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211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东坡与西子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7 20:2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东坡与西子湖
——读诗随笔之三

赵建人

        西子湖是美丽的,这是我几次去杭城游玩所留下的一个强烈印象。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如此,三十年以后的今天呢,虽然杭州城依然如故,变化不大,而西子湖似乎显得更妩媚动人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国北宋时的大文学家苏东坡的这首流传甚广的名诗已经把西湖盛景的妙处准确、简练、传神地描绘出来了,就连《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西湖风光时也引用了其中的最后两句,可见苏轼此诗的知名度,说它是妇孺皆知,举世闻名,实在并不过分。
         苏老夫子的这首诗写于北宋的熙宁六年(1073年)。在当时,西湖的生存环境已经隐伏着危险:整个湖面葑合已达十分之二三,湖里长满了茭菰之类的水生植物,过不了多久,湖水将会涸竭。“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苏东坡诗里的意境虽然很美,但是,一个浚治西湖的艰巨任务已经摆在杭城人得面前了。
       十五年以后,苏轼重临西子湖,湖上葑田竟然扩大到了整个湖面的一半。他立刻警觉到:“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于是立刻申奏朝廷,毅然兴工除葑治湖。西湖环周三十里,挖出的葑泥运至岸边费工费时,苏子决定将其垒在湖中,筑起一道长堤,以利南北交通。这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决策。如今每逢三月阳春,走在桃红柳绿、笔直宽阔的苏堤上,心旷神怡之中,我是十分敬佩苏东坡当年济世李民的思想,以及他那卓越的治事才干的。当然,有了为民办实事的良好愿望,没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策略措施也是不会成功的。当年王安石治理六塔河、三股河,他让人把铁龙爪缚在船尾,在水里拖来拖去,企图以此挖深河底,达到疏浚河道的目的。结果耗银百万、历时数年,除了把河泥搅成一锅稀粥之外毫无成果。而此次东坡疏浚西湖却成果巨大:整个工程计除葑田二十五万余平方丈,用夫二十万工,由于运筹得宜,还起到了以工代赈的作用。为了巩固治湖的成果,苏东坡把开成的水面租给老百姓种菱,种植菱角要每年去除旧枝,次年才能下种种新菱,这就自然杜绝了日后茭草再次葑合湖面的可能,而菱荡之利又可作为他日浚湖的费用。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会千秋万代记住他的功劳。如今由于国家各方面的重视,西湖风景区的环境保护确实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但是杭州城的经济建设却好像远远落在全国许多城市的后面。临回沪时,我望着狭小、破旧,而且有点肮脏的杭州火车站,望着它周围一幢幢矮小破败已显出褴褛之色的房屋,我禁不住顿生感慨:1966年红卫兵大串连时我来看它是这番模样,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了,都已经九十年代中了,现在我再来看它,怎么它还是当年这个老样子?对此,谁来学学当年的苏东坡呢?谁来为杭州人民造福呢?
        美丽的西子湖,崭新的杭州城。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的。

                                                                                                               (本文作于1996年秋天。)
2#
发表于 2015-5-7 21:36:43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5-8 08:24:59 | 只看该作者
赵先生的好随笔!
4#
发表于 2015-5-8 15:05:48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5-9 14:02:4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美文。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0:30:18 | 只看该作者
承蒙赞誉,不胜荣幸!谢谢!
7#
发表于 2015-5-12 10:03:3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有此典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19 06:5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