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逗你玩玩音响之迷糊点。。。。。。。。。。 [打印本页]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0:08 AM
标题: 逗你玩玩音响之迷糊点。。。。。。。。。。
如题,逗你玩玩音响只是做好音响器材周边的事如避震,线材。至于空间处理,电源专线呵呵都没做.音响只是在家居的空间中听音乐。。。。。。。。。。。已经很好听 ,没有诸位所说的驻波等现象出现,更没有音场方面的问题(俺本身就不在乎音场)。 这就是逗你玩所要表达的迷糊玩音响之理论.哦忘了还有一条要善待自己的音响器材,别一会儿折腾音箱,一会儿折腾功放 。这样永远无法得到音响的好声。
听音乐吗,在乎音乐给自己内心的一份感动。别整天想着音场如何,高音如何,低音又如何。。。。。。。。。。那一切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东。音响好听,耐听。能在听音的空间里坐得住,也就是了
作者: WOOW    时间: 2010-5-11 10:20 AM
大部分人的家中都不具备拉专线和搞空间处理的条件。音响要听,生活也要过。人说生活要学会过日子,听音响也要学会听音乐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10-5-11 10:26 AM
呵呵,有理,不过避震\线材有条件就上,总是有好处的,至于空间处理,我认为就是从正常家居的摆设入手,一般的家庭,把客厅什么的搞成专业的样子,也太难受了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5-11 10:31 AM
哈哈。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咋折腾都行。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0:38 AM
我喜欢经常在论坛上泼些冷水,发表些与论坛时下论调不太相符的观点,不知是对还是错。诸位能听则听,能看则看,哈哈想拍砖的也欢迎。不过玩音响有时真的别太较劲。否则自寻烦恼,得不偿失
作者: jp    时间: 2010-5-11 10:43 AM
我想只要将逗你玩的系统放在一个声音、电源处理好的环境里,再加上良好的摆位,他就知道两者的差别在哪里了,到那时再讨论声音环境、电源、避震、摆位不迟。事实上,上述的工作做好了,对提升系统的音乐感染力也是非常明显的。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0:51 AM
JP追求音响之完美表现令逗你玩感动,但我还没烧到那一步。逗你玩玩音响从来是随缘,缘到即到,缘止即止。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1:10 AM
逗你玩玩音响从来是迷糊中来,迷糊中去。有清醒的时候吗?有。啥时清醒就是自己的音响系统要做重大改变时,哈哈这时极度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旦改变结束立即进入迷糊状态这是逗你玩多年来玩音响百毒不侵的原因所在。一头走到黑,一心一意,独乐乐

[ 本帖最后由 逗你玩 于 2010-5-11 11:13 AM 编辑 ]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10-5-11 11:11 AM
难得糊涂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5-11 11:18 AM
也许各时期的HIFI观点会有所不同,
支持你!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1:33 AM
十年hifi十年情,十年逗你玩之hifi观点亦在不断改变中。。。。。。。。但有一点不变就是自己爱乐的情怀不变。这是最重要的。音乐才是音响的目的地,好听的音乐,感人的声音。。。。。。。如此夫复何求?
作者: jp    时间: 2010-5-11 11:42 AM
对环境、电源、摆位的改善和聆听音乐并不矛盾,相反这样做是为了更好欣赏音乐。
作者: WOOW    时间: 2010-5-11 12:04 PM
确实不矛盾。有条件的就能改善就改善,没条件改善的也不要郁郁不平,好好听音乐也可以,不管玩啥东西心态很重要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5-11 12:15 PM
LZ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对于玩音响/听音乐的取向,我始终觉得离不开个人的认知、偏好和条件三方面。
我一直有这样的看法,音响固然是因音乐(声音)而生,但其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部分出现了异化(发烧),并相对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甚至出现音乐为音响服务的倒置现象。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也不能简单地定错对,就像世界发展的多元化一样。
有人说过,音响器材不是艺术品,它只是一件器材,只为重播音乐。我觉得今天这说法的完整性正颇受挑战,或只是一种商业托辞。其一,君不见现在有些高级器材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确实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甚至一点都不比高级家具更缺艺术感);其二,不少有个性的高级器材发出的声音也不能不让人把它与“艺术”挂钩,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乐器型器材”。
什么东西,当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异化。就像汽车本来是用来代步而已,但现在谁还会说它只具备代步功能呢?!花样多着呢!但话说回来,从来就不缺“理性”的消费者,比如我觉得开Golf感觉还好,就继续用呗,啥时候有需要随时升级就是了,也不要专门去太费那心思。套句流行话:谁用谁知道

