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关于流浪者之歌 [打印本页]

作者: 啊翁    时间: 2011-8-7 05:32 PM
标题: 关于流浪者之歌
请问一下各位,流浪者之歌的各个版本,哪个人演奏的版本好呢?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8-7 06:08 PM
"卡门幻想曲 流浪者之歌" ___穆特
作者: 啊翁    时间: 2011-8-7 07:57 PM
请问路上兄,哪个地区出的版本音质较好呢?
作者: wuyifanld    时间: 2011-8-7 09:24 PM
此曲目版本众多,穆特演绎得比较悲怨,DG 437 544-2。
作者: liu168a    时间: 2011-8-7 10:40 PM
穆特的据我所知的有三个版,日本24K,法国,德国,目前我有日本和法国的头版,这两张碟的声明显不一样,法国版好多了,而且很多人说法国版是最好的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8-7 10:47 PM
普通版即德版。
作者: J-M    时间: 2011-8-8 11:23 AM
收RCA红签版,银签版声音不行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1-8-8 11:54 AM
的确,法国版的很不错,跟日本24K比较过,差距较大。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8-8 12:15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8-8 11:54 AM 发表
的确,法国版的很不错,跟日本24K比较过,差距较大。

kkman2002 兄:高!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8-8 01:31 PM
穆特尔"卡门幻想曲 流浪者之歌" 是乐队伴奏,有气势;格吕米欧版是钢琴伴奏,也很有味道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8-8 04:24 PM
我的是沙汉姆DG版和穆特DG版,山沙汉姆那张与维利亚夫斯基小协一起的。相比之下,我喜欢穆特版。
作者: 啊翁    时间: 2011-8-8 08:27 PM
多谢各位老大的热心回答啊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1-8-8 10:45 PM
这个几个版本比较,喜欢穆特版本,穆特演绎的情感很丰富。。。。。。。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1-8-9 10:48 PM
我也比较喜欢穆特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8-10 08:33 AM
很好的曲子.
作者: myzcj    时间: 2011-8-12 12:01 AM
J 兄RCA红签版很难收到啊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1-8-13 06:01 AM
  说起“流浪者之歌”,让我想到以女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天道》中,丁元英与几个发烧友之间关于“流浪者之歌”演绎者的对话及精彩评价。尽管现实中的发烧友对剧中丁元英的“发烧”有些微词,但这毕竟是部文学和影视作品。看了这部作品,我很佩服作家豆豆的学识功底。至于“流浪者之歌”的演奏者和版本是哪个好,咱就姑且不论。
  下面是有关“流浪者之歌”争论的内容,不妨看看,很有意思:

