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了解《企鹅评鉴三星极品全收藏》 P6:中录“DG大禾花系列”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08: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12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交响诗(NAXOS-024)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有“捷克民族音乐之父”之称,在捷克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他的交响诗《Ma Vlast 我的祖国》是民族乐派的经典之作。
  《Ma Vlast 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讴歌祖国、讴歌民族解放、讴歌自由的交响诗篇。它由六首交响诗组成:
  第一曲“Vysehrad 威塞拉德城堡”。威塞拉德是布拉格市著名皇家城堡,乐曲表现游吟诗人的歌曲所激起的对历史的记忆。
  第二曲“Vltava 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乐曲描绘了沃尔塔瓦河的诞生和沿岸的风光与古迹。
  第三曲“Sarka 莎尔卡”,以古老的传说为主题,描写少女莎尔卡由于情人的不忠而向所有的男人复仇。
  第四曲“Z ceskych Luhu A Haju 波希米亚的原野和森林”,一支田园风格的乐曲,表现了波希米亚故土所带来的思绪和感受。
  第五曲“Tabor 塔波尔”,塔波尔是坐落在布拉格以南约100公里的城镇,胡斯教徒战争期间是捷克争取民族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乐曲表现了胡斯教派誓死不变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六曲“Blanik 布拉尼克”,布兰尼克是布拉格附近一座山脉,传说胡斯教派的勇士们战斗并牺牲于此。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4 06:12 AM 编辑 ]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交响诗.jpg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交响诗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交响诗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08: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舒伯特:第三、六号交响曲(NAXOS-025)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舒伯特:第三交响曲(SCHUBERT:Symphonie N0.3)
  这首第三号,D大调,D.200,作于1815年。共4个乐章:
  l、序奏,庄严肃穆的慢板,D大调,转主部灿烂的快板,D大调,奏呜曲式。木管以附点节奏展示的第一主题依然为推进型,经过部出现序奏材料,第二主题先以A大调双簧管表现,依然有附点节奏。发展部两个主题都有共通的附点节奏动机。单簧管奏第一主题而进入再现部,终结部使用序奏材料。
  2、小快板,G大调,三段体。第一段主题类似李斯特后来作《圣伊丽莎自》中心主题用的德国民歌《玛丽亚的摇篮曲》,而中段为C大调,与舒伯特自己所作的歌曲《在这世上没有所爱的》旋律接近。
  3、小步舞曲,活泼地,D大段,三段体,性格上接近谐谑曲。主题强调弱拍,中间的D大调中段接近兰德勒舞曲,以双簧管、低音管旋律为主,有小夜曲的气息。
  4、活泼的急板,D大调,奏鸣曲式。采用塔兰泰拉舞曲节奏,以第一主题产生第二主题,发展部以第二主题的动机构成。
舒析特:第三、六号交响曲.jpg
舒析特:第三、六号交响曲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舒析特:第三、六号交响曲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0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14 马勒:第四号交响曲(NAXOS-026)

  马勒与他的第四号交响曲
  马勒(1860—1911)在担任指挥家工作时主要是以指挥歌剧为主,可是在他的创作上却很少与此有关。他的音乐创作主要还是在于歌曲和十首交响曲,其中最后一首交响曲在他生前并未完成。另外最后一首交响作品是以中国诗集为歌词写成的《大地之歌》。他大部份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不指挥时,趁夏天度假的空当写成的。
  马勒从1899年的夏天开始写作他的第四号交响曲,当时他刚被聘任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指挥一职。
  三年前他才完成第三号交响曲。当时他正待在力克利别庄度假,当假期快结束时,他忽然想到一些新的音乐题材,准备要把它们写进他计划中的新交响曲里。早先,马勒一直无暇照顾这首交响曲,因为七、八月间一直在校订第三号交响曲和《悲愁之歌》的总谱。
  隔年夏天,马勒在沃德湖畔买了一栋庄园,这下他终于可以清静一下了。为找到创作的时间,于是就产生了这首第四号交响曲。马勒趁这年冬天回维也纳时,将全曲的配器完成,并在隔年11月25日正式于慕尼黑推出这首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的终乐章取自马勒在1892年完成的一首管弦乐歌曲,是马勒取名为《儿童的魔法号角》歌集中最后一首歌曲。《儿童的魔法号角》原是由阿肯封·阿宁与克莱蒙斯布忍塔诺两人一同收集,出版于十九世纪初的一部民谣诗集。马勒将这首歌曲的精神散布到整部交响曲。
  马勒自己称这首歌为“天国仙境”。其实这首歌原是马勒计划放在第三号交响曲作为最后第七乐章之用,要接续在该首交响曲终乐章“那孩子告诉我”的答句乐章中。不过最后他还是改变了主意,将之放在第四号交响曲中。
  这首交响曲不仅仅反应了《儿童的魔法号角》中的纯真世界,同时也投射出马勒在创作这首交响曲时,置身于乡间的美好情境之影响。虽然第二乐章中出现了某些意象的恐怖,却依然被接下来的乐章所消弭于无形。
马勒:第四号交响曲.jpg
马勒:第四号交响曲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马勒:第四号交响曲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5 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交响诗/妲奈之恋/《玫瑰骑士》圆舞曲(NAXOS-027)

