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意大利伊.穆西契合奏团(音乐家合奏团 I MUSICI)及其一些唱片(7.7 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0 09:05 PM
标题: 意大利伊.穆西契合奏团(音乐家合奏团 I MUSICI)及其一些唱片(7.7 更新)
    在我们所知道的合奏团和室内乐团中,维也纳室内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英国室内乐团、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科隆室内乐团、欧洲室内乐团、莫斯科合奏团、荷兰室内乐团、荷兰管乐合奏团、伦敦管乐合奏团、柏林弦乐合奏团、柏林管乐合奏团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的小型乐团。这些乐团通常编制小,但都是由技艺高超的演奏家或是乐团首席演奏家组成,他们的演出经常可以引起所到之处一阵“地震”。
    这里介绍的是来自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团(I MUSICI)”,就是意大利文“音乐家”之意。有译:伊.穆西契合奏团,一般称为“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乐团1952年组建,包括6名小提琴手,2名中提琴手,2名大提琴手,1名低音提琴手和1名大键琴手,创立的初衷是复兴弦乐曲库,特别是意大利艺术史上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1953年3月30日在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首场公开演奏。I Musici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7-7 09:39 AM 编辑 ]

15831410[1]_conew1.jpg (70.26 KB, 下载次数: 345)

15831410[1]_conew1.jpg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_conew1.jpg (74.57 KB, 下载次数: 357)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0 09:09 PM
    1952年(有资料说在1951年成立),12个年轻而又前途光明的意大利音乐家聚在一起,他们主要来自罗马而且大多数取得了意大利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的硕士学位,萌发了创立一个独特的室内乐团的想法。这个乐团将包括6名小提琴手,2名中提琴手,2名大提琴手,1名低音提琴手和1名大键琴手,创立的初衷是复兴弦乐曲库,特别是意大利艺术史上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
    他们精心挑选了一个简单而又好听的名字“IMUSICI”(意大利语,意为“音乐家”)。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还决定这个乐团将没有指挥,以便在排练和音乐会上这12名成员和朋友可以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在乐谱的技术处理和诠释方法上达成一致,最终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却出人意料和谐的程序。极具纪念意义的是,1952年4月当他们在意大利广播电台排练时指挥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听了他们的演奏之后对记者和音乐界的名人进行了一次热情的赞美,并且在他自己的画像上签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室内乐团”,送给了这个新乐团。
1953年3月30日那天,他们在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的首场公开演奏即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这次首演也是一场令人惊异的事业的开始,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他们跻身于国际著名演奏团体的行列。
    在某些欧洲国家,音乐家合奏团以另一个名字闻名:I MUSICI DIROMA。这个耐人寻味的不平常的名字是一位慕尼黑舞台经理的主意,他们曾经邀请他担任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建议他们在这些国家出现时,应在I MUSICI的名字后面加上DIROMA的后缀,因为中欧的观众一直热衷于地中海古典风格,所以他们可以从这个名字立即判断出乐团的来历,可以说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对于这个当时还不知名的意大利乐团的很好的宣传。经过最初的一些困惑之后,乐团成员还是接受了这个名字,结果显而易见,为了要求极为苛刻的中欧观众,他们的新名字IMUSICI DI ROMA将在中欧永远被采用。
    现在,在任何常去各地听音乐会的人不仅可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莫扎特音乐厅巴塞罗纳音乐宫听到I MUSICI的演奏,也可以在维也纳的爱乐厅听到,并且知道这个乐团不会是别的,只可能是同一个著名的意大利合奏团。音乐家合奏团自始至终保持着优秀的品质,是因为汲取了乐团中所有独奏家的精髓——每一个个人和不同乐器风格的结合——因此他们的演出总能达到形式和音色上的完美平衡。其室内乐演奏和恒久不变的乐声是半个世纪以来乐团成员全身心奉献后的专利,是对每一位作曲家风格和品位的充分尊重,与此同时,不同于学院派教条主义的是对于乐曲的一种自由的诠释。他们发展和演绎了众多传统和教条时代下的作曲家的热情和情感,并且将他们高尚卓越的艺术传播成一种全球性的不灭的信息。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_conew1.jpg (59.44 KB, 下载次数: 326)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0 09:11 PM
有“全世界最佳的室内乐团”美誉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除了在长期耕耘的意大利巴洛克时期曲目中被公认为是举世权威,也大力开拓其它风格曲目,为每次乐团的演出都带来惊奇。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成立于1952年,由12名意大利籍的音乐家所组成,他们大多毕业于全欧洲最古老且极负盛名的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以 6 把小提琴、2 把中提琴、 2 把大提琴、 1 把低音提琴和 1 台大键琴的编制,复兴在音乐史上曾经辉煌灿烂的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并以意大利文的「音乐家」(I MUSICI)作为团名,依靠团员间的绝佳默契,建立起各声部完全平等的关系,舍弃指挥的安排,在音乐的演出技巧和诠释方法上达成高度的和谐,成功地重现消失已久的巴洛克艺术。1952年3月30日,他们在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举行创团首演,旋即获得一致好评;1952年4月,他们在意大利广播电台排练时,巧遇高龄八十五岁的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大师极力赞美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演出,并在自己的照片上签下”棒透了!音乐因你们而永垂不朽”(Bravi, bravissimi…no! La musica non muore)的赞语。
纽约时报评论:「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是所有室内乐团的典范。他们不需指挥来演奏,每位成员都是独奏家,每一次的演出都是最真实自然的情感抒发,在十二位艺术家一丝不苟的精炼技艺下,不论是任何音乐风格在他们手里都会呈现无比的生命力与艺术性,在精雕细琢的完美音响中,具有交响乐团的丰富层次,以及弦乐四重奏的清澈准确。

1241928556[1]_conew1.jpg (49.56 KB, 下载次数: 320)

1241928556[1]_conew1.jpg

2831356790749912343[1]_conew1.jpg (47.62 KB, 下载次数: 342)

