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老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威武《军刀》 我的新欢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9-1-8 15:34:3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梁店长:军刀和法宝的高音单元是否相同?谢谢!
122#
发表于 2009-1-9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上来!
123#
发表于 2009-1-9 13:49:28 | 只看该作者
从单元产品编号上看两者略有不同。音箱我们没有拆过,这是原厂提供的单元照片,第一张是军刀的:

Sabre III HF.jpg (192 KB, 下载次数: 307)

Sabre III HF.jpg
124#
发表于 2009-1-9 13:51:57 | 只看该作者
这张是法宝的:

Talisman III HF.jpg (192 KB, 下载次数: 365)

Talisman III HF.jpg
125#
发表于 2009-1-9 14:18:3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的照片!看来是同一系列的不同型号。两者价格相差近一倍,单元的选用应该有区别的。
126#
发表于 2009-1-19 11:46:40 | 只看该作者
在老梁家聆听“军刀”的感受已经完稿,将在二月份的《视听技术》刊登。本拟在这里全文公开,但为了尊重杂志社,这里只能放一些节选了。
127#
发表于 2009-1-19 11:48:35 | 只看该作者
                           比银铃还要银铃的声音
                                               ——来自Ruark“军刀”音箱的感悟



                                                    孰轻孰重?
    最近,我在电视上、电梯里总是看到著名演员濮存昕给某品牌牙膏做的一则广告。
    我本来很讨厌看广告的,但对这则广告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看着比较舒服、顺心。原因是什么?是里面充满关怀意味、贴近家庭生活的场景设计吗?还是因为濮存昕这个“完美”的男人,以其亲切平和的形象、朴素真挚的语言诉说着对家人的关爱而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后者吧。濮存昕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一位演员,看他主演的《洗澡》,没有像时下某些大腕刻意“制造”出一种风格或者锋芒太露,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淡的、甚至是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演绎着,但却取得令人回味良久的艺术效果。看濮存昕的表演,我总觉得他就是我们身边某一位熟悉的人,是那么的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我想,这种看似“平淡”、实则“深远”的表演风格,也许正是濮存昕最不平淡的地方吧!而在这则广告里,同样也是濮存昕一句看似平淡的广告词最终打动了我——“人到中年,名利看淡了,健康看重了”。也许真的要到那个年龄段,有过亲身的体验之后,你才能更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更容易有共鸣。如果你让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来玩味这句话,他精力正充沛着呢,又刚步入社会,总想着要拼搏奋斗、出人头地,对于这样的“大道理”也只能一笑置之而已,因为他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阶段呀!
    我觉得一个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的心态情感、思维习惯、处事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你是一位音响发烧友,当你年届不惑之时,回头再想一想,是否在声音的追求、软件的收集方面都与二十多岁的时候有着明显的不同?资深发烧友老梁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老梁年已花甲,但人老心不老,为人风趣幽默,嘻笑怒骂全在脸上,人称“老顽童”。老梁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吹拉弹唱都能玩上几手,对音乐非常痴迷。他年轻时当过知青,踏足天涯海角,仍是建设兵团宣传工作队的一分子。八十年代之后,又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某国营家电商场担任领导职务,较早接触到各种进口高级音响器材。自身的爱好加上机缘巧合,使老梁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批音响发烧友。年轻的时候,老梁也和许多发烧友一样,希望通过换器材来提升系统的表现,所以换器材的次数是相当频密的,光是音箱就先后玩过JBLHarbethATCProACSpendorDali等多个牌子。但近年来,老梁换器材的频率大幅下降,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搜寻好的古典音乐上,闲时常伴着轻柔的旋律洗洗密纹唱片、看看音乐方面的书籍,而每晚睡觉前弹一两个小时的钢琴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功课。而老梁自从2005年初购入Dynaudio Acoustic BM15P监听箱后,近四年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再换过其它音箱。回想起上面濮存昕说过的那句广告词,是否可以引申为——“人到中年,音效看淡了,音乐的美感看重了”?
128#
发表于 2009-1-19 11:51:57 | 只看该作者
                 直沁心田之美
