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恭喜作家莫言成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打印本页]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2 08:53 PM
标题: 恭喜作家莫言成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
据了解,本年度获奖者将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50万元奖金,莫言也将在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
莫言获奖,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中国的作家们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等方式表达了祝贺和喜悦,各地书店的莫言作品也被疯狂抢购。纽约时报中文网站的头条位置也在第一时间报到了莫言获奖的消息,并且评论称,莫言的获奖打破了欧洲作家垄断诺贝尔文学奖的局面。
瑞典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他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历史以及当代现实。
虽然整个宣布只有1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一分钟,中国人为之努力和等待了100多年。而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听到获奖的消息时,莫言正在山东老家高密,这里恰恰是莫言走上文坛的起点。这也许是一种巧合,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莫言,在这里听到获奖的消息,似乎也是一种注定。莫言说,得知获得诺贝尔奖,自己非常惊讶。
莫言:因为我觉得诺贝尔奖离我还是蛮远的,很遥远。而且我也知道,在全世界各地有许多非常杰出的作家,他们都在排着队等候,我觉得短时间内不可能轮到我。所以得到这个正式的消息之后,我很吃惊,当然也很高兴。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2 08:59 PM
莫言代表作品简介
转播到腾讯微博

《蛙》
本书是莫言的最新长篇小说。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丰乳肥臀》
小说中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与受宠)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生命的承传、沿袭是人类赖以永恒存在的源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小说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揭示了:人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美的主体、生命的承传、延续是当最受到礼赞的。没有生命的宇宙和世界,无论美与丑、纯洁与肮脏、卑鄙与高尚,都不再具有意义。所以我们才悟得了《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真正含义。小说或作者的深刻性也就在于将这个似简单又普泛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母亲率领儿女们的顽强的求生保种的生命过程中。
转播到腾讯微博

檀香刑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转播到腾讯微博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虽然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但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给人的感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强烈对比,塑造的是几乎完美的正义的爱国英雄。而《红高粱家族》中塑造的一些列抗日的英雄却是正义与邪恶的化身,他们是一群独特的,特属于红高粱的英雄,有着鲜活的生命与人性。
转播到腾讯微博

《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白狗秋千架》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出版,弥足珍贵。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酒国》
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但到酒国市的人没有能经得起诱惑的,丁钩儿虽不断提醒自己不喝酒,最后却醉酒淹死在茅厕里。
《酒国》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华高过他人,而是因为海量,并且食欲旺盛。吃的影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酒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腐小说,莫言在酒国中还通过酒国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一斗不断寄给作家莫言的小说中,几乎将整个20世纪中国各种各样小说,从狂人日记到武侠小说,再到魔幻小说、先锋小说之类都戏仿了一遍。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2 09:00 PM
《蛙》也是获奖作品,据说现在到处在抢莫言的书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10-12 09:02 PM
我觉得很奇怪,为何非要迎合西方人的口味,我觉得老子的书就挺好,哈哈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2-10-12 09:10 PM
作家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莫言先生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得诺贝尔殊荣,说明了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为世界所公认和瞩目。
可喜可贺!
[ 本帖最后由 老梁 于 2012-10-12 09:11 PM 编辑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2 10:57 PM
-
222.jpg
(68.08 KB, 下载次数: 466)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10-13 12:01 AM
虽然感情上还是很高兴的,起码中国人终于得到西方人认可了,当然中间也存在很多因素,不是单纯的获奖。其实认真想想,咱中国从古到今不缺乏好作家和思想家,比莫老先生好的应该也不少,但莫老先生还是赶上了。这也说明几千年的文明日渐衰败,其实就是咱们现代人把传统智慧消耗殆尽,所以作为专家学者们也不要为之太过兴奋了,这件事情只能说明我们今后还得努力跟着他们的屁股后面追赶了,只有到了我们坐在评审集上时才是真正让人高兴之时。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2-10-13 12:32 AM

