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yudeanw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悟茶道与人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6:1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p 于 2013-7-18 10:55 AM 发表
深刻感悟。



12#
发表于 2013-7-19 20:23:53 | 只看该作者
令人感悟至深。。。。。。。。。。。
13#
发表于 2013-7-21 09:1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3-7-18 09:43 AM 发表
感悟茶道与人生        茶对于国人来说,并不像美国人和可乐的关系,仅仅是解渴的饮品那么简单,而是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和健康理念,更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的融合交汇。我们从古老的茶道中可以窥探出隐含在茶道里深 ...

以前偶尔去茶庄品茶,才知道“茶妹”的每一个斟茶动作都很有讲究,都有一段来历和表述,这是茶文化里的一部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17:1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7-21 09:17 AM 发表

以前偶尔去茶庄品茶,才知道“茶妹”的每一个斟茶动作都很有讲究,都有一段来历和表述,这是茶文化里的一部分。


确实如此,除了解渴,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在里面。参透了“吃茶去”,就是修为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活的真谛
15#
发表于 2013-7-21 19:3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3-7-21 05:16 PM 发表


确实如此,除了解渴,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在里面。参透了“吃茶去”,就是修为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活的真谛
16#
发表于 2013-7-22 11:12:27 | 只看该作者
礼仪感,慢下来,专心喝一杯茶是祖先的智慧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6:03:39 | 只看该作者
抽空喝杯茶吧,最好自己泡泡功夫茶
18#
发表于 2013-7-23 16:44:37 | 只看该作者
烹煮甘泉 [扎录]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童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道:“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道:“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 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边,水一般样,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19#
发表于 2013-7-23 16:52:29 | 只看该作者
体现出“活水”对品茶之重要。
20#
发表于 2013-7-23 16:56:16 | 只看该作者
融类旁通,电源好坏堪比烹煮甘泉。我所用的大红电源线亦象瞿塘中峡水流可治痰火之症。凡兄的茶经蕴藏着发烧之经。高!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3 10:33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