2831356790749912343[1]_conew1.jpg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0 09:17 PM
I MUSICI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室内乐团,刚刚才知道他们原来还有个中文名字叫:伊.穆西契合奏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0 09:19 PM
团员介绍
安东尼奥 萨瓦托雷 Antonio Salvatore /乐团首席
出生于那不勒斯的安东尼奥 萨瓦托雷,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以独奏家与室内乐音乐家的身分长期在全球各地重要音乐殿堂演出,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南美洲、澳洲及欧洲等地,并与知名乐团合作,包括I Virtuosi di Roma 、The Masterplayers 等。他曾获得许多国际性音乐大奖,他的音乐会也曾经由意大利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国家的电视与广播频道转播。他的录音包含了在国际性唱片公司的独奏,以及与乐团的合作演出。萨瓦托雷拥有广泛的曲目,从独奏、小提琴协奏、小提琴奏鸣曲、管弦乐团,甚至到室内乐或八重奏,从古典曲目到现代音乐。
萨瓦托雷除了繁忙的演出之外,也从事于音乐教育工作,在 1990 年之前他任教于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目前他则是负责几项国际上的专门训练课程。萨瓦托雷也出版了数本关于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专书。
萨瓦托雷在 1999 年起至今担任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首席,同时也是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与意大利国家广播乐团首席。
使用乐器: G. B. Guadagnini 小提琴, 1751 年,米兰
安东尼奥 安瑟米 Antonio Anselmi /小提琴
由父亲启蒙,安东尼奥 安瑟米曾向小提琴家契切罗习艺,随后又向几位欧洲最重要小提琴大师学习,包括Pavel Vernikov 、 Zinaida Gilels 、 Roman Totenberg 、 Peter Zazowsky 等,并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获得艺术家文凭。曾受邀至重量级的国际音乐节演出,包括拉维纳音乐节、布达佩斯春季艺术节、圣塔菲室内音乐节、大阪音乐节等。 2003 年安瑟米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现于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教授小提琴。
使用乐器: N. Amati 小提琴, 1676 年,克雷蒙纳

维瓦尔第 8首协奏曲 _conew1.jpg (59.06 KB, 下载次数: 350)

维瓦尔第 8首协奏曲 _conew1.jpg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jpg (51.53 KB, 下载次数: 318)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0 09:20 P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0 09:17 PM 发表
I MUSICI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室内乐团,刚刚才知道他们原来还有个中文名字叫:伊.穆西契合奏团

Y兄晚上好!“伊.穆西契合奏团”一译来自《外国通俗名曲欣赏词典》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0 09:23 PM 编辑 ]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0 09:29 PM
我一直把它称为“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感谢音版的介绍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1 12:47 AM
用我很喜爱的阿尔比诺尼(Albinoni)顶一顶音版

阿尔比诺尼12首协奏曲.jpg (42.39 KB, 下载次数: 303)

阿尔比诺尼12首协奏曲.jpg

阿尔比诺尼6首双簧管协奏曲.jpg (33.13 KB, 下载次数: 304)

阿尔比诺尼6首双簧管协奏曲.jpg

阿尔比诺尼6首器乐协奏曲.jpg (31.57 KB, 下载次数: 301)

阿尔比诺尼6首器乐协奏曲.jpg

作者: myzcj    时间: 2013-3-21 01:05 AM
多谢音版结合骚好碟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1 07:54 A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1 12:47 AM 发表
用我很喜爱的阿尔比诺尼(Albinoni)顶一顶音版

Y兄的典藏珍贵! 阿尔比诺尼的音乐是我的挚爱之一,不容错过。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1 07:56 A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1 07:55 AM
原帖由 myzcj 于 2013-3-21 01:05 AM 发表
多谢音版结合骚好碟

myzcj兄早上好,好久不见了,谢谢光临!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1 10:03 AM
虽然I MUSICI演奏一些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音乐很不错,但我会更喜欢他们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尤其是演绎一些大师如:阿尔比诺尼(Albinoni)、维瓦尔第(Vivaldi)、科雷利(Corelli)、杰米尼亚尼(F.Geminiani)以及巴赫(Bach)等的作品。

杰米尼亚尼12首格罗西协奏曲.jpg (34.61 KB, 下载次数: 173)

杰米尼亚尼12首格罗西协奏曲.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3-21 10:58 AM
好介绍!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3-21 11:38 AM
I MUSICI的好唱片非常多,值得推荐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3-21 04:57 P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1 10:03 AM 发表
虽然I MUSICI演奏一些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音乐很不错,但我会更喜欢他们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尤其是演绎一些大师如:阿尔比诺尼(Albinoni)、维瓦尔第(Vivaldi)、科雷利(Corelli)、杰米尼亚尼(F.Geminiani) ...

