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3576|回复: 13

秋水长天话评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7 1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 水 长 天 话 评 弹


赵建人


大概是我几次到苏州旅游都是秋天的缘故,每当秋水长天,金风习习之中,我最想听的竟然是苏州评弹。不久前刚去世的滑稽大师杨华生曾经讲过:“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不愿和宁波人聊天。”想来喜欢听评弹的人,多半是因为苏州话吴侬软语、莺声历历,听在耳朵里“糯”是“糯”得来,才逐渐逐渐培养出这种爱好的。确实,苏州方言先天就有着一种节奏、音调、音色、韵律等方面的音乐美。真是风姿绰约,美如天仙,美轮美奂,好像曹植《洛神赋》里描写的美人一样。
当然,单单是一种方言,虽然好听,还不能构成一门艺术。记得我小辰光,屋里相有一台美国RCA无线电。每当傍晚时分,这台无线电就开起来了,我用它听“小喇叭”、“星星火炬”节目,听孙敬修老师讲故事。六点钟一敲,家里大人就把它调到中波1110千周,这是一个沪语电台,每天傍晚五点五十分开始播音,简明新闻、天气预报都是用上海话播报的,接着就是45分钟的“说说唱唱”节目,里面常常可以听到姚慕双、周柏春的独角戏《各地堂倌》、《学英语》、《开无线电》,杨华生、笑嘻嘻表演的《宁波音乐家》、《72家房客》、《糊涂爷娘》,还有袁一灵的拿手戏:上海说唱《金陵塔》等等,偶尔,也可以听到侯宝林说的相声。这个时候往往是我们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所以,大师们幽默诙谐的表演引得饭桌上笑声不断。有辰光碰着某个“超级笑料”,阿拉小人实在hold不住,会笑得饭也吃不下去。
      上海有句俗话说:“晚饭吃饱,新民晚报。”七点钟一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1110千周,就开始有两档“广播书场”节目,一开始,这完全是大人听的节目,阿拉小人是听不懂的。后来辰光长了,边听边猜、熟能生巧也听出来一点苗头了,苏州评弹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说噱弹唱表”的创造性运用,鲜活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渐渐地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当然,里相也会有《铁道游击队》,有《杨子荣舌战小炉匠》,有《王孝和》、《红岩》等一些新创作的现代书目,我们更加容易听懂;到后来是吴君玉的《武松》,唐耿良的《三国演义》阿拉也听得津津有味。听说书,最怕的就是这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日分解,今朝的‘广播书场’节目到此结束。”这样心里相就被一个悬念一直牵挂着,夜里相会睏来睏去睏不着,整整要难过二十四个钟头啊,肚肠里相痒是痒得来!善于巧妙设置和运用叙事过程中的悬念来吸引听客,这也是评弹好听的原因之一。
      最开始把评弹当做音乐来听,是在1958年,毛主席诗词公开发表,当时还在红旗评弹队的青年演员赵开生老师,执笔谱写了为毛主席诗词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由余红仙老师在西藏书场首次试唱。这则弹词开篇新作融化了蒋调、丽调、俞调、薛调等多种流派唱腔的旋律,精心谱曲,很有新意,一经演出就广受听众欢迎。“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主席多么深情感人的诗句,一经谱上了优美的江南水乡民间曲调,就珠联璧合,一下子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1960年夏季,他们在周云瑞、徐丽仙、张鉴国等评弹前辈的热情帮助下,对《蝶恋花》进一步修改润色,使演唱更富激情,表现力更加丰富细腻,音乐形象更加生动丰满。经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送以后,这部作品受到了全国听众的喜爱,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曲子。周总理、陈云、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亦是赞誉有加。1961年1月22日,经过音乐家黄贻钧、司徒汉等人的精心编配,弹词《蝶恋花》被搬上了交响合唱舞台,在上海交响乐团的伴奏下,在上海合唱团几十人的伴唱衬托下,由余红仙老师担任独唱,《蝶恋花》益发享誉全国。1976年的10月金秋,“四人帮”粉碎以后,上海的指挥家黄贻钧、曹鹏、司徒汉等对交响合唱为毛主席诗词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再一次进行精细加工,仍然由余红仙领唱、上海合唱团伴唱、上海交响乐团伴奏,再次录音,电台播出,气势磅礴,完美地歌颂了革命先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记得当年,甜甜的桂子清香里,我从收音机里终于听到了这首久违了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真是百感交集!2006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行的独唱音乐会上演唱了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在美国观众的心中也引起了强烈的艺术共鸣。苗家姑娘出身的宋祖英,一口苏州话唱出来还蛮标准,很不容易。
      一家人都喜欢评弹,有辰光,父母会带我们去书场里听书。四川北路上的红星书场、西藏路上中百一店对面的西藏书场(这地方现在改造成新世界商城了),我都去过。那些已经故去了的评弹大师,蒋月泉的开篇、杨振雄、杨振言合说的“杨双档”、张鉴庭、张鉴国的“张双档”……我都现场听过,至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把评弹当做音乐来听,最好是听蒋月泉的“蒋调”,在诸多评弹艺术家中,蒋月泉的嗓子是最好的。“蒋调”是蒋月泉老师在“周调”的基础上,运用“俞调”的运气方法,吸收了京剧老生和京韵大鼓的一些唱腔、唱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弹词流派唱腔,具有旋律婉转、韵味醇厚、飘逸潇洒、落落大方的艺术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塑造不同的人物,在最初的“慢蒋调”之外,他又创造出了快弹快唱、快弹慢唱等节奏多变的各种唱腔,在“蒋调”中增添了不少苍劲有力、深沉雄厚的成分,有着浓厚的书卷气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令人百听不厌的经典唱段。年轻时候,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我在心里高兴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拔开喉咙唱上两句:“窈窕风流杜十娘,自怜身落在平康……”当然啦,像阿拉介蹩脚的“豆沙”喉咙,重在自娱自乐,是根本唱不出蒋月泉大师这种千里悲秋中的沉郁苍凉来的。
      喜欢文学,就晓得,苏州评弹的文学底子是很深厚的。它的许多唱词,都是写得很美的,都是很好的诗,而且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例如,“蒋调”很有名的一则开篇:《莺莺操琴》,是根据《西厢记》里一个片段创作的。里面一开头就是:“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碧莲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重复、回文、粘连等等各种修辞手法,为人物的出场设计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然而,恰恰就是在这样优美典雅的环境中生活的古代知识分子,却天天饱受压抑、精神苦闷,这就有力地反衬出这部作品反封建的鲜明主题。到了开篇结尾,唱词是:“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果然夏景不寻常。”多么出色的修辞效果,这时候,听客赛过嘴巴里含着一枚檀香橄榄,真是回味无穷!
我开始白相“胆机”以后,在上海书城淘到几张“蒋调”唱片,竟然音响效果来得赞!这是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些唱段在电台里录音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引进晶体管话筒,所以,当时用电子管话筒录出来的人声和弦乐,声音特别温暖醇厚、华丽亲切。几十年以后做成了CD,从“胆机”里相放出来的琵琶、三弦的声音,清晰度保真度极高,评弹大师蒋月泉的喉咙真是好听的唻——,听得伲骨头也要酥掉咯!
       喜欢评弹,很想买本书看看,理论方面提高提高,听听行家怎么讲法。两年前,看到新民晚报上的介绍,上海人民评弹团老团长吴宗锡先生写了一本书:《走进评弹》,我搜遍互联网,走遍上海滩大小书店均无觅处,图书馆里借不到,就连上海人民评弹团我也登门求购而不得,不晓得如此好书,将来还会重版否?

