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索尼a7r神机到手体验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11:15 AM
标题: 索尼a7r神机到手体验
赶在国内首批拿到了a7r,几天下来感触良多,开新帖交流下。
这次购买是最冲动的一次,好像在把对相机的期待一下释放出来。10月16日,索尼发布了这款划时代的可换镜头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当天下午就在索尼中国官方网站上下单订购,开始是24M的a7,主要是看好它的性价比,后来研究了一下,发现a7r革命性成果更多,而且技术遥遥领先:36M无低通、无缝隙cmos是当今世界最好的135芯片。几天的试用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比较了莱卡相机后,发现索尼已经走在了相机制造的前列。所以,中途又更换了后缀r的高阶版。本人不是技术控,机器还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创作需要才好。从这个角度看,索尼提供了体积小,重量轻,画质优等优势,使创作更随心所欲。首先是画质,a7r打败了我的主力机型佳能1DS3,百分百画质很惊艳,色彩浓郁,配合蔡司镜头真是所向披靡。特别是它有很强的转接能力,手中一些蔡司、福伦达满血复活,CONTAX G45、G90出现了比在原配机身上更好的画质,连被人称道的X3也不一定能取胜。其次是兼职。准备通过转接,兼职一大堆佳能红圈头,外出拍摄多了一半的选择,费效比很高。第三是便携。拍摄人文、旅游等,单反相机真是巨大,看着都累,拍摄对象也很排斥。莱卡虽好但价格不是我等能承受的,同时从国外的评测来看,画质早就落后a7了,为什么还要这半老徐娘。而C画幅,最大的缺点在于画质的纯净度和色深不够,密实感不强,同时透视效果令人无法忍受。所以,a7系列很是我的菜。机器还在熟悉,只是进行了实验性拍摄,有空会展示一些,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3-11-28 12:30 PM
亏了,奥巴ep5早知不买了,直接上sony :cry :cry
作者: 温生    时间: 2013-11-28 12:57 PM
老庄子兄,你下手真快,太平洋的索尼a7r样机测评23日才出来,你已把玩几天啦,期待你的精彩报道,学习中。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3-11-28 02:40 PM
索尼A7R确实诱人。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06:57 PM
原帖由 desklong 于 2013-11-28 12:30 PM 发表
亏了,奥巴ep5早知不买了,直接上sony :cry :cry

哈哈,凑合着用吧,家用足够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06:59 PM
原帖由 温生 于 2013-11-28 12:57 PM 发表
老庄子兄,你下手真快,太平洋的索尼a7r样机测评23日才出来,你已把玩几天啦,期待你的精彩报道,学习中。

说不上快,比一些人还是慢的,自从自己的N7被小偷摸走,没有个随身的小机器,也真着急。所以出手快了点。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07:01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3-11-28 02:40 PM 发表
索尼A7R确实诱人。

是的,索尼这次没有保留,包括价格。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08:18 PM
先上试机图,使用的是福伦达35/2.5P镜头,这枚镜头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小巧的体积丝滑的对焦是难得的。看画质色彩的过渡和沉着非常出色,这就是全画幅的特点。

_DSC0138x.jpg (110.81 KB, 下载次数: 318)

_DSC0138x.jpg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08:23 PM
再来看百分百放大,3600万像素和无低通带来的震撼,一般135相机放大到这个数早就崩溃了,因此达到这个效果的135画幅相机寥寥无几。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3-11-28 08:32 PM 编辑 ]

百分百.jpg (223.19 KB, 下载次数: 299)

百分百.jpg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8 08:27 PM
看色彩的纯度,很好了,当年我的N7也拍过蓝天,但色彩的纯度不能同日而语。

_DSC0159x.jpg (143.79 KB, 下载次数: 308)

