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今天又冲动了(有图有真相) [打印本页]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0-12-29 02:05 PM
标题: 今天又冲动了(有图有真相)
昨晚听了5个小时的音乐,穆特、海飞兹、帕尔曼。。。。
第一次感觉到穆特高把位的技巧和冷峻出色的控制力,海飞兹的老道和帕尔曼的柔情,又让穆特又变回了小学生。。。
只是调整了音箱摆位,沙发后墙添加了2块DIY 调音板。。。但感觉真的不同了,小音量下,清晰可闻的极高音。。弦乐群的宽松致密。。。低频的量感都来了感觉

今天,淘宝立马订购了2T的音乐资源。。。蓝光机要推迟了。。。(you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1-3 07:01 PM 编辑 ]
作者: qingping1953    时间: 2010-12-29 02:09 PM
能介绍一下你的调音板吗,最好上个图。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12-29 02:11 PM
哦。。调音板,是那种吸收板吗。。。。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0-12-29 02:12 PM
要保持冲动。。。。。没有冲动就没有激情了。。哈哈。。。
作者: TAOGE    时间: 2010-12-29 02:17 PM

作者: 一剪梅    时间: 2010-12-29 10:58 PM
K兄有冲动才有干劲呵......
作者: 2009lg    时间: 2010-12-29 11:38 PM
掏钱时,一定要冷静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0-12-30 12:19 AM
原帖由 qingping1953 于 2010-12-29 02:09 PM 发表
能介绍一下你的调音板吗,最好上个图。



改天一定上个照片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0-12-30 12:22 A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0-12-29 02:12 PM 发表
要保持冲动。。。。。没有冲动就没有激情了。。哈哈。。。


哈哈,同感,冲动虽然是魔鬼,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小魔鬼有时候也是很可爱的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0-12-30 12:23 AM
原帖由 2009lg 于 2010-12-29 11:38 PM 发表
掏钱时,一定要冷静


貌似,掏钱后,我才会冷静。。
作者: jp    时间: 2010-12-30 09:11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0-12-30 12:23 AM 发表


貌似,掏钱后,我才会冷静。。

有收获、有结果了,然后冷静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1 01:13 AM
今天硬盘到了,看着满满当当的好东西,兴奋异常。

听了一晚上,收集到的古典曲目近400张CD,全是24bit-88/96/192。质量很高,可以说,听了这些的数码母带,再听回APE,基本坐不住几分钟,就要切换回去听。

以前,听黑教堂和黄教堂的APE没什么感觉,今天听24-96的蓝教堂,第一次有了震撼的感觉。第一轨一开场,入耳即是宽阔的音场,靓丽和悠远的堂音,随着人声的起伏,慢慢拉开一个活生生的画卷。。。

这里推荐一张碟,只是一张测试碟,麦景图 DVD-Audio 示范碟。但选择曲目都是古典曲目,很多曲目耳熟能详。24-192格式,高达9M多的码率(次世代多轨音频也不过13M),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很爽,小提琴浓浓的松香味,拨弦的弹跳力,琴腔共鸣的起伏,曲调轻处如羽毛飘落,重处如重锤捶胸。。。以前听同一首曲,音场是扁扁的,这次,几乎不要考虑音场了,声音充斥了整个空间,那种触手可及的感觉,让人爽的欲罢不能

这次还顺带弄了不少现场音乐会,全是原盘蓝光,效果惊人。第一次发现原来powerDVD的音质也不差。今天看了一场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小型室内乐的配置,通过观看视频,看站位,听箱子的定位,还是很满意的。小提琴组左边音箱上角,大提琴右边角落,木管乐器中间,随着音乐的展开,各个器乐组的排列和位置,清晰可辩。这个蓝光音乐会的音质,用2.0 PCM的格式,音质直赶24-96格式数码母带。看来,以后那些720P的音乐会要放弃了,还是蓝光原盘是王道可惜3D的,要分时3D设备,要不,元旦可以享受一下“现场”音乐会的感觉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1-1 01 AM 编辑 ]

数码母带1.JPG (337.88 KB, 下载次数: 145)

数码母带1.JPG

音乐会.JPG (73.44 KB, 下载次数: 142)

音乐会.JPG

000.jpg (19.84 KB, 下载次数: 154)

000.jpg

001.jpg (46.39 KB, 下载次数: 134)

001.jpg

作者: 中国爱乐人    时间: 2011-1-1 01:32 AM
恭喜kkman2002兄入手的音乐硬盘,有这么多好录音的资源真令人羡慕。刚才正好我又重温了兄台的昌业情 音乐梦征文,写得太精彩了,和王白石兄不遑多让。祝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1 08:49 AM
原帖由 中国爱乐人 于 2011-1-1 01:32 AM 发表
恭喜kkman2002兄入手的音乐硬盘,有这么多好录音的资源真令人羡慕。刚才正好我又重温了兄台的昌业情 音乐梦征文,写得太精彩了,和王白石兄不遑多让。祝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呵呵,同喜,同喜。也祝爱乐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合家幸福!

