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一把足够锋利的“水果刀”!GOLDRING DR—150听感(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郭戈    时间: 2010-7-16 06:48 PM
标题: 一把足够锋利的“水果刀”!GOLDRING DR—150听感(一)
    上个月,在昌业网站看到GOLDRING耳机有特价,怦然心动,研究之后出手拿下一支,心里并没有太大把握,尤其是听昌业客服部的人介绍,最好配耳放,可是小弟只有一块坦克MK二声卡,究竟能否匹配出靓声,难免心中忐忑。
    几天后,收到宝贝,照例行程序,先用频谱信号和白噪音、粉红信号做了半个小时“准备活动”,在此期间,觉得DR的频谱表现比以前听过的一些器材、比如AKG750、铁三角ES7等相比,低音、中音明显要圆润、扎实,高音却明显发暗,甚至在中高音结合部有毛刺感、显得音质很粗糙。
    热身结束,揪出几首曲子试试,先让王健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上场,表现中规中矩,大提琴的定位很准,松香味扑面而来,演奏者的一举一动犹目可见。接下来为了验证这是不是偶然,把卡尔里希特的《巴赫管风琴协奏曲》摆进FOOBAR,不听则已,一听之下,他的第一个优点就可以下结论了:DR的解析力不是好可以概括的,公平地说,用优异来形容是不过分的。这一点一再被接下来的聆听过程所证实,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流行乐队,没有一个能逃过他的分析力,尤其有趣的是,以前听《ROUND UP》中的《轻骑兵序曲》的时候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这次用DR一试,答案立即明了,辛辛那提乐团的弦乐组和别的版本比较(卡拉扬/柏林爱乐、莱纳/芝加哥交响、索尔蒂/欧洲联合交响)太弱,尽管靠铜管把气势搞得很足,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乐队的色彩没有弦乐的衬托,显得干瘪单一。这一点是以前听过的很多大牌耳机没有告诉我的。有好器材的朋友可以拿更多的版本帮忙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
   哪怕是一把小“水果刀”,用得好照样可以解牛!
   这就是听DE150的最初感受,新手上路,不揣冒昧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多多批评指教。关于DE150的其它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比如中高音如何、和电脑的匹配问题、是不是只有听交响乐才合适等,以后再发出来和大家交流吧。祝大家周末愉快!
作者: 高宁    时间: 2010-7-16 07:06 PM
看LZ的评价还行,我还在等。。。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0-7-16 07:10 PM
我等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0-7-16 07:20 PM
GOLDRING(金环)耳机确实是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用过的客户都深有体会,目前正是搞特价,对耳机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良机哦。如果用耳放来推动,效果是会更好的。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7-16 11:50 PM
郭戈朋友好。。很好的体验啊。。DE—150表现确实不错。。。。。如果能有耳放更能发挥其素质。。。煲一段时间之后效果提升更好。。上次我们就煲了一个礼拜吧。。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0-7-17 01:22 AM
恭喜楼主入手了超有性价比的好耳机,欣赏古典音乐非常不错。
作者: myzcj    时间: 2010-7-17 02:55 PM
最近老是看到DR150好评如潮,搞的小弟也心痒痒,虽然有HD650了,看来要忍住诱惑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7-17 07:48 PM
呵呵。。。。。左拥右抱也不错啊。。。。。。。
作者: jp    时间: 2010-7-17 09:45 PM
楼主的评价很真实呀,希望可以看到你的连续报道,耳机是越煲越好听的。
作者: myzcj    时间: 2010-7-17 11:54 PM
Z版,小弟有可能会“左拥右抱” 。期待楼主的后续报道
作者: 郭戈    时间: 2010-7-18 10:06 AM
标题: 回复
楼主的评价很真实呀,希望可以看到你的连续报道,耳机是越煲越好听的。

谢谢大家鼓励!近几天又有一些新的体会,只是这几天在搞房子,太忙,下个星期再发新东西吧,望大家多给一点耐心和支持!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7-18 12:00 PM
房子搞好了音响也就搞好了
作者: kurt    时间: 2010-7-20 11:07 AM
我左拥HD600右抱DR150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0-7-23 10:34 AM
原帖由 kurt 于 2010-7-20 11:07 AM 发表
我左拥HD600右抱DR150