_DSC0159x.jpg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3-11-29 05:21 PM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1-29 07:41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1-28 08:27 PM 发表
看色彩的纯度,很好了,当年我的N7也拍过蓝天,但色彩的纯度不能同日而语。
索尼一贯的色彩。。。。。。。老庄子兄喜得拍照利器,拍摄水瓶刚刚的,赞一个!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9 08:26 PM
谢谢各位支持,今天出去参加一个影展开幕式,用新机器实战了一下,比单反慢半拍,就像回到了胶片机时代,一张是一张,不过我能适应慢拍节奏,只要预判能力强,精彩瞬间不会错过。

_DSC0185-编辑.jpg (229.5 KB, 下载次数: 239)

候场的大学生礼仪

候场的大学生礼仪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9 08:27 PM
再来一张黑白

_DSC0212-编辑.jpg (206.4 KB, 下载次数: 215)

_DSC0212-编辑.jpg

作者: 马探长    时间: 2013-11-29 09:06 PM
我目前用SONY NEX -7当随身备机(之前用过NEX-5),发现NEX微单在拍摄有雾或有水面的景色时,自动对焦不太灵。同样情况,无敌兔则没有任何问题。
请问LZ,A7r有没有这个情况?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3-11-29 10:48 PM
用套头试一张看如何?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9 11:23 PM
原帖由 马探长 于 2013-11-29 09:06 PM 发表
我目前用SONY NEX -7当随身备机(之前用过NEX-5),发现NEX微单在拍摄有雾或有水面的景色时,自动对焦不太灵。同样情况,无敌兔则没有任何问题。
请问LZ,A7r有没有这个情况?

目前,我一直都用手动头,这种情况没遇到过,但一般来讲,水、雾、玻璃等都会对自动对焦产生影响,这时用手动最好。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29 11:27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3-11-29 10:48 PM 发表
用套头试一张看如何?

会的,不过要等明年,因为我看中的套头24-79f4明年才能上市,目前我都是转接手动头。这一次,索尼配套的两个蔡司定焦头非常震撼,业界普遍认为在a7r机身上超越了莱卡,我在等降价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1-30 09:55 PM
推AE1的大力士

_DSC0247-编辑.jpg (87.52 KB, 下载次数: 243)

_DSC0247-编辑.jpg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3-12-1 10:27 AM
这大力士一定能把AE1推得刚刚的。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 11:30 A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3-12-1 10:27 AM 发表
这大力士一定能把AE1推得刚刚的。

推力是够了,细腻度,音乐味还欠点,所以只用它的后级。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12-1 09:02 PM
关注!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1 09:24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1-30 09:55 PM 发表
推AE1的大力士
声雅功放吗?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 10:46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3-12-1 09:02 PM 发表
关注!

药版关注,说明心动了。今天又购置了EOS-NEX电子转接环,这一下打通了任督二脉呀,七个佳能头都可以在a7r上使用,而且画质非常好,架三脚架慢慢拍摄,有操控中画幅机器的感觉,又多了一种玩法,索尼这个万能插真的很贴心。当然日常还是接旁轴镜头最好。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 10:46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1 09:24 PM 发表
声雅功放吗?

情版对国产东西不排斥呀。。。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12-2 11:17 A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 10:46 PM 发表

药版关注,说明心动了。今天又购置了EOS-NEX电子转接环,这一下打通了任督二脉呀,七个佳能头都可以在a7r上使用,而且画质非常好,架三脚架慢慢拍摄,有操控中画幅机器的感觉,又多了一种玩法,索尼这个万能插真的 ...


我再等等其他家的产品出来再做决定,我追求色彩的个性风格多一些.只要是全副单电机就可以了,其它的指标不太看中.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 12:53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3-12-2 11:17 AM 发表


我再等等其他家的产品出来再做决定,我追求色彩的个性风格多一些.只要是全副单电机就可以了,其它的指标不太看中.

