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kkma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IFI其实离AV并不遥远—从零开始,搭建一套多声道系统(更新:星辉5.2、OPPO 103 ISO)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1: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测试,。用DN6000音频频谱仪(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google KLARK TEKNIK公司)测试2个低音炮,先测的是雷鸣LV12S,采用的方式是用DN6000发出16-63HZ粉红噪音扫频,采用精度是1/6倍频,计权CLV12S炮口正对着门(上图的SUB2,2个结果,一个开门,一个关门;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3-3-4 01:26 AM 编辑 ]

opendoor.jpg (40.67 KB, 下载次数: 306)

opendoor.jpg

closedoor.jpg (39.15 KB, 下载次数: 306)

closedoor.jpg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看到简单一个开门和关门,测试声压的巨大变化,开门将密闭空间改变为开放空间,低频的声压找到了泄洪口,一泻千里。那么我们再想象下,开放空间里,低频会怎么变化?整套系统会怎么变化?
   我们还需要注意,扫频的是16HZ-63HZ,那么,63HZ后面是什么的?我告诉你,是低频引起的房内窗户、吊顶、架空地台、书柜的共振,开门后还增加了室外噪音的影响(可以对比两张图63hz之后的变化),我设定的电平还只是-20DBU,如果是0的话,如果房间隔音效果更差的话,后面的共振、噪波效应会“波澜壮阔”。。。这样的测试,对耳朵真是一个折磨,终于知道为什么专业测试,都要带耳塞了。仪器发出的低频比任何测试碟都犀利啊(我还拍了录像,裤脚生风,捶胸敲背?那是轻的了)

test.jpg (58.96 KB, 下载次数: 318)

test.jpg

IMG_8625.jpg (60.22 KB, 下载次数: 312)

IMG_8625.jpg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1: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次时代功放流行的奥德赛(Audyssey MultEQ或者MACC,它的基本原理就是75dbC,后面的C就是我前面设定的测量计权CAFLATB是室外噪音声压级,C是影院和室内计权),奥德赛测试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让多声道的前置、中置、环绕、低音炮到达皇帝位的均衡声压为75db,因此,我们会看到测试结果有各个声道的不同距离,其实这个距离就是各个声道到达皇帝位的延迟时间,确保他们同时到达皇帝位的人耳(THX标准要求的更加离谱,要求每一个座位基本达标),从而形成各个声道“融合”,听感上的“虚拟”包围感和立体声效。
  而这种奥德赛测试,首先要确保足够低的环境噪音,否则,会跟上面那个灵敏度更变态的DN6000一样,多出“不必要”的垃圾信息,而影响准确度。无论是声波反射还是均衡声压的要求,显然在密闭空间、经过声学处理的空间要比开放空间、不做处理的空间要准确的多。
  因此,在开放空间里,调教一套多声道系统,我们要足够的心里准备,要接受空间制约和声学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简单去“责怪”器材不够力,“责怪”智能测试不智能太傻瓜。同时,要确保声音更进一步,必要的声学处理,对于双声道系统来说,多声道我们不能厚此薄彼,甚至要更加多的投入,这是我们再组建一套多声道系统前,必须要有的心理准备,提前做好规划或者做好调整会让你的多声道系统少遭点罪,耳朵多享点福。

IMG_8513.jpg (60.96 KB, 下载次数: 336)

IMG_8513.jpg

IMG_8522.jpg (35.69 KB, 下载次数: 332)

IMG_8522.jpg

IMG_8524.jpg (35.03 KB, 下载次数: 332)

