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初尝——为你钟情的两张CD碟 [打印本页]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12:07 PM
标题: 初尝——为你钟情的两张CD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成为昌业论坛会员已经6个月了。。。。。在昌业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大家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从相识,相知,相*爱*。。。。。一路走来,我在几个分论坛或多或少都写了几篇拙文,唯独《音乐大家谈》这个栏目没有涉足撰文。。。。。。毕竟《音乐大家谈》这个栏目对于我来说深奥无比。。。。。值此2011年结束之际:我于《初尝——为你钟情的两张CD碟》这篇文章来作为年末的终结之作吧?!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12:32 PM
首先上场的是德国TACET的2005测试天尊。。。。。。。

调整大小 DSC02757.JPG (74.73 KB, 下载次数: 422)

调整大小 DSC02757.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12:35 PM
TACET是德国唱片品牌。1989年创建于斯图加特的巴特坎施塔特(Bad Cannstatt)。Tacet 为拉丁文“沉默”的意思,在乐谱中表示某乐器或声部的停奏(或不唱)。其商标也很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含义:底部是一个全休止符。   从一开始,Tacet 便追求两方面的完美:音乐与技术。在此观念下,他们使用昂贵的专业设备,以专业精神录制古典音乐,成为人们赞赏的发烧品牌。特别是以真空管的录音而著称,所出品的两集真空管麦克风录音《Das Mikrofon》等,都达到了非常精细的录音品质!

调整大小 DSC02758.JPG (77.57 KB, 下载次数: 382)

调整大小 DSC02758.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1:27 PM
TACET的录音技术:每一张TACET录音都被{声学地}制作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专注于每个录音细节,保证音乐是在对的环境下被演奏,让器乐与人声都能有杰出的表现,在开始录音前,尽可能地整合自然的声学条件。每一张TACET的声音品质,都是自然的创造出来,换句话说:只要情况允许,绝对不使用像滤波器,限制器,数位效果器或是模拟器。。。。这样的电子设备。
尽管现代录音过程中,不可能毫不使用电子设备,但TACET坚持只用市面上最好的录音器材,我们不断测试最新,最发烧的器材,像是类比/数位转换器,或是新的混音技术等。但是我们也坚信:能让声音趋于完美的老录音方法,像是使用真空管麦克风等。最后,我们也不断实验尝试,追求完美,一如我们寻找最佳的麦克风摆位般,丝毫不会松懈。
面对录音,TACET只做符合音乐感觉的适度剪接,这件事对某些唱片公司来说,或许并不特别重要。但事实上,它却是发烧友十分关注的重点。然而事实上,录音过程中经常是不可能绝对安静,为确保录音中的剪接点,许多现代录音都被任意剪辑得支离破碎,这是十分不幸的事,尤其是那些只关注完美细节的剪接,固然让演奏者保有无瑕形象,但却可能树不见林,缺乏整体音乐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杰出的录音师都知道:挑选好的麦克风进行收音,是拥有发烧录音效果的关键因素。面对不同音乐,不同场合,不同效果,都必须运用不同特性的麦克风。TACET尤其在真空管麦克风的运用上,技术更是独到。无论是NEUMANN CMV3,M49,U47。。。。球型等真空管麦克风,或是最具临场感的DUMMY HEAD假人头麦克风。还有包括B&K,RCA,SENNHEISER,SONY,SCHOEPS,CLARA,COLES,ELEKTRO-VOICE,MBHO,MICRO TECH GEFELL等,多达十数种厂牌的麦克风,TACET也通常能掌握得宜。甚至是三四十年代的铝带麦克风,乃至1927年最老的冷凝麦克风,都可以在TACET的录音中听到。TACET不仅让发烧友亲灸这些珍贵好声的收音极品,同时宣示注重音品质的专业决心!

调整大小 DSC02759.JPG (83.15 KB, 下载次数: 388)

调整大小 DSC02759.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1:48 PM
TACET的制作宗旨:德国的TACET唱片公司,发烧录音火力惊人,在录音品质与技术上,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是DVD-AUDIO与SACD的先行者。TACET认为一张好录音有四个条件:1:麦克风接收正确的声音。2:录音技术不扭曲原音。3:演奏呼吸不应被剪辑打断。4:杰出的音乐家风格。
TACET期望呈现杰出音乐家的超水平演出,因此十分强调艺术家的创意,以及他们演奏诠释的张力。这些精彩演出,都由温柔自然的录音方式烘托着,透过精准,专业的麦克风摆放,让聆听者能获得可靠的声音转译。
TACET所有的演奏家和录音师,都是为音乐所奉献,服务,让爱乐者可以长时间且专注的聆听欣赏TACET的录音。也因此长久以来,坚持录音品质的TACET一直是发烧友的最爱!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1-12-7 02:42 PM
楼主对这个厂牌情有独衷啊
感谢为大家推荐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2:57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12-7 02:42 PM 发表
楼主对这个厂牌情有独衷啊
感谢为大家推荐

的确如芍药兄所言:TACET的唱片诠释的美妙音乐,让我如痴如醉。。。。。她没有浮躁。。。。。只有甜蜜如汁的音乐感动!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12-7 02:59 PM
情永在兄好介绍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1-12-7 03:01 PM
情永在兄好介绍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7 03:03 PM
对不起,今早去了佛山,现在才回贴。请永兄介绍的是精品,多谢分享!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3:14 PM
TACET真空管录音:【古董真空麦克风】音色甜蜜无比,尤其在录制弦乐演奏时弓弦摩擦所产生的光泽感更是流泻满地,吟绕回荡在发烧友心中的那份激动实在难以形容。。。。。而其他像是优柔典雅的空气质感,如临现场的富丽堂音全都能够被原封不动的被保留下来。温暖饱满的铜管声,如珠玉般的健情声,甜如蜜糖的弦音,还有一流的层次定位表现,这些都只有在顶级的TACET真空管录音中才能找到。。。。。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3:17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1-12-7 03:01 PM 发表
情永在兄好介绍

感谢王白石兄的支持。。。。。我也有了写下去的动力!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3:25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7 03:03 PM 发表
对不起,今早去了佛山,现在才回贴。请永兄介绍的是精品,多谢分享!

音乐情迷兄好!我曾经与您说过:总有一天,我会在《音乐大家谈》这个栏目里勇闯天涯的。。。。。今天:许多年以来 我一直在逃避 ,
不能面对你多情的关怀,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  向你表白我的爱!!! :handshake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7 03:39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7 03:25 PM 发表

音乐情迷兄好!我曾经与您说过:总有一天,我会在《音乐大家谈》这个栏目里勇闯天涯的。。。。。今天:许多年以来 我一直在逃避 ,
不能面对你多情的关怀,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  向你表白我的爱!!! : ...

哈哈!终于让情永兄爱上“音乐大家谈”栏目,你的到来,为我们栏目增光不少啊!多谢你的指教和支持!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12-7 04:33 PM
一直认为“音乐大家谈”栏目办得非常成功,相信每一位喜欢音乐的朋友,一定会喜欢上她。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4:51 PM
第一首:曲名: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与闪电。波卡舞曲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的约翰施特劳斯,继承父亲【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努力,继续把圆舞曲在乐坛发扬光大,建立起影响深远的施特劳斯圆舞曲皇朝,并获得【圆舞曲之王】的美称。他把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德奥乡间的【维也纳圆舞曲】加以变化,赋予更多艺术性,让这些对维也纳人来说宛如空气与水的音乐,更加丰富优美,不仅能实用于男女跳舞,也能当作纯音乐欣赏。波卡舞曲是1830年前后,起源于捷克,充满波西米亚风格的两拍子农民舞曲。这首《雷鸣与闪电》波卡舞曲,全曲三段式且描写性十足,透过管弦乐器来表达大自然现象,曲风活泼,栩栩如生。其中用铙钹来表达冲破黑暗天际的闪电,定音鼓的连击则是震耳欲聋的雷声,弦乐群的劲力齐奏象征强风呼啸的怒吼,配上波卡舞曲轻松流畅的节奏,形成完美而有趣的绝配!
演出团体及艺人:施特劳斯合奏团:这个团体1972年由ARTHUR KULLING成立,主要目的的演出施特劳斯王朝,以及另一位维也纳小提琴家JOSEPH LANNER的音乐。乐团的乐器配置上,沿循历史室内管弦乐团的编制,以1844年约翰施特劳斯开始指挥生涯时为范本。【施特劳斯合奏团】的乐团成员,主要来自于斯图加特国立管弦乐团,该团成立后不仅在家乡定期演出,也经常巡回全球各地!

