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素描烧友 | 秦先生的GOLD NOTE黑胶情缘 [打印本页]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6 03:19 PM
标题: 素描烧友 | 秦先生的GOLD NOTE黑胶情缘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9-24 03:45 PM 编辑

在海印广场,经常能见前来购买唱片的发烧友,在选购到满意的唱片后,还有时间也会来熟悉的音响店铺里坐坐聊天。其中有几位因为居住在海印广场附近的原因,交通更为便利,大家打照面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如已经退休了的关伯、秦先生等。他们现在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退休有富余的时间、乐观开朗的享受生活、喜欢选购音乐唱片、对音乐的还原有一定的要求。从他们的对唱片的购买频率、收藏数量和听音时间,主观上,我认为他们属于偏向于听音乐类的HIFI发烧友。秦先生和关伯同时也是昌业代理器材的老客户,去年因为机缘巧合,秦生搬到了关伯居住的小区,成为了邻居,日常里可以经常走动交流心得,成为烧友中的一段佳话!



@ 珠江海珠桥旁的江景小区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6 03:54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6 04:39 PM 编辑

在说秦先生新居之前,插下曾经家访过的关伯,关老先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在早年收入了最后一对昌业代理的斯奔达SP100旗舰音箱,丹麦神弓THE WIZARD2 CD机,美国POLYFUSION AUDIO 940、960前后级组成的系统听音;在2018年时经过反复试听升级了意大利Rosso Fiorentino Volterra音箱与挪威EC的EC4.8前级、AW400单声道后级和EMC-1 MKIII限量版SACD机的组合,使用至今。经过关伯几年的摆位调试,声音已经调整得比上次好了至少三成,关伯喜欢把音箱使用录音室的“正三角”比例的听音摆位法,最达程度的听到直达声和富有左右、前后层次的音场表现。






@ 关伯的现有系统





作者: mu_fans    时间: 2021-3-16 04:00 PM
和我的箱子一样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6 04:17 PM
关伯钟情于古典音乐的收藏,收藏的唱片以四大古典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为主,数量已达三千多张,按照目前关伯每周一次的唱片的选购,目前书房里的唱片还将在增加。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6 04:31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6 04:32 PM 编辑



@ 与录音室普遍使用的摆位如出一辙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6 04:38 PM
mu_fans 发表于 2021-3-16 04:00 PM
和我的箱子一样

您也是RF  Volterra音箱吗?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11:00 AM


@ 关伯之前的老系统也是偏爱 “正三角” 摆位法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11:02 AM


@ 目前前端源头保证:美国银圣电源线、MS HD POWER旗舰滤波器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11:28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7 11:31 AM 编辑

回到喜迁新居的秦先生。说起来也去过秦先生家里几次,他之前曾经有两套系统听音:一套在客厅里以落地箱为主;还有两对小型书架箱组成的小系统。搬到新环境后比之前的环境要大些,也让秦先生更有心情和兴趣来完善现有的几套音响系统。

前面曾介绍关伯曾经早期昌业代理的思奔达旗舰大书架SP100,而秦先生当年也同样在昌业购买了思奔达的另一经典LS3/5A小书架,如今在二手市场上,早期生产的LS3/5A是少数不降反升的音箱之一。目前这套小系统摆放在秦先生的卧室里,主要听些人声小品类音乐,这对“小鞋盒”还是有其独特的魅力,驱动它的也是早期的EC前端!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11:49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7 11:58 AM 编辑

秦先生没退休之前,工作的需要会常出国,对古典音乐的收集有偏爱,看曲目主要也是古典为主,收满了两大柜。同时对国外八、九十年代录音的民谣和流行音乐,也有涉及。








作者: 小烧123    时间: 2021-3-17 11:55 AM
芍药 发表于 2021-3-16 04:17 PM
关伯钟情于古典音乐的收藏,收藏的唱片以四大古典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为主,数量已达三千多张,按照目前关伯 ...

