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到老梁家调唱头 [打印本页]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11:31 AM
标题: 到老梁家调唱头
老梁也真是花心的,别看他前段时间换了RUARK“军刀”,其实他暗地里还换了不少东西。像他玩的ROKSAN RADIUS 5模拟唱盘,原来配的是瑞士BENZ-MICRO ACE高输出动圈唱头,当中还和英国GOLDRING EROICA动圈唱头、GOLDRING 1042动磁唱头做过比较,当初也是由我进行调整。想不到一年多之后,老梁又将ACE换下,换上了GOLDRING旗舰产品——ELITE低输出动圈式唱头。这可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型号,获得广泛的好评,也是我的下一个升级目标,想不到老梁动手比我还快!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11:37 AM
先上一些GOLDRING ELITE的资料:
ELITE唱头
售价:¥4,200元   
ELITE是一枚具有超卓表现的低输出动圈唱头,在它身上可谓集Goldring近年来的成就于一身。这包括采用新的磁路、刚性极高的唱头外壳以及先进的钕磁系统。ELITE使用Gyger 1型唱针,可以挖掘出音槽中最多的音乐讯息,并提供出色的平滑度和频响延伸。通过对称安装轻质的线圈绕组,可以在两个声道都获得最佳的阻尼。ELITE的线圈以银线绕制而成,能提供比一般的唱头高得多的解析度。ELITE代表了英国唱头的最高制作水平。

频率响应:20-30KHz ±2dB
声道分离度:25dB
输出电压:0.5mV
顺性:18mm/N
等效针尖质量:0.35mg
垂直循迹角度:20度
负载阻抗:100Ω
负载电容:100 - 500pF
内部电感:2mH
内部阻抗:8Ω
唱头重量:5.7g
针压:1.5 - 2.0g (标准1.7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11:42 AM
先上一篇台湾方面对GOLDRING ELITE唱头的评测:

g1.jpg (38.84 KB, 下载次数: 457)

g1.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11:45 AM
文‧黃敬熙 圖‧黃敬熙

現代音響器材出現不過百餘年,要成就一家百年歷史的音響公司,肯定不簡單,而英國Goldring就是一家超過百年歷史的音響公司。在LP全盛時期以製作唱頭與唱盤聞名,至2006年起開始將產品線延伸至耳機。即使音響「通膨」嚴重,但Goldring就算是頂級的旗艦,價位都還在一般音響迷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最重要的是,還都是在英國生產製造的,這樣誠意十足的音響廠商,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近20歷史的「長壽」唱頭

這次評論的器材是Goldring的旗艦MC唱頭,代號為Elite。根據官方網站所示,這顆唱頭於1987至1990年間所發行,發展至今也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這般長壽的唱頭,或許是Goldring維持價格可親的秘訣。至於怎麼會寫Elite,故事還是從郭總編家裡開始,一次到訪剛好換上Elite,問他怎麼捨得把Clearaudio Stradivari換下來,他說:「Elite標榜純英國製造,我在英國原廠還看過唱頭繞線,價格也很棒,定價和日本MC唱頭差不多,是很超值的唱頭。」我早已經蠢蠢欲動想換唱頭,於是當場把這顆Elite「硬ㄠ」了下來。

身為Goldring MC唱頭一哥的 Elite,是一款低輸出的MC動圈式唱頭。內部線圈難窺其貌,但唱頭殼採用所謂Pocan不規則唱頭外型設計,以降低唱頭諧振,內部則備了銣磁鐵發電機系統。值得一提的是,Elite的線圈系統是以銀線手工絞繞而成的,取其高頻亮麗之優點。針尖採用Gyger 1,比橢圓針的接觸面積更大,應是著眼於重現唱片訊息量的設計。Elite問世多年,這些設計卻能長青不墜,顯見其成熟度頗高。

鎖定唱頭 須小心謹慎

換下Audio Technica ART2000,將Elite安裝至Nottingham Interspace HD版/Interspace九吋唱臂,發現Goldring隨附的固定螺絲為內六角形式,因此在調整唱頭循跡角度(Azimuth角)時,會有些許的不便,可能要多練習幾次,以免調整好準備要鎖緊了,內六角扳手又不小心觸碰到螺絲頭,造成唱頭位置又跑掉,又得重新校正一次。

此外,Elite的固定方式,是採用傳統的公、母螺絲鎖緊的方式。因此必須從上方以內六角扳手轉動螺絲頭,將螺牙轉進螺絲母之中,最後鎖緊公母螺絲,夾緊唱頭蓋。這個螺絲母的尺寸非常小(有玩過LP的音響同好應該都知道,任何與唱頭有關的零件周邊,體積都是很小的),無法徒手固定鎖定螺絲,而且唱頭本身的磁力,還經常把螺母吸附過去,不太好安裝。因此我使用小型尖嘴鉗小心夾住,經過幾次失敗之後,才順利鎖好。在此建議原廠,下次改款時可以比照自家最新推出的2000系列MM唱頭設計,使用自攻牙的方式鎖定,如此對於使用者安裝將會親和許多。
Elite的輸入阻抗為常見的100歐姆,對應所連接的唱頭放大器Lehmann Black Cube,剛好有對應的唱頭阻抗調整jumper可調,也就順應著原廠的建議切換至對應阻抗。所使用的擴大機為Cyrus 8VS2綜合擴大機,推動Elac 310.2喇叭。

g2.jpg (15.68 KB, 下载次数: 481)

g2.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11:48 AM
清亮高貴的弓弦質感

首先聆聽的是由當代大提琴大師羅斯托波維奇演奏的「Vivaldi、Tartini、Boccherini大提琴協奏曲」(DG 2530 974)。這張重刻片從Elite所播放出來,提琴聲音溫潤,形體豐厚,韻味十足。無論是正弓、反弓、擦弦聲響、壓弦指尖的顫動,都是那麼地鮮明與清晰!樂團的位置清晰可辨,層次感與解析度頗佳,不會糊成一團。或許是銀線絞繞的線圈,因此所播放出來的聲音,有一股清亮高貴的聲音質感,比起我前一個Audio Technica ART2000唱頭要好上許多,這番升級,看來值回票價。

令人沉醉的琴鍵音符

接下來,我放上平日最愛聽的魯賓斯坦「蕭邦夜曲與圓舞曲合輯」(RCA ARL3-5018)。每當下雨的日子,我特別喜愛播放蕭邦的鋼琴作品。總覺得與下雨的天氣情境非常的契合,聽起來特別有感覺。由Elite展現大師的作品,鋼琴的顆粒鮮明清晰,相當具有活生感,另一方面,聲音的密度卻非常地穩重,音符顆粒頗有份量,不會有輕浮的表現。魯賓斯坦彈奏時的指尖與琴鍵觸感,加上彈奏時的呼吸聲音,伴隨著演奏時豐富的情感與精純的指法,從黑膠溝槽透過Elite,娓娓道來,讓聆聽的感覺更為強烈了。Elite賣力地從黑膠唱片的聲音溝槽,重現魯賓斯坦在錄音彈奏時的每一音符、每一鍵的表情,真是讓人聽得如痴如醉啊!