发烧聆听鉴赏:TACET在本曲中使用2支1949年开发制造的NEUMANN M49当作主麦克风,把这首《雷鸣与闪电》波卡舞曲的频率响应录制得非常平坦。通常真空管麦克风会被认为有音染过度的情况,但在本曲聆听却完全不会,不仅低音提琴敏感且充满力道,且音像定位明确,高音重现精准。因此M49这款古典级的真空管麦克风独特的方向性,居功伟大。另外本曲还使用了2支更早,于1947年发展出来的NEUMANN U47真空管麦克风,协助收录木管乐器,增加音乐整体的气氛感。乐团轻快的速度就像催油门般,能够瞬间整个拉起,仿佛云霄飞车的行进,且整齐度依然保留,十分精彩,乐器音色质感仍有浓浓古风,在描写活泼之余,不失古朴之美,一点都不刺耳。而那属于【温柔派】的闪电,雷鸣效果,更是具有亲和力。。。。。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7 04:54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7 04:33 PM 发表
一直认为“音乐大家谈”栏目办得非常成功,相信每一位喜欢音乐的朋友,一定会喜欢上她。

在路上兄不愧为中原一点红。。。。谢谢支持!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7 07:38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7 04:33 PM 发表
一直认为“音乐大家谈”栏目办得非常成功,相信每一位喜欢音乐的朋友,一定会喜欢上她。

多谢路上兄的鼓励,有你们的参与,音乐大家谈栏目蓬荜生辉。
作者: bg5elb    时间: 2011-12-8 09:14 AM
情永在兄   又出好文章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8 11:08 AM
原帖由 bg5elb 于 2011-12-8 09:14 AM 发表
情永在兄   又出好文章了

谢谢支持!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8 11:38 AM
好文自然受欢迎!情永兄继续啊!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8 12:44 PM
第二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怅】,作品13
乐圣贝多芬留有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的新约圣经】,与被称为【钢琴的旧约圣经】的巴哈《十二平均律》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这首《第八号{悲怅}》是他初期钢琴奏鸣曲的杰作,曲调优美充满戏剧性,因此知名度极高!全曲3个乐章,在当时是用来献给酷爱音乐的贵族KARL LICHNOWSKY公爵。第三乐章快板,轮旋曲,C小调,二二拍子,轮旋主题与第一乐章极缓板主题的性格互通,带的犹豫的情绪,但降E大调的第二主题则是明朗轻快,呈现出对比,反观第三主题则宁静柔和地出现在A大调上。
演出团体及艺人:马克斯。史基墨/钢琴
马克斯。史基墨生于GRAZ,曾师事过:RUDOLF KEHRER,KARL-HEINZ KAMMERLING,PAULBADURA-SKODE等人,也曾赢过多项世界大奖,与众多顶级乐团合作过。。。他的第一张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录音就获得【德国录音评论】奖,之后的海顿《钢琴奏鸣曲》与盖德三重奏合作的莫扎特《钢琴四重奏》,以及最近这张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也获得国际乐评的赞赏。他更曾经被欧洲音乐国际音乐协会颁给【音乐键盘古典跨界奖】
发烧聆听鉴赏:贝多芬《悲怅》钢琴奏鸣曲的知名度无容置疑,但是钢琴家的诠释要跻身顶尖之林并不容易,除了自身的演奏技术与音乐修养之外,录音是否能锦上添花也是关键。TACET这段录音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条件,马克斯。史基墨的钢琴技巧,以及音乐诠释的品味无话可说,配上踏板的连音,弹得真实漂亮。。。。钢琴弹奏出层层交叠的波浪感,音乐情绪慢慢堆积上来。。。。钢琴高频清澈透明带点甜味,仿佛是欧洲的空气;够重的钢琴低频的轰鸣声,让人从云霄一下子到达地面。。。。踏实感让人犹如从音乐的梦境清醒过来。。。。。。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8 12:46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8 11:38 AM 发表
好文自然受欢迎!情永兄继续啊!

音乐情迷兄。。。。。慢慢来!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8 01:26 PM
第三首:莫扎特/K525小夜曲
《小夜曲》通常是指在爱人窗下演出的情歌,主要可分声乐曲与器乐曲两大类。【音乐神童】莫扎特的音乐以天才横溢,流畅无比著称,可以说延续海顿的俏皮轻松,表面有着亲切的表情,背后却带着深刻的情感,而这首《K525小夜曲》堪称翘楚中的翘楚!这首小夜曲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当时他的创作状况正达顶峰!全曲由四个乐章构成,编制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低音提琴。第一乐章G大调快板,四四拍子,奏鸣曲式,有着性格明朗的第一主题,以及与第一主题对比的优美第二主题,简单的展开部,带点进行曲风,无论何种情况下聆听都能让人身心愉悦。。。。。
演出团体及艺人:拉斯基指挥波兰室内爱乐管弦乐团。拉斯基1948年生于华沙,就读华沙音乐院,之后进入维也纳与科隆就读,在那里他接受指挥硕士的课程。1971-1981年间他担任波兰POZNAN爱乐管弦的首席指挥及艺术总监。1998年开始拉斯基在法兰克福音乐院教授指挥,1999年亲率波兰室内爱乐管弦乐团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巡回,在欧洲与美国进行为期超过二个月的演出。2003年该团首度巡回南美,参加墨西哥音乐节的演出。
发烧聆听鉴赏:乐器一开始第一首强奏爆出,就明显充满能量与朝气,令人感受到波兰室内爱乐管弦乐团的默契与整齐度。指挥拉斯基相当刻意营造乐团的动态对比表现,表情可刚可柔,气势时而强硬时而软弱,增添《K525小夜曲》许多管弦彩色度。尤其透过TACET发烧录音,乐器的质感更为突出,真实,有种其他录音感觉不到的贵气,仿佛整个乐团都拿着高档的乐器在演奏着!强调乐器质感与乐团活力让莫扎特的音乐总是甜美幸福,这种没有贝多芬的大爱的小爱也能让人沉醉不已,久久不能自拔。。。。。。

[ 本帖最后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8 01:33 PM 编辑 ]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12-8 01:49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7 07:38 PM 发表

多谢路上兄的鼓励,有你们的参与,音乐大家谈栏目蓬荜生辉。

情迷版主客气了。自从进入昌业大家庭,来到论坛,音响论坛和音乐大家谈栏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对此,我一直发自内心地非常感激昌业。更是各位版主的努力,让论坛红红火火~~~~~~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9 12:02 PM
第四首:圣桑/动物狂欢节.天鹅
多才多艺的法国音乐家圣桑,身兼风琴家,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诗人,画家,哲学家,天文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的音乐天赋与莫扎特相比堪称不逞多让,创作更是种类繁多,包括歌剧,交响曲,交响诗,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风琴曲,声乐曲等。他的乐风以古典技术为基础,强调浪漫精神,是法国印象派的先驱。其中【天鹅】是全曲中最著名的一段,也是大提琴独奏名曲,经常被拿来单独演奏。两架钢琴的琶音伴奏象征着清澈,缓缓流动的湖水,而娓娓歌唱的大提琴就宛如浮在湖面上高贵优雅的天鹅,无忧无虑的飘游着。。。。。
演出团体及艺人:克劳迪.康吉博/大提琴,克里斯多夫.乌里希/钢琴1,贾桂琳.阿勒斯.乌里希/钢琴2
大提琴家克劳迪.康吉博在德奥,欧陆享有盛名,他的大提琴情感高贵真挚,尤其使用的名琴共鸣度极佳,在这首《动物狂欢节-天鹅》听来效果格外明显。搭配上双钢琴演奏,克里斯多夫.乌里希,贾桂琳,阿勒斯.乌里希这对夫妻档,夫妻双钢琴演奏的默契实非一般两位钢琴家的组合能超越。配上演出气质与两人一致的克劳迪.康吉博的大提琴演出,构成这首完美的《天鹅》。
发烧聆听鉴赏:  乐曲一开始,左边第一钢琴和右边第二钢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犹如水波荡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优美的主题,描绘了天鹅高贵优雅的神情,安详浮游的情景。。。。。。
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固定发展而成,犹如对天鹅优雅而端庄形象的歌颂,把人带入一种纯洁崇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钢琴以优美的琴音表现出天鹅游荡于水面时,水面波动,天鹅高雅优闲。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木头味十足的大提琴带有适度的鼻音,弓与弦的温柔摩擦声,让人融入深情的音乐氛围之中。。。。更令人惊讶的是大提琴是美声竟然可以从中间移到左边,从右边移到中间。。。。强调环绕音场的TACET的环绕录音方式,实在太厉害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9 01:07 PM
第五首:舒伯特/乐兴之时
此曲据说是舒伯特游历格拉兹之后所写,由六首2-6分钟的短曲所组成,跟他知名的《即兴曲》相比,《乐兴之时》显得规模更轻巧,个性更平易近人。《乐兴之时》第三号为中庸的快板,虽然仅是小小一曲,但却是舒伯特众多钢琴作品中相当重要,具有高知名度的一曲,不仅天真质朴,从开始F小调,一直发展直到最后的F大调结束,中间的转调细节令人闻之欣喜,印象深刻!
演出团体及艺人:尤金尼.柯洛里奥弗/钢琴
尤金尼.柯洛里奥弗1949年10月1日生于莫斯科,他起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ANNA ARTOBOLEVSKAYA,这段时间他偶尔也参加HEINRICH以及MARIA JUDINA的免费讲习,之后他继续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LEV OBORIN 及LEV NAUMOV,当他学成后音乐院系主任邀请他留下来担任教授。1976年他移居南斯拉夫与老婆在一起,1978年又收到汉堡授予的教授资格。尤金尼.柯洛里奥弗还在学生时代便已经是多项大奖得主,包括1968年的莱比锡巴哈大奖,1973年的范克莱本大奖,以及1977年VEVEY-MONTREUX的哈斯姬尔大奖,他的演奏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加。他对巴哈作品情有独钟,十七岁时便在莫斯科举行一场《十二平均律》独奏会,另外《郭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也都是他的擅长之作!
发烧聆听鉴赏:尽管是钢琴小品,但尤金尼.柯洛里奥弗却把音乐诠释得十分有味道,一开始他用轻松略带抑制的手法来弹,之后第二主题出现力道也跟着出来,仔细聆听每段音乐的处理,表情都充满了细腻丰富的变化,加上他制音踏板的运用十分巧妙,这些精彩的声音都透过TACET的录音,精准毫无错漏的被捕捉起来。曲中尤金尼.柯洛里奥弗演奏斯坦威D型钢琴,这款钢琴的特色就是均衡,音乐性十足,音色不会太过华丽甜腻,也不会太呆板生硬。录音方面TACET运用两支NEUMANN M49麦克风来收音,配上DCS 900B的数位类比转换器,可以说结合最前卫与最古董的录音器材混用,让整体录音的风味带有现代味,却又不失质感。。。。。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9 02:46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8 01:49 PM 发表

