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kkma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I,小米,久违了--试用MAC MINI CAS(更新古河、大红艺康斯DIY。。)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3:53:04 | 只看该作者
更换SSD后,无论系统启动速度,还是播放音频,感觉是一身清爽。

尤其是使用Amarra播放24BIT高格式音频,几乎零延迟的反应,让人觉得SSD的确物有所值。

使用苹果提供的测速软件,可以看到原装2.5寸5400转的硬盘实在是太坑爹了,SSD,读取速度,几乎拉爆了表头,虽然不是数据狂人,但看的的确很爽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0:03:04 | 只看该作者
更换SSD后,第一时间,使用时光备份(Time Machine),点击右上角的时钟图标。建立一个最干净的时间备份。备份磁盘,就用换下来的原装硬盘。这样备份的好处,可以随便折腾了。

更换SSD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打开SSD的TRIM功能。山狮系统,原生支持TRIM,作用是允许SSD更好地在后台预删除和管理闲置的数据块,提高SSD工作效率,同时,大大减少具有写入擦除时间限制的SSD的使用寿命。

由于MAC系统只对经过授权的合作方硬盘品牌默认开启TRIM,对于第三方产品不予默认支持。因此,还需要自己开启这个功能。

最简单是使用一个小工具,Trim Enabler,最新版本是2.2,支持10.8.2山狮系统。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2-11-4 12:05 AM 编辑 ]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0:41:49 | 只看该作者
经过蛋疼的恢复系统,终于又可以安心的听音乐了。新购置的火线硬盘盒,也如约到家。

这个硬盘盒主要用来,连接MINI MAC的1394B接口,作为音乐文件仓库使用。

对于使用USB数字界面和USB解码器的烧友,由于,PC或MAC对USB供电机制,建议,使用1394B接口的移动硬盘作为音乐文件读取,这样的好处,能避开USB使用的冲突和干扰,无疑能提供的更好的音质保障。而1394B,800mbs的读取速度,对于高格式硬盘来说,也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硬盘盒价格不便宜,但做工的确很很很一般,好在各个接口很实用,安装硬盘还算方便。我的DELL工作站,刚好有1394接口,这样,就不需要经过二次转移数据了。拿到PC上做好AIFF文件,接到mac mini上就可以听了,因此,专门又使用文件夹分类,进行了音乐文件的整理。MAC上的iTunes只作为一个音乐库的索引,导入上几千张CD,也是10分钟内搞定,管理上会更加便捷和直观。

IMG_7618.jpg (38.68 KB, 下载次数: 221)

IMG_7618.jpg

IMG_7620.jpg (92.05 KB, 下载次数: 202)

IMG_7620.jpg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1:13:50 | 只看该作者
晚几个烧友到我小窝小聚,一位烧友从重庆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专程过来。
从昨晚聆听的效果来看,各位烧友对整套声音还是很肯定的,一直弄到午夜才回去。

一致的看法:1、环境的确重要,没有驻波,没有干扰的环境,听音乐比较舒适,音场、定位准确,小音量下,也能确保良好的平衡,能让人更专注于欣赏音乐,而不会纠结于HIFI性的表现。

这段时间168论坛出现了两个有趣的帖子,一个是极品论坛老大ROCK的系统展示,一个是木内老头颠覆性的空间调音论调。前者环境极其精简,但效果不凡,貌似也验证了后者的一些结论。但感觉会有些误导:环境不重要,器材是关键。

当一套系统上了一定的级别,一般的音场、定位、结像等HIFI因素,已经能满足人的听感,系统的素质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不能否认环境加以处理,这套顶级系统会更上一个台阶。最近各大音展陆续开演,大家不妨对比下系统的同时,观察一下环境的影响。