將英國器材的刻版印象拋諸腦後

許多人認為英國器材的聲音走向,總是顯得特別溫潤,不然就是聽起來濕濕悶悶的。但是,我從這顆Elite唱頭上,這樣的聲音走向卻不明顯,而是厚實又不失清麗。像是Oscar Peterson Trio「We Get Requests」(Verve V/BV6-8606),B面第一首的前奏是以三角鐵與低音大提琴所鋪陳,我發覺Elite在播放這類高頻的聲音訊號時,非常悅耳,清脆亮麗,卻不會有尖銳吵雜的音感出現。不過在處理這類具有尾韻延伸的樂器聲音時,Elite還是有高頻延伸的極限所在,我所聽過的高價MC唱頭,勝過 Elite者不少,但這樣的價位帶,能有如此表現,已屬難能!而低音大提琴的展現,可以用中規中矩來形容。

由於居家聆聽空間的限制,無法聽到完整的低頻延伸,但是單就低頻的質感而言,Elite的表現相當不錯,不會有低頻糊成一片、四處流竄的情形。整片黑膠唱片聽下來,非常地輕鬆自在。樂手的相對位置、定位相當清楚。無論是低音大提琴的撥奏、或是鋼琴演奏,都很鮮明,相當具有臨場感。整個音場就是非常鮮明地在聆聽位置面前展現,不會內縮,或是聽起來只有一片、不具立體感的音場。這顆Elite唱頭,已經將英國器材給人的刻版印象,遠遠地拋在後面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清新高貴、穩重具有質感的聲音表現。

為了印證這顆Elite唱頭,對於各種音樂類型播放都可以展現得收放自如、進退得宜,我拿出珍愛的桑田佳祐「Rock and Roll Hero」專輯(Victor VIJL-60101~2)。有別於桑田佳祐與南方之星所錄製、令人朗朗上口的無數排行榜冠軍曲,這張「Rock and Roll Hero」專輯,是全搖滾風格走向的。之前以CD同名專輯聆聽時,會覺得這張專輯的能量相當充沛,往往將擴大機對喇叭單體的控制力推至極限,但還是常常會聽到因過度負載所導致刺耳的「破音」。這次使用Elite來播放這張LP版專輯,我不得不說,調整得宜的類比訊源,的確比中低階的數位訊源來得高明。

音場景深大大超越CD系統

著名的The Absolute Sound雜誌編輯Laura Dearborn在所發表的一篇LP調整文章之中亦提到:「若您的黑膠唱盤系統所播放出來的聲音,比您的CD系統還要難聽的話,請開始調整您的黑膠唱盤系統」。這句話,在桑田佳祐的專輯播放上,得到了印證。Elite所播放出來的桑田佳祐,可能是頻寬範圍不如CD訊源的緣故,因此聽起來比較悅耳。但是,整體聲音表現與音場景深,卻是大大超越我的CD系統。聆聽這張LP時,感覺很像是站在桑田佳祐與樂團的正前方,距離是那麼的近,聲音包圍感是那麼地真實。選一個沒有家人在家的下午,將門窗關緊,大聲播放著這張LP專輯,那種被電吉他「電」到的感覺,以及鼓手賣力地雙手齊奏、腳踩大鼓的聲音,加上桑田佳祐沙啞但高亢的特殊唱腔,很真實、很過癮。我竟然會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加上點頭,自我陶醉了起來呢!

深陷其中 樂此不疲

有時常常問自己,CD訊源那麼方便,而且解析度或是音頻範圍等規格,都要比類比黑膠唱盤好上一截,何苦打著小檯燈(或是手電筒),聚精會神地、甚至是神經質地,調整LP唱盤的各項設定呢?當我自己擁有LP系統之後,我終於瞭解,這樣的辛苦調整,最後所播放出來的聲音,是會讓自己感動的聲音,是代表自己獨一無二的聲音!就是因為這點,讓我們這些人,深陷其中但又樂此不疲。難怪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人加入黑膠唱片的行列。

Goldring照顧一般音響愛好者的誠意,在旗下各式產品中,皆可明顯感受到。這顆高貴不貴的Elite頂級唱頭,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定價兩萬多的MC唱頭,不但是英國生產製造,還採用人工繞製純銀線圈。聲音表現溫文儒雅,適合聆聽各式音樂。若有心跨入黑膠的世界,這顆Elite唱頭,絕對是「中、長期」長治久安的絕佳首選!而且,Elite不會讓您傾家蕩產、拼死以求,大約一部普通CD的價位,就能擁有純英國手工製造的MC唱頭,何樂而不為?

g3.jpg (18.15 KB, 下载次数: 479)

g3.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11:53 AM
即将上我在现场调唱头的照片,可惜出了意外:由于老梁的相机镜头有水气,导致拍出来的照片很模糊。这件事到相片进了电脑才发现,连累大家只能“雾里看花”了。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2:27 PM
换了唱头之后,要首先重新调整超距和水平循轨角,该过程要借助ROKSAN唱盘配置的测试卡,当然有专业的量规也行。

DSC_0047.JPG (37.19 KB, 下载次数: 491)

DSC_0047.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2:35 PM
调唱头方位角。轻轻旋转RADIAS 5的单点支承唱臂后面的重锤,确保唱针完全垂直于唱片表面。不过,在做完此项调整之后,针压可能随之发生改变,这点用家是要注意的。

DSC_0048.JPG (38.38 KB, 下载次数: 481)

DSC_0048.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2:38 PM
调垂直循轨角(VTA)。调整后,我们要从唱臂侧面观察,看看当唱针停在静止的唱片表面时,唱头盖顶、唱臂是否与唱片表面平行?通常唱臂后面都要高一点点会比较好听。不过,这高一点点如果不仔细看也是差不多平行的。
通常,V.T.A.太高声音会比较刺耳,V.T.A.太低声音会比较沉或高频失去光泽。

DSC_0046.JPG (32.65 KB, 下载次数: 467)

DSC_0046.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2:39 PM
注意,调VTA时应在放有唱片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不准并且可能损坏唱针。

DSC_0045.JPG (29.86 KB, 下载次数: 482)

DSC_0045.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2:41 PM
最后用电子针压计调针压,数值为1.75克。

DSC_0049.JPG (36.18 KB, 下载次数: 357)

DSC_0049.JPG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2:55 PM
最后重新调整一下防滑力装置即大功告成。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09-4-28 02:59 PM
学习了,调教LP是非常细致、考究的活儿,得有耐心,图片上的JP版调教得多专注啊!
请教JP版,由于我家里有许多父母70-80年代购买的塑胶唱片和黑胶唱片,而以前的手提箱式唱机坏了,想在资金宽裕时购买一台入门的二手LP唱机,不知奥地利的PROJECT宝碟 DEBUTⅢ如何?80年代的塑料薄膜唱片和黑胶唱片还能放吗?谢谢!
作者: Flylite    时间: 2009-4-28 03:11 PM
学习了~~
看到老梁的新欢军刀了

[ 本帖最后由 Flylite 于 2009-4-28 03:17 PM 编辑 ]
作者: mmm07mmm    时间: 2009-4-28 03:46 PM
辛苦了楼主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4:02 P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09-4-28 02:59 PM 发表
学习了,调教LP是非常细致、考究的活儿,得有耐心,图片上的JP版调教得多专注啊!
请教JP版,由于我家里有许多父母70-80年代购买的塑胶唱片和黑胶唱片,而以前的手提箱式唱机坏了,想在资金宽裕时购买一台入门的二手 ...

