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芍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它是解码 耳放 前级 | 组建一套简单的PC-HIFI系统 ——首测HEGEL HD12 DSD解码器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 12:32:26 | 只看该作者
3款耳机的风格:NS-1000是属于典型的“英国声”风格,如果接触过比较多的传统英国器材,会很熟悉这种地域风格,它的中频是偏厚实的,低频与中频结合在也是显得比较温暖的感受,高频延伸稍保守些,甚至可以说带着一定的侧重中低频的染色,但不要把NS-1000
想象为厚暖无高无低无细节类型的音箱风格。耳机始终是耳机,有着比音箱好的细节表现,特别是开启降噪后,层次、延伸都有一个质的提升,像立即换了一副耳机,当一机两用;这种在耳机中偏厚暖风格的还有深海塞尔HD650,也是厚厚的中、低频,深得大部分烧友的喜欢,在听蔡琴的老歌就比较有箱子那样的厚润,如果您喜欢英国声,NS-1000就是这种风格,厚实温润粘稠是它的特点。

AKG701在国内耳机爱好者也有着不少拥护,是常常被提到的一个型号,它正好与NS-1000相反,重心不中低频,在于高频的延伸是很有特点的,飘逸活泼,听小提琴、钢琴有着精致的感受,听女生也有年轻化的倾向,如果把NS-1000比为贵妇,Q701就是带着少女的情怀,中频肉感不多不少,低频也是蜻蜓点水,点到而止,整体属于比较清甜纯净的风格;稍微感受与它标出的低频下潜数据指标有些出入,以我的听感会觉得偏少一些。

作为经常需要做评论器材的工作,有时候真得需要把自己当成是一件监听器材,总得需要给自己建立一个相对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得出一件器材的主要特点与风格,然后才能客观的表叙出来。接触一些中性些的监听器材作为参考就是工作需要了;但作为发烧友,找到喜欢的声音开心的玩就可以了,不需太多条条框框;拜亚DT990就是一件适宜工作的工具,它可以让我快速的对比出前两种器材的风格;DT990有三个版本,后面带PRO的是属于专业监听使用,它是很直观的表叙,不带太多顺耳的染色,听惯了民用器材,可能听着太直白了,它更像一台放大镜,能把音乐中的存在的瑕疵无情的放大,但当是一个极佳的录音时,就会给予呈报。

硬盘 (1 - 1).jpg (70.62 KB, 下载次数: 155)

硬盘 (1 - 1).jpg
7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 12:51:12 | 只看该作者
近期少时间读书,手头里国内几位作家的书,其风格也有趣的让我联想到HD12 DSD驱动这几款耳机的风格: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是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记得读他的第一本书是《怀念狼》,后来就有意无意读他写的书,这位从农村出来的作家,像天生就应该写作,一生的作品都离不开养育他的那片热土,文字下的人物刻画鲜活生动,说的故事合乎情理,总想深入的读下去;如果对他的作品感兴趣可从他准自传的《静水深流》读起,再读其它,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与音响本无关系,只是他作品里那种强烈的、立刻能识别的地域性、朴实中彰显厚重,成为了他的写作特点,读后常令人深思,在中国的本土具有识别性的作家里,我觉得他不亚于莫言,深邃的地域风格与NS-1000像极。

如果让您现在去读一本工整的古词书,或许会觉得乏味。但是在小资、文艺青年圈子里,流行着一些以杜撰、进行时、用词华丽的手法来书写的书,以一种通俗的手法让人重新认识博大的古词,大多是知性的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往往带着感性与凄美,把古词与人物的生平以蒙太奇的形式穿插,像部有故事画面的电影,比如安如意《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最被大家熟悉,以一句纳兰词成为书名,就已经让现代人感慨不已,荣登畅销书;白落梅、宋默的这类书就渐多风行起来,读起来是另一番风味,触动那份埋藏已久的情愫。来自音乐之都的AKG Q701近似。

近代以批判社会而著名的文人,鲁迅是一个大家都熟知;台湾省有李熬,笔下比鲁迅更犀利敢言,甚至可以到以市侩的语言批判怒骂,是台湾文坛一大奇观不为过;台湾也有一个女性批判先锋,她是龙应台,其《野火集》引发当时的台湾政坛震动;无独有偶,国内的时事文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也让李承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而普通百姓当应以平静的心态来读这类书。换位到音乐,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正是DT990 PRO的特点。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5-1-10 12:58 PM 编辑 ]

IMG_5166-2.jpg (68.77 KB, 下载次数: 176)

IMG_5166-2.jpg
73#
发表于 2015-1-11 01:27:55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有嚼头,对耳放评价还挺高的,黑格尔可出一部豪华的耳放,专推大牌旗舰耳机。

[ 本帖最后由 anjing 于 2015-1-11 01:29 AM 编辑 ]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3:19:42 | 只看该作者
好建议。耳机爱好群体不小的。
75#
发表于 2015-1-12 08:5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5-1-10 12 PM 发表
近期少时间读书,手头里国内几位作家的书,其风格也有趣的让我联想到HD12 DSD驱动这几款耳机的风格: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是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记得读他的第一本书是《怀念狼》,后来就有意无意读他写的书, ...