  ……
  叶晓明得知芮小丹一会儿要带丁元英一起来店里,立即打电话通知了冯世杰,而冯世杰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音响店。
  芮小丹开车带着丁元英来到音响店,当他们走进房子里时,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叶晓明在店里正和一位朋友聊天,那人30多岁,手里拿的正是丁元英的那张唱片。他们不会知道,这看似偶然而又不经意的一幕其实并非巧合。
  叶晓明见他们进来忙起身接待,热情地给他们让座。
  芮小丹拿出磁盘交给叶晓明说:“我们不坐了。磁盘里的东西(注:丁元英设计的音箱制作数据)你先看看,有什么问题了可以问丁先生。”
  叶晓明接过磁盘对丁元英说:“谢谢丁先生,以后免不了会去打扰啊。本来我晚上想去给你还唱片呢,你来了就顺便带走吧。”说着,他向冯世杰伸手要唱片。
  冯世杰递唱片时对丁元英赞许道:“这张碟好啊,真好。”
  丁元英从叶晓明手里接过唱片,随口很家常地应了一句:“还可以。”
  没想到冯世杰愣了一下,不悦地问:“还可以,就是不怎么可以了?”
  这声语气有些异样的一问使在场的人也都跟着一愣。
  芮小丹困惑地看了看冯世杰,对叶晓明说:“没别的事,我们先走了。”
  正当丁元英转身要走时,更让人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冯世杰站起来愠怒地对丁元英说了一声:“你先别走。”
  芮小丹感到非常莫名其妙,问:“怎么了?”
  冯世杰生气地对丁元英说:“唱片是你的,但曲子和演奏可不是你的,你谦虚什么?穆特是卡拉扬的得意弟子你知不知道?你说,这张唱片哪儿不好了?是萨拉萨蒂的曲子不好还是穆特的小提琴拉得不好?”
  芮小丹也有些不悦了,说:“你这不是较真儿吗?”
  叶晓明忙对丁元英说:“他最喜欢穆特了,穆特拉的《流浪者之歌》让他眼泪都掉下来了,还专门跑到北京看她的演出。你们走吧,别理他,发烧友就这德行。”
  冯世杰说:“你这人说半句留半句,这不成心让我睡不着觉吗?好不好你说清楚,不说清楚就走,别怪我看不起你。”
  芮小丹觉得这位发烧友有些过分,也为丁元英感到为难,道歉没道理,争论不值得,心想:大概这就叫发烧友吧。
  丁元英淡淡地笑了笑,问:“咱们两个谁成心?”
  冯世杰说:“有理说理啊!”
  丁元英有些无奈,不得不点点头,说:“我个人觉得,穆特拉的《流浪者之歌》还不足以冠一个‘好’字。”
  冯世杰质问:“为什么?”
  丁元英说:“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以穆特与弗雷德里曼的小提琴相比较,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不一样,穆特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
  冯世杰听呆了,芮小丹也听得入了神。
  丁元英说:“海飞兹是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但是单就《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他的诠释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也许他太在乎技艺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淡了一丝虔诚。以他们三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较,我觉得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
  冯世杰不解地问:“你刚才说穆特是少了点东西,怎么又说她是心到手没到呢?”
  丁元英说:“心是愿望,神是境界,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汇。咱们都相信穆特想演奏好,但她的性别底色是上帝给她涂上去的,只要她不能超越上帝,她就抹不去性别底色的脂粉气。穆特的手,是一双女人的手。”
  冯世杰服气了,嘴里也连连说:“服!真服!我一定把几个版本都买来听听。”
  ……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8-15 07:52 AM 编辑 ]
作者: luhui    时间: 2011-8-13 06:48 AM
可惜未看过此片
作者: 老白干33    时间: 2011-8-13 06:55 AM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1-8-13 07:17 AM
  由王志文、左小青等主演的24集电视连续剧《天道》的视频链接,有兴趣的朋友抽空可以看看: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E5%A4%A9%E9%81%93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5-26 05:56 A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8-13 09:04 AM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1-8-13 07:17 AM 发表
  该作品是以音响和资本运作作为主轴而展开的,辅以政治(在酒点里谈论的一些对话,编剧作了改编,比原作更精彩。不过,刚看到一些评论,说是有关政治的内容作了删节,很遗憾。幸亏我多年前买了该剧的DVD作了收藏— ...

多谢5057兄推荐,有机会一定拜读。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1-8-13 07:3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8-13 09:04 AM 发表

多谢5057兄推荐,有机会一定拜读。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8-13 09:05 PM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1-8-13 06:01 AM 发表
  说起“流浪者之歌”,让我想到以女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天道》中,丁元英与几个发烧友之间关于“流浪者之歌”演绎者的对话及精彩评价。尽管现实中的发烧友对剧中丁元英的“发烧”有 ...


从对话中已经很明白了,福雷德曼最近香港SONY又出了个红印的金版,估计要比之前香港白印的强些吧?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8-13 09:14 PM

000.jpg (191.34 KB, 下载次数: 262)

