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玩玩全景声---实战安桥ATMOS多声道,YES or NO? [打印本页]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12-29 11:48 AM
标题: 玩玩全景声---实战安桥ATMOS多声道,YES or NO?
全景声推出以来,近期成为国内外各大BBS多声道系统热议的话题。是锦上添花,还是画饼充饥?各路英雄,所见不同。
影音系统,向来画面和声音,各占半壁江山。画面方面4K来势汹汹,小画面家电已如雨后春笋,但苦于片源不足和各大影视公司还没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因此,无论是商业院线还是个人家庭影院还是在犹犹豫豫,欲露还羞,2K主流依然屹立不动。声音方面,ATMOS和AURO 3D两强相遇,未战已是硝烟弥漫,口水和技术讨论终在纸面,支持ATMOS和AURO 3D的民用产品,目前还是安桥一枝独秀,其他品牌用家还属于罕见。

对于画面从标清720P-高清1080P-再到2K-4K,从2D到3D,线路很清晰;但声音从单声道-双声道-多声道,从虚拟环绕最后到3D声效,从模拟声道到次世代数字解码,脉络上不如画面直观,各路用家对升级声音的需求反而比画面升级的欲望更加迟钝。

全景声能否实现逆袭,早于4K而普及?
全景声革命性的3D声效,所提倡的从传统声道到智能对象转变的技术概念,能否忽悠用家买单?

2015真的会揭开这个谜底吗?
YES OR NO?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4-12-29 11:51 AM
期待实测大作。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12-29 12:03 PM
向来相信手上有的比嘴上扯皮的靠谱,行不行?还是干了才知道。全景声是YES还是NO,还是实战搭建后才有发言权。
2015年最后一个一个周末的最后一天,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昨天下午,在顺丰城东和城西两个配送点,来回折腾了1个多小时,终于在仓库找到了失联已久的2个纸箱。
看来,年前快递都要悠着点,业务繁忙,忙中出错,高大上的顺丰也不能幸免。


错过了去群艺馆接女儿回家,搬着箱子到家,女儿直接拿上作文本霸占了我们的玩具房。
不得已,让这两个纸箱到半夜才能看看庐山真面目,还是在女儿最喜欢的小鹿台灯的监视下。
瞬间想起,Z版N年说过的话:开苞,总是让人期待啊!

IMG_6380.jpg (61.81 KB, 下载次数: 466)

IMG_6380.jpg

IMG_6381.jpg (60.38 KB, 下载次数: 437)

IMG_6381.jpg

IMG_6384.jpg (60.71 KB, 下载次数: 435)

IMG_6384.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4-12-29 12:09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4-12-29 11 AM 发表
期待实测大作。

今晚才能接线,元旦刚好实测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4-12-30 08:27 PM
期待精彩纷呈。。。。。。。。。。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4-12-31 08:13 PM
前排围观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2 12:27 AM
原帖由 POSTPINGPING 于 2014-12-31 08:13 PM 发表
前排围观

感谢一路支持!新年快乐,早日建成玩具房,享受巴适人生!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2 12:57 AM

838,外观还是安桥一贯的中规中矩,前面板的安全遮板,是金属面板,相比习惯了廉价塑料的弹性卡扣来说,轻推翻转的手感,着实不错;

带背光的音量按钮,其实,对我喜欢把一切AV灯光灭绝的习惯来看(为了遮光,我无耻的为我的AV柜子准备了2层布帘,其中,一层是法国特等天鹅绒,超厚超重,超巴适,眼不见心为净,还免关税波),属于绣花枕头,但对于喜欢在客厅显摆的路人甲来说,会超有科技含量,兰花指一点,背光亮起,怎么看怎么像秃驴脑袋后边的佛光,额的神啊。。椰树也说过:我说有光,于是,有了光!阿门!

有佛祖神韵的838,给我特定供在了中国红的案台后面,摆弄了半天,发觉还是梦露和哈雷王子比较般配。美女配野兽,或者就是新安桥风格的写照吧.(后面听感详述。。。)



请注意下面ATMOS的LOGO,再看看AURO 3D的示意图,一样一样滴!众生芸芸,佛光普照,普及泰来,新世界,将由全景声开启,阿弥托福!






2015新谚语:我脱帽了,撕!(ATMOS)---谢顶!
天空声道,原来就是这么来滴!俺总算,明白了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1-3 06:59 PM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说实话:现阶段除了孩子和影音,还真没有什么能让我牵肠挂肚且热情不减的活动。2015年1月31日交房,届时肯定不少问题需要向您请教...还望不吝赐教!!!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3 09:15 PM
ATMOS——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18 AM
原帖由 POSTPINGPING 于 2015-1-3 06:59 PM 发表
说实话:现阶段除了孩子和影音,还真没有什么能让我牵肠挂肚且热情不减的活动。2015年1月31日交房,届时肯定不少问题需要向您请教...还望不吝赐教!!!

请教不敢说,大家彼此多多交流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20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1-3 09:15 PM 发表
ATMOS——梦开始的地方!

回顾这个充实充满愉快的元旦小假期,ATMOS的确提供了梦幻般的声音变化,如果有升级多声道计划的朋友。我给一个真心的建议:选择ATMOS吧,真心不错!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21 AM


1、接线原则和全景声开启


838的后背,功能接口就不赘述了,请看说明书和各路豪杰的精彩论述。

这里就强调一点:安桥838,支持7,2声道,全景声的顶置声道,与后环绕共用(增高和增宽类似,意思,838单做AV功放的时候,怎么用,都是最多7个声道,7.1,或5.1.2(+全景声天空声道),或5.1+增高,5.1+增宽,如此类推).。

IMG_6391.jpg (106.16 KB, 下载次数: 258)

IMG_639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22 AM
接线的时候,可以同时接上。可通过设定,关闭后环绕,开启全景声。功放点灯(ATMOS),很EASY,步骤如下,看图说话:(这个功能很实用,可以很方便的进行ATMOS模式和传统7.1的AB对比测试)

IMG_6565.jpg (74.25 KB, 下载次数: 269)

IMG_6565.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24 AM
2、ATMOS音箱的几种摆位

随功放一起来的,还有一对安桥ATMOS定制置顶音箱-SKh-410(B)。功放接好,ATMOS开启,就迫不及待的,在反射摆位,测试了下ATMOS的魅力。

这对迷你小箱子,设计思路利用带倾角的反射,模拟天花置顶声道声效。主要目的就是方便使用全景声系统,又不愿折腾天花板,重新布线的烧友。

由于,我的HIFI箱子放在房间长度的近1/3处,而且,天花布局还算规整,通过反射,刚好打在第一反射点的区域。因此,这对迷你ATMOS箱子就在HIFI箱子顶部先安了家。



看看,俺其实早就有了天空声道,还是双6.25寸的波



前部布局如下,可以看到2个HIFI箱子顶部,就是安桥ATMOS音箱摆放的位置。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4 08:27 AM 编辑 ]

IMG_6191.jpg (90.44 KB, 下载次数: 275)

IMG_6191.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28 AM
     后部环绕布局:左右两侧环绕上部也是摆放ATMOS音箱的位置,对于5.1系统来说,杜比推荐使用这2个点,实际上上置顶声道,更多是作为对传统环绕高位定位的补充,并通过ATMOS解码,提供更加自然的声音轨迹和声效。从我房间的听感来看,放在前场,不如放在中场更有融入感。

