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广州亚运会欢迎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2: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羡慕老庄子先生的摄影技术。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22: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足球队0:3不敌韩国队,提早出局,这是预料之中的了,不提也罢。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运会,创造广州新生活

2010亚运会,百年盛事
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是2010年的两大盛事,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宏伟气魄,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乘“亚运会”之东风,广州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今天的广州: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


漫步广州,你会发现,道路两旁,街头巷尾,所有的空地,都栽上了树木,种上了鲜花,铺上了青草,有些还建有喷水池,观景石山,宛然一座座小公园。广州,名符其实的花城。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到处都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饰,广州城象一颗熣灿的明珠。


广州城到处喜气洋洋,人海、花海、灯海,欢乐祥和。
亚运会,创造了广州新生活。

2010亚运会,改变广州
亚运会改变广州。现在,走在广州大街小巷的绿道,无论是广州市民或是外地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花城变漂亮了!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广广州翻天覆地的变化:5000万盆鲜花上路,新建1060公里绿道,新增1300万平方米绿地,新建50多个开放式公园,3万多幢建筑物的立面整饰和1512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919……


今年前9个月,广州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至97.07%,优于亚运空气质量保障设定96%的目标。全城121条河涌水质明显改善。


位于广州南部、番禺片区中东部的亚运城,堪称亚运史上的一大创举。这里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员村,还包括媒体村、技术官员村、后勤服务区、体育场馆区及亚运公园共六大部分。漫步在亚运城内,岭南水乡的风格显露无遗。由祠堂、民居、广场、水池、古树等建筑构成的双亭辉映古祠印象10多个主题景点,营造出一派树影婆娑、炊烟袅袅的景色。


看得见的变化不仅在地上,也包括地下。亚运前夕,广州轨道交通开通了全长86公里的新线路。广州地铁形成总共8条线路、总里程达到236公里、覆盖八成以上亚运会比赛场馆的规模。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国内第三座地铁运营里程突破200公里的城市。


2010亚运会,永留史册
广州亚运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国际性体育盛事。我们---亚运会的东道主,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了办好亚运,广州举城倾力,全市人民众志诚城,克服一切困难,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计,经过了六年艰苦卓越的准备工作,终于出色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开幕。
这一天,热情洋溢的广州城笑拥天下客;这一天,欢乐和谐的亚运家庭共庆大团圆。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创新!壮观!震撼!难以复制,永载史册!经典演出为全世界奉上体育与人文的饕餮盛宴。
欢乐与热闹的气氛通过了电视的转播,迅即传遍全亚洲,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却有着相同的喜悦、激情与祝福。
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广州,和山水相连的全亚洲一起,共享亚运盛会。广州,走向世界!


2010亚运会,民心工程
治水是亚运工程最浩大,最复杂,最令市民满意的工程,东濠涌的改造和荔枝湾的复原深得民心。
东濠涌位于市中心,源于白云山南麓麓湖,向南沿小北路、越秀路东侧流至大沙头西部的东堤铁桥处汇入珠江。明洪武三年(1370)建城时疏通成濠。长4225,宽7~11
东濠涌,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文溪,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涌宽水深,可以通船。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其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
曾几何时,就是这个东濠涌,发出的浑浊臭气常常令沿涌一带南来北往的市民掩鼻而过,老街坊们更是把它称为臭河涌。
如今,经过一年多艰苦的综合治理,东濠涌已换上花枝招展的“新衣裳”,实现“华丽变身”,一溪清水流淌,一路岭南园景,一派自然生态,周边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当您踏上东濠涌越秀路段,沿涌两岸花团锦簇,柳树成行,小瀑布清水四溅,营造出一方又一方的亲水平台,过去的混凝土堤岸全部改成由绿色植物覆盖,仿如进入了一个绿色长廊。
漫步东濠涌,悠闲写意;浏览荔枝湾,熙攘热闹。
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历史上的荔枝湾涌故道北至洗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相通,南至黄沙注入珠江,“广四十里,柔五十里”,是广州市历史袤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再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湾附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枝湾的消亡: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新生: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如今的荔枝湾旧貌换新颜,两岸树木成行,河面泛轻舟,亭台楼阁,游人如鲗,一派繁荣景象。
2010亚运会,丰厚遗产
奥运会带来一个新北京,世博会带来一个新上海,亚运会创造了广州的新生活。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亚运会的举办将改善广州的城市面貌,提升广州经济发展,还将为广州市民带来崭新的生活方式,这将是亚运带给广州的丰厚遗产。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收看完亚残运会开幕式的电视直播,心情激动。开幕式场面十动热烈、动人,特别是点燃火炬的场面:两名肢残运动员,手里拿着火炬,您攀爬时,我拿火炬,我攀爬时,您拿着火炬,凭着坚靱不拔的毅力,一步一步艰难地攀登上悬崖之颠,点燃火炬这一刻,欢声雷动,掌声齐鸣,烟花怒放,全场沸腾!
明天起,一连七天,运动员将在多个项目进行激烈的比赛,请大家齐齐来支持亚残运,为亚残运鼓掌,为亚残运加油。
我们欢聚  我们分享  我们共赢。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晚上,亚残运动会闭幕,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闭幕式的盛况,请各位朋友注意收看哦。
我和各位朋友将以兴奋、激动和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广州亚残运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4 07:08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