000.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8-13 09:26 PM
《VIOLIN SHOWPIECES》可以说是每个发烧友门都应该人手一张的发烧天碟了,碟中的演奏家弗里德曼乃是小提琴大师海飞兹的高徒,而且得到海飞兹的真传,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特树一帜。负责此碟录音的是音响发烧友十分熟悉的美国唱片制作专家莱顿,在1962至1963年期间的制作。这张CD的传真度极高,现场感及空气感好,堂音丰富,在《茨冈 》中表现最为突出。母带的嘶声清晰可闻,需将电平加大聆听,此刻才明白何谓小提琴的音色是如此的美丽。 虽说60年代的录音技术不及现今先进,但为何有这样美妙的录音效果呢?这正是莱顿的过人之处,一是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荀的负责精神;二是他具有高度的音乐艺术素养,与小提琴演奏家、乐队、指挥都心息相通;三是他具有出色的驾驭器材的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在高档系统中聆听该碟发现当中的信息量之大令人吃惊,该碟可以称得上是小提琴录音典范中的典范,即使再过几十年也难以取代。

     这张唱片的母带录制于1962-1963年间,是典型的黄金年代名盘,由海菲兹的弟子埃力克.弗雷德曼演奏小提琴小品,RCA当年的掌门录音师路易斯.雷顿和录音仍都可称得上是上上之作,小提琴的音质、质感及音色都有极致的表现,至于弗雷德曼的演奏技巧更是淋漓尽致,至今仍少有琴手可以匹敌。这张CD是小提琴录音典范中的典范,即使再过去的40年,也难以取代。

  美国小提琴家埃里克.弗里德曼,1939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6岁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后从阿普勒鲍姆(Samuel Applebaum)学习,10岁时又随加拉米安(Galamian)学习。1954年初次在纽约登台独奏。195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同年开始随米尔斯坦学习。50年代后期,海菲兹从频繁的音乐会演出中退出后,弗里德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海菲兹很看中他的才华,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录制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海菲兹惟一一次与他人合作的双小提琴演奏唱片。

  此后他开始自己的音乐会演出生涯,曾与许多乐团和著名指挥有过合作,诸如波士顿、芝加哥、伦敦、柏林、费城等乐团,以及斯坦伯格(Steinberg)、萨金特、小泽征尔、普列文等。此外他也为 RCA 录制唱片,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过最佳销售排行。

 1965年,他至莫斯科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受到不公正待遇,事业也因之受到影响;不久,左臂和手又在一次交通事故受伤,致使演奏生涯突然中止。

     此后,他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学校教授小提琴课程。1989年开始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此外他还担任马里兰州的加勒特湖音乐节乐团的音乐总监和指挥。

     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独树一帜。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1-8-13 09:28 PM 编辑 ]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1-8-14 07:18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8-13 09:05 PM 发表


从对话中已经很明白了,福雷德曼最近香港SONY又出了个红印的金版,估计要比之前香港白印的强些吧?
红印鉴、24K金版、限量1000张,每张独立编号,且价格适当。没收藏的朋友有福了。
作者: wuyifanld    时间: 2011-8-15 10:44 PM
福雷的嘶声也太大了,不敢收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8-16 11:08 AM
[quote]原帖由 wuyifanld 于 2011-8-15 10:44 PM 发表
福雷的嘶声也太大了,不敢收 [/quote
同感
作者: xuwenwei329    时间: 2012-2-27 09:35 PM
收了张xrcd的,的确没人比他拉流浪者之歌 再好的了
作者: myzcj    时间: 2012-3-31 10:58 PM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1-8-14 07:18 AM 发表
红印鉴、24K金版、限量1000张,每张独立编号,且价格适当。没收藏的朋友有福了。

只有张silver seal 港版,虽然录音一般,但是技巧,演绎,情感表达真的是好啊,穆特感觉情感表达欠了点,说的不对请各位指正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2-4-8 07:03 PM
艺术成就与录音没有绝对的关系,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师都有很多单声道录音,杂声不少,不影响价值。现代录音都不差大师很少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4-8 09:40 PM
有的发烧友为了寻找“原味”,专门收藏单声道的录音,也有专门追捧古乐器演奏的古典音乐的,爱好不分等级,喜欢就好。
作者: dugujian04    时间: 2012-4-22 10:33 PM
流浪者之歌,我比较喜欢海菲茨和弗里德曼的版本
作者: sx007    时间: 2012-5-7 12:24 PM
原帖由 啊翁 于 2011-8-7 05:32 PM 发表
请问一下各位,流浪者之歌的各个版本,哪个人演奏的版本好呢?
俺收的DG4D穆特版和超技小提琴费里曼版本,都不错,有气势.....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5-7 05:07 PM
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可能每个音乐发烧友都有两个以上的版本吧。
作者: sx007    时间: 2012-5-7 07:41 PM
外文差!一不小心买了俩 ...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2-5-9 09:53 AM
穆特的演绎比较激昂。。。。。。
作者: sx007    时间: 2012-5-25 03:20 PM
又收了张SACD版本 更柔顺……

