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古典音乐难道就没有商业化??? [打印本页]

作者: J-M    时间: 2009-12-2 03:54 AM
标题: 古典音乐难道就没有商业化???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把古典音乐想象得那么高大那么不可亲近呢?也许最初作为宗教音乐有其神圣高尚的地方。但是作曲者也 难逃讨好教廷之嫌。像VIVALDI不也是靠着取悦宫廷谋生吗?最终连块墓碑都没有!
    随便听听也有错?
作者: 孔老二    时间: 2009-12-2 11:24 AM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不知楼主为何有此感慨?在下以为:听古典音乐,可以随意地听、舒心地听、深入地听或者更多的聆听方式。这要因应个人的性格、喜好、人生经历、生活环境、社交关系、文化取向、时间条件、经济条件而定,没有公式可言。就算囊中羞涩,也可以想方设法的听,何错之有???有谁把随便听古典音乐说成有错,那人一定在对人对事上存在偏差(甚至偏激)。谁都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别人。我以为;听音乐(包括民乐、歌曲)首先是愉悦心情,最终目的也是愉悦心情。现在的论坛还是健康的,毕竟以介绍音乐故事和CD版本为主,有不同意见的表述实属正常,没有争论,论坛就没有生命力。楼主无须有压力,凭喜好就好,有个评论家这样认为:你喜欢听这个乐曲就是“听懂”啦,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09-12-2 03:29 PM
谁说没有?郎朗就是商业化的产物,俊朗的外表,圆滑的外交、中国元素、专业演员的水平,这就是商业化的产物,不红都很难,呵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09-12-2 03:33 PM
楼主说得对,其实古典音乐早就有“商业化”的存在,不过是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罢了。据历史介绍:巴洛克时期,音乐家都为宫廷所有(一些贵族本身也是音乐家)维瓦尔第原来是一个“游吟诗人”(我的理解是现在的街头卖唱者),后来才“收编”入宫廷成为宫廷专用乐手(但不知是“包食无人工”还是“包食、包住、年薪制”哈哈!)。现在不同啦,乐团、演奏家、歌唱家都有自己的“经理人”、经理公司,演出和灌录唱片都是商业操作的,当然,这些演艺团体、演奏家、艺人确实有它的存在价值和存在理由;因为一个没有音乐的生活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发展了,不能不承认;现在生活比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了,古语云:“衣食足则知荣辱”,人们在生活改善的同时,需要不同的音乐元素来丰富生活的内容,特别现在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音乐的氛围里寻求压力的释放,也是不少人的选择之一。我们管它商业化不商业化,喜欢就是理由!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09-12-2 03:36 PM 编辑 ]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09-12-2 03:35 PM
再说,没有商业化,唱片谁买呀?管他了,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9-12-2 03:36 PM
原帖由 孔老二 于 2009-12-2 11:24 AM 发表
不知楼主为何有此感慨?在下以为:听古典音乐,可以随意地听、舒心地听、深入地听或者更多的聆听方式。这要因应个人的性格、喜好、人生经历、生活环境、社交关系、文化取向、时间条件、经济条件而定,没有公式可言。 ...