环境处理讲究合理性。木内老头并没有反对环境处理,只是提出处理的合理性。吸音和扩散的问题,在我那个环境处理的帖子里,日本人给出了很好的方案。其实,日本人由于空间局限,对于环境处理比我们要重视的多。此外,目前市面上参差不齐的吸音和扩散材料,会导致这里合理性变为不合理,花大量金钱和精力处理过的环境,有时候起不到作用。这里,小弟认为,在没有科学仪器进行测试和全盘系统规划的前提下。一是使用活动的调音装置,便于调整。二是尽量采用标准的设计。目前市面上的80%的二次余数扩散板是不合格的。最简单的去看深度,有专门的计算软件,可以简单的计算出扩散频率需要的阶梯和深度,而几乎没有一个计算方式,能在10公分的深度解决,最少要在13公分,常规需要20公分,而专业录音室的消声和扩散,有的需要1米左右的深度。因此,淘宝上卖的8公分,10公分扩散板,能起多大作用不得而知。另一个就是低频陷阱,普遍的问题,宽度不足。根据空间情况,计算出驻波频率,然后进行低频陷阱设计,是常规的做法。可以说大部分的50-500hz需要的驻波陷阱,30公分以内的宽度或直径,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我自己做的低频陷阱是参照国外录音室的做法。宽度为60公分,效果很不错。

因此,对于环境处理,声学考虑上是必要的。没必要为此否定环境的重要性。昨天的试听过程中,各类题材的音乐播放,没有一个烧友,提出驻波的问题。炎黄第一鼓的时候,干净的低频,强弱音的动态对比,铜钵深长延绵的泛音,让人感觉这对小箱子的不凡。也没人去注意,我那台小功率功放,音量鲜有超过10点钟,已经能可以让声音充满21平米的听音室。这就是环境的作用。

其中一位烧友,正在规划一个听音室,听完这套入门级别系统的表现。立马,就上AV199论坛,拍摄下资料,计划在7X12米的地下室空间,按黄金比例再进行隔断。用他的话说:空间太重要了,以前没想到,现在知道了。

2、mini mac系统的便捷性,让人心动。几个烧友轮流使用IPAD,“点”歌,感觉很随意,也很便捷。MINI MAC系统柔和、舒适的声底,感觉很放松。没有人去说什么数码味或者模拟,更多的是听音聊天的随意。期间,测试了几段录音,很有意思。一开场是龚玥的传奇,一位刚入门的烧友说,好听,太好听了。开场音效扑面而来,声音从天花板上出来的。立马要求刻录一张带回去;接着是孙露的离别的秋天,我靠,这人声才是真实的。另一个烧友说了,这个听得才舒服,人声和配器都在空气中,我要刻录这张。接着泽仙花出场了,全场立马静场。。这声音。。差别太大了。录音不是一个档次的。。。最后,演示了24bit linn公司出品的母带,没的比,没的比,CD放不出这个效果,音场、密度、质感,那种声音的重量感,人声发声吐气的细节,历历在目,如在眼前,这些其实都不用说,一耳朵听的出来,单单一个人声的宽松和氛围的营造就已经让人可以忘记前面的三段声音了。然后,有个北海烧友,突然问我:你的CD机呢?我笑笑说:还需要CD机吗?

3、抓轨的效果。大家都一直认可。期间,把前段朋友拿来抓轨的100多张碟,随机播放,大家都一致认可,这批抓轨的质量。其中一个玩麥景图和B&W的烧友,甚至说,以后不买碟了。就到这里刻好了,不比买的那些新版再版差,这让我有点小小的成就感,哈哈。后来,这位朋友专门又留下来,对比了一批飞利浦首版纸盒,发现,抓轨不同,的确效果差距不小,这批纸盒首版,音质上的确令人不敢恭维。最后,他拿走我的4套钉子,回去了,届时一些家访会跟踪。

昨晚相谈甚欢,两个朋友,携带2张专刻CD快意而去,一位烧友留下慢慢品味,未留影,甚憾
125#
发表于 2012-11-10 22:21:22 | 只看该作者
kkman2002大大,装了SSD后,还开CACHE选项(内存播放)?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5:5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nneth 于 2012-11-10 10:21 PM 发表
kkman2002大大,装了SSD后,还开CACHE选项(内存播放)?


