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M

引人入胜的五大钢琴协奏曲---入门必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04: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协奏曲-肖邦

鲁宾斯坦12.jpg 鲁宾斯坦的这张专辑,管弦乐部分的声音没有钢琴那么精致,现在发行的是SACD

阿劳12.jpg 阿劳的小双张,性价比很高
吉列尔斯12.jpg 吉列尔斯的版本
阿格里奇12.jpg 阿格里奇和迪图瓦
佩拉西亚12.jpg 佩拉希亚和祖斌梅塔
齐默尔曼.jpg 齐默尔曼和朱里尼
基辛1984莫斯科.jpg 基辛在莫斯科的现场演奏1984
naxos.jpg NAXOS的版本
RCA银签12.jpg 这张没听过,不知道录音怎么样
李云迪肖邦第一.jpg 李云迪演奏的第一钢协
皮雷斯第二钢协前奏曲.jpg 皮雷斯演奏的第二钢协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23 04:53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04: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齐默尔曼和佩拉西亚的两个版本还是很不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05: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肖邦e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

共3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21号。1830年3月17日,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华沙由肖邦独奏,举行首演。   第一乐章:小提琴奏出一个下行跳进的音调,构成一支奇异的旋律,显露出年轻作曲家耽于冥想的天真神情。轻盈的旋律溪流,瞬间又激荡起大型乐队那山谷般的热烈震响,呈现出强烈追求的热情。接着,小提琴的一个优美的乐句犹如奇妙的虹桥,把音乐引到第二个主题的身边。柔和的双簧管奏出温煦的旋律。平静的音响,时与弦乐低语,时同乐队全奏共鸣,把肖邦对恋人缠绵不绝的情思和起伏不安的心境,一并纳入这个柔美的段落中:登场的钢琴,显示出肖邦作为钢琴诗人的高超技艺。此刻,管弦乐已黯然失色。华丽的钢琴独奏,展开了广阔的音响世界。奇幻的色彩,细腻的旋律,加上钢琴键盘上不尽奔流的音符,使展开部变化出丰富的神情,钢琴休息片刻,便又奏出第一主题。圆号与之为伴,弦乐与它同行。再现的乐段变得简洁凝炼,并在钢琴独奏中,更多地融入了年轻作曲家对爱情的幻求。第一乐章在管弦有力的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寄托了作曲家对华沙音乐学院少女康斯坦茨娅缱绻的深情。肖邦把蕴于心底的爱,化作郁积情热的音符,犹如火焰灼灼燃烧着整个乐章。弦乐与木管乐遥远地轻声对话,象是怯懦的作曲家那种空幻的自我絮语。但独奏钢琴从深深的低音区渐渐燃起了热情的火苗,它在颤音上跳动,在和弦中飘曳;肖邦心中的爱情之声,化作八度奏出的旋律,显得格外纯洁真挚。接着,这个主题便幻影一般隐于钢琴闪烁的音响光辉之中,统丽柔美的曲调,象是黑发碧眼少女,地迷离地掩映在钢琴诗人诚挚的抒情诗行之中。中段,肖邦的热情终于得以酣畅地渲泻与倾吐。钢琴上的滚滚春潮灌耳而来,那时强时弱、时涌时敛的音响,筑成了肖邦心灵中一座充满春意的爱情水晶宫。再现的爱情主题,依如呈示时一样,由钢琴明晰地卖出。但大管同它的亲切对话,似乎给了单恋作曲家一丝慰藉。钢琴的双音,犹如星光闪烁在夜色浓重的天幕上。爱情的夜曲正要在弦乐与木管的呢哺絮语中结束。钢琴突然以一个强劲的低音,引来一串缓缓而起的三连音,攀援到稳定的降A主音上。索回的余音又在作曲家心中映出恋人的袅袅丽影。苦涩而柔美的爱情小夜曲余音未绝,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欢舞行列。这不是对于无望爱情的规避,而是将恋情融于热。这部协奏曲的终曲乐章烙印上了肖邦终生喜爱的波兰民间音乐的痕迹。钢琴灵巧地奏出圆舞式的主题,把人们从缠绵的爱情中带到了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在弦乐顿足般的同音反复节奏型中,钢琴粗犷地奏出第二主题。活跃的三连音,引来回动的音调,把人们带到火热的马祖卡舞蹈的行列里。宏大的管弦乐队要然而止。圆号用马祖卡音调唤来钢琴的华丽音流。作曲家抒发出对于民族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协奏曲在马祖卡舞曲所独有的三连音节奏型的持续涌进中,在欢腾火热的气氛中结束
发表于 2010-9-23 10: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量级的楼主、大师级的楼主;您辛苦啦。你的帖子总是那样的震撼,总是那样的有分量。你的无私支持使这里有了“音乐百科全书”和“音乐版本超市”。《音乐大家谈》栏目多谢你,相信众多网友有同感。我等要好好学习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1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1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朗朗的一张肖邦钢协全集的唱片和乐评,很有意思