这次征文是个很好的活动,兄弟们的文章我都一一拜读,并珍藏了。音乐之旅,玩的是寂寞,玩的是心态,玩的也是互动和交流。阅读这些文章,仿佛就像闲暇时候,三两好友,聚会聊天,彼此畅谈和聆听,说一份满足和遗憾,听一份同好和共鸣。每个兄弟的文章,都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历程,从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丝熟悉的感觉和感触。

我目前也跟爱乐兄2年前一样,用解码+DVD或者PC,听音乐。用的线材也很近似,喇叭线也是AQ TAPE,同轴也是至高,信号线用的是audio note,和艺康斯类似,都是润泽、温暖的音色,目的是让偏于直白清淡的系统,多点情感,少点火气。估计,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更喜欢浓厚丰润一点的音色,因此,目前这套系统,多多少少有些遗憾。还好,这批音乐资源,增强了我的信心,下一步更换更好的解码,调整线材和电源,希望能有可喜的改善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1-1 08:56 AM 编辑 ]
作者: TROUT2008    时间: 2011-1-1 02:42 PM
弱弱的问一句,kkman2002兄是怎么实现数字播放的?本人还停留在CD阶段.
作者: seanlee    时间: 2011-1-1 03:43 PM
恭喜LZ,请给个淘宝链接,谢谢!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1 04:00 PM
原帖由 TROUT2008 于 2011-1-1 02:42 PM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kkman2002兄是怎么实现数字播放的?本人还停留在CD阶段.


数字播放很简单:就是数字信号输出-解码器-功放-音箱。最简单的是,USB到有源音箱,就能实现。类似昌业的AE GO M,就是笔记本播放数字音频,最方便的利器。

以PC为例,首先,利用播放软件,播放数字音频,然后可以用USB,也可以用声卡的光纤或同轴输出数字信号,到解码器,然后解码器输出到功放,最后到音箱。

CD不同的是,一般CD都带解码功能,CD作用就是解码后,输出到功放-音箱。廉价的数字播放,相对CD来说,数码味更重一些,声音偏干,偏瘦,缺乏所谓CD机的味道。但高质量的音源,则可做适当补强。

这里,有较具体的连接方式和播放方式: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3955&extra=&highlight=%2Bkkman2002&page=2

比较的好玩的是,播放器的选择,驱动的选择,解码的选择,多种接入方式,很有可玩性,同时,相对CD,无论选曲,还是适时播放,都便捷很多。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1 04:21 PM
原帖由 seanlee 于 2011-1-1 03:43 PM 发表
恭喜LZ,请给个淘宝链接,谢谢!


已PM
作者: ty08    时间: 2011-1-1 06:15 PM
同求PM,谢谢
作者: TROUT2008    时间: 2011-1-1 08:06 PM
多谢kkman2002兄介绍得这么详细.看来24bit/192数字音源更需时日,不过肯定是趋势,会密切关注,若本地有机会一定去见识一下.
kkman2002兄的相机不错,看来也是个烧友.链接的第三张照片貌是定焦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TROUT2008 于 2011-1-1 08:10 PM 编辑 ]
作者: seanlee    时间: 2011-1-2 11:22 AM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没有收到短信,如之奈何。是论坛的信箱有问题吗?管理员查查吧。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1-1-2 01:39 PM
kkman2002兄公布一下购买的网址详情。大家参考参考
作者: zyf1234    时间: 2011-1-3 09:52 AM
调音板很有兴趣,前人种树,后人受用.能详细评述吗?玩音响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凡事都会改变.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04:18 PM
原帖由 TROUT2008 于 2011-1-1 08:06 PM 发表
多谢kkman2002兄介绍得这么详细.看来24bit/192数字音源更需时日,不过肯定是趋势,会密切关注,若本地有机会一定去见识一下.
kkman2002兄的相机不错,看来也是个烧友.链接的第三张照片貌是定焦的作品.


欢迎光临指导,我本来是从电脑PCHIFI转到无源系统的。找母带资源,用PC,主要是我软件CD积累不多,目前,只能靠数码资源来满足求知欲望了。

惭愧,相机是4年前的老佳能20D,镜头是适马的15-30,还没有定焦头,准备进一只50的定焦头,专门拍器材和室内人像玩。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04:20 PM
原帖由 zyf1234 于 2011-1-3 09:52 AM 发表
调音板很有兴趣,前人种树,后人受用.能详细评述吗?玩音响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凡事都会改变.


