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PC-HiFi 有着落......音乐之旅PI-2D使用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1-26 04:55 PM
标题: PC-HiFi 有着落......音乐之旅PI-2D使用感受
多年前,我家里那台用了十多年的CD机上了“天堂”,从此不再回来,折腾的日子由此开始。

它老人家去的可不是时候,没了音乐生活好像没了支点一样,于是家里的DVD机开始担当播放音乐的重任,不过每次都找不回听音乐的感觉。没感觉可以想办法啊,DVD模拟输出不行,那就加个解码吧,说不定……

好吧,大家都这么说,那就行动吧。

于是黑暗中出现一丝光明,
不过当时本人好傻好天真,不想花钱又想办大事,还期望那台廉价的DVD机发出天籁的声音,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淘宝找到一台自认为便宜又好声的解码器,下订的时候还特别嘱咐店主要快点发货。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天箭 于 2014-12-10 05:13 PM 编辑 ]
作者: jp    时间: 2014-11-26 05:01 PM
沙发。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1-26 05:06 PM
不想让大家等了....其实我也等不及....

到手后立刻接上DVD机试音,按下“play”键之前先想象一下——美妙的音乐从喇叭传来,从此可以对“天堂”的那台CD机说:“你安息吧”。

不过事情好像不是这样发展的,喇叭出来的声音确实好了,但好像少了什么,对!那就是音乐味,还有透明度,始终找不回那台CD机的感觉,怎么听都好像隔了一层纱。

好吧,我放弃,看来又被音响玩了一回。不过事情还没完,说起来还得怨一位长时间没联络突然冒泡的朋友,此人乃业内人士,他在QQ上发信息给我:“我现在用笔记本电脑做音源,用USB转同轴接我的解码器,感觉声音不错啊,跟我接转盘的声音有的比”,面对电脑里面数量可观的音乐文件,那是一种怎样的诱惑啊,于是我心中的小太阳又升起来。

首先是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回来,顺便淘汰掉那台破旧不堪、噪音扰民的台式电脑,接着入手一个带同轴数字输出的USB数字声卡,不过我又傻了一次,依然不想花大钱办大事,骨子里对PC-HiFi还存在质疑,于是试验性的买了一个廉价的数字声卡(期待又一次血的教训)。


(待续....)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1-26 07:18 PM
期待精彩继续。。。。。。。。
作者: desklong    时间: 2014-11-26 09:20 PM

作者: benchang    时间: 2014-11-26 11:00 PM
楼主提供下配制也让我学习下吧。
数字声卡外置的要好点吧,至少隔绝了机箱内的电磁环境,而且独立供电比主板供电要强点。
我现在用着ECI 6DS,自从接了老联想G450笔记本声音异常干冷,还不如记忆棒模式(ECI 6DS usb播放还挺给力的),就再也没打过老笔记本的主意了。。。现在快发年终奖了,心里又开始长草,不知道接苹果imac,再用ipad控制播放会怎样。usb上也想试试讯电分离的usb双头线,讯号接电脑,电源接电池或者ipad 5V充电器。
另外求问版主,ECD-2的解码比较ECI 6DS有多少提升?ECD-2不支持DSD解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看见EC官网新出ECM-2,全通吃的解码好强大,直接带ipod控制app,当然价格也强大建议售价4900欧。。。。。。
作者: pcyee    时间: 2014-11-26 11:01 PM

作者: jp    时间: 2014-11-26 11:13 PM
原帖由 benchang 于 2014-11-26 11:00 PM 发表
楼主提供下配制也让我学习下吧。
数字声卡外置的要好点吧,至少隔绝了机箱内的电磁环境,而且独立供电比主板供电要强点。
我现在用着ECI 6DS,自从接了老联想G450笔记本声音异常干冷,还不如记忆棒模式(ECI 6DS u ...

