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kkma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可忽略的数码线材-数码线对比测试(USB对比、WHAT HIFI评价HD2、同轴线对比)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1:16:35 | 只看该作者
       听感:“奇迹”和艺康斯都是比较有特点的线材,因此,哪一条更换廉价的魔声同轴,都有可闻的提升。更换同轴,比前面更换USB,这种提升或者差异性更大一些。使用魔声同轴,试听这几个曲目,比较明显的差距是声音相对干和涩,乐器泛音少,并少了一层光泽和水份,琵琶、小提琴等乐器高频段有尖刺和压迫感,人声密度和质感不足,不够圆润和精致,背景不够干净,整体听感比较毛糙;而音场和动态方面均有压缩的感觉,听感不够开扬,鲜活感和整体氛围受到影响。由于听感差异比较大,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下面主要对比“奇迹”和艺康斯。

1)“奇迹”线:特点是音场开阔,并且上下拉的比较开,乐器分离度较大,中频稍薄,高频飘逸,低频量感相对少一些,属于解析力和透明度较好的线材。中高频的印象比较深刻,中频的薄不是那种干薄,有一定密度和质感,高频在乐器的表现上,去的比较深,比较远,听人声听感尤为舒适,甚至有些华丽。

      初始换线,听童丽,觉得比听惯了的艺康斯要好听和抓耳,人声甜中多了一点娇媚,古筝、琵琶的泛音很好听,连奏的高频充满弹力,并带了一圈光晕。由于上下拉的比较开,人声结像偏上,“月亮湾”开场的乐器两端分离更加夸张,形体上纤细一些,显得中间不够饱满;“尘缘”突出的是童丽的唱腔,吐气声清晰可闻,声线肉感稍弱,但清脆悦耳。

      听“飞越彩虹”,开场的清唱,JANE的声线薄了一些,密度和质感稍弱,吐气的声音明显一些,声线高扬之后,有稍许压迫感。钢琴起来后,伴奏营造的音场包围感没有明显差异,伴奏的声音更大一些,整体氛围更明亮一些,低音贝斯量感稍显不足,金属钹的声音有些怪异(听了好几遍,钹声比较隐晦),定位稍靠前,深度不够,中场小号的SOLO没有预想中的更加明亮,反而黯淡了些,高频段有些力气不足。整体人声韵味充足,歌者细腻的感情和情绪随着乐曲展开,整体氛围由于过于明亮,低音乐器低频量感稍显不足,爵士特有的氛围不够浓郁,但说清雅可人也不过份。
      帕格尼尼的FOW TWO,很久没听了,再次聆听,整体富有特点的堂音没有明显差异,小提琴的声音明显纤细了一圈,实体感稍弱,因此,吉他的声音比较突出一些,拨弹,轻灵而富有节奏;结像,小提琴偏左,稍靠前,深度不足,吉他略偏中间,两件乐器交相呼应,整体氛围感亦然不错。



    2)艺康斯:特点是声音醇厚(相比“奇迹”,这种醇厚比较突出,无论是人声或乐器),这种醇厚并没有影响应有的解析力和透明度,高频圆润,中频饱满,低频相对弹力和量感充足了,相比“奇迹”而言,三段更加平衡,高、中、低没有特别突出哪个频段,音场同样没有刻意雕琢的感觉;人声或许没有那种惊艳、华丽的听感,但舒适顺耳,久听不腻;弦乐乐器,多一份圆润和水份,仿佛抹了一层油,更加顺滑。如果没有听“奇迹”或许还感觉不出这种醇厚下的重量,平淡下的平衡,圆润中的顺滑。

