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片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BIS

  很不错的一家唱片公司。

  公司简介:BIS,1973年成立于瑞典,是北欧最重要的唱片品牌。该公司以出版北欧国家的音乐为主,演奏家也均为北欧人。在它的唱片中,有很多作品是世界首次录音的珍品。
  BIS唱片公司不仅注重选曲的独特,同时也追求音质的优异,其唱片也因此而常被指定为专业器材测试音质之用。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2 AM 编辑 ]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低音本能 画展 大提琴版(BIS-NL-CD-5026)

  十足的牛筋味。

  低音本能:穆索尔斯基《展览会图画》大提琴版
  公  司:BIS
  演  奏:拉提交响乐团大提琴与贝司合奏团
  编  号:BIS-NL-CD-5026
  专辑特色:大牛筋展技发烧天碟

  简介
  1985年芬兰拉提交响乐团将大提琴与低音提琴部门加以扩编,这个部门顺便也就自行组成“拉提交响乐团大提琴与贝司合奏团”,对外演出特殊音乐会。其灵魂人物为拉提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伊卡·帕里。他出身西贝流士音乐院和莫斯科音乐院,这张2004年新片全部由他亲自编曲。
  重头戏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由六支大提琴搭配四支低音提琴(贝司)演出。其中《御花园》和《市场》采用整体降低八度的改编手法,《雏鸡之舞》的大提琴加上弱音器。
  此外,帕里也让部份乐段采用“近琴桥弓”演奏法,并且将两支贝司和一支大提琴做了特殊音高调整。
  其余是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黄蜂的飞行》、舒曼《梦幻曲》、蒙提《萨达斯舞曲》、佛瑞《西西里舞曲》、拉赫曼尼诺夫《无词练声曲》和德布西《小黑人》,则全部以六把大提琴担纲。全片充满醇美松香味,肯定是音响发烧友斗机之极品利器。

  曲目
  展览会之画、大黄蜂的飞行、梦幻曲、萨达斯舞曲、西西里舞曲、无词练声曲、小黑人等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3 AM 编辑 ]

低音本能:画展(大提琴版).jpg (43.43 KB, 下载次数: 271)

低音本能:画展(大提琴版).jpg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2、敲击卡门 爵士鼓协奏曲(BIS-CD-382)

  临场感很好。

  中文片名:敲击卡门/爵士鼓协奏曲
  演员名:HAROLD FARBREMAN KROUMATA/
  碟片代码:BIS-CD-382

  唱片内容:
  1、法伯曼:爵士鼓协奏曲,法伯曼指挥伯恩茅斯交响乐团
  2、谢德林:芭蕾版“卡门”,法伯曼指挥赫尔辛基交响乐团及打击乐团
  哈罗德·法伯曼,美国指挥家、作曲家。1929年11月2日出生于纽约一个音乐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乐队的鼓手。1951年朱利亚德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波士顿交响乐团,成为一名打击乐手,任期12年。后又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1954年创作了第一部打击乐作品《演变》(evolution),曾被斯托科夫斯基等指挥家指挥演奏和录音。科普兰1955年听到这部作品后,邀请他至坦格尔伍德学习作曲,在这里他还参与了指挥班的活动。1956年,他的四重奏获新英格兰作曲家比赛奖,此后创作了不少获奖作品。1963年离开波士顿交响乐团后,开始指挥生涯。曾担任科罗拉多、奥克兰、加利福尼亚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丹佛、伯恩茅斯等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此外还指挥过伦敦交响乐团、皇家爱乐爱团、香港爱乐乐团等众多的国际知名乐团。法伯曼是指挥家协会(conductors Guild)及指挥学院(conductors Institute)的创建成员,他还曾在华纳公司发表了《指挥技巧的艺术》(the Art Of Conducting Technique)。
  歌剧《卡门》的音乐的确太精彩了!后世的人们有兴趣这样那样地改编它,玩味它,丝毫也不奇怪。现在给你介绍由前苏联作曲家罗·谢德林改编的《卡门组曲》,是作为一出独幕舞剧的配乐而作。其特点是加入了大量的打击乐,并且完全打乱了比才原曲的先后顺序,作了重新编排,结果是让我们听到了一个令人颇觉新鲜有趣,而且效果格外迷人的“卡门”。打击乐在这里面占了主导地位,各种各样的乒乒乓乓、叮叮咚咚的家伙,敲得好不热闹,让人心里好不痒痒!一会儿紧张刺激,一会儿又欢快、奔放。喜欢打击乐的“发烧友”,一定会听得不亦乐乎。恐怕也是因为这份热闹,这首写于1967年的曲子,没多久就传世,竟还算得上被演奏得最多的当代曲目之一。