好享受啊,代价比箱子小
作者: myzcj    时间: 2010-7-24 01:03 AM
原帖由 kurt 于 2010-7-20 11:07 AM 发表
我左拥HD600右抱DR150

兄已经这么干了哈,我还要忍,如果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作者: 郭戈    时间: 2010-7-29 08:11 AM
标题: 好鼓也需重锤敲—DR—150听感(二)
先给大家抱个歉,最近又搞房子、又做了个小手术,让大家久等了。
不过,晚也有晚的好处,手里的DR150被熬得愈见起色,今天把这个过程简单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上次讲到DR150解析力的强劲,但是不可否认,初入手时,他的音质和音色是不敢恭维的,高音发暗,特别是铜管类乐器,没有金属感;中低频虽然饱满,也显得发干,比如听《悲情城市》TRACK1,低音感觉像玻璃球一样弹进耳朵,要有好难受就有好难受。没办法,熬吧,每天一上班,还是例行半个小时的“保健体操”(白噪音+粉红噪音+频谱段波各十分钟左右),让他充分舒展舒展“筋骨”,然后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编排四组曲子,依次上场,
第一组:(滋补调理、低频)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王健 组曲2
《往生》王勇 “法会、歌舞、净土”
《巴赫管风琴协奏曲》里希特 行板
第二组:(固本扶中、中频)
《机遇》蔡琴 月光小夜曲
Yo-Yo.Ma.Plays..MorriconeTRACK3
Playing Love

《蓝雨衣》TRACK2
《卡门》索尔蒂 ACT 斗牛士之歌
第三组:(顺转周天、中高频)
雨果《红灯记》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刚”
Robert·Cray 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TRACK6
《中国十大唢呐名曲》刘英 track1 百鸟朝凤
等把这些曲子遛完一遍,让DR150歇口气,自己也泡杯茶品品,然后再把第四组:(舒筋活血、动态、音场、音压等)拉上场:
《狂想曲集》TRACK1
《罗西尼:序曲集》TRACK2
1812序曲》水星真炮版
不算听其他东西,坚持到今天,已经一月有余,不敢说DR150脱胎换骨,至少在两个方面有了明显变化:低频不再像玻璃球,而是出声之后像智能水珠一样在你耳边“爆成”一片“低音雾”,比如鼓声、不论大小,不论是真鼓还是电子鼓声,不仅个头清晰,鼓皮的音色之美难以尽数,不信你把DR150煲到一定时间,你去听听雨果《红灯记》TRACK04鸠山拍桌子的声音,现在我用DR150听,感觉是听了—自己的手疼;其次,在高音频段,对付铜管类家伙、还是有点吃力,感觉出来还是有毛刺感,但是对付木管、人声高音已是进退自如,用清越透明形容是绝不过分的,同样听《红灯记》,你可以试一下上面的那段“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刚”,这段唱腔中的高音在频谱上显示,可以超过笛子这样的木管乐器,但是现在用DR150已经把这段彻底“驯服”,每天早上上班,听李奶奶来上一嗓子醒醒瞌睡,爽极!中频?那就更不要提了,早在上个礼拜,就已经知道蔡琴蔡大姐“趴”在耳朵边唱歌是什么感觉了。
当然,各位可能会有更好的方法和感觉,希望能够在论坛见到,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和大家分享一下音源码率的问题,如果您要配耳放,这个问题您可以忽略,但如果你要靠DR150搞“办公室HI-FI”,这就是您需要注意的关键了。
作者: J-M    时间: 2010-7-29 09:15 AM
DR150的这种耳机还是需要耳放的
作者: jp    时间: 2010-7-29 10:32 AM
原帖由 郭戈 于 2010-7-29 08:11 AM 发表
先给大家抱个歉,最近又搞房子、又做了个小手术,让大家久等了。
不过,晚也有晚的好处,手里的DR—150被熬得愈见起色,今天把这个过程简单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上次讲到DR—150解析力的强劲,但是不可否认,初 ...

郭哥煲耳机很有一套呀!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