    童丽的“月亮湾”,基本是USB对比测试时的听感,音场有些怪异,人声稍甜但不娇媚,乐器泛音充分,但不夸张,听感上略平淡;“尘缘”,童丽的唱腔,吐气婉转一些,声线多了一丝柔软和肉感,入耳不单单是清脆,而是多了一些柔情和余韵。整体上,童丽的声音不如“奇迹”好听挠人,但多一些舒适耐听的感觉。
     飞跃彩虹,没有USB试听时的主观情绪“干扰”,听感上更注重于比较和对比。开场的人声,明显加厚,声音比较扎实,由于厚度的增加,声音高扬的时候那种压迫感减弱了;钢琴起来后,低音键的量感明显让弹片更加松弛,伴奏明显小声了些,整体舞台相比暗淡一些,低音贝司清晰而有足够的重量,金属钹听的正常了,定位更远,更深一些;中场SOLO的小号,声音不暗也不亮,对比USB的光泽度,多了一些含蓄和情绪化,有趣的是,乐手吹奏夹杂的口水声明显了,仿佛勾画出一个鼓着腮帮子的形象。略暗淡的伴奏,醇厚的人声,量感充足的低频,让整体氛围感略胜一筹。
       帕格尼尼 FOR TOW,整体堂音依旧丰富,小提琴形体大了一圈,琴腔共鸣感觉更好一些,高把位更加细腻和顺滑,耳油的感觉出来了;定位上,小提琴偏左,靠后一些并且偏上一些,吉他中间偏右并且位置稍下,形成琴上吉他下,错落有致,舞台纵深较好;吉他的拨弹柔和和婉约,与提琴的呼应感觉更融洽些。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4-26 01:35 AM 编辑 ]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1:23:05 | 只看该作者
        两条线特点比较鲜明,这种鲜明,在我接着,把两条线接到高清播放机海美迪HD300和欧博D6解码器上时,更加明显。试听主要以24bit/96Khz 192Khz 为主,原本高清播放器HD300由于解码芯片是多声道,电路设计也多侧重多声道输出,因此PCM源码输出两声道,声音是明显的干、硬、薄、尖的数码声,分别接上“奇迹”和艺康斯连接解码器HD10,艺康斯醇厚、平衡的声底更容易改善和软化这种数码声,人声、乐器更加圆润,数码DSP干净的背景让声音更加纯净, HD10良好的动态、解析和层次,播放动态、密度和质感上有所提升的24bit高清音频,让声音已经勉强可以接受,但听16/44.1还是没戏,音源的素质就这样了,线材不是神仙;而将音源换回PC+HD2,解码器换成欧博D6,艺康斯的醇厚与声底同样偏厚的D6有所重叠,听感上的改善就不如更加开扬、中高频略加修饰的“奇迹”明显,当“奇迹”和声底同样清澈、纯净的HD2配合,能比较好的改善D6声场压缩,声底偏于肥厚,韵味有余而鲜活度不足的缺陷。


      因此,从这两条线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更多体现在声音风格和技术处理上,而不是素质上,在1000元以内,两条线都属于超值,而艺康斯的国内定价应该明显偏低的。数码线虽然不如模拟信号线差异明显,但同样需要合理的搭配,而解码器对于数码同轴线敏感性也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1-4-26 01:36 AM 编辑 ]
33#
发表于 2011-4-26 10:16:3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参考价值的数码线评测!
34#
发表于 2011-5-9 14:38:10 | 只看该作者
为我而写么?这是这两根线,呵呵。同轴比了,跟QED600的线,有差别,不大,USB线手头没有第二根方头的,所以就没比了
35#
发表于 2011-5-9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我把艺康斯接头处外边的塑料体给拿下了,我以为是出厂时保护不受氧化的,赶紧给装回去
36#
发表于 2011-5-22 07:55: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1-4-19 11:02 AM 发表
刚看到WHAT HIFI 杂志,4月份对HD2的评价,其中说到USB问题。

我简单翻译下:

    (HD2简单介绍。。略) 由于使用USB供电进行数模传输,因此(HD2)对高质量的连接线缆有更高的要求。当我们使用超过3米的USB线 ...

版主:您好! 对于HD2的缺点是这样描述的“  USB供电和敏感的USB电缆”,至于USB电缆我的理解是要用高品质的线材,不能太长;但“USB供电”的缺点是怎么回事?对声音会不会有影响?

[ 本帖最后由 YUEQUFEIYANG 于 2011-5-22 08:27 AM 编辑 ]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08:2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EQUFEIYANG 于 2011-5-22 07:55 AM 发表

版主:您好! 对于HD2的缺点是这样描述的“  USB供电和敏感的USB电缆”,至于USB电缆我的理解是要用高品质的线材,不能太长;但“USB供电”的缺点是怎么回事?对声音会不会有影响?


对USB敏感,就是对线材有所要求,就像HIFI器材对线材的要求一样,数字同轴相对USB线来说更敏感一些;USB 供电对声音没有影响的,对于USB线,Ayre的工程师在白皮书中同样建议,最好不好超过3米;关于USB供电的问题,我专门咨询过BENT先生,HD2采用USB供电只是出于成本和产品定位上的考虑。其实,提供便携性服务的电子产品,尽量精简外置设备,很常见的。例如苹果的 MINI MAC,新版本取消了外置电源盒,采用内置方式,目的就是客户反应外置电源盒不方便。
38#
发表于 2011-10-2 10:25:2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学习了
39#
发表于 2011-10-20 23:37:19 | 只看该作者
深度潜水中
40#
发表于 2011-12-25 20:57:32 | 只看该作者
今晚又在“数码与影音”栏目逛了逛,感觉K版很强大,他的帖子都是技术指导性质的帖子,难得的强人啊!我真心佩服!唯有努力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2 05:2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