ECD-2的素质还是高于ECI-6DS,毕竟是专门的解码器了,例如它用了两片CS4398......。想以不高的代价玩DSD的话,HEGEL新出的 HD12解码器值得期待!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4-11-26 11:23 PM
很想分享折腾的经验或教训。
作者: benchang    时间: 2014-11-26 11:27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1-26 11:13 PM 发表

ECD-2的素质还是高于ECI-6DS,毕竟是专门的解码器了,例如它用了两片CS4398......。想以不高的代价玩DSD的话,HEGEL新出的 HD12解码器值得期待!

http://www.changye.com.cn/bbs/attachments/forumid_ ...

黑格尔跟EC功放的风格搭配如何呢?EC的风格偏慢的。HD12还没看到报价呢。
最近没时间折腾pc,有空再试试是以前老笔记本的处理器不行,还是usb xmos解码和6DS的记忆棒模式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差距。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4-11-27 08:31 AM
关注中。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1-27 09:24 AM
原帖由 benchang 于 2014-11-26 11:00 PM 发表
楼主提供下配制也让我学习下吧。
数字声卡外置的要好点吧,至少隔绝了机箱内的电磁环境,而且独立供电比主板供电要强点。
我现在用着ECI 6DS,自从接了老联想G450笔记本声音异常干冷,还不如记忆棒模式(ECI 6DS u ...


我用的也是联想笔记本.
数字声卡是不是外置倒不重要, 关键素质要高,
ECI 6DS的USB输入应该不错了,  另外目前很流行DSD音频格式,个人觉得现在兼容性不太好,其实FooBar软解或许也不错。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1-27 10:04 AM
后果大家也想到了,那段时间黑暗之极,电脑通过USB数字声卡接解码的声音甚至还不如DVD加解码的组合,那种干涩的声音至今历历在目,而原先那些服务了十几年的器材开始接二连三地出故障,先是音箱一个声道的高音损坏,接着功放也出点问题,于是我开始了远离台式Hi-Fi的节奏,只能从“二房” (耳放系统)找到一丝阳光。

回头看看,玩Hi-Fi肯定要交点学费的,但学费交多了就不值了(那些钱也许可以一步到位买到心目中的器材),超值产品不是没有,而是少之又少,当你没有找到超值产品时,还是先记住“一分钱一分货”这一信条吧。

后来由于工作之便,我与音响产品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再后来居然成为小编(身份转变,突然感觉责任重大)。



小编?你是小编?


PS:大家肯定会想,那肯定是收钱写文章讨好客户的人,音响媒体确实有个别这样的写手,写得不够客观还夸大其辞,没有正确引导消费者,甚至有些还很玄乎,导致圈外人对音响圈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发烧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群体,认为他们是"理工男(没有贬低理工男的意思)",而不把他们当成音乐爱好者。

同时商家也要客观看待自己的商品,对媒体的评论不能强加自己的意思,部分商家认为文章不能提器材缺点(其实没那件器材没有缺点),导致媒体的文章无法给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真实一面,而消费者越来越不信任媒体,继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我以体验者的身份告诉大家,以下全是真实感受。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1-27 10:34 AM
下面,本文主角就要登场。



相请不如偶遇,XXXX太不起眼了,在试音室里见到它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要知道每月从这里进出的器材,都能排个小队了。当获知XXXX是一部带解码、并且是具备USB解码功能的合并式功率放大器时,我的视线才开始转移它的身上。

这是一部机身为黑色、身材相对苗条的功放,有着铝合金拉丝面板(并没有采用音乐之旅一贯的亚克力面板),面板左边是圆形的电源按钮,中央则是显示屏,右边是4颗呈菱形排列的圆形按钮,用以控制音量和音源选择,除了面板两边的黑色亚克力饰边外,并没有太多装饰,因此显得简洁而且朴实。

再看看背板,XXXX配备了1组XLR平衡输入接口和4组RCA输入接口;数字输入方面,XXXX有1个USB输入接口、2个光纤接口和2个同轴接口(支持24bit/192kHz解码),显得非常全面。XXXX还有一台外观几乎一样的姐妹机,那就是不具备解码功能的XXXX2,当然其售价也低了3000元左右。

XXXX的额定功率每声道为100W(8Ω),输出的峰值电流大于50A,阻尼系数也大于300,在家庭环境下使用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好了,说了这么多也许有的朋友不耐烦了,XXXX到底声音怎么样?开声便知道。


它就是XXXX解码功放!
为保持神秘感,小编只好这么干了.

