怎么样,这首以他为首的声势浩大的阵容填出来的词并不是很具有感染力,而且在歌曲最后一段的编排上显得太过单薄,毕竟谭咏麟这样的嗓音最善于的是唱情歌,唱这类气势磅礴的歌曲,单靠他一个人是显得很不够气势的,反而有点软绵绵了,在后来同样是改编自大型运动会主题曲的《理想与和平》就好多了。

刚才说改编的歌曲不如原作,但《水中花》却就是一个例外。《水中花》原作者是简宁,香港大牌的填词人,但这首歌他是词曲独揽了,这好象对于他是不多见的,而且这首歌的曲的确非常动人,给人一种镜花水月的虚幻感觉,词写的也不差。但娃娃所写的国语词却更提高了一层意境,粤语歌词只是在咏叹爱情的虚幻和不可捉摸,但是国语歌词则提高到人生的角度,更符合了曲调所弹奏出的主题。这首歌也是谭咏麟的名曲之一,曾在89年春节晚会上在亿万观众心目中留下印象。

还有两首跟粤语歌曲同名的国语歌曲,《爱在深秋》和《幻影》。《爱在深秋》感觉在词上基本是没做什么太大改动,只是将有些国语不好发音的词改动一下而已,再加上谭咏麟不大标准的国语,所以听来和粤语歌味道差不多。而《幻影》也类似于此,只是在开头一段做了些改动,但不如粤语原词。还有首《情似无情》是改自谭咏麟作曲的《痴心的废墟》。

这两张专辑中其他的歌则都是一些改编他唱过的粤语歌曲的英文歌,他的英语发音也同样带着香港口音的,听起来还是很有些别扭,而且没什么新意,懒得讲了。

在这两张国语专辑之间,他还发行了质量不错的粤语专辑,虽然里面为人所熟知的歌好象只有《水中花》。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8 11:03 PM
谭校长的国语歌不敢恭维呀,张国荣好一些,而张学友就唱的比较自然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8 11:04 PM












《拥抱》专辑应该说比起《迷惑》来说水平上要差一些,而且也不如后来在89年春节期间推出的《爱念》专辑,算是谭咏麟专辑中的一个低谷,所以不为人所知是很正常的。至于原因,只能用赶时间来解释了,因为要说在90年代后期有些专辑可听性不强,是因为想有所突破但把握方向不对,但这张《拥抱》的确算是中规中矩,除了一两首歌以外都是在延续老路,却大多不怎么尽人意。

专辑中最出名的歌当属那首《水中花》了,词曲简宁,但个人认为不如国语版本。还有两首我很喜欢的歌,分别是《变奏》和《千金一刻》。《变奏》是谭咏麟自己作的曲,还是他的一贯风格,不过还是很好的保持了这种风格的一流水平,而且歌曲的标题和曲调很是贴切,的确有种情感多波折的感觉在里面。《千金一刻》是Beyond的作品,黄家驹作曲,黄家强填词,很典型的Beyond早期硬poprock的风格,虽然较之《赤红热血》《金属狂人》等歌还是要差点,但没想到谭咏麟演绎这种类型的歌也是很不错的,而且比起黄家驹来,更具有一种多情反被无情伤的味道在里面,所以在接下来的《爱念》之后的专辑《忘情都市》更是用Beyond的歌作为标题歌,虽然到那时候标题歌的意味没那么强了。

除了《变奏》外,专辑中还有两首谭咏麟创作的歌。《同根生》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周星驰在无线混的时候主演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是和后来多次跟他搭档的吴君如合演的,两人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但整天大吵小闹的,结局当然是冤家变成一家人,其实大概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两人才都将各自的喜剧天分为人所知。这首主题曲自然也是带有搞笑性质的,题目的意思就和剧情有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市猎人》是首很有节奏感的快歌,谭咏麟在音效的配合下用一种压低了后的声音演唱,显得很有神秘气息。但从谭咏麟的创作水平来看,这两首歌只能算是二流的了。

专辑的第一首歌《午夜皇后》虽然不是很动听,但在专辑中还算是首很独特的歌,陈少琪的歌词很有点《堕落天使》的味道。曲调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闪烁的霓虹,空旷的街道,还有喷得过量的廉价香水味。

剩下的歌都很一般了。标题歌《拥抱》我很喜欢听第一句:“狂风中拥抱你!”但接下来的就趋于一般了。《领航灯》是刘以达的作品,感觉像是拿了首达明不愿唱的歌塞给了谭咏麟来唱,而且撞了大运,监制居然收了。《从后赶上》一直没听出味道来,感觉是首很平庸的歌。《80岁后》歌词不错,是首很好的表达谭咏麟乐观心态的歌,但曲调不怎么样,可惜了这么好的主题,还不如后来的《笑看人生》。

