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娘子军》及其它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2-11-9 20:15:5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帮顶!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07:3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电 于 2012-11-9 08:15 PM 发表
好东东,帮顶!
谢西电兄帮顶!
133#
发表于 2012-11-10 10:06:42 | 只看该作者
昨晚查过有关《彩云追月》的资料,并试听过;CD圣经上榜 上海乐团管弦-石信之指挥-彩云追月CD(香港版)以为值得收下。

cy.jpg (54.37 KB, 下载次数: 194)

cy.jpg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4:58: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11-10 10:06 AM 发表
昨晚查过有关《彩云追月》的资料,并试听过;CD圣经上榜 上海乐团管弦-石信之指挥-彩云追月CD(香港版)以为值得收下。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5:02:0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了2012年11月版的《视听前线》关于《红色娘子军》录音师刘达的访谈录及其个人的照片。年轻的刘达先生,前途无量啊。赞一个!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1-10 03:04 PM 编辑 ]

121110A001.jpg (36.33 KB, 下载次数: 143)

121110A001.jpg

刘达.jpg (51.46 KB, 下载次数: 139)

刘达.jpg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6:00:06 | 只看该作者
  3、劲爆 拉赫玛尼诺夫

  看到这个专辑封面上展翅飞翔的鸽群,如果以为这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柔板作品,那么你与我一样,都因“联觉”效应而产生了判断上的错误。
  RR出品的这张《拉赫玛尼诺夫 交响舞曲》专辑,是广受乐迷好评以及HI - FI音乐玩家追捧的大植英次作品之一,被誉为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的最佳版本。一听钟情的《经典再现K2 HD之声》(FIM K2HD 078)第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第1交响舞曲(选段)”就选自这个专辑。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原意是为芭蕾而写的舞曲。但事实上曲中题材的丰富多彩和紧密结合的音响效果,足可称之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五号交响曲”。

  名称:拉赫玛尼诺夫 交响舞曲
  指挥:大植英次
  演奏:明尼苏达管弦乐团
  公司:RR
  碟号:RR-96CD
  TAS榜

  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他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贵族阶层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
  1917年俄国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逃亡瑞士。此后流亡于欧洲及美国,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对俄罗斯故土满怀无限的眷恋。纵使后来他以美国为其钢琴演奏活动范围,但他的一切生活、语言、习惯仍是俄罗斯的。强烈的思乡之情,在他的晚年作品中表露无遗。1940年创作的《交响舞曲》(Symphonic DancesOp.45),即是此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这首《交响舞曲》分为三个乐章。由它的标题来看,此曲原意是为芭蕾而写的舞曲。但事实上曲中题材的丰富、紧密结合的音响效果,足可称之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五号交响曲”。
  第一乐章是“不甚快板(Non allegro)”。弦乐首先带进进行曲的节奏,再由木管提示出主题的下行音形。随后乐团气势盛大而庄严地强奏,定音鼓节奏声中,主题不断浩浩荡荡开始了变奏发展。
  这是一首玄疑气氛中带有神秘仪式狂热的进行曲风乐章。在乐章中段乐声渐歇,由木管伴奏,浓郁的萨克斯风音色缓缓吟唱出典型拉赫玛尼诺夫式感伤而优美的旋律。
  这个俄罗斯风味的主题经木管呈示后,由弦乐(还有钢琴)华美地接过总奏。在一段静谧后,渐进的上行乐音再度将乐曲带入狂热的进行曲风;最后全乐章在转趋甜美安静的尾奏中结束。
  第二乐章“稍快行板:圆舞曲节奏(Andante con moto : Tempo di Valse)”,先由小号以半音宣示开场,由弦乐时起时落的拨弦点出三拍子华尔兹节奏。这是一首唐突、怪异、谐谑的圆舞曲(好似在梦境中的不真实)。
  第三乐章“甚缓板 - 活泼快板(Lento assai - Allegro vivace)”。在轰然巨响中揭开序幕。乐曲借用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一号交响曲》中的主题。乐曲中段(约5分钟处)弦乐低沉的进入,巴松管暗哑地暗示死神的来临。
  在此乐章中,萦绕拉赫玛尼诺夫一生的两个音响——钟声和“神怒之日”旋律——皆交替出现。
  “神怒之日”首先由小号提示——这是死亡的另一表征,代表了即将到临的末日审判。全曲即在最末不断交织着《第一号交响曲》主题及“神怒之日”下,倏然终结。
  ——节选自《最后的浪漫派》 文:韩定中