DSC00400.jpg (60.87 KB, 下载次数: 291)

DSC00400.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5-30 01:06 PM
音质绝佳的收藏级首版CD,穆特 卡门幻想曲[德国银圈首版]
专辑介绍:
  这是一张炫耀技巧的专辑,典型的showpieces,CD中大部分作品难度相当高,也被当作小提琴家的试金石。穆特的演奏体现出非凡的气势,如骤雨暴风,摧枯拉朽,而细腻之处,又委婉曲迂,飘若游丝。 穆特在演奏中充分显示出对乐曲的驾御能力,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
  穆特冷峻而又不失女性柔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质感及音质、音色亦至真至美。伴奏也非常出色,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当时处于最佳状态。录音方面,全频相当平均,充满生气,动能对比强,独奏乐器与乐团的比例亦佳;4D是DG公司当时发展的新技术,很好地保留了小提琴的丰润和韵味,音乐的张力十足,棱角分明,声场定位均为一流。还给人以一格外松和透的感觉,所有的细节都纤毫毕现,小提琴的“松香味”足到了十成。 这张CD“是典范中的典范”,“天碟级录音”。要买音响,拿这张CD去试,只要会有尖、涩、刺、瘦、粗、硬、薄等问题,那就不对。您所听到的管弦乐伴奏够松软丰润吗?您所听的小提琴木质的音色够明显吗?在拨奏时那种琴腔的共鸣声够美吗?您听得到琴弦与琴弓摩擦时那种粗糙不平坦的摩擦质感吗?您感受到每一首曲子穆特刻意表现出来的不同音色之美吗?如果以上要求只能听到一些,那还必须努力。
  这是一张被很多音响发烧友广为称道的唱片,突出的特点就是效果好,把乐曲中萨拉萨蒂想表现的吉卜赛人的放荡不羁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穆特的演奏个性强烈、突出,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只是没有在一些细节和技巧要求较高之处给予足够的重视。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音色华美、纯厚、歌唱性强,是众多录音中乐队部分最突出的。  DG公司4D录音技术确有一手,这张几乎发烧友人手一张的CD就是其代表作,而且是上乘中的上乘,琴手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琴声真实,堂音丰富。对了,你的器材能跟上穆特的速度吗?  
  穆特--卡门幻想曲,小提琴公认靓碟之一,音色通透艳丽,细节传神,爆棚片段动态凌厉,所选曲目均为较通俗易懂的小提琴曲目。

专辑曲目:

1.Sarasate: Zigeunerweisen op.20 8:41  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
2.Wieniawski: Légende in G minor op.17 7:41  维尼雅夫斯基:G小调传奇
3.Tartini: Sonata in G minor "Devil's Trill" 16:32  塔蒂尼: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4.Ravel: Tzigane 10:01  拉威尔:茨冈
5.Massenet: Méditation (Thais) 6:42  马斯奈:沉思
6-10.Sarasate: Carmen-Fantasy op.25 12:38  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
11.Fauré: Berceuse op.16 4:28  弗莱:摇篮曲
115网盘下载: ==============================
http://115.com/file/bhhkt6af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5-30 01:13 PM
论成就,我推崇弗雷得曼版本。穆特的版本胜在录音好,比较讨好耳朵,都可以收。