后记:看见在2013年2月24日的《新民晚报》上,有一篇吴宗锡先生介绍“蒋调”的文章,看了对我很有帮助,现在就贴上来吧。



   蒋月泉的抒情味

吴宗锡
      蒋月泉出生于1917年,二十岁不到就在电台弹唱开篇成名。2001年谢世时,被评弹界尊为一代宗师。评弹是集说噱弹唱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流派纷呈,形式多样,而蒋月泉被尊为宗师,一是因为其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以及说功表演有着共同的特性、方法和规律,同时,也因为他对这门艺术造诣精深,有着精熟的理解和掌握。
蒋月泉以俞(秀山)调为基础,从周玉泉调衍化发展,形成蒋调,是当今评弹界演唱最广最多的流派唱腔。其所以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既是蒋月泉熟研演唱的技法,其旋律美、唱腔美、唱法美。他讲究咬字、润腔,并善于运用小腔和装饰音,使唱腔的韵味浓郁。更主要的是他发挥了评弹唱腔的抒情性。所谓“唱曲唱情”,声情并茂。过去,评弹唱腔偏重表叙,而蒋调首重抒情,将书中人物的唱篇,都作为咏叹调来唱,抒情味特浓。这对评弹的发展可说是划时代的。
       蒋月泉擅唱,更擅于说。蒋月泉的说,用词精当,语汇丰富,文雅蕴藉,不是金刚怒目,剑拔弩张,也不是浓墨重彩,说尽说绝。有些人的说表如重锤猛击,不留一点空隙,句句结结实实,而蒋月泉的说表如用竹柄小锒头,轻敲轻击,时疏时密,或轻或重,忽紧忽慢,留有一定空隙,是有弹性的。他点到即止,找截干净,含蓄而有回味,调动着人们的情绪记忆和联想,给听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余地。这样,听他的说表,亲切冲和,也就建立起了他与听众在审美实践中的契合和交融。不只是听他说唱正书,即使他上台时娓娓道来的“垫话”,也都充满愉悦的美感。这样,听他的说,也和听他的唱一样,如饮醇酒酽茶,有一股使人陶然的甜美之味,真所谓“有味之言,可以饮人”也。
      蒋月泉虽有高超的技艺,但从不炫技和以媚俗取宠,而强调刻画人物,表现书情。他曾说:“演员上台,不是卖弄唱调说功,而是要说好人物,唱好人物。”他的艺术个性,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对美的追求,重视内容和艺术美、形式美的结合。在他的理念中,评弹是美的艺术。因此,蒋调唱腔是以旋律、润腔的优美为特色的。蒋派的放噱也是以语言、口齿的机巧、幽默、隽美为特点的。他演出的举止、台风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任何损及艺术美的说唱表演,他都是无法容忍的。因此,他的演出永远葆有视觉和听觉的美感,由此,产生了他艺术的魅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由此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大多数评弹(书)迷都成了蒋(月泉)迷。