  《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交响诗/妲奈之恋/玫瑰骑士圆舞曲》,此辑之所以成为企鹅三星名盘,是因收录的俱是理查·施特劳斯一生最稀有的作品。
  《妲奈之恋》是上世纪初著名的指挥家克劳斯改编自施特劳斯的歌剧残篇的管弦乐版。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3 08:56 AM 编辑 ]
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交响诗 妲奈之恋 《玫瑰骑士》圆舞曲.jpg
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交响诗 妲奈之恋 《玫瑰骑士》圆舞曲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交响诗 妲奈之恋 《玫瑰骑士》圆舞曲 评鉴.jpg
发表于 2011-7-3 0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介绍。。。。。。。。。。。。。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7-3 09:02 AM 发表
很好的资料介绍。。。。。。。。。。。。。谢谢
Z版早!   重庆这几天很热吧?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3 09:10 AM 编辑 ]
发表于 2011-7-3 15: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1-7-3 09:08 AM 发表
Z版早!   重庆这几天很热吧?


是呀。。。。。。。热的受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5: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malan 于 2011-7-3 03:08 PM 发表


是呀。。。。。。。热的受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5: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16 威尔第:歌剧大合唱精华集(NAXOS-028)

  威尔第(Giusepe Verdi, 1813—1901)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于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的隆高勒,比在莱比锡出生的瓦格纳晚5个月。他的父亲是当地旅馆的老板和杂货商。
  这是一个家境清贫的农民家庭。父亲打发他到附近布塞托一个鞋匠家去住,他在那里学习管风琴,并在镇上管弦乐团工作。当他被镇民送往米兰音乐学院学习时,却遭到拒绝,被拒原因是他的岁数太大(超过了14岁)。从未受过训练,缺乏音乐才能。
  他回到布塞托,后来开始写他的第一部歌剧《博尼法乔伯爵奥贝尔托》,该剧于1839年他26岁时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这部歌剧取得了成功,使他获得了创作三部新歌剧的合约。
  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使他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的作曲家。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威尔第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一些革命歌曲鼓励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五十年代是威尔第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勤奋不懈的创作,先后写出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
  威尔第谱写了《阿伊达》之后16年就再没有写过任何歌剧,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最后两部震惊——悲剧性的《奥塞罗》和喜剧性的《福斯塔夫》。
  威尔第一生共创作了26部歌剧,今天演出最多的四大名作是《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和《阿伊达》。

  原盘编号:8.550241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1-7-5 07:53 AM 编辑 ]
威尔第:歌剧大合唱精华集.jpg
威尔第:歌剧大合唱精华集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威尔第:歌剧大合唱精华集 评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7 瑞典管弦乐精华录(NAXOS-029)

  一份相当实用的瑞典名曲合辑,赫尔辛堡交响乐团与卡穆的合作相当优美,应该对大部分人都有吸引力,不应只局限于瑞典。整份演出非常的活泼,尤其阿尔芬和拉森几首曲子的演出更是在当今录音版本的首选之列,不但录音品质极优,曲目搭配也合宜。
  拉斯·拉森·埃里克Larsson, Lars-Erik(1908年生于阿卡普;1987年卒于赫尔辛基)。瑞典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1931年任斯德歌尔摩歌剧院合唱队长。1937—1954年任瑞典广播电台指挥及评论员。1947—1959年任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61—1965年在乌普萨拉大学任音乐系主任。
  雨果·阿尔芬Alfven, Hugo(1872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960年卒于法伦)。瑞典作曲家,小提琴家,乌普萨拉大学音乐指导(1910—39)。作品有5首交响曲、合唱曲和3首瑞典狂想曲,其中最著名的为第一首,作于1904年的《仲夏守夜》(Midsommarvaka)。
  佩特森-柏格Peterson-Berger, Wilhelm(1867—1942)瑞典Peterson-Berger也是一位深受德奥曲式风格影响的作曲家。他原先担任诗人与乐评,大力鼓吹华格纳的音乐,或许他最令人怀念的功绩是把几齣华格纳乐剧翻译为瑞典文。自己谱写的几首管絃乐曲语法与结构类似白辽士、李斯特,强调以充满戏剧性的交响手法来完成,但却只是叫好不叫座,鲜少在瑞典以外国家公开演奏。
瑞典管弦乐精华录.jpg
瑞典管弦乐精华录 演奏团体与目录.jpg
瑞典管弦乐精华录 评鉴.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3-28 05:26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