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kkma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东行广州之嘉密初印象(陶街、音展、家访、碎碎念...)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7: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音箱接线和多次矫正摆位之后,再来听那首“八音和”,低频干净了,弹性Q感增强了,音场两边虽稍稍收敛,但纵深和层次的改善,让音场前后空间的布局更为自然,立体声场和乐器前后的位置定位愈加明显,同时,听感上中、高频与低频的衔接上也自如、从容了许多。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为什么简单的改动,就能听到这么明显的变化呢?我们不妨分析下:
1嘉密多单元布局和中音单元直藕连接的特点。在音箱接线上,并不适合常用的高低错落驳接。同时,为了表现更好的低频,均驳接在低音端子为好。
2、嘉密的导向孔在背部,音箱过于靠墙的话,低频量感虽有增加,但由于反射过强,而吴君较大的木质电视柜,较薄的板材,易产生共振,会造成对中、高段的影响,也会让低频空有量,而质不足,同时,音场的扁平效果也比较突出。
此外,如果我们有留意,上面两幅嘉密参加音展的摆位都作了内倾,而结合此次音展歌剧之声、天将、丹拿、万登庭等一些参展品牌,也不约而同采用了大幅度内倾的摆位。对于开放空间,或声学条件有限,采取音箱内倾,并将皇帝位前移,正三角模式的较近场聆听,可以减少环境对反射的干扰,让音箱单元辐射直达耳部,其实是一个有所妥协但又比较直观稳妥的处理。(而实际上,在独立听音室,对于嘉密P系列(M系列又有所不同),音箱平行摆放,却更能发挥箱子的特点,营造更为理想的音场效果。这在后面陈列室试听环节会有进一步的描述)


下图为调整后的位置和音箱后端的接线


DSC00666.jpg (94.42 KB, 下载次数: 270)

DSC00666.jpg

DSC00671.jpg (128.91 KB, 下载次数: 261)

DSC00671.jpg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7: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倾角度的多少,其实不同的箱子,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要求,也有厂家会给出推荐意见。
如下图,可以看到内倾角度不同(紫色部分为传统的60度夹角以内,红色和黄色分别为调小或调大角度),声波重叠的情况也不同,谐振、单元排列和音箱分频参数的不同,均会对声波重叠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还是一个理想的环境的示意图,如环境不对称,还需要进行左右声道分别矫正。因此,我们经常听说,有烧友说音箱几公分的移动,就会造成声音聚焦上的变化,听感上的差异等等,这也不是没有道理,是可以理解的。


sound_inspration.jpg (29.7 KB, 下载次数: 258)

sound_inspration.jpg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8: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吴君这个环境,由于一边靠墙,一边临空,造成音箱反射不对称。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靠墙的一边加强吸音处理,临空的一边音箱加大内倾的角度,以矫正不对称的听感。

君采用的是利用2块一样的DIY扩散板来处理反射不平衡。其实,声波辐射的常规,由于波长的不同,一般高音是指向性的辐射,范围最小,中频是圆形扇形辐射,范围居中,而低频为球状,360度的辐射范围。因此,反射影响最大的是低频,这也就是为什么环境对低频的影响最大,低频容易产生驻波的原因了。而这种反射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不仅仅要考虑到侧面,也要考虑到天花、地板。仅仅处理一侧,是不够的。


下面是真力音箱摆位的教程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声波辐射的不同、不同吸音材料的效果还有针对真力音箱,后墙空间的特定要求(其1-2.2米以内的距离提示,避免低频抵消效应,是针对真力音箱的设计的。各个品牌的音箱设计不同,对于这个低频抵消距离也有所不同,但原理大同小异)

真力音箱摆位教程 3.png (91.88 KB, 下载次数: 262)

真力音箱摆位教程 3.png

真力音箱摆位教程2.png (103.28 KB, 下载次数: 269)

真力音箱摆位教程2.png

真力音箱摆位教程1.png (79.45 KB, 下载次数: 240)

真力音箱摆位教程1.png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8: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最关键的要考虑环境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声音波长,然后根据空间特点去设计扩散板。这也是QRD或者二次余数,排列高低不等的缘故,这些高低排列并非固定不变的。对深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只是简单做一个深度一样、排列一致的DIY扩散板并不能起到有针对的扩散和反射作用。
如图,是一个简单的QRD和二次余数计算软件,针对某一个波段,计算的不同深度和高度的排列的结果,我们看到深度超过15公分,而排列高低,不同频段,会有不同的结果。

(感兴趣的,可以去下载软件,自己计算一下:http://www.subwoofer-builder.com/qrdude.htm,更多QRD的知识,可阅览:
http://www.subwoofer-builder.com/qrd.htm,很专业的一个QRD普及网站)

从下图我们看到:
1、可以针对不同频率来计算。
2、一般分为7阶、11阶、13阶、17阶,很少会出现偶数的阶梯。
3、不经过优化的深度,最深需要23.5公分,优化后,则可以减少这个深度,便于家庭放置。
4、这样的QRD,可以通过增加翼板,和重叠设计,进行更复杂的扩散,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QRDude test.jpg (74 KB, 下载次数: 253)