使用2个炮,中场一个(雷鸣E15),后场一个(雷鸣12寸),这样,在提供更加均衡的低频,使2排座位都能听到比较自然的低频之外,增加的中场炮,其实,对全景声的特效,也很有帮助。请注意:全景声,不仅仅是提供上部音场,而更注重声音轨迹的顺滑过渡和更加自然逼真的定位和细节表现,一台高素质的炮的更为重要。

IMG_6760.jpg (123.64 KB, 下载次数: 275)

IMG_6760.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08:29 AM
  除了前方主箱和侧部环绕,可以使用杜比反射模式摆放ATMOS音箱外,安桥这对小音箱后部也留有2个小安装孔,明显也提供了悬挂在天花板的最佳模式。

于是,元旦带孩子去商场购物的同时,也采购了必备的材料,为真正的天空声道安装做准备。

安装的如何美观大方,不影响整体房间效果,也是考虑的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增加的喇叭线隐藏问题,这也是反射模式无法提供的,外露的线材,其实,降低了这对神奇的ATMOS的神秘感。ATMOS特有混音方式,提供的特定频段的声效效果,隐藏于无形之中,或者更能体现它们的价值,这个要比传统环绕更需要注重,否则,会过于突兀和强调的天空声效,会让多出来的声音与整体声效格格不入,反而失去了意义。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4 09:19 AM
高潮迭起,意犹未尽。。。。。。。。。。。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10:42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1-4 09:19 AM 发表
高潮迭起,意犹未尽。。。。。。。。。。。

继续,高潮

3.如何DIY安装ATMOS天花音箱?

     如何在不破坏原有装修的前提下,在天花安装ATMOS音箱,或许是不少人头疼的事情。而实际上,通过对比测试。无疑安装在天花会有更好的效果,更容易实现ATMOS无缝衔接的声音轨迹特效(稍后,会结合ATMOS测试进行详解。。。)。下面,SETUP BY SETUP,一步一步,看看如何解决天花音箱的安装问题?


安桥ATMOS音箱虽然提供了悬挂配件,便于安装和固定在天花,但并不符合我的需要:1、外观和环境和谐;2、隐藏喇叭线,不能露出煞风景的任何线材。


于是,给这对音箱,又设计了一对外箱体。制作过程很简单,对于经过了近1年DIY实战和磨合的俺来说,这点木工小活很是简单,整个过程也很享受:


先看看,经过不断积累,俺的工具还是很齐全的,电动工具(钉枪、切割机、手钻、电动起子、电锯等等)提供了超高的效率,这些,和音响器材一样,都是俺的新玩具。



IMG_6419.jpg (105.35 KB, 下载次数: 288)

IMG_6419.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4 10:59 AM
下面看看,怎么制作挂件:setup  by setup


1、外框架,使用装修剩下的边角料,按ATMOS箱子外形尺寸大小。注意,留出后部接线的开孔。外框架,我保留了ATMOS箱子原有倾角,会让小盒子更多一点变化。


2、接着,给它加上悬挂的耳朵,实木的波。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保留的倾角。


3、使用黑色波纹纸做好底色,美观一些,可以使用黑色哑光喷漆。由于赶时间,就不搞大阵仗了。

4、注意,这个框架,可不是仅仅为了美观和好看波,它的作用,可以猜猜看?呵呵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5 08:34 A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5 08:35 AM
外箱体搞完,就实地安装了。

采取“套中套”安装方式:安桥ATMOS音箱,套入外箱体。




刚才,那个外框架,这里看到作用了。由于是吊装,箱子垂直向下。外框的作用主要是卡住ATMOS箱体不让它掉出来。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5 08:36 AM
安装后的效果,整体效果和环境基本融入一体。除了那个临时用来凑合的白色水管,这个必须更换,已经定做一条黑色钢管,这条钢管,本来设计是有其他作用的,有点crazy:给孩子们准备了2个秋千位置,女儿一直想坐着秋千看电影,这点得到了其他小朋友一致拥护。看来,这个位置也只能是临时的了,实际上4个以上的天空声道,才是ATMOS的精髓。

通过,两个视角的照片。可以看到:ATMOS天花音箱和侧环绕的距离。这在安装规范中,有一定要求,并且设计为可移动调整,便于获得的最佳的效果。这点感觉各品牌的说明书,对于天花音箱安装的内容,还是偏少了点,不少烧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伟大的EPOS版主,也只能参考录音室摆位,猜谜语一样,搞定了天花音箱的安装。

外露的喇叭线,是临时,为放在前场的反射摆位拉的,现在这个位置,就会完美解决。

IMG_6432.jpg (65.25 KB, 下载次数: 270)

IMG_6432.jpg

IMG_6438.jpg (72.03 KB, 下载次数: 263)

IMG_6438.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5 08:36 AM
整体环绕和天空音箱的布局示意图。

由于838只支持5.1.2,因此,只安装了2只天花置顶音箱。并且,经过多个位置测试,目前这个位置听感比较均衡,和其他环绕的融合度也较流畅,在前后2个皇帝位聆听,都不会有突兀的头顶声响,声音移动轨迹上更加自然。

如图:天花音箱安装在侧环绕稍前,并有一定水平距离(房间宽度的1/4和1/5之间,也即60-85cm),高度在2米以上,最终与皇帝位形成55度以内夹角。


注意:


1、我的侧环、后环高度和传统7.1摆位不同,高度降低了,在1.5米左右,后环绕,可以水平移动,调整间距,包括,隐藏在转角柜里的另一对后环绕,能提供THX和杜比不同标准的后环绕摆放要求。其实目的,就是一个:确保各个环绕有足够的呼吸空间,彼此相互不影响;


2、ATMOS天空喇叭,有可调倾角,通过调整,能提供更好的定位,这个,很重要。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5 08:37 AM
单独,来看下如何布线。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各种线材、设备更换的余地,因此,即使2013年末,还没有全景声这个概念。时隔一年,来布局ATMOS天花音箱,也没有多大压力,完美隐藏布线,对于这2个点来说,不是问题。

如图:看图说话,前后左右,完全看不到一条线,达成。

IMG_6442.jpg (92.74 KB, 下载次数: 287)

IMG_6442.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5 09:32 AM
智慧达人在民间。。。。。。。。。。。。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1-5 10:01 AM
真是个老男孩的玩具房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1-5 01:35 PM
来参观学习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6 10:54 AM
原帖由 POSTPINGPING 于 2015-1-5 01:35 PM 发表
来参观学习

谢谢,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6 10:58 AM
4、正确进行AccuEQ的测试

ATMOS音效测试,目前最出名无非就是DOLBY公司自己出的DEMO测试碟了。在器材到位后,第一步不是把这张碟放入蓝光机。而是,应该熟悉下安桥使用的新测试系统AccuEQ。相比,被抛弃的奥德赛来说,这套系统,更加简洁,测试只需要测试一个皇帝位的位置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效率相当的高。同时,我发现,对于低音炮的距离判断,十分的准确,当然是单炮的时候。

测试麦从火箭变成飞碟,是不是在暗示:ATMOS系统的声音会更具科技含量?