情迷版主客气了。自从进入昌业大家庭,来到论坛,音响论坛和音乐大家谈栏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对此,我一直发自内心地非常感激昌业。更是各位版主的努力,让论坛红红火火~~~~~~

论坛能有今天的效果,全赖网友支持,最难能的是我们的论坛凸显和谐,乐也融融。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9 05:49 PM
第六首:亨利.曼西尼/顽皮豹
出生于美国的顽皮豹,是1964年4月11日由DAVID DEPATIE所创作,起初是《顽皮豹》同名电影的片头人物,并以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但到1969年美国NBC电视台推出顽皮豹卡通影集而大受欢迎!至于《顽皮豹》主题音乐,诙谐俏皮的爵士曲调令人难忘,出自荣获无数格莱美,奥斯卡奖,同时也是美国词曲创作协会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得主的亨利.曼西尼之手,更为他夺得格莱美演奏类最佳作曲,最佳编曲,最佳演奏三项大奖!
演出团体及艺人:摇滚女郎弦乐四重奏
EIGEN ART是TACET一手创立的副牌,同样也用发烧级的真空管麦克风进行录音,不过EIGEN ART更强调音乐家本身的特色,所以号称是【音乐家的专属私有品牌】。摇摆女郎弦乐四重奏1992年成立于斯图加特,打破过去弦乐四重奏正经八百的严肃形象,强调轻松摇摆风格,活像DECCA棒辣妹的【爵士中午饭】!她们四人以绝佳默契,透过新角度诠释弦乐四重奏,因而大受乐迷欢迎,电视,广播等媒体邀约不断,演出传播的途径大大突破传统的巡回演出。摇摆女郎弦乐四重奏透过扎实,熟练的技巧,不断地散发她们对音乐的想象力!
发烧聆听鉴赏:从没听过这么过瘾生动的《顽皮豹》,一开始的拨奏,以及弹手指的声音,清脆而由弹性,充满肉声与空间感!绝对会令你忍不住地,来回重复听上好几次。听那四位女团员合奏所呈现的摇摆,轻松的感觉,彼此的呼吸声,十足的默契配合。。。。三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的彼此对话,彼此呼应,惟妙惟肖。。。。。四把弦乐的对位交织的美感,真仿佛四只顽皮豹一同在舞台上动情的跳舞着,十分幽默俏皮。。。。小提琴的美艳靓声,大提琴的和谐共鸣。。。。令人无法自拔!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9 06:33 PM
第七首:莫扎特/第二十五号G小调交响曲
少年莫扎特在三趟的意大利之旅后,1773年又去了一趟维也纳,这趟两个多月的维也纳停留,让他得以好好接触研究当地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海顿的交响曲。因此,从维也纳回到萨尔兹堡之后,他便着手完成这首《第二十五号G小调交响曲》。这首作品之所以特别,是莫扎特一生四十多首交响曲中,仅两首用小调写成,而且两首都是G小调,此曲正是其中之一,音乐浪漫中带点悲情。第一乐章璀璨的快板,G小调,四四拍子,奏鸣曲式,一开始弦乐强劲齐奏的第一主题,令人想起莫扎特歌剧《唐乔望尼》的序奏,整齐的切分音气势凌厉逼人。附有装饰音的第二主题,呈现舞蹈般的妩媚,之后小提琴颤音开启了发声部,双簧管与弦乐群有吃重的演出,之后由双簧管与法国号奏出再现部,充分展现【音乐神童】绝妙的配器手法。
演出团体及艺人:强纳斯.莫瑟斯指挥莱比锡萨克斯欧尼室内管弦乐团。
该团成立于1990年5月,组成团员来自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主要目的是持续莱比锡广播室内乐团的传统。指挥强纳斯.莫瑟斯就读于汉诺威,法兰克福音乐院,1984年取得指挥学位。他曾与许多知名乐团合作过,包括与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在新的莱比锡布商大厦里演出海顿神剧《四季》,以及布达佩斯匈牙利国家爱乐管弦乐团,PILSEN广播管弦乐团,LODZ鲁宾斯坦爱乐管弦,还包括许多室内管弦乐团。1990年他首度为TACET录音。。。。
发烧聆听鉴赏:熟悉电源《阿玛迪斯》的人,对于这段音乐绝对印象深刻,它可说是窜起全片的精神作品。充满动能的弦乐群开头,兼顾了速度,扎实,精准,弹性,表现精彩积极,更难得的是木管内声部也相当丰满,支撑起整个音乐的纵深,让聆听者可以容易的感受到管弦乐层次的丰富感,整体音像绝没有糊成一片的情况。尤其是节奏感的把握,相当地道的呈现古曲风韵。大键琴的数字低音,尽管音量不大但质感却非常弹性,几乎整个乐团乐器的音质听来都是水水的,富有弹性的。。。。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0 08:31 AM
非常丰富的资料,深入了解相关资料,对提高聆听兴趣有帮助,辛苦情永兄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0 11:16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0 08:31 AM 发表
非常丰富的资料,深入了解相关资料,对提高聆听兴趣有帮助,辛苦情永兄了!

