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响生活 >> 学习园地
 
□ 这些事例是否也在您的店中上演?
  圈中认识不少卖发烧音响的朋友,一见面大家便不约而同地慨叹如今的音响生意难做了。理由呢,无非是一大堆客观原因:经济不景气、发烧群体后继无人、娱乐方式多元化、买车购房分流资金等。对于这些讲法,我都同意,但问题是,这些客观事实我们是无法左右的,而且不仅我们,其它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即使在音响业,生意不是同样也有好坏之分吗?既然如此,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真的潜下心来,将自身的工作尽量做好。也许这样会更有实际意义一些。

  现在买发烧音响的客人少,每宗交易金额又偏低,作为商家就更应该珍惜每一位到店的顾客。但问题是,好不容易有客人来了,客人本身也有潜在的购买欲望,但由于商家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销售人员的推销技巧不到位,常常在服务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音,令送上门来的生意白白流失,正好应验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老话。下面就看看几个活生生的例子,各位看后不知有何感想?

  事件一:L生看中某牌子的CD机,想在两个型号中选一款。试音时,那店家倒也干脆,将两台CD机同时接到一台功放上,同时播放同一曲目,然后通过节目源选择键来切换每台机的音效,直接作AB对比。毫无疑问,当然是那个较贵的型号稍稍胜出。问题是,店家播完一曲后就垂手而立,不打算再播其它软件了,一副等着客人“一锤定音”的样子,好象刚才所作的对比已经够清晰、够直接似的,客人无须再听已经可以作出决定了。实际上店家是有目的的,此招作用有二:一、对于那些不是想立刻买机的顾客,可以构成很强的“障碍”,让其识相地乖乖溜走;二、对于那些想买的客人,潜台词就是??“这样的结果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促使其赶快掏钱,以免“夜长梦多”。而且店内的灯光刺眼,四周都是坚硬的墙壁、玻璃、地砖,加上人来人往,客人根本静不下心来作细致的比较,这样对机器表现的期望也不会太高。所以,“定力不足”者会以为声音不完美也是很正常的,回家弄弄就好了,此时就很容易中招!不过,由于L生是工薪阶层,掏出五、六千元买台机并不容易,所以他想听听该店中其它品牌类似价位的CD机。谁知他的话刚一出口,那店家即判断他“不会立即买”(事实上L生已带现金),对他的要求装聋作哑、百般推搪,意思已经很明白??“如果你不是立刻掏钱,请不要继续浪费我的时间”。其实,作为销售人员,耐心、大度、不计较一时得失是很重要的。也许多花十分钟,这桩生意就水到渠成了??L生不是选A牌、就是选B牌,但由于店家的势利,最终使本已动心的L生拍拍屁股走人。

  事件二:W生买了部二手“乐林”Model 9后级,想为它配台两万元左右的前级。来到海印广场某店觅货,遍寻店内亦无合适之物,正想离去,刚好见一伙计在旁,遂向其咨询,于是有了以下的对话??W生:“想找台两万元左右的前级,有什么好介绍?”,伙计:“玩什么后级?”W生:“乐林9”。这时,一件令W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伙计将W生带到一台功放前,说:“这台机也可作前级用”,W生急切上前看个究竟,当场为之气结!原来,这机子乃英国C牌合并,卖4000多元,所谓“可作前级用”,是指该机带个Pre out(前置输出)功能,你说这怎与“乐林”9相配?也不知道这伙计是业务不熟,还是别有用心?总之酸溜溜地让人觉着难受,W生于是抢白了一句:“这个还是留给你自己用吧!”,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事件三:小曾想找台6000元左右的CD机,刚好某品牌有一款CD机和一款SACD机均在此价位内。目前,SACD机热潮风起云涌,无论技术和音质,比起CD机均有不少优胜之处,现在SACD机的价格跌到了CD机的价格,怎不令人心动?但是小曾的顾虑也有三点:1、家里SACD碟片很少,SACD的功能因此而几乎废置,2、SACD刚处于起步阶段,小曾估计它和DVD机一样,在技术上有一个发展的空间,而价格上也有一个下调的空间;3、他曾听人说SACD机播放CD时,会有“干薄”的现象,音乐韵味不足。所以,这次小曾的测试重点是比较一下SACD机在播放CD时的效果如何。如果两者差不多的话,那就选SACD机。按照这想法,周日小曾便兴匆匆来到海印广场A店,准备两台机中选一台。谁知他刚把要求说出来,那接待的店员便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所表达的潜台词再也清楚不过了??“那还用比吗?肯定是SACD机好啦,你怎么会这么无知呀……”。最后,在小曾的再三要求下,该店员才很不情愿地把两台机作了对比。最后,小曾还是选了那台SACD机,不过却是在B店买的??B店这回也算“冷手拣个热煎堆”了;而A店呢,服务付出了,不仅生意做不成,还无形中得罪了顾客,但这又能怪谁呢?