好推荐,值得拥有!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1 07:56 PM


马尔切诺、萨玛蒂诺、阿尔比诺尼、安东尼奥.诺特、奇马罗萨《协奏曲》。霍利尔格演奏双簧管,音乐家合奏团协奏。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2 10:42 AM
继续是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团员介绍:
马可 瑟里诺 Marco Serino /小提琴
生于罗马,马可 瑟里诺曾就读于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并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事皮契勒、于克雷蒙纳跟随阿卡多习艺。瑟里诺担任贝尼尼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期间,曾与 Mario Brunello 、 Bruno Canini 、 Cristophe Coin 、 Vladimir Mendelssohn 等音乐家合作,并曾任圣西西莉亚交响乐团、罗马交响乐团、卡塔尼亚贝里尼剧院等乐团首席﹔曾赢得许多国际大赛:维奥第、克雷蒙纳、卡尔塔尼塞塔、布基等,并以独奏家身分为笛卡、意大利 Dynamic 及 Tactus 等唱片公司录制专辑,获得英国 Strad 杂志高度好评。瑟里诺现任教于意大利贝内文托音乐学院。
使用乐器: G. B. Guadagnini 小提琴, 1735 年,米兰
帕斯夸雷 佩雷格里诺 Pasquale Pellegrino
/小提琴
佩雷葛里诺曾就读于杜林的威尔第音乐学院,在日内瓦音乐学院求学时拜入大师罗曼诺门下,并以第一名出色成绩毕业。佩雷葛里诺曾任意大利国立广播电视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于 1980 起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现任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
使用乐器: G. Cappa 小提琴, 1691 年,萨卢佐
克劳迪欧 布卡雷拉 Claudio Buccarella /小提琴
出生于那不勒斯,布卡雷拉毕业于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长期担任意大利国立广播电视交响乐团第二部小提琴首席,也是知名的鲍凯里尼弦乐五重奏团员,自 1978 年起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他是意大利著名的贝壳专家及收藏家之一,并且热爱足球,是米兰队的球迷。
使用乐器: G. B. Ceruti 小提琴, 1796 年,克雷蒙纳
吉安鲁卡 阿波斯托利 Gianluca Apostoli /小提琴
1968 年出生于罗马,吉安鲁卡 阿波斯托利在前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员的父亲阿尔纳多指导下,开始学习小提琴,并毕业于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与西耶那琦加那音乐学院。阿波斯托利于 2003 年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使用乐器: G. Pressenda 小提琴, 1872 年, 都灵
马希莫 巴利斯 Massimo Paris /中提琴
出生于罗马,巴利斯是一位多元博通的艺术家,集中提琴独奏家、古中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与音乐教师于一身。他曾以中提琴独奏家、古中提琴演奏家、指挥家的身分在全球最重要的演奏厅演出,于 1978 年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在 1994 年时成为史特拉底瓦里弦乐四重奏的创始成员。现为任教于德国科隆音乐学校亚琛分校与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并经常担任国际音乐大赛客座评审。曾为欧洲、美国、南美洲、日本及澳洲许多广播电视及飞利浦、新力、哥伦比亚、 Denon 、 Claves 、 Dynamic 、 Unicef 等唱片公司录音。
使用乐器: P. Guarneri 中提琴, 1697 年,曼图亚

罗西尼6首奏鸣曲 _conew3.jpg (71.54 KB, 下载次数: 196)

罗西尼6首奏鸣曲 _conew3.jpg

莫扎特小夜曲 嬉游曲 _conew3.jpg (81.71 KB, 下载次数: 204)

莫扎特小夜曲 嬉游曲 _conew3.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2 10:58 AM
席韦欧 迪洛可 Silvio Di Rocco /中提琴
毕业于意大利拉奎拉音乐学院,并于克雷蒙纳 W. Stauffer 音乐学院取得硕士学位,迪洛可曾赢得意大利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大赛,现任意大利坎波巴索音乐学院教授,也担任兰恰诺国际青年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迪洛可经常以独奏家及室内乐音乐家的身份在欧洲、美加、南美洲等地最重要的演奏厅与音乐节演出;为 EMI 、新力古典、 Foné 录制唱片;并担任许多重要室内乐团、交响及歌剧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席韦欧 迪洛可于 1999 年加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他也是古中提琴与直笛演奏家,闲暇之余热爱用他的苹果计算机做音乐、图像、影片和网站。
使用乐器: G. Sgarabotto 中提琴, 1910 年, 米兰
韦多 帕特诺斯特 Vito Paternoster/大提琴
韦多 帕特诺斯特于 1957 年出生在马泰拉,是大提琴家、作曲家及指挥家,曾为大提琴家巴朵维诺的门下弟子, 1977 年时赢得意大利国立广播电视交响乐团大赛大提琴独奏首奖,并于该年成为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团员。
使用乐器: L. Carcassi 大提琴, 1780 年,佛罗伦萨
皮耶托 波斯纳 Pietro Bosna/大提琴
皮耶托 波斯纳出生于巴里,以满分毕业于皮契尼音乐学院,并求教于国际弦乐大师巴朵维诺、杨尼格洛、布伦尼洛、艾萨克史坦、史塔克等人。他是意大利玛蒂斯三重奏的团员,并与 L’Arte dell’arco 、意大利独奏家合奏团、皇家都灵剧院、帕尔玛托斯卡尼尼交响乐团、波隆那剧院等乐团合作。波斯纳目前任职于维诺纳音乐学院,于 2007 年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使用乐器: L. Storioni 大提琴, 1791 年, 克雷蒙纳
吉安卡罗 德弗兰札 Giancarlo De Frenza /低音提琴
德弗兰札毕业于罗马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他以室内音乐家身分在欧洲、美国、南美洲、澳洲及日本各地的知名音乐厅演出,自 1994 年起至 2000 年任巴勒摩马西摩剧院及卡塔尼亚贝里尼剧院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首席。德弗兰札精通巴洛克音乐,以古乐器演出;他也擅长现代的演奏风格,于 2008 年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所灌录的唱片由迪卡及 Foné 等公司出版。现于意大利佩斯卡拉的 Luisa D’Annunzio 音乐学院任教。
使用乐器: G. Sgarbi 低音 提琴, 1885 年, 罗马
弗朗西斯科 布卡雷拉 Francesco Buccarella /大键琴及钢琴弗朗西斯科 布卡雷拉于 1967 年出生在罗马,向他的母亲、同时也是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创团团员葛拉蒂学习大键琴和钢琴。布卡雷拉毕业于罗马音乐学院及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于 2004 年加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目前他是国立尼诺罗塔音乐学院钢琴教授。他的个人嗜好有:飞机模型、摩托车、电动玩具及收藏漫画。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jpg (51.68 KB, 下载次数: 179)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jpg

罗西尼奏鸣曲 _conew2.jpg (56.63 KB, 下载次数: 190)

罗西尼奏鸣曲 _conew2.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2 06:43 PM
关于“I MUSICI”译成“伊.穆西契合奏团”原出自罗传开编写,1987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通俗名曲欣赏词典》(P 1044),这个“伊.穆西契合奏团”的称谓并不多见,这大概是意译吧。书中这样描述:该团于1951年创建于罗马,这与大多数资料说该团建立于1952年有出入。词典解析说:团名愿意为:自发从事音乐实践。最早有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的十二名毕业生组成,翌年三月在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首演获得成功。1976年以来,由著名小提琴家卡尔米列里担任乐队首席小提琴并统率乐团。乐队编制为六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一把低音大提琴、一架古钢琴。其演奏音量丰满,音色明亮。乐曲处理强调力度感和对比性,自然而均称。乐团演奏的曲目广泛,不论巴洛克还是浪漫乐派或是现代作品,都能得心应手,并以出色的合奏效果著称。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2 07:12 PM 编辑 ]

维瓦尔第6首巴松管.gif (71.11 KB, 下载次数: 207)

维瓦尔第6首巴松管.gif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3-22 08:07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2 10:42 AM 发表
继续是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团员介绍:
马可 ‧ 瑟里诺 Marco Serino /小提琴
生于罗马,马可 ‧ 瑟里诺曾就读于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并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事皮契勒、于克雷蒙纳跟随阿卡多习艺。瑟里诺担 ...