作者: 老梁    时间: 2014-11-27 10:43 AM
阅本帖,学习了,我亦有同感。网友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认为很好。
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实践可以积累经验,比较可以得出正确,事前思考事后小结。
玩音响是要交学费的,这是肯定的。
吃一亏,长一智,吃了亏,不好全赖别人,也应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例如,假冒伪劣产品,大家都知道质量是没法保障的,个别人就是喜欢。不说别人,我自己亦上了当。贪便宜,在二手市场买了一部改装的x星手机,一个月后用不了,找谁?只能是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娸体基本上好的,他们为推动社会前进,市场繁荣,功不可抹。杂志上的文章,只能是作者本人的观点,我们阅读后要思考,对的,吸收,不对的,舍弃。观点与角度不同,知识与理解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强加于他人,也不好将自己不接受的地方去指责别人的不是。

[ 本帖最后由 老梁 于 2014-11-27 10 AM 编辑 ]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1-27 10:55 AM
原帖由 老梁 于 2014-11-27 10:43 AM 发表
阅本帖,学习了,我亦有同感。网友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认为很好。
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实践可以积累经验,比较可以得出正确,事前思考事后小结。
玩音响是要交学费的,这是肯定的。
吃一亏,长一智 ...


老梁老师相比比我们更有经验, 也更深刻。。
作者: map_sun    时间: 2014-11-27 04:24 PM

作者: benchang    时间: 2014-11-27 07:46 PM
楼主请继续写,多一个人分享就多一份学习
作者: jp    时间: 2014-11-27 09:55 PM
原帖由 benchang 于 2014-11-26 11:27 PM 发表

黑格尔跟EC功放的风格搭配如何呢?EC的风格偏慢的。HD12还没看到报价呢。
最近没时间折腾pc,有空再试试是以前老笔记本的处理器不行,还是usb xmos解码和6DS的记忆棒模式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差距。

HEGEL的速度比较快,线条清晰,清爽有力。一般电脑和发烧音响差距还是显著的。
作者: jp    时间: 2014-11-27 09:57 PM
原帖由 天箭 于 2014-11-27 10:04 AM 发表
后果大家也想到了,那段时间黑暗之极,电脑通过USB数字声卡接解码的声音甚至还不如DVD加解码的组合,那种干涩的声音至今历历在目,而原先那些服务了十几年的器材开始接二连三地出故障,先是音箱一个声道的高音损坏, ...

顶发烧真声音!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4-11-27 10:07 PM
期待精彩好文。。。。。。
作者: benchang    时间: 2014-11-27 10:56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1-27 09:55 PM 发表