插上测试麦,就能自动进入AccuEQ系统,界面相对比较傻瓜,就不一一截图了。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1、测试麦,最好还是放在三脚架上,并且放在皇帝位坐姿与耳朵平齐的位置,各声道音箱到测试麦,没有障碍物。这样,能确保较高的精度。

2、不得不吐槽一下,功放的中文版翻译,和现在ATMOS增加的新声道乱七八糟的命名一样,顶置、高置、天空、纵向。。。等等,很容易绕不过弯来。例如,在扬声器配中,对“高置”扬声器的设置,有数个选项,采用反射摆位的,请选择Dolby enabled speakers,位置有前置(放在主音箱上面)、环绕(放在环绕上面)等;而采用天花吊装的,请分别根据位置,正确的选择顶部前置(天花前部)、顶部中置(天花中部)还有顶部后置(天花后部)。例如上面我吊装的位置,在侧环绕上方,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顶部中置)。不搞清楚这些东西,正确的设置,测试后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IMG_6449.jpg (33.54 KB, 下载次数: 280)

IMG_6449.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6 10:59 AM


注意,下面这张测试麦示意图。你会发现,在家庭环境下,发射摆位的要求会比天花安装更高,因为,天花安装测试麦能相对精确的接受信号,而反射摆位,受环境和反射面的影响,或许,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会稍微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这类反射音箱,强调天花不要复杂处理的主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6 11:07 A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6 11:04 AM
从下面这正天花ATMOS音箱的测试结果看,不同倾角带来了距离上的细微差异,而实际上电平上也有所差异。如果是反射摆位,相信这个差异会更大。需要注意的是:杜比实验室的建议,反射音箱(Dolby enabled speaker)高度应该不高于房间高度的1/2,才能确保效果和测试精度,而恰恰这点貌似好多品牌说明书其实都没提到。

IMG_6477.jpg (30.07 KB, 下载次数: 232)

IMG_6477.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6 11:08 AM
5、DOLBY ATMOS的”蝴蝶效应“

再重复上面说过的话:ATMOS音效测试,目前最出名无非就是DOLBY公司自己出的DEMO测试碟了。而这张碟,最出名的就是第1轨和第3轨,但如果你只注意这2个音轨,或者,认为ATMOS就是注意聆听新增加的顶置声道的声效,雨声、雷声、树叶等等什么的,那么,你就辜负了DOLBY公司工程师制作这张碟的苦心了。

蝴蝶效应,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ATMOS测试碟音轨,360度环绕声效中,恰恰有这么一个貌似是蝴蝶或者长翅膀的小爱神一样东西,来了个360度飞翔演示。刚刚用coredraw画了一个传统7.1声道和ATMOS处理,同一个效果的差异。

      传统7.1声道布局中,这个环绕效果,是从前置-中置-侧环-后环,再回到前置的一个360度环绕轨迹,这个声音轨迹能明显听的到,但这个声音轨迹,是平面的,仿佛人造卫星绕着地球旋转,是在设定的轨迹中转动或移动的过程,给人感觉声音是”死“的:只是“机械”的从一个音箱(声道)到另一个音箱(声道)。

     ATMOS演示最大的不同的是:这只”蝴蝶“活了,通过增加的顶部音箱,ATMOS特效的混音处理,提供了更加大的空间和上下落差,营造了蝴蝶,上下翻飞,小范围震动的效果,这样的声音轨迹自然也就更加自然也更加逼真。

ATMOS.JPG (102.01 KB, 下载次数: 234)

ATMOS.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6 11:09 AM
这其实就是,杜比实验室开发ATMOS的初衷,让声音”活“起来,像这只蝴蝶一样,并且,希望这只小小的蝴蝶能带来多声道环绕系统的划时代的进步。
联想蝴蝶效应的科普,小东西带动大气候,我们不妨姑且称之为DOLBY ATMOS的”蝴蝶效应“,再来看看这只蝴蝶带来了什么?


注意到这个蝴蝶,那么你再去聆听这张著名的ATMOS DEMO测试谍,你会有全新的发现,例如:那片树叶的场景,你会发现类似蝴蝶移动的效果,树叶或蜻蜓的翅膀在风的吹动下,从上到左下,又到右下,又突然回到上面,进入画面,并且这个过程中树叶和翅膀充满”蝴蝶效应”一般的动感,上下翻飞,自然灵动;又例如,拿指挥棒的小孩子,从DOBLY标志下,使用魔法“荡秋千”的场景,也漂亮的来了段“蝴蝶效应”移动;等等,等等,其实所有音轨,都能发现这种“蝴蝶效应”。

当你理解了这个“蝴蝶效应”,那么,你不会再去过多只关注自己的头顶,而是去发现更多除了蝴蝶效应之外更多的变化,例如,蝴蝶飞了,其他鸟鸣、风声是否也存在细微的变化,雨声从头顶上下来的感觉更强烈,雷声的纵深定位更加精确,同时,是否雨声、雷声也有了相比传统7.1更加丰富的变化,大小、轻重、层次、包围感,等等。你会从关注头顶逐步转移到:对声音轨迹的圆滑和自然度,整体环绕背景环境声效细节和临场感,声画更加统一的感觉等等的全新感受。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6 02:39 PM
蝴蝶效应--——让影音活泼起来!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1-6 06:13 PM
照目前的杜比ATMOS的发展,有些为AURO 3D担心!以AURO 3D的专业三层布局高度的喇叭标准来安装,不知道在狭小的家庭环境里如何实现,如果仅如ATMOS家用的取巧安装方式,又如何体现AURO 3D的三层空间优势?如是今后两者能以“和平相处”的方式存在,让家庭用户如何就着本身安装一个模式就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再去安装第二套的标准;目前看来在民用市场上杜比全景声有优势些,毕竟之前杜比一直是深入民心的,市场占有率较高,AURO 3D前来挑战就静待其变!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5-1-7 08:11 AM
安桥AV功放很不错。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7 08:55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1-6 06:13 PM 发表
照目前的杜比ATMOS的发展,有些为AURO 3D担心!以AURO 3D的专业三层布局高度的喇叭标准来安装,不知道在狭小的家庭环境里如何实现,如果仅如ATMOS家用的取巧安装方式,又如何体现AURO 3D的三层空间优势?如是今后两者 ...


目前天龙、先锋、马兰士都已宣布,下一步推出同时支持ATMOS和AURO 3D的机型,或通过固件升级予以支持AURO 3D,加上,明年DTS的DTS:X新格式也来凑热闹。明年,会是全景声产品井喷的一年。
杜比ATMOS占有绝对优势,几年前就开始的布局,200多部全景声片源的基础,为ATMOS铺平了道路。AURO 3D与专业厂家巴克合作,主要面对专业和商业市场和高端个人用户,还有汽车、手机、多媒体等多个领域,恐怕它本来的出发点就不会仅仅局限在影音市场这块。而实际上,在音箱布局上,只是在原有多声道系统基础上,增加多一层类似的布局,再加上单独一个GOD TOP,其实,实现起来,会比ATMOS加多2-4个天花音箱更容易些,只是配置的音箱成本会多一些;DTS,这次后知后觉,但感觉这次面对的对手太强大了,能否像DVD时代异军突起,还需要看看DTS的底子和影视公司、商业院线给不给面子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7 07:57 PM
相信2015年将更加精彩纷呈。。。。。。。。。。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8 06:05 PM
DTS:X在CES 2015有现场展示,台湾刘汉盛先生的报道:  http://www.audionet.com.tw/a/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15&extra=&page=3

转帖:  
       我在DTS小房間中聽到的音效讓我認為值回票價,所以很樂意跟各位多說一些。DTS這種音效稱為DTS:X,將在今年三月就正式宣布推出,屆時大家又要傷腦筋了,尤其是日本AV擴大機廠商,2014年才來了個Dolby Atmos,天空聲道搞得大家人仰馬翻。

