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沐春风——评ROKSAN OXYGENE“氧气”组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12-16 09:52:39 | 只看该作者
我一个未烧朋友要考察音响,我让他找马生,他就中了“氧”毒!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0:0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aixin 于 2014-12-16 09:52 AM 发表
我一个未烧朋友要考察音响,我让他找马生,他就中了“氧”毒!

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声音上,“氧气”都极具艺术气质!

Roksan456.jpg (136.44 KB, 下载次数: 198)

Roksan456.jpg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3:55:33 | 只看该作者
                                                     “氧气”的过人之处

OXYGENE AMPOXYGENE CD Darius S1音箱这套“氧气”组合来听音乐确实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声音是如此轻松、开扬,美韵如春风丝丝沁入心田,没有丝毫因刻意强调造成的压抑感。

IMG_4023.jpg (90.28 KB, 下载次数: 191)

IMG_4023.jpg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4:00:29 | 只看该作者
先播放一首爵士歌手择仙花(JACINTHA)演唱的《秋叶》。系统出来的声音充满慵懒的意味,同时也是厚润、饱满的,毕竟是一套正宗的Hi-End级的英国系统……。择仙花的声音虽厚,但很自然鲜活,质感也是真实的,再配上出众的空间感,就营造出如同真人在您面前演唱的的效果。当她唱到“I see your lips”时,我甚至能“看”到她嘴型一张一噏的模样……

IMG_4043.jpg (37.09 KB, 下载次数: 206)

IMG_4043.jpg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4:04:33 | 只看该作者
我能感受到择仙花嗓音中的甜味,但我可以肯定这种甜味是来自歌手本身,而不是器材渲染上去的,因为整个声音背景并没有特殊的“味道”,其它乐器像钢琴、倍大提琴等也没有甜味。这点显示出“氧气”组合与一般传统英式系统的区别,那就是“氧气”组合拥有饱满、厚实的声底,但同时也有出色的细节和透明度,因此能良好再现人声、乐器本身的质感,你是“快”的它绝不会“慢”,你是“暖”的它绝不会“冷”。

IMG_4027.jpg (54.81 KB, 下载次数: 173)

IMG_4027.jpg
26#
发表于 2014-12-16 15:18:54 | 只看该作者
好喜欢你是“快”的它绝不会“慢”,你是“暖”的它绝不会“冷”。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15:24:48 | 只看该作者
比如歌曲后面出现的小号声虽然是缥缈地漂浮在空气中、像从很远的位置传过来,但仍会有尖锐的穿透力,“金属感”也很扎实,并不会像传统英国箱那样,会被“厚重”拖慢了速度,也不会因为刻意的“温暖感”泛滥而变得臃肿、模糊。


但在需要暖、厚的时候,“氧气”组合同样不会吝惜,像萨克斯管的暖意、倍大提琴在勾弦时的蓬松感、钢琴在中频低段和低频上段特有的丰润感等,在该组合身上都能清晰地再现出来。

IMG_4032.jpg (58.29 KB, 下载次数: 181)

IMG_4032.jpg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15:27:47 | 只看该作者
播放香港“现代”唱片公司出品的两张民乐专辑同样很能显示出“氧气”组合的不凡。


在《她们三》这张唱片我播的是《八音和》。乐曲当中有很多敲击乐器,可以考察系统的速度、定位、质感等多方面的表现。对于“氧气”组合来说,它的速度无疑是快捷的,一起一落、弹跳力都可以有“电光火石”般的效果。


但令我稍有意外的是,它并没有某些小系统快起来后所派生出来“催促感”,这样我无须强迫自己一味跟着鼓点的节奏走,即使在“密锣紧鼓”之际仍能真切感受到当中那份舒缓和从容。

IMG_4042.jpg (58.8 KB, 下载次数: 186)

IMG_4042.jpg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1:12:5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张《莹风飞舞》是张莹的琵琶演奏。对于琵琶这种乐器,器材要表现出它的线条感并不难,难就难在琵琶声在清晰、轻盈之余不能“有骨无肉”!


为弥补这点,不少新潮的民乐专辑除原有的民乐器之外,还会加入合成器、贝司等电声乐器,以使整体听感更“丰满”、更多“色彩”。也许这会使唱片“好听”一些,但却是以失去中乐器那种清雅、悠远的意境为代价的。


《莹风飞舞》并没有加电声乐器,所以能将它播好并不容易。“氧气”组合厉害之处在于拥有丰富的高频谐波,使琵琶声不干、不薄、不寡,亮度适中,在细致如丝的同时还能散发出水灵灵的“丰润感”!

IMG_4041.jpg (56.49 KB, 下载次数: 171)

IMG_4041.jpg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1:16:1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ROKSAN“氧气”组合的声音类型,我始终不能轻易界定,比如,像播放SHAHAMSOLLSCHER合作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吉他二重奏》,小提琴声不张扬、不刺激,它的缠绵婉转有着“英国声”的亲切;不过其纹理清晰的乐器质感,以及均衡的能量分布,又带有“德国声”的精确;至于它那带有些许湿润感的透明度,清新、鲜活的小提琴声,还有吉他声在高频处的“空灵感”,又使“氧气”组合带有“瑞士声”的特质。但这又有什么重要呢?重要的是,“氧气”组合能让每一位听众能在音乐的春风中深深地陶醉……

IMG_6942-3.jpg (49.56 KB, 下载次数: 200)

IMG_6942-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9-11 05:13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