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了解《企鹅评鉴三星极品全收藏》 P6:中录“DG大禾花系列”C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4 1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耕耘,必有好报!我们都为你鼓掌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7-4 11 AM 发表
看到自己有四张.拿索斯的收得少.
另拿索斯有一批德国压片的音质不错.碟片比较厚,边缘光滑,拿起来也很有手感.

  这个包子里有我比较喜欢的几张碟。我想,到时候干脆去买拿索斯的原盘算了。
  另外,昨天和朋友一起聆赏《威尔第:歌剧大合唱精华集》中的“游吟诗人”时,发现音场方面的一个问题:合唱和乐团的位置基本正常,但有一个钢质的打击乐器(很冷门的乐器,过去从没听到过)的位置却出现在左音箱的前沿,这就显得有些不太正常了。不过,这一瑕疵并不影响我对这张《威尔第:歌剧大合唱精华集》的喜欢程度,那合唱的气势,真令人激情澎湃……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4 01:21 P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1-7-4 12:03 PM 发表
楼主辛苦耕耘,必有好报!我们都为你鼓掌
谢谢音版的鼓励!作为论坛上的朋友,应该让大家一起分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8: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23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九号交响曲(NAXOS-035)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革命)
  创作于1937年,同年1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称这部作品是“一个苏联艺术家对于公正批评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
  这是由于1932年以来,随着苏联加强整顿国内的体制,艺术受到“社会主义写实”教条路线的指导,结果连早已扬名世界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亦受到苏联当局的批判。这部作品就是作者在这种情况下所完成的。
  《第五交响曲》规模宏大,风格鲜明,具有“贝多芬的精神”,因此此曲也常被比拟为《命运交响曲》,或被评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
  虽然此曲的直接理念被认为是“人性的设定”,但是乐曲并不设标题,而以纯音乐构成。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降E大调,OP.70,作于1945年,该年11月3日,由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首演时称为“我们伟大胜利的凯歌”。但因此曲以小交响曲的方式表现胜利,第二年就受到“不正经,无足轻重”、“灰暗的”批判。
  1948年肖斯塔科维奇与柴科大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等一起,被指称为“古典传统的破坏者”、“反人民的、形式上义作曲家”。“堕落的亚欧资本主义文化追随者”。

  原盘编号:8.550427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5 07:46 AM 编辑 ]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九号交响曲.jpg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九号交响曲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九号交响曲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8: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莫扎特:交响曲25、32、41号《茱比特》(NAXOS-036)