顶一下,再支持下.音乐本来就是听的,想怎么听就怎么听,没那么多讲究
作者: jp    时间: 2009-12-2 10:32 PM
广州新年音乐会就是商业化操作的结果,试问参加的有多少是真正的古典乐迷?又有多少是附庸风雅的?
作者: J-M    时间: 2009-12-3 12:17 AM
前日向一位“专业”人士请教。我对对方的学识是十分钦佩的,可是他却把听音乐当成了学习。我觉得很累,压力很大,于是找到一个解脱的理由。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09-12-3 02:16 PM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其实不必有压力,我建议你在家里,放一点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如“曼陀凡尼”的音乐或者是莫扎特和肖邦的音乐)你做你的事,在单位有条件也试试。你先不要把自己当成进了音乐学府,更不要把听古典音乐当成是“学者”“高知”的事,平民百姓也有权听古典音乐!你留意下,在每年举行的音响展和在古典CD店里经常见到身穿工作服的公交司机的身影,你说他们真的懂得古典音乐吗?不一定,当然其中也有“学者风范”的,但更多的是他们懂得以此来释放工作压力,他们下班就三五成群逛CD店,或者三五知己聚聚,大发“发烧经”,其乐融融也。
作者: J-M    时间: 2009-12-3 09:53 PM
说的很好啊!
我能有机会开始听古典音乐就是从逛CD店开始的。一起逛的陌生人成了朋友,相互闲聊,开始从兴趣变成了爱好。
  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很随意的听,先在网上下APE,觉得听到喜欢的就去买原版CD,当然,有些 是买不到了的。在听和选的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音乐和唱片的知识,也乐在其中。
  不过现实也很残酷,认识一些专业出身的朋友,个别人会摆出一副教授的架子,拿出一套理论不容你发表意见,甚至强加给你思想。。。确实,我也无从反驳,只有慢慢积累知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09-12-4 01:53 AM
听音乐是应该很轻松的。。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搞研究的。。。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09-12-4 10:19 AM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我记得文革时期有一出电影里讲“马尾巴的功能”,以此来讽刺知识分子的弱智。但在聆听音乐时,我们还是要搞清楚听音乐的“功能”。 前我已经说过:一个没有音乐的社会和生活真的不可想象。普罗大众听音乐首先就是需要愉悦感官,不必要有高深的理论。音乐学者当然除了愉悦感官之外还要研究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还要研究音乐的结构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每一个音符都是他们的研究对象,现在还要研究音乐的市场运作方式,才能知道那类音乐可以在市场中“大行其道”。其实我们作为“爱乐初哥”何必要与音乐学者PK呢,我们没有必要硬是往音乐理论的书堆里钻,我们更没有资格肆意批评作曲家、演奏家,只能说自己有聆听取向的自由,要是把听古典音乐与必须具有很高的音乐理论挂钩,这样会很辛苦,这不符合普罗大众欣赏音乐的基本目的,这样有点“被”听音乐,我们要主动地接触音乐。现在欧洲和日本已经有了专门用音乐治疗诸如忧郁症之类的精神方面的疾病的医院诊所,还特别推出缓解人的精神压力的音乐专辑投放市场。在如今到处压力重重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我们有理由要主动接触音乐(特别强调是要轻松地接触音乐),防病于未然。这大概是聆听音乐的一个理由吧。
      学者讲音乐我当然乐意倾听,因为这通常是一个免费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不一定能听得懂,但也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但这并不会改变我随意聆听的习惯,我当成是积累音乐知识的渠道,但我不会追求自己成为“音乐学者”。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09-12-4 10:27 AM 编辑 ]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4 03:26 PM
还是没搞明白lz为何如此感慨。
另:可能你遇到的那个专业出身的人比较喜欢装高深吧,不必如此压抑。不过,我以前几次遇到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倒没发生这种情况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9-12-4 04:28 PM
商业化都是有的,比如paganini和liszt都有江湖习气的,也是为了讨好听众。
作者: J-M    时间: 2009-12-4 10:51 PM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就是发生了一些事而已,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能抒发己见,让很多像我一样初好古典音乐的朋友少背负一些东西。
   可能有很多朋友也有我这样的遭遇。其实想说,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什么理由的!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09-12-5 11:11 PM
音乐能给你带来的感受最重要,不必要理会过于专业的东西,毕竟我们听音乐是为了快乐而不是理论研究。我曾经接触过一些搞音乐的,讲术语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要论到听音乐的品味,烧友们完全没有必要自卑,未必会比他们差。
作者: J-M    时间: 2009-12-6 01:15 AM
这 个确实是。我认识一个星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他整日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挣钱。比如带多少学生,让哪个学生参加比赛可以得奖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等等。。。

我突然觉得做烧友好幸福,可以无顾忌的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6 07:33 PM

作者: wlx    时间: 2009-12-6 10:12 PM
没有卡拉扬的商业头脑,80、90年代古典唱片市场不会这么红火,如果都像切利比达奇,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这么多演绎吗?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