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台湾《音响共和国》好文章——10款AE試聽徹底研究特輯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0:58:25 | 只看该作者
耐得住大音壓

第三首聆聽阿格麗希與史瓦茲伯格合作的「法朗克小提琴奏鳴曲」,音樂從弱到強,對比很大,也考驗喇叭的動態範圍,用之前習慣的音量聆聽,感覺Aelite 1好像聲音比較小,把音量略為增加,讓弱奏(piano)清晰些,本來有些擔心強奏會不會把喇叭操過頭,還好,Aelite 1過關!鋼琴猛力轉入強奏(forte),Aelite 1沒有被大音量壓垮,呈現出豐富的音樂色彩,鋼琴的顆粒清晰中帶著適度的暈黃感,增添了樂曲的印象派色彩。喔,我說暈黃感不是講喇叭有染色,這裡鋼琴彈奏本來就會有這些音色上的變化,透過指尖觸鍵力道的控制,表現法朗克想表達的音樂色彩。

11.jpg (37.79 KB, 下载次数: 187)

11.jpg
7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0:59:07 | 只看该作者
能耐住較大音量而不崩潰,顯示Aelite 1的長衝程中低音單體比入門款喇叭更優秀的性能。接下來用田志仁「呼喚黎明」的「Baba Yetu」來考試,音量維持稍大的狀態,看看Aelite 1的長衝程中低音有多厲害。音樂由弱轉強,打擊樂越敲越猛,加上人聲合唱交織,Aelite 1有著不錯的音樂層次感,大音量也不覺得混亂。當然,以穩重端莊的層次來講,AE1 Classic還是更厲害,可是Aelite 1比較柔和的質地,聽起來相對比AE1 Classic溫柔些。我想那不是聲音的染色,而是絲質軟半球高音的特性所致。

12.jpg (12.03 KB, 下载次数: 188)

12.jpg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00:05 | 只看该作者
細節表現水準以上

接下來是阿格麗希演奏的「蕭士塔高維奇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Aelite 1在細節的表現上,確實比NeoV2 One與Compact 1來得好,一開始鋼琴珠玉般的高低起伏,我們不僅可以聽見清晰分明的鋼琴顆粒,共鳴尾韻也適度地展現。弦樂群從右方掀起,然後大提琴與小提琴聲部交織,左右呼應,迎接鋼琴進入,這些層次感都直追AE1 Classic這位老大哥,通透感也很好。

總體來說,Aelite 1作為「入門進階」版,增加的是更豐富的細節與更通透的音場,雖然規模感與定位感沒有AE1 Classic那麼強,可是卻是很容易感受與NeoV2 One與Compact 1的差距。不過Aelite 1因為性能提升,調整要多下點功夫,如果隨便擺擺,說不定整體表現比Compact 1還糟,我剛聽Aelite 1也有誤會,怎麼昂貴喇叭比入門喇叭差,但越是調整,越能感受「進階」的音響性能。

13.jpg (27.53 KB, 下载次数: 206)

13.jpg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1:27:1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您從數據規格上來看,一定會覺得奇怪,怎麼Radiance 1比Aelite 1等級更高,但頻率響應卻沒有全面勝出,至少低頻Radiance 1標示的50Hz,就比Aelite 1的40Hz還要遜色?很抱歉,規格還包括測試條件,原廠標示規格一定「有所本」,但沒講清楚測試條件,很多數據看起來都會「失真」。不能看數據挑喇叭,那想買該怎麼選?請善用您的耳朵,聽過喜歡最準!

27.jpg (39.19 KB, 下载次数: 175)

27.jpg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1:32:44 | 只看该作者
可說是最接近AE1的產品

Radiance系列是僅次於Reference系列的家用版本,所以Radiance 1的身價也很接近AE1 Classic,兩者的比對也相對公平一些。根據原廠的資料顯示,Radiance系列可說是最接近AE1經典設計的產品,許多設計的經驗都直接傳承AE1,而AE還投入三年的時間研究開發,才催生Radiance系列。

28.jpg (32.05 KB, 下载次数: 181)

28.jpg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從外觀上來看,Radiance 1和Aelite 1一樣,都採用比較複雜的水滴式箱體,透過不平行面消除箱體內部駐波,圓弧側板同時可強化箱體強度,減少共振造成音染。不過Radiance 1比Aelite 1更高大一些,面板尺寸則差不多,像是抽高了的Aelite 1。背後喇叭端子一樣是鍍金端子,而且採Bi-wire連接,中間有厚重銅片。和我在Aelite 1評論中的建議一樣,跳線銅片雖然好看,但實際上聲音並不好,建議自己DIY跳線取代銅片,不過我聽的時候為了原汁原味,沒有換跳線,還是用原廠的銅片。
7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1:35:49 | 只看该作者
Radiance 1的高音單體選用38mm大尺寸環狀輻射高音,中央有DXT導波相位錐,那是Vifa的專利之一。高音單體安裝在淺號角當中,可提昇效率。右圖是單體背面,還有個特殊的圓形凸出物。

29.jpg (23.47 KB, 下载次数: 183)

29.jpg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1:36:43 | 只看该作者
高音單體裝在淺號角中

Radiance 1依然是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似乎AE旗下喇叭都是如此。高音單體選用38mm大尺寸釹磁鐵引擎尖鼻子高音,中央有DXT導波相位錐,那是Vifa的專利之一,而且高音單體安裝在淺號角當中,設計明顯比Aelite 1複雜許多。中低音單體則是130mm鋁合金振膜單體,應當與Aelite 1相同,但尺寸略大,不過喇叭懸邊倒是和Aelite 1與AE1 Classic都不一樣,捨棄泡棉懸邊,換上橡膠懸邊。承受功率達150瓦,比Aelite 1的100瓦高,但比AE1 Classic的200瓦要低。標示效率88dB,本來以為和AE1 Classic一樣難推,不過實際聽起來感覺Radiance 1驅動起來比較輕鬆些。

30.jpg (31.85 KB, 下载次数: 168)

30.jpg
79#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1:37:37 | 只看该作者
五款AE喇叭試聽條件都相同,用Linear Acoustic LAV 60 MKII驅動,訊源則是Audiomeca CD轉盤/DAC。可能因為高音採用淺號角導波設計,Radiance 1的擺位方式也和其他 AE喇叭不一樣,其他四對AE喇叭在試聽時都有調整Toe-in角度,但Radiance 1經過幾度調整後,竟然讓喇叭沒有Toe-in,這樣音場最寬,音像也最凝聚。以上擺位參考是在U-Audio編輯部試聽最後的結果,和讀者們實際的設定未必相同,因為擺位最終和空間聲響有關,只是一樣都聽AE的書架喇叭,最後每一對的擺位都不近相同,倒是很有趣的結果。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1:49:21 | 只看该作者
聲音的個性也最接近AE1 Classic

調整好喇叭擺位,先從謝宇威「山與田」專輯的「送別」開始聽,Radiance 1回歸了AE1 Classic的低頻表現,速度快,重量感足,密度高,打擊樂部份結棍有力,雖然可以聽出許多打擊樂部份是電子合成,但力道感覺不錯。以聲音的個性來說,Radiance 1也最接近AE1 Classic,帶有相當的鑑聽性格,但也有家用喇叭略為走甜美舒服路線的感受,是很容易親近的喇叭,同時帶有優秀的錄音真實感。謝宇威的歌聲中那種男性粗獷感,尾韻帶著滄桑,但同時我們也可捕捉到錄音中許多細微的訊息,音場之通透深邃,也差可和AE1 Classic比擬。

9.jpg (14.18 KB, 下载次数: 172)

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7-15 02:22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