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标题: 【深入评测】Gold Note A3 EVO II 技术剖析与听感 [打印本页]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33 PM
标题: 【深入评测】Gold Note A3 EVO II 技术剖析与听感
文:译自《 AUDIO REVIEW》


紧凑型两路分频扩散器,由经验丰富的意大利设计师倾心打造,兼顾美学与功能的精妙细节。优质原料与完美配方相得益彰,我们将深入探索其精粹,对每个细节进行全方位测试。


距离佛罗伦萨仅数公里,托斯卡纳乡间风光旖旎,蒙特斯佩托利小镇悠然远离都市喧嚣。这座以DOCG级基安蒂红酒闻名的小镇,正是高端音响品牌Gold Note的诞生地——2012年创立于此,今年恰逢其十年庆典。事实上,正如我们在第430期《AR》杂志评测其精品唱放PH-1000时所述,品牌渊源可追溯至更早岁月:源于创始人Maurizio Aterini对音乐与音响的热忱,以及他口中"历经25年实战锤炼的精英团队"积累的深厚经验。该团队最初为第三方厂商研发项目,即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为全球音响爱好者熟知的知名品牌代工。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37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5-8-29 04:39 PM 编辑

Gold Note的宣言是让意大利制造在音响领域的卓越成就闪耀世界。品牌秉承"当代发烧友"理念,整个团队对此高度认同。具体而言,每件产品必须满足两大核心标准:极致真实地还原音乐现场,并确保日常使用的便捷性与愉悦感。基于此理念,Gold Note开发了完整的音响设备链:黑胶唱机、唱头唱放、CD播放器、网络串流器、线路/唱放前级、合并/后级功放、电源供应器、线材及扬声器。

本次我们将聚焦其扬声器系统,旨在切实验证:上述理念是否在制造工艺与声音表现中得到了完美践行。


GOLD NOTE A3 EVO II书架式两分频扬声器系统
类型:2路低音反射式书架音箱
推荐功率:10-100瓦
灵敏度:87 dB SPL 2.83 V/1 m
频率响应:45-20,000 Hz ±3 dB
阻抗:6 Ω
分频点:2,000 Hz (12 dB/oct)
单元:28毫米丝膜球顶高音单元
   16.6厘米处理纸盆中低音单元
接线端子:无镍镀金接线端子
尺寸(宽x高x深):24 x 35 x 29.5 厘米
重量:20公斤/对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42 PM
结构解析

A3 EVO II是旗下最新升级的书架式两分频扬声器系统,其外观设计极具魅力,传递出纯净而典雅的视觉享受。均衡的线条与色彩搭配使音箱能优雅融入现代或古典风格空间。箱体结构坚固,于意大利精心手工打造完成。表面采用哑光黑色漆面(更准确应称为炭灰色),两侧镶嵌天然意大利胡桃木饰板,斜切边缘赋予箱体钻石般的朦胧轮廓。触感极为光滑,本次评测版本为珠光质感饰面,另有亮光漆版本可选。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44 PM
箱体美学点缀由一条纤细的亮金属饰条实现,这条饰带沿胡桃木侧板中低音单元高度位置贯穿箱体最厚处。采用的125毫米处理纸盆中低音单元与28毫米丝膜球顶高音单元均从箱体内部固定,外部无可见安装螺丝。单元障板设计有优雅的圆弧倒角,延伸至中低音单元悬边处;高音单元障板则呈现浅波导轮廓,这种造型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其频率响应特性。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46 PM
卸下固定后板的8颗螺丝后,即可进入箱体内部。与搭载大型接线端子的背板一同取下的,还有厚实的铝制倒相管与分频器。其工艺质量与元件选用令人过目难忘(此部分容后详述),此刻我们聚焦于箱体结构。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19毫米厚中密度纤维板制成的横向加固隔板,该结构贯穿箱体并通过精密铣削槽口与侧壁完美融合。深入观察可见单元锁定系统:一个经过精密造型的铝制支架通过2颗螺丝锚定在高音单元侧的MDF(或可能是HDF)障板上,确保单元与障板紧密贴合。支架与高音单元间填有阻尼材料以消除振动。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47 PM
中低音单元采用2个弧形铝制压板(约1/3圆周),各以4颗螺丝实现单元框架的刚性固定。同样在压板与单元框架间使用阻尼材料,而单元前部与障板的密封则由单元自身的橡胶边实现——其功能相当于密封垫圈。必须承认,笔者曾长期质疑此类单元固定方案,认为其存在临界缺陷。然而实测失真数据明确显示:该智能实施方案效果卓越,彻底打破了笔者的固有偏见。此外,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种设计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完全避免了对中低音单元后向辐射的"管腔效应",从而杜绝了难以消除的声染色。瀑布图清晰显示:全频段能量衰减快速均匀,无异常反射或孤立共振。中频段在约2毫秒后基本完全衰减,1kHz以下可见的反射仅提示我们——单元并非悬浮于空中,而是工作在约10升的密闭空间内。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48 PM
倒相管采用厚壁铝管制造,有效避免管壁共振。即使用指关节轻敲也仅发出微弱声响,实际使用中既不影响听感也不影响测量指标(否则只需添加少量阻尼材料即可解决)。管内径60mm的尺寸能有效控制气流湍流噪声,该噪声仅在管内空气流速达到临界值时才会显现。