      2015年又要來個DTS:X,這下子經銷商、日本子公司、代理商都要頭痛了,庫存要跑得快,否則就麻煩。首先我要澄清,DTS的X音效並不是Auro 3D,雖然,DTS在2013年宣布與Auro 3D合作,共同推行這種新環繞音效,但最終還是採用自己的MDA (Multi Dimensional Audio)技術。Auro 3D是比利時Galaxy Studio在2005年所發表的環繞音效,最主要的是加上了天空聲道,2011年就有好萊塢電影採用Auro 3D,台北美麗華電影院也早就已經採用Auro 3D音效。


      這次CES,DTS的攤位很小,我好不容易找到,竟然沒什麼人。問了半天,他們對於DTS:X都不清楚,只是要我排隊觀看示範。幸好當時吃飯時間沒人排隊,我排第一個。等了大約十分鐘就進去一個小圓形空間。四周是圓形銀幕,看不到喇叭,只看到地上二支Focal小超低音喇叭,抬頭一看上面有八支小喇叭,看不出什麼廠牌,這八支小喇叭排成大概的圓圈,顯然跟杜比Atmos排法不同。等到開始播放影片,影像畫質就不提了,實在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但是音效卻讓我耳朵豎起來。


     在此我要誠實的說,我所聽到的DTS:X音效比起最近幾個月我聽過的杜比Atmos好太多了,尤其是天空音效。差別在哪裡?就差在DTS:X的天空音效有實體感,跟真的一樣,而杜比Atnmos在實體感方面差很多。例如蒼蠅在頭上飛,你真的就感覺有一隻蒼蠅在那裡,蒼蠅飛的聲音是有重量的,而且在你頭上、身邊繞,真實得會讓您想去打牠。到底是這幾個月我所聽到的杜比Atmos音效沒有調整到位?還是DTS:X音效基本上就很強?等到今年3月以後就能揭曉了。


      問題來了,杜比Atmos的天空聲道喇叭擺法跟我在CES看到的DTS:X擺法完全不同,到時候如果AV環繞擴大機二種音效都有,天花板上的喇叭到底要怎麼擺呢?我問現場二個人,他們都回答目前到底有多少天空喇叭、要怎麼擺?他們也都還不確定,一切等到今年3月正式推出為準。如果以現場所聽到的音效而言,我倒是希望杜比Atmos乾脆改為跟DTS:X一樣的天空聲道,這樣大家都省事。只不過,我們聆聽室的天空聲道喇叭又要重新安置了。


这八个喇叭,估计吓坏不少人,3种全景声布局,也会让烧友头疼,明年真是多声道烧友的纠结之年啊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8 06:07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8 06:10 PM
DTS宣布将于2015年3月份推出基于对象的音频编码技术 DTS:X ,通过增加高度元素来创建更加身临其境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目前DTS公司并未公布DTS:X的具体细节,不过从名字上来看极有可能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和Auro-3D音效一样主要针对家庭影院,包括Anthem,天龙,安桥,Outlaw,先锋等电子厂商也将会在明年推出相关的支持产品。


这几个多出来的几个耳朵,耳机上已经可以尝鲜,但需要八个喇叭支持的,估计不少人会不买账了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1-8 08:18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1-8 06:10 PM 发表
DTS宣布将于2015年3月份推出基于对象的音频编码技术 DTS:X ,通过增加高度元素来创建更加身临其境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目前DTS公司并未公布DTS:X的具体细节,不过从名字上来看极有可能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和Au ...
要求真高。。。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9 10:24 AM
[quote]原帖由 陈先生 于 2015-1-8 08:18 PM 发表 [url=http://www.changye.com.cn/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221&ptid=47299][img]
估计AURO 3D和DTS:X会推出简化版本,适应家庭用户使用,对手太强大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9 04:49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9 04:50 PM
[img]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Users\529959557\QQ\WinTemp\RichOle\S[GAF3NMBRAN_D}IA2ABK0K.jpg[/img]
全景声,国内跟的很快,中影的全景声混音室,一步之遥和扫毒,就这里做特效的,满屋子的喇叭,看布局,兼容了ATMOS和AURO 3D,明年DTS:X出来,估计还要折腾。目前,国内影视公司就是有钱啊,换器材跟换矿泉水一样,真是任性啊

QQ图片20150109164542.jpg (99.39 KB, 下载次数: 256)

QQ图片2015010916454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2 08:27 AM
周六,弄了场ATMOS玩具屋首映。5个小伙伴,感受了ATMOS DEMO的强悍音效,看了场老年俱乐部的《敢死队3》。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12点午夜场散场前,给阿黛尔HOLD住了,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一流的音乐厅,一流的歌者,一流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一个小伙伴,居然起身2次,都没走成。。。暴力和美学平衡,美女加野兽,新安桥的音乐之旅,让人不得不服。有空,整理下,就说道说道。
作者: POSTPINGPING    时间: 2015-1-12 10:57 AM
期待中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12 12:04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1-12 08:27 AM 发表
周六,弄了场ATMOS玩具屋首映。5个小伙伴,感受了ATMOS DEMO的强悍音效,看了场老年俱乐部的《敢死队3》。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12点午夜场散场前,给阿黛尔HOLD住了,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一流的音乐厅,一流的歌者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4 11:43 AM
周六晚8点,“kkman‘s Dollhouse(kkman的玩具屋) ATMOS首映式"(嘿嘿,嘚瑟)准时开始,本地音响群的几个小伙伴们(老品、小富、强声、老苏)如约光临。

一天到晚听我群里忽悠ATMOS,这次终于可以掏干净耳朵里的老茧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14 04:50 PM 编辑 ]

IMG_7067.jpg (113.19 KB, 下载次数: 255)

IMG_7067.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1-14 04:22 PM
预祝首演成功,打算放什么片?目前拥有全景声的片多吗?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14 04:32 PM
估计会把他们的耳屎震出耳朵!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4 04:51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1-14 04 PM 发表
预祝首演成功,打算放什么片?目前拥有全景声的片多吗?

网络还是卡波,家里就好点。。。
目前有6部ATMOS音轨 BD:变4、敢死队3、忍者神龟、舞出人生5、扫毒(香港),加上DOBLY的DEMO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14 04:57 P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4 04:52 P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1-14 04:32 PM 发表
估计会把他们的耳屎震出耳朵!

哈哈,耳屎没出来,不过耳朵收获倒是不少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4 04:52 PM
开场,ATMOS DEMO的声效演示,立马震住了场子。小富即安的某位,连连吸气:”我靠,我靠,这声效强过恒大影城撒!“
瞬间,俺醉了。
坐在炮旁边,人品一直不怎样的那位,耷拉着眼皮:”我靠,我靠,我看到彩虹了,MY GOD他大爷,我TXX的是彩虹眼!“
瞬间,俺脸红了。
还是老苏比较淡定,深受HIFI熏陶数十载养成的金耳朵,见过大场面,的确不俗:“杜比这次蛮拼的波,但是,DEMO碟就像开胃菜,成不成,还是要看主菜滴”

IMG_6233.jpg (146.64 KB, 下载次数: 229)

IMG_6233.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4 04:52 PM
于是,《敢死队3》上场了,专门买了一张带ATMOS音轨的蓝光碟。
这部全是老家伙的片子,除了目前最有诚意的ATMOS混音之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话: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啊!
一边看,一边追忆当年录像厅追看第一滴血的美好时光;一边数落屏幕上的几个老家伙分别主演过的电影,一边互换位置,体验不同位置的声音效果。
整个过程,很惬意,大家对ATMOS和新安桥风格还是肯定的。几个小时的演示,音量一直放在-5,声压一直维持在80-100db左右,部分场面超过120db,从头到尾很热闹的片子,并不会让人烦躁,开阔的声场,相对厚实的声底,连贯绵密的环绕声效,很容易让人投入到情节中去。这时候,是否是ATMOS,都不是重要的了。



