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转帖闲聊发烧 [打印本页]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0-6-18 08:26 AM
标题: 转帖闲聊发烧
一段关于音响的对话,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给大家看一下。铭CD机

(15:52:32):
我就无法理解了,难道80年代那些人的技术就真有那么高吗?难道这么多年,科技在退步吗



ab9966cn

(15:52:47):
哈哈
音响目前是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做了很多努力,至今还是很多弊端,这就是现实



ab9966cn

(15:54:32):
我玩了很久黑胶了,cd差很远,虽然高频有优势,但听觉是不咋地



铭CD机

(15:54:32):
那我们怎么不倒回去听磁带呢?那个时代的CD,录音水平应该远不如现在吧,至少信噪比就没得比



ab9966cn

(15:55:33):
你这就是初烧或中烧的话了,哈哈,这些年香港音响展,那么多大牌首选音源是黑胶



铭CD机

(15:55:36):
摸拟的东西更容易失真,更容易窜入干扰,而且,它就一定好听吗
至少我觉得,此黑胶已不是当年的黑胶了
很多新的技术,材料都已经被更新了



ab9966cn

(15:57:04):
可能你还是没搞明白,我只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模拟黑胶的信息容量,如果折成数字cd的700兆是远远装不下的,估计7000兆差不多



铭CD机

(15:57:08):
如果80年代的东西真有那么神,那为什么当年没有几个发烧友或者相关的文章呢
这个我信,可我们耳朵真比仪器灵那么多吗



铭CD机

(15:58:33):
现在MP3被压缩了那么多,我也没觉得比CD差很多啊?只要是用好音源压的256K以上的



ab9966cn

(15:58:44):
就是这么可笑,那个时候国内有几个人接触过顶级的音响,只是我们过于无知了,数字技术其实是一种快餐,起码目前是这样,再过10年我不敢说
呵呵,还是要多练习下耳朵(添加:仪器不是人耳,就如同按摩器不是按摩女郎,成人用品不是成人,哈哈)



铭CD机

(15:59:30):
倒过来说,现场的演出应该是最保真了的吧?但我怎么就觉得还不如听CD呢
所以我觉得音响其实是把有些东西美化了



ab9966cn

(16:00:42):
我听了十几年,现在最多算中烧水平,我目前的境界标准是,坐在音响前,听的是感动,这才算有点感觉了。(添加:听一个音乐,感觉是心中的激荡,一个好的音响和一个好的发烧友,再放还是在听的时候,不管放任何音乐,都觉得更能接受了,甚至一些以前很少听的音乐,也能感受到它的内涵,甚至他的感动)



铭CD机

(16:01:43):
那些乐器.要是调不好,真实的乐器都吵人



ab9966cn

(16:01:47):
我去听过一些现场,这个很好解释
你找了一个一流乐队,三流环境,那么你听到的最可能是三流效果(添加:如同用bbg音箱听交响乐)



铭CD机

(16:02:48):
我倒没机会去北京音乐厅,真要有机会,也就不买音响了



ab9966cn

(16:03:39):
这是两种概念,你也不可能随时去音乐厅,我可能随时开音箱
哈哈



铭CD机

(16:03:43):
有事要忙,以后再聊



ab9966cn

(16:03:54):
好,互相切磋



铭CD机

(16:03:58):
好的



ab9966cn

(16:04:40):
不过音响就是个高消费的产物,没办法,低的产品就是差很多感觉(添加:我想过来人都同意这句话)



铭CD机

(16:04:43):
我正是厌倦了摩机升级,所以才想找一套可以静下心来的系统,可以放松的听一听就好了



ab9966cn

(16:05:14):
个人认为,5万以上可能才刚进入门槛
呵呵



铭CD机

(16:05:32):
不用关心哪个人嘴有多大,声音又年青了几岁,那个拉大提琴的坐的是第几排



ab9966cn

(16:05:39):
对的
那都是初烧的活(添加:也是一些厂商的消费引导,不玩些奇巧,还玩什么啊,呵呵,玩高了要钱啊)
呵呵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18 08:34 AM
我看“AB9966CN”也是一位初哥,,,,,,,,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0-6-18 08:44 A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6-18 08:34 AM 发表
我看“AB9966CN”也是一位初哥,,,,,,,,