  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Op.34 No.14作于1912年。原为独唱曲,为同年所作《浪漫曲十四首》中的最后一首,题献给前苏联女歌唱家涅日达诺娃。
  “练声曲”这一通称曲名,原指专供练习歌唱的歌曲,一般无歌词,而只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来演唱,音域较为宽广,旋律变化也较为复杂。后来也指以相同形式写成的艺术歌曲。
  本曲属后一种。乐曲采用各自反复的二部曲式。主题旋律委婉舒缓,犹如轻轻拂动水的秋风,温和略带愁思,具有浓郁的俄罗斯色彩。第二部分情绪起伏较大,奏出了叹息般的抒情旋律。结尾时,伴奏声部再现开头的主题,最后在高声区连绵不断的长音中徐徐告终。
  这首《第十四号练声曲》因其曲调优美动听甚受欢迎,经常被独立出来演奏,同时也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管弦乐等不同版本。

  目录
  01 - 03 交响舞曲
  04 练声曲
  05 - 09 钢琴音画练习曲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1-17 09:38 AM 编辑 ]

劲爆 拉赫玛尼诺夫.jpg (29.67 KB, 下载次数: 142)

劲爆 拉赫玛尼诺夫.jpg
137#
发表于 2012-11-10 22:56:57 | 只看该作者
《红色娘子军》新版已听,感觉效果不错但铜管有点前冲。可能有点强调了,正如前面点评差点民族乐器的点缀,我觉得是个遗憾。比如韩中杰版本的《红色娘子军》第一幕,雷声过后雨中的吴清华慢慢苏醒,背景音乐在弦乐弱音伴奏下琵琶由慢到快的演奏使人们更加关注吴清华,琵琶过后由木管乐引出小提琴的独奏。琵琶在这里音频较高清晰悦耳,就像在昏暗中点亮了一盏灯。新版的这一段就不如老版。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理解自然也不同。我以为新版的演绎交响化,老版的演绎更具有舞台效果。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08:1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ecca123 于 2012-11-10 10:56 PM 发表
《红色娘子军》新版已听,感觉效果不错但铜管有点前冲。可能有点强调了,正如前面点评差点民族乐器的点缀,我觉得是个遗憾。比如韩中杰版本的《红色娘子军》第一幕,雷声过后雨中的吴清华慢慢苏醒,背景音乐在弦乐弱 ...
decca123兄好点评。配器中缺少了民族乐器,确实是一种遗憾。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5:30:26 | 只看该作者
  4、彩云追月

  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演绎除“三套车”外的中国作品,且多数曲子改编得不错。“茉莉花”香由花开初时的清淡微薰到盛开时的浓郁芬芳……
  ——元芳,此碟你怎么看?
  ——元芳以为,《CD圣经》必有说词。

  名称:彩云追月
  指挥:石信之
  演奏:上海乐团管弦乐队
  公司:MARCO POLO(马可勃罗)
  编号:8.223614
  发行:1998年7月1日
  CD圣经榜

  CD圣经:
  主题曲《彩云追月》展现的空间感与音色系罕有的靓,再听《玫瑰三愿》和《教我如何不想他》弦乐之优美几乎令人不相信。此乃DDD纯数码录音,到一曲《金蛇狂舞》播出时,那种钟鼓齐鸣,金光光灿烂的爆棚场面令人拍掌叫好,没法不同意这是录得最出色的中乐制作之一。

  曲目
  01 彩云追月
  02 玫瑰三愿
  03 教我如何不想他
  04 金蛇狂舞
  05 瑶族舞曲
  06 茉莉花
  07 踏雪寻梅
  08 青春舞曲
  09 三套车
  10 康定情歌
  11 南泥湾
  12 天伦歌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11-11 05:30 PM 编辑 ]

彩云追月.jpg (23.4 KB, 下载次数: 131)

彩云追月.jpg
140#
发表于 2012-11-12 11:42:46 | 只看该作者
石信之《彩云追月》白天鹅展卖过,好像10元一张,赶紧收了一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7 07:27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