HEGEL的速度比较快,线条清晰,清爽有力。一般电脑和发烧音响差距还是显著的。

实在用不惯CD了,年轻人还是倾向于方便,所以我觉得这个6DS真的很适合我。以文件储存的无损音乐多,而且也好找。
现在想升级一下解码,和播放控制,
我在考虑是用苹果电脑接dac,然后用ipad控制,还是用数字转盘接DAC?当然ECM-2是最理想的,可惜太贵。6DS遥控器显示不支持中文,全乱码很难受。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4-11-28 07:54 AM
天箭兄的好文章,赞一个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4-11-29 05:34 PM
cd机虽然没有目前流行的播放格式方便,但声音还是很好听的,玩音响,就是为了愉悦听感吗!
作者: YSJ    时间: 2014-11-30 02:02 AM
PCHIFI不仅播放方便,还可以让你欣赏到很多目前市面上难得一见的优秀音乐,领略到许多大师对这些音乐作品的精彩诠释。而且,素质较好的PCHIFI,其声音也是很好听的。
作者: 马生    时间: 2014-11-30 11:13 AM
不少烧友经过N年的积累,拥有为数不少的经典靓CD,没有一台像样的CD机,确实有点浪费资源,何况总体而言,CD机还是目前声音最好的数码播放设备呢。
作者: YSJ    时间: 2014-11-30 12:55 PM
目前已有好些烧友将N年积累的经典靓CD转成数字音频文件,既方便查找、播放,效果也很不错。
作者: jp    时间: 2014-12-1 11:01 AM
原帖由 benchang 于 2014-11-27 10:56 PM 发表

实在用不惯CD了,年轻人还是倾向于方便,所以我觉得这个6DS真的很适合我。以文件储存的无损音乐多,而且也好找。
现在想升级一下解码,和播放控制,
我在考虑是用苹果电脑接dac,然后用ipad控制,还是用数字转盘 ...

“苹果电脑接dac,然后用ipad控制”播放音乐文件比较方便。
作者: jp    时间: 2014-12-1 11:05 AM
原帖由 马生 于 2014-11-30 11:13 AM 发表
不少烧友经过N年的积累,拥有为数不少的经典靓CD,没有一台像样的CD机,确实有点浪费资源,何况总体而言,CD机还是目前声音最好的数码播放设备呢。

新入门的烧友没有什么积累,一般手头上的CD不多,对他们来说数字文件的选择面较广,也比较丰富。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1 03:51 PM
好的CD机确实味道不错,   不过PC-HiFi 和数码播放器也日趋成熟.  我觉得他们都应该成为我们的音源, 互相互补不足.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1 03:55 PM
展会忙了两天, 终于回来了. 文章续上....


开声之前,先交代一下。

与XXXX搭配的音箱是GamuT Phi3 MKII,这对书架箱体积不算大,但动态和音场都比较好,声音透明度比较高,又有一定的厚度,是本人喜欢的声音类型;而音源是一台声音比较中性的万元级CD机,我把它接在万成的电源滤波插座上。

时值环球唱片公司送来了几张再版的中文专辑,其中比较喜欢《邓丽君15周年》和王菲的《菲靡靡之音》这两张专辑,关于王菲的个人感情问题就不想说了,但她的歌有些还是唱得非常好的,而女神级的邓丽君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歌唱得好,外貌也很甜美,听说当时她那种清丽脱俗的气质让成龙大哥不敢高攀,最后娶了邻家大姐林凤娇。
作者: 吴川李董    时间: 2014-12-1 08:12 PM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HD12什么时候上市?有光纤输入?
作者: 吴川李董    时间: 2014-12-1 08:23 PM
ECM-2昌业有计划引进?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2-1 08:31 PM
GamuT Phi3 MKII-值得拥有的好音箱!
作者: jp    时间: 2014-12-2 09:36 AM
原帖由 吴川李董 于 2014-12-1 08:12 PM 发表
HD12什么时候上市?有光纤输入?

已经引入了,价格估计在万元以内。有光纤输入。
作者: jp    时间: 2014-12-2 09:37 AM
原帖由 吴川李董 于 2014-12-1 08:23 PM 发表
ECM-2昌业有计划引进?

