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安东.鲁宾斯坦:管弦乐作品集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5 09:56 AM
标题: 安东.鲁宾斯坦:管弦乐作品集

1829 年出生於于罗斯的安东鲁宾斯坦是十九世紀俄国最负盛名的钢琴琴家,也是一位悠游于俄式风格与欧陆訓练的作曲家。如今较为人所知的是他教育英才的钢琴教授身份,且是俄国音乐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开拓者。他的钢琴技巧足以与李斯特抗衡,作曲风格则有同时代浪漫乐派的影子,並非俄式的,而是偏向德国风格。
18291128鲁宾斯坦生在波多尔斯基省与别沙拉比亚之间的维赫瓦齐涅茨镇上一个有文化犹太人家庭,六岁时,随家庭迁居莫斯科。鲁宾斯坦的非凡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已显露,十岁时(1839年)公开举行钢琴演奏会1841-1843年间,到西欧许多城市巡回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期间,小鲁宾斯坦得以认识西欧的一些大音乐家,如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和梅耶贝尔等。此后,鲁宾斯坦在柏林维也纳攻读音乐理论,并创作和出版了他的第一批作品。1849年鲁宾斯坦回到圣彼得堡,后来就任大公爵夫人叶莲娜·帕芙罗芙娜的宫廷乐师
他曾求教李斯特并在李斯特的音乐圈里度过一段时间,但是一向慷慨助人的李斯特却拒绝鲁宾斯坦当他的学生,而且冷酷的对他说:作为一个天才,必须不靠别人帮助,自谋发展的达成自己目标。对于他所崇拜的偶像却对他这样的态度,在他心理造成了阴影;尤其在他穷迫潦倒时,李斯特也未曾伸出援手。虽然他们表面上颇为友好,但实质上却是冷漠的。
鲁宾斯坦也尝试著各类型的音乐,深深受到孟德尔颂舒曼萧邦等的影响,因为他的音乐作品国际性的所以他很鄙视当时俄国五人组民族主义作风,也引此引起了俄国五人组排斥和攻击,他们也就反对鲁宾斯坦的弟弟尼可拉斯.鲁宾斯坦(Nicholas Rubinstein)创立的莫斯科音乐院,尽管如此,他们兄弟两人对俄国的音乐教育还是有极大的贡献。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3)_conew1.jpg (79.95 KB, 下载次数: 280)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3)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5 09:58 AM
    安东.鲁宾斯坦:管弦乐作品集  歌剧《恶魔》中的芭蕾舞曲、《大提琴协奏曲》与《唐吉訶德》荣获2003年德国古典权威大奖“回声大奖”的肯定。 阿尔班.杰哈特∕大提琴    乔治. 韓森指揮德国烏珀塔尔交响乐团    MDG335 1165-2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4-5 09:59 AM 编辑 ]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A.jpg (111.25 KB, 下载次数: 263)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A.jpg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2)_conew1.jpg (64.75 KB, 下载次数: 279)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2)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5 10:00 AM
安东.鲁宾斯坦的作品被演出的机会並不多,这张专辑收录他的管弦乐作品,包括歌剧《恶魔》的芭蕾舞組曲、大提琴协奏曲与《唐吉可德》等精彩曲目。這首大提琴协奏曲,在旋律、和声与配器方面都师法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但在风格上又多了一份哀伤之情。《唐吉可德》是安东.鲁宾斯坦很独特的一首创作,幽默曲的指示明显地想要符合舒曼“音樂乐中有詩”的原则,但內容上自始至終都倾向李斯特的交响詩型式。相对而言,取自歌剧《恶魔》里的芭蕾舞曲,就属於典型安东.鲁宾斯坦的管弦乐作品。
至于安东.鲁宾斯坦的《大提琴协奏曲》,在网上很难找到它的资料。《简明牛顿音乐词典》记载鲁宾斯坦作有两首《大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编号为op.63的大提琴协奏曲可能是首次录音,另外一首有无录音就不得而知了。安东.鲁宾斯坦的作品本来录音就少,据说他写有五首《钢琴协奏曲》,那也是令人期待的,有机会搜来欣赏。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5 10:01 AM
來自音乐家庭的大提琴家杰哈特Gerhardt年纪虽轻,在世界各地的演出经验非常丰富,也灌录过多张专辑,是新生代大提琴家中极被看好的独奏家。而他在本片中精采不俗的完美演出,着实令人赞叹激赏!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1)_conew1.jpg (84.12 KB, 下载次数: 277)

鲁宾斯坦 《恶魔》中的芭蕾音乐 大提琴协奏曲 唐吉可德  (1)_conew1.jpg

作者: sunwz5057    时间: 2014-4-5 02:28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4-5 09:56 AM 发表
1
1829 年出生於于罗斯的安东‧鲁宾斯坦是十九世紀俄国最负盛名的钢琴琴家,也是一位悠游于俄式风格与欧陆訓练的作曲家。如今较为人所知的是他教育英才的钢琴教授身份,且是俄国音乐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开拓者。他 ...
这会,轮到我坐上沙发啦。听音版慢慢道来。学习中……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5 08:23 PM
        第一次接触大提琴协奏曲,就是这张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之后就对大提琴协奏曲情有独钟,以至摧之若谷,搜罗不少相关作品;巴赫、海顿、维瓦尔第、博凯里尼、舒曼、拉罗、圣桑、埃尔加、施波尔等等,对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穷追猛打”,到了有点痴迷的地步。所以,不断发掘新录制、冷门、未听过的大提琴协奏曲,甚至是大提琴音乐作品都不会放过。这次收得安东.鲁宾斯坦《大提琴协奏曲》这样很少录音的号曲目,甚是高兴。正如音乐评述安东.鲁宾斯坦的《大提琴协奏曲》那样,作品受到舒曼曲风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非常值得聆听。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5 08:29 PM