[ 本帖最后由 zhaojianren1230 于 2015-9-27 11:16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中秋佳节来临,特发习作一篇。祝各位坛友中秋快乐,花好月圆,阖家团圆,千里婵娟,圆圆满满,万事如意!祝昌业音响兴旺发达!
发表于 2015-9-27 14: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快乐!
发表于 2015-9-27 19: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润笔应景
发表于 2015-9-28 08: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9-28 22: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9-29 08: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2: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弹真的可以当音乐来听的,而且是很好听的音乐。瑞鸣唱片就出了一张《评弹》,很不错的唱片。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新民晚报上又看到一篇短文,发上来大家看看

评弹的魅力

刘士杰

  长久以来,我一直感到困惑: 评弹是说唱艺术,说书自然要以情节取胜,可是有许多传统书目早已深入人心,其情节多数听众都耳熟能详,甚至烂熟于心,却仍然能够百听不厌,听得津津有味。这其中的奥妙究竟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评弹有优美的唱腔,使人百听不厌,这自然言之有理。评弹唱腔的流派确实丰富多彩,非常动听。然而这仅仅是其原因之一。如果听众只是喜欢唱腔,那么只听唱腔选段就可以了,不必听整部书了。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听众更爱整部书,尽管这部书早已熟之又熟。再说,评话只说不唱,再熟的评话同样吸引听众百听不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除了雅俗共赏的唱词、动听的唱腔外,生动的说表,特别是“起角色”,是评弹魅力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许可以这样说:“起角色”是评弹的灵魂。
  所谓“起角色”,是指演员充当书中的角色,并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起角色”灵活多样,根据书中情节的需要,同一位演员,可以起多个角色,甚至可以一人千面。说表是演员叙述故事情节,“起角色”则是演员进入书中充当角色。演员在演出中,一会儿是叙述者的身份,一会儿又摇身一变为书中的人物。真可谓跳进跳出,何其有趣!
  由此,我悟到一个美学问题: 再现与表现。
  艺术可以分为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所谓再现艺术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而表现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作者主观愿望和强烈情感的艺术。前者如戏剧、电影等,后者如音乐、诗歌等。评弹有再现艺术的特点,“起角色”具有戏剧性,有人物,有戏剧冲突,如《珍珠塔》中方卿戏姑一段,两位演员充当方卿和姑娘的角色,个性分明,活灵活现,观众在听书,更似在观剧,眼前分明是长衫旗袍的演员,而在想象中,却变成了渔筒简板道士装束的方卿和欺贫爱富的势利姑娘,尽管早知道情节,却还是满怀期待,看得津津有味,看过后觉得回味无穷,大呼过瘾。
         评弹又有表现艺术的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唱。此外,演员在说表中,不仅叙述情节的发展,而且灌注主观好恶情感,对善恶忠奸,作褒贬臧否的评判,演员的激情常博得台下观众的共鸣。
  评弹受戏曲影响很深,在“起角色”中,上场诗、自报家门、虚拟动作,甚至捋须整冠均来自戏曲。而戏曲正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结合的产物。本来是再现艺术的戏剧情节、动作、对话,在戏曲中却很强调表现,受到音乐、舞蹈的制约,是在再现中有表现;本来是表现艺术的音乐、舞蹈,在戏曲中却又很强调再现,受到戏剧情节的制约。其实这个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特征分不开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
  评弹的艺术魅力,从深层次上说,就是因为把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缘故。

                                                          新民晚报    2015.11.15.    B4版    夜光杯
发表于 2015-11-17 1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19 09:4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