  事件四:老张想买对音箱,于是找个下午到海印某店,一口气听了三、四对箱,最后觉得P牌最合意,而且价格也是在承受范围以内。由于财政大权掌握在太太手中,所以他对店员说,他还要考虑考虑,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再说。那店家前前后后搬了几对箱,头上已泌出汗珠,眼看着鱼儿就要上钩,又怎肯轻易放弃?先是来一招“煽风点火”??“张生,你试了这么久,这对P牌箱应该很满意了吧,我这就给你去仓库拿对原包吧!而且这几天公司搞特价,价钱还可以再商量的……”;见老张稍有犹豫,店家第二招“装苦叫穷”即出??“我们有几天都没发市,很惨的呀!你这桩是我们开门生意,怎么样,当帮帮忙吧,价钱收得‘顺’一些就是了……”;老张如实告之身上没有带够现金,店家即出第三招“订金定身法”??“噢,原来是这样呀,要不你下几百元订金吧,不要紧的,我们很好说话的……”。三板斧用尽,见老张还是没有立即掏钱的意思,那店家语气登时变了,皮笑肉不笑地说:“张生,你都挺有空的,上班时间都可以跑出来听音响,比我们幸福多了”。老张一听就觉得不对味,这不明摆着讽刺我上班没事干,溜出来揩他Hi-Fi油吗?遂回了一句“我的时间我自己会掌握”,便拂袖而去,这P牌音箱的交易也自然泡了汤。

  上面讲的几个事例,主要涉及某些销售人员的心态问题,他们或者觉得自己“很在行”,免不了自以为是、瞧不起顾客;或者耐性不足,总觉得自己付出了服务,客人就必须帮衬。当客人不是立即掏钱时,便按捺不住,言语、表情之中有意无意得罪了顾客,影响了交易的促成。对于这类问题,只要他们能够端正心态,提高个人修养,就有提高服务质量的可能,最终获得顾客的认同。但下面的几个例子,却是反映出商家在经营思想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到对“诚信”的认识问题,如果经营者本身指导思想就有偏差,就很难通过个别销售人员服务的改善,来提升整个商店的形象,最终受损的还是商家自己。

  事件一:我有位不大懂行的朋友,追风买了对出名难推的音箱,为此特地约上笔者周末一起去挑功放。谁知那天早上家里有急事临时脱不开身,只好叮嘱朋友自己到一家我非常相熟的店去挑功放;同时,我又马上给该家店的老板打了个电话,把我朋友的情况、我的要求等都非常详细地给他讲了一遍,拜托他帮我朋友找台好机。那老板也是爽快,拍着胸口承诺说包找一台又便宜又好声的功放给我朋友。过了一个星期,我问朋友听得怎么样,他回答说感觉只是很一般,也许他自己不会听吧……。当下我就去朋友处试音,果然音效真的是令人不忍卒听!原来,这个老板欺负我朋友不懂行,竟然来个“不熟不斩”,把一台积压多时的杂牌机,以高于市面的价格卖给他,还硬把该机50W/声道的输出功率说成是100W/声道!你说这样的老板,我还会帮衬他第二回吗?我不仅不会买他的东西,而且还要让所有我认识的人不买他的东西!