可以播放的,只要是密纹的、并且转速对就没问题。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09-4-28 04:47 PM
谢谢JP版的解答,我还需补LP的知识,以后如果入手LP机就要向您多多请教了。
作者: jp    时间: 2009-4-28 05:04 PM
不客气。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4-28 09:08 PM
呵呵。。。。老梁还真是四处放毒啊,安装好后的听感呢?。。。。。不过老梁镜头起了水雾的话要尽快找人处理,不然镜头容易长霉斑。。那基本就报废了。。
作者: seanlee    时间: 2009-4-28 10:08 PM
照片看得眼晕。真的很晕。
作者: HiFi123    时间: 2009-4-29 10:23 AM
广州的潮湿天气,摄影器材最好准备个防潮箱。
作者: jp    时间: 2009-4-29 11:00 AM
黑胶唱片出来的声音确实迷人,我一气听了彭丽媛、罗文以“白头佬”等多张黑胶,声音是特别的活生、流畅、润泽,那种栩栩如生的感觉是难以获得的,这么说吧,我的感觉是“听了还想听”,而老梁的说法是——“当你要出门时,LP还有几十秒才播完,你都忍不住站在门口要把它全部听完,就像把美味的汤汁全倒进嘴里、一滴都不留在碗里”!
作者: 芍药    时间: 2009-5-2 03:45 PM
"美食家"的表现!
作者: 老梁    时间: 2009-5-2 04:32 PM
AE版主说得没错。我是出自厨师家庭,父母亲,大哥都是厨师,我不会烧菜,但懂品尝。其实,我是有机会当厨师的。话说1963年,我初中毕业,可以顶职到酒家工作,母亲反对,原因是我个子小,在酒家工作好辛苦的。其时刚好考上高中,还是继续上学算了。这样,厨师就当不成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5-2 10:07 PM
呵呵。。。老梁虽然没做厨师但会品菜也不错啊。。。
作者: jp    时间: 2009-5-2 10:15 PM
透露一个秘密——老梁也很爱吃、很能吃的。
作者: jp    时间: 2009-5-2 10:16 PM
老梁应该还有一些GOLDRING ELITE唱头的照片没上吧?
作者: 老梁    时间: 2009-5-5 03:28 PM
迟到的鸣谢
当jp得悉我换了唱头这个消息后,再一次亲临寒舍,为我调校,这,已是第二次了。上回是我新买了唱盘,用上BENZ MICOR SWITZERLAND(BMS)AEC唱头,他也是亲手给我调校的。jp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反复调校,耗时三个钟,以达到最佳效果。别小看这工夫,是十分考功力的。经过调校后,效果就是不一样,不由得您不信。当时,我拍下了几张他工作时的照片,可惜拍坏了。对于jp先生热心助人表示衷心谢意,对其调校的精深技艺表示敬佩,并对拍坏照片表示歉意。
这次我是选用了GOLDRING ELITE唱头,这个唱头之表现,令我喜出望外,我真不相信,它的声音居然全面胜过BMS的ACE,在事实面前,不由得您不信,真是要写个“服”字。
上张图让大家看看她的尊容。

DSC_0411r.jpg (40.47 KB, 下载次数: 323)

DSC_0411r.jpg

DSC_0415r.jpg (39.04 KB, 下载次数: 311)

DSC_0415r.jpg

DSC_0417r.jpg (27.46 KB, 下载次数: 316)

DSC_0417r.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09-7-26 11:14 AM
现在老粱调得怎么样了
作者: zyan1234    时间: 2009-7-26 10:00 PM
LP听音乐就是爽,听来听去数字比模拟的差至今无法突破。。。。
作者: jp    时间: 2009-7-26 10:37 PM
原帖由 AE芍药 于 2009-7-26 11:14 AM 发表
现在老粱调得怎么样了

已经调好了。
作者: jishanz    时间: 2010-1-4 08:17 PM
J版主很帅啊!又年轻毛头小伙子吗!
作者: jp    时间: 2010-1-5 10:34 AM
原帖由 jishanz 于 2010-1-4 08:17 PM 发表
J版主很帅啊!又年轻毛头小伙子吗!

哈哈,还毛头小伙呀,都年过四十了!
作者: 火车头    时间: 2010-5-18 06:30 PM
听说不错
作者: my139mail    时间: 2010-5-18 07:10 PM
JP认真呀。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5-18 09:11 PM
原帖由 jp 于 2009-7-26 10:37 PM 发表

已经调好了。
今年约3月初到老梁家听“猫王”,也听了LP系统,感觉LP系统声音有一点怪,好像还未调好。是否老梁的前级是新买的?

[ 本帖最后由 2009lg 于 2010-5-18 09:13 PM 编辑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5-19 12:16 P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5-18 09:11 PM 发表
今年约3月初到老梁家听“猫王”,也听了LP系统,感觉LP系统声音有一点怪,好像还未调好。是否老梁的前级是新买的?

LG兄又去听猫王了,呵呵,来点具体的感受啊
作者: h83961    时间: 2010-5-19 01:01 PM
老梁的军刀的面罩好像调转装,好看么。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5-20 11:50 AM
老梁还有几大柜的LP宝藏啊
作者: 火车头    时间: 2010-5-29 07:03 PM
原帖由 jp 于 2009-4-28 11:31 AM 发表
老梁也真是花心的,别看他前段时间换了RUARK“军刀”,其实他暗地里还换了不少东西。像他玩的ROKSAN RADIUS 5模拟唱盘,原来配的是瑞士BENZ-MICRO ACE高输出动圈唱头,当中还和英国GOLDRING EROICA动圈唱头、GOLDRIN ...
jp版主这个金环唱头应该可以不加升牛吧???????????
作者: jp    时间: 2010-5-30 12:17 AM
原帖由 火车头 于 2010-5-29 07:03 PM 发表
jp版主这个金环唱头应该可以不加升牛吧???????????

要加升压牛的。
作者: 辉煌    时间: 2010-5-30 08:40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0-5-20 11:50 AM 发表
老梁还有几大柜的LP宝藏啊


哈哈,感觉怎么像大家经常说的LP(老婆)宝藏?
作者: jp    时间: 2010-5-31 09:15 AM
这里LP=LONG PLAY,是指密纹唱片。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3-8 09:12 PM
我刚刚开始玩黑胶,目前用的是SUMIKO的pearl唱头,准备升级为mc唱头,目标就是奔驰的ace和goldring的elite或legacy,恰好老梁用过这两个唱头,请教一下老梁师傅:奔驰ace和goldring elite两个唱头各有什么特点?我主要听管弦乐和人声,请问那个唱头更合适?谢谢。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3-10 09:02 AM
换头如换机,现在手上已经有四只头,分别是:Clearaudio (MM);天龙103R (MC);高度风 RONDO  BLUE  (MC);铁三角O9C/III  LED  (MC)。声音风格各异,高度风的中频让人一听难忘,天龙动态大,铁三角OC9/III限量版市面上不多见,高频飘逸,声音最为全面,乐感也很好,就是价格略微贵了些。下一步准备再收一只VDH的,不过得等到沪市指数涨到3500点以上

[ 本帖最后由 空山鸟语 于 2014-3-11 09:19 AM 编辑 ]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3-10 11:20 PM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哇塞,空山鸟语兄高烧啊。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3-11 09:21 AM
原帖由 dugujian04 于 2014-3-10 11 PM 发表
哇塞,空山鸟语兄高烧啊。

还好啦,前面两只头其实是收二手唱盘时带来的,后面两只是自己收进的,不同风格换着听听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3-11 09:25 AM
原帖由 dugujian04 于 2014-3-8 09:12 PM 发表
我刚刚开始玩黑胶,目前用的是SUMIKO的pearl唱头,准备升级为mc唱头,目标就是奔驰的ace和goldring的elite或legacy,恰好老梁用过这两个唱头,请教一下老梁师傅:奔驰ace和goldring elite两个唱头各有什么特点?我主 ...

