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音乐故事连载之二 贝多芬《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三重协奏曲》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09-12-11 11:27 AM
标题:
音乐故事连载之二 贝多芬《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选用
《三重协奏曲
》
的形式来写作道理很简单,如
果依照传统的形式由钢琴家主奏,乐队协奏的套路来写,鲁道夫公爵的琴技恐怕实难招架,但是如果以三重奏的面目出现,
只要钢琴独奏的分量不要过重,相信他还是能够胜任的,为了能让这位公爵过一把演奏瘾,而且音乐听起来还能唬得住内行人的耳朵,于是贝多芬便别出心裁地写了这首组合奇特的
三重协奏曲,其中钢琴部分是最为简单的,而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的演奏则正相反,技巧艰深、复杂,一般水平根本无法演
奏,从这一点我们便可看出贝多芬用心之良苦。如果仔细琢
磨,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这首协奏曲中
没有通常的华彩乐段,这伍当时风行的演奏中必定要有器乐
家大展其绚丽技巧的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也是由于贝多
芬怕华彩乐段使鲁道夫公爵尴尬,故而索性不写。为了能让公
爵在演奏中享受到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而不是你来我往互相配合彼此呼应的重奏平等合作关系,贝多芬又煞费苦心地以二重奏的效果来处置这三件乐器的水平对置。他在写作中独具匠心地将钢琴单独为一声部,小提琴与大提琴二者合为
一部的安排,在音乐表现中就形成了二重奏的结构,这样,钢
琴就有不少的独奏乐段得以傲视群雄,尽情地自我表现。其
实,这样的布局虽在构思时曾让贝多芬大伤了一通脑筋,但是
在写作时却又相对简单了许多,因为如果要三种乐器等同对
待,那么每件乐器单独呈现的机会就要求是对等的,那样或许
音乐非常好,但是鲁道夫公爵却无法演奏。如若公爵无法演
奏,写作此曲不是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贝多芬为了既能遮掩鲁道夫公爵的演奏缺憾,又不让乐
曲听来技术过于简单,于是他便来了个重心偏移,将钢琴演奏
技术不足的份量统统强加给了小提琴与大提琴使之得以弥
补,特别是大提琴声部,为了要能让大提琴的琴音不被乐队及
两位重奏乐器压住,贝多芬还特意在写作时将大提琴的音域
置于高音区,这样演奏上的难度无形之中便加大了许多,真是代人受过啊!
尽管贝多芬在创作此曲时,所有的中心环绕都是为了能
取悦于鲁道夫公爵,但不知为什么当乐谱于1807年出版时,扉页上的题献却是罗布高维兹公爵而非鲁道夫公爵。另外在
1808
年的首演时,鲁道夫公爵也没有出现,其中的原由我们现在已无从查考.但事实上从这首作品首演失败之后直到贝多芬去世这19年问,这首
《三重奏协奏曲》
就不曾再被演奏过,即便在今天贝多芬的录音制品比比皆是的唱片市场中,这首作品的录音也不是很多
。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09-12-11 02:14 PM 编辑
]
照片 779 面.jpg
(71.57 KB, 下载次数: 273)
下载附件
2009-12-11 11:31 AM 上传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09-12-11 12:35 PM
必须承认,我对这个作品不熟悉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09-12-11 12:56 PM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还有第三期待续,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