理解,个性化东西不是数据能表达的,明年很多厂家都要推全画幅,富士也准备推X200,如果真行还是不错的,最大的优势就是镜间快门和光学取景。直出色彩肯定做得好,我自己倒是喜欢用raw,后期掌控色彩。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 12:58 PM
都说莱卡M9是最好的数码相机,但这一回a7系列不但在机身设计,而且在画质上向M9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请看对比图,小图是莱卡M9,大图是a7,我真没想到M9输的这么多。

未标题-2.jpg (248.14 KB, 下载次数: 200)

未标题-2.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2 07:13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 10:46 PM 发表

情版对国产东西不排斥呀。。。
声雅的功放还是很棒的,特别是他的后级。中山麦哥用声雅的单声道后级推宝华8系列大落地箱呢。。。。。。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2 07:15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2 12:58 PM 发表
都说莱卡M9是最好的数码相机,但这一回a7系列不但在机身设计,而且在画质上向M9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请看对比图,小图是莱卡M9,大图是a7,我真没想到M9输的这么多。
在红颜色上,SONY可以傲视群雄!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 08:35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2 07:13 PM 发表
声雅的功放还是很棒的,特别是他的后级。中山麦哥用声雅的单声道后级推宝华8系列大落地箱呢。。。。。。

声雅公司也是用它的单声道功放推宝华8系作宣传用,想必是有特点才这样,我也是通过这样的宣传了解声雅功放的。还行性价比很好,推AE1够了,当然没太多条件比较其他功放搞AE1的,不知区别怎样,所以只能自慰了。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3-12-2 08:38 PM 编辑 ]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 08:38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2 07:15 PM 发表
在红颜色上,SONY可以傲视群雄!

索尼这一次的亮点之一是人的皮肤不太黄了,不但红色有进步,绿色和蓝色都很不错,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4 07:49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2 08:35 PM 发表

声雅公司也是用它的单声道功放推宝华8系作宣传用,想必是有特点才这样,我也是通过这样的宣传了解声雅功放的。还行性价比很好,推AE1够了,当然没太多条件比较其他功放搞AE1的,不知区别怎样,所以只能自慰了。:sh ...
老庄子兄客气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4 07:50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2 08:38 PM 发表

索尼这一次的亮点之一是人的皮肤不太黄了,不但红色有进步,绿色和蓝色都很不错,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老庄子兄言之有理!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2-4 10:15 PM
精彩的图片!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3-12-5 11:59 AM
好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无论细节还是色彩,一个“赞”字!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5 04:36 PM
谢谢各位抬爱,最近工作忙,没时间外出拍片,所以慢慢来。关于索尼的新产品真是令人喜欢,除了快门,声音太响了,这一点真是问题,可能设计师在设计快门的时候喝高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5 07:51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5 04:36 PM 发表
谢谢各位抬爱,最近工作忙,没时间外出拍片,所以慢慢来。关于索尼的新产品真是令人喜欢,除了快门,声音太响了,这一点真是问题,可能设计师在设计快门的时候喝高了
估计快门声音太响是SONY 设计师怕拍摄者偷拍不雅之行为吧?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5 09:12 PM
搞了一个转接佳能镜头的自动接环,这下佳能配索尼移情别恋。办公室小景。这是转接EF50f1.4的头。

_DSC5001-编辑.jpg (79.05 KB, 下载次数: 208)

_DSC5001-编辑.jpg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5 09:16 PM
佳能移情别恋,转接EF85f1.2L二代,焦外了得。

85L.jpg (98.92 KB, 下载次数: 206)

85L.jpg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3-12-6 12:05 AM
索尼的色彩还原确实了得。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2-6 02:46 PM
除焦外了得、色彩还原了得外,还是精美了得。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9 06:24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3-12-6 02:46 PM 发表
除焦外了得、色彩还原了得外,还是精美了得。

这就是SONY的厉害之处啊!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9 06:35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9 06:24 PM 发表

这就是SONY的厉害之处啊!