喜欢飞利浦唱片公司的录音风格。。。。。。。。。。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3 09:37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3-22 08:07 PM 发表

喜欢飞利浦唱片公司的录音风格。。。。。。。。。。

同感!特别是PHILIPS的老版CD ,比新版PHILIPS CD 多了一层贵气。但喜欢听音乐,可以忽略新版和老版之差,毕竟老版CD 不易找,价格也不菲。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3-23 02:57 PM
助兴

四季.jpg (79.08 KB, 下载次数: 178)

四季.jpg

psb1.jpg (68.37 KB, 下载次数: 181)

psb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3 03:52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3-3-23 02:57 PM 发表
助兴

芍药的是黑胶吗?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3 04:16 PM
我也来一张四季助助兴

四季(I Musici).jpg (43.36 KB, 下载次数: 181)

四季(I Musici).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3 06:25 P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3 04:16 PM 发表
我也来一张四季助助兴

这张维瓦尔第的《四季》让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更红火了一阵子,这首于1955年录音的《四季》:“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早已成为这首巴洛克名曲的同义词,也被视为当代韦瓦第的最佳诠释者。”



于1955年录下全世界首张《四季协奏曲》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早已成为这首巴洛克名曲的同义词,也被视为当代韦瓦第的最佳诠释者。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四季协奏曲》录音,在唱片市场屡屡获得惊人佳绩,除了成为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销售的古典音乐唱片外,1983 年在全世界累积总销量更是一举突破千万纪录,与帕华洛帝等人并驾齐驱,成为古典音乐史上少数达到此里程碑的音乐家, Philips唱片公司还特别发行了白金镶钻纪念唱片以表祝贺。至今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已经灌录八个版本的《四季协奏曲》,皆由阿优(Félix Ayo)、卡密蕾莉(Pina Carmirelli)、席布(Mariana Sirbu)、 阿 葛斯堤尼(Federico Agostini)等顶尖的小提琴名家担任独奏,销量已逾两千五百万张。 2011 的演出将由现任乐团首席安东尼奥安瑟米(Antonio Anselmi)带领,并携来 G.B. Guadagnini 、N. Amati 、P. Guarneri等博物馆级顶尖名贵提琴演出,传承六十年不坠的四季神话。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3 06:31 PM

来一张维瓦尔第《十二首协奏曲》。这是一张全银圈德版早期CD,
小提琴∕阿戈斯蒂诺
中提琴∕克劳迪欧.布卡雷拉

大提琴∕弗朗西斯.斯特拉诺   音乐家合奏团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3-23 07:30 P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3 04:16 PM 发表
我也来一张四季助助兴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3 08:15 PM
欢迎网友上传有关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唱片分享!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4 05:12 PM

我刚好也收有Y兄的杰米尼亚尼十二首个罗西协奏曲的这套PHILIPS双CD。



第一次知道意大利作曲家杰米尼亚尼是从一张由NAXOS出版的名为《最受欢迎的意大利巴洛克音乐》CD听到杰米利亚尼的奏鸣曲。这张CD 中除了大名鼎鼎的维瓦尔第、科雷利外,杰米尼亚尼、普尼亚尼、波尔波拉都是十分陌生的。不过,意大利的巴洛克奏鸣曲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F•杰米尼亚尼(Francesco Geminiani, 1678.12.51762.9.17)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曾在罗马从科雷利学习小提琴,从A.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学习作曲。1707年起,在卢卡的管弦乐队和那不勒斯歌剧院的管弦乐队工作。1714年赴英国,即以演奏家闻名于英伦三岛17331740年和17591762年两度迁居都柏林;其间17491755年在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晚年潜心研究演奏理论。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科雷利塔尔蒂尼2人之间最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是18世纪上半叶的演奏名家之一,由于他在英国的长期活动,对当时英国小提琴演奏水平的提高也有巨大贡献。其创作技术和演奏技巧均较前辈丰富且有所创新。论著《小提琴演奏艺术》内容包括12小提琴曲24例,有一半范例可以当作练习曲使用,总结了自科雷利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很有学术和艺术研究价值,是音乐史上最早出版的小提琴演奏理论专著。主要作品  大协奏曲24(每一作品编号包括6)Op.2(1732)op.3(1733)Op.6(1741)Op.7(1746)。吉他、大提琴曲和羽管键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op.5,改编为小提琴奏鸣曲(1746)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op.10no.4(1739)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4 09:27 PM
原帖由 myzcj 于 2013-3-21 01:05 AM 发表
多谢音版结合骚好碟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5 08:51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3 06:25 PM 发表

这张维瓦尔第的《四季》让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更红火了一阵子,这首于1955年录音的《四季》:“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早已成为这首巴洛克名曲的同义词,也被视为当代韦瓦第的最佳诠释者。” ...

四季(I Musici)高清版.jpg (34.42 KB, 下载次数: 195)

四季(I Musici)高清版.jpg

四季(I Musici)高清版B.jpg (30.67 KB, 下载次数: 216)

四季(I Musici)高清版B.jpg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5 09:03 AM
科雷利 Arcangelo Corelli 格罗西协奏曲(OP.6)全集

科雷利格罗西协奏曲(OP6)全集(I Musici).jpg (43.89 KB, 下载次数: 211)

科雷利格罗西协奏曲(OP6)全集(I Musici).jpg

科雷利格罗西协奏曲(OP6)全集(I Musici)B.jpg (50.33 KB, 下载次数: 195)

科雷利格罗西协奏曲(OP6)全集(I Musici)B.jpg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5 09:11 AM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等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I Musici).jpg (54.85 KB, 下载次数: 207)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I Musici).jpg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I Musici)B.jpg (42.11 KB, 下载次数: 210)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I Musici)B.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3-25 10:59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3 03:52 PM 发表

芍药的是黑胶吗?