感谢音乐情迷兄的支持。。。。。。分享是一种快乐!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0 11:56 AM
第八首:古诺/圣母颂
生于巴黎的法国知名作曲家古诺,就读巴黎音乐院,他一生与教堂,修道院,歌剧院密不可分,在宗教音乐与歌剧方面,有极伟大成就。1839年古诺在罗马悉心研究宗教音乐,并反映在创作中,他更是梵蒂冈国歌《教皇进行曲》的作者。从罗马回到法国后,曾担任过合唱团指挥,并创办【古诺合唱团】。古诺于1855年,拿巴哈十二平均律钢琴曲第一卷中的《C大调前奏曲》为蓝本,配上无比优雅,有着浓厚宗教美感的旋律,填上天主教的圣母祈祷文档歌词,成为这首音域宽广的女高音声乐曲《圣母颂》,为两首杰作的跨时空,跨年代合作写下佳话。这首《圣母颂》之后更常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出现!
演出团体及艺人:奥瑞里斯少年儿童合唱团
卡尔巴哈于1976年受邀担任刚成立的CALW音乐院指挥,他同时也担任过莫尼黑TOLZER儿童合唱团的声乐老师。1983年一手创办奥瑞里斯少年儿童合唱团。合唱团之所以取名奥瑞里斯,是因为那是HIRSAUER修道院第一个神职人员的名字,对西方文化与音乐发展有诸多影响。所以,奥瑞里斯少年儿童合唱团擅长的自然是圣歌,或宗教僧侣之类的歌曲,团员也经常[外借]参与各国歌剧,广播电视演出。经过卡尔巴哈严格的挑选团员与精准的训练,该团的和声是一杯清澈甘甜毫无添加物的山泉水!
发烧聆听鉴赏:此曲,发烧友大可放心开大音量,好好让自己全身浸淫在无邪的童音中。。。。。人会随之一阵哆嗦,太好听了!一开始小架管风琴的简单序奏 ,调皮,轻盈的弹奏出来,音色质感相当漂亮精彩,一扫管风琴给人狂暴蛮狠的感觉。紧接着人声一出来,管风琴伴奏就马上控制音量。演唱者通透的卷舌音,放感情下去的虔诚情绪,甚至可以说是纯真的深情,再配上教堂的空间感,整体呈现一种安定人心的和谐宁静。。。。。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0 12:58 PM
第九首:布拉姆斯/竖笛,钢琴,大提琴三重奏,作品114
布拉姆斯的室内乐数量虽然不多,种类却相当丰富,除了基本的弦乐四重奏之外,还有弦乐六重奏,弦乐五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法国号三重奏,竖笛三重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竖笛分别的奏鸣曲集等等。他之所以对竖笛室内乐作品格外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认识了杰出的竖笛演奏家论尔菲,论尔菲的竖笛吹奏音色绝美,令人神往,勾起布拉姆斯晚年深沉的创作欲望。因此布拉姆斯在他四首竖笛相关的室内乐中,充分展现近代竖笛的特色,以其音域宽广的特色,变化多端的音色,将管乐器的甜美音韵发挥到淋漓尽致。第三乐章是A大调,三四拍子,可以看作是三段体,也颇接近回旋曲。形态上让人联想到古代罗可可时期的小步舞曲,竖笛带出主题,音乐随着优雅的对位法缓缓展开,尤其竖笛与大提琴的应和仿佛坠入爱河一般,相当迷人!
演出艺人及团体:派德亚三重奏
派德亚三重奏是乐评口中【音乐智慧上难得的稀有珠玉,充满原创性与品位】在古希腊哲思里,引爆人类灵魂与身体自觉,造成音乐对心灵影响的神,就是【派德亚】。派德亚三重奏分别由牙买加钢琴家NERINE BARRETT,波西米亚竖笛家HANS DIETRICH KLAUS,德国大提琴家CLAUS KANNGIESSER所组成,三个人琴艺精湛各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与众多大师合作过,其中NERINE BARRETT HANS DIETRICH KLAUS均任教DETMOLD音乐院,而CLAUS KANNGIESSER 则任教于柯隆音乐院。
发烧聆听鉴赏:这张唱片是录音史上,首张96KHZ取样频率,24BIT解析,并用DCS902高速伺服当作数位类比转换器,以及NAGRA  D当作母带录音机,堪称所有发烧录音器材全数用上,虽然在传统CD上无法展现这般高规格的威力,却证明了TACET早已整备进入DVD -AUDIO。竖笛这个音乐变化最多的木管乐器,在此曲录音中格外鲜活起来!也带动了整个三重奏的音乐活力,钢琴音色粉嫩通透,大提琴则是温柔多情,尤其当竖笛与大提琴演奏相同音域时,听觉感受更是和谐漂亮。三重奏除了音色的优雅外,竖笛,钢琴,大提琴三种乐器定位也十分精准清晰,成为本曲录音最大的卖点!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0 06:22 PM
第十首:巴哈/第二号布莱登堡协奏曲.第三乐章
在巴洛克时期的管弦乐风潮中,协奏曲远比交响曲更为主流,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有韩德尔,泰雷曼,柯列里,维瓦尔第等人。【音乐之父】巴哈集合动员当时管弦乐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写下了六首兼具贵族气感的管弦乐协奏曲,由于是献给布莱登堡大公克里斯强鲁道夫,因此名为《布莱登堡协奏曲》,超越了韩德尔,柯列里等人当时的管弦协奏杰作!其中《F大调第二号》全长16分钟,由小号,长笛,双簧管,小提琴以及弦乐群与数字低音一同合奏。第三乐章甚快板,F大调,二四拍子,主题呈现诙谐风,由几个主奏乐器小号,长笛,双簧管,小提琴以赋格方式一面行进一面转调,曲式融合赋格与奏鸣曲,整个乐团协奏群只伴奏不演奏主题。
演出团体及艺人:斯图加特室内管弦乐团
斯图加特室内管弦乐团由卡尔.慕兴格成立于1945年,当成了第一年便发展出巴哈诠释的新风格,把巴哈的音乐从浪漫时期的美感中解放出来,回复巴哈音乐清新的原貌。卡尔.慕兴格让斯图加特室内管弦乐团拥有世界级知名度,并且接受各地音乐厅与音乐节的邀请,成为萨尔兹堡,爱丁堡,COLMAR的固定客席乐团。1990年开始直到1995年7月,MARTIN SIEGHART成为乐团的首席指挥,期间曾巡回奥地利,西班牙,以色列,日本,澳洲等地。1995年乐团50周年庆,DENNIS RUSSELL DAVIES成为这个欧洲最古老室内管弦乐团的艺术总监,乐团在他手上开始呈现崭新的艺术气息,巡回美国与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地的成功演出,更奠定了他们在乐界崇高无上的地位。
发烧聆听鉴赏:一开声你就可以明显发现,很难得有巴洛克作品录得如此饱满通透,音场宏伟,各种乐器的声音均衡,而且共鸣感好,我想只要很少数的天堂鸟,ARCHIV录音能达到这种水平。这原本透过最新的DVD-AUDIO录音,除了音质出众外,定位感,临场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整个乐团演出效果,可以说是专为聆听者呈现。《第二号布莱登堡协奏曲》聆听者被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小喇叭四项乐器所包围,外圈才是整个管弦乐团。小喇叭拨尖的声音,洪亮不刺耳,长笛的管身共鸣,分离度极佳,每个乐器的声音绝对不会黏在一起。。。。。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1 12:23 PM
第十一首: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的室内乐作品,远远不如他的交响乐,管弦乐,芭蕾音乐有名。以弦乐四重奏来说,他仅留有三首(不计1865年那首仅试写了第一乐章的残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第一号》,而第二乐章采用民谣旋律写成的【如歌的行板】令人印象深刻,通常被改编成小提琴曲演奏。这段【如歌的行板】还有个感人的小故事,1876年当时俄国音乐教父鲁宾斯坦,为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举行的一场致敬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奏了柴可夫斯基这段【如歌的行板】。动人的旋律勾动托尔斯泰的心弦,让他流下眼泪,而这首作品也因此成为话题而爆红。十年后,在柴可夫斯基的日记里,仍记载了他心里的激动:{当时托尔斯泰的感动,对于作曲家的我来说,感动莫大的光荣}!近期CCTV小提琴,钢琴比赛上,我依稀记得有8,9位选手演奏了此曲,感人至深的旋律让我浮想联翩。。。
演出团体及艺人:巴尔托克弦乐四重奏
由于拥有漂亮,纯净,专注的弦乐合奏音色,巴尔托克四重奏被评为{拥有伟大的美感,是世界上少数杰出的弦乐四重奏}。纽约时报曾称赞该团【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棒的弦乐四重奏团】!巴尔托克弦乐四重奏成立于1957年,随即于1959年於布达佩斯的海顿国际大赛,以及隔年柏林的舒曼国际大赛中成名。1963年该团又同时在布达佩斯大赛,与比利时知名的LIEGE弦乐四重奏大赛中获得首奖。1970,1997年两度获得匈牙利最高评价的KOSSUTH大奖,也是这个奖项有史以来,首度同一团体两度获奖。1981年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奖,以及1986年赢得巴尔托克奖。目前为止该团已经巡回全球演出超过3500场。。。。。
发烧聆听鉴赏:这段录音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就是理路清晰!四把弦乐,四个声部,不管是齐奏,和声,对位都声部分明,每把琴的声音绝不和稀泥一样的混杂在一起。当弦乐的和声慢慢展开时,就仿佛一匹杭州丝绸般的瀑布从山涧里流下,而且速度是慢动作的,水花缓缓地散开,聆听者的情绪也被逐渐拉开。四位经验老到的音乐家沉稳的铺陈,一点也没有急躁的火气,让你可以清晰的听到每把琴拉奏的质感与呼吸,默契的配合,如歌如诉的演绎。。。。。原来:音乐的情感是如此轻易的感动人!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12-11 01:01 PM
的确感觉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不是那么容易上听感。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1 01:21 PM
第十二首:克莱斯勒改编/德福扎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
国民乐队的代表人物德福扎克出生波西米亚地区,他的音乐流有浓厚的波西米亚民族风以及个人特色,尤其管弦乐情绪浓郁华丽,堪称受到贝多芬,华格纳的影响。他一生写有十六首《斯拉夫舞曲》,前后八首个分别两集,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民族色彩,洋溢着捷克斯拉夫风情的舞曲。其中第一集,是受到布拉姆斯模仿匈牙利音乐所写的《匈牙利舞曲》的鼓舞而写,标榜波西米亚青年所写。德福扎克原本打算以钢琴联弹方式呈现《斯拉夫舞曲》,后来发现管弦效果更好。此处收录的《第二号斯拉夫舞曲》是由克莱斯勒改编给小提琴演奏的,TACET的中提琴录音版本则更为稀有。
演出团体及艺人:哈穆特.林德曼/中提琴,班,马丁/钢琴
中提琴家林德曼1953年7月4 日生于西德,1977年曾任西北德爱乐管弦乐团的中提琴首席,他1979年完成柯隆音乐院的学业,师从MAX ROSTAL,SANDOR VEGH,1982年后他移民澳洲加入塔斯马尼亚交响乐团,1983年参加阿德雷德音乐节演出,1989年受邀于雪梨交响乐团,参与澳洲室内管弦乐团的演出。钢琴伴奏家班,马丁1970年4月十四日生于澳洲墨尔本,他的父亲是指挥兼中提琴家,母亲是大提琴家,连祖父都是杰出的钢琴家。他八岁开始学钢琴,十一岁师从吉利尔斯的徒弟ALEXANDER SEMETSKY,之后又与米开朗杰里的徒弟STEPHEN MCLNTYRE学习。到纽约之后进入茱莉亚音乐院拜入JOHN BROWNING门下,1991年赢过曼纽因大赛。 发烧聆听鉴赏:中提琴在管弦乐中往往被人忽略,但其实它的音色相当漂亮,而且音域宽广,给他机会表现效果不输小提琴。这里便刻意把德福扎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改为中提琴与钢琴合奏版,一开始钢琴跟中提琴的双弦一起出现,光听音色就知道录音绝非俗品,中提琴醇厚悠扬的音色,独奏起来别具优雅风味,如果细细品味保证令人爱不释手。音乐浓浓的波西米亚风,透过充满弹性的跳弓表现更入木三分,而且那股漂泊流浪的感觉,也诠释得非常好。至于中提琴擦弦呈现的粉嫩质感,就仿佛演奏者就在你面前拉奏,人体与乐器的形体感非常好,钢琴伴奏的中,低音域表现,也一样感到人!
作者: bg5elb    时间: 2011-12-12 09:21 PM
情兄辛苦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3 08:48 A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11 01:01 PM 发表
的确感觉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不是那么容易上听感。