[ 本帖最后由 马生 于 2010-5-11 12:34 PM 编辑 ]
作者: 石头记    时间: 2010-5-11 12:44 PM
没错,现在很多机器都非常的艺术化,如南非的小V,那模样就象一个抽象的雕塑,还有经常为苹果电脑设计产品的设计师为KEF设计的顶级产品,都很据有艺术价值,这样的产品放在家里都是一种视觉享受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0-5-11 01:35 PM
是的,现在的器材造型是越来越别致,视觉是越来越有冲击力,噱头是越来越好,可声音不过如此。
音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听觉的,这一点似乎进步不大。而你为这些花哨的玩意付出的钱可是翻倍的增长,唉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0-5-11 01:37 PM
有点象保健品炒作,讲的是概念,效果等于没有,无害而已。
作者: wumingfashi    时间: 2010-5-11 03:26 PM
顶一下楼主
非常好的心态
音响这东西,本来就是我们的玩具
其实有时候真的别太较真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03:47 PM
逗你玩所说的确是个概念的问题,现在诸多的hifi音响经销商推销自家代理的品牌音响针对的只是少众发烧友,而忽视大众化的普通消费者,一味地强调玩音响的空间处理及电源处理还有音箱的摆位,听音乐强调音场,这无形中会使广大的普通音响消费者望而却步。昌业论坛就是个例子,诸位看看论坛中交流的帖子,不是线材,就是音箱摆位及声音中的高音低音如何。让一些根本不懂hifi音响的新手一头雾水。逗你玩时时在论坛中泼冷水就是希望昌业论坛能为广大的普通音响消费者服务,模糊hifi音响固有的一些概念,让更多的普通音响消费者接受hifi音响。这是逗你玩之音响迷糊的初衷
作者: jp    时间: 2010-5-11 03:58 PM
逗你玩能否谈谈如何为广大的普通音响消费者服务?
作者: h83961    时间: 2010-5-11 04:02 PM
任何商品都可以造成艺术品,就看是什么人群使用,如一个电话造成面包样,如真的一样,手机更是五花八门,完全超脱其本身概念和价值,当然,如果没有相应销费能力和充满艺术细胞的人群的话,开发商是不会走此路线的。
所以认为楼上诸位说的都无错,有的讲得更好,更妙
作者: 石头记    时间: 2010-5-11 04:02 PM
我不是太认同,如果没有一定的HIFI效果,只求听音乐作品的话,其实一部收音机,一套便宜的组合音响就可以解决了.我觉得HIFI群体无论是对器材还是对音乐都需要有一定要求的特殊群体,
作者: 52巡警    时间: 2010-5-11 04:12 PM
逗兄的观点很好!赞一个!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04:21 PM
原帖由 jp 于 2010-5-11 03:58 PM 发表
逗你玩能否谈谈如何为广大的普通音响消费者服务?

这是逗你玩的一个愿望而已,至于如何做我亦有些想法不知成熟与否望JP笑纳:针对不同的音响消费群体,以昌业代理品牌为主推出几套音响搭配方案,档次分高,中,低三个价位段。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不要给消费者灌输hifi音响固有的音场,线材及音箱摆位等概念,着力打造普通家居就能购买昌业音响的观念。根据消费者之搭配要求满足其基本音响需求。消费者试听时昌业员工也应尽量模糊hifi音响的音场,摆位等概念,消费者不问这类问题的不主动介绍,如有问起可淡化的回答。这是逗你玩所能想到的
作者: jp    时间: 2010-5-11 04:28 PM
原帖由 石头记 于 2010-5-11 04:02 PM 发表
我不是太认同,如果没有一定的HIFI效果,只求听音乐作品的话,其实一部收音机,一套便宜的组合音响就可以解决了.我觉得HIFI群体无论是对器材还是对音乐都需要有一定要求的特殊群体,