  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
  古代传说中有个人类的保护者和救世主。这个至上的神灵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 “宙斯”。在古罗马神话中也称为“朱庇特”(jupiter)。
  主神“朱庇特”不仅出现在造型艺术中而且还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他同样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他就是莫扎特的《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
  这部作品是在1788年8月10日完成的。是莫扎特一生中最后创作的一部交响曲。这也是莫扎特全部交响曲中最为庄严、雄浑的一部。
  这是一部宏伟壮观的史诗般的杰作。因而被柴科夫斯基称为“交响音乐的奇迹之一。”
  用灿烂的C大调写就的第一乐章凯旋般地响起,随即升向明亮的高度,在强有力的终曲乐章里,莫扎特怀着威严的崇高情感唱出了通过艺术而得到解救的颂歌。
  在这部作品中,已经明显地体现出后来贝多芬交响曲所具有的特征鲜明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戏剧性。这首交响曲的形象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英雄气概的戏剧形象。
  这首交响曲规模宏大,基本主题连续不断有力的发展,鲜明的对比显得特别突出。其中各乐章之间是对比的,而每一乐章本身的回答也是在对比。这种内在的对比和冲突是以富有动力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相比他摆脱了前一部交响曲中那种难以解脱的哀怨和感伤之情,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作曲家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进取精神。
  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
  时间行进到1772年十月,莫扎特父子又一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直到第二年3月中旬才回到故乡萨尔兹堡。
  在返回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莫扎特写下的几首交响曲作品,都拥有非常浓郁的意大利风味。这些作品包括降E 大调的第26号(K.184/161a)、C大调的第22号(K.162)、G大调的第27号(K.199/161b)以及D大调第23号(K.181/162b)。
 1773年10月起至第二年,莫扎特又创作了一大批交响曲,其中包括降B大调第24号(K.182/173dA)、g小调第25号(K.183/173dB)、D大调第30号(K.202/186b)、A大调第29号(K.201/186a),此外创作日期不确定的C大调第28号(K.200/189k)通常也被归入这批作品中。
  在这五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又以《g小调第25交响曲》最为耀眼,不但因为其诸多方面显现出的与众不同和超群品质,更因为它是作曲家的第一部小调交响曲。
  莫扎特第三十二交响曲
  《第32交响曲》篇幅非常短,而且只有一个连续乐章,不过内部结构分为快——慢——快三个段落,所以它更像是一部意大利歌剧序曲,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音乐风格上都能反映出来。
  与以前的“巴黎”相类似,《第32交响曲》的配器编制也非常大,除了弦乐之外还包括长笛、双簧管、小号、低音管以及多达四支的圆号,并且有定音鼓加入,所以整部作品依然是辉煌壮阔的格调。
  作品的第一部分由一个华丽的乐句开始,独特的乐思形成了鲜明的强弱对比效果,而其第二主题则具有喜歌剧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一个优美的行板,它出现的非常令人意外但却并不唐突,在第一部分嘎然而止后,它轻柔地进入,这个3/8拍的优美段落是一个微型的回旋奏鸣曲,弦乐与管乐始终进行着优雅地对答,令人感到一份恬淡的惬意;
  最后的第三部分由一段充满紧张气息的弦乐与定音鼓合奏拉开序幕,四把圆号逐渐显现出它们的威力,整部作品以非常有冲击力的乐队齐奏收尾,大气磅礴。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紧凑而丰满,充分显现出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技术更趋完善。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4 06:37 PM 编辑 ]
莫扎特:交响曲25、32、41号《茱比特》.jpg
莫扎特:交响曲25、32、41号《茱比特》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莫扎特:交响曲25、32、41号《茱比特》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25 舒曼/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NAXOS-037)

  舒曼 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 作品44
    这首优美、活泼的五重奏乐曲,就像舒曼众多其他室内乐作品一样,写于1842年。
  这是一部开山之作,后来衍生出众多浪漫时期的钢琴五重奏——包括勃拉姆斯、德沃夏克及弗兰克的同类作品。在钢琴与弦乐四重奏的高度融合中,它为同类的后续作品设下了标准,同时乐器之间生气蓬勃的交互作用,也为室内乐曲立下完美的典范。
  舒曼将这首《钢琴五重奏》献给妻子克拉拉,但她因生病无法参加此曲在莱比锡1842年12月6日的首演,结果钢琴演奏由好友门德尔松替代。在临时受邀的情况下,门德尔松大胆地以视奏的方式完成演出。
  勃拉姆斯 f小调钢琴五重奏
  31岁的勃拉姆斯完成这首f 小调以钢琴佩双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大提琴,也是他唯一的钢琴五重奏作品,其实是他一首双钢琴奏鸣曲改写成的。是舒曼太太克拉拉建议勃拉姆斯如此改编的。
  这曲经常被演奏,有着如同交响乐般丰富的音色,是勃拉姆斯最杰出的室内乐作品。
勃拉姆斯 舒曼:钢琴五重奏.jpg
勃拉姆斯 舒曼:钢琴五重奏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勃拉姆斯 舒曼:钢琴五重奏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8: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26 海顿:交响曲82号《熊》、第96号《奇迹》、100号《军队》(NAXOS-038)