啧啧啧,这个收藏量。太让人羡慕。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02:36 PM
客厅则是以丹麦GAMUT Di150合并机、EC CD机和瑞士Stella Opus落地箱组成的系统。黑胶系统正是本文的主角GOLD NOTE,围绕着金乐唱盘的升级有许多的故事……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04:01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7 04:09 PM 编辑

2017年昌业音响在慕尼黑音响展期间与意大利GOLD NOTE签订中国区总代理业务,分别在8月的香港音展和9月广州东方音响展展出GOLD NOTE的系列产品,其中在广州音展上,GOLD NOTE的老板兼总设计师和销售经理也首次到访国内展会。秦先生在GOLD NOTE展房上,对木纹版的Valore 425 plus唱盘印象颇深。


@ 2017年广州东方音展GOLD NOTE总设计师



@ 2017年香港音展GOLD NOTE黑胶系列一角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7 04:46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09:53 AM 编辑

秦先生CD\LP音源双修,之前的一台入门级的德国多能士黑胶唱盘搭配精工唱放已经使用了十几年,已经有意升级。我记得是2017年年底购入了意大利金乐Valore425 plus唱盘,唱头则选择了原厂的Donatello Red MC唱头,唱放就暂时使用着原来的;后来因PH-10唱放唱放的好口碑在黑胶圈子中流传,秦生在与精工唱放的对比试听后,逐渐发觉唱放的变化原来也那么大,于2019年的3月选择了升级PH-10,黑胶唱盘的构建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了;时间来到2021年,秦先生这次搬入新家后,又有意想为GOLD NOTE PH-10唱放搭配专用的外置电源PSU-10……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11:13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11:48 AM 编辑

外置电源正是GOLD NOTE重要技术之一,也是GOLD NOTE“模块化设计”中一环,贯穿于旗下产品的高级电源的配套,为选配件;像1000系列DS-1000数播、CD-1000、P1000前级、PH-1000唱放有PSU-1000/1250两款外置电源选择;唱盘系列有PST-10外置电源升级;10系列的DS-10有PSU-10 EVO专用外置电源选择,PSU-10则是PH-10专属外置电源。外置电源多为多个变压器供电和专属一个变压器供滤波独享,逐级优化的线性纯净电源供电设计;除优化电源和良好的屏蔽减少EMI/和RFI的电磁干扰与稳压、抑制噪声外,唱放升级原厂外置电源带来更为出色的宁静背景,音乐的细节更为丰富、更佳的动态范围和更大的音场提升,还有实际听起来更为干净清晰和饱满的中低频表现,这个厂家附加的升级环节值得用家去重视!


秦先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在PH-10单独唱放和加上PSU-10的外置电源逐一对比下,特别是对秦先生系统音箱的中低频的质量是清晰可辨的。在当日的对比中,因为唱盘搬家变动过的原因,水平、唱头与臂和角度的一些参数已经产生变化和失真,唱盘的状态不是太佳,经过再次重新对唱盘调整,再谨慎的AB测试对比确认后,秦先生就再难把PSU-10拿下来。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11:32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11:50 AM 编辑

按照原厂的外置电源摆放建议,是PSU-10应放在PSU-10的左边,并且两者拉开一些距离,像上面图那样叠加是便利当时的接线与测试对比,是不太建议的。按秦先生现在这样摆放更符合原厂的建议,这些属于细节上的探索,金乐用家不妨也可试一下。PSU-10使用其强大的电源优化处理来屏蔽PH-10的电磁干扰,从而有效地将其与交流电源系统隔离开来,是有其设计原理支撑。









作者: 文沐    时间: 2021-3-18 11:54 AM
芍药 发表于 2021-3-17 02:36 PM
客厅则是以丹麦GAMUT Di150合并机、EC CD机和瑞士Stella Opus落地箱组成的系统。黑胶系统正是本文的主角GOL ...