音版也玩玩吧。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5 08:47 PM
   
Philips

411 480—2



维瓦尔第五首双簧管协奏曲和重奏曲
双簧管演奏:霍利格尔、  巴松管演奏:克劳斯图内曼
音乐家合奏团
专辑介绍 :这是一张演奏效果极佳,录音上乘的《维瓦尔第五首双簧管协奏曲双簧管和巴松管重奏曲》专辑。霍利格尔演奏双簧管,图内曼演奏巴松管,加之意大利音乐家室内乐团的绝佳配合,两位演奏家为我们奉献了一组动听的协奏曲和重奏曲作品,聆听之余,让人为之赞叹。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5 08:52 PM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全集

以歌剧作曲家在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罗西尼,在器乐曲的创作上亦留下一些旋律优美、令人百听不厌的作品,本辑收录的这六首弦乐奏鸣曲即其中的代表作。这组作品写于1804年,当时罗西尼才十二岁,原是为两把小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而作的四重奏曲,目前的演奏则采取将各声部由群奏来演奏的弦乐合奏形式。
本辑是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1971年的经典录音。即将于2012年庆祝成军六十周年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由十一支弦乐加上大键琴组成,尤其擅长巴洛克音乐,他们所演奏的维瓦第「四季」,更是享誉全球。这个不设指挥的室内乐团,在团员绝佳的默契之下,音色统一,音乐外型华丽而优美,这些特色在罗西尼这组作品中尤其适用。1970年代的录音,但弦乐录得相当漂亮,声音温暖而真实。本辑一直是名盘中的名盘,即使在只有日本进口版售价高达近千元的时期,也时常供不应求。如今Newton取得版权重新发行,是爱乐者之福。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5 08:54 P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5 09:11 AM 发表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等

多谢Y兄无私分享!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6 09:23 A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5 08:54 PM 发表

多谢Y兄无私分享!  
音版客气了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6 09:36 AM
维瓦尔第: 里拉琴 - 12首小提琴协奏曲Op. 9

     里拉琴是西方最早的拨弦乐器,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音乐的象征;它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种类似小竖琴的乐器,也是现代吉他的祖先,又名:七弦琴(lyre)。

   《里拉琴》是维瓦尔第出版的最后一组小提琴协奏曲集,收录在其作品编号九中,共包含十二首作品,后半部数首作品的精彩程度足以媲美维瓦尔第的《和谐与创意的试验 Op.8》(和谐与创意的试验 Op.8的前四首小提琴协奏曲即为著名的「四季」)

维瓦尔第 里拉琴 12首小提琴协奏曲 Op9.jpg (48.58 KB, 下载次数: 215)

维瓦尔第 里拉琴 12首小提琴协奏曲 Op9.jpg

维瓦尔第 里拉琴 12首小提琴协奏曲 Op9B.jpg (37.39 KB, 下载次数: 223)

维瓦尔第 里拉琴 12首小提琴协奏曲 Op9B.jpg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6 10:01 AM
维瓦尔蒂和谐的灵感

   在维瓦尔蒂的众多作品中,最著名的三组协奏曲(每组十二首)是:《和谐的灵感 Op.3》、《异乎寻常 Op.4》以及《和声与创意的实验 Op.8》。

   
   《 和谐的灵感(L' estro Armonico)》这套协奏曲集作于1711年,呈献给托斯卡纳大公菲迪南三世。巴赫曾把其中的第三、第八至第十二5首改编为大键琴和管风琴协奏曲。

维瓦尔蒂和谐的灵感.jpg (41.94 KB, 下载次数: 203)

维瓦尔蒂和谐的灵感.jpg

维瓦尔蒂和谐的灵感B.jpg (42.16 KB, 下载次数: 202)

维瓦尔蒂和谐的灵感B.jpg

作者: YSJ    时间: 2013-3-26 10:05 AM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

    这是一部卓越的维尔瓦第长笛协奏曲全集唱片。在I Musici 所演绎的这部全集作品中,器乐演奏的速度精道,音色清晰,旋律优美,长笛的旋律轻松、明快;这些音乐体现了维瓦尔第独特的协奏曲风格。同时,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也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jpg (56.12 KB, 下载次数: 236)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jpg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B.jpg (41.2 KB, 下载次数: 252)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B.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6 10:07 AM
阿尔比诺尼协奏曲全集    Philips
CD
编号:456 333-2
小提琴∕菲利克斯.阿约  双簧管∕霍利格尔、穆瑞斯.布尔

