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体会到升级器材是痛苦的,我这一步可能跨得有点大了。但我想把这个从极普通的器材升到入门HI-end过程好好体验一下。先谈一下旧系统只换H200功放的感觉。Rogers 4a音箱,电脑+1000元级普通耳放用解码。功放电源线是200多的DIY铜线,USB线和信号线都是100-200的铜线,喇叭线是200多的DIY西电。
没有换功放前是国产DIY的KT88仿麦景图275电路推挽胆机和国产的“小甜甜”小胆两部,KT88听坏了。这套系统我听了快20年。没有什么激动,就是可以安静的听听,主要是人声、流行和室内乐,交响也听不多主要是每年的新年音乐会。老系统的特点就是人声、提琴好,安安静静、干干净净,不扎耳不轰头,低音弹性好,有韵味。不能大编制否则混乱。
这次换了H200后(其他都没有动),声音一下就打开了,感情充沛了。但是不能小音量听,小音量时高音有时令人不舒服,低音的弹性没有胆机足,只有音量开到60以上才能舒服。但是60以上的音量对于28平米的客厅已经爆了。最不舒服还是高音,原来的系统听起来不激动但也没有压力,但是换H200后,高音已经令我有压力了,虽然别的方面提升巨大,但是这个高音有如刺梗在喉。
我想对于低级的系统,应该还是先从三大件找原因,功放、音源、音箱,线材往后再说,功放是新换的,不能再换了。音源是比较低档的,但是我用胆机的耳机输出接AKG 701耳机听非常非常的爽,没有任何压力,令人乐不思蜀。所以音源不应该造成如此大的差别。剩下的就是音箱了,这个rogers 4a的音箱,在胆机推动下很有韵味,否则我也不可能听20年,但是有一次抬朋友家用晶体的前后级推,就觉得高音怪怪的,朋友当时就皱了一下眉头,我没有在意,以为是他的功放不行。
老式的英国箱子是有音染的,高音压制中音加厚。我这个20年前的箱子是典型的英国箱,且仅是入门级的。是不是它的高音单元的问题?这次H200和上次的前后级推它产生同样的毛病应该说明一些问题。至于为什么大音量听可以,可能是厚大的中音把那个难听的高音盖住了一些。反正是要换的,等把ATC请回来再说。
现在的问题是,请什么ATC的问题,19配H200是测试过的组合,老烧们也建议这个搭配,但现在的系统音量开60以上房间就要爆了,Rogers 4a的箱子的重低音是7-8寸的单元,会不会ATC 19对于28平米的客厅来讲大了?我希望的是ATC19能比4a更吃功放(它们都是封闭箱),在适当的音量下能推开但不要爆满客厅,能够安静的欣赏音乐。这一点还不清楚,就是H200能不能在小音量下把ATC19发挥好,如果不行则要考虑ATC11,至于ATC9应该是浪费了功放。听过的烧友给点建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