秦先生好识货,stella喇叭非常非常好听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11:59 AM
文沐 发表于 2021-3-18 11:54 AM
秦先生好识货,stella喇叭非常非常好听

秦先生近期又来听了GAMUT Di150搭配GAMUT M5音箱的西装后,不知道是不是又心动了?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01:52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02:20 PM 编辑

和不少经历过黑胶时代的烧友,收集实体唱片也是其中的乐趣,如今串流的主导,实体CD也式日间微步入LP后尘。寻找黑胶唱片有购买复刻新版和二手旧版之分,前者比较容易获得;后者除了要看版本之外,唱片的成色和状态是难以控制的,在没法试听的情况下,普遍得靠运气成分。早些年玩黑胶的普遍会有好些的旧版收藏,秦先生就有不少现在被炒得很高的邓丽君专辑,很多都是头版,如在宝丽金时代录制的《岛国情歌》系列、《淡淡幽情》、《邓丽君15周年》等等,都是邓丽君有价有市的热门唱片。我也趁着在秦先生这里听了很多张邓丽君不同时期的唱片录音,音色确实比复刻版本的来的温暖醇厚,在宝丽金的录音比在她在台湾的录音要出色,大多盘状态还保持得不错,也有少量因磨损而状态差些,在这套盘臂头和唱头套装中能明显的分辨出,有意大利式的华丽音色点缀,但是不会显得过分浓郁,音场、细节层次、动态这些主要的HIFI性同样也是能体现出来!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01:55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02:25 PM 编辑





@ 秦先生在香港烧友中收集的一些早期发行的珍贵邓丽君唱片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02:14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02:33 PM 编辑

蔡琴早期出版的唱片,使用黑胶载体来听是很有亲和力的声音。彭丽媛在中唱的录音,女高音又亮丽气息又平稳,可惜当时的录音太突出了人声,伴奏太过于被弱化了,但这些都不重要了,相信一个人静静聆听这些老歌时,会恍若隔世,这是歌声赋予人的想象能力,歌不在于新或旧,对于大多数人,岁月总是静好!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03:33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03:37 PM 编辑

播放古典音源比较体现出GOLD NOTE黑胶系统的开扬的音场和动态表现。区别于一些特别强调HIFI性的黑胶唱盘系统,GOLD NOTE将HIFI性和音色综合得特别好,在听交响乐时,弦乐群的音色是生动而优雅的,只要唱片的录音细节足够丰富,还可以分辨出复杂弦乐群各声部层次与定位。PH-10唱放的增益放大足够大,MC唱头又属于高输出唱头,在输出仅打到最抵挡负3dB时,功放的音量只开小量就已很大声压,让功放的功率直接像“翻倍”!若日后换成更低输出的MC唱头时,唱放的增益放大也是够用的。





@ 播放这些早期的古典录音名盘很“毒”人。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8 04:55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8 05:09 PM 编辑

科岗、拉宾等人的小提琴录音唱片由于当年只发行的地球版本LP非常的稀少,被玩家炒得很高,让囊中羞涩的烧友无福消受。早些年由英国复刻公司Testament发行了一批复刻版本,使用了版权方英国EMI 的母带重做母盘压片,这是黑胶发烧友普遍可以消费得起的版本。但是目前市面流传着Testament复刻的母盘因压盘到一定的数量后已经报废,Testament于是又重新制作了第二个母盘继续压片,于是先前压制的这批复刻唱片也水涨船高,真是个奇迹。这批使用到EMI母盘的唱片包含科岗、拉宾、米尔斯坦、奥伊斯特拉赫等人在EMI的录音唱片的Testament复刻版本,买得早的好好珍惜吧,这是穷人的“劳斯莱斯”唱片!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19 10:02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19 10:18 AM 编辑

秦先生家里挂有一幅书法作品,大有来头,是由原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秦咢生 老先生书写。这个典故是当年秦先生得知秦咢生老先生在广州某处接受现场书法润笔活动,于是秦先生把自己抄下的一首唐诗交予秦老书写,当时只写了书法并没有盖印信,是后来秦先生又找到机会盖上印,这副书法作品就完整了。“莫负好时光”的唐诗《金缕衣》,想必也是当年秦先生的座右铭吧: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篆刻印文:  1“秦咢生”;2 阴文“一九七八年戊午”、阳文“时七十八岁”



作者: anjing    时间: 2021-3-21 01:50 PM
芍药 发表于 2021-3-17 11:28 AM
回到喜迁新居的秦先生。说起来也去过秦先生家里几次,他之前曾经有两套系统听音:一套在客厅里以落地箱为主 ...