Z兄莫急,看了你的回帖,立马抓了一张。等等就传上来。调音板很简陋,主要图方便,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嘿嘿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04:21 PM
原帖由 杅山客 于 2011-1-2 01:39 PM 发表
kkman2002兄公布一下购买的网址详情。大家参考参考


一般不习惯在BBS,张贴网店地址。淘宝 大唐发烧,你搜索下吧,很容易找到的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05:55 PM
图来了,DIY调音板,很土的样子,准备美化一下(用剪纸或者转帖画,要不干脆,自己画一幅,嘿嘿)。材料很轻,平时收在沙发后面,听音的时候,架起来,图个方便。

原来虽然是双层窗帘,但一层是薄薄的遮光帘,一层,珠帘。不够厚重,皇帝位,靠后一点坐的话(我喜欢窝在沙发里,不习惯正襟端坐,象听报告一样听音乐 ),声音反射有时候不好听,尤其是高音(PMC的高音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听交响多乐器也容易出现杂乱不干净的感觉。用上调音板后,声音凝聚的更好,高音更圆滑一些,背景更干净(很多视听室,封闭窗户,隔绝噪音看来是不合理中的有道理,更安静是肯定的,但我坚决不封,嘿嘿)。听穆特的《卡门》对比过,很明显,尤其是高把位,揉弦,滑音,过渡音色,真的很舒服(舒服的意思,能整张碟听完而不想换的感觉)。

当然,跟音箱摆位的调整也有关系。以前,是两个音箱离后墙1.2米,向内拗大约15度,标准的三角形摆法,也是很多PMC用家推荐的摆法。但放我这,不行,中频明显凸出,耳朵有压力感,并且,音场有收缩的感觉,低频量感也不够,整体声音有点薄,不喜。后来,调整几次,积累了点经验。最终,音箱靠后墙60公分,后导向的PMC 书架箱子,低频改善明显,同样是《卡门》,弦乐组齐奏的宽松感大大增强,听大鼓点的爵士和低音牛筋,弹跳力和低频量感充足。2个音箱角度也比较另类,左边的外倾,右边的内拗,角度不大,但音场感觉宽度更宽。室内小乐团的定位,舞台感更强,定位,虽然仍偏低,但基本位置更清晰了,不是都挤在中间的感觉。听APE和数码母带,同样的CD,音场方面差距太大了。APE是扁扁的,即是是强调音场声效的爵士碟,仿佛能看到是一个扁扁的长方形,部分曲目,箱音还是存在;而数码母带,则刻意的音场没有了,声音充满的是个空间,前后纵向也明显拉开。

为什么购入这批数码母带?其实,前段也专门拉来台斯巴克的CD 17A CD测试过,虽然不是很高级的CD,但还是能明显听出CD和PC 播放APE的区别,CD声音密度更高,宽松的感觉更好,整体音色也润泽很多,音乐性也强。但跟数码母带相比,就各有胜场了。爵士人声,肯定是数码母带听的舒服,高细节,高解析,人声的口型、呼吸,乐器的活声感,都是数码母带的好听的多,而人声偏于直白冷淡,本来是我这套PMC系统的特征,即使是胆CD也没有带来多大惊喜,反而是数码母带,极佳的传真性,爵士蓝调特有的慵懒、呢喃,送达耳边的时候,让我自然而然的忽略掉了:监听箱子,人声不“甜美”的感觉。而古典曲目,则CD胜在一个看不见,但听的到的连贯性和音乐的感觉。

结合自己,目前,的确没有多少时间去淘碟。还是,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先通过丰富的数码资源,畅游音河乐海吧,等学习和熟悉了,再添置CD。或许,那时候,数码音源发展已经到了另一个高度了,嘿嘿。

适合自己,才是最享受的HIFI
作者: TROUT2008    时间: 2011-1-3 07:20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1-3 04:18 PM 发表


欢迎光临指导,我本来是从电脑PCHIFI转到无源系统的。找母带资源,用PC,主要是我软件CD积累不多,目前,只能靠数码资源来满足求知欲望了。

惭愧,相机是4年前的老佳能20D,镜头是适马的15-30,还没有定焦头, ...


