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利奥波德.艾布勒 [打印本页]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5-13 05:31 PM
标题: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利奥波德.艾布勒
约瑟夫.利奥波德.艾布勒(Joseph Leopold Eybler(1765 -1846)。奥地利音乐家。1765年2月8日出生于维也纳附近Schwechat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父亲是音乐教师、合唱团指挥,也是海顿的朋友。据说他家与海顿家族还有远亲关系—— 约瑟夫·埃依布拉和海顿是表兄弟。约瑟夫.艾布勒幼年跟父亲学习音乐,早年就表现出音乐天赋。六岁时,他就为一位来维也纳访问的政府官员演奏钢琴协奏曲,于是那位官员就推荐他进了维也纳的圣斯丹芬男子学院。这所学院也是海顿学习过的。

从1776年至1779年,约瑟夫.利奥波德.艾布勒跟约翰·阿尔布兰兹布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学习作曲,那时,埃依布拉只有十二岁。阿尔布兰兹布格是维也纳当时最著名的音乐老师,他也教过贝多芬。阿尔布兰兹布格十分欣赏约瑟夫.艾布勒的才能,把他推荐给维也纳音乐界。
海顿对艾布勒的音乐才能也推崇不已。在一封介绍信中,海顿称赞艾布勒在音乐领域的“杰出才能和勤奋”;还说,他不但“掌握了所有的音乐理论,……而且也能应用于实践”;并说艾布勒是一位“极佳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掌握了所有能让专家们满意的技艺。”
  1782年,那所圣斯丹芬学院暂时关闭,艾布勒只好中断音乐教育,改学法律。不久,一场大火把艾布勒家的房子烧毁了。他父亲发生了经济困难,艾布勒不得不中断了他的学业,去当个音乐家挣钱。那时,他得到了海顿的帮助。海顿不但当他老师,也成了他的朋友。1787年,海顿把艾布勒的三部钢琴奏鸣曲介绍给一家出版社出版。
  1792年,约瑟夫.艾布勒成了维也纳Carmelite教堂的合唱指挥。两年后,他移居更著名的Schottenkloster修道院,在那儿担任合唱指挥,并居住了三十年(1794-1824)。1801年,经海顿介绍,他担任了宫廷的音乐教师,Marie Therese皇后还请他写过很多作品,包括1803年的《安魂曲》。1804年,他还做过萨里艾里(Salieri)的副手,直到萨里艾里于1824年退休,他就接任了萨里艾里的职位,担任过宫廷乐长之职达九年之久(1824-1833)。

约瑟夫.艾布勒一生中,最值得谈论的,可能就是他跟莫扎特的友谊。艾布勒是通过海顿认识莫扎特的。莫扎特当过艾布勒的老师,十分信任他的才能,竟然请他排练自己的歌剧《女人心》(Cosi fan tutte)。在这部歌剧正式演出时,也请艾布勒指挥过几场。不过,后来,埃依布拉说,这次排练和演出经历使他看到了歌剧院的很多阴暗面,对他以后不朝歌剧作曲家的方向发展有很大影响。1833年,艾布勒在指挥演出莫扎特的《安魂曲》时突然中风,于是就无法再履行宫廷乐长之职了。但是由于他对皇室的服务,1835年,他被授勋为贵族,所以名字就改成了Joseph Leopold, Eldervon Eybler。“Elder” 在奥匈帝国是最低一级爵位的称号。他还从欧洲其他国家的音乐学术机构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退休后,他与他的家人在一起生活了十三年,直至1846年7月24日才在维也纳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在欧洲古典音乐家中,艾布勒可算是少有的高寿了!(文字整理于徐家祯微博)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5-5-13 05:35 PM 编辑 ]

Joseph Leopold Eybler利奥波德艾布勒、克罗默尔 单簧管协奏曲 _conew1.jpg (70.14 KB, 下载次数: 142)

Joseph Leopold Eybler利奥波德艾布勒、克罗默尔 单簧管协奏曲 _conew1.jpg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5-13 05:32 PM
两张约瑟夫.利奥波德.艾布勒的弦乐重奏作品CD :

利奥波德艾布勒 弦乐三重奏、五重奏 (2).jpg (59.74 KB, 下载次数: 147)

利奥波德艾布勒 弦乐三重奏、五重奏 (2).jpg

利奥波德艾布勒 弦乐三重奏、五重奏 (3).jpg (54.01 KB, 下载次数: 144)

利奥波德艾布勒 弦乐三重奏、五重奏 (3).jpg

作者: 只有情永在    时间: 2015-5-13 08:23 PM
好分享!
作者: 王白石    时间: 2015-5-14 08:27 AM
好分享!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5-14 09:37 AM
谢谢情永兄、白石兄!
作者: 芍药    时间: 2015-5-14 10:47 AM
小厂牌总能找到一些冷门的艺术家录音,与大厂牌展开错位竞争。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5-14 10:57 AM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5-14 10:47 AM 发表
小厂牌总能找到一些冷门的艺术家录音,与大厂牌展开错位竞争。
这大概算是“差别化经营策略“吧?
作者: 音乐情迷    时间: 2015-5-16 09:38 AM
听这些冷门作品不用费心找演绎比对,少了一份压力,只求听感合口味就行。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