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片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8:38:05 | 只看该作者
  10、节日管乐《帝国皇冠》(RR-112)

  唱片名称:节日管乐《帝国皇冠》
  出版:RR唱片
  编号:RR-112
  演奏:美国达拉斯铜管交响乐团 管风琴∕玛丽•普里斯顿
  指挥:杰里•祖金

  简介
  美国“参考”唱片公司录制的“标准示范”级“音响发烧”品鉴CD唱片。以管风琴、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演奏的节日音乐,每一首都是精挑细选的作品,在音源选择、音响效果、声学空间设计、音乐艺术表现、器乐音色特性、录音制作、音频参数等综合方面都无懈可击。
  作为在声学工程领域拥有国际最权威水平的独立公司,RR的品牌代表着一个绝对的标准与高度:对一切音乐,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精雕细刻,塑造出外柔内刚、层次丰富多样的演奏录音。

  曲目
  01 理查•斯特劳斯:《节日序曲》
  02 吉奥万尼•贾布里尼:《坎布松曲》
  03 威廉.•华尔顿:《帝国皇冠》
  04 亨里•托玛斯:《圣.凡德里迪进行曲》
  05 帕西•格拉尼格:《戴里.库堤“咏叹调”》
  06 理查•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选段:“埃尔莎行进去教堂上”的进行曲
  07 保罗•兴德米特:《室内乐系列》第7首“管风琴协奏曲1”
  08 保罗•兴德米特:《室内乐系列》第7首“管风琴协奏曲2”
  09 保罗•兴德米特:《室内乐系列》第7首“管风琴协奏曲3”
  10 迈克尔•道格拉蒂:(交响音画)《尼亚加拉大瀑布》关键词:音响 唱片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2 PM 编辑 ]

节日管乐 帝国皇冠.jpg (40.12 KB, 下载次数: 337)

节日管乐 帝国皇冠.jpg
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8:59:42 | 只看该作者
  11、爵士万花筒(RR-910)
  这是张RR公司新出的爵士乐专辑,没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只通过“网页翻译”网译到如下信息:
  爵士音乐领域涵盖了很多,它的许多不同风格的代表在这里。跨越从20世纪20年代从20世纪40年代磨摆动肩膀钢琴,古典组合的声音从20世纪50年代,萨尔萨舞曲风格,以及最近成立的片断舒展的爵士乐非常边界。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3 PM 编辑 ]

爵士万花筒.jpg (38.04 KB, 下载次数: 318)

爵士万花筒.jpg
9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16:09 | 只看该作者
  十一、SONY

  公司简介:1988年日本索尼电器公司收购了美国CBS公司后成立了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Inc.(索尼音乐娱乐公司),为国际五大唱片音乐集团之一,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旗下拥有4大分公司:Sony Classical, Epic Records Group, Columbia Records Group, Relativity Entertainment。这些公司所出的曲目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类型。
  该公司以出版古典音乐为主,曾先后推出过许多有特色的系列,主要有:
  一是Greatest Hits(名作系列)。该系列一张唱片为一个作曲家,共收入了40余位世界闻名的作曲家的代表作;
  二是A Life in Music(音乐人生系列),该系列收入的是小提琴家斯特恩的演奏录音,其中有斯特恩世界首演的罕见曲目;
  三是Domingo(多明戈系列),该系列收入了多明戈演唱的各类声乐作品;
  四是圣彼得堡系列,该系列收入的是俄国的传统宗教音乐,为保证音乐的原汁原味,参演的乐团与指挥皆由俄罗斯音乐家担任;
  五是Berlitz Passport(贝里兹通行证系列),贝里兹是纽约的一家以出版旅游与评议书籍的出版社,Sony与其合作将世界各国最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多为小品)制成10张CD发行。唱片内附有地图,并配上《贝里兹旅游指南》中的文字,可谓是一种“音乐旅游”;
  六是Master Works Heritage(优秀遗产系列),该系列用最新的技术对自1900年至1980年的经典名演录音进行再现,其中有小提琴家伊萨伊首次发表的录音。1992年6月7日,联合国环保大会(UNCED)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期间举行了一场音乐会,Sony进行了现场录音并制作成唱片发行以作纪念。
  Sony在港台地区译作“新力”。
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18:48 | 只看该作者
  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SMK 64 464)