路上兄言之有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比起舒伯特的室内乐有点难听,相比莫扎特的四重奏,很多人都喜欢莫扎特的。今天我一大早就听舒伯特的钢琴三重奏,旋律很有歌唱性,早上听些愉悦感官的音乐有助于提起精神,更好的投入工作。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3 12:07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11 01:01 PM 发表
的确感觉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不是那么容易上听感。

在路上兄说的有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对音响系统的要求较高!平衡度要求高!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3 12:0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3 08:48 AM 发表

路上兄言之有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比起舒伯特的室内乐有点难听,相比莫扎特的四重奏,很多人都喜欢莫扎特的。今天我一大早就听舒伯特的钢琴三重奏,旋律很有歌唱性,早上听些愉悦感官的音乐有助于提起精神, ...

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容易陶醉。。。。。。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3 12:57 PM
第十三首:肖邦/第七号升C小调夜曲
《夜曲》形式的由爱尔兰作曲家(JOHN FIELD)所创立,灵感来自于天主教的夜间祈祷。创作内容上《夜曲》受到浪漫主义影响很深,因此性格便成了浓郁抒情风格的夜间音乐。肖邦共留有二十一首《夜曲》,其结构,内容都极具戏剧性和强烈的内在情感,多样的装饰音,配上他杰出的钢琴手法与洗练的乐念,无论旋律,和声,结构,情绪变化都十分丰富。这首《第七号》堪称肖邦所有《夜曲》中性格最阴郁,规模最壮大的,也因此经常被单独演奏。肖邦在此走出菲尔德影响,却带点贝多芬味道。乐曲为三段式,甚缓板,四四拍以左手两小节六连音开头,幽幽的主题开始,速度转入中段时,第二主题出现略带憧憬的明亮气息,相当动听!
演出团体及艺人:格瑞特.奇特巴尔/钢琴
格瑞特.奇特巴尔1952年生于哥廷根,他从汉诺瓦音乐戏剧学院毕业,师从ERIKA HAASE以及KARL ENGEL,也曾经被HANS LEVGRAF,STEFAN ASKENASE,CARL SEEMANN等人指导过,生涯获奖无数。1983年他受邀担任挪威音乐戏剧学院的教授,他与团员曾共同获得勃恩,汉诺威,日内瓦,波尔多等大项大奖。
发烧聆听鉴赏:就像其他TACET的钢琴录音一样,本曲仅用两只麦克风,而且是古董级的NEUMANN M49真空管麦克风。不过,尽管是古董级麦克风,但因为TACET保存良好,所以录制时完全没有哼声和嘶声。格瑞特,奇特巴尔原本惯弹贝森朵夫帝王型钢琴,但在这里他换成斯坦威D型,因为他认为这款琴的音色更适合诠释肖邦《夜曲》。本曲正是《战地情人》一开始男主角在电台中所弹奏的曲子,也是环绕着整部电影的主题,格瑞特.奇特巴尔演奏的弹性速度,掌握得十分迷人精彩,感情相当制约不会太过放浪。尤其在快速颤音的弹奏上,音粒颗颗清晰,整体音域表现宽广,高,中,低音部也相当均衡,是少见精彩的钢琴录音。。。。。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4 08:30 AM
很多人从《夜曲》的字义解释为专门的场景音乐作品,经常把《夜曲》与《小夜曲》混淆。其实在听肖邦的《夜曲》时虽然感觉有不少菲尔德的影子,但肖邦的《夜曲》已经自成一格了。看了情永兄的帖子,对《夜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拿出皮利丝演奏的肖邦的《夜曲》第七号来聆听,感觉皮利丝那种对演奏的投入像牙雕那样细致,恰到好处的情感陈述,丝丝入扣,当她的琴声萨然而止时,耳边还回味这刚才的精彩,思绪还未停下来。多谢情永兄的分享!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4 09:09 AM
原帖由 bg5elb 于 2011-12-12 09:21 PM 发表
情兄辛苦了

如果bg5elb您真正喜欢古典音乐。。。。。。TACET这张CD碟在您独自一人聆听时,会领悟到什么是意境!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4 11:22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4 08:30 AM 发表
很多人从《夜曲》的字义解释为专门的场景音乐作品,经常把《夜曲》与《小夜曲》混淆。其实在听肖邦的《夜曲》时虽然感觉有不少菲尔德的影子,但肖邦的《夜曲》已经自成一格了。看了情永兄的帖子,对《夜曲》有了进一 ...

音乐情迷兄对古典音乐修养颇深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4 12:04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4 11 AM 发表

音乐情迷兄对古典音乐修养颇深啊!