QRDude test.jpg

qrd-soundscape.jpg (35.13 KB, 下载次数: 249)

qrd-soundscape.jpg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些要求20公分以上深度的扩散板,一些声学专业厂家,会通过吸音和扩散系数不同的材料,进行精密的计算和组合,以达到修改后的尺寸,针对某些频段的声学效果。购买这些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一般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DIY一个扩散板,并不容易,需要一些精密的计算,甚至,目前淘宝或市面上一些简单的扩散和二次余数升声学部件,也是不达标的。例如这个QRD二维扩散,首先深度不足,仅仅8公分,另外分为10格,和QRD奇数算法明显是违背的。

以上,是答应吴君给他的扩散板资料,这里限于篇幅,不再深入。在下一步,我自己的听音室调教,将会使用几个2D和3D扩散,届时再跟大家一一分享。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2-12-24 06:27 PM 编辑 ]

1335176115.jpg (42.41 KB, 下载次数: 241)

1335176115.jpg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3: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T君子 于 2012-12-25 09:49 AM 发表
K板对声学处理颇具心得...


BT君对系统的调教,堪称叹为观止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跟JP进行客户家访,平时的JP随和健谈,而在家访过程中,却是惜语如金,聆听时屏气闭目,又时不时笔下记录,点评时则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想必这时的JP才是那位品聆茗器、妙笔生花的音响评论员的形象吧。更多的时候,是和吴君就器材的情况,声音的感觉还有系统的得失等一些细节进行讨论,看着吴君稍带严肃和凝重的表情逐渐散开,想必对于系统的下一步规划和补强有了比较清晰的把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于娶回家的俏佳人-嘉密,吴君称的上殚精竭虑,百般呵护,而成功总是给予那些舍得投入时间的人,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据JP后来QQ交流,吴君最近都在忙于系统的调校,并取得了较大改善。期待下一次再上吴君附上拜访。昌业对客户的重视和投入,让昌业的每一次客户回访,也总能带来新的故事,新的感受,新的交流。

DSC00660.jpg (95.46 KB, 下载次数: 210)

DSC00660.jpg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丽质轻粉黛,浓妆艳抹总相宜—廖生的PHI 5

俗话的说的好,三分器材七分调。一套器材进入家门口之后,通常会是一个漫长的适应和调整过程。对于一套系统的调校,个人愚见是:抓到了高音,就抓到耐听,一般从音源、前级、线材去入手;抓到了低频,就抓到了层次,一般从功放、环境、摆位、电源上入手;在解决前2者的前提下,再去认真的捣鼓中频和整套系统的规划调整,重视声音的衔接和自然度,就会抓到大致的三段平衡。这需要熟悉箱子和系统的特性,做好各个方面细节的考虑。做好上面几点,那么,基本已经可以安下心来听音乐了。

对于我自己的PMC系统,如何解决容易吵的高频和容易脚软的低频,折腾了足足2年多。而嘉密给我的第一感觉,比PMC ,乃至丹拿、ATC、贵族等更容易驾驭。中、高频是它的明显优势,高音方面,感觉是吸收了丹拿、贵族、B&W等高频的透明、水润和贵气,但修改过的曲线更容易控制;而中频则吸收了ATC、PMC的特点,有较好的密度和质感,并且抓住了人耳最舒适的一个频段;而低频,采取的是小尺寸多单元排布,通过特有的箱体设计,提供干净、快速的低频响应,低频并不算突出,但难得的是三个频段极佳的平衡感和超高的动态宽容度。这点对于同是把玩丹拿已久的廖生来说,也深有同感,因此, 20分钟的时间,足矣让廖生对嘉密一见钟情,立马买单。而对于这对箱子的调教,廖生的评语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何需足月,三日即可忘却丹拿!

DSC00682.jpg (49.42 KB, 下载次数: 208)

DSC00682.jpg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3: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为嘉密殚精竭虑、衣带渐宽的吴君让人不禁心生敬意和共鸣的话,那么作为有着数十年DIY和“嗨发”经验的老廖来说,作为老前辈,老玩家,也当得起一个先生的尊称了。廖生的家,就在离吴君家一站多点的杨箕,在我们的怂恿下,吴君也抛下家里的大密,欣然同往去领略廖生家的小蜜。
入得门来,廖生家乖巧的小狗狗,上窜下跳,好不活泼,而当音乐声起,小狗狗便老实多了,看它正襟而坐听的津津有味的模样,看来,小狗狗对家里的新成员,也已然是欣然接受了。


DSC00722.jpg (61.38 KB, 下载次数: 229)

DSC00722.jpg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4: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2-12-28 09:41 AM 发表
狗会听音乐?从RCA,EMI的老唱片最早使用狗听留声机的商标图案就可看出!


这次音展,还真是廖生的小狗狗,让我们萌发了欲望,购买了这张经典的小狗听音乐 ,并且作为了后面嘉密的试听对比。
这张碟还真不错,遗憾没有买更好的版本。

DSC00885.jpg (99.71 KB, 下载次数: 223)

DSC0088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1 01:10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