俺的玩具屋也经受了考验,全场没有出任何不好的状况,良好的驻波控制,2个炮撒着欢出力气,但不是那种让人透不过气的感觉,全场氛围的衬托让低频融入系统的感觉更强烈,小伙伴们也比较满意这种非超级重口味的调教。这几个小伙伴儿,都是玩HIFI为主的,大多对过于刺激火爆的AV系统并不感冒,显然,敢死队这类快餐片不会引起他们更多的共鸣,但这次多声道新技术的体验,的确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了,不断好奇的观察各个声道的位置,近距离判听效果,讨论多声道布局和声学处理的特征,咨询ATMOS功放的新功能和配置情况等等。但这还仅仅是开始。。。。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14 07:57 PM
重温当年的影片,已经物是人非。。。。。。ATMOS已经不再重要,久违了铮铮铁汉——史泰龙!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5 08:48 AM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11点了,为了和谐,开始关小音量。小富即安的那位,女朋友准时查岗了,不停看手机,屁股仿佛给针扎了一样。
俺立马会意,开段演唱会好了,听了再走,于是,当晚的高潮来了:阿黛儿 皇家艾伯特大厅演唱会
一开声,惊起“哇”声一片。。。。半路插队来的强声,第一次来,初来咋到,一直羞答答地坐着半边屁股窝在后排角落。阿黛儿胖妞的歌声一出来,就蹦了起来,直接窜到第一排的皇帝位,再也不肯起来了。

阿黛儿这张蓝光演唱会,录音相当的棒,无论是空间感还是环境拾音,都堪称典范。俺的玩具房其实有2个地方受这张碟的影响,也做了类似的设计和布局。
这张碟,要抓住人,建议倒过来看,只要听三首歌就OK,百试不爽:

从倒数第3首开始,翻唱Make You Feel my love,开唱前让全场观众点亮手机当星星背景,FUCK STAR之后,开唱,阿黛儿不同于Amy Winehouse的演绎,更多寄托了对这个影响她最多的人的追忆,煽情的气氛点燃全场,现场的导演绝对一流,画面的切换、灯光的效果,流畅默契,让台上和台下的互动完美契合,结束的瞬间,全场的尖叫声足够掀翻屋顶了。

接着是阿黛儿唠叨了一段全场最多的话儿,然后,唱起:Someone Like You!在那段失恋自嘲,语速极快又忒激动的铺垫之后,听这首歌会有跟听CD碟完完全全不同的感受,这是整场阿黛儿最投入的演唱,这也是全场观众最配合的一首歌,台上台下真正的融为了一体,可爱的阿黛儿,可爱的观众,每每看过,都会感叹:为什么国内没有这样的歌手,没有这样的观众?建议带女朋友看,准备好纸巾,绝对能赚取一次极佳的一亲芳泽的机会!

听完,上一首,再听最著名的 Rolling In The Deep,刚才堵得慌,没有宣泄完的情绪,在这首得到了完全的释放,这时候观众是歌者,歌者也是观众,就仿佛烂透的肥皂剧,最后达到了完美的高潮。低频的感觉,不开到0db,会足足差好几口气。请注意翻译的歌词,看的懂之后,再听一次,除了朗朗上口之外,还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15 08:49 AM 编辑 ]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5 08:49 AM
敢死队的血性爷们没有HOLD住这帮小伙伴,没有抹油男助阵的阿黛儿做到了。小富即安的那位,起身两次,都没走成,一直到曲终,才火急火燎地想起来补打个请假电话,可想而知,这场演唱会的声音对于我的这些小伙伴们来说,带有何等的权威性和征服力。

玩新安桥的小伙伴,强烈推荐,除了注意影院声效,一定要试试演唱会和播放DSD,音乐性一直是AV系统的弱项,这次安桥相比天龙的进步,会显得更难得,更让人印象深刻。

摩大在他的新帖里,对新安桥给予足够多的敬意,媲美莱康斯的听感,其实,不用去专门去听ATMOS音轨,听听演唱会,听听DSD,然后再去看看普通音轨的几部片,就能充分感受,比如下面几部。。。。

IMG_6499.jpg (91.32 KB, 下载次数: 217)

IMG_6499.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1-15 10:46 AM
不亦乐乎,周五试试接《我是歌手》。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6 09:28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1-15 10:46 AM 发表
不亦乐乎,周五试试接《我是歌手》。

很少看波,国内的综艺总是热闹有余,精彩不足,歌手,总是缺乏深入灵魂的情感。相比西方人,东方人太过含蓄。

昨晚,接回老天龙功放,阿黛儿声音逊色不少啊,看来,什么东西都好,最好不要去对比,一比就要出事,或者出血

IMG_7112.jpg (41.33 KB, 下载次数: 233)

IMG_711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6 09:29 AM
这场演唱会的导演,太牛B了,随便一个镜头都是荷賽的水准

IMG_7148.jpg (55.7 KB, 下载次数: 238)

IMG_7148.jpg

IMG_7150.jpg (58.38 KB, 下载次数: 233)

IMG_7150.jpg

IMG_7143.jpg (30.82 KB, 下载次数: 220)

IMG_7143.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6 09:31 AM
只有现场,还是现场。没有现场,HIFI系统的盲听,这些歌就失去了情绪。这就是为什么现场演唱会,总会让人疯狂的缘故了?

IMG_7155.jpg (28.6 KB, 下载次数: 233)

IMG_7155.jpg

IMG_7132.jpg (33.86 KB, 下载次数: 232)

IMG_7132.jpg

IMG_7133.jpg (44.93 KB, 下载次数: 225)

IMG_7133.jpg

IMG_7144.jpg (39.45 KB, 下载次数: 241)

IMG_7144.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18 08:45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1-16 09:28 AM 发表

很少看波,国内的综艺总是热闹有余,精彩不足,歌手,总是缺乏深入灵魂的情感。相比西方人,东方人太过含蓄。

昨晚,接回老天龙功放,阿黛儿声音逊色不少啊,看来,什么东西都好,最好不要去对比,一比就要出事 ...
难道他们的价格也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吗?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9 09:01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1-18 08:45 PM 发表
难道他们的价格也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吗?

838比同级别天龙还要便宜,这次安桥不按常规出牌哦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19 09:06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1-19 09:01 AM 发表

838比同级别天龙还要便宜,这次安桥不按常规出牌哦
好事啊,抢占科技制高点!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9 11:15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1-19 09:06 AM 发表
好事啊,抢占科技制高点!

昨晚,我以前影视公司的合伙人-一位从DVD时代就疯狂迷上Home theatre的发烧友,特定来看了阿黛尔的演唱会。

什么是现场?可以负责任的说,多声道系统播放高质量的蓝光BD,会让高级的HIFI双声道系统黯然失色。演唱会,不能仅仅靠听,靠闭着眼睛去想象,需要耳朵、眼睛、身体、情绪和柯尔蒙的全部投入,需要泪水、尖叫声陪伴歌声同场演出,需要现场周边所有人的互动和真正“嗨”起来。THIS IS MUSIC SCENE!