  事件二:K君想买台CD机,该CD机在“海印”多处有售。既然如此,K君自然要“价比三家”了。K君发现分销点的售价要比代理直营店要便宜一些,便向直营店的店员反映了这一情况,直营店的人连忙说那是水货,没有保修卡的,质量没保证,甚至会把旧机当新机来卖,让K君千万不要上当。当K君在分销点讲出他的疑虑时,分销点的人则一脸冤枉,还向K君出示了代理商的授权书,证明自己卖的都是正货,绝无“花假”,反指直营店“食水太深”。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方面的说法莫衷一是、矛盾百出,还互相爆对方“内幕”,搞得K君头都昏了,为规避风险,干脆两者的货品都不买了事。

  事件三:梁生逛到某一大店,见其内部装修华丽,销售人员个个彬彬具有礼,以为可放心购物了。刚见到他心仪已久的某品牌SACD机,遂问价钱。一相貌敦厚的伙计,以万二分的诚恳答到:“一万零伍百元,这已经是最优惠的价钱了”。谁知梁生上网一询价,才知该SACD是满街派的行货,价格仅在6000元左右,L生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街货尚且如此,如果是它独家经销,价钱岂不……?”后来一问,果然此店样样东西都比别人贵50%以上。

  事件四:Z生在海印某店买了Q牌音箱后,一直在找合适的功放,最后决定还是配回同厂的Q牌功放。当Z生再次来到该店时,以为自己是老主顾,应该可以拿上一个好价钱。谁知Q牌功放的报价竟高达13800元,气得Z生咬牙切齿??“此机的售价通常在7500~8000元,想不到你们对回头客也这么狠!”Z生转身欲走,那店家连忙拦住:“这样吧,看在老顾客的份上,给你个批发价8600元吧”。Z生还是坚持8000元,那店老板则摆出一副“费事浪费口水”的不屑状,Z生遂愤然离店。谁知刚走出十几米,店内另一人追赶出来:“刚才我们再三向代理申请,他们才答应以8000元的价格卖给你,这次我们不仅一分钱没得赚,连本都亏了……”。Z生听了不禁暗自好笑??“如果你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你还跑出来追我干嘛?”试想,由当初的13800元的开价,到最后的8000元成交,中间足足有5800元的差价,成交价仅为开价的5.8折,这中间的水份不可谓 不大、这价格陷阱挖得不可谓不深了!音响本属贵重、高雅之物,但最后叫价却象地摊买衣服般儿戏,这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令人发省深思。

  所以,看了上述的真实案例后,各位商家不妨扪心自问??“我的工作是否真的好了?”目前生意难做,其实也正是考验商家内功修为的时候。在发烧音响需求量不升反降的情况下,商家惟有靠诚信、靠服务,才能有效地打动顾客。那些企图凭某些短期行为来提高生意额的做法,早晚是会遭到失败和报应的。而且,如今资讯这么发达、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又日益加强,谁好谁坏,可谓“一目了然,众人皆知”,容不得有半点侥幸,大伙不妨好生思量,掂掂这其中的轻重吧!

 

 
共有 14 记录 共 1 页 1  
音响是买给谁听的?
简易装修,也有好声
品评音响须端正心态
这些事例是否也在您的店中上演?
专业和业余
前级最难玩
买音响慎防“陷阱”
器材维修须选正确途径
不仅热情,更要贴心
上门都是客
不仅明码实价,更要实惠平价
哪里会有奶酪?
明码实价,真正保护您的权益
以诚相待,多替顾客着想

 

 
 
   
 
Copyright © 2008 changye. All rights reserved.昌业音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