金环的头评价很高,价格合适偶也有意收一只,但是市面不太看得到。
按我经验,听人声、弦乐高度风不错,听大场面铁三角的高端头不错。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3-11 05:49 PM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可惜金环的唱头昌业不做了,不然找昌业买一个就省事了。可以上ebay去淘,比淘宝要便宜很多。
天龙103R很好,性价比很高,不过,我嫌它还是略显清冷,所以,关注goldring。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3-11 08:11 PM
原帖由 dugujian04 于 2014-3-11 05:49 PM 发表
可惜金环的唱头昌业不做了,不然找昌业买一个就省事了。可以上ebay去淘,比淘宝要便宜很多。
天龙103R很好,性价比很高,不过,我嫌它还是略显清冷,所以,关注goldring。

的确,天龙103R出来的声音像CD,所以我把它换下来的。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3-11 09:05 PM
原帖由 dugujian04 于 2014-3-11 05:49 PM 发表
可惜金环的唱头昌业不做了,不然找昌业买一个就省事了。可以上ebay去淘,比淘宝要便宜很多。
天龙103R很好,性价比很高,不过,我嫌它还是略显清冷,所以,关注goldring。


金环已经没货了,中价位可选择Ortofon Rondo Red MC或者同系列的Ortofon Rondo Blue MC这两款唱针,后者会稍微贵些,中低频都比较厚润,音乐感不错,都上了TAS年度推荐榜,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3-11 11:57 PM
标题: 回复 52# 的帖子
谢谢指点。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3-12 09:53 PM
标题: 回复 51# 的帖子
看来可以跳过103R,直接上更好的,如高度风。
另外,请假一下:SUMIKO Blue PointSpecial EVO III MC 这个唱头您听过吗?素质、风格怎么样?
作者: kks    时间: 2014-3-16 02:24 PM
记得以前jp有篇报道老梁的家访,现在找不到了请指点。
作者: jp    时间: 2014-3-17 09:44 AM
原帖由 kks 于 2014-3-16 02:24 PM 发表
记得以前jp有篇报道老梁的家访,现在找不到了请指点。

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呢?
作者: kks    时间: 2014-3-17 11:51 AM
标题: 回复 56# 的帖子
介绍老梁的器材和他的发烧故事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3-17 11:58 AM
玩SP100那篇?
作者: kks    时间: 2014-3-17 01:05 PM
标题: 回复 58# 的帖子
那篇也是,还有很多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3-17 01:29 PM
看看这篇如何:http://www.changye.com.cn/bbs/vi ... hlight=%C0%CF%C1%BA
作者: jp    时间: 2014-3-17 01:30 PM
还有这篇:

故事一:诲人不倦的老梁
  老梁是豪爽、率直、对音乐和音响非常投入之人,一谈到音乐、音响,就总有说不完的话,能和您谈个三天三夜。
  无论谁步入老粱的家里,都会对他所拥有的器材和聆听空间羡慕不已,先看老粱的器材吧。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对SP100音箱——不,准确地说,是S100,SP100的前身。老梁是怀旧之人,对S100宠爰有加。S100比SP100稍早推出,两者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只是S100两侧多了一对挽手,两个音箱的间距为3.2米,离后墙约1.1米,他的其它器材也堪称经典,光是模拟唱盘就有三台:一台用的是Rega Planar3转盘、SME S唱臂、Benz-Micro唱头;第二台是Thorens(多能仕)TD160,老梁采用了它的转盘和唱臂,但唱头刚换成名贵且较少见的Dynavector,还有一台则是Thorens原装的TD180。所有唱盘均加英国紫檀木避震钉,唱头则全部为动圈型。三款换着玩,领略各自的韵味,真是过瘾!唱盘的输出信号由于太微弱,需经过“唱头升压器”再供给前级放大。老梁用的是Ortofon T-20,别看它只有肥皂盒大小,二手价都要2000大元!前置放大器更是了不得,乃是大名鼎鼎的Convergent Audio Technolgy(俗林“猫王”)SL 1 !SL 1被部分音响界权威人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前级”。功率放大部分则由Jeff Rowland Model 1负责。Model 1虽然只有60W x 2的输出,但驱功能力却十分出色,不愧是Hi-End级的设计,您也许留意到老梁怎么没用CD机?原来他是LP的死硬派,在比较过LP和CD的效果后,老梁始终认为“连续”的模拟唱盘要比只有“0”和“1”的数码唱机要亲切、真实很多。老梁的聆听坏境:诺大的30m2客厅,他的器材和皇帝位就占了22m2,只留下8m2作客厅之用,最难能可贵的是夫人、孩子竟然“毫无怨言”!所以,在家中音响永远是第一位,用老梁的话说,就是:“听音响、看电视”——音响是一天到晚都开着的,而电视则沦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为了避免影响听音响,专门为家人安排了另外一台小电视,器材架上的电视则如同摆设),可怜巴巴地缩在一偶,屏幕比电脑显示器还小!而且是如假包换的“看电视”——为避免影响音响,电视的音量永远关闭。看电视时只有看字幕的份儿!
  一般人可能会很留意老梁的器材,但我却对他收藏的LP垂诞三尺。老梁由1986年开始就搜集密纹唱片,至今巳有四、五百张,数量虽然不算很多,但胜在张张几乎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绝版!当时,老梁随手从茶几底下、沙发旁边抽出几张LP,都是诸如DECCA马达纳“四季”、 RCA Living Stereo史托考夫斯基“狂想曲”、宝丽金邓丽君“81年演唱会”、中唱四大名家的“江南丝竹”之类的珍版。有如此珍贵的唱片和示范级的系统,我们当即要求老梁开声,试听曲目包括交响乐、小提琴、人声和民乐。不难想像,老梁这套器材发出的声音确实很美。由于保管得好,唱片几乎没有爆豆声,取而代之的是安逸和宁静。模拟唱盘这样人性化的器材,能带来一种CD所欠缺的温暖和灵气。小提琴的质感强烈,比一般CD所出的声音肉感、流畅得多,马勒“第五交响乐”甚具说服力。各乐器群的能量充沛,信息量极为丰富,从而营造出浓郁的舞台气氛。而一曲邓丽君的“船歌”,真是唱得峰回路转、荡气回肠,带来CD从未有过的真实度和感染力!接着播放的还有“江南丝竹”、“田园”交响乐等,甚至笔者不大爱听的粤曲这时也变得“艺术”起来,给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难道这就是音响器材的感染力?要不是时间所限,恐怕我们还得坐上一天一夜呢。
  从1986年以翡翠101模拟唱机、Luxman功放、JBL Ll00音箱组成的第一套系统开始,至今老梁已玩过不下十套系统,那么他对现在这套系统评价如何?老梁坦言对这套几近奢华的系统已相当满意,如果要升级的话,最多换成更大功率的Jeff Rowland后级,但不是近期的目标。我们曾担心老梁是否因此而失去了追求目标。其实,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每一天老梁过得仍是那么充实、忙碌,他会对唱盘进行微调,老梁可是按照星海音乐厅的效果来作参照的噢;坐在地毯上洗唱片,让精神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发烧好友上门求教、论经,他便从许多未开封的LP中抽出一张,来个“以LP代酒”,共同品尝这音乐的醇酿;更多的时间用于说服亲朋们不要买套装机(有一次曾花两天两夜劝一位邻居,并未获成功,也是老梁最伤心的一桩往事),提醒初哥不要陷入追求感观剌激的怪圈中……老梁就是这样诲人不倦,努力去普及音乐和音响文化,现在像老梁这般执着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尤其令我后生一辈深感敬佩。在此,笔者衷心地祝福一句——老梁,您大胆地往前走吧!
作者: jp    时间: 2014-3-17 01:33 PM
还有这篇:

