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万木草堂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2 06:52 PM
标题: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位于广州中山四路 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原为邱氏书室,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
万木草堂原为邱氏书室,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
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古老门脚 .JPG (105.16 KB, 下载次数: 522)

古老门脚 .JPG

门神位 .JPG (134.29 KB, 下载次数: 496)

门神位 .JPG

外景 .JPG (207.02 KB, 下载次数: 494)

外景 .JPG

外景 A .jpg (186.24 KB, 下载次数: 489)

外景 A .jpg

外景 B .JPG (200.33 KB, 下载次数: 492)

外景 B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2 07:29 PM
陆续报道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2 09:19 PM

(右边是康有为,左边是梁启超)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的长兴里创立了“万木草堂”,自任总教授、总监督。再此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在这里撰写了《新学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
万木草堂曾经三迁堂址;原味邱氏书院,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的青砖祠堂式建筑,面积663平方米。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与1891年在此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1892年迁至卫边街的邝家祠。1893年来学着众,逐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2-6-12 09:44 PM
跟着版主网上一游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6-12 11:04 PM
跟情迷版一游。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3 07:16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2-6-12 11:04 PM 发表
跟情迷版一游。

王老师深夜不眠游历草堂,
马店长梦游跟我重温历史。
多谢青睐!
作者: jp    时间: 2012-6-13 09:54 AM
还是情迷版主会找,我在广州也不知道这个地方。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3 03:43 PM
原帖由 jp 于 2012-6-13 09:54 AM 发表
还是情迷版主会找,我在广州也不知道这个地方。

万木草堂在中山四路文德路口与登峰路口之间,路面是一座古董商城。不用门票,但凭领票限制人流,草堂里面非常干净,尽管在闹市中,但十分幽静。斜对面是广州城隍庙。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6-13 04:11 P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3 04:16 PM
万木草堂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岭南风格。穿堂过室之间委婉幽径相连,典雅的木楼梯虽然狭窄,但成了陋室一景。

别具一格的楼梯 .JPG (140.94 KB, 下载次数: 465)

别具一格的楼梯 .JPG

楼梯 .JPG (143.5 KB, 下载次数: 471)

楼梯 .JPG

小景 .JPG (200.2 KB, 下载次数: 454)

小景 .JPG

小景 B .JPG (200.86 KB, 下载次数: 479)

小景 B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3 04:19 PM
继续是万木草堂的内景;

大堂 .JPG (136.82 KB, 下载次数: 448)

大堂 .JPG

古老的青砖 .JPG (245.59 KB, 下载次数: 482)

古老的青砖 .JPG

排楼 .JPG (185.77 KB, 下载次数: 473)

排楼 .JPG

内堂天井 .JPG (143.43 KB, 下载次数: 477)

内堂天井 .JPG

内堂小天井 .JPG (139.15 KB, 下载次数: 471)

内堂小天井 .JPG

内堂小天井 A .JPG (167.69 KB, 下载次数: 488)

内堂小天井 A .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6-13 04:26 PM
重温历史。。。。。感谢音乐情迷兄的好分享!
作者: 空山鸟语    时间: 2012-6-13 04:54 PM
没有听说过,看来是孤陋寡闻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3 05:27 PM
广州有不少历史古迹,曾发生过著名的“广州起义”,也是全国共青团第一次会议的举行地......。有机会我再搜罗分享。
作者: 傑仔    时间: 2012-6-13 10:51 PM
版主 ,广州在近代史上声名显赫,大元帅府,中山纪念堂、黄花岗、烈士陵园、鲁迅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 等都是广州近代史的见证,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传奇.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6-13 10:55 PM
广州是文化大都市。
作者: jp    时间: 2012-6-14 09:21 AM
原帖由 杰仔. 于 2012-6-13 10 PM 发表
版主 ,广州在近代史上声名显赫,大元帅府,中山纪念堂、黄花岗、烈士陵园、鲁迅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 等都是广州近代史的见证,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传奇.

确实如此,所以广州又被称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4 12:48 PM
原帖由 杰仔. 于 2012-6-13 10 PM 发表
版主 ,广州在近代史上声名显赫,大元帅府,中山纪念堂、黄花岗、烈士陵园、鲁迅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 等都是广州近代史的见证,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传奇.