情永兄言重了,我对古典音乐只是皮毛的认识,还要想你们好好学习呢。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4 12:23 PM
第十四首:马斯奈/泰裿斯冥想曲
知名的法国【抒情歌剧】马斯奈,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院,十七岁随汤玛士学作曲,毕业马斯奈赢得钢琴演奏首奖,并拿到罗马大奖。马斯奈对法国歌剧的影响深远,他的歌剧题材总是游走在情欲与传统浪漫之间,曲风多彩细腻,管弦配器丰富,效果十分迷人。在汤玛士栽培力荐下,马斯奈成为当时法国歌剧的唯一传人,从1877年第一部歌剧【拉霍的国王】起,至过世为止歌剧作品从未间断。他一生留有许多精彩歌剧,另有7首管弦乐曲,三首序曲,协奏曲,器乐曲等。其中《泰裿斯冥想曲》堪称马斯奈最著名,最动听的独奏作品。事实上,《泰裿斯冥想曲》出自他1894年的歌剧《泰裿斯》,是描写妓女泰裿斯的剧作。其中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幕的间奏曲便是《泰裿斯冥想曲》,之后便成知名的小提琴独奏作品,比起整部歌剧更常被演奏。
演出团体及艺人:丹尼尔.盖德/小提琴,刘学述/钢琴
小提琴家丹尼尔.盖德1966年生于汉堡,曾师从金戈尔,毕业于柏林艺术学院。他曾经赢得姚阿辛奖,卡尔菲莱雪奖,国际艺术家奖等等,1992年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他是一位有高度活动力的室内乐演奏家,曾经与甘特曼,皮耶丝,托特里耶等人合作过,也自称盖特三重奏。1994-2000年乐季他受聘为威尼斯爱乐的首席。2000年起他则成为新成立的纽伦堡-奥格斯堡音乐院的教授。钢琴家刘学述出生于中国西安,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85年曾经赢得国际当代音乐作品奖。1987年搬到柏林,并进入柏林艺术学院就读,她经常巡回欧洲,日本,美国演出,同时2001年起也参加三重奏团。
发烧聆听鉴赏:对发烧友来说,这张录音的诞生简直就是个传奇!因为TACET用声音醇美厚实,地位传奇的麦克风NEUMANN U47来录音,靠真空管来放大信号,希望保有演奏者最自然真实的声音。钢琴的音粒晶莹,饱满,通透,就像一粒粒上好的泰国米,而小提琴共鸣度极佳,颤音漂亮,擦弦富有质感,尤其在中,低音域醇厚度上的表现,宛如上等的茅台酒。而小提琴与钢琴两种乐器激昂合奏时,也全无火气,有的只是完美无瑕的合奏!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4 12:57 PM
第十五首:韩德尔/在那树荫底下
这是一首巴洛克时期最典型的最缓板,选自韩德尔歌剧作品《SERSE》中的一首咏叹调《在那树荫底下》,或译《绿荫常在》,经常在声乐家独唱或合唱团演出时,被拿出来单独演出。叙述剧中男主角赞美一颗大师树,原来演唱者是巴洛克时期当红盛行的【阉人歌手】。不过这种歌手,19世纪后便绝迹了,如今演唱韩德尔这些歌剧咏叹调,只好换女低音或假声男高音上场演唱。不过,这里是用尚未变声的纯净男声来诠释。
演出团体及艺人:奥瑞里斯少年合唱团
卡尔巴哈于1976年,受邀担任刚成立的CALW音乐院的指挥,他同时也担任过慕尼黑TOLZER儿童合唱团的声乐老师。1983年他一手创立奥瑞里斯少年儿童合唱团,同时兼任音乐总监职务。合唱团之所以取名奥瑞里斯,是因为那是HIRSAUER修道院第一个神职人员的名字,同时也是荣耀的象征,对西方文化与音乐发展有诸多影响。
发烧聆听鉴赏:尽管我们不是活在巴洛克时期【阉人歌手】盛行的时代,但或多或少从唱片,电源中了解,他们奇特的声音表现。在现代,能找出与【阉人歌手】媲美的纯净男声,我想除了假声男高音,就是未变声前的童音了。在大键琴清晰的弹奏之后,拉出了人声的长音线条,质感通透,几乎让聆听者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如此无染的音色,仿佛可以洗涤我们污垢的心灵,更仿佛可以搭起人间与天堂的沟通桥梁,帮人类与上帝沟通。奥瑞里斯少年儿童合唱团的主唱歌手,声音清澈且沉稳,营造出一种空山灵雨的感觉,我想世上很难找到比他们更美的人声演唱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4 01:40 PM
第十六首:阿尔班尼士/西班牙组曲.小行板探戈
阿尔班尼士1860年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幼年便展现惊人的钢琴演奏天赋,4岁时就在巴塞罗那首次公开演出。被誉为【西班牙的莫扎特】,1876年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李斯特的学生LOUIS MAAS和SALOMON JADASSOHN学钢琴和作曲。1883年返回巴塞罗那之后,结识【西班牙音乐之父】佩德雷尔。佩德雷尔认为:西班牙作曲家应写出西班牙自己的音乐,从民族的民歌和舞蹈中获得音乐元素和技巧。佩德雷尔的理念深深的影响阿尔班尼士,让他日后得于创作出完全不同于当时欧洲沙龙音乐风作品。而这套《为钢琴写的西班牙组曲,作品165》便是他1886年左右写成的。
演唱团体及艺人:由芭芭拉与法兰克两人,于1986年成立的吉他双人组,当时他们都还在斯图加特与MARIO SICCA博士学习,1991年他们赢得第三世界吉他二重奏大赛首奖。该团主要发展的曲目有二个重点,第一是:钻研西班牙的吉他音乐,其次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古典浪漫作品。芭芭拉1966年生于德国西南方,1977由JOHAN DE BLAAUW启蒙,1980-1986年在斯图加特MARIO SICCA博士学习。1986-1990年进入斯图加特表演艺术与音乐学院,曾获多次【YOUTH plays MUSIC】奖法兰克则是1960年同样生于德国西南方,吉他启蒙老师是JACQUES CAVERT,1983-1987年就读斯图加特表演艺术与音乐学院,1987年取得文凭。

发烧聆听鉴赏:本片录音采用四支GEFELL UM 92.1 S麦克风,收录两把吉他的声音,呈现出惊人的临场效果,当吉他拨弦出声时,堂音共鸣效果惊人,音粒清脆且富有弹性。【挚爱吉他二重奏】弹奏着这首轻柔的《探戈》时,仿佛两盏摇曵风中的烛光,轻轻晃动中却持续散发光芒,又像两艏漂浮水面上的渡船,摆动着有种说不出的浪漫情调,两人配合的默契十足,火花四溅之余也能轻柔低语!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4 01:45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4 12:04 PM 发表

情永兄言重了,我对古典音乐只是皮毛的认识,还要想你们好好学习呢。

您的谦虚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12-15 10:25 AM
情永兄如能简约些在下以为更好。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1:13 A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15 10:25 AM 发表
情永兄如能简约些在下以为更好。

仁兄言之有理。。。。。。这么多文字让我敲打键盘累个半死!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1:16 AM
最后压轴的CD碟是:MS HD POWER首张用滤波器制作的发烧天碟!

[ 本帖最后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5 11:17 AM 编辑 ]

调整大小 DSC02760.JPG (85.6 KB, 下载次数: 235)

调整大小 DSC02760.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1:18 AM
碟片编号为:s/N:0231

调整大小 DSC02761.JPG (88.58 KB, 下载次数: 247)

调整大小 DSC02761.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1:20 AM
 这张发烧天碟首批发行1000张,全部在奥地利压片。在混音过程中使用了MS HD POWER NBX 22电源处理中心、CY-9500电源滤波器、E 01铑铂金电源滤波器。。。。。。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1:21 AM
 负责MS HD POWER这张发烧示范碟混音的录音师黎承昌先生大有来头,著名的发烧天碟《审死官》就是他的手笔。另外,《音响技术》杂志每年举办的“香港高级视听展”所派发的纪念CD《原音精选》的混音也是由黎先生亲自操刀的。黎先生认为录音器材使用了MS HD POWER电源滤波器之后,“声音改善立竿见影,分隔度很高,背景更为宁静”。这张唱片声音究竟有多漂亮?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调整大小 DSC02763.JPG (76.48 KB, 下载次数: 227)

调整大小 DSC02763.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1:42 AM
第一首:十面埋伏: 琵琶:张莹  大鼓:钱国伟    敲击配乐:钱国伟
十面埋伏: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聆听鉴赏:一开始明亮且有力度的琵琶拨奏,随之大鼓的加入。。。。整首的调逐渐勃起,给人刺激和紧张感从一开始便体现了,开头一击,总会给人突然的气息,然后停顿几秒,再重复,依次下去,相隔时间逐渐简短,节奏也逐渐加快。这首里面的曲子不是连贯、流畅下去,而是曲中多处给人顿的感觉,使心跳的频率也随之波动起来。如此琵琶加上大鼓的激情演奏表现出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全频段的密度之高,令人汗颜!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2:21 PM
第二首:AUTUMN LEAVES(秋叶)
《Autumn Leaves》---<秋叶>是作曲家Joseph Kosma(1905, Born Budapest, Hungary - Died 1969, Paris, France)在1945年于法国所创作的香颂。Joseph K和剧作家Jacques Prévert(卡通片"Le Roi Et L'Oiseau 《国王与小鸟》" 1979,等)合作出很多首歌曲。Prévert填词,Kosma负责谱曲。"Autumn Leaves"就是结晶之一了。法文的原名是"Les Feuilles Mortes"(意为 "the dead leaves")
聆听鉴赏:沧桑略带沙哑的男歌手演绎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秋叶》,磁性的清唱后,电贝司和吉他的出现。。。。。给人于娓娓道来的倾诉,爵士乐曲调的慵懒,吉他的拨弦跳出左边音箱之外,右边的电贝司的拨弦相当低沉,张力很强。。。。无不显示出:爵士乐的现场感、生动感,乐器质感真实无比,结像似乎触手可及,音色也美不胜收的录音特征!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5 12:42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5 11:18 AM 发表
碟片编号为:s/N:0231

