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音乐情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令人神往的低音大提琴协奏曲及作品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7:1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OGE 于 2010-10-5 03:36 PM 发表
这张也不错《伦敦低音大提琴》The London Double Bass Sound

这张我没有,也未曾听过。但看看封面那十把低音大提琴(倍大提琴)那阵容,想必够你的耳仔受落啦
22#
发表于 2010-10-5 17:31:49 | 只看该作者
从网上下了一张。刻出来刚刚听了会很这震撼。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7:3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OGE 于 2010-10-5 05:31 PM 发表
从网上下了一张。刻出来刚刚听了会很这震撼。

你在哪个网址下载?是WAV格式吗?
24#
发表于 2010-10-5 18:02: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0-5 01:34 PM 发表

专为低音大提琴而写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比起中提琴作品要幸运得多了……  
  大实话。中提琴似乎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小提琴、大提琴和倍提琴都有专辑,恕我孤陋寡闻,至今还没见过中提琴的专辑。
25#
发表于 2010-10-5 18:3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的帖子

电驴,APE格式。
26#
发表于 2010-10-5 18:4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0-5 02:16 PM 发表

      失礼啦,我不会指标数据,我只凭听觉觉得与交响乐团的低音大提琴发出的声音相似就可。当然,低音大提琴在不同的音响和器材反应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一对大口径的喇叭音箱与一对小口径的喇叭音箱听同一张低音大 ...

在發燒友中,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一般將之認為是音質取向不同,各有喜好。不過,個人還是覺得走偏了。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19:12:56 | 只看该作者
刚找到《伦敦低音大提琴》的音源,是APE格式的,可惜我的下载软件出现了问题,要待重新下载安装后才能用了 。谢谢楼上关照
28#
发表于 2010-10-5 20:08:36 | 只看该作者
版主不用客气,在您那看到了很多软件,说谢谢的应是我。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5:00:51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在《音乐爱好者》里读到一篇名为《俄罗斯低音提琴乐派》的文章为我解开不少谜团,解开我的许多迷惑,让我对低音大提琴有了更多的认识。起码我知道低音大提琴作品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少,只是演奏录音不多,由此我为低音大提琴深感遗憾和可惜,为低音大提琴作品感到不平。这次我摘录了文章的其中一部分与网友共享:但愿低音大提琴在乐迷心中有一席之地
《低音提琴的登堂入室》
    在整个交响乐团里,低音提琴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乐器。论音色它不显山露水,常被湮没在整个乐队的恢宏音流之中;可是,尽管不能吸引听众们的目光,它却又偏偏在舞台上占据着显赫的一席之地,它那硕大无朋的身躯使人无法避开它的存在。它是弦乐器家族中的低音声部,音域比大提琴还要低一个八度,因而无论中外,它都有一个更为形象的术语名称,叫做“倍大提琴”(意大利语:Contra basso;英语:Double bass)。低音提琴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里就对它有所描述。在莎翁戏剧里他借剧中主人公普罗斯皮罗之口把它称作“像我本人一般高大的维奥尔”(Viols as big as。myself)。而生活在比莎翁更早年代的文艺复兴时期弗莱芒作曲家阿格里柯拉(Alexander Agricola,1446-1506)则把它命名为“倍低音的中提琴” (Contrabasso di viola),并称它是“乐器中可以获得的最低的声音”。现今在德国的纽伦堡国立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把1563年由汉斯·沃格尔(Hans Vogel)制作的低音提琴,它的形制和音色已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乐器非常接近。
    不过,尽管从那时起岁月已流逝了差不多五百年,然而低音提琴却没能像它的同族兄弟一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乐器构造和发声方式上有长足的改良和革新。在它的身上,还保留着不少早期乐器的艺术特征,比方说至今有些低音提琴还保持着五根琴弦;它的外形还是斜肩,平背;采用的还是四度调音而非是其他弦乐器都采用的五度调音等等。由于低音提琴在其历史进程中未能跟上其他弦乐器的改革步伐,因而它的表现能力也就显得更弱势了。数百年来它一直是作为交响乐团里支撑“基本韵律基础”的角色。俗话说:有能力才有地!虽则低音提琴的发展较为滞缓,然而希冀它有朝一日能有出头之日的尝试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有资料表明:现存最早为低音提琴独奏而作的几首奏鸣曲的曲谱就珍藏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德莱图书馆内。这些作品可能产生于1690年左右。曼海姆学派的作曲家斯塔米茨就曾创作过低音提琴协奏曲。到了十八世纪中叶的古典主义时期,海顿不仅与他的同时代人迪特斯多夫等作曲家创作了为数可观的低音提琴协奏曲,他还在自己早期的交响曲三部曲(第六:《晨》,七:《昼》和第八:《夜》)里为低音提琴谱写了独立的演奏声部。
    至于说到低音提琴脱离乐队的演奏功能而承担起独奏或重奏的职责,有史可查被公开演奏过的最早的一首低音提琴作品是莫扎特晚年所创作的《因为这双纤纤玉手》(Per questa bella mano,K.612),它是为一位男低音和一个低音提琴而作的。当时演奏低音提琴者是奥地利人皮舍尔贝格(Friedrich Pischlberger-,1741 1813)。后来当这首作品于1822年被出版后它又成了最早刊行于世的低音提琴演奏琴谱。皮舍尔贝格的同时代人兼同胞斯派格尔(Johannes Sperger’,1750-1812)也是一位低音提琴高手,他作有十八首低音提琴协奏曲。因着这两位的倡导和影响,他俩共同缔造了低音提琴领域的第一个演奏学派——奥地利学派学派。
    然而,低音提琴史上真正能被称为名家大师的还数意大利人的德拉贡内蒂(Domenico Dragonetti,1763—1846)。他辉煌的演奏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其创作与影响也延绵惠泽了无数后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德拉贡内蒂或许就没有低音提琴的今天。他的朋友中有海顿、贝多芬、胡梅尔,施波尔和李斯特。某年,他在罗西尼的牵线搭桥下,特地向作曲家凯鲁比尼赠送了一把优质的低音提琴琴弓,此举促使时任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凯鲁比尼作出决定:在学院内开设了世上第一个低音提琴的教学班。而比德拉贡内蒂稍晚的另一位意大利名家博泰西尼(Giovanni Bottesini,182l-1889)与前者一样名扬全欧,他俩又形成了第二个低音提琴演奏学派——意大利学派。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0-8 04:58 PM 编辑 ]
30#
发表于 2010-10-8 15:02: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5-9 07:1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