注重细节就有好声

花小钱办大事的三个途径
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发烧友掏钱换器材升级的劲头也减弱了。那玩二手器材吧,想不到这二手器材的价格也是节节上升,综合故障隐患、外观残缺、售后服务等因素,这性价比就有待商榷了。但这“烧”还是要发的,于是就要充分发挥“花小钱办大事”的精神啦!说句老实话,我一直认为,如果你玩高级器材,能玩出好声音的话,那是应该的(实际上,很多人连这点都做不到)。如果你玩平价器材,却又能得到超过系统身价的声音的话,那才叫真功夫!
按照我的意见,要想“花小钱办大事”,不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搞好听音室的声学环境和音箱摆位;二是要在搭配上多实践、多比较,找到真正适合你、不用花高价也能让器材发出好声音的配置方案;三是要把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做认真、做到位了,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声学环境的营造和音箱摆位,有关文章已经讲得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至于搭配,其实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一般的发烧友通常会在论坛发贴、杂志咨询,问问“某某音箱配什么功放才好”。而资深的发烧友必须在此基础上,具备“驾驭”器材的能力,即在已建立正确聆听标准,并充分了解各种器材特性的前提下,大胆而自信地找到可达成心中音效的“途径”,跳出所谓“绝配”、品牌、价格、外观等的框框,各施各法、不拘一格,总之弄出好声音来就行。而在所谓“细节”方面,倒是许多人比较容易忽视的,即使高手也不例外,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老梁的奇妙搭配
在“搭配”和“细节”两方面都做好了的发烧友并不多,广州著名发烧友老梁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老梁原来玩的是SPENDOR SP100,玩了几年后,他想在原先中频比较丰满、温暖的基础上,获得更清晰的层次感、更富冲击力的低频和更精准的音场定位。显然SP100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我原先建议他玩WESTLAKE“西湖”的大型书架箱,但由于价格实在是比较贵,此事因此就耽搁了。谁知去年底,老梁竟抱回了一对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好箱——NAUDIO ACOUSTIC (丹拿声学)BM15监听音箱!BM15如今在发烧圈里算是有些名气了,不少发烧友甚至还以能玩上此箱为荣。但在当时,这对BM15可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而且基本上是没有实物可以试听的,老梁可以算是少数几位“敢于先尝螃蟹”的发烧友之一了。这对DYNAUDIO ACOUSTIO BM15确实有着其独到之处:在声音的细节、动态、失真度等硬指标方面,丝毫不会逊色于民用级的DYNAUDIO,毕竟还是录音棚里面的东西嘛;而在声音的饱满、温暖程度方面,竟然完全不同于民用级的DYNAUDIOR 的风格,反而更偏重于“英国化”一些,显得更耐听、更人性化,这也许是由于DYNAUDIO ACOUSTIC是在英国研发的缘故吧。可以想象,这对BM15在音色中已包含了某些SP100的优点,但在分析力、失真度、动态范围等方面又继承了“丹拿”的传统,所以是完全符合老梁要求的。俗话说“丹拿难推”,这对BM15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时至今日,对于BM15的搭配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少发烧友买回去之后才知道它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按照一般的想法,推丹拿箱一定要用大功率的后级。但老梁却反其道而行,只用25W/声道的功率就把BM15治得服服贴贴的,不由得你不口服心服!当然,这个25W/声道的功率来得也是不同寻常,乃是出自美国CODA 2.5纯A类功率放大器身上。据说CODA的设计师原在THRESHOLD (PASS LAB 的前身)搞研发,后来跑出来自己单干,推出了CODA 这个品牌。CODA的放大器素以驱动力强而声音又温暖、甜美而著称。要把驱动力做好,或者要把声音做“甜”,都是不算太难的事情,难就难在能把这两样看似“矛盾”的事物完美地统一、结合起来,而且还没有丝毫刻意的痕迹,这就是设计师的功力啦!记得我在1999年也玩过CODA的前级,在听了两年之后,被一老发烧友以MARK LEVINSON NO.26为诱饵换走,现在想起来仍感后悔不已,CODA前级那种温柔妩媚、娇美动人的风格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想不到这回遇到了知音,老梁选择了CODA 的后级,把BM15的低频、动态和肉感都推出来啦,如果我不是在现场亲耳聆听,我和大家一样,也是无法相信一台25W/声道竟会有这样的表现的!价钱呢,也只是花了6000元而已,加上飘逸、滋润的法国THORENS TTP 2000前级,老梁的功放总共才花了不到10000元。这样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投资额、有这样的音响效果,没有多年的沉淀、锐利的眼光和过人的信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音响的搭配确实是奥妙无穷,绝不是“音箱十功放”那么简单,一般发烧友不去修炼、不去磨砺、不去交多少“学费”,还真是没什么捷径可走。
挪威钉:细节出好声的典型例子
至于在细节处理方面,老梁的很多做法也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在一般情况下,大家多是关注器材之间的搭配,然后就是音箱的摆位了。但对于承放器材的架子我们却常常忽视、或者马虎了事,比如我问你:你的音箱是放在地柜上还是专用脚架上的?有没有比较过金属脚架和木质脚架、甚至不同材质的木脚架之间的音色差异呢?有没有真正在自己音箱上使用过呢?另外又有没有试过用不同的钉脚来“调配”出自己所喜爱的音色呢?……。老梁在这方面就做得到家,你看,他那个器材架的层板是用真正的黑胡桃实木(一般器材架用的多是夹板)做成的,层板厚度竟高达50mm;器材架的支承脚也是用截面积为60×80 mm的黑胡桃木做成,粗壮无比;整个器材架重达80公斤以上,当时是靠四条大汉才抬了上来,摆在地上真的是有“坚如磐石”的感觉。再看看那副承放DYNAUDIO ACOUSTIO BM15 的脚架,也是用黑胡桃实木制成,每根支承脚的截面积也达到80×80 mm ,竟然比器材架的支承脚还粗!脚架的支承面,老梁特意要求厂家做成中空的,不像一般脚架那样会有一块支承板,这样音箱与脚架的接触面积就很小,以尽一步降低脚架对音箱的影响。看到这里,我不禁莞尔一笑:“噢,原来好声的秘密这里,用厚重的实木器材架和脚架就能获得好声”。谁知老梁却往下一指:“好声的秘密在这里!”我一看,这不就是普通的地砖吗?难道不同牌子的地砖还有不同的音色不成?老梁再指一指:“不是这里,你看看我脚架的下面放的是什么?”我凑前一瞧,原来是脚架下面装了四个既象钉脚又不象钉脚的玩意儿。说它们象钉脚,是因为脚架下面不放钉脚还能放什么?说它们不象钉脚,是因为它们看不到有尖锥,而是呈一个底面光滑的圆柱形。老梁拆下一个给我看,哦,原来是大名鼎鼎的Soundcare!
Soundcare来自挪威,俗称“挪威钉”,是一个世界上很有名的钉脚品牌,被誉为是“一种代价最小的声音改善方式”,在台湾甚至还有专门的Soundcare俱乐部,共同探讨玩好Soundcare的秘诀,Soundcare钉脚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Soundcare钉脚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种是我在老梁家看到的那一种,是带螺栓的,可以旋进脚架或落地箱底部的螺孔中。一套四颗,价格是480元,使用时要买两套。你只需根据自己脚架或落地箱底部孔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Soundcare螺栓型脚钉即可,像老梁这套Soundcare钉脚就是M8规格的。Soundcare另外一种类型是不带螺栓的,可以垫在CD机、前级的下面,或者书架箱与脚架之间,一套三颗,价格是310元,当然如果你是垫在书架箱与脚架之间的,那就要买两套了。
那么,这种Soundcare螺栓型钉脚所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最容易看到的就是:由于它与地面接触的是一个平面,你就不用担心它会像传统钉脚那样会刮花木地板或磁砖表面。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很表面的认识,Soundcare螺栓型钉脚其实还是有尖锥的,只不过这尖锥是藏在里面,被铸锌层包裹着,而尖锥的受力点实际上也是垫在铸锌支承面上,外面还有工程塑料做成的隔离层,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隔离来自外部的振动。这就是说,Soundcare钉脚由于不直接接触地面,钉脚本身受到外来振动的影响就会比传统钉脚小得多,这样传到音箱部分的振动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个人认为,这正是Soundcare胜过传统钉脚的关键所在。
很自然地,我要求老梁拿Soundcare螺栓型钉脚与传统的钉脚比较一下。几轮测试下来,我不敢说有“换钉如换箱”的功放,但其改善的程度可以说比换一条讯号线还大!我敢负责任地说,只要你用过这款Soundcare螺栓型钉脚,原来的钉脚就再也用不回去啦(真是“此钉不同彼钉”),因为两者的差异实在是太明显了:概括地说,Soundcare螺栓型钉脚可以使声音变得更干净、清晰,细节突然会一下子涌了出来,背景也显得特别宁静,象加上优质的电源滤波器似的。总之是改善了系统声音的“清晰度”和“宁静度”,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很不简单的。我们知道,器材的失真度下降了,声音的“清晰度”和“宁静度”会改善,但您要在音箱、功放方面追加多少投资?同样,房间声学环境装修好了,不良反射少了,声音也会更清晰和宁静,但这样做的代价又是多大?而Soundcare螺栓型钉脚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却仅仅是区区960元的代价!难怪它赢得“一种代价最小的声音改善方式”的美誉。而换回原来的传统钉脚,声音立刻变得模糊、混浊起来,相当于当初脚架没用钉脚一样,音乐背景似乎总有一种莫名明妙的“本底噪声”,使声音变得有些“嘈杂”,让人感到有些许的烦躁感,觉得好象不如原先耐听了。特别是在低频部分,鼓皮好象受了潮气的影响,变得有膨胀、拖沓起来,鼓手的劲道也好象小了许多似的……。真是不试不知道,我这次没想到——只是在“钉脚”这么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下功夫,竟然也能获得这么丰厚的回报!
对于Soundcare螺栓型钉脚的表现,还是老梁总结得到位:“用了这款钉脚后,由于系统的声音变得透明了,感觉就好象又听到了不少东西,给了我一种新的体验;而且声音宁静度提高了,也可以让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玩线虽然也能改变音色,但不一定合你心意。而玩Soundcare,其对声音的改变就一定是正面的,不用担心白花了钱,因为进一步减少有害振动,对声音始终是有利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3-17 01:44 PM
比银铃还要银铃的声音



