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听感来啦
从前面的图片看的出来,用来侍候DR150的前端是度高的CD-1702(海机),跑到朋友那里噌听他的八达HP-12,总体来讲海机不算很亏待DR150。为能更客观一些地了解耳机的素质,试听时弃掉了PC直接使用CD软件,听很多啦但测试时主要以《日照琴皇》、《四季》、《一意孤行》和刘佳的《北极》四张为主。
适当“煲机”,对DR150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刚上系统听时,让我紧张了好一阵子,为什么呢,因为所表现出的中高频尚可,但音场是有压缩的、低音下不去的感觉。不自觉地和自己平时听惯了的大系统简单对比一下,明显地缺少了大气和宽松的气息。个人特别喜欢那种水份多一些、通透灵动的声音的,这个时候的DR150不能给我这样的表现。她有点清淡、有点甜同时还有一点“紧”,放不开哦。。。
这个,也就是我没有急于写听感的原因
当然了,我并没有失望,在狂煲的同时跑到朋友那里用HP-12来听,生怕是自己的碟机委屈了她了。。呵呵。。
HP-12是一台集胆输入、放大、驱动为一身的耳放,输出采用场效应管,查阅了一些资料说是和DR150还是很配得来的。因为有胆的缘故,所以水份足了一些、温暖了一些(玩八达器材那么年,这个算得上是他家功放的风格和特点了),海机呢清秀了一点,但好在速度轻快一些、细节也丰富一些。
扯远了,说说狂煲了两天后的感受吧。
好多了,好在哪,空间感有了,并且韵味非常不错(估计还不能说十足,也许几天以后还要好一些),场面控制的能力也很强,同时解析力非常高,两天前还不能清晰体现的细节和层次一一呈现出来。嗯,非常舒服,《北极》的《灰》表现得甚称天籁,纯朴而感性,真有点欲仙欲死的味道了。
难能可贵的是,大动态的曲子表现也很到位,听《无所不至》和《十面埋伏》,那深遂的低沉和宽大的音场竟也有模有样地体现了出来,全然忘记了发声的只是一部耳机。。。
这样说,不像是听耳机出来的感受了,毕竟物理局限性在那里摆着,但DR150的确做得不错,也许这得益于她开放式的设计吧。。。
要说缺点的话,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厚实感和通透度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不尽人意,声音也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拖泥带水”(注意:才一点点哦),或许这是“英国声”的声底所决定的,或者一段时间以后表现得才足够好。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如果再上一台素质上好的耳放的话,DR150一定能够更好地歌唱,可惜的是我不想在这方面作太多的努力了。
其实,感动就好啦。。。
[ 本帖最后由 高宁 于 2010-7-18 08:00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