在年底,谭咏麟还出了一张镭射唱片,这在香港还是个创举虽然现在很普遍。

88年的谭咏麟虽然退出了奖项的争夺,但《迷惑》的成功却并无法使人忽视他对香港歌坛的影响,不过他将不少精力转向国语歌,以及《拥抱》专辑的失败,却又使人们对他的信心大减,当然这种情况在89年很快得到改变。

虽然谭咏麟在当年退出了奖项的争夺,但他依然频繁出现在了年终的各项颁奖礼上,不过不是以Alan Tam的名义,而是Wynners的名义。这年是温拿乐队组建15周年,所以他们以温拿的名义出了一张新专辑,并举办了纪念演唱会。专辑中收录了不少优秀的歌曲,尤其是那首谭咏麟作曲的《千载不变》堪称歌颂友情的经典,这首歌入选各大颁奖典礼的十大金曲之列,并夺得其中几个的金奖,使得当时觉得已经没了人可以与之抗衡的张国荣大为尴尬。

除了《千载不变》,还有《昨天的笑声》《爱情组曲》《一段情》也都是很不错的歌曲,而且还有些回归到以前温拿风格的搞笑歌曲,象《一起去逛街》《酸甜苦辣》等,虽然大家都是笑着唱的,但我想回忆起过去并肩奋斗的日子,他们的笑中也是含着泪的吧。专辑的最后首歌就是我最早听到的温拿的歌《温拿狂想曲》。想想温拿时穿着松糕鞋留着长发背着吉他的轻狂少年,到了现在已经是在娱乐圈中一呼百应的人物,其间辛酸有多少又是几个人能知道的呢?不过还好,毕竟有成功可以安慰。
作者: jp    时间: 2008-11-19 01:37 PM
下一张应该是《爱念》专辑吧,里面的《爱念》和《情意两心知》也是我的所爱。不过我觉得这时的曲风,包括之前的《半梦半醒》、《水中花》、《不见不散》等,已经和84-87有了很大的区别,总觉得再也听不回《迟来的春天》、《雾之恋》、《幻影》、《雨夜浪漫》那种感觉了。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08-11-19 03:46 PM
谢谢Z版费心介绍谭咏麟的专题,音评写得很精彩,让我对谭校长有了全面的了解。很佩服Z版收藏了ALAN的全部专辑,要是我们住得近该多好,会向你借全部专辑来欣赏。
我以前在隆鑫集团工作时,单位举办庆典活动还邀请了谭校长来作表演,算是我唯一一次现场听他的演唱。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9 10:29 PM









《爱念》出版于89年春节,这张唱片的封套有两种,虽然大体上差不多,但方向上正好是相反的,而且色彩上有所不同,据说是第一种版本就谭咏麟站在左边向右看的那种面市后,立即被指责所采用的浓绿色调很不好看,显得太土了,所以公司很快收回并采用白色为底色的封面,而且谭咏麟也站到了右边,眼睛朝左看。封套上是尽量想做到尽善尽美,那专辑里的实质内容呢?还好,这张专辑并没有像上一张《拥抱》那样,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专辑的第一首歌《情义俩心知》曾收录在89年宝丽金出的一张合辑里,是我比较早听到的他的歌。作曲是曾写过《不见不散》的德永英明,从曲风上两者还是比较相似,很具有一种缠绵的浪漫气息,不同的是这首歌描写的是一种情人间的信任态度,整个曲调很好的表现了月夜微风这个环境,并烘托出了歌者对爱情的坚定。

专辑主打歌《爱念》是首很正统的伦式情歌。作曲刘诺生即是曾在香港红过一段时间的一支全由英裔人组成的乐队Citybeat的主唱John Lau。这首歌的最大亮点我觉得是后面的那段过门,急促而不失稳重,而且在最后那句很有一些难度的“谁能击破爱的心”的高音部分,谭咏麟也是表现得非常游刃有余。这首歌曾被改编成日文,在90年初举办的代表日本流行歌坛最高水准的红白歌手大赛上,谭咏麟演唱这首歌的粤语和日语的混合版本,成为唯一参加过这一赛事的香港歌手。专辑中还有一首刘诺生的作品,听着有点节奏感但总体感觉一般的《命运赌注》。

《爱你两个人》是首还算可以的慢歌,作曲是《迟来的春天》的作者因幡晃,好象自那以后就没有再用过他的作品了。我觉得这首歌好听的地方在前面,谭咏麟的演唱很深情,到了后面就流于普通了。

跟前几张专辑差不多,谭咏麟的作品占了三首。虽然数量上没有减少,但不得不说,谭咏麟的创作力退步了,唯一称得上优秀的就只有《再续无尽爱》了。当然这首《再续无尽爱》还的确是很不错的,但掩盖不了另两首的平庸。到了下一张《忘情都市》,更是没有一首他的作品。不过在再下一张《梦幻舞台》中又一次给人带来了惊喜。