他是卖cd的 对方是买家 呵呵 我看了后面的回帖了解到的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8 09:12 AM
哈哈。。。。发烧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 jp    时间: 2010-6-18 09:26 AM
数字技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大家想想你手中的数码相机就知道了。数码复制,大家也知道保真度有多高了,不妨也对比一下以前的磁带转录质量,就知道两者的差别有多大了。当然,数码技术还未达至十全十美,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数码技术就代表一种正确的、先进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数码技术只会越来越完善,而模拟技术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今后数码技术会进一步带给我们更多便利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18 10:07 AM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01:11 AM
发烧如何..............不发烧又如何........................烧者自烧......................不烧者自不烧
CD是数码....................MP3亦为数码......................CD是烧.......................MP3不是烧......................烧与不烧有何区别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6-19 09:18 A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01:11 AM 发表
发烧如何..............不发烧又如何........................烧者自烧......................不烧者自不烧
CD是数码....................MP3亦为数码......................CD是烧.................. ...

喝白开水能解渴,喝普通茶也能过过茶瘾,但品上等功夫茶,还讲究茶具、操作程序、甚至讲究环境氛围等等就是茶发烧,是为品茶也。通过玩发烧音响来听音乐,尽量挖掘CD等软件的信息,提升音乐的真实性和活生感,此为有条件者之正道,是为品音乐也!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0:03 AM
多谢兄台指点,逗你玩愚钝,虽在昌业论坛混混多日,然仍不明发烧音响之精妙绝伦之处.........................还有待多多学习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0-6-19 10:16 AM
呵呵 最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爱好并能身心投入进去有所突破就是一种乐趣吧 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发烧 但注意度就好了 过于执着也许会带来负面效果 不着迷又没有趣味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6-19 10:20 A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10:03 AM 发表
多谢兄台指点,逗你玩愚钝,虽在昌业论坛混混多日,然仍不明发烧音响之精妙绝伦之处.........................还有待多多学习

相信我还是明白阁下用心之良苦的。其实“发烧”是无处不在的,如摄影、品茶、饮食、驾驶、旅游、穿戴等等,等等。不过这东西个人觉得还是各取所需吧。
多交流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2:07 PM
哈哈................发烧之理念人所不同,逗你玩之理念可能与论坛中的网友不大相同,况逗你玩乃直性之人,心里想到嘴就说到..............如此言语亦多有得罪望兄海涵与体谅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01:39 PM
从理论上说,数子技术是不能完全替代模拟录音的。因为声音作为一种波动,自然是连续性的,而数字化首先就要将连续性的信息离散化,这样就无论如何都会出现信息的丢失。反观模拟录音,其内容本身就是连续的,所以理论上模拟录音可以做到0失真,而数字录音绝对不行。
就当前的状况看,数字技术比模拟技术好的地方在于:1、存储方便,且不容易损坏;2、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更强
当然,如果采样点取得非常密,使得丢失的信息不可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0-6-19 03:24 PM
我认同13#楼主朋友的观点。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19 04:27 PM
"所以理论上模拟录音可以做到0失真,而数字录音绝对不行。"

以上观点还是第一次听,不这么认同

应该反过来说才是呀!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6-19 05:02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12:07 PM 发表
哈哈................发烧之理念人所不同,逗你玩之理念可能与论坛中的网友不大相同,况逗你玩乃直性之人,心里想到嘴就说到..............如此言语亦多有得罪望兄海涵与体谅