    专辑简介:就当下的古典音乐而言,对于巴洛克,人们记住的多是巴赫亨德尔等人。谈起意大利作曲家,恐怕也多是将维瓦尔第的四季挂在嘴边,维瓦尔第的其他大量的协奏曲作品还不一定能够进入人们的法眼中。这样一来,斯卡拉蒂和阿尔比诺尼等人只能在那几位巴洛克巨头的身影后沦为二流音乐家,被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主食的人们忽略,顶多偶尔会抓出斯卡拉蒂的几首奏鸣曲或者阿尔比诺尼的Adagio作为饭后的余兴甜点。
    即便想去苛责这些听众,却也无济于事。在浪漫主义依然是主餐的今日,对于巴洛克音乐蜻蜓点水的品尝欣赏现象的出现,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当然,会对这种现象感到气愤不平的,多半也只是那些对巴洛克音乐有着一点偏爱的人们。当人们还在听斯卡拉蒂的单CD精选作品时,Scott Ross已将斯卡拉蒂的五百多首奏鸣曲录制完毕,当人们还在对Albinoni's Adagio In g津津乐道时(虽然这首曲子据说甚至不是Albinoni的作品),Albinoni的好几个Opus都可在Philips下寻得。
    这些在巴洛克音乐中寻欢作乐的人,多半能理解Albinoni的价值。虽然其作品在数量上不似维瓦尔第那么华丽壮观,但是就其音乐性来说,可谓是为数不多的能和维瓦尔第比肩的人物。就风格来说,其也和维瓦尔第颇为相似,虽然旋律上会更加清新一些,而这一点维瓦尔第只在部分作品,而非全部作品中做到这一点。这也让Albinoni的音乐即包含了维瓦尔第的灵动和清新,却又不至于像维瓦尔第的其他作品那般沉重或煽情。
    虽然这套1722年出版的作品中,依然有4首作品是为弦乐协奏曲,但是其余八首作品,一支双簧管以及两支双簧管的协奏曲各占一半,所以要将Op.9称为双簧管协奏曲集大体上也没什么问题。如果再考虑到Albinoni的双簧管协奏曲的名气的话,这张Op.9就显得颇有价值了。据说彼时威尼斯拥有优秀的双簧管吹奏乐手,才使得作曲家创作出如此数量的优质双簧管作品。不过最初听到这张专辑的时候确实有些意外,毕竟维瓦尔第的双簧管协奏曲虽然也能凑成一张碟,但是让双簧管协奏曲占了一个Opus的大半份额,还是较少见的。
    I Musici仿佛就是意大利协奏曲的质量保证标签。至少对于和维瓦尔第风格极为相像的Albinoni,I Musici依然将其旋律演绎的得心应手。至于双簧管演奏者Heinz Holliger,也称得上是巴洛克音乐的一流演绎者,光从他对巴赫的那些改编而来的双簧管协奏曲的演绎表现来看,就大致能够得出和I Musici一样的感觉,即质量可靠。虽然Albinoni的曲子略显清新,但精致动情的演奏效果还是颇让人满意。(来自: Sankey)

阿尔比诺尼协奏曲全集 字 (1).jpg (47.95 KB, 下载次数: 222)

阿尔比诺尼协奏曲全集 字 (1).jpg

阿尔比诺尼协奏曲全集 (2).jpg (64.86 KB, 下载次数: 215)

阿尔比诺尼协奏曲全集  (2).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6 10:11 A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6 10:05 AM 发表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

    这是一部卓越的维尔瓦第长笛协奏曲全集唱片。在I Musici 所演绎的这部全集作品中,器乐演奏的速度精道,音色清晰,旋律优美,长笛的旋律轻松、明快;这些音乐体现了维瓦尔第独特的协奏 ...


来自网上对这个专辑的介绍:
专辑介绍:由于大都数人只愿了解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这样他其它的作品便被人们忽视了。他多姿多彩的作品既有大提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等,更有迷人的长笛协奏曲。
在18世纪的头二三十年正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黄金时期,作为杰出的意大利主调音乐代表:维瓦尔第相当重视木管器乐的创作,他认为长笛是所有木管器乐组中音色最柔和舒服的乐器,他首创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把器乐独奏和乐队“齐奏”协调统一起来,把协奏曲变成音乐性格鲜明、有序的音乐表现形式,充分发挥长笛本身的音色特点。
维瓦尔第的作品十六首长笛协奏曲是所有近代长笛家都一定会灌录的曲目。在维瓦尔第的时代,是横吹式长笛蓬勃发展的年代,这也是长笛第一次在音乐史上采用这种吹奏方式的年代,这种横吹式的长笛,是在十七世纪末才在法国发迹的。这种横吹式长笛能够吹出更多的颤音和装饰音,也因此深受那个嘉兰特风格时尚风行的年代所欢迎。
这种横吹式长笛传到意大利后,维瓦尔第是第一位大量为它写曲的作曲家,他先是在一七一零年代中叶写了一系列供这种长笛吹奏所写的室内协奏曲,但这主要是一些大协奏曲的型式。维瓦尔第为单把长笛所写的协奏曲,一直要到一七二零年代才出现,在这之前维瓦尔第已经对写作直笛协奏曲有相当的经验,他深知这种乐器声音柔和,不能够强要它在乐团伴奏下出头,所以在这套于一七二九年出版于阿姆斯特丹的作品十的六首长笛协奏曲中,他特别细心地针对伴奏乐团的层次予以调整,以求适合长笛音色在其中的突显。
    这套作品也就成为音乐史上第一套真正写给横吹式长笛的协奏曲作品。在这之后,维瓦尔第又陆续写了十一首类似的长笛协奏曲,这里面有许多都是他晚期作品中的杰作。维瓦尔第和巴哈一样,都喜欢将自己的旧作拿来改编,供其它乐器演奏,在这套作品十的协奏曲中,也出现同样的情形,其中前三首「海上风暴」、「夜」和「金翅雀」是最受欢迎的长笛协奏曲,却是从其它作品改编的,这原来都是为三样乐器的大协奏曲所写的作品,第六首也是从更早的一首协奏曲改编而成,第五号协奏曲是从另一首直笛协奏曲改编来的,其中慢乐章的调性也移调。所以六首中只有第四号是原创作品。而第六号特别值得一提的原因在于此曲终乐章是以一首小步舞曲主题写成的变奏曲。这可能是协奏曲作品中出现变奏曲式的史上空前案例。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6 10:13 AM
Y兄的“音乐家合奏团”版本收藏真丰富! 多谢分享!
作者: yudeanwu    时间: 2013-3-26 10:16 AM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7 10:41 AM


维瓦尔第巴松管协奏曲、塔蒂尼长笛协奏曲
巴松管∕克劳斯. 图内曼
长笛∕加泽洛尼

加泽罗尼(Severino Gazzelloni),意大利长笛演奏家。意大利广播公司罗马交响乐团长笛独奏手,曾在罗马的圣才契利亚音乐学院、奇基亚娜音乐学院、贤纳音乐学院等地任教,也是达尔姆什塔夏期讲座的重要成员。他擅长演奏现代音乐,从青年时起,就对勋伯格等现代作品的演奏技法进行研究,开创了微分音等新的演奏手法。此外,也有不少巴洛克作品的录音。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8 10:10 AM
原帖由 YSJ 于 2013-3-26 10:05 AM 发表
维瓦尔蒂长笛协奏曲全集

    这是一部卓越的维尔瓦第长笛协奏曲全集唱片。在I Musici 所演绎的这部全集作品中,器乐演奏的速度精道,音色清晰,旋律优美,长笛的旋律轻松、明快;这些音乐体现了维瓦尔第独特的协奏 ...