IMG_7130 2.jpg (72.12 KB, 下载次数: 261)

IMG_7130 2.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9 11:16 AM
要向这场演唱会的导演致敬:少了这些经典镜头,会让观看演出的第三者,无法真正融入这场演唱会中。好的现场,必须要有好的录音,对于AV和HIFI来说,都很重要,除了这个以外,精彩的镜头,视觉的冲击力,会为“如临现场,身临其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IMG_7148.jpg (147.01 KB, 下载次数: 261)

IMG_7148.jpg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19 11:19 AM
特地又去收了3张BD,强烈推荐,坦莉雅Thalia: Primera Fila,经典中的经典,人美歌美;莎拉布莱曼已经申请去太空旅行,现在正在欧洲航天局接受训练,或许下次,我们会在太空聆听她的美声。这里,特别推荐这张,小提琴女神-穆特的 勃拉姆斯小提琴现场音乐会,安排在一个相比音乐厅要小的多的环境,画质、音质一流,没有大空间多声道录音多余的空间膨胀感,乐器质感和定位,堪比HIFI效果,并且,给人感觉真的就是在现场一样。

QQ图片20150119105208.png (75.46 KB, 下载次数: 260)

QQ图片20150119105208.pn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19 08:25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1-19 11:19 AM 发表
特地又去收了3张BD,强烈推荐,坦莉雅Thalia: Primera Fila,经典中的经典,人美歌美;莎拉布莱曼已经申请去太空旅行,现在正在欧洲航天局接受训练,或许下次,我们会在太空聆听她的美声。这里,特别推荐这张,小提琴 ...
感谢分享,准备下单解馋。。。。。。。。。。。。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1-20 01:38 AM
哪里下单   请分享。。。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20 09:41 AM
原帖由 陈先生 于 2015-1-20 01:38 AM 发表
哪里下单   请分享。。。
马云那里。。。。。
作者: 陈先生    时间: 2015-1-20 09:47 AM
O(∩_∩)O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20 05:04 PM
原帖由 陈先生 于 2015-1-20 09:47 AM 发表
O(∩_∩)O

已PM,就一家买的。找喜欢的买的就OK。
作者: daidachushou    时间: 2015-1-20 10:47 PM
上周试用了安桥3030,这一代安桥,风格变化很大。一改之前型号的风格,速度明显快多了,动态也大,韵味稍有减弱。在AV方面的进步明显,同场对比了先锋最新的全景声功放LX88,3030不弱于先锋的强项(速度和动态),在中置人声的对白韵味,音乐演唱会上的乐感,整体氛围的完整包围感和密度,在场的所有人一致更喜欢安桥。但是可能是第一次速度和动态的大提升,所以在低频的量感方面感觉过于强悍了,集中于某个低频频段的很强,下潜感还差一些。高频方面比原来有改善。
全景声确实有脱胎换骨的听感。
另外,对DTS-HD格式好像有所劣化,支持不够好,遇上DTS-HD音轨效果明显不及同片的杜比音轨。
我个人的结论,第一,如果新入门的刚需,直接这一代安桥。如果是升级的朋友,不妨等三月的DTS-X音轨格式出来后,各大公司会推出新的同时支持这2大格式的功放再购买即可。
第二,安桥很用心,进步明显。从08系列一变,到全景声又一变。如果能够保持08系列的人声韵味,音乐性,同时完善在全景声型号上出现的速度和动态,那么,在目前雅马哈音色偏细,天龙平庸,马兰士慢软,先锋干薄的对比下,音色是最平均耐听的,重量和推力也都是同级别中的最优,以后,选择安桥的会越来越多。
以上听感只建立在一天的听感中(借来的),可能有些没有试到的缺点或优点未能找出。

我的升级目标,下一代安桥,型号3040。同时再布置头顶的一排,那么,就可以享受新一代的听感了。
这一代安桥开始也有了路由功能(3030背后自带2个路由天线,其他型号没见过不清楚)。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21 09:23 AM
原帖由 daidachushou 于 2015-1-20 10:47 PM 发表
上周试用了安桥3030,这一代安桥,风格变化很大。一改之前型号的风格,速度明显快多了,动态也大,韵味稍有减弱。在AV方面的进步明显,同场对比了先锋最新的全景声功放LX88,3030不弱于先锋的强项(速度和动态),在 ...
楼主好分享,学习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1-21 10:27 AM
原帖由 daidachushou 于 2015-1-20 10:47 PM 发表
上周试用了安桥3030,这一代安桥,风格变化很大。一改之前型号的风格,速度明显快多了,动态也大,韵味稍有减弱。在AV方面的进步明显,同场对比了先锋最新的全景声功放LX88,3030不弱于先锋的强项(速度和动态),在 ...

很好的心得,对各个品牌的特点也总结的很到位。兄弟,不妨多给坛子烧友介绍介绍测试心得。其实,在昌业的烧友,都是有一定底蕴,并且接受能力和开放心态相对活跃的,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论坛的原因。

安桥这几年,一年一变样,看到的确很用心,日系各品牌整合后,风格和声音把握上,会有个过渡期。安桥的进步,应该得益于其在欧美市场的开拓和试水,和杜比的良好关系,也会让安桥拔得先机。

这代安桥,从各个BBS试用,包括国外论坛的TEST,进步和认可度均不错的。对于airplay、网络应用等新技术也消化的很到位。其实,这在国外,会得到更多认可。wifi的升级,会让固件升级以及网络播放得到很大便利,后面,会做些介绍。其实,用AV功放,聆听一些音乐广播,也是很不错的,一台手机或平板就能简单操作,对于年轻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1-23 03:11 PM
安桥的应变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2-2 10:43 AM
又到换代高峰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2-3 03:40 PM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袭击。。。。。。。。。。。。。
作者: 剑如虹    时间: 2015-2-14 01:46 A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1-20 05:04 PM 发表

已PM,就一家买的。找喜欢的买的就OK。


K版,这几张碟哪里可以买到?请PM。多谢!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3-5 08:08 AM
原帖由 剑如虹 于 2015-2-14 01:46 AM 发表


K版,这几张碟哪里可以买到?请PM。多谢!

已PM。可惜有的已下架,特别是坦莉雅Thalia: Primera Fila这张很难找了,这个绝对是极品,现场感很好。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3-6 04:15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3-5 08:08 AM 发表

已PM。可惜有的已下架,特别是坦莉雅Thalia: Primera Fila这张很难找了,这个绝对是极品,现场感很好。
可惜了。。。。。。。。。。。
作者: ABCD    时间: 2015-3-8 05:30 PM
哈哈,全景声咱还没体验过,不知道它有多爽?感觉家庭影院的几万元音响投入,多声道时常反而不如两声道的爽。(个人观点,有点逆众。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3-9 11:23 AM
原帖由 ABCD 于 2015-3-8 05:30 PM 发表
哈哈,全景声咱还没体验过,不知道它有多爽?感觉家庭影院的几万元音响投入,多声道时常反而不如两声道的爽。(个人观点,有点逆众。

呵呵,多声道和双声道定位不同,各人也各人的喜好,偏爱哪个多一点都很正常。喜欢哪个就多投入点,开心就好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3-11 01:58 PM
全景声将是大势所趋。。。。。。。。。。。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3-18 08:29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3-11 01:58 PM 发表
全景声将是大势所趋。。。。。。。。。。。

饥饿游戏3全景声碟片最近已经在香港上市,加上新出的《坚不可摧》也推蓝光atmos,全景声BD会不断出新品。据国外BBS透露,也不排除老片新洗的可能,支持全景声声轨的院线影片,或许会迎来一个"换马甲"(老影片,提供新的ATMOS音轨发布新版)小高潮,饥饿游戏一口气推出DVD\BD系列新版,或许是个好的征兆。对于擅于抓空子的商家,这是一个绝佳的卖点。(不妨对比下全景声碟和非全景声碟的差价,这,是个小秘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3-18 08:30 AM 编辑 ]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3-19 07:46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3-18 08:29 AM 发表

饥饿游戏3全景声碟片最近已经在香港上市,加上新出的《坚不可摧》也推蓝光atmos,全景声BD会不断出新品。据国外BBS透露,也不排除老片新洗的可能,支持全景声声轨的院线影片,或许会迎来一个"换马甲"(老影片,提供 ...
香港这门快就有ATOM碟片上市了,羡慕!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4-17 10:15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3-19 07:46 PM 发表
香港这门快就有ATOM碟片上市了,羡慕!