兄言重了,论坛上我们都是“自由言论”者,不违法乱纪,就事论事说出自己的观点应该是允许的,更谈不上什么得罪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05:11 PM
对于13,14楼的意见,逗你玩持反对态度.如13楼兄所说昌业音响何必极力推广CD机,且又有众多国外HIEND厂家还在生产HIEND级之CD机,对此兄做何解?为数众多的发烧友又如何看待............................时下所说的发烧音响之概念应是音箱,功放及CD机,若如13楼兄所说之理论,发烧友所用CD机及CD唱片算是hi级还是LO级..................逗你玩直言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19 06:31 PM
逗兄不要激动只顾说话了。

你忘记了顶一下15楼的老哥了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0-6-19 06:35 P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6-19 06:31 PM 发表
逗兄不要激动只顾说话了。

你忘记了顶一下15楼的老哥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09:07 P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6-19 06:31 PM 发表
逗兄不要激动只顾说话了。

你忘记了顶一下15楼的老哥了

逗你玩看到13楼的贴一时激动,忘了与兄打招呼................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19 09:25 PM
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不要激动,可能还是有根据的,要不,老梁怎么会赞同呢?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09:37 PM
这不是研究问题,兄台与小弟乃收原版CD唱片之人,有一天人家告诉你收得CD唱片声音不连续.兄会怎么想.....................何况老梁乃昌业音响之一店之长赞同此观点,无疑昌业音响不买CD机啦.因为CD片全是数码录音,照13楼兄台之说数码录音不行.........2009兄您作何感想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19 09:41 PM
LP玩不好且又不是头版黑胶的话,其声音还不如CD碟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0:31 PM
看来二位得补习一下录音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数字化理论才行
另外,照 逗你玩 兄的说法,电影电视什么的都不能看了。而且,收原版CD的又不止你一人。别忘了,以前普遍认为人耳听力能达到的频率上限是20kHz,按照5个等距采样点能够确定一个周期的震动,采样频率达到40kHz就能基本达到指标。

[ 本帖最后由 flightjinn 于 2010-6-19 10:48 PM 编辑 ]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0:51 PM
从理论上说,数子技术是不能完全替代模拟录音的。因为声音作为一种波动,自然是连续性的,而数字化首先就要将连续性的信息离散化,这样就无论如何都会出现信息的丢失。反观模拟录音,其内容本身就是连续的,所以理论上模拟录音可以做到0失真,而数字录音绝对不行。
就当前的状况看,数字技术比模拟技术好的地方在于:1、存储方便,且不容易损坏;2、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更强
当然,如果采样点取得非常密,使得丢失的信息不可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是兄台的原话吧....................让小弟看来兄台说的是数字录音绝对不行...................逗你玩只是爱听音乐之人,与录音技术实在没兴趣,小弟只知道自己所听音乐所用器材能感动自己就是,关于录音技术小弟确实是个外行,如果兄台有兴趣录音技术专业,那是兄台的爱好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0:59 PM
逗你玩 兄,那是你的心态不对,我说那些话的时候用了多少个“理论上”?“听感上”那是耳朵的事,我最后那句话“如果采样点取得非常密,使得丢失的信息不可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白说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1:05 PM
F兄在音乐上的造诣让逗你玩佩服不已..................然观兄今日之贴与音乐实在搭不上边,与音响似乎也用不上.................逗你玩不明白听音乐玩音响咋的又转到录音技术上了...........................这未免太专业点吧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1:10 PM
唉............看来兄台与小弟所说有分歧..........................如有得罪望兄海涵,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逗你玩实在是个外行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1:13 PM
楼主转的帖子不是讨论 技术的吗?我在这里当然要讨论录音技术了。
其实不是我对录音技术有专门的研究,关键是模拟录音的基本原理在高中物理里面是有的,而数字技术对于学理工科的人来说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没办法解题。于是,录音技术,不管是模拟录音还是数字录音,其最基本的原理我都知道。至于具体如何实现,那是专业人员的事。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1:16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11:10 PM 发表
唉............看来兄台与小弟所说有分歧..........................如有得罪望兄海涵,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逗你玩实在是个外行

这么说就不够意思了。什么叫交流?摆观点、解释和辩论是交流的手段,没什么得罪不得罪的

[ 本帖最后由 flightjinn 于 2010-6-19 11:18 PM 编辑 ]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1:35 P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0-6-19 11:13 PM 发表
楼主转的帖子不是讨论 技术的吗?我在这里当然要讨论录音技术了。
其实不是我对录音技术有专门的研究,关键是模拟录音的基本原理在高中物理里面是有的,而数字技术对于学理工科的人来说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没办法解 ...

