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296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杰拉尔德•芬齐《大提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 13:0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唱片号:CHAN 10425 X
杰拉尔德
·芬齐《大提琴协奏曲》、《前奏曲》、《浪漫曲》、《小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
大提琴:拉斐尔·瓦尔费什
马尔科姆.萨金特指挥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

小提琴:塔斯敏·利特尔
尼克.沃德指挥伦敦市立交响乐团

    杰拉尔德·芬齐,英国作曲家。1901年生于伦敦,1956年死于牛津,19181922年在约克师从贝尔斯托,后又在伦敦师从莫里斯。30年代执教于皇家音乐花园。音乐受埃尔加和沃恩.威廉斯的影响,但具有含而不露的个性,因而特别是他的歌曲已成为20世纪英国音乐的珍品。他作有的协奏曲有:《单簧管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乐队的《进台经》《小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9:36: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大提琴家拉斐尔·瓦尔费什
    在英国伦敦,有一个音乐世家,他们的名字并不是十分响亮,但在音乐界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下面要介绍英国沃尔费什(Wallfisch)家族。
阿妮塔·拉丝克·瓦尔费什(Anita.Lasker-Wallfisch)是家族的第一代音乐家,她是一位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她是纳粹犹太大屠杀的幸存者,而使她在战争中得以生存,并造就了这个家族伟大历史的,正是她心爱的大提琴!
       音乐是她的生命,音乐也在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挽救了她的生命——她在集中营的女子乐队里演奏。她的一段回忆是这样写的:当我抵达奥斯威辛的时候,一个女看守问我战前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拉大提琴。接下来她的反应让人惊异。太妙了她说,你将被留下来。她找来乐队指挥阿尔玛·罗丝。那时,他们正好缺一个大提琴手。你知道,乐队里的乐器有多全——他们有曼陀林,甚至有手风琴……但是竟然没有一个大提琴手!所以,我就像是被上帝从天堂派下来的。
        40人的女囚乐队里演奏,救了沃尔费什和她的姐姐。只要他们还需要乐队一天,他们就不会把我们送进毒气室。沃尔费什说,他们不会那么蠢,他们知道我们是无法替代的,而背石头的人是可以被替代的。”      
    这个乐队每天在犯人们离开营地时演奏军乐,并在他们回来时奏乐迎接——如果他们还能回来的话。乐队同时给党卫军看守演奏。像许多德国人一样,党卫军中有不少乐迷,就连制定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的纳粹党卫队二号人物、盖世太保头子莱茵哈德·海德里希也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小提琴手。  
        战后,沃尔费什嫁给了一位英国钢琴家演奏家彼得·沃尔费什(Peter Wallfisch),加入了英国管弦乐团。她的儿子就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拉斐尔·沃尔费什(Raphael Wallfisch)。她的孙子也是音乐家。
  已经耄耋高龄的沃尔费什依然因为音乐而焕发着光彩。每个周末,她会和另一名已经101岁的大屠杀幸存者一起演奏。在阿妮塔·拉丝克·沃尔费什看来,奥斯威辛并不是生命的全部,那只是其中的一个乐章。战争也好,集中营也好,都不能阻断一个家族的传统。
         拉斐尔·沃尔费什是这个家族中最有名气和成就的艺术家。他自幼随母亲学习大提琴,在很小的时候受到大提琴家内尔索娃(Zara Nelsova)的教导,随后又和Amaryllis Fleming Amadeo BaldovinoDerek Simpson学习大提琴演奏。后拜著名大提琴家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为师,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并有幸在皮亚蒂戈尔斯基家中举行的非正式音乐会上与海菲兹(Jascha Heifetz)合作。
    24岁时,他参加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以著名大提琴家卡萨多(Gaspar Cassadó)的名字命名的比赛,并一举荣获首奖。自此,他开始以独奏演奏家身份进行演出。与他合作演出的乐团有: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英国BBC广播交响乐团、英国室内乐团、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西德广播电台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印第安纳波利斯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华沙爱乐乐团等著名交响乐团。
        他经常应邀参加一些音乐节,如BBC逍遥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斯波莱托音乐节、普拉德音乐节、奥斯陆音乐节、石勒苏益格音乐节等。他会定期在世界各地开设大师班。并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和瑞士苏黎世音乐学院、温特图尔音乐学院任教。
  拉斐尔现与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小提琴家)和他们的三个孩子本杰明、西蒙、乔安娜定居在伦敦。


他是一位多产的演奏家,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曲目之外,他还演奏、开发出了大量稀少曲目并录制成音响资料
3#
发表于 2012-8-5 16:07:38 | 只看该作者
【颤抖死】的唱片有内涵!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7:36: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只有情永在 于 2012-8-5 04:07 PM 发表
【颤抖死】的唱片有内涵!