还有佳能的镜头呀。索尼就是镜头群不行,转接他家的牛头,a7r就成猛虎了。近来使用最大的体会就是:很大方的兼容,很厉害的画质,很小巧的机身,很金属的质感,很男人的外形,大爱中。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9 07:30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9 06:35 PM 发表

还有佳能的镜头呀。索尼就是镜头群不行,转接他家的牛头,a7r就成猛虎了。近来使用最大的体会就是:很大方的兼容,很厉害的画质,很小巧的机身,很金属的质感,很男人的外形,大爱中。

这就像人一样,往往优秀的人,也会有很大的缺陷。。。。。。。。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9 08:16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9 07:30 PM 发表

这就像人一样,往往优秀的人,也会有很大的缺陷。。。。。。。。

对,所以选器材,巧搭配,扬长避短方为上策。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0 06:10 PM
今天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a7r+EF35f1.4L,又一种35mm的搭配,佳能数得着的牛头借力36M像素和无低通展现了新的风采。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0 06:12 PM 编辑 ]

_DSC7588X.jpg (199.25 KB, 下载次数: 240)

_DSC7588X.jpg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2-11 10:53 AM
“巧搭配,扬长避短”,与选音响一样异曲同工。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11 08:52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0 06:10 PM 发表
今天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a7r+EF35f1.4L,又一种35mm的搭配,佳能数得着的牛头借力36M像素和无低通展现了新的风采。

拍摄角度真好,色彩层次不错!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1 11:17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11 08:52 PM 发表

拍摄角度真好,色彩层次不错!

版主抬举,再来个健身器械。EF35mmf1.6光圈。

_DSC7614-编辑.jpg (97.82 KB, 下载次数: 227)

_DSC7614-编辑.jpg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1 11:19 PM
还有下班途中的手持夜景。ISO1600很纯净。

_DSC7632-编辑.jpg (144.2 KB, 下载次数: 230)

_DSC7632-编辑.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3-12-12 09:56 AM
夜景很考相机.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3-12-12 01:58 PM
老庄子能把手动头玩得如此的好,可眼力有多强。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2 03:22 PM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3-12-12 01:58 PM 发表
老庄子能把手动头玩得如此的好,可眼力有多强。

在单电上,感觉手动比自动快,也很准,还可估焦,锁焦后连续拍摄不糊,这是强于AF的地方。不过,单反的自动对焦更快,方便,能追焦这是优点。相机这东西就是工具,在操作上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习惯,只要喜欢,操作顺手都很好。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12 07:02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1 11:19 PM 发表
还有下班途中的手持夜景。ISO1600很纯净。

拍摄夜景很考验功力的,老庄子兄好技巧!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3-12-18 09:54 PM
谢谢介绍,一款心动的相机。。。。。。。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2-19 08:43 AM
有心动就有可能行动。。。。。。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19 09:31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3-12-19 08:43 AM 发表
有心动就有可能行动。。。。。。
说的真有道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19 10:34 PM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3-12-18 09:54 PM 发表
谢谢介绍,一款心动的相机。。。。。。。

其实,a7价格一路下降,性价比很好的东西,就是镜头少点。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3-12-20 12:42 A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1 11:19 PM 发表
还有下班途中的手持夜景。ISO1600很纯净。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21 10:06 A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19 10:34 PM 发表

其实,a7价格一路下降,性价比很好的东西,就是镜头少点。

实话实说,言之有理,顶!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8 10:59 PM
感受a7r+g35的梦幻

_DSC8191x_DxO.jpg (105.42 KB, 下载次数: 197)

_DSC8191x_DxO.jpg

_DSC8190x_DxO.jpg (152.91 KB, 下载次数: 171)

_DSC8190x_DxO.jpg

_DSC8208x_DxO.jpg (110.45 KB, 下载次数: 175)

_DSC8208x_DxO.jpg

_DSC8245x_DxO.jpg (266.16 KB, 下载次数: 181)

_DSC8245x_DxO.jpg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8 11:40 PM
继续