朗朗.jpg
这是郎朗首次录制自己最心爱的肖邦钢琴协奏曲全集。   无可比拟的梦幻组合演绎。除了郎朗,在唱片中担任指挥的是著名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乐团则是大名鼎鼎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录音地点则是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也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组合。   肖邦的作品是最动听、最为普罗大众熟悉的古典音乐,郎朗曾多次在国内巡演中演奏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广受欢迎。   拥有将近50万销量的保证+奥运表演嘉宾,郎朗魅力不容置疑!   演奏:郎朗 (钢琴)、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祖宾.梅塔   地点:2008年6月21日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现场实况   混音工程师:史蒂芬·弗洛克   钢琴技师:安德拉斯·梅泽   执行监制:克里斯蒂安·列恩斯   制作人:克里斯托弗·埃尔德   项目执行:布克哈德·巴特什   千呼万唤,郎朗演奏肖邦两部伟大钢琴协奏曲的录音终于出版发行了,这一张专辑中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2008年6月21日在维也纳金厅的演出实况录音,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则是录音室录音。由祖宾.梅塔麾下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协奏,献演于2008年6月21日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场音乐会。这是至今为止,郎朗最晚录音的钢琴协奏曲录音,实际上郎朗从1995年13岁成名于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赢得首奖就是弹奏这部作品的,事隔13年才录音,在经历了无数次音乐会表演、专家大师们指点和勤学苦练,终于大成。郎朗弹出了一种无与伦比歌唱性的钢琴音色,诗意,唯美、浪漫、妩媚、阳刚、温暖、五彩缤纷的琴音,这是最漂亮的声音,既是属于肖邦的,更是属于郎朗的,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肖邦,彰显一代青年大师的风范。   钢琴与管弦乐团的作品多半是肖邦在华沙音乐院时期的作品。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肖邦早年为自己所写的作品。钢琴部份不但光辉灿烂而且浪漫,特别强调钢琴嘹亮的声音以及优雅的表现方式。定居巴黎后,肖邦的创作几乎都是钢琴独奏作品,扩展了这项乐器的表现力与深度,从这首早期的协奏曲里可以听到肖邦成熟时期的风貌。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表现的是肖邦对女同学爱恋的情感,是一首富于浪漫情趣的作品。   很多人以为,弹肖邦的作品一定要激情、奔放、浪漫,甚至有的演奏家无拘无束弹得辉煌、火热灿烂的,但真实的肖邦究竟是怎样一个样子呢?是非常内在的,即使是音乐前奏的高潮部分,又如《E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前奏交响乐部分很强的几个音,都不是作曲家故弄玄虚,而是表达一种内心青春朦胧的冲动,心潮澎湃却又不知如何说出口,很内在的。   诠释上,郎朗把两首协奏曲想象成一则爱情故事。由于肖邦在第二号钢琴协奏曲里潜藏对女同学的爱恋,风格比起第一号协奏曲更为腼腆羞怯,郎朗认为,这就像是情侣在瞹眛时期的青涩与纯真。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则是成为爱侣后的互动,或是在花园里散步的情景。   郎朗在开篇立章的布局上是有克制的,乐句非常有条理,每个音都交待得很清楚,分句的轻重缓急很有分寸,绝不添油加醋,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做得很唯美,诗意,而且很有一位热情小伙子初恋的魅力。他和乐队的配合很好,不会抢拍抢表现抢速度,而这是一位有专业水准的职业演奏家所具备的优秀素质。郎朗在这次的演奏录音上,也受到了欧洲哲学诠释学派的启发、影响。诠释学即是 "每个人都可以是经典的解释注解者,在不违背原作作品艺术价值和本意的基础上,诠释者可根据时代发展对文本的研究和需要,重新获得新的理解"。郎朗对肖邦的协奏曲准确的解读,用优美的琴声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内心焦灼、情感质朴内在的作曲家、钢琴诗人的形象,更有丰富的音乐层次和立体感。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24 05:01 AM 编辑 ]
发表于 2010-9-23 2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区的示范级帖子,天天来看下,学到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05: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no 1 in D minor, Op. 15)完成于1858年,起初是一首双钢琴变奏曲,之后有意改写成交响曲,最后却成为一首钢琴协奏曲。由于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同时又和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相互商讨才写出这首协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当高深的钢琴弹奏技巧。它以宏伟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概括性,反映着波涛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