吓我一跳!原来“颤抖死”是山度士的谐音。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9:18:28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家塔斯敏·利特尔是英国近年来在世界乐坛最受欢迎的小提琴演奏音乐家之一。在今年5月的全英古典音乐典礼上,她录制的《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获得了专家推荐唱片奖。她曾与众多世界一流乐团合作,演奏曲目也涉猎广泛。2008年她开创性地启动本色小提琴项目,在著名的英国电视节目南岸秀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并首次开拓性地将她的小提琴独奏作品演奏录音上传到网络上供人们免费下载,创造了横跨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全媒体的空前关注狂潮。
    塔斯敏·利特尔Tasmin Little 小提琴。她出生于伦敦,并且在梅纽因学校师从保罗斯科特,后来在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学习。1988年,她与哈雷乐团一起进行了她的首次专业独奏。1996年她被布拉德福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并且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本所大学的音乐中心。在2005-2006赛季,她在瑞典,斯洛文尼亚,冰岛,丹麦,西班牙,比利时以及伦敦(包括英国广播公司逍遥)演出协奏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9:19:46 | 只看该作者
    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是世界上最早的演出团体之一,也是英国第二古老的演出组织。它最早的音乐会系列可以追溯到皇家利物浦爱乐协会的建立时期,也就是1840年,那是爱乐协会负责管理乐团。1957年,利物浦爱乐乐团获得了皇家的称号。1989年,皇家利物浦爱乐协会和乐团成为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荣誉合作伙伴,在1991年,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是第一个获得利物浦城市自由权的组织。它拥有和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协会(RLPS),注册慈善机构管理。它是唯一在英国管弦乐团体拥有自己的大厅——利物浦爱乐大厅。
    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第一次巡演是在1966年,他们在美国、远东及整个欧洲都举行了音乐会。1993年它成为了首个在布拉格之春开幕音乐会上表演的首个非捷克音乐团体,其后又频繁回到布拉格表演,特别是20059月。2006年,乐团曾进行西班牙巡演并在马耳他举办了节庆音乐会。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9:23:04 | 只看该作者
    他的作品(其中一些写作多年并不断地修改)大致与埃尔加(Elgar)、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代表的英国音乐传统相同;但这些作曲家们对他的影响却被过分强调了。他为英国诗歌所配的音乐就有鲜明的个性---音乐与诗句相得益彰,特别是为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诗所配的音乐。他不仅仅是小型作品作曲家,也创作了像《为圣.塞西利亚》(For St Cecillia)、《永生的提示》(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大提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显示出他驾驭大型曲式的能力。由于帕里(Parry)的影响,他的名作康塔塔《生日》(Dies Natalis)追循到J.S.巴赫声乐作品风格;同样丰富的想像力给予他永不枯竭的感情力量来创作莎士比亚的声乐套曲《让我们带来花环》(Let us Garlands Bring)和圣诞音乐《在和平的土地上》(In terra pax)
  芬齐创作的歌曲,已成为20年代英国音乐的珍品。除了歌曲,芬齐也创作不少协奏小品,都是一些未完成协奏曲的残篇。他的单簧管协奏曲是他最著名的协奏曲创作,另外还有一首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最后的作品。
    芬齐的《大提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Op.40),这是芬齐在1955年的创作,也是他的天鹅之歌。长久以来芬齐一直想创作《大提琴协奏曲》,直到由大提琴手出身的英国指挥家巴毕罗里(Sir John Barbirolli)委托他为1955年第十一届的撤腾罕国际音乐节(Cheltenham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Music)来创作《大提琴协奏曲》后才将心愿完成,并在当年719日由巴毕罗里指挥哈雷管弦乐团与大提琴家邦廷(Christopher Bunting)在音乐节上首演。
   其实1951年芬齐经检查罹患白血病,被告知只剩约十年可活,不过他只让家人知道,依然维持原来的生活型态,继续作曲。只是,白血病引起的身体虚弱,让芬齐无法避免传染病的威胁,在创作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时,芬济已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他在1956年参加格洛斯特音乐节之后不久死于带状疱疹。芬齐的《大提琴协奏曲》曲中大提琴温柔轻缓的旋律,有着芬齐作品一贯的英伦田野气息。
芬齐的《大提琴协奏曲》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第二乐章.安静的行板(Andante quieto)    
第三乐章.回旋曲.柔板戏谑的快板(Rondo.Adagio-Allegro giocoso)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9:27:08 | 只看该作者
理查德 Hickox 又名Richard Sidney Hickox,是英国有名的合唱,交响乐和歌剧音乐的指挥家。 1948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音乐世家。
  1959年到1967年,他先后上完皇家文法学校(Royal Grammar School)、海威科姆学校(High Wycombe)和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后,成为剑桥皇后学院的一名学者。后来,他离开学校,在1971年成立了伦敦市交响乐团后,一直担任乐团的音乐指挥,直到2008年去世。
  由Richard Hickox担任指挥的专辑有《沃恩·威廉斯 伦敦交响曲》、《莫扎特:安魂曲》等等。
弗农韩德利(Vernon Handley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指挥家,1930年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曾在巴利奥尔学院,牛津大学和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接受教育。他最早开始指挥是在英国牛津大学的音乐俱乐部里。1962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吉尔福德管弦乐团的音乐指挥。1966年,他成为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1983年被任命为伦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1985年到1989年他是阿尔斯特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是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员。 Vernon Handley2009910日死于家中。Vernon Handley)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指挥家,1930年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曾在巴利奥尔学院,牛津大学和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接受教育。他最早开始指挥是在英国牛津大学的音乐俱乐部里。1962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吉尔福德管弦乐团的音乐指挥。1966年,他成为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1983年被任命为伦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1985年到1989年他是阿尔斯特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是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员。 Vernon Handley2009910日死于家中。
    至此,该CD的资料基本上全部上传完毕,如有补充,敬请分享,非常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10 03:42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