_DSC8285x_DxO.jpg (135.24 KB, 下载次数: 183)

_DSC8285x_DxO.jpg

作者: zmalan    时间: 2013-12-29 03:27 AM
海鲜,我喜欢。。。。。。。。。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29 09:07 PM
美酒,我喜欢!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29 09:39 PM
蛋糕,我喜欢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3-12-29 11:42 PM
都喜欢。。。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30 02:58 PM
配什么镜头是个事
入了a7r之后,镜头的选择令人纠结。前面说了单就机身来讲,索尼已经是技术的排头兵了,但从镜头群搭建的系统性而言,索尼还是个孩子。这次索尼发力E口全画幅,重新命名为FE口,虽然兼容了NEX系统的C画幅E口,但谁也不会为了几个镜头牺牲全画幅的优势。在NEX系统上,索尼更多的是数字后背的生产厂家,因为其镜头的不足和拖累,许多用家都把转接旁轴镜头作为第一选择。这次索尼好像要转变这种现象,随着新机器的诞生,索尼同时推出了配套的五支镜头,其中三支已经上市,这三支包括了索尼联手蔡司推出的35f2.8和55f1.8定焦。这两个头成像好得令人惊讶,比起莱卡镜王m35f1.4a和m50f1.4a,在a7r上始终是超一流的表现,莱卡也黯然失色,这个要归功于蔡司玻璃和索尼数字技术的先进。试想如此好的配镜效果,谁还把转接这个事放在首位?但话只说对了一半。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3-12-30 09:11 PM
公司买了个sony微单a7,准备借来把玩一下。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30 09:30 PM
原帖由 desklong 于 2013-12-30 09:11 PM 发表
公司买了个sony微单a7,准备借来把玩一下。
拿来练练手真是不错,恭喜恭喜!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31 09:47 AM
原帖由 desklong 于 2013-12-30 09:11 PM 发表
公司买了个sony微单a7,准备借来把玩一下。

远离毒品,珍惜金钱。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3-12-31 10:08 AM
上回说到配套的两支蔡司镜头。论价格,与莱卡相比的确不贵。FE35和55分别是5000元左右和6000元多点。与其他微单镜头比价格还是高了,谁让它是蔡司呢?我觉得以它目前达到的光学成果,这个售价不贵。至于同时推出的FE28-70这枚镜头,最适合在a7上使用,性价比很高。单买也不过2000元以内。低售价不意味低质量,只是由于是索尼本家生产的镜头。看来索尼镜头这辈子算是翻不了身了。还有一枚蔡司生产的FE24-70f4OSS,明年上市,价格在7000元左右,这枚镜头看来是必入的,配在a7r上风光、旅游都很称职。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3-12-31 10:13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3-12-31 10:08 AM 发表
上回说到配套的两支蔡司镜头。论价格,与莱卡相比的确不贵。FE35和55分别是5000元左右和6000元多点。与其他微单镜头比价格还是高了,谁让它是蔡司呢?我觉得以它目前达到的光学成果,这个售价不贵。至于同时推出的FE ...
这样介绍很好,烧友们可以少走歪路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2 12:03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3-12-31 10:13 PM 发表
这样介绍很好,烧友们可以少走歪路了。。。。。。

对于可更换相机来说,选什么镜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的确,镜头说多真多,a7r能够转接扩展,系统好像很强大,但再说一次只有原生口镜头才能真正能发挥a7r的技术优势。其次,才是转接。转接适合两种人,一种是拥有大量其他镜头,特别是优质旁轴镜头的用家;另一种是对镜头体现的风格有特殊需求,而原生口镜头又无法满足的用家。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3 08:47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2 12:03 PM 发表