兄台的执着让逗你玩再次佩服,楼主的贴子只是闲聊发烧而已,而兄却聊得许多发烧友不太关心的录音技术上,逗你玩曾经在论坛上发帖说音响之商家只要让消费者接受自己代理的音响品牌并消费之,而没有必要告诉消费者关于hifi音响有什么音场定位之说.............................同样兄台所说的也是许多发烧友真不太关心的东西............
作者: 露面超人    时间: 2010-6-19 11:37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09:37 PM 发表
这不是研究问题,兄台与小弟乃收原版CD唱片之人,有一天人家告诉你收得CD唱片声音不连续.兄会怎么想.....................何况老梁乃昌业音响之一店之长赞同此观点,无疑昌业音响不买CD机啦.因为CD片全是数码录音,照13楼 ...


老梁都喺打份工姐,销售昌业代理的产品(包括CD机)是他的职责,与他个人的观点是两回事呀!
而我的观点是CD唱片能取代黑胶的市场份额得以普及,是因为其体积细小、容易保存等优点,而但并非全面超越。正如最初液晶电视普遍存在拖影、可视角度差等缺点,仅凭其体积轻薄和省电就把CRT电视打倒了。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1:44 P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11:35 PM 发表

兄台的执着让逗你玩再次佩服,楼主的贴子只是闲聊发烧而已,而兄却聊得许多发烧友不太关心的录音技术上,逗你玩曾经在论坛上发帖说音响之商家只要让消费者接受自己代理的音响品牌并消费之,而没有必要告诉消费者关于hi ...

我也就是刚好知道,发表一下意见罢了。因为我是学理工科的,物理基础理论还记得些,而数字技术的基础原理经常要用当然很熟悉,仅此而已。
买音响就是让自己听着爽的,当然不需要讲究太多的理论细节问题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1:45 PM
原帖由 露面超人 于 2010-6-19 11:37 PM 发表


老梁都喺打份工姐,销售昌业代理的产品(包括CD机)是他的职责,与他个人的观点是两回事呀!
而我的观点是CD唱片能取代黑胶的市场份额得以普及,是因为其体积细小、容易保存等优点,而但并非全面超越。正如最初液 ...

基本上说到点子上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1:50 PM
老梁的年纪比逗你玩大的许多,是逗你玩之长辈,在此逗你玩说句得罪的话....................老梁从事昌业音响专卖店的工作,且又是店长,这本身就意味个人观点与职责要合二为一,更何况是在昌业论坛上表露自己的观点.如果这样今后做为音响销售者如何说服消费者购买昌业的CD机.因为是有自己的观念在先,而职责与观念无法统一,言语中多少会无意识地表露出来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19 11:55 P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0-6-19 11:44 PM 发表

我也就是刚好知道,发表一下意见罢了。因为我是学理工科的,物理基础理论还记得些,而数字技术的基础原理经常要用当然很熟悉,仅此而已。
买音响就是让自己听着爽的,当然不需要讲究太多的理论细节问题

逗你玩也在看到兄台的贴子后有些激动,小弟乃性直之人,言语自觉有些过激在此还请兄见谅
作者: flightjinn    时间: 2010-6-19 11:59 PM
这些不用担心,数字技术也许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但现阶段,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大势
作者: 露面超人    时间: 2010-6-20 12:05 A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11:50 PM 发表
老梁的年纪比逗你玩大的许多,是逗你玩之长辈,在此逗你玩说句得罪的话....................老梁从事昌业音响专卖店的工作,且又是店长,这本身就意味个人观点与职责要合二为一,更何况是在昌业论坛上表露自己的观点.如果 ...