我第一次听到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就是这个版本,当年在北京路外文书店二楼购得(10元一张,纸皮包装,无胶盒):该版本大提琴由美籍加拿大人,卡扎尔斯的徒弟纳尔索瓦.扎拉演奏,美籍捷克指挥家瓦尔泰尔指挥美国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协奏。别看这个不起眼的出品,演奏的和协奏的都“很有来头”,演绎绝对是上乘之作。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4-5 08:50 P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4-5 09:48 PM
喜欢安东.鲁宾斯坦的作品!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4-6 11:32 AM
稍微冷门些,顶顶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4-6 11:49 AM
学习资料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6 12:01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4-4-5 09:48 PM 发表
喜欢安东.鲁宾斯坦的作品!

安东.鲁宾斯坦还有不少作品,情永兄晒晒手头上的鲁宾斯坦作品,让我也过过瘾啊。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6 12:03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4-4-6 11:32 AM 发表
稍微冷门些,顶顶

近来乐于寻找冷门协奏曲,偶然遇到安东.鲁宾斯坦的大提琴协奏曲,值得推荐,建议聆听。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6 12:03 PM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4-4-6 11:49 AM 发表
学习资料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4-6 09:29 PM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4-6 12:01 PM 发表

安东.鲁宾斯坦还有不少作品,情永兄晒晒手头上的鲁宾斯坦作品,让我也过过瘾啊。

不多,不多乎。。。。。。。。。。。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14 09:23 PM
   安东.鲁宾斯坦《第一、二钢琴协奏曲》
鲁宾斯坦是个才华洋溢的即兴演奏家。作曲家KarlGoldmark曾对他的即兴显奏赞赏有加,他的演奏非常出色,注重在音色,技巧,即兴,所以不拘泥于细节常常不按牌理出牌。他的这种风格受到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钢琴家的非议,钢琴家WilliamMason就批评他说:“如此敏锐有利的手,手指下却空无一物”。克拉拉舒曼(舒曼之妻)对他印象更差,说他根本就不是在演奏。但是一些乐评家却有不同的看法,有“钢琴巨人”,“钢琴的宙斯”,“音乐中的米开朗基罗”等等尊称。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16 06:29 PM

安东·鲁宾斯坦:第一、第二大提琴奏鸣曲(穆尼叶,格罗格)
鲁宾斯坦最有名的一段话,道尽了他的感慨:俄国人说我是德国人,德国人说我是俄国人,犹太人说我是基督徒,基督徒说我是犹太人。 钢琴家说我是作曲家,作曲家说我是钢琴家。 古典派认定我是未来派,未来派说我是守旧者。 我的自我认定我只是社会中的一个不伦不类 - 一个可怜的人。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4-17 07:53 AM 编辑 ]
作者: 转动的唱盘    时间: 2014-4-17 02:30 AM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俄文翻译?

英文Wiki如下
Russians call me German, Germans call me Russian, Jews call me a Christian, Christians a Jew. Pianists call me a composer, composers call me a pianist. The classicists think me a futurist, and the futurists call me a reactionary. My conclusion is that I am neither fish nor fowl—a pitiful individual.

俄国人说我是德国人,德国人说我是俄国人,犹太人说我是基督徒,基督徒说我是犹太人。 钢琴家说我是作曲家,作曲家说我是钢琴家。 古典派认定我是未来派,未来派说我是守旧者。 我的自我认定我只是社会中的一个不伦不类 - 一个可怜的人。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17 07:51 AM
原帖由 转动的唱盘 于 2014-4-17 02:30 AM 发表
俄文翻译?

英文Wiki如下
Russians call me German, Germans call me Russian, Jews call me a Christian, Christians a Jew. Pianists call me a composer, composers call me a pianist. The classicists thin ...

多谢转盘兄的纠正。 资料来自网络,马上编辑改正。真诚期望转盘兄多来指教! :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4-4-17 07:55 AM 编辑 ]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4-4-21 09:06 AM

f小调奏鸣曲》《F大调旋律》安东.鲁宾斯坦钢琴奏鸣曲全集
    这一首乐曲是包含在作品3之中的两首钢琴小品中的第一首,属于典型的旋律性器乐小品。乐曲结构极其简单,歌谣形式的主旋律(片段1),前后反复三次。就在三次反复的连结处,加入半音阶的经过句。虽说较为单纯,但因为旋律很美,所以常常被改编为钢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独奏曲或大提琴独奏曲。这是一首颇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乐曲。作者安东·鲁宾斯坦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钢琴家,他将欧洲的音乐传统移植于俄国民族音乐之中。在作曲方面,鲁宾斯坦深受德国浪漫派音乐和李斯特的影响,留下了大量的钢琴曲。但是他的所有作品中唯有这首<F大调旋律>最为深入人心,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浪漫曲》鲁宾斯坦
  这首小巧玲珑的《浪漫曲》,原本是鲁宾斯坦的钢琴曲集《彼得堡晚会》(共六曲)中的第一曲,因其旋律优美,多以小提琴独奏的改编曲演奏。浪漫曲(Romance)这种体裁,最早只用于描述爱情故事和骑士传说,后来这一名词应用于音乐作品的性质甚于实际的曲式,即浪漫曲着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不存在精确的结构形式。本曲具有歌唱性的旋律,极富深情而且充满诗意。(资料来自网络)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