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音乐情迷

与“时尚之都”米兰关联的意大利作曲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6: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妖精之舞》是安东尼奥·巴齐尼于1852年创作的一首演奏难度极高的小提琴曲,作品编号Op.25。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890)曾用1742年的瓜尔内里制做的小提琴演奏过。曲子一开始便直奔热烈的主题。以鬼魅为题材的作品较多,但大多数作品中都极尽渲染一种恐怖的气氛,如圣.桑的《骷髅之舞》和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而且他们表现的都是群魔乱舞,而这首曲子则自始至终都是小妖精的独舞,仿佛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不过中段稍慢的速度仿佛小精灵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快,是它迷路了吗?不过最后情绪又恢复了原先快乐的状态,打消了大家对它的担忧。代表作有为小提琴与钢琴炫技而作的小品妖精之舞等。那些喜欢炫技演奏的小提琴家都乐于演奏过他的这部作品;比如海菲兹、帕尔曼、李传韵、沙汉姆、文格洛夫等等。另外詹姆斯.高威还演奏了他的这部作品的长笛版。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6: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小提琴家阿尔弗雷多·坎波利 演奏巴齐尼的《精灵之舞》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8-10-28 04 P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6: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尔弗雷多·坎波利 (Alfredo Campoli 1906.10.20 -1991.3.27),是意大利出生的英国小提琴家。他的父亲Romeo Campoli是圣塞西利亚音乐学院的教授。他的母亲Elvira Celi是当时著名的戏剧女高音。在1917年,全家搬到了英格兰。Alfredo Campoli四岁时由父亲启蒙,一直到后来成名,都未曾再进入任何一间音乐学院就读或和其他老师学习,父亲便成为他一生唯一的老师。 1912年,一家人移民到英国伦敦。由于Alfredo Campoli的天赋过人,在父亲用心教导之下进步神速,10岁开始登台演出,12岁时他已多次在当地获的音乐比赛中获得金牌,由于他实力实在太强,迫使主办单位必须拜托他不要再参赛,好让其他选手有得奖的机会。1923年他首次在伦敦的威格摩尔大听(Wigmore Hall)登台,当时只有17岁,演奏了布鲁赫及维尼奥夫斯基的协奏曲及其他高难度的曲目,由于表现极佳,因而获得非常高的评价。乐评家认为他不只是个神童,而已是一位成熟的艺术家。他1944年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出色地演奏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音乐界高度评介,把他与海菲茨相提并论,坎波利琴艺高超,被认为是帕格尼尼之后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8: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齐尼的《弦乐四重奏》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8: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齐尼 小提琴与钢琴音乐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8-11-1 08:13 A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09: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0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兰大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由米兰望族吉安·维斯孔蒂主持奠基。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1805年拿破仑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8: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过米兰广场拱廊,一尊雕像矗立在一个小广场上,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达芬奇。达·芬奇的意大利原名是列奥纳多··皮耶罗··芬奇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简称,出生于儒略历1452415(公历423),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151952逝世,是意大利学者、艺术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8-11-5 06:01 PM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6: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意大利歌剧作家威尔第,虽然不是出生在米兰,但他与米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1813年生于帕尔马附近的巴塞托隆高勒,1901年卒于米兰。威尔第是贫穷的农村小客栈主的儿子。幼时从乡村乐师学音乐,在当地当过管风琴手,一个喜爱音乐的杂货商发现了威尔第的音乐天才,资助他资赴米兰深造。可能因为他的钢琴演奏欠佳,校方并不乐意接受他。在米兰接受随私人学习两年后,回到巴塞托,后与杂货商的女儿结婚。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6: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838年,威尔第带着他第一部歌剧《奥贝托》来到米兰,在离开米兰三年后,他的老师拉维尼亚已经去世,他原来曾任职的歌剧院经理劳拉也辞职了。但在威尔第的不懈努力下,斯卡拉歌剧院勉强答应排练他的歌剧。但排练进行的并不顺利,期间疾病还先后夺去了威尔第的契仔和两个孩子的生命,这给威尔第造成巨大的打击。
1842年,继任斯卡拉歌剧院经理的莫列里为没有新格局歌剧上演而一筹莫展,他手头上有一部非常好的剧本《纳布科》找不到适合的人把它排练成剧,刚好威尔第去找他,莫列里把剧本交给威尔第。剧本里的一行诗句“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让威尔第眼前一亮,随后,歌剧《纳布科》就在威尔第的笔下连绵不绝地展开。1842年3月,在莫列里的支持下,《纳布科》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其中的合唱曲《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让威尔第一举成名。
我并不懂也不太喜欢歌剧,但听了《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使我莫名其妙地买了《纳布科》的全剧录音,唱段《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无与伦比的美妙旋律使我听了又听,百听不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3-28 09:38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