对于可更换相机来说,选什么镜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的确,镜头说多真多,a7r能够转接扩展,系统好像很强大,但再说一次只有原生口镜头才能真正能发挥a7r的技术优势。其次,才是转接。转接适合两种人,一种是拥有大 ...
言之有理,经验之谈!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4-1-3 10:30 PM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5 10:55 AM
外面雾霾拍不了新鲜的画面,转入室内,看看a7r+G35的表现。同样的地方,以前也曾用大马三+EF35L拍过,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下,不能不说a7r表现实在惊艳,不论是色彩、细节和动态对比,超越大马三没有悬念。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4-1-5 11:07 AM 编辑 ]

_DSC8425x_DxO.jpg (186.17 KB, 下载次数: 220)

_DSC8425x_DxO.jpg

_DSC8427x.jpg (208.69 KB, 下载次数: 221)

_DSC8427x.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6 10:03 AM
谢谢分享!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6 10:44 AM
下面我们专门谈谈转接。上面图是a7r转接著名的蔡司产康泰克斯G系列AF旁轴35mm定焦镜头,最大光圈f2,这是该系列1996年出产的蔡司名镜。转接的好处是充分利用现有镜头,补充索尼镜头的短板。转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索尼专门生产的转接环,转接索尼单反A系列镜头;二是通过第三方转接环,转接旁轴镜头;三是通过第三方转接环,转接佳能、尼康等单反镜头。转接旁轴镜头的优点是体积小,操作很像旁轴系列,转接单反镜头的优点是,AF自动、防抖的运用,同时画质,特别是广角画质能够保证,当然这一切需要忍受体积和重量的增大。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1-6 10:11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5 10:55 AM 发表
外面雾霾拍不了新鲜的画面,转入室内,看看a7r+G35的表现。同样的地方,以前也曾用大马三+EF35L拍过,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下,不能不说a7r表现实在惊艳,不论是色彩、细节和动态对比,超越大马三没有悬念。

锐度,色彩俱佳,但我用的32寸大彩电显示器看,貌似少了点油润,有些许干干,换个德味的镜头看看样片。。。今天看了7R+莱卡M。。。OMG。。家里的6D想扔床底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7 09:36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4-1-6 10:11 PM 发表

锐度,色彩俱佳,但我用的32寸大彩电显示器看,貌似少了点油润,有些许干干,换个德味的镜头看看样片。。。今天看了7R+莱卡M。。。OMG。。家里的6D想扔床底了

彩电显示器还是算了吧,我指的是分辨率1900*1200以上的专业显示器,锐度、色彩这个东西只有这个级别的经过色彩校正的显示器才能谈论色彩风格之类,油润的感觉很多很多。说到莱卡M头,的确好,但经过比较在a7r还是拼不过原厂FE头。很简单,索尼是有针对性的做了机内校正,包括对CMOS像素点进行倾斜设计,最大限度解决短法兰距入射角度问题,索尼说的校正和优化,并不包括其他镜头。因此,我们发现莱卡好几万的m牛头,拼不过几千元的FE头。同样,莱卡在M9上也是做了针对性的设计,使m头在本家的机身上大放异彩。用m头配a7r除非有现成的,或者与莱卡系统搭配使用,否则不太划算,性价比不高。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7 09:01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5 10:55 AM 发表
外面雾霾拍不了新鲜的画面,转入室内,看看a7r+G35的表现。同样的地方,以前也曾用大马三+EF35L拍过,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下,不能不说a7r表现实在惊艳,不论是色彩、细节和动态对比,超越大马三没有悬念。
什么是技术,这就是技术,顶!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7 09:04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7 09:36 AM 发表

彩电显示器还是算了吧,我指的是分辨率1900*1200以上的专业显示器,锐度、色彩这个东西只有这个级别的经过色彩校正的显示器才能谈论色彩风格之类,油润的感觉很多很多。说到莱卡M头,的确好,但经过比较在a7r还是拼 ...
分析深刻到位,厉害!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7 10:36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4-1-6 10:11 PM 发表