这个还不清楚。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3 01:58 PM
续上....
好吧,又扯远了,马上开声放上一张热身碟,那就是香港歌手泳儿的《爱·情歌》,音箱传来那种熟悉的歌声并没有异样,而且是一种厚暖而颇为清澈的声音,就在这短短的十秒钟内,我仿佛找到记忆中的声音,那种声音未必是最好的,却是我所喜欢的。

热身之后,放上《邓丽君15周年》专辑disc1中的“你怎么说”和“小城故事”,这两首歌绝对是邓丽君的代表作,不收录这两首歌的精选辑就算不上真正的精选辑。此时XXXX驱动着GamuT Phi3 MKII,从前奏开始我的内心自然而然地感到一种愉悦,当歌声出现时我的内心除了愉悦之外还有一丝热量在涌动,都说音乐能治病,或许在于此,当然异常悲伤的时候就不好说了。

从XXXX和GamuT Phi3 MKII这对搭档出来的声音是舒畅的,声音里面并没有哪个频率让我有屈憋之感,或者是有劲无处使的感觉,而邓丽君的歌声显得非常真实,因为真实因此变得愈加甜美和洁净,同时赋予了歌者的感情,因此在皇帝位上可以感受到声音的实体感和亲切感以及歌声的穿透力。接着播放王菲翻唱邓丽君的专辑《菲靡靡之音》,和前面一样,XXXX和GamuT Phi3 MKII这对搭档紧紧地抓住听者的心,使得每张专辑都那么好听。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3 01:58 PM
PS:
对于器材的考察,有时候一段音乐或者一张专辑足已,只要音乐和歌曲里面包含了足够的频率。

在器材面前我更愿意做个听者,而不是评论员,此刻我只是想坐下来好好听音乐,于是我任由这套组合播放音乐,无论我忙碌的时候离开皇帝位、还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欣赏着音乐,无论流行还是古典、爵士还是民乐,这套组合播放的声音都能让我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作者: jp    时间: 2014-12-3 04:56 PM
原帖由 天箭 于 2014-12-3 01:58 PM 发表
PS:
对于器材的考察,有时候一段音乐或者一张专辑足已,只要音乐和歌曲里面包含了足够的频率。

在器材面前我更愿意做个听者,而不是评论员,此刻我只是想坐下来好好听音乐,于是我任由这套组合播放音乐,无论我忙 ...

真情流露......。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5 04:30 PM
也许大家会问, 你说的是哪部功放?
告诉您,它就是音乐之旅 PI-2D 解码功放.





作为放大器的PI-2D已经能满足我对声音的要求,它的解码功能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尤其是USB输入时的表现,为此,我特地把自家的手提电脑带回本刊视听室。

要注意的是PI-2D的USB驱动程序需要在官方网站下载,安装过程比较简单,只需将PI-2D用USB线连接到电脑并且开机(此时电脑会提示安装驱动程序,不管它),接着安装下载好的驱动程序,一会提示安装成功,也无需重启电脑,只要将PI-2D设置为默认声卡即可。
开声之前交代一下,笔记本电脑用交流电源供电(并没有采用电池供电),并且将电脑设置在最高性能的全速运行,播放音乐的任务由iTunes和Foobar2000担纲,以前面那台万元级CD机为声音参照。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5 04:31 PM
技术参数:■输入阻抗:60kΩ(单端)、120kΩ(平衡)  ■输出阻抗:<0.03Ω  ■信噪比:<-130dB  ■频率响应:1-225kHz  ■声道分离度:>120dB  ■总谐波失真:<0.005%  ■峰值电流:>50A  ■阻尼系数:>300  ■额定功率:100W/声道(8Ω)  ■模拟输入端:1组XRL、4组RCA  ■数字输入端:2组同轴(24Bit/192kHz)、2组光纤(24Bit/96kHz)、1组USB(24bit/192kHz)  ■体积:424×337×90mm  ■重量:10.3kg


02.jpg (25.35 KB, 下载次数: 132)

02.jpg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5 04:37 PM
试听时使用的部分音乐专辑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5 04:41 PM
首先用电脑和CD机同时播放《GEAR》专辑的第一首“PERHAPS”,以CD为音源时听到的是厚重的低音,清脆的打击乐和富有情感的女声,切换到USB输入之后,可以感到音场居然更开阔,动态未压缩之余还显得更大,同时声音没有干涩的感觉。