我同意这个观点。如果只是听听音乐而对音质没有追求的话,是很难付出一定代价去买发烧音响的。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1 04:30 PM
逗你玩兄的想法不错,音乐本是用来给最终用家带来愉悦和享受的,不过我个人窃以为有时针对不同的客户或者以对客户提供更加详尽的服务来说,可以告知一些情况,就像如何使用一件产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样。。。。 。。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5-11 04:30 PM
同感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1 04:31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5-11 10:08 AM 发表
如题,逗你玩玩音响只是做好音响器材周边的事如避震,线材。至于空间处理,电源专线呵呵都没做.音响只是在家居的空间中听音乐。。。。。。。。。。。已经很好听 ,没有诸位所说的驻波等现象出现,更没有音场方面 ...


其实吧。。。。就听音乐来说我个人更注重的是音乐是否流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除非专门听也没去注意什么hifi元素。。。。因为音乐是用来享受的。。。
作者: jp    时间: 2010-5-11 04:36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5-11 04:21 PM 发表

这是逗你玩的一个愿望而已,至于如何做我亦有些想法不知成熟与否望JP笑纳:针对不同的音响消费群体,以昌业代理品牌为主推出几套音响搭配方案,档次分高,中,低三个价位段。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不要给消费者灌输hifi ...

对于一般消费者,模糊发烧元素、消除他们神秘感的建议还是不错的。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04:38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0-5-11 04:30 PM 发表
逗你玩兄的想法不错,音乐本是用来给最终用家带来愉悦和享受的,不过我个人窃以为有时针对不同的客户或者以对客户提供更加详尽的服务来说,可以告知一些情况,就像如何使用一件产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样。。。。 ...

Z兄此乃误也,音响经销商是买音响的,不必去当老师。当老师者不买音响,买音响者不当老师。只要消费者认为他所买音响值得就已经完成音响经销商的责任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1 04:40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5-11 04:38 PM 发表

Z兄此乃误也,音响经销商是买音响的,不必去当老师。当老师者不买音响,买音响者不当老师。只要消费者认为他所买音响值得就已经完成音响经销商的责任了



这倒是。。。。。。。。。。 。。只要自己觉得喜欢就可以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04:45 PM
作为hifi音响经销商关键是如何让普通消费者购买其代理音响品牌,提高销售量。至于音响中的许多神秘问题留给消费者自己解决。这才是关键所在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04:51 PM
原帖由 jp 于 2010-5-11 04:28 PM 发表

我同意这个观点。如果只是听听音乐而对音质没有追求的话,是很难付出一定代价去买发烧音响的。

我觉得JP 没有必要被这所谓的hifi群体的框框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对于只是听听音乐的普通消费者完全有可能买发烧音响,关键是昌业如何推广,让他们接受而已
作者: jp    时间: 2010-5-11 05:05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5-11 04 PM 发表

我觉得JP 没有必要被这所谓的hifi群体的框框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对于只是听听音乐的普通消费者完全有可能买发烧音响,关键是昌业如何推广,让他们接受而已

这又涉及到如何在大众认可的地域设立经销点(一般消费者不太爱去电器城,觉得都是议价,不靠谱),以及如何在大众媒体上做宣传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呀。
作者: wlx    时间: 2010-5-11 08:47 PM
让消费者知道多些不是坏事,比如拉专线,新居装修时也就轻而易举。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5-11 09:10 PM
这话题其实不错,值得探讨。
说白了也是一个取舍的问题,看你是从那么方面作为出发点来看发烧。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确实有如楼主说的这么一个群体,如果是这样,就象前面有烧友说的,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重点可以放在丰富软件部分;相反,对于对这两方面都比较看中的群体也许这样引导就不那么合适,从双方出发点就不一样,对商家的要求都不一样!作为商家,应该了解这两方面群体的需求,多元化的服务,分别引导,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0-5-11 09:18 PM
逗你玩玩音响之迷糊点,是正常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正如我们上学读书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年升一级,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玩音响也是有分阶段的,初级---- 中级------ 高级。如果您是经常甚至于每天都需要音乐,欣赏音乐成为了生活的一个部分,随着音乐知识的不断提高,自然而然地对重播音乐的音乐器材不断有新的要求,升级是必然的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0:15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0-5-11 09:10 PM 发表
这话题其实不错,值得探讨。
说白了也是一个取舍的问题,看你是从那么方面作为出发点来看发烧。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确实有如楼主说的这么一个群体,如果是这样,就象前面有烧友说的,可以比较 ...