昌业又不是做传销的,何需对员工洗脑呢!?
作者: h83961    时间: 2010-6-20 12:14 AM
长江后浪推前浪,浪浪必碎沙滩上。任何事物必将被历史淘汰,这是发展规律。然而,存在即是合理,LP未被淘汰,说明其还有过人(CD)之处,CD来势凶猛,更显示出其超人的优势,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都会被一一淘汰,包括LP,CD.蓝光。。。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20 12:14 A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0-6-19 11:59 PM 发表
这些不用担心,数字技术也许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但现阶段,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大势

这兴许是未来的事,现阶段随着硬盘播放器的在音频与视频上出现,CD与DVD将面临考验.如LINN的DS俗称数码流技术及高清电影据说一部电影储存量是30个G甚者更大用硬盘安置与播放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20 12:17 AM
原帖由 露面超人 于 2010-6-20 12:05 AM 发表


昌业又不是做传销的,何需对员工洗脑呢!?

错.任何一个行业都在潜移默化的对员工洗脑,只是你我没有感觉而已
作者: h83961    时间: 2010-6-20 12:23 AM
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20 12:14 AM 发表

这兴许是未来的事,现阶段随着硬盘播放器的在音频与视频上出现,CD与DVD将面临考验.如LINN的DS俗称数码流技术及高清电影据说一部电影储存量是30个G甚者更大用硬盘安置与播放


下载高清的《色戒》是48G
作者: 露面超人    时间: 2010-6-20 12:28 AM
回41楼:基本同意你的讲法,但也要看企业本身的发展路向和经营理念,洗左脑和洗右脑是有讲究、有分别的呀!昌业把老梁洗成一个诚实负责的店长不是很好嘛!?呵呵,大家把话题越扯越远啦!

[ 本帖最后由 露面超人 于 2010-6-20 12:32 AM 编辑 ]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20 07:19 AM
好彩上床睡觉了,想不到争论这么激烈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20 08:26 AM
您老兄倒是乐得清闲自在哦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20 10:00 AM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0-6-19 10:31 PM 发表
看来二位得补习一下录音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数字化理论才行
另外,照 逗你玩 兄的说法,电影电视什么的都不能看了。而且,收原版CD的又不止你一人。别忘了,以前普遍认为人耳听力能达到的频率上限是20kHz,按照5个等距 ...
F小老弟,真的没有空去研读原理方面的书了。不过,从不讲音色方面考虑,我总感觉数字技术比模拟技术好,如数字通信、数字电视、数字光纤等等。所以,我的推理,数字录音好过模拟录音。讲音色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LP与CD碟之争,总是没有结果的。