孰轻孰重?
  最近,我在电视上、电梯里总是看到著名演员濮存昕给某品牌牙膏做的一则广告。
  我本来很讨厌看广告的,但对这则广告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看着比较舒服、顺心。原因是什么?是里面充满关怀意味、贴近家庭生活的场景设计吗?还是因为濮存昕这个“完美”的男人,以其亲切平和的形象、朴素真挚的语言诉说着对家人的关爱而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后者吧。濮存昕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一位演员,看他主演的《洗澡》,没有像时下某些大腕刻意“制造”出一种风格或者锋芒太露,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淡的、甚至是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演绎着,但却取得令人回味良久的艺术效果。看濮存昕的表演,我总觉得他就是我们身边某一位熟悉的人,是那么的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我想,这种看似“平淡”、实则“深远”的表演风格,也许正是濮存昕最不平淡的地方吧!而在这则广告里,同样也是濮存昕一句看似平淡的广告词最终打动了我——“人到中年,名利看淡了,健康看重了”。也许真的要到那个年龄段,有过亲身的体验之后,你才能更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更容易有共鸣。如果你让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来玩味这句话,他精力正充沛着呢,又刚步入社会,总想着要拼搏奋斗、出人头地,对于这样的“大道理”也只能一笑置之而已,因为他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阶段呀!
  我觉得一个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的心态情感、思维习惯、处事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你是一位音响发烧友,当你年届不惑之时,回头再想一想,是否在声音的追求、软件的收集方面都与二十多岁的时候有着明显的不同?资深发烧友老梁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老梁年已花甲,但人老心不老,为人风趣幽默,嘻笑怒骂全在脸上,人称“老顽童”。老梁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吹拉弹唱都能玩上几手,对音乐非常痴迷。他年轻时当过知青,踏足天涯海角,仍是建设兵团宣传工作队的一分子。八十年代之后,又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某国营家电商场担任领导职务,较早接触到各种进口高级音响器材。自身的爱好加上机缘巧合,使老梁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批音响发烧友。年轻的时候,老梁也和许多发烧友一样,希望通过换器材来提升系统的表现,所以换器材的次数是相当频密的,光是音箱就先后玩过JBL、Harbeth、ATC、ProAC、Spendor、Dali等多个牌子。但近年来,老梁换器材的频率大幅下降,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搜寻好的古典音乐上,闲时常伴着轻柔的旋律洗洗密纹唱片、看看音乐方面的书籍,而每晚睡觉前弹一两个小时的钢琴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功课。而老梁自从2005年初购入Dynaudio Acoustic BM15P监听箱后,近四年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再换过其它音箱。回想起上面濮存昕说过的那句广告词,是否可以引申为——“人到中年,音效看淡了,音乐的美感看重了”?


新欢入室
  但到了今年初,老梁突然告诉我——他换箱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茫然:老梁不是已经修心养性了吗?早已不像以前那么爱折腾了,难道年纪大了,人反而变得更“花心”不成?记得当年那对BM15P还是我给他推荐买的,看重的就是它忠直的风格、相对全面的表现,以及那只在书架箱中甚为少见的10英寸低音单元。我连忙问“新欢”是谁,答案原来是来自英国的Ruark(威武)“军刀”音箱。我再问为什么会选择它?老梁的回答是——因为它有“比银铃还要银铃的声音”!唔?好抽象的答案呀,于是我决定到老梁的发烧窝里仔细探寻一番。
  “军刀”音箱我也是熟悉的,它的英文型号叫Sabre III,采用了坚硬的18mm、25mm的中密度板,内部再加非对称性强力支撑,明显是追求低音染的设计。最早的Sabre型号在1986年诞生,当时它是以一款富有动态和细节的监听音箱的面貌出现的,凭着能营造超人意料之外深沉低频的能力以及均衡的表现而一举成名。目前的Sabre III是第三代,它作出了重大改良,除拥有上述的全部优点外,表现更趋完善:箱体结构从原来的密闭式改为了现在的倒相式;所用的两只单元也全部更新:中低音单元的直径较原型单元小1英寸,使用了直径95mm的纸浆锥盆和直径150mm的盆架,该单元的振膜是传统的纸浆材料,凭着其良好的内部阻尼特性和良好的强度/重量比值,仍然是目前最好声的振膜材料之一。高音单元也由原型中使用的聚酰胺振膜换成了直径27mm的编织振膜。自面世之后,Sabre III先后获得《What Hi-Fi?》“集体测试冠军”和五星评价,是一款颇具实力的箱子。按照我的观点,箱体形式变了,单元也变了,Sabre III完全可以就看作是一个全新的型号,在声音上应该比它的原始产品有本质的提升。   在介绍BM15P和“军刀”的区别之前,还是先看看老梁的系统吧。
音源:Theta Data转盘/Sony E2000ESD解码器、ROKSAN Radius 5模拟唱盘
放大器:Thorens TTP2000前置放大器、Threshold S/200功率放大器