这个专辑的介绍:
维瓦尔第 长笛协奏曲全集
加泽洛尼与音乐家合奏团演奏


由于大都数人只愿了解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这样他其它的作品便被人们忽视了。他多姿多彩的作品既有大提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等,更有迷人的长笛协奏曲。
在18世纪的头二三十年正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黄金时期,作为杰出的意大利主调音乐代表:维瓦尔第相当重视木管器乐的创作,他认为长笛是所有木管器乐组中音色最柔和舒服的乐器,他首创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把器乐独奏和乐队“齐奏”协调统一起来,把协奏曲变成音乐性格鲜明、有序的音乐表现形式,充分发挥长笛本身的音色特点。
维瓦尔第的作品十六首长笛协奏曲是所有近代长笛家都一定会灌录的曲目。在维瓦尔第的时代,是横吹式长笛蓬勃发展的年代,这也是长笛第一次在音乐史上采用这种吹奏方式的年代,这种横吹式的长笛,是在十七世纪末才在法国发迹的。这种横吹式长笛能够吹出更多的颤音和装饰音,也因此深受那个嘉兰特风格时尚风行的年代所欢迎。
这种横吹式长笛传到意大利后,维瓦尔第是第一位大量为它写曲的作曲家,他先是在一七一零年代中叶写了一系列供这种长笛吹奏所写的室内协奏曲,但这主要是一些大协奏曲的型式。维瓦尔第为单把长笛所写的协奏曲,一直要到一七二零年代才出现,在这之前维瓦尔第已经对写作直笛协奏曲有相当的经验,他深知这种乐器声音柔和,不能够强要它在乐团伴奏下出头,所以在这套于一七二九年出版于阿姆斯特丹的作品十的六首长笛协奏曲中,他特别细心地针对伴奏乐团的层次予以调整,以求适合长笛音色在其中的突显。
    这套作品也就成为音乐史上第一套真正写给横吹式长笛的协奏曲作品。在这之后,维瓦尔第又陆续写了十一首类似的长笛协奏曲,这里面有许多都是他晚期作品中的杰作。维瓦尔第和巴哈一样,都喜欢将自己的旧作拿来改编,供其它乐器演奏,在这套作品十的协奏曲中,也出现同样的情形,其中前三首「海上风暴」、「夜」和「金翅雀」是最受欢迎的长笛协奏曲,却是从其它作品改编的,这原来都是为三样乐器的大协奏曲所写的作品,第六首也是从更早的一首协奏曲改编而成,第五号协奏曲是从另一首直笛协奏曲改编来的,其中慢乐章的调性也移调。所以六首中只有第四号是原创作品。而第六号特别值得一提的原因在于此曲终乐章是以一首小步舞曲主题写成的变奏曲。这可能是协奏曲作品中出现变奏曲式的史上空前案例。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8 10:16 AM

维瓦尔第长笛协奏曲   音乐家合奏团
    维瓦尔第这六首长笛协奏曲是为了威尼斯女子孤儿院附属音乐院的学生们而写的,出版的时间大约在1729-1730年之间,算是当时最早出版的长笛协奏曲乐谱,而这六曲的前三曲是当时不常见的「标题音乐」,分别是《海上暴风雨》、《夜》与《金翅雀》,每一首曲子约莫十分钟左右,相当容易欣赏。意大利合奏团借着演奏大量的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累积不坠的声名,尤其在韦瓦第的作品上,他的付出相当大的心力,除了著名的《四季》之外,他们也演奏了相当多的韦瓦第协奏曲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8 10:18 AM

科莱里大协奏曲
音乐家合奏团

    科莱里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活跃于意大利的一位小提琴家,他的演奏与作曲特色皆是保有坚实的古典技巧,不强调艰难的技巧与标新立异的效果,而且他的作曲数量与其它巴洛克作曲家相比少了许多,所以后世对他的着墨不深。在他的所有作品当中,12首作品的《大协奏曲》是唯一留下来的协奏曲集,这12首作品的前八首为教会协奏曲,而后面四首则为室内协奏曲。教会协奏曲在教堂仪式上演奏,风格走向颇为庄重;而室内协奏曲则是于宫廷大厅里做为娱乐之用的,风格则较为抒情。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9 08:41 AM
音乐家合奏团60周年纪念
一向被公认为「最地道的意大利风格」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于1955年录制韦瓦第的《四季协奏曲》受到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极力赞扬,在过往50多年间获奖无数,包括国际唱片大奖、艾德森奖及德国唱片业大奖等,国际乐坛地位备受认同。为庆祝于成立60周年,fone推出了60周年纪念专辑,收录了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最钟爱的韦瓦第多首给弦乐及数字低音的协奏曲。一丝不苟的琴技、精雕细琢的诠释,呈现出乐曲中无比的生命力与丰富的层次。

60周年纪念 _conew1.jpg (17.34 KB, 下载次数: 222)

60周年纪念 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9 08:43 AM
巴哈《勃兰登堡协奏曲》4-6 號(雄辩版)音乐家合奏团
《勃兰登堡协奏曲》虽然是巴哈呈献给鲁道夫大公乐曲,但当时并非全然为了呈献而特地创作,而是巴哈在之前于雷奥博候爵的科登宫廷乐团当中写作不少以各种乐器为主奏的协奏曲当中,挑选最杰出的六首出来献给鲁道夫大公的,而其中最晚创作的反而是第五号,而且由于1719年巴哈接触到新的大键琴,因为第五号当中即以大键琴为主角。《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的原始资料为巴哈的手抄谱,并没有确定由哪两件弦律乐器演奏,后来于1919-1923年由许奈德改编为《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而广受欢迎。

425425683437_conew1.jpg (13.22 KB, 下载次数: 179)

425425683437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9 08:46 AM
裴高雷西的悠揚 音乐家合奏团
1952年创立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以复兴18世纪室内合奏乐曲为使命,对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作品的诠释富有诗意而具权威性。此张专辑收录了十八世纪的著名作曲家的弦乐作品,包括韦瓦第、裴高雷西、杰米尼亚尼和杜兰特,作品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安定生活与优闲雅致的文化氛围,在SACD让人惊叹的高音质下,绝对能让喜爱古典乐的乐迷大饱耳福!