《再续无尽爱》是首很伤感的情歌,从第一句“踏遍曲折漫长路”开始就已经透着一种感觉是刚刚暗泣过的哭腔,不过最令人动情的是那句“人似路灯”,特别是那个“灯”字,感觉是在呼号,但却又显得是在无奈的自嘲。

听《伤心带笑者》有种是在《卡拉永远OK》的前传的感觉。风格很接近,但显得很稚嫩,歌词也显得很肤浅,一些叹词的处理也不如后者到位。《微笑革命》是电影《合家欢》的主题曲,谭咏麟以前几张优秀的专辑就是因为放进了一两首而破坏了风格的统一性甚至降低了水准,这点谭咏麟自己也很无奈,他自己曾经在回答别人问到这个类似的问题时就说过:“因为电影本身的剧本,音乐也会受到局限……坦白说我感到有点破坏。”这首《微笑革命》虽然是谭咏麟本人的作品,但脱离了剧情而放到专辑里的确破坏了专辑的整体水平,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

专辑中最好听的歌是首作曲为佚名的歌,填词是香港歌坛的大师级人物黄沾,印象中黄沾填过好几首作曲者不详的歌,而且都很不错,不知道他是从哪挖来的曲子。这首歌的前奏很有特色,有种倩女幽魂的味道,不过整首歌还是很光明的,谭咏麟的演唱也显得很坚定:不可以逃避,很像张学友的那首《忘记你我做不到》想要表达的意思,但并没有后者所表现的那样痛苦,而是很豁达的去面对分手。黄沾填词的功力的确很高,“从一声风中叹谓,从一首诗中佳句,内心中都会记起……不可以逃避!。”

自《墙上的肖像》专辑中的《Maggie》后,谭咏麟的快歌感觉明显少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很有特色的作品,连水平与之相当的都没有。不过这张《爱念》中还是很不错的奉献了两首风格各异的快歌。《魔鬼之女》有种很诡异的气氛在里面,前奏感觉像是脚步声,然后脚步加速,整首歌听下来,像是两人在黑夜中一追一躲,最后还是“躲进了她的眼波”。这首歌描写的就是那种被情欲困扰欲罢不能的男士,其实这种歌唱得比较多演绎得也很好的当属张国荣,谭咏麟以前还没怎么唱过,只有《Maggie》勉强算,因为那首歌虽然女方也很风骚,但谭咏麟扮演的一直是个正人君子的角色,在这首歌就有点“原形毕露”了,而且他演唱这种歌所表现出的紧张兴奋的心态也很传神。这种歌在下一张专辑中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我爱唱机》的作曲卢东尼算得上是香港歌坛80年代中后期编曲界的泰斗了,不过他的曲作不多,而且都是以快歌为主。这首歌听来跟他的编曲一样,犹如一气呵成,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首歌的水准不比谭咏麟经常采用的芹泽广明的作品差,算是谭咏麟中期快歌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也算是香港原创的快歌中的上佳作品(不得不承认那时香港歌坛中不少优秀的快歌是翻唱作品,直到后来谭国政、雷颂德等人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个局面)。

在年初谭咏麟还发行了两张精选辑《浪漫经典》和《再续浪漫》,再有下半年的连开38场的名为“浪漫”的演唱会,在这年几乎掀起了谭咏麟的“浪漫风潮”,不过谭咏麟接下来的专辑却一点也不浪漫,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转变。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8-11-19 10:34 PM










88年谭咏麟的两张国语专辑得到了不错的反响,为了保持在国语唱片的市场的优势,谭咏麟又在89年推出了一张全新国语大碟《像我这样的朋友》。这张唱片和前两张不一样,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国语唱片,虽然仍然大部分歌都是改编作品。

这张专辑的封面我是非常喜欢的。人潮中一个人孤独的行走,穿着朴实,背着行囊,眼神中透露着对这个陌生城市的疑惑,这时想到的除了亲人自然就是过去肝胆相照的朋友了。《像我这样的朋友》是他的国语歌中非常优秀的一首,和《半梦半醒之间》一样,也是由梁弘志创作,这首歌也是众多歌唱友谊的歌我很喜欢的一首,谭咏麟的演唱感情真挚,而又不失稳重,让人感觉值得信赖和倚靠,伴奏中总带着很沉重的感觉,听来让人伤感。另一首原创作品《梦不敢说》也是梁弘志的手笔,很悱恻的一首慢歌,不过比起前面的那首歌来太逊色了。专辑中还有一首原创作品《躲开你的心》,是由谭咏麟国语唱片的首席监制陈美威词曲,不过感觉上不如其粤语版。

其他七首歌则都是改编作品,在演唱上无甚创新之处,所以水平最多也是和原作持平,就不赘述了。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