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62540|回复: 98

和年青朋友们谈谈中国Hi-Fi音响发烧史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0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现在80后、90后的年青朋友们对中国的音响发烧友及Hi-Fi音响的由来和发展并不是一清二楚的。因此,我想作为经历过这一发展史的老烧友们,是有责任告诉他们这一起源以及来龙去脉的真相的。
a.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音响发展史最早应追朔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为同盟国的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予以了中国极大支持,当时的上海、南京屯积了大量的美国军用电子设备及电子元器件,以及为数不少的无线电元器件商行。
     论坛中常提起的王英才老师(现已82岁),当年就是在上海抗战期间报考国民党无线电学校学习无线电制作技术,继而为一无线电商行老板制作电子管收音机而走上音响发烧之路的,王老师这一爱好当初虽然是用来养家糊口的(采用计件形式,焊好一台收音机老板就给一次钱),但最终以个人兴趣爱好的形式影响了他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音响发烧普及是起源于无线电收音机,包括早期的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以及解放后才有的晶体管收音机。其实,无论是矿石收音机还是电子管、晶体管收音机,其电路中的信号放大部分就是现在音响系统中功放的最早体现形式。
    最早的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制作并不是用来以收听广播节目内容或欣赏音乐为单一目的的,而是培养青少年学习电子技术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因此当年涌现出了很多指导中学生学习的刊物,如<<中学科技>>、<<电子世界>>、<<无线电>>、<<少年无线电>>.....
       也可以说,即使是今天的音响发烧友,也并不都是纯拿音响来作为欣赏音乐为终极目标的。音响发烧中流派很多,但至少纯动手的DIY制作派是以自己能亲手制作音响为最大乐趣的。
a.jpg
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导音响发烧友如何制作音响的书籍刊物很多,这些都是有助于音响发烧友提高自身电子电路技术水平的,也可以说这是一门单独的边缘学科,具有科普电子和培养动手能力双重意义。
    一般来说,年纪较大的音响发烧友都有过自学无线电技术的经历,对于电子电路都有过由浅入深的长年积累性的实践。包括,自己制作线路板、电路实践、检修或维修电器设备与家用电器,常用仪器仪表的熟练应用.......
       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得意之作也有败笔之作,只有通过这些坎坷的积淀才有可能在音响发烧之路上,越走越成熟和稳健,其兴趣才会有增无减。
a.jpg
b.jpg
c.jpg
d.jpg
e.jpg
发表于 2012-3-15 0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老师传授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2-3-15 09:50 AM 发表
谢谢杨老传授知识。
唠唠嗑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Hi-Fi?
    Hi-Fi是英文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的意思,公认的定义是∶与原来的或“真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然而从这个词汇开始使用以来,随着电声技术的日益进步,Hi-Fi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演变,迄今仍难以给出一个最确切的定义。专业人士往往从技术角度来理解Hi-Fi,而发烧友(音响爱好者)看待Hi-Fi却常常持有自己的见解。
    通俗地讲,音响爱好者喜欢凭自己的耳-脑系统去判断某一器材是否够Hi-Fi水平,专业人士则习惯于借助仪器通过各种测试来考核其Hi-Fi程度。
      保真度是一项目前还不能全面定量的技术指标。因此,在对待如何正确认识和衡量Hi-Fi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结果之间的一些差异,这种差异今后会逐渐减少并趋向吻合,因为科学技术毕竟是引导Hi-Fi向前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a.jpg
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音响引入Hi-Fi一词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音响已完全脱离了无线电收音机而自成一派,并经过了单声道磁带录音机、单声道收录机、双声道立体声收录机的快速演变。
      不过严格来说,最早推出的单声道组合式套装音响仍不属Hi-Fi音响,而且国产双声道立体声组合式音响也不应该列入真正意义上的Hi-Fi音响。
    中国Hi-Fi音响的真正兴起应该是由组合式音响过渡到个性化的音响组合这一时刻,即音源、功放、音箱作为独立的单件形式出现,并由发烧友进行个性化的搭配。
    此时,中国广东珠三角众多音响企业推出了各自的单件hi-Fi器材,尽管现在来看是很一般的东西,但当年却应该归属于最基本的Hi-Fi入门级产品。
a.jpg
b.jpg
c.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响发烧的目的和意义”之我的个人观点
         其实,就“音响发烧”这个群体而言,是分有多个不同的子群体的,当然,将他们各自的群体区分开来,并非指这些群体是相互排斥而不逾越雷池半步的,其中也有相互渗透的,但总体而言,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属性。
        一、DIY动手制作派(含焊机与摩机)这一类别的音响发烧友在整个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验证这一点的最直观方式是到邮局的报刊杂志部去看看,凡购买“无线电与电视”、“无线电”、“电子报”、“实用影音技术”等刊物的,多是动手派人士。再则,可以点击“胆艺轩材料网”、“中国音响DIY”等几大网站,看看多如牛毛的在线会员,以及如火如荼的跟贴,便知道这一群体如何的人多势众。
         应当意识到,热衷于DIy音响的发烧友更多的是将音响制作视为一种高级乐趣,我们不能轻视他们的动手创作热情,甚至视其为旁门左道的非主流、非正统。一个人酷爱一门兴趣而终其身,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养成勤动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于身心、修炼、思维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国外,也有很多总统与ZF要员拥有自己的私人工作间的,并配有机床设备等,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持自己喜欢动手制作的爱好。
         当然,一个动手派音响发烧友如何理性的把握自己,如何做到既热爱又不至于走火入魔丧失理智,这就需要靠自己的理性与科学态度、自身修养来掌握分寸了
         其实在我看来,音响DIY就是在学校上手工劳动课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是把课堂从教室里搬到家里来了而已。这种DIY最大的乐趣是在过程之中,结果还不是最主要的!
a.jpg
b.jpg
c.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纯器材派发烧友
         这一类型发烧友在整个发烧队伍中占有最多人数,各自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投其所好而搭配从低到高不同的器材组合级别,但整体框架呈金字塔式,即工薪一族占了绝大多数。
        器材派烧友的的主要乐趣来自于不同的口味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并包括吃在碗里盯在锅里的永不满足,以及无休止的析腾与升级换代。由于更热衷于或更在乎的是音响器材本身的声音表现力,以及微末细节的质感变化,因此发烧唱片更多的是被他们用来作为验证器材素质水准的试金石。
         从“嗜好”的角度来看,纯器材派音响发烧友所关心和痴迷的是音响系统本身的表现力,唱片音乐是音效得以实施体现的媒介。尽管如此,本人以为这也是一种玩法,“音响发烧”就是音响发烧嘛,自得其乐未尝不可,是人都会有自己所好的那一口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纯器材派发烧群体中,集硬件发烧与音乐欣赏造诣为一身的双料人材也是大有人在的。
a.jpg
b.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3-19 11:4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