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平易近人的芬兰箱——评PENAUDIO Ambient Two音箱

查看数: 559 | 评论数: 1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jp
发布时间: 2024-3-27 02:58 PM

正文摘要:

想起三十多年前大家发烧时主要以英国书架箱为主,例如TANNOY Mercury、Monitor Audio 7、B&W DM601、AE 100i、KEF Coda 7等,如果有谁能玩上像ProAc Response 2.5、B&W DM603、Mission 753这样落地箱的话,那肯定 ...

回复

王白石 发表于 2024-4-2 14:52:50
高性价比的落地箱。
jp 发表于 2024-4-2 14:03:42
现在再由Ambient Two播放这个1986年的老录音却是完全不同的效果:整体音色是温暖、饱满的,弦乐组的声音甜美、顺滑,略显阴柔;铜管乐器组的声音厚实,在高亢之际也不会尖刺,圆号、大号低沉、庄重,有着足够的低频铺垫,特有的威严感自然流露;敲击乐器中定音鼓的鼓腔共鸣显著,在敲击时能感受到振膜的共振。这种差异表明Ambient Two是一对在中频和低频方面相当敦实的音箱。

jp 发表于 2024-4-2 14:02:40
进入新世纪后,各种录音发烧的交响乐CD日渐丰富,慢慢这张《Round-Up》便逐渐被人们以往。我第一次在发烧演示会上听《七侠荡寇志》是在1990年,记得当时所用的器材有:TEAC ZD4500 CD机、ONKYO A-819合并式放大器、TANNOY SGM 12X落地箱。当时是在一个小礼堂做演示,面积约有200多平方米,为此系统必须开得比较大声才行。当时我感觉重播效果比较生硬、紧张,但由于发烧年限尚短、听过的器材有限,因此不敢妄自下结论,以为是TELARC录音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因为在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和音箱的失真已经偏大的缘故。

jp 发表于 2024-4-2 11:35:43
TELARCRound-Up》中的《七侠荡寇志》是我非常喜爱却又久违了的一首作品,它的旋律雄壮有力,充满男子汉的气息,让人一听就难以忘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作为“万宝路”香烟电视广告的配乐,画面上策马飞驰的牛仔形象与雄壮的乐曲配合得天衣无缝,因此《七侠荡寇志》也被珠三角一带的发烧友戏称为“万宝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内地音乐资源匮乏,可用于测试器材的大动态交响乐作品少之又少,于是这张1986年出品的发烧名盘便成为当时寥寥可数的指定测试碟定音之一(另一张较常用的测试碟是同属TELARC出品的《红衫仔》)。



jp 发表于 2024-4-1 11:19:18
接着播放罗西尼的《G大调第一弦乐奏鸣曲》,这是由马连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的版本,小乐队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倍大提琴。这部作品的旋律非常优美,缠绵的音符如溪水流淌,让人忍不住想一直听下去。Ambient Two所呈现的小提琴声音甜美、柔顺、水润,其敦厚、温暖的程度甚至比某些英国箱还厉害;大提琴的演奏则富于歌唱性,音色宽松、滋润,如一位胸腔共鸣的男低音哼出饱满的音符。而且我留意到Ambient Two的低频量感较丰富,而且很容易推出来。这就使这首作品听起来更有厚度感,大提琴的铺垫满满的,使作品的框架更立体丰满、更有血有肉。相比之下,某些低频不够丰满的音箱在演绎这部作品时会让聆听者的注意力只放在小提琴身上而忽略了大提琴和倍大提琴的存在。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9 07:59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