全景声,DTS终于有动作了。

美国西部时间2015年4月9日,全球领先的音频解决方案提供商DTS公司在其美国总部Calabasas正式公布了DTS:X技术的具体信息,该技术是开放式的新一代的编解码标准,同时也是基于声音对象的多维空间音频技术(以下简称MDA)。不论是在电影院或家庭环境,DTS:X都能呈现栩栩如生、振人心魄的娱乐体验。观众将获得前所未有维度的沉浸式包围感受。电影院或是家庭影院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个性化设置以获得最佳效果。

与现有的环绕声系统不同,DTS:X音频不再受到固定位置的扬声器布局或具体声道信号的束缚,它能根据回放环境的不同进行灵活调试,从而获得在该环境下最佳的音效表现。它还能够在观众周围的精确位置点上营造逼真的声音效果,缔造更为丰富的音景。可以说,不管声音是在观众的前面,后面,头顶或者身边,DTS:X都能精准无误的在电影院或者家庭影院环境里按照声音原本所处的位置定位每一个声音细节。

DTS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n Kirchner 先生表示:“DTS希望给内容制作商、电影院以及家庭影院厂家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灵活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全球尽可能多的人体验到沉浸式的娱乐享受。DTS:X就是在这种想法下诞生的。到目前为止,电影院和家庭环境下的音效呈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扬声器布局,然而通过基于声音对象的音频技术,DTS:X将声音精准定位在观众身边,而无须受到扬声器位置的限制。这一创新营造了最精确的三维音频体验,能够让观众彻彻底底沉浸其中。”
DTS:X助力影院
1993年,DTS通过《侏罗纪公园》这一电影掀起了电影院音效的革命,通过一张CD-ROM装载5.1音轨,和电影胶片上的时间码完美同步,呈现极佳的观影效果。22年后,DTS:X这一行业最新的音频解决方案,已不再受到声道和扬声器布局的限制,并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数字传输。

MDA技术是一个DTS研发的开放标准,也是完全免费的基于声音对象的音频技术,有了这一技术,DTS:X能够让电影公司完全自由的实现对电影院环境里每一个声音对象的定位、移动及音量的控制。这一技术同样给音频工程师带来了方便,他们只需进行一次混音工作,就能将基于声音对象和基于声道的音频打包,这样内容在进行流媒体传输、数字广播、音视频接收器传输时能够轻松实现再利用。
Jon Kirchner 先生还提到:“MDA是DTS的一个免费的开放标准,是我们对专业混音工作的支持,也是对沉浸式音频内容存储的一项贡献,MDA技术与现在内容制作的工作流程非常契合,而MDA和DTS:X这样的组合,其实就是从内容最初生成到最终放映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在影院整合DTS:X技术能够让观众获得最佳的沉浸式体验,而且只要安装支持DTS:X技术的设备,并且遵循建议的扬声器安装指引,几乎所有的影厅都能轻松升级至DTS:X影厅。
DTS还与业内领先的合作伙伴,包括影院服务器、音频处理器公司紧密合作,以确保DTS:X所呈现的高品质音效以及简单灵活的升级安装。
• 环球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GDC)- 专注研发、生产和销售数字影院服务器,并为放映商和发行商提供全线数字影院产品
• QSC – 专注设计和生产专业音频系统和解决方案
• USL – 专注设计、生产和销售电影设备和音频处理产品

首家整合DTS:X技术的合作伙伴是GDC:

• GDC拥有全球第二、亚太地区第一多的数字影院服务器系统
o GDC是DTS:X在亚洲的独家认证代理商;
o 从2015年5月开始,GDC将对其现有的40,000个影院服务器提供DTS:X技术升级
o 从2015年5月开始,GDC将在亚洲对大约350个影厅开始DTS:X认证

GDC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万能博士表示:“GDC一直都以将艺术和科技提供给广大客户作为己任。我们选择DTS:X是因为我们坚信这一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影院体验的巨大变革。DTS:X整合方式简单灵活、却能够极大提升观影体验,因此会获得影院拥有者的青睐。DTS:X对扬声器布局要求的灵活性使得以前各种大大小小难以呈现出色音效的影厅现在都能轻松实现沉浸式体验。”
在内容端,DTS正在和洛杉矶、北加州、加拿大的多个主流片商及工作室进行DTS:X技术的评估和探讨,相关信息届时会由片商来公布。
DTS:X携手功放厂家
代表了接近90%功放和环绕声处理器生产厂家的主流品牌和主流DSP平台方案公司将在初夏时节开始发布支持DTS:X功能的产品,其他支持的生产厂家也将陆续揭晓。
这些功放合作伙伴包括:

• 天龙(Denon)– AVR-X7200W (已上市,2015年实现DTS:X固件升级)
• Integra – 2015年秋季新款产品上市
• 马兰士(Marantz)- AV8802(已上市,2015年进行DTS:X固件升级)
• 安桥(Onkyo) – 2015年秋季新款产品上市
• 先锋(Pioneer) – 细节待揭晓
• 施坦威林道夫(Steinway Lyngdorf) – P200 Surround Sound Processor (2015年夏季上市,秋季实现 DTS:X固件升级)
• Theta Digital – Casablanca IVa (2015年夏季上市)
• Trinnov – Altitude 32 (已上市,2015年夏季实现DTS:X固件升级)
• 雅马哈(Yamaha )– 2015年秋季新款产品上市

包括凌云逻辑(Cirrus Logic),亚德诺半导体(Analog Devices)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内的主流DSP平台方案公司2015年的解决方案都将支持DTS:X解决方案。
家庭影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对DTS:X的个性化设置灵活掌控最优化的聆听体验,其主要性能如下:
完美的向后兼容: DTS:X对现有的DTS码流都能实现完美兼容,可以说支持所有DTS-HD Master Audio的性能,并能从传统内容中获得沉浸式的聆听体验。
• DTS:X码流兼容DTS-HD解码;
• DTS:X解码支持DVD、蓝光和流媒体格式;
• DTS:X可以对立体声、5.1及7.1的内容进行空间重组,充分利用家里的环绕声系统
• 声音对象不会被丢弃,它们会被提取并解析成符合当前回放条件的环绕声体验;

对白控制 – 功放用户能够在家里对特定声音对象进行音量控制,根据他们个人的喜好对对白的音量进行调整;
• 作为一个声音对象,对白可以在需要的场合中从环境声中凸显出来变得清晰可辨
• 对内容制作者来说,他们也可以在混音制作的时候使用这一功能