嗨!看到这张CD我心里就好痛;我曾经拥有这张CD。一天我把这CD拿到朋友那里“显耀”一下,在场的一位老领导脸带疑惑、一本正经地说:哎,我昨天不见了一张这样的CD,怎么你今天会有一张啊?莫非......。这位老领导也是我的挚友,我想;这回在劫难逃了,于是只好“赃物”上缴。这真是好录音啊!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2:47 PM
第三首:《她们仨》的《BLUES FOR GILBERT》
聆听鉴赏:廖倚苹的铁琴演奏充满了极强的空气感,回荡在整个空间,仿佛进入了教堂般的荡气回肠。。。。。真让人无法想象:这么美妙的铁琴独奏《给吉伯特的蓝调》竟然是出自台湾小女子廖倚苹之手!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5 12:55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5 12:42 PM 发表

嗨!看到这张CD我心里就好痛;我曾经拥有这张CD。一天我把这CD拿到朋友那里“显耀”一下,在场的一位老领导脸带疑惑、一本正经地说:哎,我昨天不见了一张这样的CD,怎么你今天会有一张啊?莫非......。这位老领导 ...

音乐情迷兄果然识宝啊,这张CD碟绝对值得珍藏啊。。。。。靓碟难觅啊!
作者: 小月土川    时间: 2011-12-16 08:18 AM
精彩的介绍!! 值得学习。有情兄辛苦了。昨拜读了您的欧洲五国游,大开眼界,心驰神往。。。。。。。。。。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11:14 AM
谢谢小月土川兄的支持!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11:26 AM
第四首:忧郁河上的桥《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是Simon & Garfunkel成名作品之一,Simon & Garfunkel堪称是一对美国梦幻民谣组合,他们创作了The Sound Of Silence、Scarborough Fair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民谣作品。这首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中如泣如诉的忧伤的旋律,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聆听鉴赏:由男歌手JOE JUNIOR翻唱的经典名曲《忧郁河上的桥》:
歌曲开始由钢琴前奏渲染出严峻深沉的气氛,然后低沉且有磁性的歌声飘然而至,如同天际的霞光穿破乌云。在第三段中,钢琴与弦乐交织的背景上又加入沉重的鼓点,似雷声隆隆又似浊浪拍岸。。。。。表现出庄严博大的境界。当天籁般的声响传达给人间,再漠然的心也会感动!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11:58 AM
第五首:选自《爵士原音》的《STARDUST》
聆听鉴赏:这是一首爵士乐,以低音萨克斯徐徐吹奏的深情演绎,昏黄的音色犹如西下太阳的光芒照射在天鹅的绒毛上。。。。管壁的自然震动,清晰可辨。缓缓融入的爵士鼓进入情感的铺垫,让人情不自禁的微微点头,晃动身子。。。。沉静的贝斯拨弦张力恰到好处,爵士钢琴的衬托,制造出更佳的爵士氛围。。。。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12:38 PM
第六首:《阎韵--斯卡拉蒂 12首钢琴奏鸣曲》的<K.380 DOMENICO SCARLATTI>:现代音像选择在良好的教堂采用单点技术录音,加上阎韵用其娴熟的技巧驾驭Fazioli F278名琴产生出绚丽多彩的音色效果。《阎韵--斯卡拉蒂 12首钢琴奏鸣曲》为全球首张AQCD钢琴录音带来了新的发烧元素。近期,阎氏演出频繁,先后以广州交响乐团及香港小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协奏曲,担任独奏。阎氏除了演出独奏会及与乐团合奏外,也活跃于室乐表演,合作过的演奏家包括小提琴家吕思清、钱舟及大提琴家李垂谊等。其演奏获得多位国际钢琴大师包括:保罗•伯杜拿斯高特、傅聪、克拉夫钦科、寇迪•法兰克的赞赏。。。。。
聆听鉴赏:钢琴的高音甜美飘逸,低音部分厚实,仿佛依稀感觉弹奏者深情地用双手在钢琴的黑白键上自由的翻飞,流畅的音符,美妙的旋律。。。。。演奏者自信,扎实的钢琴弹奏技巧和对作曲家意图的深刻诠释。。。。让人感到古典音乐其实真的很美很美。。。。。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6 04:27 PM
情永兄继续!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04:5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6 04:27 PM 发表
情永兄继续!

OK。。。。。。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05:22 PM
第七首:《Dream a Little Dream》
这首《Dream a Little Dream》,早前是作为“金莎巧克力”的广告曲而让人耳熟能详的,Papa and Mama’s 乐队是真正的原唱,其实这首歌早就被翻唱多遍,而作为电影“情定巴黎”的主题曲,更是把那种浪漫意境烘托的淋漓尽致。。。。
聆听鉴赏:在吉他与打击乐的出现后,随之一位爵士女歌手以清丽的嗓音如一米阳光般沁人沁脾。。。。打击乐的热情似火,极具跳跃感,难得的好Q度!钢琴的加入更让气氛灵活洒脱。。。。。翻唱女歌手唱腔没有花俏夸张,她也不在歌唱的技巧上玩弄一些小小的花招来展现声线的力量,她的唱腔是清丽而优雅的。。。。。一派深情浪漫成为征服爵士乐迷们的一把利器,直插聆听者的心田。。。。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1-12-16 06:22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5 11:16 AM 发表
最后压轴的CD碟是:MS HD POWER首张用滤波器制作的发烧天碟!

遗憾的是,此片无处寻求。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6 07:04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1-12-16 06 PM 发表

遗憾的是,此片无处寻求。

此靓碟不管是选曲还是录音品质均为上乘之作啊。。。。。办法总比困难多啊,在路上兄!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7 11:47 AM
第八首:There's Always Me
聆听鉴赏:还是由JOE  JUNIOR翻唱猫王的经典歌曲《There's Always Me》。。。。。钢琴与沉重的鼓乐遥呼相应,衬托出具有磁性的男歌手的内心独白。。。。。。熟悉的旋律与对爱的执着,慢慢倾泻。。。。。。问世间情为何物?!!!

[ 本帖最后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7 11:48 A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7 12:24 PM
第九首:罗晶 月儿高 筝音乐的《绿岛小夜曲》
全球首张以5.6448 Mega Hz 1-bit WSD/DSD 纯数字录音之古筝音乐,选用 Tara Labs The One LE 顶级线材 及 IsoTek Nova电源过滤器材,以单点直刻技术录音。这是罗晶在香港灌录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也是第一次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录音。这次录音是以现场收音的形式,于香港一所宏大的教堂里进行,没有细小录音棚带来的局促、厚厚玻璃的隔膜、也没有耳机下的压
迫感,更没有紧张令人不安的寂静,整个过程是非常自然、松弛和随意。。。。。
聆听鉴赏:以古筝四重奏方式演绎的《绿岛小夜曲》:绿岛小夜曲四重奏音效特别,罗晶之弹奏已超越了技术的层次,演绎精致细腻而又感情丰富。。。。。。能发挥出无懈可击的节奏流动感。。。。。丰满的泛音和空气感,乐器定位鲜明,结像玲珑浮突,音色是我听过的古筝专辑中最靓的!
作者: 华贵打火机1    时间: 2011-12-17 12:52 PM
标题: 嫉妒啊!只有情永在兄拥有此好碟!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7 12:57 PM
不会吧。。。。。华贵打火机1兄!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8 09:13 AM
昨天我在昌业得知,情永兄年轻有为,确实感慨啊。现在年轻人有这样的爱好不多(指书法、古典音乐)。我倍感佩服。在昌业论坛上,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地方。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8 11:22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18 09:13 AM 发表
昨天我在昌业得知,情永兄年轻有为,确实感慨啊。现在年轻人有这样的爱好不多(指书法、古典音乐)。我倍感佩服。在昌业论坛上,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地方。

音乐情迷兄好!我只是个朝九晚五的打工仔。。。。。吃喝嫖赌我都不会,只是喜欢音乐而已。。。。谢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19 08:24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8 11 AM 发表

音乐情迷兄好!我只是个朝九晚五的打工仔。。。。。吃喝嫖赌我都不会,只是喜欢音乐而已。。。。谢谢!