药兄说的极是,两个群体分别对待.对发烧友极尽昌业音响之所能.而对普通消费者则视情况而定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0:17 PM
原帖由 老梁 于 2010-5-11 09:18 PM 发表
逗你玩玩音响之迷糊点,是正常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正如我们上学读书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年升一级,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玩音响也是有分阶段的,初级---- 中级------ 高级。如果您是 ...

逗你玩之玩音响迷糊点是不想让自己毒发而已.......................哈哈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5-11 10:53 PM
迷糊也只是假迷糊 ,实际经营是有目标顾客的。不管采用何种营销手法,实际上像昌业这类公司经营的就是发烧音响,那些不讲究发烧元素的,是百货公司经营的套装机(很多象LZ说的听听音乐旋律还是不错的),君不见昌业一条电源线已能买人家一套不错的台式音响了!象LZ花9000块买那么个小K2,估计也有不少普通非发烧消费者说没必要的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1:12 PM
马兄说的没错,这也就是发烧音响的受众面不大,而大多普通消费者则对发烧音响敬而远之的原因.难道马兄希望在发烧音响上永远处于小众,跟别人说自己的音响时要不断地费许多的口水,如果是这样,发烧音响存于世间的时日为期不远了,没了消费者的东东还有生命力吗 所以逗你玩所提迷糊点的概念就是要让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接受发烧音响,让他们觉得用发烧音响听音乐要比普通的床头音响好听,只有这样发烧音响才有市场,才有生命力,是大众化的东东.
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用在现在的发烧音响上是再正确不过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1:15 PM
我希望我所提之发烧音响的观点能够得到昌业音响的重视,发烧音响的路不是越走越窄,应该是越走越宽才对
作者: ABCD    时间: 2010-5-11 11:19 PM
哈哈!逗你玩的贴子真是逗!任何一种发烧行为注定是一种小众行为,这些小众群体必定需要一种小众文化,发烧音响的文化应该就是围绕着音效自然形成的一种毫不迷糊的小众文化,迷糊了就没有了这种所谓的发烧文化。友情提醒:当你要从音响或音乐爱好者升级为发烧友时,请先确认自己具备发烧的条件。发烧有风险,爱好需谨慎!

[ 本帖最后由 ABCD 于 2010-5-11 11:53 PM 编辑 ]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1 11:23 PM
真的很逗吗...................有朝一日当发烧音响在你我的视线中消失的时候.兄还觉得逗你玩的贴子很逗吗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2 09:14 AM
原帖由 ABCD 于 2010-5-11 11:19 PM 发表
哈哈!逗你玩的贴子真是逗!任何一种发烧行为注定是一种小众行为,这些小众群体必定需要一种小众文化,发烧音响的文化应该就是围绕着音效自然形成的一种毫不迷糊的小众文化,迷糊了就没有了这种所谓的发烧文化。友情提醒 ...

兄台真得认为小众文化是发烧音响所需要的吗?
作者: jp    时间: 2010-5-12 09:24 A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5-11 11:12 PM 发表
马兄说的没错,这也就是发烧音响的受众面不大,而大多普通消费者则对发烧音响敬而远之的原因.难道马兄希望在发烧音响上永远处于小众,跟别人说自己的音响时要不断地费许多的口水,如果是这样,发烧音响存于世间的时日为期 ...

要让普通消费者喜欢上发烧音响这很困难,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能力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一句话就是——“他认为不值,他认为没必要用这么好的音响”。要扭转价值观非常困难,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这就决定了发烧音响是个小众消费。其实,不妨换个事物想想,就拿摄影来说吧,大家不妨谈谈怎样使一个用惯傻瓜机的普通消费者转玩单反?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2 10:06 AM
逗你玩兄真是用心良苦。。其实我看了之后感觉兄台其实是想昌业通过推广一种音乐和音响文化而非hifi,扩大喜欢音乐文化和音响文化的人群,降低一下门槛。。。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2 10:13 AM
原帖由 jp 于 2010-5-12 09:24 AM 发表

要让普通消费者喜欢上发烧音响这很困难,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能力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一句话就是——“他认为不值,他认为没必要用这么好的音响”。要扭转价值观非常困难,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 ...