直沁心田之美
  老梁给我播的第一张碟是宋祖英的《百年留声》。关于这张碟的介绍很多,我也在不同的场合听过里面的一些曲目,但这么隆重其事的听还是头一回。首先是BM15P上场,播放的曲目是《我的祖国》。BM15P给我的印象是场面比较大,力度感比较强,人声富有穿透力。接着轮到“军刀”上场,当时我还没从BM15P的强悍表现回过神来,没怎么注意听前面的歌词,忽然一句“姑娘好象花儿一样”从“军刀”袅袅飘出,使我猛地打了一个激灵——“军刀”的声音怎么会这么美?!它和BM15P在感情处理的方式上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不是说BM15P的声音不对,我只能说“军刀”的感情色彩实在是太强烈,其亲切的、充满人性化的演绎方式令聆听者不能不为之动容!此刻宋祖英的歌声圆润丰满,仿佛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如和风细雨,洋洋洒洒,润物无声,还是老梁说得更绝——“歌声的美妙,连皮肤都能感受得到!”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在这种醉人的意境中,今天我总算能更深刻地玩味出这句话的奥妙……。



这回可真是欲罢不能了,我立刻继续播放下一首《渔家姑娘在海边》。“军刀”继续散发着强烈的“毒性”:人声依旧迷人,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伴奏乐器也可以如此的娇媚多情!在这首歌曲的伴奏乐器中,传统的民族吹奏乐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以我过往的聆听经验,民族吹奏乐器由于频带相对较窄,输出的能量不够充沛,一般的录音很容易给人细碎、单薄、乏味之感。而在《渔家姑娘在海边》里面的竹笛,想不到是如此的通透而又肉感,“军刀”将笛子的竹膜那种特有的颤声表露无遗,难道这就是“丝不如竹”的明证?《渔家姑娘在海边》是影片《海霞》的插曲。这首歌曲我很爱听,也很有感触,因为小时候母亲洗衣服的时候总爱唱这首歌,一听到这首歌,我就很自然回想起母亲几十年前劳作的情景,心里便泛起一种淡淡的酸楚。在众多的版本当中,我以前最爱的是由毛甦、杨霞、罗海英、李瑾几位姑娘在“天音老唱片”系列中《银屏笙歌》演唱的版本,觉得她们的嗓音很优美抒情。但今天通过“军刀”这对这么富有深度音箱的评判,和宋祖英这个《百年留声》的版本相比较之后,我才觉得毛甦、杨霞、罗海英、李瑾几位姑娘的演绎方式比起宋祖英来就显得稚嫩、肤浅了,因为她们毕竟是八十年代生人,没有经历过“文革”,对那个时期的生活氛围没有体验过。而宋祖英生于六十年代,整个儿童阶段正好处于“文革”十年,对当时那种特定的情感方式肯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演绎起来在情感的把握上肯定更加到位、更加传神,能唱出当年那年既有深情、但又更强调激情的歌曲意境!加上她的民族唱法也和专辑中的影片歌曲非常吻合,所以整体出来的艺术感染力明显高出一筹的。听着宋祖英演唱的《渔家姑娘在海边》,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多年以前在大操场上露天观看《海霞》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在眼前浮现,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我以前也听过这张《百年留声》,但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我很感激“军刀”这对音箱可以将这张唱片的精华表现得这么淋漓尽致,可以将不同演唱版本的感情表达方式差异性揭露得如此彻底,最终让我发现自己已经犯了一个错误——“《百年留声》已经出品三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忽视了有这么一张精品的存在”!所幸这张唱片现在仍可以买得到,于是第二天我立刻买下了这张专辑。
  Ruark“军刀”确实是一对不同寻常的音箱,以12500元的售价却可以拥有如此丰富的音乐表情,与许多同价位、甚至更昂贵的对手相比,它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谓泾渭分明、高低立见!与传统的英国箱不同,Ruark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质的元器件,无须通过音染和扭曲频响曲线,在保持良好动态、音场和解析力的基础上,仍然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将“美”和“真”高度和谐,显示出设计师深厚的功力。与BM15P这对风格现代的监听箱相比,“军刀”在音乐表情的处理手法显然要更人性化,更深刻、细腻一些,尤其播放人声、弦乐作品时,更能引起聆听者的共鸣和感动。当然,BM15P也有它的优势,其相对凌厉的气势和冲击力,非常适合播放一些激昂热烈、配有电声乐器的作品。而“军刀”则在播放抒情性的、以真实乐器为主的作品时具有更佳的表现力。关于两者的区别,还是老梁总结得最到位——“BM15P是属于‘节奏型’音箱,‘军刀’则属于‘旋律型’音箱”。



致密而光滑
  我曾问老梁对“军刀”的评价“比银铃还要银铃的声音”具体是指什么?老梁让我多留意一下“军刀”在声音的密度和平顺度方面的表现。按照我的感受,“军刀”在声音的密度和平顺度方面的表现,和模拟唱片颇有共通之处。很多人觉得模拟唱片的声音要比CD更有人情味,我是同意这点的。按照我的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CD的取样标准偏低,未能完整地再现软件的音乐美感。CD的数字讯号由许多0和1组成,当初专家制定CD的44.1K Hz/16Bit的取样标准,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可以“完美”地再现出原来的模拟讯号,人耳根本分辨不出两者的区别。但人耳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器官,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两者间专家们所认为的那种“不值得一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取样精度仍不够高,这样在取样过程就很可能丢失了不少微弱的、“过渡性”的讯号,这样在听感上就不如模拟唱片那么绵密、流畅、平滑。这就好比对比度调得不好的电视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与“白”之间缺乏足够的“灰阶”过渡,这样就使图像显得生硬而缺乏细节。所以,现在许多著名品牌的CD机都通过各种插值技术,力求恢复那些被遗漏的信息,使重播出来的声音更自然真实。“军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将一些很微妙的东西表现出来,余韵缠绵袅绕、荡漾起伏。这不是单靠有解析力就能办得到的,君不见大把有高解析力但又索然无味的音箱的存在?在这种前提下,“军刀”所表现出来音乐表情是如此的强烈而又丰富多彩,有致密、绵延之感,又滑又顺,按照老梁的说法就是“比纯更纯”!而我的感觉就象是穿上一件100支纱的纯棉汗衫,质地又密又滑,又吸汗又凉快,而且和皮肤的亲和力特别强。我们知道,支纱数越高就表明纱越细、织得越密。这种情形就好比“点”与“点”之间联系得很紧密,最终由“点”连成了“面”。而音乐表情生硬的音箱给我感觉就象是穿上了低支纱衣服,表面上是一个“面”了,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纱条比较粗,纱条与纱条之间比较疏离,还是“点”与“点”的关系,手感自然比较粗糙。

健康之美
  “军刀”的声音美吗?我承认它是美的。但这种美是一种健康之美、活力之美。我听过一些音箱,声音也很美,但美得不够真实,就好象整过容或者化着浓妆似的,总会露出某些不和谐、不协调的地方。而有些音箱为了追求所谓“清新”、“通透感”,不惜以牺牲中频的厚度为代价,这就成了一种“病态美”了。如果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军刀”就象是一位面容姣好,脸色红润,皮肤细嫩光滑,身材匀称紧致的美女,即使素面朝天也能让人怦然心动。她平时虽不乏娇媚,但遇到突发事件,却不会惊惶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显示出其性格中坚韧的一面!相比之下,某些音箱就象纤弱美女,平时看着养眼,实则弱不禁风,稍一劳作,便脸色发白、气喘吁吁,总是要人担心照顾,十足一件只能看着、不能摔着的瓷器。
激情再燃
  老梁虽然曾经拥有过多款英国名箱,但正是由于面对的牌子太多、相处的时间太长,使他对各个牌子音箱的优缺点了如指掌,特别是对“缺点”的深刻认识,更是让他不再轻易动情。我实在没有想到他对“军刀”的评价会如此之高,他那种惊喜、激动、欢欣的神情,是我认识他这么多年来头一次见到的。那种情形又带有“顿悟”、“豁然开朗”的性质,就好象是“他第一次遇到真爱”似的。老梁非常风趣,他用他仅有的英文知识将“军刀”的特质形容为:“醇-est”、“透-est”。哈哈,“-est”可是英文中“最高级”的意思哟!现在每晚他都要听上四个小时的“军刀”呢。而我经过这次对“军刀”的实地聆听之后,对老梁所说的“比银铃还要银铃的声音”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认为这种声音的本质在于它在拥有高密度的基础上,是以一种宽松、体贴的方式散发迷人的乐韵,如春风化雨,沁入心脾,舒坦怡神,这显然是一种更高明的音乐表现方式。而在播放人声、弦乐时,“军刀”所呈现出来的美态,也是我笔墨所无法完全描绘的,虽然我自认还算有比较丰富的器评写作经验。我想,拥有Ruark“军刀”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会让你学会欣赏、学会回味、学会享受,而从此脱离单纯追求音效刺激的低级层次。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3-17 03:16 PM