  出品: SONY
  指挥:瓦尔特
  演奏: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编号:SMK 64 464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3 PM 编辑 ]

贝多芬:第9交响曲.jpg (28.08 KB, 下载次数: 340)

贝多芬:第9交响曲.jpg
9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23:38 | 只看该作者
  2、贝多芬第四、六交响曲(SMK 64462)

  片名:贝多芬 第四 六交响曲
  演出: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公司:Sony
  编号:SMK 64462

  寄情山水田园之间是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情结的一种体现,其实在西方音乐史上,不少音乐家都创作过描绘自然或是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音乐,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田园》就是最佳代表。
  聆听《田园》是一段非常愉悦的精神之旅,宛如品味一首首古代的山水田园诗: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般的恬淡超逸;
  第二乐章“在溪边”,音乐舒缓宜人,有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般的素净空灵;
  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生活气息浓重,有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般的质朴亲切;
  第四乐章“暴风雨”描写夏日突如其来的暴雨,有着东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般的明快豪放;
  第五乐章“暴风雨后的愉快和感激情绪”刻画雨后初晴的喜悦心情,用“暑雨初收体为轻,远山尽出眼偏明”(陆游《初晴》)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版被TAS评为发烧名片
田园是贝多芬交响曲中最温情舒缓的作品,温和派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版(Sony SMK64462)被美国TAS评为发烧名片,为此曲最佳版本之一。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4 PM 编辑 ]

贝多芬第四、六交响曲.jpg (30.02 KB, 下载次数: 340)

贝多芬第四、六交响曲.jpg
9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28:01 | 只看该作者
  3、马友友 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SK93072)

  出品公司:SONY
  演  员:马友友
  格  式:CD
  碟  号:SK93072

  1、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104
  2、赫 伯 特:E小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30
  3、德弗札克:寂静的森林 作品68
  4、德弗札克:第七号幽默曲 作品101第七号

  马友友的演奏生涯裡前后留下三个以上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录音版本。
  这份录音是他在一九九三年录下的。这时他的詮释风格已经摆脱早期神童姿态的严谨和一板一眼,开始走向大师的自由和大开大闔,多年演奏的经验,让他能够在独奏过程中适度地给与乐团暗示,以共同呈现出他接下来所要达到的音乐效果。
  在这份演奏中,许多地方正是因為有他这样的带领,才有那麼完美的衔接,整体的詮释风格也才能那麼统合。
  赫伯特的大提琴协奏曲共有两首,近代大提琴家录过这套曲目的只有两人,马友友的录音為此曲留下了经典级的示范。
  立体音响杂誌推荐:
  赫伯特的协奏曲中散发出一种充满表情的温暖光泽。马友友在其中採用温和高贵的手法詮释,让这首乐曲自然呈现,而不刻意去强调其创新的地方,乃免於让这份录音沦為只是一个註脚。另一首為人熟悉的德弗札克协奏曲在这裡也非常丰富,整份演奏中,将德弗札克的粗獷豪情与诗意梦幻两面处理得非常平衡。
  留声机杂誌推荐:
  这最新一版的德弗札克是至今最好的此曲演奏之一,少有其他录音能与之相提并论,更远远胜过大部份录音。
  赫伯特协奏曲一曲同样也得到相当电力十足的演奏,但马友友并没有将此曲演奏得过度浪漫或是感伤,不管是在第一和第三乐章的华丽、活泼中、或是抒情慢乐章的温暖处理,这份庄严的演奏实在来得很受欢迎。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4 PM 编辑 ]

马友友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jpg (31.2 KB, 下载次数: 326)

马友友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jpg
9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30:25 | 只看该作者
  4、探戈灵魂 马友友(SK 63122)