锐度,色彩俱佳,但我用的32寸大彩电显示器看,貌似少了点油润,有些许干干,换个德味的镜头看看样片。。。今天看了7R+莱卡M。。。OMG。。家里的6D想扔床底了

忘了说,G35是蔡司的名镜,德国的肖特玻璃,结构与大名鼎鼎的莱卡“七妹”即m35f2pro ASPH完全一致,连MTF曲线也一样,风格也是,德味十足,这枚镜头是蔡司为康泰时生产的最后一支,96年出产目前早就停产,价格也相对较高,二手也很少见,随着a7的到来,这枚镜头起死回生,体积、重量、技术指标和画质连FE35f2.8也不能替代,现在很受追捧,我是前几天搞到的。对于这些镜头我会一一道来。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4-1-7 10:42 PM 编辑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8 10:05 AM
老庄子老师使用此头拍些室外的片看看。在室内两张片的感受“德头味”还不是太明显。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4-1-8 12:43 PM
发烧级玩摄影。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8 03:07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4-1-8 10:05 AM 发表
老庄子老师使用此头拍些室外的片看看。在室内两张片的感受“德头味”还不是太明显。

药版这是将军呢这么一说还提醒我了,到目前还没有去室外好好拍呢。荒凉的一座城,比不了你们花城的秀美,千篇一律的土黄,就是莱卡来了也没用呀。其实所谓德味是个不精确的说法,在数码时代,真正还原莱卡色,除了镜头还有机身也得姓莱。莱卡M9用的是CCD,它所呈现胶片味,CMOS没有。所以我理解的德味就是弱光细节再现能力,比如室内的两幅图片,在我的显示器里皮料、绒布、沙发靠垫,以及暗光处的细节都十分出色,整个图片高光保护很好,低光处没有死黑一片,动态范围很宽,除了传感器的功劳,就是镜头了。此外,说说色彩,一般说德味,就说油润。放心,这枚镜头的油润感很强,回头上图看看。还有就是色彩倾向,莱卡给人的印象是暗处发蓝,高光幽绿,这个争议很大,有人说莱卡的白平衡不好才这样,但有人喜欢。在我看来数码时代,谈色彩真是个伪命题,强大的后期软件什么色彩风格都可以模拟,特别是C1和DxO都内嵌了莱卡相机的ICC,要这种色彩风格,弹指一挥间的事,所以没有很强的指标意义。我甚至把5D的raw也搞成莱卡样,好像也不错嘛(见图)。哇塞,压缩的太厉害了,将就着看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4-1-8 03:08 PM 编辑 ]

101_2161_2x.jpg (107.26 KB, 下载次数: 191)

101_2161_2x.jpg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8 06:41 PM
再看看这张G35拍的阳台乱景。哈哈,只看色彩呀,个人感觉还是很油润的,遗憾在这里发图压缩的厉害。

_DSC8359x_DxO.jpg (170.32 KB, 下载次数: 170)

_DSC8359x_DxO.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8 09:13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8 06:41 PM 发表
再看看这张G35拍的阳台乱景。哈哈,只看色彩呀,个人感觉还是很油润的,遗憾在这里发图压缩的厉害。
这张照片很有家的味道。。。。。。。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4-1-9 07:06 AM
好文,越看越觉得奥巴ep5买早了三个月啊!要不肯定也上a7.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9 11:42 A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8 03:07 PM 发表

药版这是将军呢这么一说还提醒我了,到目前还没有去室外好好拍呢。荒凉的一座城,比不了你们花城的秀美,千篇一律的土黄,就是莱卡来了也没用呀。其实所谓德味是个不精确的说法,在数码时代,真正还原莱卡色,除 ...


非也,是取经贪心想多看看你的片,然后再决定我的全副单电路呢。比较再比较,观察再观察!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9 11:45 AM
原帖由 desklong 于 2014-1-9 07:06 AM 发表
好文,越看越觉得奥巴ep5买早了三个月啊!要不肯定也上a7.