  曲目
  Concerto for Jazz Drummer and Symphony Orchestra
  01 第一乐章I. Movement
  02 第二乐章II. Movement
  03 第三乐章III. Movement
  04 第四乐章IV. Movement
  Karmen-syuita (Carmen Suite, "The Carmen Ballet")
  05 序曲I. Einleitung(Introduction)
  06 舞蹈II. Tanz (Dance)
  07 间奏曲III. Erstes Intermezzo (First Intermezzo)
  08 电梯守卫IV. Aufzug der Wache (Changing the Guard)
  09 卡门与哈巴涅拉舞曲V. Erscheinen der Carmen und Habernera (Entry of Carmen and Habanera)
  10 教堂颂歌VI. Szene (Scene)
  11 茨魏特斯间奏曲VII. Zweites Intermezzo (Second Intermezzo)
  12 波莱罗VIII. Bolero
  13 托莱罗IX. Torero
  14 托莱罗与卡门X. Torero und Carmen (Torero and Carmen)
  15 柔板XI. Adagio
  16 算命XII. Kartenlegen (Wahrsagen) (Fortune Telling)
  17 终曲:小快板XIII. Finale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3 AM 编辑 ]

敲击卡门 爵士鼓协奏曲.jpg (36.34 KB, 下载次数: 250)

敲击卡门 爵士鼓协奏曲.jpg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其它厂牌

  纯打击乐器演奏的卡门。

  1、“全明星版”敲击乐(金弦天碟 GS DXD 002)

  唱片名称:《“全明星”版敲击乐》专辑
  出版:FIM金絃唱片
  编号:GS DXD 002
  打击乐队、演奏家∕班•里洛夫、皇家丹尼什乐团
  唐纳德•米勒、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约翰•西洛卡、匹兹堡交响乐团
  (部分使用打击乐器名称:定音鼓、马林巴、响板、铃、钟、铃鼓、邦戈、摇铃、木鱼等)
  制作人∕马濬、混音工程师∕布鲁斯•布朗
  格式∕DXD 24 bit 352.8 KH2
  专辑CD∕以99.9999%纯银制作
  录音地点∕西雅图普格特录音工作室

  简介
  当今谁是可以引领群雄,集作曲与指挥一身,能充分运用所有交响乐队敲击乐器,无论歌剧、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或器乐独奏曲、或是爵士乐、歌手组合类型的音乐,都能驾驭到得心应手的人呢?
  毫无疑问,这个无以伦比的世纪打击乐天才,非哈罗德•费伯曼大师莫属了,除了胜任以上工作之外,还表现出极高的音乐水准。
  哈罗德曾创作了许多部作品,包括两部获奖歌剧,包括多部交响乐录音专辑。他受特聘在一间高校担任指挥教授。
  马濬先生与哈罗德先生相识超过20年了,也曾成功合作制作了首张打击乐专辑。其后在大师的引领下,专辑系列在商业发行中赢得了巨大的成功,随之有了第二张专辑。当时该系列专辑原版制作公司MMG,是美国伊塞斯国际娱乐集团旗下的一间公司,当时马濬先生以“金铉”有限公司为品牌发行。
  这次,哈罗德特邀美国七大交响乐团的十位首席打击乐演奏家,其中有不少是他的学生,精选60—80种打击乐器,合作演奏经典作品。
  如果您坚持要品鉴音响系统解码音效的话,您甚至可以听到乐手从一个乐器演奏完移动到其他乐器的脚步声,这得益于哈罗德先生出色的音乐改编。
  这部录音作品已经被公认为是演示音响器材最佳的示范录音版本。
  在《“全明星”版敲击乐》这张专辑里展现了他出色的编曲及节奏才华,邀请到美国七大交响乐团打击乐首席演奏家合作演奏比才《卡门幻想曲》、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帕哈贝尔《卡农》等名作。
  用打击乐演奏交响乐的难度更大,除了打击器乐音调、节奏组合比弦乐、管乐组合演奏更难协调外,还在于指挥齐奏的时间点、节奏点要十分精准之外,演奏家的节奏感和经验更为重要。
  哈罗德先生出色的编写了交响声部的打击乐组合版,对每件器乐的音色、定位、配器十分熟悉,演奏家们充沛的热情,出色圆满的完成了协奏。在录音矩阵、音频相控、音响声学声波反射都布置得非常到位,在定音鼓低音部分效果表现非常优异,时而排山倒海,时而行云流水,时而低沉刚健,时而高亢激昂,时间准确,回响纯粹干净,没有丝毫杂音,录音的阵列严密稳定、音场空间动态展现出宏大宽阔的气势。