作者: LG    时间: 2014-3-17 03:20 PM
最欣赏老梁的一句话“在安全、不怎么花钱的情况下,尽管试一下,听一听效果的变化”。
作者: kks    时间: 2014-3-17 05:03 PM
谢谢jp,让我重温老梁的风采和玩音响的过程,受益良多。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3-17 07:45 PM
老梁乃昌业“镇店之宝”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9-21 01:57 PM
最近上了金环1042,非常好听,性价比超高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4-9-21 06:25 PM
各位朋友,大家好。看回以前的贴子,总是有点感激。
《昌业情,音乐梦》是我的座佑铭,退休了,还留用多年,但终要退下来的,享受一下幸福的晚年。
如今我仍在发烧,不是“登革热”,而是“音乐热”, 器材换了好几趟了,知识也长了,个别朋友说我走火入魔,没治了。他们说的可错了,音乐就是美学,是人类最朴素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民族素质的一个标志。当然,各人有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我还是对君说:热爱音乐吧,它给我们带来了智慧,带来欢乐,带来了幸福。
我爱音乐是从小就养成了,玩音响也有30余年了,真是不好意思地向大家说,我的一生劳动所得,节衣缩食,最有特点是就是玩音响了(退休后,还重操旧业,组建了一支民乐队,又多了一个活动内容了,有机会的话,向大家汇报演出)。夫人从不对我玩音响产生意见,反而认为这是健康的,婚后30多年,从没吵个嘴,这恐怕是音乐所起的作用吧。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9-21 09:00 PM
原帖由 空山鸟语 于 2014-9-21 01:57 PM 发表
最近上了金环1042,非常好听,性价比超高
我也上了一只金环1042。
作者: jp    时间: 2014-9-22 10:09 AM
原帖由 空山鸟语 于 2014-9-21 01:57 PM 发表
最近上了金环1042,非常好听,性价比超高

经典的动磁唱头,声音饱满温暖。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9-22 12:15 PM
原帖由 老梁 于 2014-9-21 06:25 PM 发表
各位朋友,大家好。看回以前的贴子,总是有点感激。
《昌业情,音乐梦》是我的座佑铭,退休了,还留用多年,但终要退下来的,享受一下幸福的晚年。
如今我仍在发烧,不是“登革热”,而是“音乐热”, 器材换了好几 ...

老梁是发烧界的前辈,我们要向您学习! 生命不止,发烧不息。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9-22 12:17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9-22 10:09 AM 发表

经典的动磁唱头,声音饱满温暖。

对它家Elite  MC  也有点长草,不知道JP兄对此头评价如何。
作者: jp    时间: 2014-9-22 01:31 PM
声音比较纤细、中性、透明。我觉得只要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玩动圈唱头,它的声音更加细致、高贵。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9-22 03:31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9-22 01:31 PM 发表
声音比较纤细、中性、透明。我觉得只要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玩动圈唱头,它的声音更加细致、高贵。

报告JP兄,目前手头已经有一枚芍药兄推荐的高度风RONDO  BLUE  MC头,不错的声音。
Elite  MC  是银线圈,中高频应该有银线的韵味吧。

[ 本帖最后由 空山鸟语 于 2014-9-22 03:32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4-9-22 03:56 PM
ELITE唱头确实属于细致、明亮的类型,而RONDO BLUE也很经典。环肥燕瘦,各有风姿。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9-22 09:46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9-22 10:09 AM 发表

经典的动磁唱头,声音饱满温暖。
是的,声音属于厚润型的。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9-22 09:48 PM
原帖由 空山鸟语 于 2014-9-22 12:17 PM 发表

对它家Elite  MC  也有点长草,不知道JP兄对此头评价如何。
我感觉金环1042性价比一般,素质并没有明显高于sumiko的珍珠,但价格要高很多,如果都是以ebay的价格相比,那价格差了一倍,但声音差别不大。而且,1042有点挑唱放和后端,搭配不好的话,声音不理想。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9-22 09:50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9-22 03:56 PM 发表
ELITE唱头确实属于细致、明亮的类型,而RONDO BLUE也很经典。环肥燕瘦,各有风姿。
芍药版主曾经推荐过rondo blue,但可以已停产,买不到了,后来因为唱放还没有搞定,也就暂时停止了上mc头的打算。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4-9-23 08:34 AM
原帖由 dugujian04 于 2014-9-22 09:48 PM 发表
我感觉金环1042性价比一般,素质并没有明显高于sumiko的珍珠,但价格要高很多,如果都是以ebay的价格相比,那价格差了一倍,但声音差别不大。而且,1042有点挑唱放和后端,搭配不好的话,声音不理想。

可能还是搭配和调整的问题,我和几个朋友用下来都觉得不错,也许音响性并不是一流的,但是音乐性的确很好。
当然,sumiko的珍珠我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4-9-23 11:07 PM
原帖由 空山鸟语 于 2014-9-23 08:34 AM 发表

可能还是搭配和调整的问题,我和几个朋友用下来都觉得不错,也许音响性并不是一流的,但是音乐性的确很好。
当然,sumiko的珍珠我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
谢谢提醒,我周末再校正、调整一下试试。
作者: yangds    时间: 2014-10-30 08:35 PM
原帖由 老梁 于 2014-9-21 06:25 PM 发表
各位朋友,大家好。看回以前的贴子,总是有点感激。
《昌业情,音乐梦》是我的座佑铭,退休了,还留用多年,但终要退下来的,享受一下幸福的晚年。
如今我仍在发烧,不是“登革热”,而是“音乐热”, 器材换了好几 ...
看了JP版对梁老师发烧经历的介绍,以及梁老师对生活和音乐的感悟,真是让人肃然起敬!我虽然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低烧,但始终没有什么长进,现在步入知天命的年纪才对音乐给人的影响有了些许认知。现在总结二十多年原地踏步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像梁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的指教。今有幸得到梁老师主动提出指导我加入黑社会,实在是万幸!我打心眼里庆幸,请教梁老师黑胶第一课啥时开始呢?
作者: smike11    时间: 2015-4-12 04:06 PM
标题: 老梁教我听歌剧,自己都不听的,不厚道
老梁教我听歌剧,如玛利亚.卡拉斯,我当金科玉律。看楼主展示老梁碟片的照片,发现他自己都不听的歌剧的,不厚道。
作者: jp    时间: 2015-4-12 06:59 PM
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尽现。
作者: jp    时间: 2023-12-26 10:16 AM
我们的老朋友老梁近日仙逝,仅以此帖怀念一起发烧的日子,在天堂不缺音乐......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