药版学识不俗,比喻得贴切
7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5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庄子 于 2015-1-12 08:59 AM 发表

药版学识不俗,比喻得贴切


虽有愧、但深受鼓舞。感谢!
7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0:59:12 | 只看该作者
前级听感:


最后需要为大家介绍的是“HD12 DSD解码的前级”表现:如是在过去,会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解码可以直接驱动后级。最早集成前级音量控制的是CD机或者解码,我以前就玩过CD直接驱动后级的组合;数字解码的流行又出现不少带前级功能的机器;就连目前在数字专业录音领域上,许多专业器材也是高度集成各类功能,加上专业领域的中、近场音箱,也有广泛的集成功率放大器;如早前AE22有源版本,之前都是使用独立的前级来搭配,目前一台小小的HD12 DSD解码就可以做到这份工作了,而且HD12 DSD还可以以失真更小、动态更大的平衡方式信号输出、同时也具备一组RCA的输出,看箱子后面所具备的端子来决定使用何种方式。在测试这部分时我是以一对英国艺康斯的The Baton XLR线来连接有源监听音箱时;HD12 DSD 输出的总音量100级我打到60级,近场聆听声压已经足够大,音箱的功放增益还是在60%左右。HD12的前级音色在听以中频动听的蔡琴老歌、SACD徐小凤时,这是两把中频美声,可以判定是HD12 DSD是足够厚实的,口型也保持得不错,中频的细节转换也是可分辨清晰,情感表达到位、整体是属于耐听的范围;24bit/192kHz高格式的大编制交响乐时,大容量的信息量显得动态极大,与CD抓轨版本相比密度与细节还有动态范围是一个质的提升,没有一些解码播放数字档案比较单薄的感受;高格式才是能与CD机抗衡的部分,如是仅听CD抓轨的文件、甚至一部分非原生SACD录音的数字文件,是难与同档次CD机比拟,值得想迈入玩PC-HIFI的烧友考虑,尽量想办法去获取质量高的数字文件,特别是之前玩过好CD机系统的。

HIFI的角度来说,HD12 DSD解码的前级输出部分还是不具备与HEGEL的同档次合并机与独立前级相媲美,但作为配合一般的桌面小箱子,已经卓卓有余,特别是考虑到其售价时,起码我自己也能接受。特别是在电脑旁边上网工作或者时,无论是使用其耳机部分还是前级输出,都比单调的方式变得有趣太多,这时候的声音素质,就不是一般的多媒体系统能比拟的,它把桌面系统的级别提升到标准的HIFI级。作为一款主打解码高格式播放的小机器,奉送的耳放是最大亮点、前级是实用。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5-1-12 04:09 PM 编辑 ]

IMG_4908-6.jpg (70.61 KB, 下载次数: 175)

IMG_4908-6.jpg
7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0:58:4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数字文件的质量

在分别使用抓轨CDSACD24bit/192kHz数字挡案进行对比,一般来说24bit/192kHz高格式的文件在密度与动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整体还是得需要看文件的质量、包括数字档案的容量与抓轨的质量;比如我也听过很棒的抓轨CD文件,也听过比较糟糕的高格式文件,由于版权的问题,我们的获取的资源大多还停留在网络共享,大多是发烧友分享的行为,当时的数字文件如何获取,始终还是个迷,弄不好时就是“数码味”,不够耐听。除非是自己购买的付费的数字音乐,才熟知道准确的出处,需要碰运气.好在网络的资源数量太庞大了,可以反复的进行对比后进行取舍。要玩好PC-HIFI得看数字档案的质量是铁一般的事实;当看着别人花重金积累满满一屋子唱片,然后看着电脑旁拿一个小小的硬盘盒,那些对声音表现优略的心理落差将会得到缓解……。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5-1-13 12:08 PM 编辑 ]

24 192.jpg (64.09 KB, 下载次数: 160)

24 192.jpg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5:44:54 | 只看该作者
小结:

当我们有机会迈入了HIFI的某类支流碰撞,就以单类特征来看待优劣:以某部分优点来对立某部分缺点都是片面的。HIFI市场从来就是差异化选择,如果把HD12 DSD的耳机放大器来、附带的前级输出来对比他家的功放素质,或者是以解码来要求达到他家的高级CD机的某些要求;再如要求以音箱来达到耳机的巨细变化、以音箱的声场定位来要求耳机等、都是不太公平的;适应多格式数字音乐、多功能的设计是HD12 DSD的最大特点。严格来说,HD12 DSD解码从音质上还不能越级挑战高一级的解码HD25,在背景的宁静度,控制力与厚实度,HD25都要从容老道不少,音质也显得更耐听,但是支持的格式多与带着素质不错的耳机放大功能就瞬间把HD12 DSD的亮点与性价比放大了,同时玩耳机的烧友一定会对这耳放中得到聆听的乐趣,对主流动圈耳机的适应性强,我反而觉得是解码外的一个大亮点,以比较小的代价得到更多的实惠是HD12 DSD的本质;HD25适合对音质要求高、不追求多功能的烧友选购。

在本文结束前,我希望HEGEL下一步能为模拟发烧友也开发一台音质过硬,价格也能如HD12 DSD解码那么实在的MM\MC唱头放大器,同时拥有两台唱盘或者两个唱臂的发烧友不少,希望选择两个不同风格的唱放也是正常;将性价比进行到底,将是发烧友的福分。特别是年轻人与工薪层迈入HI-FI之门,我毫无吝啬的将赞誉与推荐授予HEGEL

HD12DSD.jpg (97.14 KB, 下载次数: 179)

HD12DSD.jpg
80#
发表于 2015-1-18 12:33:11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详细的介绍,可读性好,有诱惑力,在CAS和LP之间纠解着,求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5-15 02:47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