  视听前线:
  出版:金弦天碟
  编号:GS DXD 002
    由香港人马睿在美国创办的“一听钟情”是家定位于音响发烧友的唱片公司,其旗下的“金弦天碟”自然也不例外。这张《敲击卡门》就是充分体现该公司理念的产物之一。
    这张CD不论在动态、音场与音质等方面都是最好的示范片之一,效果惊人。
  打击乐器尽管品种繁多,但在管弦乐队中通常只作为音色点缀,很少能登主角的位置,由知名交响乐团的打击乐手组合成的明星打击乐团为你演出《卡门幻想曲》等四首精彩绝伦的熟悉曲目改编曲。
在这里艺术家们将各种打击乐器的颗粒状音色发挥到极致,从轻到重、从高到低都有,生猛鲜活的音质与堂音等发烧元素一个不缺。难怪从CD到XRCD、SACD等各种格式一再再版仍长盛不衰,这次又以6N纯银CD再版,相信音响发烧友又能兴奋一阵了。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3 AM 编辑 ]

“全明星”版敲击乐.jpg (47 KB, 下载次数: 234)

“全明星”版敲击乐.jpg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鲍罗丁四重奏: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弦乐四重奏小品专辑(TELDEC 4509-94572-2)

  俄罗斯式的忧伤。

  专辑名:放在你的blog里!(又名:俄罗斯弦乐四重奏小品专辑 / 鲍罗丁四重奏)
  表演者:Borodin Quartet

  简介
  鲍罗丁四重奏被两个公司出过完全相同的两张唱盘:
  Teldec(Warner) 4509 94572 2
  Apex 0927 49815 2
  这是百年不竭的“俄式忧伤”的集中展现,是数代俄苏作曲家弦乐四重奏精品中的精品,优美至极,无与伦比,可被称为《俄苏弦乐四重奏百年纪念专辑》。我认为该专辑远远好于鲍罗丁四重奏的60周年纪念专辑,是鲍罗丁四重奏有史以来的最佳唱片。
  从柴科夫斯基、鲍罗丁、格拉祖诺夫,到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到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再到谢巴林、魏因贝格,到施尼特凯。俄苏弦乐四重奏独树一帜,动人心弦,百年来独步天下,一脉相承。同时说明在20世纪的俄苏在音乐上仍有巨大的传统浪漫空间,音乐主流转向现代远比欧美晚并不完全是苏联政府选择的结果。
  鲍罗丁四重奏团创建至今已50多年,早在1945年,四位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便组建了这个团体,命名为莫斯科爱乐四重奏团。10年后,他们改名为现在的“鲍罗丁四重奏团”。五、六十年代,他们已在前苏联声明卓著,并通过唱片为西方人所认知。1994年,他们在法兰克富、维也纳和伦敦上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全部四重奏作品,并陆续录制发行了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的弦乐四重奏唱片。他们还在爱丁堡、香港、东京、施列斯维希·霍斯特恩音乐节上演奏过上述作曲家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4 AM 编辑 ]

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作品精选.jpg (25.29 KB, 下载次数: 213)

鲍罗丁四重奏:俄罗斯作品精选.jpg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3、威尔弟:变奏曲(CHAN 9662)

  片  名:Verdi & variations
  小 提 琴:ALEXANDER TROSTIANSKY
  指  挥:YULI TUROVSKY
  演  出:I MUSICI DE MONTREAL
  编  号:CHAN 9662
  專輯特色:專業發燒友的試機天碟
  唱片公司:Chandos
  演  奏:菲利浦·馬格南雙簧管/亞歷山大·特洛斯提安斯基