其空气流速达到声速的8%,约合100公里/小时。对于好奇的读者,我强烈建议重读《AR》第253期第55页由Gian Piero Matarazzo撰写的经典论述。部分制造商采用单侧或双侧喇叭口倒相管来抑制边缘湍流,另一些则选择无喇叭口的直管设计但增大截面面积,通过降低内部气流速度维持层流状态。本案设计师采取谨慎策略:中低音单元标称直径(125毫米)与倒相管直径(60毫米)之比为2.083(即倒相管直径为单元直径的一半),这个比值在工程上属于相当保守的设计。

▲ 拆解后的音箱组件令人惊叹其处处精密的构造细节。值得注意的是,箱体内壁覆有高密度丙烯酸吸音材料,且箱体打磨工艺极为精湛。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50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5-8-29 04:54 PM 编辑

Gold Note A3 EVO II 实测技术特性

在我们实验室支架上迎接音箱的首个"对手",是道格拉斯·莱夫研发的不朽之作"Melissa"测量系统。这套年岁久远的系统需要插入古老的ISA插槽运行,但其卓越性能与操作效率让我们特意保留了三台同年代电脑作为备用——若当前主机罢工可立即替换:祝Melissa长寿昌盛!问世36年仍能作为行业基准,实属技术界的传奇。



环境响应测量:输入电压2.83V 粉红噪声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52 PM
频率响应:2.83V/1m标准测量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54 PM
阻抗模值与相位角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55 PM
90 dB声压级下的二次、三次、四次、五次谐波失真及动态失真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57 PM
必须说明的是,Gold Note A3 EVO II与Melissa从首次全序列测量就默契无间。观察消声频率响应可见低频线性度出色,90-500Hz区间近乎直线;下潜至调谐频率(略低于50Hz)前衰减柔和,随后以经典QB4建模的24dB/oct渐近线下降(箱体容积虽小于理论最优值仍获得实用延伸)。在80厘米支架、离后墙1米/侧墙60厘米(侧墙强吸声)的实测环境中,低频包络得到确认,50-60Hz仍有良好能量感——听感验证确实如此(某些乐段甚至呈现更优延伸)。高频段16kHz处存在一定峰值,但在环境中融合良好,整体倾向提升高频八度,不过丝膜球顶特有的音色丝毫不显刺耳;需注意偏轴响应中低音与高音单元过渡的声场扩展差异控制在数分贝内。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4:58 PM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5-8-29 05:01 PM 编辑

MIL - 最大输入电平:(总互调失真不超过5%时)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5:04 PM
MOL - 最大输出电平:(总互调失真不超过5%时)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5:06 PM
超额电流系数(相对于8欧姆电阻所需的最大电流值)








作者: 芍药    时间: 前天 05:06 PM
谐波失真在100Hz以上各阶均控制出色,低于该阈值时失真上升速度比常见两分频音箱更缓慢(尽管灵敏度并不突出)。MIL与MOL参数通常与失真度和灵敏度关联,因此这些参数表现优异在意料之中:实际上从80Hz三分之一倍频程开始即可达到100dB声压,仅高音单元频段首段承载功率稍弱。大致而言,100瓦优质功放便能充分发挥这对音箱潜力,且无需大电流设计——最低阻抗5欧姆,最大超额电流系数约2。




欢迎光临 昌业音响主论坛 (http://www.changye.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