小箱子保养得很好,理财产品。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22 10:01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22 10:03 AM 编辑

秦先生的另一收藏宝藏,几十把紫砂壶,并且名家壶不少,现在这些纯手工制作和真材实料原产紫砂泥料做的壶,普遍都升值不少!

QG1-1.jpg (685.57 KB, 下载次数: 484)

QG1-1.jpg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22 10:03 AM
anjing 发表于 2021-3-21 01:50 PM
小箱子保养得很好,理财产品。

论坛有喜欢关伯的SP100和秦先生LS3/5A的可以尝试联系昌业与他们联系。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22 10:04 AM
和收藏黑胶唱片那样,我都挺后悔当年没有多收藏一些唱片和壶。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3-26 11:47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3-26 11:48 AM 编辑

关于复刻新版的话题,秦先生亦有感触,新版的片基厚度、平整还有更为干净的背景和播放状态,都是旧版本难以控制的;旧版本有好母带压盘状态下的时间优势,也有因年代久远、播放和磨损程度的不可控,还有就是首版之后还有后期为省成本偏薄的胶片甚至使用再生胶产生的本底噪声的偏大,质量不可控等问题的产生,不应拒绝现今制作有诚意的复刻公司的唱片。




作者: 云中剑    时间: 2021-4-5 04:31 PM
两位都是忠实的爱乐人,努力向他们的收藏目标靠近。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9-14 04:34 PM
秦先生近日由于一次不小心的失误操作,折断了娇贵唱头的钻石针尖,唱头报废,这颗Donatello RED MC唱头约购于2017年,以唱头约5年期迈入"老龄化"的周期算,也算没损失多少。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次秦先生再升一级,选择高一个型号的金色款Donatello  MC唱头。对于这个唱盘,使用到这个级别的唱头,又一次脱胎换骨,像换了个唱盘的表现,这是LP的丰富变化和乐趣之一。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1-9-14 04:40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1-9-14 04:50 PM 编辑

这颗Donatello 金色唱头为0.5mV低输出唱头,负载阻抗470Ω,动态细节表现比高输出的红色款更为丰富,听感也更为幼细干净,PH-10唱放全参数对应,能全面的对应和发挥唱头的参数和实力,增益对应足够,仅由原来高输出唱头的-3db增加到大一档0db时,声压能满足正常听音。秦生在升级后在试听了一些唱片后,很容易的分辨出这款唱头带来的改善。







作者: 芍药    时间: 2022-1-7 11:40 A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2-1-7 11:44 AM 编辑

秦先生多次和我提起,当时升级LP唱盘时没能下定决心选择设计更为出色的中端系列GOLD NOTE的Pianosa唱盘,特别是升级了低输出的MC唱头和唱放外置电源后,提升当然也是很明显的;而我则觉得秦生的系统最应该升级的应该是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音箱。他原先的一对音箱应该已经购买十多年了,换了房子后,这对箱子在整个的作用就更为明显,GamuT嘉密合并功放比较全面、干净和贵气,当时也建议过秦生考虑M5音箱组成原厂的套装,在现在的环境中同样能量和低频足够,中频饱满、高频细致飘逸,音场定位出色的效果。而在近期,出乎意料的是秦生最终选择了芬兰Penaudio Alba Signature,或许就是Penaudio的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顺滑、特殊的音色让秦生中毒了,就顺理成章了。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