  简介
  这是一张非常好听的CD唱片,对于喜欢古典乐的朋友来说可千万不要错过。其中的几段音乐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歌剧《茶花女》中精彩唱段“饮酒歌”等改编而成的,由小提琴与弦乐队共同演绎出优美的旋律,主旋律以小提琴为主,中提琴与大提琴所营造出的温润、畅快的气氛让人留连忘返,兴奋不已。
  在网上看到很多朋友谈论《辛得勒的名单》中的音乐,这张唱片是可以媲美甚至超越《辛得勒的名单》。区别在于那是伤感而揪心的曲子,而这是欢乐和甜美的。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器材做测试时,小提琴是必不可少的。小提琴可以测试高频的延展特性(余韵的延迟时间较长),高频不能有刺耳的“毛刺”声。声音要松又不能太松,声音要亮又不能太亮,泛音要丰富又不能太丰富。要有松木散发出的味道,马尾弓擦弦时的声音要有刹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感,中高频要有丝一般的质感及温润感。腔体产生的共鸣声要明朗,要有木质感。手指揉弦时的声音变化要清楚,声音要紧又不能太紧。这张唱片不光好听,还是很好的试音碟。
  缺点是:音乐实在太美了,以至于有时聆听时被音乐吸引忘记了试音本身。

  曲目
  01 I. Introduction: Presto- Moderato-
  02 II. Allegretto-
  03 III. Andantino-
  04 IV. Brillante-
  05 V. Andantino-
  06 IV. Allegro brillante
  07 I. Allegro
  08 II. Andantino
  09 III. Prestissimo
  10 IV. Allegro assai mosso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5 AM 编辑 ]

威尔弟:变奏曲.jpg (34.78 KB, 下载次数: 227)

威尔弟:变奏曲.jpg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7: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4、肖斯塔科维奇第五、第九交响曲(Well Tempered WTP 5190)

  片名: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指挥:弗拉基米尔•斯皮瓦科夫
  演奏: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编号:Well Tempered WTP 5190

  简介
  作为肖斯塔科维奇最通俗易懂的两部交响曲,相同曲目的唱片版本遍地都是。然而,这张CD是绝对首选版本。这不仅因为它收录的是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成立10周年纪念演出,更重要的是它拥有无比震撼的录音。
  这款唱片经过HDCD编码处理,音响效果匪夷所思,乐队能量在瞬间爆发到极限,充分展现了作曲家在作品中力图表现的人性的挣扎和痛苦。直到《第五交响曲》末了的沉重鼓声之后,突然间爆发出的掌声,才赫然提醒我们,这原来还是一次现场录音!在现代录音技术的辅助下,我们已经能够在家里的音响前感受现场的活生和震撼。

  曲目
  第五交响曲 Symphony No.5 in D Minor,Op.47
  01 中板Moderato
  02 稍快板Allegretto
  03 缓板Largo
  04 不很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
  第九交响曲 Symphony No,9 in E Flat Major,Op.70
  05 快板Allegro
  06 中板Moderato
  07 急板Presto
  08 最缓板Largo
  09 稍快板Allegretto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30 PM 编辑 ]

肖斯塔科维奇 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jpg (33.56 KB, 下载次数: 249)

肖斯塔科维奇 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jpg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8: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5、汶牛筋(facd003.2)

  月球的低音器 THE MOON BASS
  中文片名:汶牛筋
  英文片名:THE MOON BASS
  唱片公司:FREDERIC
  发行日期:2005年01月01日
  编  号:facd003.2
  音乐类型:发烧试音
  编  号:facd003.2

  简介
  怪难牛筋作品,由加拿大咪厂Fidelio Audio特别为音响厂Simaudio录制,全程以两支胆咪(Fidelio RLI)直录于Nagra Recorder IV-S。论空气感,细节量多到数之不尽,牛筋弹力惊人,低频份量丰富,实为发烧友测试器材最佳利器。
  这是一张十分特别的《月球的低音器》专辑,第一首曲子是过渡。20多秒的等待后,正式从第二首开始:此首曲子以人声的合声为主,美妙如唱诗般,弦曲的配奏纤毫毕现,初见录音之精准。
  第三首曲子纯为弦乐,真正是神秘的低音器,难道是月球上的提琴?简单的一根低音弦音色幻化却颇为丰富,有时听起来甚至有打击乐的感觉。
  第四首曲子先用了号的低音部引开,后又用了提琴吧——这回采用偶有高音衬低音的方式,又有号、细碎铃铛的伴奏,真是对比的技巧你得竖大姆指。
  第五首亦然。首先用细而脆的三角铁发出的叮叮声来反衬号之低沉,有点像一个老人坐着一辆马车。可爱的马儿脖子上系着脆声声的铃儿,而老人悠然地在车上吹起他的老号——就是这种感觉。
  其它乐曲仍以弦乐为主,这是一张名符其实的《THE MOON BASS(月球的低音器)》。