为了进一步证实PI-2D的USB解码能力,电脑和CD机同时换上《雨果发烧十七》这张专辑,在播放“法兰多尔舞曲”之后,确认USB输入在声音表现上确实有更宽的音场与更大的动态,声音的质感与平衡度都与参考CD相似,当然也并非没有缺点,在中高频的声线上USB输入相对显得粗线条一些。

不得不说PI-2D在音源切换上非常人性,切换过程中机器会自动控制音量的淡入,并且不产生噪音,这点真是值得一赞。

接着我在电脑上播放《叶倩文精选》、《Lori Lieberman》、王菲的《天空》等等一些之前在自己的系统上听不下去的专辑,之前那种“又暗又生硬”的感觉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也直接导致本人长时间不敢玩PC-HiFi。而在PI-2D身上这种情况并未发生,换来的是清晰而且具有生气的声音,其可听度非常高,让我有继续听下去的欲望,看来PC-HiFi 有着落了!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8 01:36 PM
续上....


开盖后我看到PI-2D 内部非常赏心悦目。除了解码板之外,整个放大器部分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贴片元件,它使用了SMT表面贴装技术,不少朋友可能对贴片元件持怀疑态度,其实这种做法能缩短走线,也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另外仿制难度大大提高(对想复刻本机的DIY烧友来说不是好消息)。

另外我们看到在机器的右前方是一只给整机供电的环形变压器,不过这只变压器不简单,它就是音响界颇负盛名的“箭猪牛”,许多DIY烧友做梦都要买到它。“箭猪牛”具有稳定、低内阻、低振动和低噪音的特点,能给机器提供理想的电源,从而提高声音表现,而给机器储备电能的是中间的8个10000μF电解电容(每声道4个)。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8 01:37 PM
放大器方面,前面说了PI-2D使用相当数量的贴片元件,实际上这是现在越来越多进口品牌采用的做法;另外,PI-2D的末级每声道采用2对MJW3281A/MJW1302A 作并联输出,增加了负载能力,能搭配大多数家用音箱。

01.jpg (73.35 KB, 下载次数: 133)

01.jpg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8 01:39 PM
[后记]

在最后阶段,我拿PI-2D和PMC OB1i落地箱搭配,得到一种比较稳重的声音,中高频显得比较顺滑,低频延伸多些,当然这是落地箱的优点,而中频和低中频有些收敛,并没有搭配GamuT Phi3 MKII那么活跃。

PI-2D是一台声音具有一定厚度、音色少许暖色调但不乏透明度的合并式放大器,同时它有着不错的音乐感和舞台感。其内置的解码器可与各种数字讯源直接连接,丰富了音乐欣赏的来源,而高质量的USB解码让PC-HiFi来得容易一些,除此之外PI-2D具有良好的搭配性,应该能搭配大多数家用书架箱,只要不是效率太低的落地箱也能与它相宜。
作者: jp    时间: 2014-12-8 01:52 PM
能推好PMC OB1i落地箱不简单!
作者: 天箭    时间: 2014-12-8 02:14 PM
原帖由 jp 于 2014-12-8 01:52 PM 发表
能推好PMC OB1i落地箱不简单!

PMC OB1i  主要是低频不好伺候, 功放不搭的话低频会闷,声场会小. 不过这对箱的中高频很顺滑. 听上去很舒服.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4-12-10 09:43 AM
请教版主,PI-2D功放与H80功放具有什么不同?
作者: jp    时间: 2014-12-10 09:50 AM
两者除了功能相似之外,在线路、声音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要根据个人口味和所搭配的音箱来加以选择。
作者: 草原羊    时间: 2014-12-10 04:24 PM
谢了!
作者: jp    时间: 2014-12-10 04:38 PM
不客气,多交流。
作者: iaethuang    时间: 2016-11-22 07:57 PM
请问下PI-2与PI-2D除了加了解码外,音质上会有区别吗
作者: jp    时间: 2016-11-23 10:25 AM
标题: 回复 53# 的帖子
没有差别。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