好心境才有好生活,好心境才有健康的身体,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9 11:49 AM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9 12:01 PM
第十首:四季歌   演唱:周旋    钢琴:胡廷江
由东方歌舞团独唱演唱家周旋小姐演唱,中国著名作曲及演奏家胡廷江先生钢琴伴奏的《四季歌》:特邀美国录音怪杰Todd Garfinkle于广达540平方米的清幽大教堂,运用独门日本特制「大炮」麦克风及价值数十万之顶级晶彩线材Crystal Cable Dreamline精心录制,造就一张中国民歌女声最靓天碟。。。。。
聆听鉴赏:中国民族声乐家周旋歌舞嘹亮铿锵而不刺耳,长时间聆听不厌倦...录音不同凡响,全频音效予人无阻隔全接触的真实感。。。。演出者台型立体分明,音色聚焦力强,定位直透周旋演唱亮丽娇美嗓音下技巧运作之乾坤,腔胸腹音连贯,气量用之不竭,喉音灵活婉转,吐纳出沾满水份字润音圆的歌词,真情演唱人气十足,高音之上再展超高华丽通透,且婉转细腻得无菱无角,临场动态之出色表现令人喝采!
作者: bg5elb    时间: 2011-12-19 12:02 PM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9 12:35 PM
第十一首:绛州大鼓之虎门斗
绛州鼓乐凝聚和沉淀了黄河儿女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粗犷浑厚,慷慨激越,炽烈洒脱,旬劲奔放!绛州鼓乐:补录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中心列入[世界人类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聆听鉴赏:乐曲表现一牛一虎的相遇和争斗。除变化多端的节奏表现外,表演也是乐曲不可缺少的演绎手法。此曲分“相遇”、“相戏”和“相斗”三个乐段,通过大鼓相搅对打,展示牛之倔犟刚悍,虎之威武勇猛!
大鼓,铃铛,铙钹。。。。犹如潮水,时快时慢,打击乐器分离度极高,鼓槌敲击鼓皮所发出的鼓皮跳动声历历在目。。。。。更绝的是:鼓槌的呼呼声清晰可见。。。。澎湃动态,震慑心弦!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9 12:39 PM
其实:音乐源自生活,生活无法缺少音乐。爱因斯坦终身学习与研究的,一是物理,另外一个就是音乐,并深有体会地说:“红花再红,也要绿叶配;人生再美,也需艺术伴随”!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19 12:41 PM
我们在欣赏音乐时,也是属于一种强度极大的脑力劳动,不过这个时候只有大脑的右半球在进行着紧张的活动,而左半球却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所以欣赏音乐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如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的思绪遇到障碍时,就走到钢琴旁,弹奏几个清澈而富有逻辑的和弦,让音乐的声音帮助自己推开未知的大门。这许多音乐活动发展了他的右脑,扩展了他右脑的能力。而且实践证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多是右脑发达型的。听音乐,则可有效锻炼右脑。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1 10:59 AM
常听音乐的好处:1. 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纾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 2. 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纾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甚至音乐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 3. 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达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乐可以提升创造力、企划力以及刺激右脑,尤其是古典乐曲,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5. 音乐可以帮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经传导速率、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 6. 音乐的旋律可以使婴儿呼吸平静、心跳减缓,让婴儿不再哭闹不安,也可以刺激婴儿的大脑思维能力,让他更聪明。。。。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1 11:46 AM
我曾千万次问自己:为什么这么痴迷音乐?在我们周围的熟人基本上百分百认为我走火入魔。。。。。我试着总结一下:
一:我奶奶,我爸爸,我妈妈。。。。。他们在我幼小的记忆中:他们喜欢唱越剧,京剧和毛主席的歌曲。。。。。而且我认为他们唱的很好听!
二:从小我喜欢听农村的广播喇叭和家里的半导体调谐收音机。。。。。什么洪湖水浪打浪,在希望的田野上,白毛女。。。。至今我还能唱几句!
三: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到我高中毕业,我一直是班里的音乐课代表。。。。帮助音乐老师抬脚风琴总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一次一次参加学校举行的独唱,大合唱领唱。。。。记得小学五年级在嘉兴地区小学生歌舞比赛上,我的独唱《回娘家》得了二等奖。。。。
四:西方人说得好: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这个俗世洪流的现实社会里,为五斗米,竞折腰的我: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带着伪善的面具。。。。。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的我:谨言慎行!我痛恨我的懦弱与虚伪。。。。。只有在自己的听音室里自由的聆听音乐时。。。。。那种久违了的【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掌控和放飞心情的愉悦。。。。。。那才是我真正的自己!
作者: jp    时间: 2011-12-21 11:51 AM
在音乐中找寻自我。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21 01:15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19 12:39 PM 发表
其实:音乐源自生活,生活无法缺少音乐。爱因斯坦终身学习与研究的,一是物理,另外一个就是音乐,并深有体会地说:“红花再红,也要绿叶配;人生再美,也需艺术伴随”!

很有哲理,很受教!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1 02:12 PM
原帖由 jp 于 2011-12-21 11 AM 发表
在音乐中找寻自我。

正如JP版主所言: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1 02:13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21 01:15 PM 发表

很有哲理,很受教!

共同学习,共同度过,共同成长!音乐情迷兄好!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2 11:20 AM
最后,我们不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难道一定要经历过苦难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吗?而且为什么有些音乐家很年轻就去世了?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沉重,只是最近在看一本傅雷和傅聪的谈话录,所以想到这个话题。瓦尔哈是个盲人、富尼埃患有小儿麻痹症,杜普雷很悲惨,哈斯德和拉宾都英年早逝?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什么呢?而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贝多芬是个典型的例子,是苦难成就他吗?莫扎特的日子也不好过,勃拉姆斯一生未婚,马勒的人生是血淋淋的。更不要说悲惨的舒曼了。。。。。希望大家随心聊聊吧?!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2 11:22 AM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主要是性格成就了他们,苦难是催化剂。。。。。
作者: jp    时间: 2011-12-22 01:34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22 11 AM 发表
最后,我们不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难道一定要经历过苦难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吗?而且为什么有些音乐家很年轻就去世了?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沉重,只是最近在看一本傅雷和傅聪的谈话录,所以想到这个话题。瓦尔 ...

其实也不一定。贝多芬的耳聋是后来才有的,那时他已经成名了。另外,李斯特也很潇洒呀。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1-12-23 02:24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1-12-22 11 AM 发表
最后,我们不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难道一定要经历过苦难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吗?而且为什么有些音乐家很年轻就去世了?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沉重,只是最近在看一本傅雷和傅聪的谈话录,所以想到这个话题。瓦尔 ...

本来音乐有治疗功能,但看来人类不可避免地受到疾病的摧残,音乐家也不例外。所以说;没有财富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没有疾病,因为我们确实病不起啊!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期望。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1-12-26 11:54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12-23 02:24 PM 发表

本来音乐有治疗功能,但看来人类不可避免地受到疾病的摧残,音乐家也不例外。所以说;没有财富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没有疾病,因为我们确实病不起啊!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期望。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4 10:43 AM
201112月份获奖名单推荐
主论坛“最佳人气奖”
新玩具------B&W801 S80        作者:x.l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816&extra=page%3D4%26amp%3Bfilter%3D2592000%26amp%3Borderby%3Ddateline%26amp%3Bascdesc%3DDESC

主论坛“最具影响力帖”
爱就是答案,小庞发烧记.       作者:zyf1234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873&highlight=

数码与影音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暂缺

音乐大家谈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初尝-为你钟情的两张CD      作者:只有情永在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906&extra=page%3D1

文艺杂苑版块“最具影响力帖”
宝岛台湾——大好河山,亲切人文,地理特色”——纪行      作者:zhoujlr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766&extra=page%3D1

地球上还有这么一片美丽的天地——澳大利亚    作者:charlie2009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4789&extra=page%3D1

以上获奖者各奖励100元内CD碟一张,考虑到CD碟各人的喜好及收藏不同,可由烧友自由选择碟片,昌业代购寄出。请上述得奖者将个人真实姓名、邮寄地址和电话号码心仪CD的名称以短消息的形式发到我的信箱里,以便统一选购尽早寄出奖品。

CD
备选两张至三张,如第一选择没有货源将在备选里挑选。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2-1-4 11:00 AM 编辑 ]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1-4 02:33 PM

作者: bg5elb    时间: 2012-1-5 08:52 AM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1-5 11:22 AM
谢谢!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