  唱片名称:探戈灵魂 马友友
  唱片编号:SK63122
  唱片公司:SONY
  出版日期:1997年

  简介
  由马友友演奏的专辑《探戈灵魂》是阿根廷著名作曲家阿斯托皮亚左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所作。专辑的制作人是阿根廷享誉盛名的奥斯卡卡斯特罗那维斯(Oscar Castro-Neves)。
  这张专辑共有十一个曲目,全为阿斯托皮亚左拉所创作。
  皮亚左拉这位在法国受到正规作曲法训练的阿根廷作曲家,最终选择了将探戈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和生命,是他赋予了探戈新的生命力。
  虽然马友友录制了百张CD,但这张专辑乃是他最喜爱的专辑之一。正如他所说:“皮亚左拉的探戈完全不同于你以往所听到的探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皮亚左拉本人。”
  在马友友录制这张唱片时,皮亚左拉已经离开人世。所幸的是马友友和皮亚左拉生前的好友及工作伙伴一起演奏并录制了这张唱片。
  这张专辑荣获1999年格莱美奖“最佳古典跨界专辑”,是马友友乐迷们的首选。

  目录
  01 Libertango (现实交会三分钟)
  02 Andante (行板)
  03 Allegro (快板)
  04 Sur: Regreso Al Amor (让爱回来)
  05 Le Grand Tango (华丽的探戈)
  06 Fugata (赋格)
  07 Tango Remembrance (探戈回想)
  08 Mumuki (姆姆吉)
  09 Tres Minutos Con La Realidad (自由的探戈灵魂)
  10 Milonga Del Angel (天使的歌谣)
  11 Caf é 1930 (咖啡馆 1930 )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5 PM 编辑 ]

探戈灵魂 马友友.jpg (27.23 KB, 下载次数: 319)

探戈灵魂 马友友.jpg
9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32:57 | 只看该作者
  5、马勒 第四交响曲(SBK 46 535)

  名称:马勒 第四交响曲
  指挥:赛尔
  演出:克里夫兰交响乐团
  编号:SBK46535
  发行日期:2008-5-30
  出版:Sony

  简介
  虽然《马勒第四交响曲》算不上具有代表性,人们甚至很难把它归入三组“三部曲”中。与其他的作品相比,它没有恢弘的结构和庞大的乐队编制,配器也十分谨慎,小心翼翼地不去过分刺激听众的听觉。
  马勒的许多交响乐就象一幅幅由音乐色彩构成的拼贴画。与这些作品相比,《马勒第四交响曲》则更接近一部“线条”的音乐。在这里音色和和声的因素仍然有很强的表现力,但一直被压制着不去破坏旋律的歌唱性。第一、二乐章流畅的旋律、精美的对位和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都令人想起浪漫主义之前的作品,有人称其为“非传统的新古典主义”是有道理的。第二乐章中,马勒创造性地将独奏小提琴的弦调高了一个全音,在总谱上他要求要象fiddle一样演奏。从而创造了一种薄如晨雾般的音色。他自己给这个乐章取名为“朋友海因(死神)在此演奏”,小提琴苍白的音色竟创造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效果:反讽怪诞和甘醇优美。《马勒第四交响曲》让人们看到,马勒更多的是一个创造这种新形式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虔诚的信徒或痛苦的思想家。
  在在众多《马勒第四交响曲》版本中,赛尔指挥克里夫兰交响乐团是我最喜爱的版本。透明的弦乐部和温暖的木管部,以及紧凑的“室内乐式”的演奏方式都非常适合表现这部作品。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4 07:15 PM 编辑 ]

马勒 第四交响曲.jpg (28.47 KB, 下载次数: 317)

马勒 第四交响曲.jpg
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6:36:48 | 只看该作者
  6、马勒:第三交响曲 2CD(SM2K 61831)

  马勒:第三交响曲
  指挥:伯恩斯坦
  演奏:纽约爱乐乐团
  出品:索尼
  编号:SM2K 61831
  时间:1987年
  录制:现场录音

  布鲁克林男童合唱团,纽约合唱艺术家约瑟Flummerfelt合唱团指挥;詹姆斯麦卡锡:合唱大师;伦纳德伯恩斯坦:导体;赫里斯塔路德维希:女低音/女中音,纽约爱乐乐团1987年。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9-25 08:40 AM 编辑 ]

马勒:第三交响曲.jpg (21.94 KB, 下载次数: 321)

马勒:第三交响曲.jpg
100#
发表于 2010-10-15 08:27: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仅一年多时间就收集了跨度如此之大的古典音乐唱片,真令人佩服.建议楼主是否考虑买套<企鹅激光唱片指南>或林逸聪的<音乐圣经>,这些书对收集古典音乐唱片应有一定帮助的.个人浅见,说错莫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8 08:31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