  海顿第一百交响曲(军队),G大调,Hob.1.100,作于1793-1794年。曲名来自有军乐风格的第二乐章,由海顿自己命名。这首交响曲与《时钟交响曲》是海顿最著名的作品。
  海顿的第九十六交响曲(奇迹),D大调,Hob.1.96,作于1771年。关于此曲的标题,传说为:此曲首演时,海顿准备指挥,坐在后排的听众为一睹他的风采,纷纷挤到台前,天花板上的一盏吊灯突然掉下,幸好观众们都聚到了台前无一人伤害。海顿见状脱口而出“奇迹”,成了此曲标题。后狄斯为证明此事,曾问海顿,海顿却根本不知有此事,可见是一则轶闻。
  海顿第82交响曲(熊),在编号上是六部巴黎交响曲中的第一部,但在创作年代上却是最后一部,作者的总谱手稿上标明写于1786年。
  “熊”的标题是喜欢标题音乐的巴黎人自己加上去的,可能因为在末乐章开始部分,低音弦乐器首先发出的“嗡嗡”声类似熊的吼声。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5 07:48 AM 编辑 ]
海顿:交响曲82号《熊》、第96号《奇迹》、100号《军队》.jpg
海顿:交响曲82号《熊》、第96号《奇迹》、100号《军队》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海顿:交响曲82号《熊》、第96号《奇迹》、100号《军队》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0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7 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序曲与快板(NAXOS-039)

  德彪西的室内乐作品不多,但贯穿他全部创作生涯的始未——属于初期作品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以及晚年的三首奏鸣曲(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1915;为长笛或小提琴、中提琴和竖琴创作的g小调奏鸣曲,1916;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16~1917)。弦乐四重奏的诞生是作曲家才华崭露,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最后三首奏鸣曲——显示出他走向更为抽象,更为精炼的风格。
  g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93年。在这期间,德彪西已完成了根据马拉美的诗所写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并且正在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首作品是献给伊扎依四重奏团的成员——伊扎依(Ysaye,Eugene)、克瑞克布姆(Crickboom,Mathieu),冯·豪特(Leon Van Hout)和雅克布(Jacob,Joseph),并由该团首演。
  拉威尔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02年。此时,年轻的拉威尔已发表了《天方夜谭》(1898)、《水之嬉戏》(1901)等引入注目的作品。又加上此弦乐四重奏,更确定了他做为音乐家的地位。此曲是继弗朗克和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之后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04年,在巴黎由海曼(Heyman)四重奏团演出,引起当时社会上强烈的反映。拉威尔把这首作品呈献给“我亲爱的老师——福雷”。1910年由迪朗(Durand)出版社出版。
  德彪西和拉威尔都只写了一首弦乐四重奏,却都是他们俩各自重要的室内乐力作。在弦乐四重奏的写作上,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共同点是都采用套曲曲式的构思方法,第二乐章采用拨弦、第三乐章加弱音器等,但两者在材料的处理方法上却是不同的。这两首作品以其瑰丽的旋律,华美的色彩和新颖的风格震惊乐坛,不仅成为专业演奏团(组)在音乐会和国际比赛上的标准曲目,同时也受到乐迷们的喜爱,成为最受欢迎的室内乐曲目。
德彪西 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序曲与快板.jpg
德彪西 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序曲与快板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德彪西 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序曲与快板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06: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28 维瓦尔第:双簧管重协奏曲集Ⅰ(NAXOS-040)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巴罗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
  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
  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词句。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两年后他因病去职,在威尼斯仁爱女孤儿院里当了一个普通的提琴教师及乐长。
  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
  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的器乐作品。
  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705年,是一组12首三重奏奏鸣曲。1713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奥托尼在维拉》(Ottone in Villa)。
  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部歌剧,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而他创作最多的还是协奏曲,人们公认他对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是 Op.8,其中前四首即众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单独演奏;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及第十首《狩猎》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积淀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使维瓦尔第的作品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如同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快乐。
  由于有一支听命于他的乐队,维瓦尔第大胆地进行试验和创新,他的协奏曲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主流乐器的组合。他的天才创作大大丰富了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其小提琴高把位的运用也为日后的炫技技术的发展作了铺垫。巴赫对他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就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清纯甜美的意大利风格对巴赫音乐风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
韦瓦尔第:双簧重协奏曲Ⅰ.jpg
韦瓦尔第:双簧重协奏曲Ⅰ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韦瓦尔第:双簧重协奏曲Ⅰ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06: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29 维瓦尔第:双簧管协春曲Ⅱ(NAXOS-041)

  资料同上。
韦瓦尔第:双簧管协春曲Ⅱ.jpg
韦瓦尔第:双簧管协春曲Ⅱ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韦瓦尔第:双簧管协春曲Ⅱ 评鉴.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19 07:5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