433425678669_conew2.jpg (12.35 KB, 下载次数: 163)

433425678669_conew2.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29 07:25 PM
上两张音乐家合奏团录音CD 封面:

维瓦尔第12首协奏曲 _conew1.jpg (55.12 KB, 下载次数: 168)

维瓦尔第12首协奏曲 _conew1.jpg

维瓦尔第巴松管六首[1]_conew2.png (472.75 KB, 下载次数: 182)

维瓦尔第巴松管六首[1]_conew2.pn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30 11:51 AM
维瓦尔第巴松管协奏曲
巴松管演奏:克劳斯•图内曼     
音乐家合奏团
Philips   
475 233-2
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维瓦尔第《巴松管协奏曲全集》的巴松管的表現相当有质感,空间感清晰,以威严管弦乐团奏出澎湃气势,在多重主題出現下,小提琴接续主奏加入绵密热情,大提琴与巴松管壮阔中帶着绵密之细致,闪耀着美妙的对比互动。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30 12:30 PM 编辑 ]

1 (1).jpg (44.3 KB, 下载次数: 176)

1  (1).jpg

1 (2).jpg (64.07 KB, 下载次数: 162)

1  (2).jpg

作者: juncool    时间: 2013-3-31 09:33 PM
音乐家合奏团我也很喜欢,他们那种澄净透明的音色和飞利浦的录音相得益彰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3-31 09:36 PM
原帖由 juncool 于 2013-3-31 09:33 PM 发表
音乐家合奏团我也很喜欢,他们那种澄净透明的音色和飞利浦的录音相得益彰

音乐家合奏团与PHILIPS的结合可谓是“天仙配”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4-3 10:13 AM
音乐家合奏团的:阿尔比诺尼《柔板》、帕赫贝尔《卡农》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在没有指挥的带领下,以第一小提琴的节奏为准,演出起伏有致的绝妙音乐。团员们无间的合作默契与高超的演奏水平,在处理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乐派前期的音乐时最为动人。本辑中他们不负众望,不仅维持固有的优异演出水平,再加上极佳的录音层次,产生了这份音乐、演出、录音均属一流的上乘之作。收录的曲目包括帕海贝尔的「卡农」、艾伯塔诺尼的「慢板」、莫扎特「小夜曲K525」等,不但是永恒经典,更是乐团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莫扎特小夜曲525、浪漫曲、小步舞曲、回旋曲等曲目.

作者: YSJ    时间: 2013-4-3 12:21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29 08:46 AM 发表
1952年创立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以复兴18世纪室内合奏乐曲为使命,对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作品的诠释富有诗意而具权威性。 ...
I Musici对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作品的诠释具权威性是肯定的;若喜爱巴洛克音乐的话,塔菲尔巴洛克古乐团(Tafelmusik Baroque Orchestra)所演绎的巴洛克音乐作品也不容忽视。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4-6 10:24 AM



《阿尔比诺尼协奏曲全集》op.5 & 7
Op.5—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小提琴∕卡尔米雷利
Op.7—维托里奥•奈格里指挥柏林室内乐团
大键琴∕杰弗里.泰特汉斯.维尔纳. Wätzig双簧管∕(oboe)I 
双簧管II∕约尔根.阿伯尔
小提琴∕赫尔穆特.克莱恩
唱片号:FC0415∕0416


    阿尔比诺尼这个名字在全球爱乐朋友的心目中,几乎要和《G小调慢板》划上了绝对的等号。然而没有太多人知道,这首轧洛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却是作曲家的《第九号协奏曲》中的慢板,这首曲子艾伯塔诺尼只写了一段的低音声部,直到二十世纪的贾佐托在编辑作曲家的作品时才加上了晚歌体的和声以及令人沈醉的曲调;甚至您可能更不知道,这种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艾伯塔诺尼一共写作了有一百多首之多。
    这位受到众人景仰的威尼斯作曲家,除了上述的协奏曲之外,他还曾经写作超过50部的歌剧,以及一系列的清唱剧与室内乐作品。至于在乐器的协奏曲上,他那富有新奇想法以及巧妙变化的特色,尤其为人所津津乐道。这种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我们可以在本片中,由意大利合奏团带来的《第五号协奏曲》以及《第七号协奏曲》的版本中,充分的体会出艾伯塔诺尼为人疏忽的音乐光芒。
    除了意大利合奏团以外,本片中的卡司还有包括柏林室内管弦乐团的在内的一干巴洛克音乐的演奏专家。附带一题,名指挥杰弗里泰特以罕见的德西马敲琴,在本片中共襄盛举。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4-7 07:45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3-31 09:36 PM 发表

音乐家合奏团与PHILIPS的结合可谓是“天仙配”啊。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4-10 08:52 AM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4-10 06:46 PM
音乐家合奏团演绎的巴洛克作品很有一手,“很够味道”。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4-10 08:53 PM
巴洛克作品真的很好听!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7-7 09:35 AM

罗塔《弦乐协奏曲》 、雷斯毕基《古代的架子与琵琶舞》、埃尔加《弦乐小夜曲》、巴伯《柔板》 音乐家合奏团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7-7 09:38 AM
维瓦尔第 长笛、双簧管、巴松管、小号协奏曲  音乐家合奏团
1986-1994年的录音

照片 4180_A.jpg (120.59 KB, 下载次数: 196)

照片 4180_A.jpg

照片 4180_B.jpg (123.74 KB, 下载次数: 218)

照片 4180_B.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7-28 10:58 AM
原帖由 kunp34469 于 2013-7-28 08:57 AM 发表
元芳,楼主的帖子不顶行么?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