第一乐章:庄严倔强,情怀激荡。乐曲开头霹雳般奏出了沉重的主题,随之爆发到高潮后逐渐停息下来。独奏钢琴奏出一条形成奇妙对比的非常安详的旋律 ,它为第一乐章内出现极端相反的情感而做准备。

第二乐章:采用他未完成的弥撒曲中《因神之名而来的有福了》的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虔诚的奏出,随后钢琴抚慰般的和它交谈着。中段音乐变得粗野 、热情,钢琴以切分音表达出悲怆的意境,结尾处音
乐平静下来,以弱音终止 。

第三乐章使人想起贝多芬式的雄浑力量和轩昂勇进的气势,作者运用了
复杂的 技巧、庞大的形式,为协奏曲中之巨著。


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三部曲式。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回旋曲。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24 05:11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吉列尔斯.jpg 大禾花版,评价最高的一个演奏,目前市面上非常多。
吉列尔斯12老版.jpg 老版唱片

《最佳版本 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幻想曲》勃拉姆斯生平仅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多少带
有低沉的情调,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则明朗华丽,且形式十分特殊:第一,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
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这首乐曲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传人”的吉列尔斯诠释贝多芬、勃拉姆斯方面是不容小视的大家。琴音丰富,音色华丽,有如彩虹般光彩夺目。录音更是晶莹
、细腻,层次丰富。在录制过程中他曾经8次变换钢琴的摆位,而最后他还是决定用第一次的摆位!可见其对音响效果的追求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俄罗斯钢琴学派传人吉列尔斯倾情演绎最真实的勃拉姆斯。“俄罗斯钢琴学派传人”吉列尔斯携手约胡姆和柏林爱乐乐团完美演绎。《留声机》评价
:“最接近勃拉姆斯的演奏”,“勃拉姆斯的英雄性转变成了令人销魂的歌唱性”。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26 06:43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巴克豪斯

巴克豪斯12.jpg 第一第二钢协,立体声录音
巴克豪斯2.jpg 第二钢琴协奏曲

巴克豪斯2传奇录音.jpg 廉价的传奇录音系列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巴克豪斯是为EMI和Decca公司录音。在HMV年代,他在Gaisberg的监制下录制勃拉姆斯的作品,比后来在Decca录得还要多。非常有趣的是,他在1900-1920年之间,录制德奥体系的作品很少。可喜的是,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这些代表他风格的作品是在录音技术成熟后才录制的。之后,他录音的范围几乎只在德奥的圈子里面。
在Decca年代,巴克豪斯只有很少的非德奥的作品录音,他的肖邦音乐会又没发行CD。他在单声道时期录制了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以及勃拉姆斯的两首协奏曲。1955年之后,他在录音室主要的工作是重新录制这些作品的立体声版本,其他的作品还包括莫扎特、巴赫、舒曼、舒伯特等。Decca曾经把他的这些立体声录音几乎全部以“巴克豪斯专辑”为名做了国际发行,个别的单声道录音放在“历史录音”系列出版。但是,除了贝多芬的作品和传奇系列的录音外,其他的录音都已经绝版。
在巴克豪斯的录音里面,最值得推荐的是这款他和贝姆合作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和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在27钢协中,他展现的自然的美就像我们在黄昏见到的景象。他的勃拉姆斯第二钢协,尽管技术状况要逊色于他早年和schuricht的版本,但是那种成熟的美感是难以磨灭的。
史诗般的宏伟场面是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广受好评的主要原因。作品中钢琴与其说是作为一个独奏声部,不如说是勃拉姆斯为丰富乐队色彩而使用的调色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部交响乐性质的协奏曲深刻勾勒出作者缜密的乐思,于真挚纯朴中直逼崇高!勃拉姆斯这首四乐章钢琴协奏曲具有交响曲的特质,钢琴独奏部分虽不突出,但演奏技巧却极艰难,是许多演奏家望而生畏的高难度大曲。本片录制于1967年,巴克豪斯彼时已届83高龄,但琴音依然坚实,触键依然刚劲,洞察力依然深邃,不愧其“键盘狮王”的美名。
指挥贝姆与维也纳爱乐的协奏,有宽阔的格局与纯厚质感,表现与大师相较不遑多让,益发使本曲说服力十足。补白的莫扎特最后钢琴协奏曲由巴克豪斯奏来柔软圆润不染尘气,意境之美自然而生。
“完美的演出!更进一步来说这是全然令人满意的诠释……巴克豪斯的琴音饱满度、柔软性及对音色的控制举世无双……终曲无比的杰出灿烂,再无其他钢琴家能有如此优雅迷人的表现……在贝姆的诱发下维也纳爱乐协衬出独奏家的不朽荣光。”——《留声机》杂志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26 06:55 A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3-28 05:1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