即使安装了SSD,与内存播放也是有区别的。内存播放背景相对宁静一些,层次和音场表现也要好一些。强烈建议断网播放,使用wifi,播放时,有时候会导致amarra延迟。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5:55: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带着MINI MAC去杨总处,整整玩了10个小时,对比MAC和CD 转盘,对比MAC+解码与CD ONE,对比线材、不同抓轨音频等。

送女儿去跳舞了,先放2张照片。

IMG_7640.jpg (42.46 KB, 下载次数: 214)

IMG_7640.jpg

IMG_7643.jpg (39.18 KB, 下载次数: 217)

IMG_7643.jpg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00:05:53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昨天下午2点45,如约,带着mini mac系统·,解码、线材、层板、滤波器、钉垫还有相机、三脚架等等,大包小包上了杨总位于自家小楼顶层近50平米的视听室。


自以为带全了家什,万无一失。谁知道,MAC mini第一次到豪宅就露了怯。当杨总兴致勃勃地拿出一条还没开封过的开博尔高档HDMI线,连上PHLIPS 42寸大平板,一脸期盼的躺在大号沙发上等着开机铃声唱完。。。但咱家小米半抱琵琶半遮面,死活不给张正脸。。。1秒频闪一次。。我满头大汗,掐着秒表,也没在小米的登陆框上输完全密码。。。这个,汗。。杨总,咬咬牙,撸起胳膊,就要去拆蓝光机上的线世界。。别介,您别动,那条线一拆,要把架子都移开,动静忒大了,您这系统最好一条线也别动,保持原状最好。再说了,您那条银星也是1.4的,咱家小米乡下来的,估摸着照旧会水土不服。。我,回去再拿台显示器。

回家,冲上三楼,抱起老婆的小戴尔就跑,跑的那个快,半路接着闺女的电话:爸,别怕,咱妈今天不在家。。。10分钟后,咱家小米终于揭开了那个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00:36:29 | 只看该作者
杨总的系统,以前家访的帖子介绍过:美国pass前后级(X1+350.5)推法国劲浪 Elactra 1027BE落地,在近50平米的大空间,呼吸自如,游刃有余。坐在沙发上,看着两边满满当当的CD软件,心情那是相当的豪迈。


CD是意大利歌匠CD ONE,今天两个猪脚之一。几近绝版的飞利浦 PRO 2机芯做转盘,确保靓声;三牛布阵,全金属装甲,重量惊人;自带
CS43122
解码是亮点,升频24bit/192k,至今未曾落伍,带数字输入可做独立解码,MAC mini可直接通过数字界面转同轴,或光纤输入到CD ONE做纯数字转盘。

CD ONE脚下的石板和箱子的铍高音,这次意外成了抢镜头的,颠覆以往经验的听感和最终结果,其实,就是这两个家伙的·‘杰作·’,这是后话,先做个记号,暂且不表。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2-11-12 12:39 AM 编辑 ]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01:25:5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器材,看咸菜。越高级的系统,对咸菜的要求越高。以前知道杨总对这个环节肯定不会轻视,但一直没认真琢磨过。这次专门测试,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带了脚架过来,当然不放过留案待查、呈堂证供的机会。相信,这也会很符合当朝红人--元芳大人的习惯。
前级,后级3条白蛇,比较抢眼。前后级信号线,NBS OMEGA IV全平衡伺候,后级是NAS 0字号大白蛇供给,粗大狰狞;





CD one的就低调多了,紫色的蛇王猥琐在角落,蓄势待发,同样的NBS平衡连接信号线,就是蛇王小跟班了,小样儿,都不让露脸。


箱子,用的天仙配,线上的大块头,感觉不如箱子接线柱抢眼,那质感带着美感,恨不得家里的小TB也来一对。






杨总这人行伍出身,动手能力极强,也很有个性,线材上,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胡乱砸钱进去,蓝光机上的DIY模拟线,可以看出该出手时,他也不会手软的。




这样的咸菜阵容,加上独立供电专线专用,古河滤波处理,应该对得起前台那些唱戏的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2-11-12 01:28 A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4-28 01:36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