IMG_8524.jpg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视听室的平面图,可以看出,一些声学处理对于AE星辉5.2系统发挥作用,起到了正面的影响:1)尺寸上除了宽度不足,比例还算正常;24个角落的低频陷阱,驻波处理的很完美。前方2个采用录音室标准的60厘米SuperChunk,后方定制的分体转角柜,里面也做了吸音棉的处理。环绕音箱放在两个转角柜隔板上,没有明显的共振和异响;3)侧墙第一反射点,2面均安排了3-4平米的吸音板,采用薄板、吸音棉、空腔三明治结构,地面满铺地毯,中间还加上了一层薄地毯,吊顶只有四周,留有足够的空置天花和硬底反射面;4)音箱摆位上,先从2个主音箱开始,确保HIFI声场宽度和深度等要求,然后,重点进行低音炮的摆位,一前一后,其中前方低音炮(密闭)放在低频陷阱旁边,并与墙面均有0.8-1米空间,后方低音炮(导向),在侧墙前半段,主箱和皇帝位中间,房间长度的2/3左右的位置,炮口对着门;后环绕,离皇帝位有足够距离,两边2.2米高的书柜和CD柜形成扩散区域。
        同时,也可以看到,有不少地方也需要调整:1)架空20CM高的7平米地台(看电影很舒服,视线刚好在幕布正中,幕布实际离地距离变为20公分左右),拆掉工程有点大,计划增加吸音和强化处理;2)地台两侧玻璃隔断,计划去掉;3)木质壁柜拖拉门,计划改成20CM 2平方的QRD三维扩散,同时增加一层丝绒门帘,做吸音和扩散灵活处理。后期,这个壁柜或许改为AV系统隐藏器材架;4)房间隔音,5平米的大面积玻璃窗,计划增加一层15CM隔音层,中部改为QRD 三维扩散,两边做活动通风窗;增加一道隔音门,同时外墙重新做隔音处理(内部宽度不足);5)天花吊顶做强化,做局部吸音和扩散处理。
    想法很多,图纸也画好,很多扩散和吸音部件,均可以灵活调整,现在就差时间了,相信,空间的改善对于HIFI和多声道系统都是有利的。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3-3-4 12:17 PM 编辑 ]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3-3-4 10:13 AM 发表
渐入佳镜.


只是初调,测试影视、低频的效果,多声道的调整后期需要注重各个声道的协调,看蓝光音乐会需要更平衡的声音。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23: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3-3-5 09:59 PM 发表
K版   雷鸣F15HP到了


哈哈,威猛的大家伙终于到了,期待调试后听感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3-3-6 09:23 PM 发表
k版 今天初步试了雷鸣这款15寸高功率版密闭炮  用直通端口  效果很满意(相对之前的双炮)宽松  速度快 整体细节多 隐形感也堪比双炮 难得。好在买了15寸 打击力也满意。。。。。。


哈哈,看来米兄口味蛮重,铁了心追求影院的极致。这个炮质感很不错,也很有玩头。在小空间感觉普通版就够了,HP版的储备功率恐怕有些浪费了,但那全身按摩的感觉一定很爽很爽,有点迫不及待想去兄家里好好感受一番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米其林 于 2013-3-7 11:52 AM 发表
K版  我口味不算重  15寸高功率版的控制力要好不少  这炮很耐听  氛围炮  不吵  我没有仪器来测试家庭影院系统   羡慕了的测试装备


嗯,雷鸣的特点就是就是耐听,伺服技术,让炮一方面不容易拍边自保,另一方面其实更容易隐身。好的低频其实不是听高声压,大声就是好,而是和系统的融合。雷鸣和星辉这套箱子融合度还是不错的,前2天朋友来听,也“惊艳”了一番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5: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置和低音炮--不得不说的灵魂级人物。什么是灵魂人物?话说,某位大江南北到处忽悠的国学大师,曾说过:人说话嘛,中气要足,中气足,精神头就足,精神头足了气场就见涨,谁见了都会赶脚你是个人物,这就是所谓精、气、神!您看看,彭丽媛,咱国母,宋祖英,咱央视的脸面和台柱,这么些个人,不看人,不看长相,光听声音都是响当当亮堂堂的人物。的确很精P的,对于多声道系统来说中置和低音炮就是这么个人物。


    关于中置,个人觉得能回答出下面几个问题,就OK了:
    1)为什么中置重要?---用两个箱子虚拟“中置”完全是扯淡!
THX标准里,对白清晰度放在了首位


    电影后期(特效编辑)工作,制作特效的时候,调整电平的基准就是来自中置的声压级,其他声道只能以这个标准作为标准。(请注意2种方式的计权区别,室内影院的测试计权通常使用C计权),重播也只能遵循这个标准。所以说,中置就是多声道的领军人物并不为过。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5: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汉盛AV 二十要中,对白真实度,同样放在了首位。他认为:为什么我要把对白真实度摆在第一项呢?或许很多人会认为电影里的对白音效没有什么学问,远远比不上枪弹或爆炸的音效。其实不然!各位可以想想看,在一部影片中,会有多少种不同环境下、不同距离下、不同主体与从体的相关对白音效要做?那真的是庞大而烦人的工作。以我自己多年看影碟与DVD的经验,我发现假若一部影片的对白音效处理得很细腻的话,其它音效大致也不会差到那里。反之,对白音效大而化之、随便且不注重的影片,其强烈的音效部份也可能会是只有声音而没有质感。无论如何,对白音效的真实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相符才行,这也是您最容易判别的。

    如果,你感兴趣还可以去温习下这个贴子,对于用两个主箱去虚拟中置,或许不再认为是个聪明的主意。


http://www.av1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965&extra=page%3D1%26filter%3Ddigest%26digest%3D1%26digest%3D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9 04:47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