作者: zyf1234 时间: 2012-10-13 09:21 AM
莫言得奖,0的突破.他的作品,接通地线.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2-10-13 09:23 AM
y兄,你好。你的观点是很鲜明的,向你学习。但,请你不要急,慢慢来吧,面包是有的,牛奶是有的,风物情宜放眼量。
作者: anjing 时间: 2012-10-13 12:26 PM
打算找几本看。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10-13 12:59 PM
原帖由 老梁 于 2012-10-13 09:23 AM 发表 
y兄,你好。你的观点是很鲜明的,向你学习。但,请你不要急,慢慢来吧,面包是有的,牛奶是有的,风物情宜放眼量。
老梁好,我是有话就说,喜欢开炮,不针对任何人,呵呵。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有自己的文化属性和根基,西方文明当然有不少好东西,很多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没必要过高的的追捧和宣扬。前面的“诺贝尔和平奖”大家也应该有所耳闻,同为中国人为何反差那么大呢?同一个奖项设置,为何有不同声音,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所以我们只是游戏中的角色,而非制定游戏规则和玩游戏者,淡定淡定。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2-10-13 06:08 PM
莫言获奖是好事。不过也不用大惊小怪。
托尔斯泰、鲁迅都没得过,但不能否认他们的伟大。莫言的获奖,可以说是中国得到了更多的认同,也可以说中国文学获得了一个迟到的安慰,诺贝尔奖,作为一个政治色彩相对浓郁的奖项,已经背离了诺贝尔的初衷。。。。但这些,其实都没什么。获奖了,我们就值得高兴和庆贺,管它什么理由。
莫言接受采访,说奖金就够一套120平米豪宅。说明,他还算理智,没有冒然表什么态,没有假大空,没有豪言壮语。
谁都知道艺术,多点人情味,少点杂质,会更可口,但今天的艺术,没有调料,已经无法符合大家的口味。
所以,看开点。该高兴,就高兴。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10-13 07:00 PM
这几天,莫言的书被抢购。。。。。。明星效应好厉害!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3 10:58 PM
可以的话可读读吧.文学创作不容易.需要很多的灵感与坚持.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10-13 11:16 PM
恭喜!有机会一读,是件可喜的事。
作者: 狐e刀 时间: 2012-10-14 01:44 AM
古老、灿烂的中华文化,会比西方逊色?。。。得个诺贝尔文学奖就乐得屁巅、屁巅!国人如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才是真正值得高兴的!。。把这奖放在大环境中看一看、想一想,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准吓出一身冷汗!。。。挪威不是给反共斗士颁发诺贝尔和平奖了吗?。。。西方反中是不择手段的!。。。不要老糊涂。。。
作者: 狐e刀 时间: 2012-10-14 01:48 AM
玩音响、听音乐的同时也该上强国论坛、中华军网看看。。。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2-10-14 08:48 AM
看过《红高粱》,读过《丰乳肥臀》。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10-14 09:57 AM
原帖由 狐e刀 于 2012-10-14 01:44 AM 发表 
古老、灿烂的中华文化,会比西方逊色?。。。得个诺贝尔文学奖就乐得屁巅、屁巅!国人如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才是真正值得高兴的!。。把这奖放在大环境中看一看、想一想,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准吓出一身冷汗!。。。 ...
正是“西方反中是不择手段的”,我们应发展为先,前进道路上不卑不亢。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2-10-14 10:01 AM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赶上而已。。。。。。肤浅之见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10-14 10:05 A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2-10-14 10:01 AM 发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赶上而已。。。。。。肤浅之见
有道理!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4 06:43 PM
《丰乳肥臀》很早也读过.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4 07:05 PM
说实在的,如今的纯文学创作很难成为畅销书,不比我们古国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那样有认知度,甚至比年轻新派的网络作家都难生存,大多作家都是苦苦挣扎,坚守着自己的一块创作土地,默默耕耘,看到新闻采访到一些年轻人都还不知道莫言是谁,都是他获奖才会关注一下,这很能说明这个时代对于纯文学的地位有多少,莫言的获奖,不在于是他的作品是多么的了不起,而是留给广大还在默默坚持着的纯文学创作作家的一个安慰肯定与榜样!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2-10-14 07:07 P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2-10-14 07:09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2-10-14 07:05 PM 发表 
说实在的,如今的纯文学创作很难成为畅销书,不比我们古国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那样有认知度,甚至比年轻新派的网络作家都难生存,大多作家都是苦苦挣扎,坚守着自己的一块创作土地,默默耕耘,看到新闻采访到一些年轻人都 ...
说得好,顶!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2-10-14 08:46 PM
其实丝毫没有批判和贬低莫老先生的意思,就好像听音乐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哪位大师好与坏一样,读书写文章也是各有喜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看了几位朋友的留帖,大多表达的意思都是希望国人不要过于追捧,头脑要保持清醒,毕竟咱们是从来不缺乏文人墨客。诺贝尔奖也并不代表什么,就我所知道的,还是充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其实讲白了写文章也就是一种技术,当然是一种艺术性的技术,同样可以用来养家糊口,从这点上来说和其他技艺是没什么分别的。但当一个人的文章能影响到大多数人的思想和生活时,那就是一种文化了,这时不需要谁给颁奖,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作为国人也不要固步自封,也没必要一味遵循西方人的准则。我想5000年的文明不是那些只拥有几百年文化的国家所能掌控的,所以莫老先生获奖是可喜的,但不要狂喜,同时还要自我检讨,过分迎合西化是否符合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是否需要在几千年的文化基础上改进发展,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快餐文化,我想这才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10-15 08:14 A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10-14 08:46 PM 发表 
其实丝毫没有批判和贬低莫老先生的意思,就好像听音乐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哪位大师好与坏一样,读书写文章也是各有喜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看了几位朋友的留帖,大多表达的意思都是希望国人不要过于追捧,头脑要 ...
说得好!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2-10-15 08:14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2-10-14 07:05 PM 发表 
说实在的,如今的纯文学创作很难成为畅销书,不比我们古国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那样有认知度,甚至比年轻新派的网络作家都难生存,大多作家都是苦苦挣扎,坚守着自己的一块创作土地,默默耕耘,看到新闻采访到一些年轻人都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2-10-15 09:27 AM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10-14 08:46 PM 发表 
其实丝毫没有批判和贬低莫老先生的意思,就好像听音乐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哪位大师好与坏一样,读书写文章也是各有喜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看了几位朋友的留帖,大多表达的意思都是希望国人不要过于追捧,头脑要 ...
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很好
作者: 狐e刀 时间: 2012-10-15 10:05 AM
呵呵。。。莫老先生一获诺奖,连钓鱼岛的鱼儿都会说谢谢了!。。。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