灵活的扬声器布局:DTS:X技术支持灵活的扬声器布局,并能进行空间重组,所以在家庭环境里,对扬声器布局没有严苛的限制。针对声音对象的音频能够在不同数量、以及不同布局的扬声器环境下都呈现最为优化的高品质回放。
• 2015年支持DTS:X功能的功放产品将支持高达11.2个扬声器的信号输出;
• 即使内容制作时扬声器布局与用户在终端播放时采用的扬声器布局不一致,也能通过空间重组实现精准回放
• 用户可以通过空间重组功能来改变默认扬声器布局设置,也可以对传统内容进行重组,匹配全新的扬声器布局;
• 支持32个不同的扬声器位置(以实际产品的性能为准)
• 有了元数据的信息,空间重组功能将最理想的3D音景通过用户家庭条件下不同布局的扬声器精彩呈现;

无损音效- DTS在无损音效方面的出色表现一直倍受业界推崇和肯定。DTS:X也秉承了对无损编码内容的支持,以确保用户获得最佳体验。而在高码率不适合的应用场景下,DTS:X同样可以进行高品质的压缩。
• 混有声音对象的DTSX片源采样频率可高达96k
• 混有立体声和多声道音频的DTSX片源采样频率可高达192k
• 高保真,完美重现母盘音质

DTS Headphone:X
DTS的着眼点在于全面支持整个音频的生态圈,这意味着用户从电影院,到家庭,到移动互联设备都能获得顶级音频体验。目前,在移动设备端,用户也能通过DTS Headphone:X技术,令普通的立体声耳机呈现极具沉浸感的环绕声体验。有了DTS技术,从小屏幕也能带来震撼体验。欢迎前往DTS官方网站了解DTS:X和DTS Headphone:X并亲身体验。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DTS, please visit www.dts.com, or connect with DTS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DTS_Inc).
了解更多DTS资讯,请访问DTS官方网页www.dts.com或在新浪微博@DTS中国微信@DTS 关注我们。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4-17 10:20 AM
杜比也放出第二张 ATMOS DEMO测试谍。





杜比全景声的第一张试机碟是杜比历史上做得最成功的一张。不管是音效展示片段,还是MV都极具创意。首部全景色碟片中并没有电影中节选的片段,所有片段都是为推广技术和品牌而专门制作。
第二张试机碟也保持了第一张的高水准,第一张中的一些经典片段也得到了保留,同时还加入了纯声音的对比场景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4-17 10:21 AM 编辑 ]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4-17 11:06 AM
坐观龙虎斗
作者: jp    时间: 2015-4-17 11:15 AM
赖主编玩上了17.3声道了。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5-7 03:50 PM
原帖由 jp 于 2015-4-17 11:15 AM 发表
赖主编玩上了17.3声道了。

多声道发展到全景声,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临场感,这个诱惑相比HIFI的现场感更容易获得,因此,烧友动力十足啊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5-7 04:46 PM
更喜欢DTS全景声!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5-8 08:49 AM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5-5-7 04:46 PM 发表
更喜欢DTS全景声!

现在,厂家也很给力,相信,以后全兼容全景声的各个格式,就和现在的多声道模式共存一样的简单。

来自法国Trinnov Audio的Altitude32是目前业界唯一具备32声道处理能力的顶级环绕声处理器,在现阶段绝对属于机王级别,不仅兼具Dolby Atmos与Auro-3D的解码处理能力,更能够通过系统固件升级支持更多规格的新一代环绕声音效,例如刚刚发布的DTS:X等。这款环绕声处理器即使面对庞大的空间,依然能够通过80个音频输出扩展端子构建超大型的环绕声系统,媲美专业电影院。高端环绕声处理器当中复杂的设置系统是不少用户所头痛的,不过Altitude32却具有非常友好的菜单,可以让用户知道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含义,使得调整变得更加简单。另外,Altirude32还具有高度优化的自动房间调整系统,可以根据房间的实际声音情况对房间进行相当准确与细致的调整,此外当然少不了极度详尽的EQ均衡与低频管理功能。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5-11 08:34 AM
DTS:X计划合作功放厂家:

代表了接近90%功放和环绕声处理器生产厂家的主流品牌和主流DSP平台方案公司将在初夏时节开始发布支持DTS:X功能的产品,其他支持的生产厂家也将陆续揭晓。
这些功放合作伙伴包括:

• 天龙(Denon)– AVR-X7200W (已上市,2015年实现DTS:X固件升级)
• Integra – 2015年秋季新款产品上市
• 马兰士(Marantz)- AV8802(已上市,2015年进行DTS:X固件升级)
• 安桥(Onkyo) – 2015年秋季新款产品上市
• 先锋(Pioneer) – 细节待揭晓
• 施坦威林道夫(Steinway Lyngdorf) – P200 Surround Sound Processor (2015年夏季上市,秋季实现 DTS:X固件升级)
• Theta Digital – Casablanca IVa (2015年夏季上市)
• Trinnov – Altitude 32 (已上市,2015年夏季实现DTS:X固件升级)
• 雅马哈(Yamaha )– 2015年秋季新款产品上市

包括凌云逻辑(Cirrus Logic),亚德诺半导体(Analog Devices)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内的主流DSP平台方案公司2015年的解决方案都将支持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5-11 07:42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5-8 08:49 AM 发表

现在,厂家也很给力,相信,以后全兼容全景声的各个格式,就和现在的多声道模式共存一样的简单。

来自法国Trinnov Audio的Altitude32是目前业界唯一具备32声道处理能力的顶级环绕声处理器,在现阶段绝对属于机 ...
这个厉害,估计价格也高高在上!!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5-11 07:43 PM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5-5-11 08:34 AM 发表
DTS:X计划合作功放厂家:

代表了接近90%功放和环绕声处理器生产厂家的主流品牌和主流DSP平台方案公司将在初夏时节开始发布支持DTS:X功能的产品,其他支持的生产厂家也将陆续揭晓。
这些功放合作伙伴包括:

&# ...
好消息!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5-12 11:04 AM
如果AV照这种越来越多的声道发展下去,注定只能专业与超级发烧友还需要大环境的玩家玩下去了。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5-12 08:25 P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5-12 11:04 AM 发表
如果AV照这种越来越多的声道发展下去,注定只能专业与超级发烧友还需要大环境的玩家玩下去了。
有钱就是任性。。。。。。。。
作者: kkman2002    时间: 2015-5-14 09:16 AM
5月13日,蓝光光盘协会正式公布了“超高清蓝光”的规范,最重要的是,相关产品会在今年夏天上市。
  规范中强调,超高清蓝光(UHD Blu-ray)要求播放器提供对现有蓝光碟片的向下兼容,而新的标准的格式采用了3840×2160的分辨率,扩展了对色域、高动态范围(HDR)、以及高帧率内容(60fps)的支持。
  蓝光光盘协会公布了“超高清蓝光”的规范

此外,UHD Blu-ray还会支持
目前市场上的两种面向对象的声音格式,分别是DTS: X和Dolby Atmos(ARUD 3D去哪里了?)
不过BDA的发言人表示,如果通过光盘进行传递,那么具体的音频支持将是可选的,而非具有强制性。
而除了光盘外,新的标准还提供“数字桥梁”功能,也就是说让用户跨家用和移动设备来欣赏内容。

  现在问题是,流媒体时代的到来(纷纷支持4K),会加速将蓝光扫入历史垃圾桶的进程吗?仅仅是50G容量到160G或300G容量的突破吗?拭目以待。。。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