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芍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大利“巨龙”——EAMLab Classic PRE B1 & Classic 202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3:56:30 | 只看该作者
实际的A/B类功率由级联配置的模块提供,借助每声道多达六对双极晶体管。说到功率,在8欧姆负载下每声道为220瓦,制造商保证其稳定性直至2欧姆,此时可提供550瓦(RMS @ 1 kHz)。短期峰值下,放大器可达330瓦/8欧姆,或每声道890瓦/2欧姆。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13:57:43 | 只看该作者
转换速率为35 V/μs,阻尼系数高于300(8欧姆 – 适用于50、150及500 Hz)。频率响应在10至80 000 Hz范围内测量,容差为+/- 2 dB。总谐波失真不超过0.003%(1 kHz / 200 W / 8 ohm)。信噪比达到了不错的103 dB

放大器确实很大——宽度42厘米,高度33厘米,深度21厘米。重量达可观的27公斤。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9-2 10:28:10 | 只看该作者
听感部分

整套系统的试听在进口商的展厅进行,我们能够(既作为整体,也作为单个组件)与Brinkmann Nyquist Mk II(它同时也是信号源,与Innuos Statement服务器一起)、Brinkmann Marconi Mk II和Brinkmann Stereo Mk II进行比较。系统通过AudioQuest的Niaga 3000供电,并完全使用法国Esprit产品目录中较高系列的线材连接。信号链的末端是Vimberg Mino音箱。

第一轮试听表明,Eamlab组件在其价格类别中算是相当标准——体面,但并无惊人之处。然而,之后我们尝试了一些关于供电和线材的实验,系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它对所有周边元素的选择都非常敏感,几乎像变色龙一样随之改变。在第二轮试听中,Eamlab几乎蜕变成了高端设备。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9-2 10:30:23 | 只看该作者
尽管Vimberg Mino并非完全易于驱动,但Margo Price的“Black Wolf Blues”(专辑“Strays II” | 2023)中的低音表现出乎意料地轻松。尽管后级的尺寸可能让人预期类似的效果,但深沉的低音八度更显紧凑,并非轰鸣庞大,而是轮廓清晰,带有平实却不干涩的调性。所使用的信号源特性很大程度影响了表现,放大器乐于采纳其特点。Eamlab系统能很好地把握各个音调的位置和重点,带有一种感觉上的余裕,很好地捕捉到了那种低沉、温暖的感觉。

Soccer Mommy的普通水准的“Soak Up The Sun”(专辑“Karaoke Night” | 2023),其音质略微“受”专辑名称“启发”,也感觉受到了约束。但尽管您能听出极限所在,在原本并不过分、有条不紊的演绎背后流露出的些许恰当的意大利式热情,意味着这并不会妨碍聆听。实际上,似乎Classic PRE B1和Classic 202从录音中提取出了更好、更有趣的部分,同时并未放弃介于高端Hi-Fi和High-End之间的真实性。这不是那种试图进行学究式分析的“发烧友”声音,它主要是精美标准下的音乐——轻松而流畅。

Vimberg Mino在高音上可以相当有冲击力,尤其是在像Grace Potter的“Ready Set Go”(专辑“Mother Road” | 2023 | GEP Adventures)这样的录音中。尖锐的镲片声具有冲击力,并且实际上速度感一点也不差,这里有坚实的金属音色和轻松却精致、清晰的音调。再次强调,您连接什么以及如何连接非常重要——实际上,在不同的组合中,Eamlab组件自身的特性很少,周围环境越好,它们的表现就越富有乐感。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9-3 15:47:17 | 只看该作者
尽管220瓦的功率听起来可能不算什么(但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偏见,实际上我们在家听音乐大多只用几瓦),结合坚实的变压器,它无疑提供了一定的动态储备。Raphaël的“La jetée”(专辑“Haute fidelité” | 2021 | SONY | 886448619079)听起来坚实、敏捷,没有前冲的侵略感,而是带有那种经典的、轻松的超然感和控制感、平实感和自然的色彩。即使在较高音量下,动态瞬间也表现得始终稳定,放大器不会失控,并保持一种受控的音乐性。


无论是前置放大器还是后级,播放都或多或少是“无色”的,意思是它们很少向输入信号添加自身的特点。在某些组合中,这可能显得不那么生动,在另一些组合中则非常丰富和多汁。但在两种情况下,爵士三重奏MABGATE 2023年同名专辑中的“I Asked”听起来实际上都很“规整”。可读性良好,不去突出细节,而是强调整体有机性,不试图以庞大的低音或闪亮的高音取胜,一切简单平衡、井然有序且精致,同时又不缺乏内在能量。表现毫不费力,甚至能让更强劲的Mino安静下来,就其价格而言,其风格让人联想到Musical Fidelity或类似品牌——中性,但同时又不技术化。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9-3 15:50:20 | 只看该作者
在立体声场的呈现中也感受到一种“正常化”的趋势。Katarína Máliková的“Čierna šelma”(专辑“Postalgia” | 2019 | Slnko Records | SR 0119)并非那种初听就全息般的呈现,但那种轻松感、稳定感、完全恰当的比例以及整体的有机定位,让您能沉浸到音乐本身中去,从而摆脱其机械/重播的一面。没有什么能让您指着他并惊叹“哇”,但一切简单而美好,足够宏大、清晰且“有实体感”,以至于现实的幻觉可谓已经“达标”。

在Reverendka Kristin Michael Hyter的“All of my Friends are Going to Hell”(专辑“SAVED!” | 2023 | Perpetual Flame Ministries)实际上很真实、未加渲染的演绎下——它充满了空间,既有音乐也有录音中某些并不完全令人愉快的方面——隐藏着一些我们可以称之为音乐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将电信号处理重塑为情感体验的能力。聆听体验很好,您更多关注的是音乐本身、其本质,而非其形式。但毫无疑问,前提是寻找正确的连接方式——信号源、线材、供电,放大器对所有这些都相当敏感。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9-3 15:51:03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Eamlabs(不仅)在我们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然而我们与这些北意大利组件的首次会面却很有趣。在我们将其接入的每一套系统中,这些组件的表现实际上都不同——这表明它们自身特性很少,我们已经说过,即使它们成对在一起工作时,系统里的每一件器材都会改变它们的特性。这最终其实是件好事——您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去探索和组合出最佳配置,但最终,得益于这种可变性,或者说适应性,您正好能得到您喜欢的声音。无论如何,完全从形式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制造精良的组件,装备和尺寸都相当扎实,结构坚固耐用,并且就当今的价格水平而言,其性价比实际上也颇具吸引力。如果您有兴趣和可能去把玩您的系统,Eamlab组件会以非常出色的表现回报您的努力。





18#
 楼主| 发表于 2025-9-3 15:5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25-9-3 03:55 PM 编辑




优点

在给定的性能和工艺下,价格具有吸引力
坚固的结构
前置放大器配置精良
在正确配置下,具有意大利式的音乐性
对甚至价格不成比例地更高、更难驱动的音箱具有良好的控制力

缺点

组件对系统的优化搭配相当敏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10-1 09:53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