先用上手吧,上A7一套下来也是价格上了好几倍了,还不说镜头,标配那个头就是随机电源线,难体现出效果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9 03:19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4-1-9 11:42 AM 发表


非也,是取经贪心想多看看你的片,然后再决定我的全副单电路呢。比较再比较,观察再观察!

哈哈,药版客气。自从a7r到手,基本都是做做熟悉和了解相机性能的事儿,没有正经出去拍照,所以能提供的照片乏善可陈。相信时间一长就有了。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9 08:58 PM
再谈谈转接。转接玩法吸引人的是旁轴镜头,因为体积小与a7配合非常协调,外观好于原生镜头,同时旁轴镜头质量做工好,光学性能优。但实验发现,莱卡、蔡司、福伦达等许多M口镜头转接效果不如在NEX上。很简单,全画幅很挑剔,能彻底暴露镜头设计,特别是边角设计的缺陷;同时短法兰距使一些对称设计,特别是镜头后组镜片弧度凸出的Biogon之类的设计不能完好配合数码传感器,会由于斜射角度过大出现色移、边角崩溃等问题,尤其是35mm以下的广角镜头。在胶片相机上这类问题很少出现,这个问题打击了一大批等待全画幅转接的用家。本人有两只M口镜头,一只是福伦达Biogon设计的VM35f2.5,非常小巧精致,成像质量锐利鲜艳,同规格的还有蔡司的一支,据说都是确善能制造的,只是镀膜不太一样,个人很喜欢,当看到28mm以下的Biogon转接效果惨不忍睹的时候,还暗暗祈祷这枚镜头应该还能使用,当a7r拿到后,我才知道自己太乐观了,边角红移太多,更可怕的是收纳的光线也分布不均,除非拍摄黑白,否则绝对不能接受。35mm是自己最爱的焦段,进可攻退可守,视角比50mm广,但又比28mm合理,如果说50mm的镜头是人类一只眼睛看到的画面,那么35mm就是两只眼睛看到的世界。这么重要的焦段,绝对不能凑合。

[ 本帖最后由 老庄子 于 2014-1-9 09:08 P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9 08:59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9 03:19 PM 发表

哈哈,药版客气。自从a7r到手,基本都是做做熟悉和了解相机性能的事儿,没有正经出去拍照,所以能提供的照片乏善可陈。相信时间一长就有了。
老庄子兄乃谦虚之人!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9 09:07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4-1-9 08:59 PM 发表
老庄子兄乃谦虚之人!

过奖过奖,向大家学习。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11 02:55 PM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4-1-9 09:07 PM 发表

过奖过奖,向大家学习。

虚怀若谷!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12 04:18 PM
问题集中在35mm。之所以入全画幅,就想还原全幅镜头35mm经典视角,在奶昔c幅上,合格的35mm视角是25mm换算得来的,但其实由于透视的关系,总感到空间感不如原生35mm,同时蔡司推出的E24f1.8成像很好,但体积大,价格贵,全然没有兴趣,蔡司m口的25f2.8,真是好东西,体积、光学质量都首屈一指,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可是f2.8的光圈太小了,很遗憾。所以为了复活经典的35mm,砸锅卖铁也得上全幅。其实自己用单反这么长时间,一直是用EF35f1.4拍摄人文的,很喜欢,这个镜头是佳能少有的经典,全开成像质量有口皆碑,但是对于所拍的题材而言,体积和重量都是缺点,太大太招人,一点也不低调,相机还没举起,拍摄对象已经发现了,所以很遗憾,这就是莱卡为什么受青睐,被人追捧的原因之一:体积小,质量高,低调的奢华。a7r的出现给了人文摄影在莱卡之外的选择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它配上合适的35mm,抓拍稍纵即逝的影像。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13 02:54 PM
如此看来50保险些
作者: 老庄子    时间: 2014-1-13 02:57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4-1-13 02:54 PM 发表
如此看来50保险些

除非你对美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50mm基本没有问题,旁轴、单反头通吃。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