其实最早的单反摄影也是多金消费,那时不是说如果爱一个男人就让他玩摄影。。如果恨一个男人也叫他玩摄影嘛。。因为以前来说玩单反先不说相机,后继一堆东西比如你总得有自己的暗房吧,外面去冲达不到自己要求,并且那些私房照咋办。。一年总的出去几次吧。。等等。。后来数码时代了,但机器价格高高在上。。都是是过万的,还不算镜头,更别说还高高在上的哈苏、玛米亚这些中画幅、大画幅,那些贵价的数码后背之类。。。单反的转折点应该是在佳能推出300D之后,这是首部万元以内的数码单反。。。。从此单反进入普及阶段。。。。其实吧现在许多人稍微有一点要求都会去买一部小单反来玩。。。成本不高,画质又好很多。。。所以现在卡片机主打时尚、功能、两者用户群并不冲突。。。。而通过卡片机进入单反的也多了起来。。。。 。。但这就有一个问题是,大多数人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但hifi音响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啊。。。
作者: ABCD    时间: 2010-5-12 10:14 AM
我只是一名音响和音乐的爱好者,固守爱好者阵营多年,深知自己不具备发烧条件.我觉得任何一种发烧文化都是小众文化,不大可能成为大众文化,也不宜成为大众文化.因为大多数发烧友是追求发烧对象某些方面的极限.极限的追求就是无限的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极限的追求天生就注定要与高成本相伴,能大众化吗?当然这种文化或精神如果是在科学探索等领域固然是一种好文化或精神,但在娱乐等领域那就见仁见智了.
作者: jp    时间: 2010-5-12 10:21 AM
越往艺术上靠,就越忽视其功能性。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5-12 10:25 AM
其实我的做法可能与逗兄相反,对于音响盲的普通人家,我会推荐他们买套装音响。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喜欢或具备条件发烧的。还有,一般来说,从大众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套装更易融入家居摆设,比那三两件参差不齐的所谓发烧器材更漂亮(更不用说“越乱越靓声”的发烧理论了 )。

[ 本帖最后由 马生 于 2010-5-12 10:33 AM 编辑 ]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2 10:41 AM
“越乱越靓声”.............................................................
作者: WOOW    时间: 2010-5-12 10:52 AM
我觉得套装并非是为音响盲准备的。套装应该是为了那些喜欢某个品牌风格声音的人准备的。或者说是对某个设计理念认同的人而准备的。或者为某些喜爱音乐却不想再器材上浪费太多时间的人准备的,我也曾经想自行搭配,居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玩足够多的组合来确定自己最喜欢的器材,也局限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器材,并且也对所买品牌的老板的音乐和声音鉴赏能力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最后我选择了某个品牌的套装。最终让自己有不错的声音效果也保证了足够的音乐性,而且还省了很多时间。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2 10:58 AM
呵呵。。听几位国外的朋友说,他们玩音响吧差别很大,玩hifi的喜欢折腾和钻研喜欢在地下室玩。。。一般喜欢音乐的喜欢购买一些欧洲小搭配比如雨后、世霸之类摆在书房听音乐。。。。所以我想只要是搭配好的套装机(非日系那种)一样可以步入音乐殿堂。。。如果以后对这个有兴趣了。。就可以深入了。。
作者: jp    时间: 2010-5-12 11:09 AM
其实在欧美,很多消费者都是玩SONY、先锋的套装,玩发烧音响的很少,虽然很多人都有能力负担得起,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我有个同学的父亲是个发烧友,到了美国纽约之后想买个丹拿箱,他以为在繁华大都市什么都会有,例如像我们这边的电器城,谁知找遍全城都找不到什么发烧音响店,问人也不知道,最后终于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找到一家门面很小的音响店,和他原先的想象出入很大。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5-12 11:13 AM
原帖由 jp 于 2010-5-12 11:09 AM 发表
其实在欧美,很多消费者都是玩SONY、先锋的套装,玩发烧音响的很少,虽然很多人都有能力负担得起,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我有个同学的父亲是个发烧友,到了美国纽约之后想买个丹拿箱,他以为在繁华大都市什么都会有, ...