讲音乐结构,我只能甘拜下风了。。。。。。。。。。。。。。

[ 本帖最后由 2009lg 于 2010-6-20 10:02 AM 编辑 ]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0-6-20 02:06 PM
[quote]原帖由 逗你玩 于 2010-6-19 11:50 PM 发表
老梁的年纪比逗你玩大的许多,是逗你玩之长辈,在此逗你玩说句得罪的话....................老梁从事昌业音响专卖店的工作,且又是店长,这本身就意味个人观点与职责要合二为一,更何况是在昌业论坛上表露自己的观点.如果 ... [/quote
感觉逗兄有点过于偏激了,老梁的个人观点和工作职责是两码事啊,没必要扯在一起啊,数字和数码的争论其实也没有完全准确的标准答案啊,各取所需吧,不一定某些地方有缺陷就一定不能普及啊。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20 02:28 PM
可能是逗你玩的言语有些过激,但也请兄做个换位思考吧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6-20 02:32 PM
照这么个逻辑,LINN也有给大家"洗脑"的嫌疑了
不过从发展来说,一些新制式,并不意味着能普及,或者说几年之内并不能普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还有一个就是软件商支持的开放与价位制定普及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我想强调的正是这点!
普通发烧友观望是最好的等待!等成熟时,价位合适时候再跟进不迟!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0-6-20 02:40 PM
windows从技术上说也不是最出色啊 不过还是成功占领了操作系统90%的市场啊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20 03:13 PM
其实音响本身并没有洗脑一说,逗你玩也不提倡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给员工洗脑,逗你玩所认为的洗脑是指一个人在企业或单位待久,自然而然的会形成某些符合企业或单位的本身习惯.................这逗你玩称之为潜移默化的洗脑.
作者: slash737    时间: 2010-6-20 05:09 PM
jp你有句说错了,数字相机只是方便,现在的数字相机成像(包括数字单反)还是受很大的制约,胶片相机拍好了,数字相机还是比不上的。套用黑胶和cd的区别,就是一个信息量的问题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20 09:42 PM
但是,普通民众现在还占多少用胶卷相机的?
作者: slash737    时间: 2010-6-20 10:21 PM
所以只是因为方便而已,人总是想用方便的东西,但方便未必就是好,这点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吧。就好比为什么cd还不死?就是因为方便,制作方便、灌录方便、销售方便、保存方便,乃至控制成本和产生利润都方便,所以sacd啊dvda啊都死了,纯数字媒体还是不能完全取代它,但它就一定好吗?未必了吧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0-6-21 01:27 AM
原帖由 slash737 于 2010-6-20 10:21 PM 发表
所以只是因为方便而已,人总是想用方便的东西,但方便未必就是好,这点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吧。就好比为什么cd还不死?就是因为方便,制作方便、灌录方便、销售方便、保存方便,乃至控制成本和产生利润都方便,所以sacd ...

存在就是硬道理啊,就像数码相机,也许跟顶级的胶片比成像有点差距,可是,不是非常专业的人士,可能分辨不出,而数码的方便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成本低 可及时看到效果 更利于拍出好片不是吗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 数码相机迟早有一天连成像也会超过顶级胶片的啊
作者: jp    时间: 2010-6-21 09:47 AM
我相信不论是音响还是相机,数字技术肯定有超越模拟技术的一天。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21 09:54 AM
这次我完全支持JP,不分阶级了
作者: h83961    时间: 2010-6-21 09:59 AM
支持,而且很快超越!
作者: jp    时间: 2010-6-21 10:03 AM
原帖由 slash737 于 2010-6-20 05:09 PM 发表
jp你有句说错了,数字相机只是方便,现在的数字相机成像(包括数字单反)还是受很大的制约,胶片相机拍好了,数字相机还是比不上的。套用黑胶和cd的区别,就是一个信息量的问题

数字技术带来的并不只是方便。CD固然使用方便,但它的信息量并不会比LP少。相比之下,LP声音会柔顺、生动一些,但其因循迹、抖晃、磨损所带来的失真已经盖过了它的优点,而且我认为这些失真比CD相对硬朗一些的声音更不能接受。另外其噪声也远远大于CD。所以,对于LP不能因一个优点而忽视了其它明显缺点,过份鼓吹它的声音而对它的死穴避而不谈。当然,某些人玩LP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也是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现在很多LP的母带均为数字录音,如果要显示自己对模拟多么“热爱”的话,是否连这些LP也不能听?只能听母带为模拟录音的版本?!总而言之一句话,LP可以作为一种讯源存在,但没有必要将它神化,它有它的优点,但它的缺点一样不容忽视。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6-21 10:06 AM
学习了。不亏为《昌业论坛》的JP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6-21 10:06 AM
原帖由 jp 于 2010-6-21 10:03 AM 发表

数字技术带来的并不只是方便。CD固然使用方便,但它的信息量并不会比LP少。相比之下,LP声音会柔顺、生动一些,但其因循迹、抖晃、磨损所带来的失真已经盖过了它的优点,而且我认为这些失真比CD相对硬朗一些的声音 ...

非常同意以上观点!没有十全十美的。
作者: h83961    时间: 2010-6-21 10:23 AM
同意,LP无论软硬件,物理损耗厉害。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