《VIOLIN SHOWPIECES》可以说是每个发烧友门都应该人手一张的发烧天碟了,碟中的演奏家弗里德曼乃是小提琴大师海飞兹的高徒,而且得到海飞兹的真传,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特树一帜。负责此碟录音的是音响发烧友十分熟悉的美国唱片制作专家莱顿,在1962至1963年期间的制作。这张CD的传真度极高,现场感及空气感好,堂音丰富,在《茨冈 》中表现最为突出。母带的嘶声清晰可闻,需将电平加大聆听,此刻才明白何谓小提琴的音色是如此的美丽。 虽说60年代的录音技术不及现今先进,但为何有这样美妙的录音效果呢?这正是莱顿的过人之处,一是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荀的负责精神;二是他具有高度的音乐艺术素养,与小提琴演奏家、乐队、指挥都心息相通;三是他具有出色的驾驭器材的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在高档系统中聆听该碟发现当中的信息量之大令人吃惊,该碟可以称得上是小提琴录音典范中的典范,即使再过几十年也难以取代。

这张唱片的母带录制于1962-1963年间,是典型的黄金年代名盘,由海菲兹的弟子埃力克.弗雷德曼演奏小提琴小品,RCA当年的掌门录音师路易斯.雷顿和录音仍都可称得上是上上之作,小提琴的音质、质感及音色都有极致的表现,至于弗雷德曼的演奏技巧更是淋漓尽致,至今仍少有琴手可以匹敌。这张CD是小提琴录音典范中的典范,即使再过去的40年,也难以取代。

美国小提琴家埃里克.弗里德曼,1939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6岁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后从阿普勒鲍姆(Samuel Applebaum)学习,10岁时又随加拉米安(Galamian)学习。1954年初次在纽约登台独奏。195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同年开始随米尔斯坦学习。50年代后期,海菲兹从频繁的音乐会演出中退出后,弗里德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海菲兹很看中他的才华,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录制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海菲兹惟一一次与他人合作的双小提琴演奏唱片。

此后他开始自己的音乐会演出生涯,曾与许多乐团和著名指挥有过合作,诸如波士顿、芝加哥、伦敦、柏林、费城等乐团,以及斯坦伯格(Steinberg)、萨金特、小泽征尔、普列文等。此外他也为 RCA 录制唱片,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过最佳销售排行。

1965年,他至莫斯科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受到不公正待遇,事业也因之受到影响;不久,左臂和手又在一次交通事故受伤,致使演奏生涯突然中止。

此后,他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学校教授小提琴课程。1989年开始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此外他还担任马里兰州的加勒特湖音乐节乐团的音乐总监和指挥。

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独树一帜。


流浪者之歌高清版本下载

http://115.com/file/bevtypgu
网盘密码:sdlwb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2-5-30 06:53 PM 编辑 ]

弗雷德曼超技小提琴.jpg (78.29 KB, 下载次数: 277)

弗雷德曼超技小提琴.jpg

作者: 云中漫步    时间: 2012-5-31 09:43 AM
下了一大半死了机。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6-5 01:15 PM
刚收下TAS榜常年上榜 限量1000张独立编号RCA超技小提琴24K金CD,此时正在试听中,确实比RCA银签版好很多。去年买的银签版,因为录音,很难听下去。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2-6-5 01:29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6-5 01:15 PM 发表
刚收下TAS榜常年上榜 限量1000张独立编号RCA超技小提琴24K金CD,此时正在试听中,确实比RCA银签版好很多。去年买的银签版,因为录音,很难听下去。
恭喜路上兄收了心仪的版本。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6-5 01:38 PM
就录音而言,仍不及穆特版。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6-6 10:05 AM
两版都可同时拥有,记得刚开始听穆特多,后来就是听弗雷得曼,帕尔曼,海飞丝,拉宾等……,特别是弗雷得曼的,已经很少再听穆特了,那天再找出来听听。
作者: sx007    时间: 2012-6-11 04:26 PM
原帖由 云中漫步 于 2012-5-31 09:43 AM 发表
下了一大半死了机。
。。。不算惨…最惨是下到最后1%左右牺牲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