呵呵 相机也是老烧了,非全副,用上超广角确实是有暗角的,小弟走眼了 不过照片拍得不错.正应了那句话在于镜头后面的....
小弟也听过PMC TB2i+这箱子素质不错,很有挖掘潜力,我用的cap151推的,声场开阔,低音有力.
kkman2002 在音源上的探索使我获益不浅,学习了.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1-3 09:26 PM
kkman2002 兄新年好,谢谢你的经验,20D机器不错,我至今也还在用。。。。 。。
作者: 登革热    时间: 2011-1-3 10:07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1-1 04:00 PM 发表


数字播放很简单:就是数字信号输出-解码器-功放-音箱。最简单的是,USB到有源音箱,就能实现。类似昌业的AE GO M,就是笔记本播放数字音频,最方便的利器。

以PC为例,首先,利用播放软件,播放数字音频,然后 ...

请教楼主,用什么软件播放DVD-audio?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10:31 PM
原帖由 TROUT2008 于 2011-1-3 07 PM 发表


呵呵 相机也是老烧了,非全副,用上超广角确实是有暗角的,小弟走眼了 不过照片拍得不错.正应了那句话在于镜头后面的....
小弟也听过PMC TB2i+这箱子素质不错,很有挖掘潜力,我用的cap151推的,声场开阔,低音有力.
...


呵呵,买相机,主要为了家里的小宝贝,顺带拍些喜欢的MM。这个适马头是我拍风光用的。TROUT兄对相机也很在行哦。一直准备换机器,看中5D2了,一是全画幅,拍大场面很爽,拍MM也很大气,二是它的摄像功能了,全高清格式,适合拍点小作品玩。什么都玩,关键要有米还有时间,CIP涨的厉害,荷包愈见窘迫,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阿门

适马头拍人像其实也不差的,锐度还不错,嘿嘿。3年前,我家小宝贝。

PMC TB2i素质的确不错,对前端尤其敏感,因此,不同音源,线材,反应较为强烈些。成也萧何败萧何,监听箱子,对音源和器材搭配的苛刻需要费更大的精力去调整,一个平衡,难倒不少人。因此,说初烧不要碰ATC、PMC,的确是苦口金言。我算领略到了其中酸甜苦辣了。目前,这套系统,功放明显是短板,相对空间也有点大,更显单薄。但还好,很少放足音量听。中小音量下,清淡的声底,其实,更容易让人专注于音乐的本质,或许这是所谓监听“真实还原”的特征了,对于古典音乐欣赏来说,并非不是一件好事。年纪愈大,口味愈加清淡,昨天删除了近200G的流行和摇滚,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老去

20070925_3719ab2670c106848179yrOuVnGwOXWy.jpg (42.25 KB, 下载次数: 173)

20070925_3719ab2670c106848179yrOuVnGwOXWy.jpg

20070925_9270dd5a584a0d0d19f53klElGVYNwUa.jpg (44.04 KB, 下载次数: 174)

20070925_9270dd5a584a0d0d19f53klElGVYNwUa.jpg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1-1-3 10:34 PM
kkman2002 兄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作者: 徵羽    时间: 2011-1-3 10:34 PM
请教兄台购买2T资源的链接。另外,这2T资源真的全部是母带级数的资源吗?
作者: 杅山客    时间: 2011-1-3 10:38 PM
同问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10:46 PM
原帖由 徵羽 于 2011-1-3 10:34 PM 发表
请教兄台购买2T资源的链接。另外,这2T资源真的全部是母带级数的资源吗?


前面已经说了。2T,数码母带只有560G左右,分古典、爵士和测试曲目三类,其中古典曲目,300G左右。目前,网络流出的,基本在800G左右,淘宝貌似也就500多G(很多家都在卖,找信誉好的即可,我一般不在BBS放商家的链接,这对BBS管理者来说,是件很烦人的事情)其他的还需要搜集。我目前重点搜集古典和爵士,古典近400张CD,500多G(一些是DVD AUDIO原盘)。2T硬盘,除了数码母带,其余是音乐会的蓝光原盘,这部分一点不比数码母带差,很有收藏价值。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1-3 10:55 PM
建议:目前数码母带资源,厂家和商家都在控制,资源并不是很充足,渠道也大受限制。尤其古典部分,大多不是名盘母带或者大公司制作。作为尝鲜或者暂时替代CD资源,可以玩玩。

现在国内商家已经有针对的放出数码母带录播器材,其中一个预置的功能(目前,只开放了网络录制功能,厂家还在试水),很有诱惑力:可以录制开盘音源或者LP,自己制作24 /96、192高清格式资源,这太有杀伤力了。听惯CD或者LP资源的朋友,不妨耐心等待一下,或许你的海量CD和LP,就会有了新的玩法。
作者: 徵羽    时间: 2011-1-3 11:13 PM
非常感谢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1-4 10:30 AM
又一位人像高手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