  曲目
  01 Intro
  02 Mieericorde
  03 Georges
  04 Decision
  05 Decision
  06 Ant Jammima
  07 Final exit
  08 Mere-Terre
  09 Repose en paix
  10 O Virgo Splendens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31 PM 编辑 ]

汶牛筋.jpg (39.67 KB, 下载次数: 240)

汶牛筋.jpg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8: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6、柴柯夫斯基 三首弦乐四重奏 佛罗伦萨之回忆 2CD(BMG 74321182902)

  片名:柴柯夫斯基 三首弦乐四重奏 四重奏乐章 佛罗伦萨之回忆
  演出:鲍罗丁四重奏组
  大提琴:罗斯特罗波维奇
  中提琴:塔拉里安
  公司:BMG Melodiya 
  编号:74321182902

  简介
  鲍罗丁四重奏组1980年的这个录音,真是把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所表达的极为复杂的情绪和各种感受刻划得栩栩如生,使人听后觉得不能再有更高的奢望一事实上。即使他们将来在更好的条件下录制的同样曲目,这种细腻入微的情绪感受能否再现复得,谁也说不上。
  这套唱片,原本是MELODIYA的录音,1993年由BMG公司发行(德国制作,现由美国BMG制造),音效出人意料的好,弦乐器演奏的如歌如泣特色体现得传神之极。
  柴科夫斯基不仅是第一弦乐四重奏值得一听,他那首表达了对于死与生的痛苦,以及不可言喻的欢乐的独特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也是不容错过的。
  而作于1865年的“四重奏乐章”,短短13分钟的时间里,演奏家们居然也能使之有一番宏大表现,实在难得。
  当然,最是令人听后不能忘怀的,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之回忆》录音中(1965)那种悠然自得气氛,以及各声部精妙结合所产生的奇异光彩。

  目录
  Pyotr I1’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01.STRING QUARTET N°1 in D.Major, Op.11
  02.STRING QUARTET N°2 in F. Major, Op.22
  03.STRING QUARTET N°3 in E. Flat Minor, Op.30
  04.STRING QUARTET(1865), “Quartettsatz”
  05.STRING SEXTET in D. MINOR, Op.70, “Souvenir de Florence”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32 PM 编辑 ]

柴柯夫斯基 三首弦乐四重奏 佛罗伦萨之回忆.jpg (47.1 KB, 下载次数: 255)

柴柯夫斯基 三首弦乐四重奏 佛罗伦萨之回忆.jpg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8: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7、犹太大提琴 (DOR-90208)

  名称:犹太大提琴/门德尔松、奥芬•巴赫、布鲁赫、拉威尔等大提琴作曲
  公司:DORIAN
  编号:DOR-90208

  简介
  曾被指定为测试系统重播大提琴质量的一张试音碟。Dorian以完美的手法,打造超高压完美无暇的效果。大提琴散发浓厚绵密的音质,琴音的所有细节巨细弥遗。特络伊储蓄银行储蓄厅绵长的残响与优异的折射音,创造出宽阔的音场与极佳的定位,琴音的流更是活生感十足。如果您错过了这张CD,那真是人生一大遗憾。

  刘汉盛榜单
  42 The Cantorial Voice of the Cello Coenraad Bloemendal, Cello; Valerie Tryon, Piano Dorian DOR-90208-专测大提琴之一
  入选原因:
  大家都知道美国Dorian唱片录音所在地Troy储蓄银行的音乐厅是绝佳的录音场所,Dorian唱片就因为占尽地利,加上有品味的录音师,因此录出许多杰出的录音。这张CD就是这么一张非常自然的大提琴录音。而它里面所选的曲子,我认为每一首都是听上百遍也不会厌倦的好曲。大提琴的温婉柔美特质在这里尽显无遗,如果您少了这张CD,那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难关:
  您的大提琴听起来是不是像在撒娇呢?听起来像是带有鼻音的女低音吗?听起来是不是有很明显的琴弓摩擦杂音?听起来能不能感受到琴弓压在琴弦上的颤动?听起来是不是充满了木质乐器温暖兼一点沙哑的特色?甚至,琴音听起来是不是香香的?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6 AM 编辑 ]

犹太大提琴.jpg (35.76 KB, 下载次数: 240)

犹太大提琴.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9 07:41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