    老梁给我播的第一张碟是宋祖英的《百年留声》。关于这张碟的介绍很多,我也在不同的场合听过里面的一些曲目,但这么隆重其事的听还是头一回。首先是BM15P上场,播放的曲目是《我的祖国》。BM15P给我的印象是场面比较大,力度感比较强,人声富有穿透力。接着轮到“军刀”上场,当时我还没从BM15P的强悍表现回过神来,没怎么注意听前面的歌词,忽然一句“姑娘好象花儿一样”从“军刀”袅袅飘出,使我猛地打了一个激灵——“军刀”的声音怎么会这么美?!它和BM15P在感情处理的方式上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不是说BM15P的声音不对,我只能说“军刀”的感情色彩实在是太强烈,其亲切的、充满人性化的演绎方式令聆听者不能不为之动容!此刻宋祖英的歌声圆润丰满,仿佛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如和风细雨,洋洋洒洒,润物无声,还是老梁说得更绝——“歌声的美妙,连皮肤都能感受得到!”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在这种醉人的意境中,今天我总算能更深刻地玩味出这句话的奥妙……
    这回可真是欲罢不能了,我立刻继续播放下一首《渔家姑娘在海边》。“军刀”继续散发着强烈的“毒性”:人声依旧迷人,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伴奏乐器也可以如此的娇媚多情!在这首歌曲的伴奏乐器中,传统的民族吹奏乐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以我过往的聆听经验,民族吹奏乐器由于频带相对较窄,输出的能量不够充沛,一般的录音很容易给人细碎、单薄、乏味之感。而在《渔家姑娘在海边》里面的竹笛,想不到是如此的通透而又肉感,“军刀”将笛子的竹膜那种特有的颤声表露无遗,难道这就是“丝不如竹”的明证?《渔家姑娘在海边》是影片《海霞》的插曲。这首歌曲我很爱听,也很有感触,因为小时候母亲洗衣服的时候总爱唱这首歌,一听到这首歌,我就很自然回想起母亲几十年前劳作的情景,心里便泛起一种淡淡的酸楚。在众多的版本当中,我以前最爱的是由毛甦、杨霞、罗海英、李瑾几位姑娘在“天音老唱片”系列中《银屏笙歌》演唱的版本,觉得她们的嗓音很优美抒情。但今天通过“军刀”这对这么富有深度音箱的评判,和宋祖英这个《百年留声》的版本相比较之后,我才觉得毛甦、杨霞、罗海英、李瑾几位姑娘的演绎方式比起宋祖英来就显得稚嫩、肤浅了,因为她们毕竟是八十年代生人,没有经历过“文革”,对那个时期的生活氛围没有体验过。而宋祖英生于六十年代,整个儿童阶段正好处于“文革”十年,对当时那种特定的情感方式肯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演绎起来在情感的把握上肯定更加到位、更加传神,能唱出当年那年既有深情、但又更强调激情的歌曲意境!加上她的民族唱法也和专辑中的影片歌曲非常吻合,所以整体出来的艺术感染力明显高出一筹的。听着宋祖英演唱的《渔家姑娘在海边》,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多年以前在大操场上露天观看《海霞》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在眼前浮现,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我以前也听过这张《百年留声》,但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我很感激“军刀”这对音箱可以将这张唱片的精华表现得这么淋漓尽致,可以将不同演唱版本的感情表达方式差异性揭露得如此彻底,最终让我发现自己已经犯了一个错误——“《百年留声》已经出品三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忽视了有这么一张精品的存在”!所幸这张唱片现在仍可以买得到,于是第二天我立刻买下了这张专辑。
      Ruark“军刀”确实是一对不同寻常的音箱,以12500元的售价却可以拥有如此丰富的音乐表情,与许多同价位、甚至更昂贵的对手相比,它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谓泾渭分明、高低立见!与传统的英国箱不同,Ruark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质的元器件,无须通过音染和扭曲频响曲线,在保持良好动态、音场和解析力的基础上,仍然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将“美”和“真”高度和谐,显示出设计师深厚的功力。与BM15P这对风格现代的监听箱相比,“军刀”在音乐表情的处理手法显然要更人性化,更深刻、细腻一些,尤其播放人声、弦乐作品时,更能引起聆听者的共鸣和感动。当然,BM15P也有它的优势,其相对凌厉的气势和冲击力,非常适合播放一些激昂热烈、配有电声乐器的作品。而“军刀”则在播放抒情性的、以真实乐器为主的作品时具有更佳的表现力。关于两者的区别,还是老梁总结得最到位——“BM15P是属于‘节奏型’音箱,‘军刀’则属于‘旋律型’音箱”。
129#
发表于 2009-1-19 11:53:32 | 只看该作者
                        激情再燃
    老梁虽然曾经拥有过多款英国名箱,但正是由于面对的牌子太多、相处的时间太长,使他对各个牌子音箱的优缺点了如指掌,特别是对“缺点”的深刻认识,更是让他不再轻易动情。我实在没有想到他对“军刀”的评价会如此之高,他那种惊喜、激动、欢欣的神情,是我认识他这么多年来头一次见到的。那种情形又带有“顿悟”、“豁然开朗”的性质,就好象是“他第一次遇到真爱”似的。老梁非常风趣,他用他仅有的英文知识将“军刀”的特质形容为:“醇-est”、“透-est”。哈哈,“-est”可是英文中“最高级”的意思哟!现在每晚他都要听上四个小时的“军刀”呢。而我经过这次对“军刀”的实地聆听之后,对老梁所说的“比银铃还要银铃的声音”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认为这种声音的本质在于它在拥有高密度的基础上,是以一种宽松、体贴的方式散发迷人的乐韵,如春风化雨,沁入心脾,舒坦怡神,这显然是一种更高明的音乐表现方式。而在播放人声、弦乐时,“军刀”所呈现出来的美态,也是我笔墨所无法完全描绘的,虽然我自认还算有比较丰富的器评写作经验。我想,拥有Ruark“军刀”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会让你学会欣赏、学会回味、学会享受,而从此脱离单纯追求音效刺激的低级层次。
130#
发表于 2009-1-19 11:54:0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只能先上这么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5-24 08:01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