杰仔如数家珍!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5 01:41 PM
万木草堂的历史故事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892年,万木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氏宗祠(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康有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少淹博旧籍,并读过一些家藏的西方书籍,从小就立有远大的志向。十九岁时师从当时名儒朱次琦于礼山草堂,苦读三年。后来历游香港、上海,接触到大量的西书,自称“新识深思,妙悟精理,俯读仰思,日新大进。”(《康南海自编年谱》)面对民族的深刻危机,他萌发了学习西方之长,实行维新变革,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革的思想。1888年(光绪十四年)冬,康有为以布衣之身毅然进京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不但没有任何结果,反而遭人讥讽。1890年(光绪十六年)春,他举家迁往广州,并开始讲学。由于他以布衣上书的名气很大,致使当时正在学海堂书院读书的陈千秋梁启超等人纷纷前来请益,并为他的学识所折服,愿为弟子。这时,青年学子也慕名闻风而来,康有为应陈、梁之请,便租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办学舍,创建万木草堂。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5 01:42 PM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图片来自网络)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6-15 01:54 PM 编辑 ]

康有为在芝加哥的留影 _conew1.jpg (71.79 KB, 下载次数: 245)

康有为在芝加哥的留影 _conew1.jpg

康有为书法 _conew1.jpg (246.02 KB, 下载次数: 283)

康有为书法 _conew1.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6-15 03:47 PM
康有为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奇葩!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5 07:54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2-6-15 03:47 PM 发表
康有为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奇葩!

康有为的书法真的非常不错!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5 08:38 PM
万木草堂讲学范围
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1891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在德育方面,康有为提倡厉节、慎独、主静、养心、检摄威仪、敦行孝梯、崇尚任恤、同体饥溺等传统道德修养,其中的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案臼,但他的目的则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从而发愤图强。在智育方面,当时万木草堂开设四种课程: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考据之学和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包括有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等;考据之学,包括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等;文字之学(词章之学),包括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这些课程,虽然还是以传统的学术为主干,但与当时专学八股、帖括词章的传统学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体育方面,除规定上体育课之外,康有为又将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寓体育于礼仪音乐之中,并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宣传今文经说,鼓吹维新变法。起初有学生不满20人,后增至100多人,培养出一批著名的维新变法的人才,其中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1894年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一度停办。1896年后又有短期讲学活动。由于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后来梁启超在湖南主讲时务学堂时,基本上因袭了万木草堂的办学精神。

大讲堂 .JPG (153.92 KB, 下载次数: 258)

大讲堂 .JPG

大讲堂 A .JPG (161.41 KB, 下载次数: 277)

大讲堂 A .JPG

大讲堂 B .JPG (164.59 KB, 下载次数: 278)

大讲堂 B .JPG

大讲堂 C .JPG (159.46 KB, 下载次数: 288)

大讲堂 C .JPG

小讲堂 .JPG (126.05 KB, 下载次数: 262)

小讲堂 .JPG

议事厅 .JPG (147.63 KB, 下载次数: 255)

议事厅 .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6-16 12:10 AM
这环境听音响也应该不错。够大够高。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6 06:42 AM
不知把这样类型的环境当作举办音响展,效果会如何?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2-6-16 09:35 AM
“万物草堂”听音响堂音丰富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6-16 10:29 AM
那有必要将白天鹅的音展移过来。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6 11:02 A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2-6-16 10:29 AM 发表
那有必要将白天鹅的音展移过来。

据说今年的音响展在东方宾馆举行,万木草堂可以搞个分会场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7 10:51 AM
万木草堂是历史见证的建筑,展览中不忘有一些“搭车展览”的东西,不过还不错,都是些观赏石之类的展品,不妨共享;

IMG_0105_conew1.JPG (190.04 KB, 下载次数: 329)

IMG_0105_conew1.JPG

IMG_0106_conew1.JPG (188.01 KB, 下载次数: 324)

IMG_0106_conew1.JPG

IMG_0107_conew1.JPG (214.11 KB, 下载次数: 306)

IMG_0107_conew1.JPG

IMG_0108_conew1.JPG (133.44 KB, 下载次数: 304)

IMG_0108_conew1.JPG

IMG_0118_conew1.JPG (166.13 KB, 下载次数: 305)

IMG_0118_conew1.JPG

动物化石 .JPG (131.11 KB, 下载次数: 308)

动物化石 .JPG

动物化石 A .JPG (109.5 KB, 下载次数: 303)

动物化石 A .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17 10:53 AM
最后几张;

珐琅座椅 .JPG (163.56 KB, 下载次数: 302)

珐琅座椅 .JPG

古铜鼎 .JPG (167.63 KB, 下载次数: 384)

古铜鼎 .JPG

巨蚬.JPG (173.57 KB, 下载次数: 359)

巨蚬.JPG

万福鼎 .JPG (202.12 KB, 下载次数: 314)

万福鼎 .JPG

万福鼎 A .JPG (206.52 KB, 下载次数: 306)

万福鼎 A .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6-20 05:16 PM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2-6-22 07:50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2-6-20 05:16 PM 发表

芍药版主是公认的文化人,请来点拨一下!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