就像在国外你想找中国类似的电脑城也很难。。更别说国内普遍的组装了。。。上次我同事在加拿大电脑坏了,找了几天才找到一家华裔专卖店修理,谁知装一个软件要另外计费。。。 。。后来不修了。。买了一台。。但谁知道买来新的没有任何软件除了操作系统,单独装软件要计费,有的软件还得自行购买。。。。
作者: jp    时间: 2010-5-12 11:19 AM
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在1999年,有个亲戚找我推荐音响,我介绍他买:TANNOY SYSTEM 8音箱、AURA VA100SE功放、MARANTZ CD72 CD机。本来这套系统声音很不错,价钱也不贵,谁知道他最后选的确是CAV。我问他原因,他说——“CAV看起来比较整齐归一”。当时气结,不过后来想想他这样做也有道理的:CAV的每个部份都是配套设计的,外观协调性很好,和机柜更是融为一体,看起来很舒服,不像我们发烧器材那样,一件器材一种颜色,背后散乱的接线有碍观瞻,而且还没有美观的机柜配套。所以,普通消费者和发烧友的着眼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不是问题的事情人家就看得很重,我们很看重的东西别人却认为多此一举,这还是价值观的问题呀!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5-12 11:44 AM
呵呵,出发点不一样
作者: WOOW    时间: 2010-5-12 11:53 AM
其实套装不一定就是日本SONY ,天龙之类的,HIFI品牌一样有很多都是套装的,光是昌业RUKSAN也是套装啊, 有自己的功放,CD,箱子,还有国都,LINN之类的都有套装。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5-12 12:09 PM
当年我们所说的套装,多是特指日本生产、价格最高就一万来块钱(多数只是几千块)的产品,其中以Pioneer、Sansui、Marantz、Kenwood、Sony以及美国的Sherwood等在本地的知名度较高。其实作为普通家庭电器配置以及价钱来说,其声音确是不错的。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5-12 12:15 PM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广产品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只有了解心理才能有的放矢地设置企业发展路线。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一的,这涉及到个人的认知、态度、取舍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至于迷糊玩印象,也是一种态度和取舍。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2 04:29 PM
诸兄说了这么多,为何不追究一下发烧音响在大陆的发展历程,其实发烧音响从一开始在大陆推广就已经让它往小众那一方向上发展。。。。。。。。。。。。。而现在发烧音响经销商们所做的还是这样,难道你们真就认同这样发展吗?真的不想尝试把发烧音响的销售面扩大些。逗你玩认为能这样做的-昌业音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作者: jp    时间: 2010-5-12 04:52 PM
问题是全世界发烧音响的消费都是小众消费,这说明人的消费心理都是有共性的。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3 02:32 PM
哈哈。。。。。看来逗你玩真的只有迷糊玩音响啦!。。。。。。。。。。唉没法子。。。。。。。继续迷糊吧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5-14 08:31 PM
玩音响,旨在一个“玩”字。但是,玩什么都要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要玩到走火入魔了即可。
在不是很花钱或少花钱的原则下,不坊“玩”一下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5-14 11:40 PM
2009兄几天不见可安好!.....................逗你玩这厢有礼了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5-15 08:50 AM
出差12天,没有网络,真是寂寞。身体还好,好吃好住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0-5-15 09:10 AM
2009lg回来了,  论坛又热闹起来了。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5-15 12:37 PM
前辈过奖了,关键是您康复回来了,论坛才又热闹起来了。如果再起不来,灌一点伟哥也可
作者: x.l    时间: 2010-5-15 01:11 P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5-15 12:37 PM 发表
前辈过奖了,关键是您康复回来了,论坛才又热闹起来了。如果再起不来,灌一点伟哥也可
2009兄出差一段时间,又学到嘢啦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0-5-15 02:42 PM
2009是扛枪的,自然嘢一点啦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5-15 09:12 PM
俺没有扛过枪,只是挂了一条”水枪“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